六年級語文園地三教案
教育工作者在授課前,經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將備課計劃轉化為實際教學的關鍵節點。那么,你們是否知道規范的教案是如何編排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六年級語文園地三教案,僅供參考。
六年級語文園地三教案精選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識字加油站讓學生認識:津、溜、辣、乎、噴、油、膩、綿、脆、邦,積累“甜津津”類的詞語,學會用這些詞語說話。
2、學會通過辨別生字的偏旁,選擇適當的字填入恰當的句子中。
3、復習查字典的方法,了解相似的字在查字典時有什么相同的方法。
4、通過對比生字的偏旁,了解字的意思,以及與他有關的物體。
5、了解并積累十二生肖的相關知識。
6、我愛閱讀《小柳樹和小棗樹》,學會閱讀,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字詞句的運用。
教學難點:
查字典的方法復習。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識字加油站讓學生認識:津、溜、辣、乎、噴、油、膩、綿、脆、邦,積累“甜津津”類的詞語,學會用這些詞語說話。
2、學會通過辨別生字的偏旁,選擇適當的字填入恰當的句子中。
3、復習查字典的方法,了解相似的字在查字典時有什么相同的方法。
一、識字加油站。
1、出示ABB類的詞語。
甜津津酸溜溜辣乎乎香噴噴
油膩膩軟綿綿脆生生硬邦邦
2、讓學生觀察,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
3、學生交流匯報。
(1)這些詞語都是ABB式的。
(2)這些詞語都與食物有關。
4、說說這些詞語的意思。
5、你會說這樣的詞語嗎?
(1)學生討論。
(2)學生匯報交流。
(3)補充這一類的詞語。
甜絲絲臭烘烘苦澀澀咸津津
6、學習運用這些詞語。
(1)這個桔子()的,我不喜歡吃。
(2)我吃過()的話梅。
(3)川味的辣子雞()的,可好吃了。
(4)今天媽媽蒸的饅頭()的,一點也不好吃。
(5)棉花糖()的,吃著可甜了。
(6)粉蒸肉吃著()的,我不太喜歡。
(7)吃著媽媽做的()的飯菜,我感覺自己幸福極了。
(8)油炸薯條()的,可好吃了。
二、字詞句運用。
1、觀察“堵、睹、賭”這3個字,對比它們的偏旁,看看它們分別與什么有關。
2、根據它們不同的偏旁,選詞填空。
(1)耳聞目(),與眼睛有關,所以應該選“睹”
(2)()塞,用土來堵塞,所以選“堵”。
(3)打(),打賭與錢有關,所以選“賭”。
3、觀察“盯、釘、叮”這3個字,對比選擇。
4、根據它們不同的偏旁,選詞填空。
(1)()防要用眼睛,所以選“盯”。
(2)()咬要用嘴,所以選“叮”。
(3)鐵()與金屬有關,所以選“釘”。
三、查字典。
1、查字典,完成表格。
2、觀察所填的表格,說說你的發現。
3、老師總結。
四、總結。
五、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比生字的偏旁,了解字的意思,以及與他有關的物體。
2、了解并積累十二生肖的相關知識。
一、我的發現。
1、以“貝”的故事引入。
(1)師講“貝的故事”。
(2)學生說說貝演變了哪些字。
(3)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字的演變的故事。如:水、火等。
2、我的發現。
(1)出示生字:
炒、烤、燒、煎、蒸、煮
怒、戀、感、慌、驚、愣
刺、劍、割、分、剪、切
(2)觀察這三組字的偏旁,看看有什么不同。
(3)說說這三組字分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學生匯報。
(5)根據學生的匯報小結:
A帶“火”和“灬”偏旁的字都與“火”有關。
B帶“心”和“忄”偏旁的字都與“心情”有關。
C帶“刂”和“刀”偏旁的.字都與“刀”有關。
(6)你能再寫出這樣的生字嗎?試試吧。
二、日積月累。
1、出示日積月累的內容。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
辰龍巳蛇午馬未羊
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2、學生觀察:這是什么?
3、學生認讀詞語,不認識的字看看拼音。
4、了解十二生肖:
⑴讓學生懂得十二生肖,這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
⑵交流一些有關十二生肖的傳說。
⑶交流生活中與十二生肖有聯系的地方,如,人的屬相、年份。
⑷學生說說自己屬什么。
5、讀讀與背背:
⑴學生讀詞語,注意按一定的順序。
⑵學生試背十二生肖。
三、作業。
1、寫詞語。
2、背誦日積月累。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我愛閱讀《小柳樹和小棗樹》,讓學生學會閱讀,并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
一、激趣導入。
1、師:孩子們,你們喜歡交朋友嗎?
生:喜歡。
師:今天,老師就給孩子們帶來了兩位新朋友:小柳樹和小棗樹。
2、揭示課題:小柳樹和小棗樹
二、初讀課文,字詞過關。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生字的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把課文讀準確。
2、對照小樹葉中的拼音把圈出的生字再讀兩遍,之后同桌同學在生字條里相互指認生字。
3、出示課件檢測生字認記情況。
(1)帶拼音讀;指名讀,小老師領讀。(2)去掉拼音齊讀,
4、開火車認讀詞語。(課件出示)
三、朗讀感悟。
1、認真地讀讀課文,找出描寫小柳樹和小棗樹的句子。
2、集體交流。
3、評評小柳樹。
(1)你能說出小柳樹長什么樣子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春天到了,小柳樹身上發生了什么變化?
(3)小柳樹確實長得太漂亮了,那么看著旁邊一點兒也不好看的小棗樹,它是怎么說的呢?
(4)春天來了,小柳樹發芽了。過了幾天,小柳樹的芽兒變成小葉子,她穿上一身淺綠色的衣服,真美!
(5)對比兩次說的話,小柳樹第二次說話時要比第一次顯得更加驕傲得意(表情和語氣)。
4、評評小棗樹。
(1)你能說出小棗樹長什么樣子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春天到了,小棗樹身上發生了什么變化?
(3)小棗樹長得不好看,是不是就沒一點用處,就什么也比不上小柳樹呢?秋天不知不覺來臨了,關注一下小棗樹什么樣了?讀課文(板書:結果實)指導讀有關句子。
(4)小柳樹會結果實嗎?這下小棗樹該好好嘲笑一下它了吧?到底有沒有?在課文中找到它們的對話讀了就明白了。
5、看到小棗樹結了滿樹棗子,又受到人們的喜愛,小柳樹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
1、想象:如果你是小柳樹,你覺得此時小棗樹會說她什么?
2、小棗樹沒有這樣說,看到小柳樹能及時地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小棗樹會怎樣說呢?
五、總結。
小柳樹和小棗樹雖然不是人,但如果賦予它們人的言行和思想,那又是多么的奇妙。像這樣有趣的文章還有很多,我們可以多讀讀。同學們,讓我們都這上閱讀吧!
六年級語文園地三教案精選篇2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和發現的能力。
2、通過“讀讀背背”和填空,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
3、以“秋天”為主題展開語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在習作時,能把自己的各種心情表達清楚。最好能使聽的人受到感染。
教學時間: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口語交際
1、創造情境。
語言引述:同學們,這一段時間我們欣賞了五彩繽紛的秋色,聆聽了美妙的秋天的聲音,感受到秋雨帶給我們的歡樂,也體驗到在秋陽中放飛風箏的樂趣。在這美麗的秋天里,讓我們進行一次快樂的展示會,把你感受到的秋天的快樂與大家分享,好嗎?
2、快樂展示。
(1)展示自己在秋天里做的事情、所拍的照片或畫的圖畫,有的可以張貼在教室四周墻上,全班同學一起觀看、欣賞。
(2)分組介紹。
a、按不同的興趣自由組合成小組,輪流講述最快樂的事情,與大家分享。
b、選出代表參加班級展示。
(3)班級展示。
a、各小組代表可用實物投影的方式展示照片或圖畫,也可以有感情地講解。
b、評選最佳展示員。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習作·指導
1、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1)語言引述:我們學了秋天的課文,讀了秋天的小詩,還交流了在秋天中感受到的快樂,下面我們要做一個游戲,看誰了解的秋天最多。
(2)比一比誰搜集的描寫秋天的詞句最多。引導學生交流,幫助學生回顧積累的詞句。
(3)比一比誰搜集或畫的秋天的圖畫最美。展示圖畫,為學生習作作準備。
2、由說到寫,完成習作。
(1)說一說你搜集或畫的秋天的圖畫美在哪里。
(2)同學們對秋天這么喜歡,那么就用自己的筆寫下對秋天的喜歡吧!
(3)學生習作,可以用上課文中學到的'詞語、句子。
3、朗讀欣賞,修改習作。
(1)完成習作后,同桌間互相朗讀自己的習作,欣賞同伴的習作并提出修改意見。
(2)各人修改自己的習作。
4、課后活動。
舉行一次歌頌秋天的習作展或畫展。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1、教師引趣:漢語的構詞方式非常奇妙。這堂課我們來了解一下有關顏色的詞語,看看從中能發現什么。
2、教師可先將“黃色”和“綠色”這兩組詞語卡片貼在黑板上,并把學生分成男女兩組,各讀一組詞語,看誰先有所發現。
3、學生交流發現:“黃色”一組詞語是由“事物+顏色”這種構詞方式組成;“綠色”一組詞語是在“綠”字前加上表示顏色深淺的詞。再讓學生按這兩個特點分別組詞,豐富詞匯。
4、讓學生讀“紅色”與“藍色”兩組詞語,說說這兩組詞語在構詞上分別有什么特點。
5、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說“黃、紅、綠、藍”顏色的詞,看哪一組說的詞最多。
二、讀讀背背
1、教師引述:我國的語言文字非常豐富,有時候人們常常把那些意思相近或意義相反的詞成對地用在詩文中,用來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我們先來看看語文園地里的對子歌。
2、采用多種方式朗讀這兩段文字,激發學生興趣。
3、引導學生發現哪些詞語是相對的。
4、讓學生再讀這兩段文字,并說說讀后產生怎樣的感受。
5、試著背誦對子歌。
第四課時
教學過程:
一、我會填
1、口頭填空“匆匆地()”“快活地()”。通過交流,激發興趣,開啟思路。
2、各人在書上填寫。
3、讀讀個人填寫的詞語,適當組織評議。
二、趣味語文
1、繞口令比賽。
(1)教師引言:下面我們開展一次繞口令比賽,比賽的要求是看誰的口令繞得最準、最快。
(2)給學生一定的自讀時間,讓學生讀準、讀熟并背出。
(3)在小組里先進行比試,選出一至二名最佳選手。
(4)各組推出的選手上臺開展繞口令比賽。
(5)評比后授獎。
2、拓展活動。
鼓勵學生課余搜集繞口令,并熟讀成誦,在下一次繞口令比賽中再一顯身手。
教學反思:
本課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法進行教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和諧、安全的情境,學生在自主的空間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維和學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六年級語文園地三教案精選篇3
教材分析
園地以三組字引導學生自主發現,用加一加、減一減、合一合的規律來識字。另外,以展示臺的形式引導學生懂得從商品包裝上或商標上識字,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讓學生養成在生活中識字的好習慣。口語交際有兩部分內容:一是讓學生就身邊的垃圾問題進行交流;二是把想法說說、畫畫,然后到課外去實踐。通過背誦小詩、口語交際,讓學生體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學習、生活、發現并快樂著。
教學目標
1、會認字、代等7個生字。激發主動識字的愿望,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
2、正確地朗讀詞語、小詩,背誦小詩。
3、與同學交流時,敢于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4、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自覺保護身邊的環境衛生。
課前準備
1、多媒體教學課件。
2、學生課前收集食品的包裝或商標。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設計與說明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課件出示:春天的美景。)小朋友,春天真是百花盛開,美不勝收呀!公園里、路旁邊到處鳥語花香,讓人留戀忘返。你們看,學習園地中也盛開著鮮花,芳香迷人呢!咦,這是我們班領養的園地月季園,讓我們一起進去看看吧!
二、我會認1
1、(課件呈現:園地中有許多月季花。)這些花一枝上開兩朵,更妙的是他們還藏著小秘密呢!請學生點擊花,點出字后讀一讀,有困難的,其他同學幫。
2、四人小組認字,相互幫助學習。
3、請學生當小老師來領讀帶拼音的字。
4、去掉拼音讀一讀,說說怎么記這些字。
5、誰在今天的識字中又有新的發現?(說出加一加、減一減方法的獎給一朵小紅花。)
6、回憶所認識的字,哪些也可以用加加、減減的辦法記。
三、我會認2
1、(課件呈現:教師領養的桃花園,再特寫為一枝上開著四朵花。)這四朵花中也藏著秘密,誰來揭開。
2、請學生點擊其中的一朵花,出現一個字,讀讀,再擊一下,大花下開出兩朵小花,是構成字的兩個部分,再讀讀。將四朵花中的四個字都點出。
3、請學生討論有什么辦法記住它們。
4、誰又有新的發現?(得出合一合方法的獎給紅花。)
5、老師用課件出示幾朵小花,小花中的字為:女、馬、子、口,請學生將兩朵小花合為一朵大花(一個字)。
四、展示臺
1、請學生拿出課外收集的商品包裝或商標。
2、四人小組認讀。
3、說說在課外收集商標時又有什么好的識字方法。
4、布置成展板,學生互動認讀。
小朋友,你們的努力使我班的月季園又開放出許多鮮花(看課件),我們今天真是收獲不小啊!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小朋友通過課外收集商標識字使我們班的月季園開出了許多鮮花(課件展示)。
二、我會讀
1、(課件出示102班的杏花園,門口有個小朋友在喊買票進園)102班的同學在賣門票呢,想不想進去看看?
2、點擊門票出現我會讀中的詞,哪個小組的同學先會讀就先進去。要求:
a、小組內每個同學都會讀后舉手示意。
b、檢查讀詞時,小組內同學一人讀一個,組內同學不得提醒。
3、學生準備,老師巡視。
4、按舉手的先后順序讀,其他同學當裁判。
5、請讀得又準又快的組介紹自己的經驗。
6、學生出題考對方。(如:用詞說話、找意思相近的詞、找結構相同的詞等)對方不知道的我們班同學幫忙。
三、讀讀背背
1、(課件出示:102班的小朋友當導游引領大家欣賞美景。一棵樹上有小鳥在歡唱。)小朋友,你們真能干,看小鳥都在為你們唱贊歌呢!
2、(課件出示:導游小朋友的詩《小鳥》)他請大家幫忙跟小鳥說說。學生自由讀。
3、小組內交流一下,我為什么要小鳥輕輕地跳。
4、指名分節朗讀。同桌一個讀一個配上動作。
5、回放小鳥又跳又叫的畫面,請小朋友告誡小鳥。(讀背)當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或背誦時,讓小鳥停下來。
四、練習
1、讀讀說說:暖和暖暖和和明白歡喜開心
2、課外收集自己喜愛的小詩讀讀背背。
第三課時
我們身邊的垃圾(口語交際)
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了解生活垃圾的來源,知道垃圾的產生不可避免,但可以處理好。
2、在交際過程中,學會傾聽老師、同學的講話,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3、通過畫畫等,設想垃圾的處理,懂得從小就該愛護環境。
課前準備:
1、查垃圾的來源。
2、多媒體課件一組。
3、畫畫、做模型等所需的材料。
教學設計與說明
一、創設情境,揭示話題。
小朋友,告訴你們一個很不幸的消息:地球爺爺生病了。聽,他在痛苦地哼哼呢!(播放地球爺爺呻吟的聲音),你們知道是誰惹的禍嗎?告訴你們是垃圾。
1、出示班級垃圾桶,猜一猜里面有些什么。
2、揭題:這些垃圾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因此,我們稱它們是我們身邊的垃圾。(出示)
二、回顧調查,說說由來。
小朋友,你們在調查生活垃圾的事被地球爺爺知道了,他要和你們說話了。(播放地球爺爺的聲音:小朋友,你們辛苦了,你們能告訴我垃圾是從哪兒來的嗎?)
1、請小朋友分四人小組說說自己調查的結果。
2、小組匯報調查結果。組長匯報時如有遺漏,請組員及時補充。
3、老師展示:老師要大家去調查垃圾是怎么產生的的時候,自己也做了個有心人,你們看這是大街上的垃圾和垃圾的產生。(多媒體課件)出示:大街上,塑料袋、果皮等垃圾;一位老奶奶將一包藥渣撒在小區的路上。
4、請小朋友說說在課件中發現了哪些垃圾。
5、將結論告訴地球爺爺:垃圾的出現不可避免,但我們可以讓垃圾進入垃圾箱。
三、開展活動,處理垃圾。
地球爺爺的聲音:既然在你們的生活中不可避免出現垃圾,你們又不可能在垃圾中生活、學習,垃圾一定要處理,有什么好辦法處理嗎?我設立了金點子獎,看看誰能得到這個光榮的`獎項。
1、先把老師看到的街上的垃圾處理好。
2、指名說說大街上的垃圾的處理。
3、創設情景,制止亂扔垃圾的行為。(老師扮演課件中的老奶奶,學生制止老奶奶亂扔垃圾的行為。)老師隨時表揚注意文明禮貌、講話得體的學生。
4、自由組合開展出金點子比賽活動。
四、互動交流,語言交際。
垃圾的處理現場發布會開始了。
1、請小組派代表介紹本小組金點子,其他組員隨時補充。是畫或模型的展示在黑板上。
2、其他小組的小朋友聽仔細,看清楚,等他們介紹完后進行評價或質疑問,。老師隨時點撥,指導學生將話講完整,聲音要響亮,態度要大方。
3、請大家評一評哪個小組的點子好。
4、地球爺爺的評價。(地球爺爺的話:小朋友,你們真愛動腦筋,你們找到了我生病的根源,看來你們都能獲得金點子獎,祝賀你們。)
五、總結活動,延伸拓展。
1、小朋友真能干,你們幫地球爺爺找到了生病的原因,我們就可以幫他治病了。可是,我們的想法只有我們一個班級的人知道,想想怎么才能讓大家都行動起來?
2、延伸拓展:
a、回家說服家長處理好垃圾。
b、把金點子寄給垃圾中轉站的叔叔、阿姨,請他們采納。
c、把畫、模型等做成宣傳品,到街道、社區去宣傳,號召大家行動起來當環境衛士。
3、老師總結:經過小朋友的努力,不久的地球爺爺將又會很有精神,非常美麗了。我們一起來展望地球的將來。(多媒體出現地球上的純凈和美麗,地球爺爺感謝小朋友,與小朋友說再見。)(在和諧、歡快的音樂聲中,小朋友離開教室下課。)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三教學設計三,希望對你有幫助!
六年級語文園地三教案精選篇4
學習目標
1、感知近反義詞,能給一些詞語找出近反義詞朋友。
2、復習鞏固本單元部分生字詞。
3、有感情地誦讀兒歌《我愛祖國》,受到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4、學習句子“_____真______,我_____________。”學習發現生活中的美,學習用流暢的語言表達心情,抒發情感。
5、逐步培養積累語言的習慣。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趣味導入
1、講個笑話:
兩個小女孩明明和天天是雙胞胎。她們長得十分相似。有一天,媽媽給她們洗澡。明明說:“媽媽,你為什么給我洗兩次呀?”媽媽一看,天天在一旁偷偷笑呢!
看來呀,雙胞胎姐妹連媽媽也會認錯呢!
但其實她們肯定有不同的啦。你來幫媽媽區別區別吧!
2、出示圖片,學生找到一處不同即可。
游戲:師生對對碰
長對短,上對下,對對_____,高對_____,胖對_____,前對_____,大對_____
二、學習“我的發現”
你們很聰明,眼睛很亮,也愛動腦筋。今天,老師還要考考同學們,看看你們能夠發現什么。
1、出示生字卡片組,生讀一讀。師注意較正學生的發音。
進—退 買—賣 快—慢 正—反
安全—危險 復雜—簡單
2、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它們是意思相反的詞。
買和賣長得很相似。有東西(十字頭)時才能賣,沒東西(十字頭)時就要買。
3、生書空“買”“賣”二字。
4、認讀生字卡片
退 危 險 買 賣 反 雜 簡 單
三、學習“日積月累”
1、這組詞語又有什么規律呢?我們來看一看吧!
中心——中央
2、哦,它們的'意思非常相近,它們是好朋友。那么,我們也來給這些詞語找找它們的朋友吧!
打開課本55頁,看誰先找到三個詞語的朋友,并且把它們請到朋友的身邊。時間是三分鐘。
3、讀一讀,記一記。
四、學習“我會讀”
1、大家都累了吧?來,讓我們讀一讀這首兒歌。
師教讀。
我愛祖國
我愛萬里長城,
我愛小河;
我愛五星紅旗,
我愛白鴿;
我愛紅領巾,
我愛花朵;
我愛爸爸媽媽,
我愛老師同學。
你要問我最愛什么,
我最愛我的祖國!
2、有感情地朗讀。你可以站起來讀,也可以加入自己的動作讀。
五、學習“讀讀說說”
1、這么長一首詩歌都能讀得那么好,真了不起!這個句子你肯定也能讀好!
出示句子:
花壇真漂亮啊!
2、讀了這個句子,你想說什么、做什么嗎?
生說:
我想把它畫下來。
我想呆在它旁邊不離開。
……
3、師選擇學生說的一個句子加入。出示句子,生齊讀。
花壇真漂亮啊!我要……。
4、補充句子:
北京真_________啊!我多么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師多么__________啊!我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真___________啊!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還想把這些句子記在《采蜜本》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級語文園地三教案精選篇5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學習目標]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和發現的能力。2.搜集相對的詞語引導學生在積累和運用中學習語言。3.以“秋天”為主題展開語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課前準備]1.實物投影儀。2.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畫成圖畫。3.詞語卡片。
[教學設計]
1.創設情境,引導說話。
a、語言引述:同學們,這一段時間我們欣賞了五彩繽紛的秋色,聆聽了美妙的秋天的聲音,感受到秋雨帶給我們的歡樂,也體驗到在秋陽中放飛風箏的樂趣。在這美麗的秋天里,你們快樂嗎?讓我們進行一次快樂的展示會,把所有的快樂與大家分享,好嗎?
b、師生共同制訂快樂展示會的.規則:①把事情過程說清楚。②講的時候要有感情,把心中的快樂表現出來,使聽的人受到感染。
2.快樂展示。
a、展示自己在秋天里所拍的照片或親手所畫的圖畫,可以張貼在教室四周墻上,全班學生一起觀看、欣賞。
b、分組介紹:①按不同的興趣,同學自由組合成小組,輪流講述最快樂的事情,與大家分享。②按照展示規則評選出代表參加課堂展示。
c、課堂展示:①各小組代表參與課堂展示,可用實物投影的方式展示照片或圖畫,有感情地講解。②評選最佳展示員。
第二課時習作
[教學目的]1、寫之前先向學生介紹自己所畫圖畫的內容。
2、寫的時候要用上平時積累的詞句。
3、寫好后和同桌交流,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
4、展示和欣賞。
[教學準備]布置學生課前準備一幅與秋天有關的圖畫(圖片或自己畫的圖畫)
[教學過程]
一、展示畫面,介紹畫面內容。
1、出示一幅秋天的圖畫,讓生觀察,引導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說說畫面的內容。
2、學生四人小組互相交流、互相啟發,打開思路。
3、請學生代表說說畫面。
二、寫畫面提醒學生把內容寫清楚,句子寫通順,用上平時積累的詞句。
三、習作交流讓同桌的學生把寫好的習作一人讀,一人聽,互相提意見,根據所提的意見各自修改。
四、展示、評價
1、把學生的習作和圖畫一起貼在教室里,讓大家欣賞評價。
2、學生各自說說自己所喜歡的圖畫和習作。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積累表示顏色單音節詞組成的新詞。
2、朗讀省略與秋天有關的對對子。
3、訓練詞語的搭配,進行詞語積累。
4、朗讀、背誦繞口令。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1、學生自讀詞語師問:從中可以發現什么?
2、學生交流發現,師小結發現的內容。
3、詞語擴展
①從課本中幾種顏色擴展。
②從其他顏色擴展和積累。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背背
①讓學生反復朗讀背誦。
②說說讀后感受到的畫面。
2、我會填
讓學生自己填后再讀一讀。
三、趣味語文
1、指導學生朗讀。
2、學生自由讀。
3、背誦。
4、學生繞口令比賽。
[教學設計]在口語交際中,我為學生創設他們愿意說話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急于快樂地表達心中所想。這又為他們的寫作提供了源泉,激發他們寫的欲望。我的發現、日積月累、趣味語文中,我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后記]
六年級語文園地三教案精選篇6
授
日期:
型:語文園地
教學內容:大寫字母和古詩,故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學會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中查生字。
過程與方法:2.背誦古詩《贈汪倫》,感受古典詩詞所傳達的情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3.學會在需要別人幫忙的時候怎樣使用禮貌用語。
教學重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學難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學準備
26個字母大小寫卡片,字典,
件。
教法:啟發,引導
學法:讀,說,練
教學過程:
、猜謎引入,激發興趣
1.師:同學們我們來猜個謎語,誰知道這是什么?(
件出示謎語:
位老師不開口,肚里學問樣樣有。誰要有事請教它,還得自己去動手。)對了,這就是字典。
2.認識
華字典。
3.了解
華字典的.作用。
師:字典的本領可大了,我們學了好多字,可是我們不知道它們的意思怎么辦呢?字典爺爺來幫忙了。你們想學這個本領嗎?
二、情境活動,做好準備
1.師:要想學習這個本領,我們得先過三關。
2.過三關游戲。
六年級語文園地三教案精選篇7
【我的發現】
這是一項引導同學自主發現組詞規律的練習,重點引導同學探索和發現兩組詞,雖一字之差,但詞性和詞意卻大不相同。教學時要放手讓同學去觀察、議論、鼓勵同學發表個人見解,從而使同學體驗發現的快樂,感受漢語的豐富。引導發現時不必用準確的術語來表述,同學用自身的話大致說清詞語之間的關系即可。
過程建議:
1、讀一讀,辨一辨,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2、拓展延伸,加強積累。你還能說出這樣的詞語嗎?
飲水──( ) 錄音──( )
電影──( ) 會議──( )
【日積月累】
這局部包括三項內容:“讀讀認認”、“我會填”和“我會讀”。其中“讀讀認認”是讓同學鞏固反義詞,并通過反義詞識字,加強積累。“我會填”是八個偏正式短語,要求同學在搭配詞語中體會用詞的準確性,對詞語的意思,教師不必作過多的解釋。“我會讀”目的是積累古詩詞,受到保守文化的熏陶。
〖讀讀認認
過程建議:
1、同學借助拼音讀讀不認識的字,仔細觀察每組里兩個字之間有什么關系。
2、運用自身發現的規律,再讀這些字,交流識字方法。
3、采取多種游戲方式說反義詞。
4、拓展練習:生活中你還發現有哪些這樣的反義詞?
〖我會填
過程建議:
1、回憶所學課文,小組內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詞語。
2、全班交流,啟發同學說說還可以填什么詞語,鼓勵大家發表不同意見。
3、選擇自身喜歡的短語說一句或幾句話,教師鼓勵創新。
創設情景說話:風光秀麗的黃山__________;
絡繹不絕的汽車__________。
〖我會讀
過程建議:
1、同學借助拼音自讀詩歌。
2、練習給詩配畫:你覺得該畫什么?(有條件的還可以看錄像)
3、創設情境,讓同學進行對讀或扮演讀。
4、欣賞民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
【口語交際】
這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夸家鄉”,是對本組專題的深化和延伸。可與綜合性學習活動結合起來進行,也可以與展示活動同時進行。課前要讓同學聯系學過的課文,自身通過觀察、咨詢或查閱資料,了解家鄉有哪些風景名勝、物產、名人以和家鄉近年來有哪些變化等等,培養同學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交際準備:
同學搜集的關于家鄉的文字和圖片資料;把同學分成若干交際小組。
過程建議:
1、匯報展示、討論交流:
⑴ 展示并向同學介紹自身搜集到的有關家鄉的資料(文字、繪畫、照片等)。同學間相互交流資料內容和獲取經過。
⑵ 把內容相近的歸為一個組,互相交流,說說對對方資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沛“對話”,夸夸家鄉:
⑴ 小組合作或派代表用自身喜歡的形式向全班介紹自身眼中的家鄉。其他組可向介紹者提問或作補充說明。
⑵ “導游”“推銷員”介紹自身搜集的資料和知道的情況,“游客”提問,“導游”“推銷員”解答。
3、寫一寫:
⑴ 把自身介紹的內容和口語交際中聽到的有關內容加以綜合,組成一段夸夸家鄉的話寫下來。也可以給自身畫的畫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話,還可以用連環畫的形式寫話。
⑵ 寫好后讀一讀,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展示臺】
本次“展示臺”以愛祖國、愛家鄉為主題,內容和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教材舉了兩個例子,一是在詞語接龍游戲中展示自身積累的詞語,二是展示自身收集的反映家鄉變化的照片。教學時,可利用教材中學習伙伴的話激發同學展示的興趣和愿望,充沛展示自身各方面的才干和學習效果。
1、讓同學以小組為單位根據題目進行詞語接龍練習,看哪組接得長。
2、教師再選擇兩個詞語讓同學用“開火車”的形式做詞語接龍游戲。 如“生活”“美好”。
3、展示反映家鄉變化的`照片開自身畫的畫。辦一期夸家鄉的專欄。
4、展示、交流在《葡萄溝》一課后安排同學們準備的其他資料或學習效果。
【寬帶網】
這次“寬帶網”是對本組專題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展示了我國民族和行政區劃的知識。其目的一是讓同學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在服飾、生活習慣等方面都有自身的鮮明特點;二是讓同學通過查閱地圖了解我國的行政區劃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理位置。
1、演示局部民族圖片或錄像,創設情境:你知道畫面上的人是哪個民族的嗎?你是根據什么知道的?
2、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展示自身找到的資料,說一說自身知道的民族的生活習慣,并說說是怎樣了解到的。
3、出示“中國地圖”,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4、從地圖上找到四個直轄市和兩個特別行政區。
5、同桌互相說一說,你還知道哪個省在什么地方。
6、欣賞《愛我中華》歌曲,激發同學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六年級語文園地三教案精選篇8
學習目標
1、我的發現:通過多種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話故事的特點,激發學生創作童話的興趣。
2、日積月累:積累詩中優美的詩句,激發學生創作的欲望,為學生創作童話提供參考。
3、展示臺:交流閱讀本單元課文和綜合性學習的收獲,提升對童話的認識。
課前準備
1、課件(童話片段)、音樂。
2、課前有關童話的資料。
第一課時
激趣導入
1、《神筆馬良》、《哈利波特》、《指環王》的片段。
2、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都是些什么電影嗎?
3、是的,這些精彩的電影都是根據童話故事改編而成的。其實,童話故事一直陪伴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童話天地,一起去感受他的美妙神奇、絢麗多姿吧。八面來風
1、課前同學們都收集了很多關于童話的資料,現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嗎?
2、交流
3、老師也從網上下了一些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發現
1、師:這么多美妙的童話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的色彩。其實呀,童話故事的編寫是有一定規律的,小林和小東就發現了一些,我們來看看吧。
2、男女生分讀書上的“我的發現”
3、說說小林和小東經過本組童話故事的學習后發現了什么?
4、回顧讀過的童話書,看看你們發現了什么?
5、全班交流。
日積月累
幻想、夸張、擬人湊成了可愛的童話故事,讀起它,心也會隨它飛揚。正如在詩中漫步一般!你聽——
1、配樂朗誦《雨中的樹林》
2、喜歡這首詩嗎?
3、用心、用情的朗讀。
4、指名朗讀——點評——再讀
5、教師小結:童話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樹林》所說,童話是小精靈,童話市滾動的雨珠,是串串項鏈,是青蛙擊鼓跳舞,是又軟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漿果,是會變魔術的雨點兒。讓我們再一次用情的朗讀這首詩,用多彩新奇的童話用駐人間。
6、感情朗讀。
7、教師總結:同學們,希望你們以后能以想象為船,夸張為槳,擬人為帆,讓你們的“童話號”駛向幸福的彼岸。
展示臺
1、過渡:這單元的學習即將結束,先請同學們看看教材中幾位同學的學習成果展示。相信同學們的收獲一定比他們更多,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組展示學習成果。
3、組織參觀學習成果展。
4、評價,然后把評價情況裝入“成長記錄袋”
課后作業
《童話天地》即將組稿,希望同學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寫童話、演童話、辦童話墻報、讀童話、合作編寫童話——精心準備,走進下節課的“大看臺”。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習作
學習目標
在親身經歷中,感受童話帶來的樂趣,激發學習童話的興趣。
在寫童話、講童話、演童話過程中,訓練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課前準備好自編故事、合作表演的童話及童話故事。
表演所需的道具、音樂。
教學過程
引言
濃濃的童話情讓我們經歷了一段段美好時光,重新拾起它,你會覺得它是那么美好。
這節課讓我們在寫童話的、講童話、演童話的過程中,再一次盡情體驗童話給我們的快樂吧!
走進“大看臺”
過渡:上節課老師讓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編童話、寫童話、講童話、演童話,走進今天的“大看臺”,同學們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想一試身手。心動不如行動,讓我們開始吧!
學生準備
1、一進“大看臺”
a讀自編故事,忠實的聽眾發表建議。要求:通順流利、有感情的朗讀。 b講童話,悉心的聽眾品評哪個最好。要求:大膽、大方、大聲;抓住故事的主要內容,用自己的話講述。聽眾要認真聽,評價要說出理由。
c演童話,熱情的觀眾談談觀后感。要求:有合作意識,表演大方,抓住童話的主要情節。
d總結經驗,聽取建議,再次準備,教師指導。
2、二近大看臺
a創設情景:同學們,“童話大看臺”現在開始了,請你用最熱烈的掌聲請出第一位表演者。
b有感情的讀自編故事。 c用情的講童話故事。 d出色的演童話故事
交流收獲
教學反思:
本組教材圍繞“中外童話”這一專題編排,教材選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風格的4篇童話,安排了以編童話、講童話、演童話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性學習。“資料袋”“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展示臺”等也圍繞這個專題安排,整組教材形成了一個比較嚴密的教學系統。學生對童話并不陌生,本組課文是為了讓學生走進奇妙的童話世界,了解童話的內容,品味童話的語言,體會童話的特點,這一組的教學具有總結、提升的性質,教學時不僅讓學生閱讀一篇篇童話,而且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建立起對童話這種文學體裁的初步認識。教學時綜合考慮整組的教學內容,合理安排每篇童話的教學和綜合性學習活動。在教學時,既充分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優秀童話,也有效利用學生已經閱讀過的童話,還引導學生閱讀更多的童話,并在大量閱讀、建立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通過討論、交流,引導學生體會童話的特點。
在進行本組課文第一課《巨人的花園》的教學開始,我就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童話教育,引導學生去了解和認識什么是童話。為語文園地三的寫童話進行教學鋪墊。
《巨人的'花園》中,作者通過巨人細節的描寫來表現巨人心里的變化。通過對巨人細節的講解,引導學生去體會和理解巨人的心里變化。也在這個過程中,教導學生學習從一個人某個細節去表現這個人的心理變化。將作文的教學融入到平常的閱讀教學當中。
本組課文中的《去年的樹》,通過對話的方式展開文章。這樣的寫作方式是學生很少接觸的,這里面也涉及到很多標點符號的使用。在教學這篇課文中,我一直很注重教導學生如何使用對話這種方式去將自己編的故事寫出來。但是在教學當中,我以為學生已經學會了標點符號的使用,尤其是冒號和雙引號的使用。在之后的學生作文中,我發現很多學生對于標點符號的使用仍然迷迷糊糊,不知道應該怎么在作文格子里面書寫標點符號。
教完這個單元的課文,我發現如果想要編寫出好的童話,學生的閱讀量必須達到一定的程度。而現在,學生普遍都不喜歡讀書,因而閱讀量也不夠,在編寫童話的時候,常常出現故事瞎編,沒有內容,很空洞。對此,我真的很措手無策,可是為了讓學生還是能夠寫出童話來,也只能夠借助于作文書來引導學生進行寫作。
六年級語文園地三教案精選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童話故事的特點;感受童話故事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2.激發學生喜歡讀童話故事的興趣,并養成邊讀邊想的閱讀習慣。
3.會抓住童話的特點編、寫童話;
4.發揮自己的想象才能,展示自己在童話故事方面的收獲。
教學重點
了解童話的特點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編寫童話故事的興趣。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激趣導入
1、從課文《巨人的花園》
《幸福是什么》
《去年的樹》
《小木偶的故事》切入,再引出《神筆馬良》、《哈利波特》、《功夫熊貓》的海報。
2、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都是些什么電影嗎?
3、是的,這些精彩的電影都是根據童話故事改編而成的。其實,童話故事一直陪伴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童話天地,一起去感受他的美妙神奇、絢麗多姿吧。
八面來風
1、課前同學們都收集了很多關于童話的資料,現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嗎?
2、交流
我的發現
1、 師:這么多美妙的童話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的色彩。其實呀,童話故事的編寫是有一定規律的,小林和小東就發現了一些,我們來看看吧。
2、 男女生分讀書上的“我的發現”
3、 說說小林和小東經過本組童話故事的學習后發現了什么?
(童話具有想象豐富、故事有趣、含有深刻的道理、事物擬人化,在生活中是不可能發生的。)
4、 回顧讀過的`童話書,看看你們發現了什么?
5、 全班交流。
日積月累
幻想、夸張、擬人湊成了可愛的童話故事,讀起它,心也會隨它飛揚。正如在詩中漫步一般!你聽——
1、配樂朗誦《雨中的樹林》
2、喜歡這首詩嗎?
3、用心、用情的朗讀。
4、指名朗讀——點評——再讀
5、教師小結:童話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樹林》所說,童話是小精靈,童話市滾動的雨珠,是串串項鏈,是青蛙擊鼓跳舞,是又軟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漿果,是會變魔術的雨點兒。讓我們再一次用情的朗讀這首詩,用多彩新奇的童話用駐人間。
6、感情朗讀。
7、教師總結:同學們,希望你們以后能以想象為船,夸張為槳,擬人為帆,讓你們的“童話號”駛向幸福的彼岸。
展示臺
1、過渡:這單元的學習即將結束,先請同學們看看教材中幾位同學的學習成果展示。相信同學們的收獲一定比他們更多,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展示、展示。(講童話、演童話、童話小報、童話書籍推薦、讀后感等課前布置)
2、分組展示學習成果。
3、組織參觀學習成果展。
4、評價
六年級語文園地三教案精選篇10
語文園地三安排了6個板塊內容。
“識字加油站”安排了一組動賓結構的短語,描寫了學生在課堂之外的學習生活,朗朗上口,有韻律感。
“字詞句運用”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同音字辨析,讓學生在運用中明晰同音字不同的意思和用法;第二部分讓學生體會關聯詞“一邊……一邊……”的用法,并學習用這樣的句式說話。
“寫話”以學生喜歡的玩具為主題,寫一寫玩具的樣子和好玩之處,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
“展示臺”呈現了積累詞句的三個角度:有詞語,有成語,還有名言警句,旨在提醒學生可從不同角度積累詞句。兩處小泡泡提示學生要多積累詞句,積累的好詞佳句可以分享。
“日積月累”安排的是唐代詩人胡令能的《小兒垂釣》,這是一首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詩作,詩人通過描寫兒童垂釣時的動作神態,表現了天真的童趣。
“我愛閱讀”安排了《王二小》,通過閱讀,讓學生了解抗戰小英雄王二小和敵人斗智斗勇而英勇獻身的故事。
教學目標和教學建議
識字加油站
1.認識“彈、鋼”等ll個生字。
2.發現“動詞+名詞”的構詞特點,并拓展練說。
本板塊列舉的9個短語,描述的都是學生熟悉而又喜愛的課外活動,學生一讀就瞳,無需單獨講解孤立的字義。可聯系生活,講讀詞語和想象畫面結合起來,從中了解詞語的意思,認識生字。
本板塊要認的字中,“鋼、琴、捏、環、滑”由于受方言的干擾,學生不容易讀準,教師要指導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本板塊的詞語構成比較有特色,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讀,體會其構詞特點。然后聯系學生生活,拓展其他類似構詞特點的詞語,如“折紙飛機、踢毽子、練書法、做航模”。
字詞句運用
1.正確辨析“園”“圓”等4組同音字。
2.學習“一邊……一邊……”的用法,練習說句子。
第一部分選取了4組同音字進行比較辨析和運用。對學生來說,同音字容易混淆,通過比較讓學生了解漢字同音不同義的特點,在實踐運用中減少錯別字。如辨析“帶、戴”這一組同音字時,可以先出示兩個字的不同意思:“帶”表示用皮、布或線等做成的長條物或像帶子的長條物,也有隨身拿著的意思;“戴”是指把某樣物件加在頭、面、頸、手等處,也有推崇和擁護的意思。在理解詞語意思后,補充詞語,如“帶行李、帶干糧”“穿戴、戴紅領巾、戴眼鏡”,把上述詞語中的“帶、戴”用括號代替,請學生選用,并說明理由。在語境中讓學牛辨析同音字的不同含義。
第二部分呈現的3句話都有關聯詞“一邊……一邊……”。教學中先讓學生把句子讀正確,了解“一邊……一邊……”可以用作表示同時發生的兩件事,然后請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句子。如果學生表達有困難,可以一些內容,比如:“小朋友一邊聽音樂,一邊……”“小猴子一邊曬太陽,一邊……”,打開學生的思路。
寫話
先說后寫,寫出玩具的樣子和好玩在哪里,表達對玩具的喜愛之情。
這個話題貼近兒童生活,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可以引導學生從玩具的顏色、形狀、大小等方面介紹自己喜愛的玩具的樣子,再說說玩具是怎么玩的。鼓勵學生運用學過的詞語來形容玩具,如“雪白”“長長的”“胖乎乎”。在寫話之前,可以寫話的范例,引導學生寫話時注意“段前空兩格”“標點符號占一格”等格式要求。
寫話示例.
展示臺
能從不同角度積累好詞佳句,養成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積累語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和習慣。展示臺以不同角度了詞句積累的范例,可先讓學生讀一讀,了解可以從哪些角度積累詞句:明白積累的詞句可以從課文中找尋,也可以從課外書中摘錄;可以積累兩個字的.詞語,也可以積累四字詞語,也可以是句子;可以分類別積累名詞、描寫同一內容的形容詞、名言警句等。
在學生交流積累的詞句后,可請學生自主制作積累的卡片并進行展示,在交流中逐步培養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
日積月累
朗讀、背誦《小兒垂釣》
《小兒垂釣》是唐代詩人胡令能寫的一首七言絕句。描寫了一個小孩在水邊聚精會神釣魚的情景。全詩形神兼備地刻畫了垂釣小兒栩栩如生的形象,給人深刻的印象。
教學中,可先讓學生借助拼音把古詩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正確。要注意讀準“綸”字的讀音l已n,后鼻音“蓬、映、驚、應”,多音字“得、應”。學生如果提問一些不懂的詞句,教師可相機給出恰當的解釋。如“蓬頭”是指頭發亂得像蓬草,形容小孩的樣子可愛;“稚子”指的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綸”是釣魚用的絲線,“垂綸”就是指釣魚;“借問”的意思是打聽問路。在正確認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想象畫面,背誦古詩。
我愛閱讀
通過閱讀,讓學生了解抗戰小英雄王二小和敵人斗智斗勇而英勇獻身的故事。
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故事,圍繞一些不理解的詞句進行交流討論。如“兒童團員、掃蕩、敵人、八路軍”,也可以圍繞課外觀看的影片《小兵張嘎》《雞毛信》等,交流自己閱讀這課文后的感受或者是抗日戰爭時期小英雄們的英勇事跡。學生如果有興趣,教師也可以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給學生聽一聽,加深對課文的感受。
六年級語文園地三教案精選篇1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會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能力目標:
知識積累古詩并背誦。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會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培養學生獨立解決生字難題。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自己查過字典嗎?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查字典。
二、查字典。
1、“廚”字是什么意思?讓我們借助拼音查字典了解其含義。
2、誰能說說該如何查字典啊?(學生自由回答)
3、教師,學生一起完成。
A從“漢語拼音音節索引”里找到大寫字母C。
B找到音節“chu”,在正文第46頁。
C翻到正文第46頁,找到chu,接下來就可以查到“廚”字了。
4、讓我們齊讀并背誦“音序查字法口訣”。
5、完成課本第40頁的`練習。
三、課堂。
同學們,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并背誦古詩。
2、積累知識,培養課外閱讀興趣。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1、 音序查字法的步驟是什么?(學生回答)
2、集體背誦音序查字法口訣。
二、日積月累。
1、學生自由讀古詩。
2、教師簡介作者李白。
3、請學生試說《贈汪倫》的意思。(教師指導)
4、集體齊讀,學生背誦。
三、布置作業。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胖乎乎的小手》。
說一說你胖乎乎的小手都為家人做過什么?
四、課堂。
學了這一課,你懂得了什么?
六年級語文園地三教案精選篇12
一.教材分析:
本次語文園地共有四項內容。“字詞句運用”中的“連一連”是通過識字,讓學生了解漢字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讀一讀,背一背”是通過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學生了解識別方向的基本常識。“展示臺”是讓學生知道,除課內識字外,還可以在生活中其它很多地方識字。“日積月累”與“和大人一起讀”是提高學生識字和閱讀能力。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雖然年齡偏小,但經過了前六個單元的學習,已經基本逐步適應了小學的學習生活,并學習了漢語拼音和一些漢字的認識、書寫,對漢字的結構和構成有了初步的概念。但同時他們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40分鐘的課堂學習對于他們來說還有一些困難。因此,我設計了“游樂園游戲闖關”的模式,將一節課中的內容進行分塊挑戰,提高學生的.興趣點,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游戲中學習。鞏固,完成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能根據結構將生字分成上下結構和左右結構兩類,初步發現漢字的構字規律,體會漢字的美。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背誦兒歌,認識表示方位的詞,能辨別前后左右,能參照太陽辨別方向。
3.在認識各種招牌的過程中識記生字,養成在生活中識字的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1.知道生字的兩種基本結構: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
2.正確、流利朗讀兒歌,會辨別方向。
3.學習在生活中識字。
五.教具準備:
籃子、蘋果貼圖,PPT課件,插圖,學生用蘋果卡片。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教學環節
設計意圖
一.激趣導入:
師:咱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聽聽他是怎么介紹自己的!(出語音: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新朋友小明!很高興認識你們!)
師:他是誰呀?
生:小明!
師:今天啊,小明要帶我們去語文園地玩一玩,這里有美麗的風景,溫暖的陽光,休息娛樂的地方,還能學到好多的知識!想去嗎?
生:想!
師:看老師寫課題。【板書:語文園地六】學生讀課題。
二.教授新課:
(一)師:一進大門,你先看到了什么?生:蘋果!
師:是呀,蘋果上還藏著字呢!如果你認識它,就大聲說出它的名字!
(一個一個依次出示字,學生齊讀)
師:看來這些字你們都認識!咱們開火車再讀讀這些字,誰想做火車頭?
(學生開小火車讀)
師:小火車開得真順暢。這些神奇的小蘋果都掉到地上了,小明想把蘋果分類裝進小籃子里,咱們幫幫他好不好?
生:好!
師:(出課件)我們先看看這兩個小籃子,哪兒不一樣?
生1:里面的字不一樣。
生2:一個左右結構,一個上下結構。
師:你真會觀察!那可以按照什么來分類呢?
同學邊說,邊出示學習小泡泡
師:老師這里也有兩個這樣的小籃子,誰想到前面來,分一分小蘋果?
(兩名同學上前分)
將“語文園地六”打造成一個可以進去“逛”的情景,用“小明”帶領我們進去玩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為是之前學過的字,所以首先進行復習和鞏固,用齊讀和開火車讀的方式進行全班參與的復習和鞏固。
通過觀察籃子上的字,讓學生自己發現漢字的規律,進而進行分類。
師:你們的手里也有這樣的小蘋果,按字的結構,來給它們分分類吧!
(兩位同學上來分--同桌合作--教師巡視)
師:大家快看看,你們和他們分的一樣嗎?
生:一樣!
師:帶著大家讀讀這些字吧!他讀哪個字,咱們就把帶有那個字的小蘋果高高舉起讀一讀!
(兩位同學領讀)
師:會讀了也會分類了,快打開書,拿出一把尺,把相同結構的字連上線吧。
師:誰想到前面來讓大家看看你怎么連的?(展示)
師:看來啊,給字分類,沒有難倒你們!那你還知道哪些上下結構和左右結構的字呢?
(拓展:爸、字、草、雪媽、打、棋、雞、詞、語)
六年級語文園地三教案精選篇13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遇事不動腦筋,盲目跟著去做,容易做出傻事的道理。
二、教學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懂得課文說明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
①猴子看見月亮的影子后在井邊叫嚷。
②一只猴子接一猴子倒掛著撈月亮。
3、朗讀錄音帶。猴子頭飾多個。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學習新課。
同學們都知道,月亮在天上。可是有那么大群猴子,卻從井里撈月這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尋起來讀一該這篇有趣的童話故事吧。
(二)自讀課文
要求:
1、讀通課文。
2、畫出生字;讀準字音。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齊讀、開火車讀、指名讀。注意檢查下面字的讀音:
“撈、另”的聲母是邊音,“另”還是后鼻韻母。
“咱”是平舌音,讀“勸”,不能讀翹舌音,或“勸”;“伸”前鼻韻母,翹舌音。
“碰”是后鼻音。
2、鼓勵學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記憶生字。
3、如“撈、咱、倒、另”,可讓學生用學過的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字形。
4、學生反復讀記生字。
5、用抽讀的方法檢查學生是不是把課文讀通了。
(四)書寫生字。
重點指導下面的字:
猴:左右結構,左邊是反犬旁,右邊是時候的“候”字少中間一豎。左右要寫緊湊些。
腳:中間的“去”高于兩旁,“去”在幾乎全字二分之一處起筆。
接:右下的“女”寫大些,托住上方的“立”。
(五)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六)課堂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本課生字
(二)朗讀課文,提出問題。
1、把學生提出的問題分類集中起來,圍繞幾個主要問題分成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
2、解答小組里未能解決的問題。
(三)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指導四個“糟啦:糟啦!”月亮掉在井里啦!”可引導學生想象猴子看到井里的月著急的神態、動作和心情,可借助插圖體會。前兩個“糟啦”連接緊一些,第二、三個字的聲音稍拖長,突出喊叫時的`著急。
最后一段老猴子說的話,應表現出喘著氣、很累的樣子。第一個“不用撈了”后面是逗號,但根據內容及語氣表達的需要,停頓時間可稍長一點;表現出老猴子喘著氣說話的樣子。后一句可這樣停頓:,月亮/好好地/掛在/天上呢!
(四)擴展想象,分組交流。
1、聽到老猴子說月亮還好好地掛在天上時,下面那些倒掛著的猴子有什么反應,后來它們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
2、許多年后,那只小猴子已經成了老猴子了。當它和兒孫們一道坐在井邊面對那輪明月時,它會怎樣說,怎樣做。
3、教師從學生的發言中歸納出本課要讓學生懂得的道理。
(五)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第4題。
(六)課堂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