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語文教案 > 二年級 >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案

時間: 龔鍇 二年級

作為一名杰出的教師,頻繁地需要構思教學計劃,制定教案有助于我們更科學、有效地安排課堂教學。那么,我們該如何著手編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案,僅供參考。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識“盆、位”等12個生字,會寫“分、要”等6個生字。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用“十分”說話。

3、能通過閱讀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懂得誠實是一種美德,愿意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國王為什么選中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幻燈機、紅筆、獎勵學生的小五角星、在黑板上畫好一個開滿鮮花的花盆和一個空花盆以及一個田字格。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拿出你們做的綠豆實驗看看、說說。

一、觀看黑板簡筆畫,導入新課

1、示簡筆畫(一個開滿鮮花的花盆和一個空花盆)揭題。

師擊掌:小眼睛,看這里,你們喜歡哪幅圖?(生說喜歡開了花的花盆)

師:我們都喜歡開滿鮮花的花盆,可有一個國王卻被一個空花盆吸引住了,(板書:空花盆)更喜歡一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板書:手捧的孩子)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來學習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這篇課文。(板書:29)(多媒體播放課題)

2、齊讀課題二遍。

3、這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誰?(板書:雄日)

二、認識花盆寶寶,快樂學字

1、借拼音自由讀課文

三個要求:借拼音認真讀課文;圈出課后的生字多讀幾遍;看看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標一標。(看誰讀得又快又好)

2、反饋:演示多媒體課件(帶拼音的12個生字),我們來喊出這些花盆里的生字寶寶。指名一排排讀,再齊讀。

師:你發現什么?(后鼻音、平舌音的字等,重點“盛”)

演示多媒體課件:(4個前鼻音、2個后鼻音、2個翹舌音、1個平舌音的字)。歸類齊讀。

演示多媒體課件:(去拼音的字)去掉它們的帽子你們還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指名讀12個生字再齊讀)

演示多媒體課件:(花盆、挑選、宣布、十分、發芽、規定、盛開、一絲、表情、煮熟)我們來做游戲,給生字找個小伙伴,讀對了花盆會開出美麗的花來。(學生開火車讀)

3、寫字(我發現你們的嘴巴都很會讀書,現在再來比比誰的眼睛最亮?)

示多媒體課件:田字格的“分”字

(1)觀察田字格中的部位。(上八下刀)

(2)怎樣寫得好看?(結構挨緊,四邊留地方,寫在田字格正中)表揚學生真會觀察,真細心。(獎勵小五角星)

(3)在田字格中范寫:左上格撇,右上格捺,橫折勾在橫中線上,橫中線和豎中線交點上起筆寫撇。

(4)生在田字格中練寫“分”字。描紅一個,寫兩個,看誰寫得又快又好。

(5)在幻燈機下展示寫得不夠好的字,用紅筆糾正,再展示寫得好的字。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讀中感悟

1、我們把這些字送回課文讀讀看,指名讀第一自然段,仔細聽聽他讀得怎么樣?(生評一評)

2、理解“繼承人”的意思:就是要繼承王位的人,要做國王的人。

四、觀察插圖,感讀第二自然段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案【篇2】

教學重點、難點:

1、圖文結合,理解詞句意思,激發孩子有幫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動。

2、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啟發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

教材簡析:

《小伙伴》是一年級下冊第七組的一篇課文,本組教材以“好思想,好品質”為主題,與前一組體會的我們的生活多么快樂、多么幸福聯系起來,組成反映兒童生活的大單元。故事童趣盎然,作者的意圖蘊含在故事之中,孩子們通過閱讀、比較、感悟、想象,就會懂得其中的道理:要用實際行動給予別人最需要的幫助。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理解和積累“丟失、粗心”等生字組成的詞語。

(二)能力目標:

1、抓住重點語句體會語感、領會感情,啟發學生合理想象。

2、通過朗讀對話和表演,培養讀中理解,讀中悟情的朗讀能力。

(三)情感目標:

懂得伙伴之間要互相幫助,激發孩子們關愛他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圖文結合,感知內容。

1、復習導入。

小朋友,你們喜歡春游嗎?(喜歡)上火車吧!只要我們能快速地通過這些隧道,就可以到達了。(激趣,在火車道上出示多個遂道每個隧道帶有一個生詞,讀對了,就發出“咔嚓”聲通過。)

2、了解課文內容。

(1)出示春游畫面,讓學生按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四要素說出圖意。

(2)這里的景色太美了,你們看,還有一群小伙伴也來這里游玩,你想認識他們嗎?請他們自我介紹一下。

(畫面顯示小朋友介紹自己的名字和玩得開心的情景)

(3)出示春游畫面,問:“到了中午,小伙伴們都在吃午餐,只有瑪莎站在一旁。瑪莎到底遇到了什么事呢?”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并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

(4)學生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沒有讀懂。

(5)學生說出瑪莎遇到什么事,并問:“這時,你認為瑪莎最需要什么?”

二、指導朗讀,培養語感

1、導語:那么,她的小伙伴們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呢?小朋友想知道嗎?

下面,我們先看看維加是在怎么說、怎么做的?請你們自由讀四、五自然段,并畫出表現他們神情態度的詞語。

2、讓學生說說維加是怎么說,怎么做的?(貼上維加的圖像)

①學生回答后,教師在維加的圖像旁寫上:問、說。

②讓學生想象維加的神情并表演她“一邊大口吃面包,一邊說…”的情景。

③指導學生通過對維加神情態度的想象和“真糟糕”、“一邊??邊??”的理解,說說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體會維加對瑪莎的關心只限于同情,而沒有具體行為。

④指導朗讀,讀出維加對瑪莎的同情。(范讀、同桌互讀、男女分角色讀)

⑤歸納學法:讀??畫??想??讀(首先引導學生講,然后老師加以補充、糾正)。

3、讓學生根據學法,自己學習第五、七自然段。

①學生說出安娜怎么說、怎么做的?(貼上維加的圖)

②學生回答,教師在安娜的圖像旁寫上:說、說。

③出示安娜說的話,引導學生解疑。(主要解決重點詞:“粗心”、“大概”、“保管”等)

④讓學生從安娜說的“真粗心”想象她當時說話的神情和態度。

⑤指導朗讀,重點指導讀好:真粗心!

a.老師范讀,學生評價。

b.學生模仿讀,比賽讀,學生評價。

⑥分角色讀安娜和瑪莎的對話。

4.過渡:同學們,聽到維加和安娜說的話,安東又是怎么做的呢?貼上安東的圖像)

①老師范讀第八自然段,學生用“○”標出最能體現安東對瑪莎的態度的動作詞語。

②讓學生說出表示動作的詞。(師在安東的圖象旁板書:走,掰,放,說)

③從安東的動作和說的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④安東對瑪莎的關心還從哪些詞中可以看出來?

重點抓:“什么也沒說,大一點兒”,引導學生更深入體會安東給予瑪莎行動上的關心,給予瑪莎迫切需要的東西。

①質疑:有什么不明白?(考考學生對“趕快”的理解,若學生不能提出,老師提示)

②為什么要“趕快”?安東這時是怎么想的?

③指導讀好重點詞語和安東說的話。

5.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全文。

三.互動交流,各抒已見

你認為這三個小伙伴誰做得最好,為什么?(人人發表,組長記錄后派代表上臺發言)

四.嘗試表演,深化認識。

1、小組分角色表演。(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瑪莎會對安東說些什么話?安東會怎樣回答?維加和安娜聽后有什么反應?)

2、選幾個優秀小組在班里演出。

a.演出問小演員:為什么要這樣演?

b.問小觀眾:你認為誰演得好?為什么?

3、你想對哪個小朋友說一句話。

4、像課文這樣的事,你碰見過嗎?當時你怎樣做?學后,你要怎樣做?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案【篇3】

◆設計理念: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本課設計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全過程。例如,教學開始,讓學生根據閱讀要求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課尾,讓學生自主識記生字詞,并鼓勵個性化的識記方法,旨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中,采用合作小組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并思考“誰的幫助最好?”,目的就在于激發學生學習欲望,讓學生全員參與,互動探究,各抒己見,資源共享,培養其協作精神?!案鶕D文內容,探究圖中人物分別是誰?”這個開放性的問題設計,讓學生以自己的理解感悟來表達獨特的感受,從而體會到獲取成功的快樂,學習語文的快樂。當然,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因此,第二個設計理念便是“讀貫穿始終”。

◆設計特色:

以讀為本,自主參與,合作探究。

◆教學目標:

1、認識"餐、丟、礦、糟糕、粗、概、共、汽、記、保、管、夾"13個生字。會寫"問、間、伙、伴、共、汽"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并學會分角色朗讀。

3、了解小伙伴們對待瑪莎丟失背包這件事的不同態度,懂得要有樂于幫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動去關心幫助自己的小伙伴。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第一教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初步學習13個生字。

2、深入理解課文,了解小伙伴們的不同態度。

教學環節:

一、結合生活實際談話,揭示課題。

(一)說一說,你的小伙伴是誰?

(二)板書"小伙伴",請小朋友說說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在小伙伴之間發生過什么事?

[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談話,理解"伙伴"之意,并運用閱讀期待激發學習興趣。]

二、提出要求,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劃出生字多讀幾遍。

(二)想一想,課文中的小伙伴是指誰?寫了他們之間的什么事?

三、檢查自學情況、交流反饋。

(一)采用多種形式檢查生字讀音。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請部分學生讀,其余當評委。

2、同桌同學互讀。

3、請學生當小老師帶領同學讀。

4、指名幾位學生讀課文。

一個個生字,同學們都會讀了,把它藏在課文中,你也會讀嗎?誰來念念課文?

(二)學生交流匯報:

1、再讀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哪些小朋友?誰是誰的小伙伴?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瑪莎、維加、安娜、安東。同時引導學生說說:瑪莎是維加的小伙伴。維加是瑪莎的小伙伴?,斏男』锇橛芯S加、安娜、安東?!?

2、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引導學生簡單敘述)

四、復習鞏固生字。

(一)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二)讀書小組長檢查組員識記生字。(取出生字袋中的生字,帶領組員讀,然后把會讀的生字放回袋中。遇到不會或不熟練的,請同學相互幫忙。)

五、指導書寫"問、間、伙、伴"四個字。

(一)出示四個字,引導學生分析(有什么特點?書寫時要注意什么?)并嘗試書寫。

("問、間"都是半包圍結構,偏旁是"門字框";"伙、伴"都是左右結構,偏旁都是"單人旁"。)

(二)重點指導書寫"問"、"伙"。

(三)學生書寫。[教學時,讓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弄清主次筆和間架結構,然后請學生嘗試書寫,再輔以教師指導,力求使學生達到書寫規范、整潔。]

第二教時

教學要求:

深入學習課文,進一步理解感悟小伙伴們的不同做法,懂得安東的關心幫助是最具體、最實際的。

教學環節:

一、出示生字和詞語卡片,檢查認讀情況。

二、研讀課文,初步理解感悟。

(一)自由讀課文,思考:春游那天,小伙伴們都在吃午飯了,惟獨瑪莎站在一旁。同學們見了,是怎么做的呢?

師生抓住對話隨機進行朗讀指導:讀出維加關心、詢問,安娜關心、責怪,瑪莎難過委屈的語氣。

(二)小組合作學習:

1、分角色朗讀課文對話部分,進一步讀懂三個小伙伴是怎么關心瑪莎的。

(維加、安娜只有詢問關心、責備,沒有實際行動。安東用行動去關心,瑪莎很感動。)

(三)小組匯報交流學習情況。

比一比,哪組分角色朗讀得最好(可以配上動作表演)。

三、開展"圖文"配對活動,深入理解感悟。

(一)仔細觀察插圖,并結合課文內容,說說圖上的四個小伙伴分別是誰?說清楚是怎么看出來的。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語言文字思考、分析判斷,并學會運用多種表達方式進行表達。如:從左往右數,第三位是瑪莎,因為她是兩手空空的,又低著頭,好象很難過。從右往左數,第二位是瑪莎,因為旁邊的安東正掰了半片面包給它吃呢。身穿蘭色背帶褲,頭梳兩根長辮子的是瑪莎。一手拿著面包,一手拿著礦泉水的小男孩是維加,拿著酸奶的小女孩是安娜。頭戴帽子,快步走來,把把半片面包遞給瑪莎的男孩是安東?!?/p>

[開放性的問題有利于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能有效的挖掘創造潛能。讓學生"根據圖文對照,說說圖上的人物分別是誰"是個開放性的問題,可以使學生依據自己不同的感悟來分析判斷。應該說學生的思維已進入開放狀態。同時,這環節的安排也增加了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使學生運用多種表達方式進行說明,達到資源共享。]

(二)小組合作學習。

1、小組討論:小伙伴是怎么關心瑪莎的,誰做的最好?為什么?

2、小組同學編排課本劇,嘗試表演。

[通過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把文字故事轉化為直觀形象的表演,這是知識內化的過程,也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方式。]

3、匯報交流:

引導學生體會三個小伙伴的不同表現(維加:問,說;安娜:說,說;安東:掰,放,說。),想象安東當時是怎么想的,深入了解安東的幫助,在當時來說是最有用的,最具體的關心。

四、創設情境,設問導思,拓展延伸。

(一)如果當時你就在現場,你會怎么做?這樣吧,現在老師就是丟了中餐的瑪莎,你們就是我的小伙伴們。你們發現了會怎么做呢?為什么這樣去做呢?

(學生走近"瑪莎",采用不同方式的關心幫助。)

(二)在生活中,我們的小伙伴也一定會遇到困難,你幫助過誰呢?或者你接受過誰的關心和幫助呢?

[將抽象的問題轉化為適合學生獨立思考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進入課文,從閱讀者變為當事者,學生的體念就會更深刻,感情的抒發就會更真切。]

五、鞏固生字新詞。

1、出示新字詞,學生自主識記,鼓勵個性化的識記方法。

2、匯報交流,強化記憶。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獅、整”等14個生字。會寫“練、習”等6個字。學習積累“懶洋洋”這一類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朗讀疑問句和感嘆句。

3.了解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明白不能依賴父母,應該從小學習生活本領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談話導入

1.昨天我們認識了可愛的小白兔和小灰兔,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兩個新朋友,它們是誰呢?(在已畫上草地、樹林的黑板上貼上兩只小獅子)?

2.板書課題。隨機學習“獅”的讀音和字形。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認識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生字畫下來,借助拼音朋友,多讀幾遍。

2.每四人小組都有一套生字卡片,請組長領著小伙伴把課文再讀一遍,然后學習生字,說說有什么好的辦法記住它們。

3.檢查生字學習情況(用“和獅子交朋友”的游戲檢查字音。交流記字形的好方法。)?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隨機指導讀疑問句和感嘆句。

5.再讀課文,邊讀邊想:想和哪只小獅子做朋友呢?

三、創設情境、朗讀感悟第一、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練讀。

2.同桌分別讀寫兩只小獅子不同表現的句子。

3.指導讀第一句。一只小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

①指名讀。

②貼出“滾、撲、撕、咬”四幅圖片。

③請四個學生把“滾、撲、撕、咬”四個字貼到相對應的圖下。

④學生再練讀,邊讀邊想像小獅子練功的情景。

4.指導讀第二句。另一只卻懶洋洋地曬太陽,什么也不干。

①指名讀。

②看圖說說這只小獅子的樣子。

③請學生表演“懶洋洋”的樣子,并把“懶洋洋”這個詞貼到黑板上恰當的獅子圖身上。

④看著圖,把它懶洋洋的樣子讀出來。

5.請兩名同學把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讀出來,其他同學可以配合做動作表演。

四、鞏固生字,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檢查生字認讀情況,朗讀第一、二自然段。

二、導讀3-7自然段

1.自由練讀,讀出角色的語氣。

2.同桌合作讀,可以分角色讀。

3.指導讀好小樹和獅子的對話。

①小樹看到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會怎么想?

②讀小樹的話,要把疑問的語氣讀出來。

③觀察圖上懶獅子的樣子,體會該怎樣讀懶獅子的話。

4.引入情境,重點指導讀獅子媽媽的話。

①師來當懶獅子,你們當獅子媽媽,看誰能把獅子媽媽說的話讀給我聽,讓我聽了直點頭。(想想獅子媽媽和懶獅子說話時的態度,指導學生讀好獅子媽媽幫助懶獅子時耐心的語氣。)

②老師來當獅子媽媽,你們當懶獅子,用你們的表情告訴大家,你們是否聽懂了獅子媽媽的話。

③獅子們,你們有的在點頭,有的好像在思考,有的不好意思地低下頭……你們在想什么呢。

④同桌相互說一說,指名說。鼓勵學生各抒己見,結合自己的生活談更好。

⑤在剛才大家說的基礎上表演讀懶獅子和媽媽的對話。(懶獅子的話是學生自己創編的。)

5.四人小組分角色表演讀全文。

三、拓展訓練,積累詞語

積累“懶洋洋”這一類的詞語,教師提供圖片或詞語,再鼓勵學生到課外書中收集。

四、作業(任選一題)?

1.小組成立《小獅子》劇團,把課文編成課本劇,演一演。

2.續編故事:以“懶獅子的變化”為主題,形式可以多樣,演小品劇,畫連環畫等。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中發現和應用漢字的構字特點,鞏固識字,積累詞匯。

2.使學生樂于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善于學習別人好的地方。 教學重點:發現漢字的構字特點,積累詞匯。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多媒體播放)小浣熊:歡迎小朋友們來到“小小觀察臺”,請你仔細看看這些字在構字上有什么特點?

(多媒體出示:多──呂──炎──冒等三組字)

2.觀察比較、小組討論并匯報

(第一組:上下結構的字。第二組:左右結構的字。第三組:品字結構的字)

3.怎樣利用這種構字特點來識記生字的?

4.你還發現在生活中有哪些這樣結構特點的字嗎?(全班交流) 如:人──從──眾日──冒──晶火──炎──火

二、日積月累。

1.小浣熊:走出觀察臺,歡迎進入“合作闖關”字詞游戲。

(1)分組自學,借助拼音認字、組詞,并說說有什么發現?

(2)分組匯報,鼓勵每組用不同的方式,師相機小結。

(3)游戲:生字搬家考考你

(出示生字卡片,打亂順序,認讀)

2.讀讀記憶

小浣熊:祝賀同學們闖關成功,讓我們再到語文天地中去采集些成語吧。

(1)生自讀成語,并說說成語的意思。

(2)看圖猜詞:多媒體展示,生搶答。

(3)再讀成語,想象畫面,比誰讀得有味道。

(4)找朋友:泉水()琴聲()枝葉()空氣()

(5)學生任選一詞說話

3.讀讀背背

小浣熊:小朋友們學的可真快,那就再讓我考考你們吧。

(1)生自讀自悟幫助別人的好處。

(2)指名讀,教師邊聽邊讀,予以指導。

(3)小組內:個人背、組內背。

(4)背誦競賽:師略述句子大意,看誰最先背出相關的諺語。

(5)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諺語?班內交流。

三、課堂小結。

祖國的語言文化博大精深,多多積累。

四、布置作業。

向父母請教一些諺語,記下來并背誦。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認字11個。

3.指導學生書寫生字“典、樓”。

4.繼續培養學生在學習時運用字典的習慣。

教學重點

1.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認字11個。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運用識字方法自主識字。

2.寫字“典、樓”。

教學準備

字典、生字卡片、掛圖。學生課前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篇有趣的詩歌,題目是:“字典大樓”。

指名讀課題(2人)。全班一起讀課題。

二、初步學習詩歌。

1.誰預習這篇課文了?你是怎么預習的?(3人說)

2.這篇課文同學們都預習過了,現在請大家放開聲音讀一遍課文,讀完之后,想一想有沒有不懂的問題。

3.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主要板書和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鈉”是什么?

(2)“砝碼”是什么?

(3)為什么要說“拜訪”字典大樓?

4.同學們拿出字典來查一查“鈉”“砝碼”“拜訪”,看看字典能不能幫我們解決這些問題。

學生。全班交流。

“鈉”:金屬元素,銀白色,質軟,容易氧化。

“砝碼”:天平上作為重量標準的物體,通常是金屬塊。

“拜訪”:敬辭,訪問。

5.字典的用處真大,文中的小作者管它叫字典大樓,還說要經常去拜訪專家。你有什么想法嗎?就帶著自己的感想認真讀一遍課文吧!

6.全班分小節讀。

三、學生字。

1.同學們課文讀的好,生字也一定認的不錯,老師出示生字卡片,如果你認識,輕輕地舉起手,不讀出聲。

(檢測學生認字情況,找出問題多的字全班一起學習。)

全班認的好的字讓學生組詞或說一說記字的方法。

2.黑板上貼出學生有問題的字:“登、鹽、添、瓦”。

下面小組一起商量這幾個字有什么好辦法能記住。

(學生小組討論,老師巡視)

3.小組派代表講字。

4.同學們有這么多的好方法記字,真了不起,老師獎勵大家做個找朋友的游戲。(用下面的字組成詞)

典、登、品、按、址、鈉、鹽、驗、砝、碼、急、血、添、瓦

四、寫字。

1.出示生字表:“典、樓”

觀察生字讓學生分析字的結構,怎樣寫好看。

認真觀察田字格,每個字的部件應從哪起筆,到哪收筆。

2.指導:‘典’字。說一說字的結構,應該怎樣寫?

學生寫,反饋(說一說哪寫的好,哪寫的不好。)再寫兩個。

五、小結并留作業。

作業:

1.有語氣地讀課文。

2.自己用生字卡片認生字并組詞。

3.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2.鞏固識字14個。積累詞語。

3.指導學生書寫“教、科”等6個生字。

4.繼續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2.寫字6個。

教學重難點

1.書寫習慣的培養。

2.積累詞語。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書、本。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字典大樓”這篇課文。

板書課題。

全班一起讀課題。

二、朗讀課文。

1.誰愿意讀這篇課文?(請5個同學每人讀一小節。)其他同學認真聽他們讀的怎么樣?一會兒來評一評。

2.讀完之后評議。

先說一說誰讀的好,什么地方讀的好?再提出自己的意見。

3.小組內讀書比賽。自選一個小節參賽。

小組比賽讀課文。

4.全班一起讀課文。

5.照樣子說一說:

(認真)地背誦( )地背誦 ( )地背誦

( )地聽 ( )地說 ( )地( )

三、鞏固生字、寫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認字組詞。

2.這節課要求同學們會寫的生字有……,老師一邊擺生字卡片大家一邊讀。

3.讓學生分析字的結構,怎樣寫好看。

認真觀察田字格,每個字的部件應從哪起筆,到哪收筆。

4.練習寫字。

5.反饋寫的情況,再寫一個。

6.小結。

四、作業:

1.朗讀課文。

2.積累成語。

3.寫生字。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案【篇7】

一、教材分析

《絕句》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開篇之作。本單元的主題都是通過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絕句》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畫面明麗,語言形象,情感歡悅,意蘊暢達,表達了詩人愉快的心情和對和平的向往。

新課程強調教師的職能不再是“教學生念書”而是要創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本節課充分體現以生為本,以讀為本,讓學生學習了本詩的色彩美,結構美,意境美。

二、教學目標

1、認讀5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理解“含”的妙用,了解詩的對子對照格式。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啟發學生依據詩句展開想象,通過想象畫面,領會詩的意境,從而體驗詩人作詩時的歡快心情。

3、通過誦讀古詩,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從中感受春之美,大自然之美。

教學難點:

有感情的朗誦全詩,使學生在朗讀與想象中領悟詩的意境。

四、教學過程:

葉老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我們的語文課一定要教學生方法,培養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古詩的學習方法很多,本節課我教給學生最基本的學習方法,那就是: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悟詩情。

本課的教學,我力求把詩歌的美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當中。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整個教學程序我設計了5個環節。

激情導入——讓學生期待美

初讀古詩——讓學生根據本課認讀的生字讀準古詩正音。

再讀古詩——讓學生領悟本詩的結構美

品讀古詩——讓學生感受本詩的意境美

指導書寫——寫好“口在不同的位置,胖瘦高矮的變化”、寫好左中右結構的“柳”。

(一)激情導入——讓學生期待美

新課伊始,我精心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詩仙”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詩人用極其夸張的浪漫主義創作手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觀,今天我們又要讓李白的好友——“詩圣”杜甫帶領我們到四川草堂去領略那里的美景,你們愿意去嗎?不過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位大詩人及他的大作[課件出示杜甫簡介,絕句簡介](這樣設計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望)

(二)初讀古詩——讓學生根據本課認讀的生字讀準古詩正音。

讀一首好詩,要注意始終個別重點難字的讀音,因此在講授認讀生字中,采用我校識字方法,帶拼音讀字——帶拼音讀詞——去拼音讀詞——去拼音讀字(開火車)——闖關小游戲。在這五個字中,其中“鷺”是學生難識字,先讓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最后總結“鷺”是形聲字,我們可以通過它的聲旁形旁加深對它的認識。并試圖讓學生找一找除了“鷺”,本科還有哪個字也是形聲字呢?激發學生在此識字的興趣。

(三)再讀古詩——讓學生領悟本詩的結構美

在熟讀了古詩的基礎上,我會問學生:如何能讀好一首古詩?我們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通過想象畫面、讀好詩的停頓和語氣。

我讓學生再讀古詩,逐句展開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兩個/黃鸝/鳴翠柳,“你看到了什么?”學生會踴躍說“兩只黃鸝、翠柳”在學生說完想象之后再出示圖片,并試圖讓學生猜測,“這是什么季節呢?”“春天”“春天很美,讓我們用歡快的心情再讀一遍”。

本詩中有很多數量詞。這首詩巧妙地將數字運用于形象思維領域,使詩在結構上渾然一體,散發獨特的藝術魅力,該詩被奉為千百年來的蒙學讀物,數量詞不可不講。除了第一句的“兩個”在第二行還有“一行”,我注重讓學生展開想象,一行白鷺是幾只呢?他們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同學學生用手比劃,體現出白鷺排列有序、漸行漸遠。

頭兩句講完,問孩子“你喜歡對對子嗎”通過教師引導“兩個對一行”讓孩子自己說出其他的對子“黃鸝對白鷺、鳴對上、翠柳對青天”,學生便會感嘆說原來詩不僅美,而且上下倆句還很工整,體會詩的對照形式。

本詩中有很多表示顏色的詞:白、青、翠、黃。詩人展開語言的調色板,選用繽紛的色彩,將眼前的景物描繪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使它產生了誘人的魅力。本詩除了看到的景象,作者還讓我們聽到了,哪個詞體現的?學生會快速說第一句的“鳴”字,教師可以播放黃麗得叫聲,讓學生感受黃鸝歡快美麗、嘰嘰咋咋、一唱一和的叫聲。最后讓學生頭腦想象著畫面,齊讀這兩句描寫春天美麗景象的句子。

第三句重點講授“含”字的用意,窗含/西嶺/千秋雪,通過激發學生回答出“雪是從窗戶外看到的?”要突破這個難點。教師采取反問學生“作者為什么不用窗前、而是選擇窗含”,這時有些孩子就會說出“這千秋雪好像一副畫印在了窗戶上,所以含用的好”,這樣學生通過體會“含”字,能夠真切的感受詩的美!

(四)品讀古詩——讓學生感受本詩的意境美

在這個環節上引導學生先閉上眼睛,想象畫面,伴隨著古箏聲,根據自己的想象作畫配詩。這樣的設計意圖主要是引導學生感悟詩的意境美。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的是動景,草堂周圍翠綠的柳樹上成對的黃鸝在歡唱,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后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的是靜景,窗雖小,因“含”著,千年積雪而讓人感受到時間的久遠;更顯示出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向往和平的抱負!。

(五)指導書寫——寫好“口在不同的位置,胖瘦高矮的變化”、寫好左中右結構的“柳”。

出示“含、吳、鳴”,寫讓學生觀察,這三個字的共同特征都有一個“口”,但隨著“口”的位置不同,寫的大小胖瘦大相徑庭。通過學生發現總結出“口在上下時,要寫的扁胖一些;口在左邊時,占格往上一些,寫的小一些”

“柳”是左中右結構,因此觀察好三部分高矮很重要。要注意中間的撇是豎撇,想彎彎的柳枝一樣。右邊是單耳不是雙耳。

伴隨梅花三弄古箏聲讓孩子書寫。最后展示兩位同學的作品并評價。

總結:這首詩雖短,但其境無窮。四句詩,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山有水,色彩明麗,春意盎然。引導學生通過齊讀領悟詩中意境。

五、板書設計:

絕句

形聲字:鷺、嶺 含 吳 鳴 柳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看圖認識五官中的眼睛,了解眼睛的作用。

2、認讀生字和詞語“目(眼睛)、我”。學習句子“我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我要好好地保護它。

3、指出自己眼睛的位置,初步知道保護眼睛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認讀生字和詞語“目(眼睛)、我”。學習句子。

2、看圖指出眼睛,并指出自己眼睛的位置,了解眼睛的作用,初步知道保護眼睛的方法。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小紅五角星

2.視頻《保護眼睛》

教學流程

一、猜一猜

師:今天我們又見面了,下面我們一起猜謎語好嗎?

上邊毛,下邊毛,

中間有顆黑葡萄。

生答:(眼睛)

引出課題,板書課題。

二、認一認

1、游戲:“指五官”

今天老師和大家來玩“指五官”的游戲,看看誰又快又正確的指出五官。

眼睛長什么樣子?找旁邊的好朋友互相看看,并說一說。

2、出示小女孩的頭像,引導讓學生指出小女孩的眼睛。

師:圖上畫的是誰?

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小女孩的眼睛。小女孩有幾只眼睛?(一雙眼睛),領讀,生讀。

三、學一學

1、復習生字詞“眼睛、目、我”。

師:眼睛的偏旁是什么?生答。生讀“目、我”并給生字組詞。

抽生認讀生字詞,教師糾正。

2、眼睛的作用。

眼睛能干什么呢?出示圖片。引導學生看圖。

第一幅圖:圖上畫的是誰?(爸爸)他在干什么?手里拿著什么?

第二幅圖:圖上畫的是誰?(姐姐)她在干什么?桌子上有什么?

A、學生回答問題,然后說出句子:爸爸看報紙,姐姐看電視。

師:爸爸用什么看報紙?(眼睛)

師:姐姐用什么看電視?(眼睛)

B、眨眼睛??磮D片后,請同學們做眨眼睛的動作。

3、學習句子。

我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我要好好地保護它。

師讀,教讀,了解“一雙、明亮、好好地、它”詞語。

學生讀句子,對讀得好的同學獎勵五角星。

4、怎樣保護眼睛呢?

師:你們知道怎樣保護眼睛嗎?視頻出示。教師總結。

四、說一說

1、出示圖片,讓學生說一說圖上是什么。(手、眼睛、腳)

2、教師說,學生指。(手、眼睛、腳、耳朵、鼻子、嘴)

五、練一練

1、寫出眼睛的偏旁。

2、指出圖片中小男孩和小女孩的眼睛。

3、給人物頭像畫出眼睛。

六、比一比

1、作業展覽和評比。

2、評出本節課的幸運之星。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案【篇9】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在詩歌優美的旋律中體會小主人公的心理活動。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在詩歌優美的旋律中體會小主人公的心理活動。

教具準備:掛圖,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內容:會認14個生字,朗讀課文,品讀第一節。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1、同學們,在炎熱的夏天,一場雷雨過后,你們最喜歡玩什么?

2、指名說說。

3、談話: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歡快情景寫成了一首小詩,想不想讀一讀?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玩水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通過引導孩子自由談玩水的樂趣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p>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用“△”把生字標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遇到不會拼讀的,可以請教老師或同學。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自主認讀。

(2)師:這首詩中有不少的生字,你認為哪些字的讀音要注意,或者哪些字的音最難讀,請指出來。(適時指導“唇、摔、赤”的讀音。)

(3)去掉拼音認讀,齊讀。

(4)分組開火車讀生字。

(5)分別找一男一女生扮小老師指名(男女比讀)。

(6)做游戲讀生字詞。

【設計意圖:利用多種方式方法輕松地讓學生認字,能提高學生認字的效率?!?/p>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讀順,并用序號標出這首詩共有幾節。

2、師范讀課文,想想詩歌寫了哪些內容。

3、指名分節讀課文,說說詩歌寫了哪些內容。(相機正音,引導梳理詩歌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自由讀和范讀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p>

四、細讀第一節,讀中感悟。

1、齊讀第一節。生思考:雨后的廣場怎么樣?

2、出示掛圖體會情景。

3、自由讀,讀出快樂。

4、此情此景,孩子們會說什么?

5、試背第一節。

【設計意圖:利用掛圖創設情景,讓學生充分體會孩子們快樂玩水的場面,引起共鳴,更能把詩歌讀好,達到讀中感悟的目的。】

五、作業。

朗讀課文。

六、板書設計

9 雨后

赤、濺、妹、滑、跤、淋、褲、糟、糕、唇、裙、摔、痛、辮

赤腳 神仙 海洋 妹妹 哥哥 糟糕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案【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由生字組成的動物名稱。

2.能正確、流利、有韻味地朗讀詞串。

3.觀察圖畫,了解十二種動物的樣子,同時進行保護珍稀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

動物圖片 詞語卡片 收錄機 游動物園視頻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動物園里有哪些動物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齊讀課題)

(出示老虎圖)老虎看見了我們來了,它會說什么呢?想不想聽一聽?

放錄音:同學們,我是動物園里的老虎,我們動物園里可熱鬧了,你們想來參觀可以,但必需要闖過三關,你們能行嗎?第一關,你們要讀準12種動物的名稱。

二、初讀韻文,認識生字詞語。

1.看圖讀詞語,要求:讀準字音,難讀的字多讀幾遍,每一種動物的名稱都讀到。

2.把你覺得難讀的詞語讀給你的同桌聽,請他幫你正正音。

3.在剛才讀的過程中你覺得哪些字音難讀,哪個字在寫的時候容易出問題,需要提醒大家的?

指名回答,老師相機總結:

① “獅”“猴”“猩”這三個字都有部首“犭”,我們一定要記牢它的第一筆是“丿”

②“猴”這個字在寫的時候不要多寫一筆豎。

③“袋”這個字斜鉤上沒有“丿”。

4.(去掉拼音讀)你們看這些詞語沒有了拼音你能讀得準嗎?(看板書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

播放老虎的錄音:同學們,你們讀得很棒,恭喜你們闖過了第一關。

三、看圖讀詞讀韻文。

錄音:第二關,請說出這12種動物中你喜歡的動物的特點,或者相關的知識,能行嗎?

1.在小組里說一說。

2.指名說說你喜歡的動物的特點及相關的知識。

獅子 大象 老虎

獅子和老虎誰的本領大呢?

在合作小組內討論

指名交流。

仙鶴 孔雀 鸚鵡

這三種鳥你覺得哪個更漂亮?你更喜歡哪一個?

學生討論交流。

老師補充知識:孔雀俗稱鳳凰,是百鳥之王、富貴吉祥的象征??兹赣芯G孔雀、藍孔雀之分。綠孔雀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嚴禁捕殺

仙鶴又被稱為丹頂鶴 ,丹頂鶴“雍容華貴”,體羽主要為白色,喉、頰、和頸部為暗褐色,尾部覆有漆黑的飛羽,頭頂上戴著鮮紅的肉冠,身高腿長,確實給人一種美好的印象。

鸚鵡的羽毛色彩鮮艷,非常漂亮,它會學人說話,有條成語叫——鸚鵡學舌。

3.用剛才老師帶領大家學習的方法,自己學習后兩組動物詞語:

猴子 猩猩 麋鹿

斑馬 棕熊 袋鼠

放老虎錄音:同學們,你們了解的可真不少,第二關又被你們合力闖過了,現在我們再闖過第三關就可以來到我們動物樂園參觀了。

四、第三關,你能讀出對我們動物的感情嗎?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放老虎錄音:同學們,恭喜你們闖過了第三關,歡迎你們來到我們動物樂園。

看錄象:動物樂園游記。

五、課堂小結:

動物園里的動物真可愛,它們生活得多快樂!它們是我們的朋友,保護動物,維護生態平衡,就是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第二課時

一、認讀字詞卡片。

1.認讀生字詞語卡片。

2.朗讀課文。

3.指名背誦。

二、拓展延伸,發展語言

匯報交流自己從課外收集到的有關動物的圖片、文字資料。

三、指導寫字。

1.學生自己描紅。

2.你覺得哪個字在書寫時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虎:第五筆是橫,不是撇。

雀:偏旁是“隹”。

鹿:第四筆是橫折,第五筆是豎。

斑:左中右三個部分要寫得緊湊。

3.學生再一次進行描紅聯系。

4.教師范寫,學生臨寫。

5.反饋。

展示學生的作業,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

四、作業設計。

1.比一比,再組詞。

師( ) 星( ) 代( ) 機( )

獅( ) 猩( ) 袋( ) 虎( )

2.擴詞。

斑( ) ( ) ( )

袋( ) ( ) ( )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案【篇11】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時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后的景象。

3、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日記。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2、難點:聯系生活感知,有感情朗讀雷雨前、雷雨時的描寫;在讀中想象。

一、 猜謎語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這兒有一則謎語.:有位老兄脾氣大,愛發怒的就數它.發起怒來大聲吼,伴著成串淚珠下. (雷雨)板書課題.

二、復習鞏固生字詞。

黑沉沉亂擺壓下來逃走彩虹垂下來蟬蜘蛛越來越響

三、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1.師示范讀

2.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幅圖(出示圖片)請同學們仔細觀察.

3請同學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板書: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4.現在請同學們看課文,邊看課文邊想課文哪些自然段是寫雷雨前?哪些寫雷雨中?哪些寫雷雨后?

找同學回答投影展示,各種形式讀。

5.同學們讀得真響亮,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伙伴,看這是誰?(出示蜘蛛)

這是一只怎樣的蜘蛛呀?你們覺得蜘蛛怎么樣?

6這么可怕這么恐怖的蜘蛛在雷雨前卻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誰知道雷雨前蜘蛛跑到哪里去了?

7課件出示: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蜘蛛知道雷雨要來了,怕得逃走了。那蜘蛛究竟是聽到什么看到什么而逃走的?

小組討論: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3自然段,找找原因。

(烏云黑沉沉壓下來、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大風吹得樹枝亂擺、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拓展:------越來越---------

8電閃雷鳴,很快雨下起來了(出示圖片)

這場雨你覺得下得怎么樣?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下得很大呢?

自己在課文的4—6自然段找找,哪些地方寫雨下得非常大?

投影出示:嘩嘩嘩,雨越下越大。各種形式讀

雨越下越大,大得怎么樣呢?(樹哇、房子…….)

9雨是一直這么大嗎?(不是)課文哪個句子告訴我們雨變小了?

10那雷聲、雨聲是一下子就小的嗎?不是一下子小的,哪個詞語告訴我們了?

“漸漸地”是什么意思?

11雷雨來的快去得也快,很快雨停了,蜘蛛又跑到哪里去了呢?

“蜘蛛又坐在網上”這蜘蛛雷雨前跑得比誰都快,雷雨后它又坐回來了。

老師把“坐”改為“爬”行不行?為什么呢?

蜘蛛坐在網上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12現在如果你是那個推開窗戶往外望的小朋友,你的心情怎么樣?

13雨后的景色真美呀!就讓我們在美妙的音樂中從頭到尾把這場雷雨再來感受一下,全班齊讀。

四、課后練習

五、板書設計

雷雨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忽然吹大風

閃電亮嘩嘩嘩漸漸地

雷聲響

課后反思:

這節課還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板書不夠完整,指導朗讀不夠到位,整節課教師的聲音語調沒有多大起伏,有些地方重點沒有理解到位。鑒于這樣的情況已深深反思及改措。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案【篇12】

教材簡析:

《泉水》是篇很美的課文,無論是文字還是內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著,灑下一路愛心。全文共7個自然段,課文用優美的文字描述泉水從山間石縫里沖出來,流過山腰的水池、山間的平地、山坡的果園、靜靜的山谷,最后歡快地流向大海,展現了一幅幅美好的畫面,其中第2到第5自然段是4個并列段,它們結構相似,語言特點鮮明,是很適合學生進行語段積累和仿說或仿寫的。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會用各種識字方法來識記生字。本學期學生朗讀水平進步較大,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大部分學生都能達標,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多數同學還不能做到。二年級學生對于此類童話體裁的文章很感興趣,更易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我決定課堂上帶領孩子通過多種朗讀感受泉水無私奉獻、幫助別人后的快樂,同時打開學生的視野,拓展課堂的深度,進行語言方面的訓練。。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指導學生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字,積累“清泉、天然、靜靜的山谷、盡情地唱歌、清脆的歌聲、約定”等詞語,理解運用“清脆、天然”等詞語。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指導學生認識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文中對泉水的四次語言描寫重點品讀,體會泉水的特點和奉獻精神。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教學的重點是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到第五自然段,體會泉水奉獻的精神;以讀促情,以情帶讀,背誦喜歡的段落,主動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

教學的難點是體會泉水奉獻的精神;捕捉課文空白點,打開學生想象之門,模仿課文表達方法。

教法、學法:

教法:情景教學法、朗讀感悟法、啟發引導法、評價激勵法、媒體輔助法等。

學法:圈點勾畫法、以讀悟文法、角色體驗法、想象感受法等。

教學準備:

學生初步預習課文;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歌曲導入,隨文識“泉”。

1.播放歌曲:《泉水丁冬響》。

師:同學們,歌曲里唱的是誰在“叮咚響”?(引出“泉水”)

2.板書“泉”字,指導書寫并組詞。

3.補齊課題,交流對泉水的認識。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出示泉水圖片師:同學們說了這么多關于泉水的話題,我們一起來看看泉水吧。

2.說說看到的是什么樣的泉水。

3.請同學們自由讀一遍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出示生字詞認讀。

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5.理解詞語的意思。利用課件幫助學生理解“瓦罐”、“水塔”等詞語。

6.小組交流:說說怎么記住這些字。

三、再讀課文,感悟語言。

(一)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要求:讀的時候請用自己喜歡的符合畫出你覺得用的好的字詞,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

預設:

“丁冬”這個詞用得好,看到這個詞好像聽到泉水歡快的彈著琴從山上跑下來。(適時指導讀第一句,讀出泉水的歡快。)

“沖出來”,看到這個詞感覺到泉水的力量很大,也感受到了泉水想來到這個陽光明媚的世界急切心情。(適時討論:把“沖”字換成“流”可以嗎?為什么?)

“陽光燦爛”用得好,這個詞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美好的景色。

3.教師點撥:泉水在黑暗的地下呆了那么久,一下子看到這么美麗的世界,泉水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適時指導用快樂的、興奮而著急的心情讀第二句話。)

(二)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

1.請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想一想:泉水姑娘沖出石縫之后先來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了誰?說了什么?

2.交流。

教師隨著學生的回答圈劃:水池 姐姐 來吧來吧……

品味詞語:很多很多、天然水塔等。

3.這一段主要寫了泉水什么特點?(板書:多)

4.教師引讀。

(1)師:泉水流進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著瓦罐來打水。泉水說——

生1:“來吧,來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師:他讀的怎么樣?誰來評價評價?(聽出來了。泉水真的很好很多。)

(2)師:在山腰的水池邊,有位阿姨提著水桶(奶奶端著盆子)來打水,泉水熱情地說——

生2:“來吧,來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謝謝你的熱心)

(3)師:謝謝,謝謝,你們真是熱心的泉水。山里的叔叔還想打很多很多的水回去釀很多很多的美酒,泉水慷慨地說——

生全班:“來吧,來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p>

師:真棒??!這股泉水能這樣樂于奉獻,可真慷慨?。≌垎柸?,能為山里的姐姐、奶奶、叔叔無償的提供這么多清甜的泉水,你的心里是一種什么感覺?

5.自由練讀。

請同學們讀讀這一段,讀出泉水的自豪、熱情。

(三)遷移學法整體學3—5自然段。

1.學生讀書思考,圈畫批注。

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3、4、5自然段,學著老師的樣子用不同的符號標劃相關詞句。

2.交流自學情況。

(1)同位之間交流交流彼此標劃的情況。

(2)重點交流第3自然段。

同學們從這段中讀懂什么?(板書:清 體會比喻句的生動)

(3)指名讀(一男一女):女同學,如果你就是火紅的杜鵑花,想不想看看自己美麗的樣子?照見了自己美麗的身影,會對泉水說什么(夸夸)?

除了火紅的杜鵑花,還有誰會把這很清很清的泉水當做大鏡子?(藍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蔥翠的小草……) 真是樂于助人的泉水?。?/p>

4.交流第4、5自然段。(從這兩個自然段你們又讀懂了泉水的那些特點?板書:甜 美 )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學到了什么?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1.自由讀課文,看誰讀的認真。

2.完成課堂練習填空題。

二、品味語言,積累運用。

1.讀句子談發現。

(1)課文中寫泉水到了哪些地方,用了哪些詞?你發現了什么?(教師運用課件變色閃爍 詞語:流進、流到、流過、穿過)

小結:同是“水的流動”,作者用這些近義詞既不重復又非常準確,水池前面用了“流進”,不用“流過”;山谷是用“穿過”,而不用“流進”,我們說話、寫文章的時注意這樣用詞,就會顯得格外生動。

(2)學習運用。

課文中有四處寫了“泉水說”,想一想:“泉水( )說”請你填上四個合適的詞語,注意用詞不重復。

2.課件出示:燦爛的世界;火紅的杜鵑花;美麗的身影

課文中還有許多精彩的短語,請大聲讀一讀。

課文中還有很多這樣的短語,打開書,你們自己也來找一找

三、拓展延伸,感悟主旨。

1.學習6、7自然段。

(1)歡快的泉水彈著琴,唱著歌跑下山去,它究竟要去哪里?請大家讀讀第6自然段??纯催€有什么疑問?

(2)出示第7段“丁冬,丁冬……”

看!“丁冬,丁冬……”后面這六個小點叫什么?(省略號)

師:這六點里面省略了什么?

請大家展開相象的翅膀,泉水還會到什么地方?遇到誰?會說些什么?

2.評價泉水。

你們覺得這是一股( )的泉水?(大方、樂于助人、熱情)

讀導讀語,找詞語:在課文前面的導讀語中,有一些詞表現泉水特點,非常恰當。大家讀一讀,找一找。(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關愛他人)

3.學習泉水。

泉水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大聲讀讀課文第2--5自然段,讀完以后互相評一評,讓我們像泉水那樣,熱情的幫助小組內的同學都能把書讀好。

五、有效背誦,內化語言。

1.學生練習背熟喜歡的段落。

2.檢查背熟。

六、發現規律,指導寫字。

七、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歡快的泉水彈著琴跑下山去,她還會經過什么地方?會遇見誰,說了些什么?寫一寫。

板書設計:

5.泉水

多 清 甜 美

關愛別人

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教案【篇13】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亡、牢”等6個生字。

2、通過多種形式地讀,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寓言蘊含的道理。

3、懂得應該聽取他人的勸告,及時改正錯誤的行為。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詞語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1.同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為什么?

2.今天,我們接著學習另一則寓言??蠢蠋煂懻n題:亡羊補牢。

3.指名讀,齊讀。

二、理解題意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字嗎?

2.指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丟失。 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4.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為什么丟羊?為什么補羊圈?)

5.再讀課題,從“補牢”這個詞你能猜出丟羊的原因嗎?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你的猜想對不對呢?讓我們來讀課文。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開火車讀生字詞,評選出讀得最好的同學。

2.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引導評議。

3.養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

4.小結:可見我們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讀書就要這樣邊讀邊想,讀前要想,讀中也要想。

四、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課文哪幾個小節講丟羊的?

2.自由讀1~4自然段,思考:養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

3.同桌互議。

4.集體交流:

(一)羊圈破了個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讀,注意“窿”讀輕聲?!翱吡本褪恰ǘ矗?。

(2)齊讀這句話。(第三句)

(4)第三句講了丟羊的原因,那前兩句講了什么?引讀前兩句。

(5)理清這小節三句話之間的聯系。

(二)街坊勸告,他不聽。

(1)“街坊”就是——(鄰居),注意“坊”讀輕聲。

(2)街坊是怎么勸的?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3)引導評議,齊讀。

(4)可養羊人呢?指名讀,評議。(讀出他的無所謂,毫不在意)

養羊人是這樣說的,你猜他心里會怎樣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羊人卻漫不經心,不聽勸告。同桌分角色朗讀。

(6)指名讀,評議。

5.讓我們來看看他不聽勸告的結果。

(1)指名讀第4自然段,評議。

(2)為什么要讀好兩個“又”字?聯系第一節,想一想。

(3)齊讀第4自然段。

(4)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這個片段,注意:可適當增加一些內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動可通過語言、動作來表現。

7.第二次丟羊后,養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自然段,畫出有關句子。

8.討論交流:

(1)養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圖說話。

(2)指名讀文中句子,評議。

為什么要讀好“趕緊”?能否去掉?(改正錯誤,不能拖延)

(3)養羊人為什么會這么做呢?引讀描寫他心理的句子。

(4)指導讀這句話,讀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轉念一想,現在修還不算晚,為什么?

(7)他的想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8)“從此”是什么意思?指導學生用“從此”造句。

五、體會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這個人在修補羊圈時,原來勸告過他的街坊剛巧路過,想想街坊又會怎么說?養羊人又會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臺演,并指導評價。

3.如果這個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發生類似的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同桌互議,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視,沙塵暴,環境污染……)

這些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亡羊補牢”。

六、總結全文,書寫生字。

1.再讀課題,理解題意。(本義,引申義)

2.所以,“亡羊補牢”后面往往跟著一句話——“未為遲也”。自己讀讀,理解它的意思。

3.總結學習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題意——理解內容——聯系實際,體會寓意。

4.老師范寫生字,注意提示學生難寫字和易錯字,學生書空并在課本中描紅臨寫。

993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坡区| 鹤庆县| 澳门| 兴国县| 长宁区| 屏东市| 玉山县| 青龙| 固安县| 潜江市| 西宁市| 高碑店市| 滨州市| 临夏县| 玛曲县| 霸州市| 漳州市| 明光市| 龙岩市| 新泰市| 肥西县| 海城市| 怀柔区| 敦煌市| 驻马店市| 开封市| 阿鲁科尔沁旗| 永丰县| 社会| 蓝山县| 萝北县| 房山区| 富顺县| 依安县| 奉节县| 柏乡县| 同江市| 色达县| 通道| 平阴县| 河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