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語文教案 > 一年級 >

小學一年級教案范文

時間: 琇漣 一年級

教案是指每節課教師所寫的每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教案范文,希望你喜歡。

小學一年級教案范文

小學一年級教案范文篇1

教學目標:

1、感應音樂的曲式,聽辨音樂中的上下行。

2、培養團結合作精神,體驗游戲帶來的樂趣。

3、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教學準備:

掛圖? 被單呼拉圈若干

教學過程:

1、故事引導

寶寶跟著爸爸、媽媽到郊外野營,第一次野營,寶寶覺得好新鮮……

2、? 引導幼兒野營要做什么?(幼兒自由發言)

律動——營地活動

(1)營火晚會

A段:學老師用拳頭互釘我們去野營

B段:問句:蹲低,唱唱名

答句:墊腳昂著走,唱唱名

(2)搭帳篷

A段:用拳頭在地板上釘木樁一起塔帳篷。

B段:問句:彎腰唱唱名,并居舉布塊屈身入帳篷。

答句:昂著唱唱名,并放低布塊。、

3、律動回應——帳篷舉高、放低

幼兒每人一個呼拉圈當帳篷。

師:即興彈唱出旋律上行、下行。

幼:抓呼拉圈帳篷回應,往上舉高、慢慢放下。

課后反思:

幼兒很喜歡做搭帳篷的動作,在邊釘釘子和做其它動作時都能配合音樂十分積極主動地念著:“一起釘釘子,一起搭帳篷……”,這以環節興趣很高。幼兒對“野營”沒有什么概念,我班幼兒沒有人在外野營過,所以根本不知道野營是怎么一回事,而這些需要老師用心去引導,去解釋,孩子們最終明白的是:“在戶外睡覺過夜。”因此在第二環節時,老師問:“野營我們要做些什么呢?”孩子們都沒人發言,直到老師說:“我們要在外面過夜了,我們沒有房子怎么辦?”有些幼兒回答:“那就蓋間房吧。”于是我抓住這一點導入:“是,我們可以蓋間房,但是蓋像我們這樣的房的話要很長時間,我們就那一些布和木頭來搭一件既簡單又快的房子吧,這樣的房子我們叫帳篷。”接著我引導孩子做一些搭帳篷的動作,嘴里念:“一起釘釘子,一起搭帳篷……”音樂起孩子們和我一起玩起了搭帳篷的游戲。在以下的環節中,孩子們都玩得很盡性,大多數幼兒能達到“感應音樂的曲式,聽辨出音樂中的`上下行。”的目標,在兩人一起用呼啦圈搭帳篷中,很多幼兒學會了合作,兩人能根據音樂的上下行配合一起舉高和放下呼啦圈,充分體驗到了游戲帶來的快樂。

小學一年級教案范文篇2

《小書包》

教學目標:

1、會認"書、包"等11個生字,會寫"早、書"等5個生字。認識"勹、亻、?"3個偏旁。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3、認識常用的學習用品,了解它們的用途,學會正確使用。

4、認識一些常用的學習用品,養成愛惜學習用品、能自己整理書包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生字,認清字形,并能正確、美觀書寫。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教學難點:

認識常用的學習用品,了解它們的用途,學會正確使用。養成愛惜學習用品、能自己整理書包的良好習慣。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題

1、師引導學生猜謎:帶子長長身體方,書本文具里面裝。它是我們的好朋友,天天伴我把學上。

2、學生猜謎,師引導揭示謎底——書包。

3、板書課題:小書包。(認讀"書"為翹舌音。)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師:別看我的書包小,里面可住著許多小朋友呢,猜猜它們是誰!

2、學生自由發言,師相機出示詞語(配圖):

橡皮尺子作業本筆袋鉛筆轉筆刀

(1)教師領讀,學生跟讀。

(2)學生自由讀,同桌互讀,糾正讀音。

(3)指名讀,開火車讀,看誰讀得又快又好。

3、小朋友們讀得真是太棒了,那么"我"的小書包里到底有哪些寶貝呢?它們又是怎樣陪"我"去學校的?讀讀下面的兒歌你就知道了。

(1)課件出示課文兒歌,學生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順課文。

(2)"我"的書包里有什么?(板書:課本、作業本、鉛筆、轉筆刀)

(3)識記生字,認清字形。

比較記憶:"筆"和"毛"、"刀"和"力"、"本"和"木"、"作"和"昨"。

(4)師:這些學習用品上課靜悄悄,下課不亂跑,可乖了。

三、指導書寫

1、出示會寫生字"早、書、刀、尺、本",指名讀,開火車讀。

2、課件演示生字書寫筆順,學生練習書空。

3、教師指導生字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學生認真觀察。

4、自由練寫,師巡視指導。范寫難寫的字。

5、展評書寫,獎勵大紅花。

四、拓展練習,整理書包

1、怎么樣才能將書包里的"朋友"放整齊?讓學生各自整理自己的小書包。

2、請學生介紹:你是怎么放的?為什么這么放?你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3、小結:書包里的"朋友"有很多,所以我們以后去上學的時候,要每天整理好我們的小書包,看看要帶的東西是不是帶全了,還要愛護書包里的這些文具。

小學一年級教案范文篇3

教學目的

1、通過指導欣賞兒童美術作品,啟發學生美術創造力,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

2、利用作品使學生初步接受美的陶冶。

3、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樹立遠大理想、培養頑強意志和良好生活習慣等方面的教育。

教學重點:講解兒童畫所表達的具體內容,使學生感受其生活情趣。

教學難點:使學生認識和理解作品的創作過程和表現特點。

教學教具:兒童作品、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課本準備情況,穩定全班情緒、集中學生注意力。

二、講授新課

1、導入課題,并板書。

我們小朋友熱愛美術,勤學苦練,也能創作出很好的作品。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小朋友的畫,這些小朋友的畫,還在全國甚至國際上的兒童畫展覽中獲得過各種獎呢。

2、逐幅欣賞課本上小朋友的畫。

《手風琴》、《騎上創意腳踏車》、《大公雞》、《我和媽媽一起做運動》、《沙灘》、《吃草》、《風景》

a、教師演示講解欣賞方法。

b、分組討論。

小朋友們用筆記錄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你喜歡這些作品中的哪一幅?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c、全班交流。

三、鞏固練習

學生討論過程,教師輔導。

四、課堂總結

總結本次的學習情況。

第2課:我的小畫箱

教學目標:

1、認識并學會使用畫箱中的美術工具。

2、在制作、觀賞、游戲的。過程中體驗美術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巧妙構思折剪畫冊。

教學難點:大膽地添畫繪制畫冊。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安排如下:探究質疑——合作解答——提供指導——創造表現——作業展示。

教學課時:兩課時

作業要求:

運用折、剪、添畫等方法制作一本小畫冊,注意每幅圖中剪制合頁處的巧妙銜接。教學注意事項

1、在剪制小畫冊時,可剪一刀或根據自己的設計剪多刀,勿剪斷。添畫時候應注意在畫頁剪開處銜接的形與色恰倒好處。

2、制作的示范小畫冊,上面繪有半截動物、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勵學生添畫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為學生的繪畫表現提供參考。

材料準備:

1、學生:白紙多張、剪刀、顏色筆、雙面膠、書

2、教師:多媒體課件、示范畫冊、學生活動畫冊、剪刀多把、顏色筆多盒、雙面膠、標題多張

小學一年級教案范文篇4

《豆兒圓》

教學目標:

1、學習看拼音識字,并綜合運用原來學過的識字方法認識本課9個生字,會正確書寫3個生字,重點指導"在"的寫法。

2、通過學習兒歌,利用熟字鞏固剛學的6個復韻母,練習看拼音識字。

3、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通過學習兒歌,感受豐收的歡樂情景,體會詩歌語言的優美。

教學重難點:目標1和2、3

教學準備:復韻母卡片生字卡片詞語卡片CAI課件磁鐵磁性黑板。

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引出新課

1、用卡片復習復韻母。

2、謎語引出本課內容,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教師示范讀,注意指讀的要求,還要聽清每個字的讀音。

2、自己試著小聲讀課文,有不認識的字就在字的下方打個小點。

3、小老師示范讀,其他生認真聽清還不會認的字的字音。

4、齊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隨文識字,品味語言。

1、你們都會讀了,你讀懂了嗎?

第一句:豆兒圓,豆兒肥,豆兒住在豆莢內

隨文認識"肥","在",嘗試學習利用拼音識字;并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2、第二句:秋天到,豆莢開,粒粒豆兒跳出來。

隨文認識"秋","到",嘗試學習利用拼音識字;創設情景指導朗讀。

3、第三句:集合排隊動作快,跑進爸爸的大口袋。

隨文認識"合",、"排"、"隊"、"袋",嘗試學習利用拼音識字;了解"袋"字的讀音特點,相機指導朗讀。

(四)游戲鞏固所學生字,重點識記6個,再次滲透拼音識字。

1、開火車游戲。

⑴集體開火車,再次鞏固字音。

⑵個人開火車,檢測個別。讀對了就跟讀,還不會的就請小老師拼拼音教讀。

2、送豆莢游戲,再次鞏固本課所學的生字。

3、回頭美讀詩歌。

4、背誦詩歌。

(五)指導書寫"在"字。

1、弄清筆順。

2、討論關鍵筆畫的位置。

3、小老師教老師寫,教師范寫。

4、觀察好后,生自己練寫。

(六)總結全課,結束。

小學一年級教案范文篇5

教學內容:課本第16課《燈塔爺爺的朋友》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

2、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知道燈塔爺爺都有那些朋友,懂得只要你把別人當朋友。

3、正確認讀本十個生字,會寫七個生字。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中“把別人當做了朋友,你也就有了許多朋友”這句話。

教學流程:

一、激趣引入:

師:小朋友們,你有朋友嗎?你和朋友在一起時,你快樂嗎?(學生自由說一說)今天我們來學習16課《燈塔爺爺的朋友》。(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小朋友們,借助拼音試著讀課文。記住:要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時,用筆圈出來,多讀幾遍。

2、同桌之間互相檢查認字情況。

3、檢查生字,用猜字游戲檢查生字。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出示圖)也可在黑板上畫

師:老師這里有一幅圖,同學們可要仔細觀察呀,然后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質疑,從中引出“燈塔爺爺孤單嗎”)

教學中讓學生潛心讀書,到課文中去探索,給自己的疑問找到答案,用筆在書上畫一畫,和同桌或前后位的同學討論,把自己的發現或疑問告訴全班同學,師生共同討論,使學生明白,燈塔爺爺為什么不孤單。

師:小朋友們,你們也有很多朋友,現在想不想把大自然中的事物當做朋友呢?(想)談一談你想把哪些事物當做朋友,想和它們說點什么?(讓學生說出他們心中所想)

2、師:同學們,如果你自己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你會孤單嗎?(不會)為什么?(引導學生說出海燕說的話,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3、有朋友是快樂的,讓我們帶著這快樂的心情再讀課文。(自由結組,分角色朗讀)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用生字卡片鞏固學生認字。(開火車讀)

2、教師出示生字,學生觀察,說一說怎樣記住它們。

3、練習組詞,用自己喜歡的詞說一句話。

4、練習書寫

五、拓展練習:

把你的朋友畫在小本本上,并寫出你想對他說的話。

小學一年級教案范文篇6

一、聯系生活、復習引入。

1、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誰能說說在我們生活中那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2、從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歡的物體,并說說它們的的形狀。

3、摸一摸手中的物體,有什么感受?與同學交流想法。

4、引導學生說出有些物體的一面或幾面是平平的,揭示課題。

二、動手操作,認識圖形。

1、認識長方形。

(1)讓學生動手找出長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認識長方形并出示圖形。(電腦出示:從長方體中取下長方形。)

(2)其余生也找找手中物體中的長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

2、能不能從其他物體上找到其他的圖形呢?(學生獨立找、小組內找、與教師一起找)。

3、匯報交流,認識正方形、三角形、圓。(電腦演示)

4、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今天我們認識的圖形和過去認識的物體有什么不同?(立體圖、平面圖)

5、用自己的辦法把他們圖形畫下來。

三、聯系實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標志圖讓學生辨認,滲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呢?請同組的同學相互說說。

四、課堂活動。

1、小明和同學們一樣也認識了這些圖形,這是小明利用今天認識的圖形拼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電腦演示)你們能從這幅美麗的圖畫中找出今天學的這些圖形嗎?

2、下面請同學們小組互相合作,利用老師給你們的圖形拼出自己喜歡的漂亮的圖畫,要盡量和小明的不一樣。

五、課堂小結

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腦子里想想今天認識的圖形。

六、布置作業

在生活中我們到處都可以見到這些圖形,同學們回到家后仔細觀察家里的物體,看看能在哪些物體上找到這些圖形,把你的發現告訴爸爸和媽媽。

小學一年級教案范文篇7

訓練內容:

小學語文人教版第一冊復習三、口語訓練《可愛的小動物》。

教學目標:

1、能認真地觀察畫面內容,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聽音想象,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3、用普通話進行口語訓練。能用一句或幾句話說出自己喜歡哪種動物和喜歡的原因。

教學重、難點:

看圖,理解圖意,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流,說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練習說完整的話。

教學準備:

1、投影儀、相關投影片,錄音機、相關磁帶,小動物圖片。

2、學生認真聽相關的錄音帶2至3遍,做好預習。

3、畫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并想想為什么喜歡它。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音激趣:

1、談話引入。欣賞配套音樂歌曲《小毛驢》片段。(學生可打拍、跟唱、邊歌邊舞,盡情放松)

2、聽相關配套錄音、猜謎語。(謎底:小白兔、金魚)

3、讓學生說說家里養過哪些小動物。教師貼出小動物圖片,板書:可愛的`小動物。

(二)看圖說話:

1、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老師帶你們去幾位小朋友家里觀看種幾小動物,請同學們認真觀察。

2、投影訓練內容插圖1。

⑴想一想,圖上畫有誰?正在干什么?圖中小動物長得怎樣?你喜歡嗎?

⑵引導學生根據圖意說話。

3、投影訓練內容插圖2。學法如上。

4、投影訓練內容插圖3。學法如上。

5、同桌之間根據3幅圖的意思進行說話。

6、小結。

(三)聽音想象:

1、播放配套教師用帶3至13(有關貓、狗、雞、鳥等小動物的叫聲)。

2、你聽到了哪些聲音?(可以讓學生說說聽到的聲音,并進行模仿)

3、聽到這么多的小動物的叫聲,你想起哪些小動物在干什么?

4、分4人小組進行說話。

(四)拓展思維,延伸課外:

1、檢查課前布置學生“畫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完成情況。

2、讓學生拿自己的畫上講臺前說一說喜歡哪種動物及喜歡的原因。

3、好朋友之間互相看畫、說話。

4、播放歌曲《小毛驢》。小結:讓學生進一步懂得小動物的可愛,從而更加愛護小動物。

5、布置課后要求:說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故事給家人聽。

小學一年級教案范文篇8

教學目標

1、能聽辨音樂,用動作來表現自己感受到的不同的動物形象。

2、在歌唱、表演中即興創作,培養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和表現力。

教學重難點

通過即興創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

教法:講授法、討論法

教具:電子琴、手風琴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小朋友們,想去動物園玩嗎?這是不是你們高興的事?

你高興時會怎么樣?

二、音樂活動:動物大合唱

1、你們能說出一個字的動物有什么?

兩個字的動物呢?

三個字的動物呢?

2、現在,我們來進行“動物大合唱”。

如:長頸鹿、老鼠、蛇

三、學習歌曲《在動物園里》

1、小朋友們的大合唱很精彩,現在我們可以進去看看可愛有趣的動物了。(課件:動物圖片)

2、哎,這些動物們在干什么呢?哦,他們在唱歌呢,唱什么歌?小朋友們會唱嗎?我們和他們唱一唱,好嗎?

3、學唱歌曲《在動物園里》。

四、創編歌詞

1、剛才我們在動物園看到了那么多可愛的動物,想不想自己編歌詞進去?那想一想第一句怎么編?大家一起想,要什么動物來編?()睜眼看我們,真(),真();

()跳舞多起勁,真(),真();

()吹口哨,真(),真();

動物園里動物多,真(),真()。

2、學生進行創編歌詞,教師將歌詞寫出來。

3、學生演唱并表演創編的歌曲。

五、課后小結:

地球上的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動物,愛護動物

板書第四單元音樂中的動物

歌唱:《在動物園里》

小學一年級教案范文篇9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4頁的例,第44~45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

2、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加法的含義,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發展初步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簡單的。函數的思想。

教學重點: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加法的含義,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發展初步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簡單的函數的思想。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在所有的數字娃娃中,6和7是要好的兄弟。有一天,他們卻吵起來了,6說:“兩個數相加,和是6的算式比和7的算式多。”7說:“不對,不對,兩個數相加,和是7的算式比較多。”小朋友,你認為誰說得對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和是6、7的加法。(出示課題:和是6、7的加法)

二、自主探索,體會領悟

1、操作學具

請小朋友拿出學具來擺一擺,看看能寫出幾個和是6、7的加法算式,填在下表里。再比一比,到底誰的加法算式多?

2、教學例1

電腦演示學生植樹的動畫,讓學生說說動畫的意思。

提問:要算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可以怎樣列式?

質疑:為什么同一幅圖可以列出兩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數卻相同?

教師左手拿2支筆站在學生中,分別叫前后的學生列算式,得到不同的算式。(2+5=7,5+2=7)

提問:從這兩道題中你發現了什么?

3、教學例2

電腦出示例2圖:3個青辣椒,4個紅辣椒,再出示括線和問號,告訴學生:這是括線和問號。

讓學生猜括線和問號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請學生互相說一說整個圖的意思,再指名說。

4、“想想做做”第2題——說一說

讓同桌學生說一說圖畫的意思,再指名說,然后把算式寫在書上。

5、小結

剛才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提問:黑板上的算式有點亂,誰來整理一下?說一說為什么這樣整理。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敘述:小朋友表現很好,老師帶你們到動物世界去輕松一下,好不好?(完成“想想做做”第3~5題)

四、小結與質疑

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或新的想法嗎?

六、教學后:

1、學生基本上能掌握本節課的內容。

2、學會通過數的分合來學習新知識。

3、對于利用加法求減法,還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利用。

4、計算的時間太長,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快的反應出來。

小學一年級教案范文篇10

一、學生分析

新的學期開始了,本學期我所帶的是低段的班級,一年級的學生剛入學,年齡較小,接觸的東西少,對他們來說什么都是新鮮的,他們都喜歡接受新知識,但是他們的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缺乏耐心,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知識接受比較慢,特別是對某些協調性要求較強的東西,力量也比較差,男生活潑好動,組織紀律性觀念不強,但表現欲強;女生和男生一樣活潑,應多以游戲為主,在其中進行組織紀律性教育,養成學生良好的習慣。

二、教材分析

小學一年級的教材較為簡單,內容主要有:體育基礎知識、基本體操、田徑類的跳躍和投擲(輕物擲遠拋接球)、體操(團身前后滾動和前滾翻)、隊列練習、走跑練習(30米和50米跑走跑交替)、基本步法練習。內容簡單卻是基礎的,要讓學生從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對于難度較大的項目,教師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應當適當降低動作難度,多加以引導,從學生基礎能力開始培養,養成終身體育的好習慣。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掌握基本的體育基礎知識,明確體育鍛煉的作用,在鍛煉中運用學習新知識,并不斷鞏固和提高。

2、從基礎鍛煉做起,進一步增強體質,特別注意培養耐力素質和力量素質。

3、通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重點:基本隊列的練習以及田徑的各種走跑跳和投擲動作。

教學難點:學校體操動作。

四、教學措施

1、教師認真貫徹小學體育教學大綱的精神,精心備課,充分上好每一堂課。

2、小學低年級階段的教學,要根據低年級學生自制力和理解離較差、情緒變化較大,而身心發育快的特點,多采用主題教學、情景教學等方法,充分發揮游戲的作用,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3、多鼓勵新生在課堂上大膽做示范,并提出問題,對這方面表現好的同學進行表揚。

4、教學中教師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保證正確的跑走姿勢,并對學生及時給予表揚。

5、教師要將學過的知識,有機地穿插到課堂教學中去,以達到提高的目的。積極組織課外活動小組,引導學生提高認識,做到優生優培,差生轉化。

6、教師加強各方面學習,提高理論水平,以理論指導實踐,虛心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總結經驗教訓。

五、教研專題: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性

六、具體的教學計劃:

1、根據一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和教學任務,是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和創新精神。

2、理論方面:主要是讓學生了解體育鍛煉的意義、方法及體育運動常識、衛生保健等。

3、隊列隊形:主要學習集合、散開、稍息、立正、左右轉法以及向右看齊等。

4、廣播體操:一年級新生首先要學會廣播體操,因此,學習廣播體操是下半學期的重點。

5、技能方面:主要包括①走:各種不同姿勢的走,直線走;②跑:主要有直線跑,沿圓形跑,直線往返跑,接力跑等;③跳:主要有雙腳跳、跳圈,跳上臺階,跳繩,立定跳遠;④投:主要有對地投球,拋接球,投球進筐,投準練習等;⑤技巧方面:滾翻等簡單的柔韌素質;⑥游戲《快快集合》、《投準》、《拍球比多》、《大魚網》、《投沙包》、《迎面接力》、《跳進去拍人》、《老鷹捉小雞》等;⑦簡單的韻律舞蹈動作學習。

小學一年級教案范文篇11

知識目標:

1、會讀會寫本課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提高理解課文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感受動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人類的朋友,從而樹立保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書寫6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措施:

引導學生采用多種讀的'方法,讀熟課文。

讓學生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自主探究的愿望。

教學策略:

本課采用學生自己學習課文,然后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在小組內自由交流,后教師進行檢查指導,采用討論、交流的方法。

教學用具:田字格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認讀生字,集體評議。

2、指名朗讀課文,師生評議。

二、新課

(一)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自由或同桌讀)。

(二)指名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用田字格小黑板出示生字,小組合作認讀生字。

2、指名讀、組詞、擴詞用部分詞造句。

3、引導寫字。

(1)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重點指導“曲玩”字。

(2)寫“做”字時可直接說“但人字旁”,并用紅筆標出來。

讓學生書寫練習“星它把”字。

(3)小組討論其余生字的筆畫、筆順,并說說是怎樣記住每個生字的(師巡視)。

(4)學生在田字格本練習寫生字。

(5)展示學習作業。

三、布置作業:

在田字格中寫三遍生字、再組詞寫一遍

四、小結:通過學習本課讓學生說說有什么收獲。

985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北市| 山阴县| 武清区| 滨州市| 依兰县| 泽普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丹江口市| 高清| 宣城市| 禹城市| 云浮市| 申扎县| 合作市| 芒康县| 同仁县| 青铜峡市| 四子王旗| 屯留县| 临洮县| 仁怀市| 红安县| 沁阳市| 乌审旗| 财经| 江津市| 井冈山市| 苏尼特左旗| 临沂市| 科技| 湖南省| 延吉市| 博乐市| 珠海市| 夏河县| 高邮市| 遂平县| 曲松县| 巍山| 塔河县| 郯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