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語文教案 > 五年級 >

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教案

時間: 澤慧 五年級

教案是指是指為增加教學的目的性,程序性和周密性而預先準備的文案。以下是關于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教案的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教案

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母子倆被洪水圍困時相互鼓勵、相互幫助的過程,體驗親情的偉大,謳歌生命的可貴。

2、聯系上下文理解“他儼然是個撐門戶的男子漢”這句話的含義,教育學生要有責任感。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引出課題。

1、觀看1998年中國特大洪水片斷,音樂<<貝多芬第五交響曲>>

同學們,誰能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感受?

板書:洪水滔滔無情

2、簡單的影像已無法完整地再現當時感人的場面,你們是否聽到過這樣一句話“愛能創造奇跡”,讓我們在命運交響曲中走進課文,去感受人間母子的真情。

3、出示課題,齊讀《媽媽,我們要活下去》,抽生:你來讀一下

二、整體感知,了解內容。

1、上課之前,同學們進行了預習,都熟讀課文,你能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嗎?

2、滔滔洪水是那么無情,隨時吞噬著母子倆,此時此刻他們倆與無情的.洪水進行了搏斗,你能說說哪幾個小節是寫媽媽救洛迪,哪幾個小節又寫了洛迪勇敢地保護媽媽?(3-5 6-9)

板書: 媽媽救洛迪 洛迪救媽媽

三、學習課文,品味詞句:

(一)媽媽救洛迪

1、洪水無情人有情,面對洶涌洪水,媽媽是那樣沉著,她是如何保護洛迪的呢?

找出有關句子,想一想,有感情地讀一讀

2、學生自學交流,教師板書:

(1)手攙著手

(2)緊抱著洛迪

(3)死也不松手

(二)洛迪救媽媽

1、這就是親情的偉大,面對滔滔洪水,洛迪想到了媽媽的生命,他保護著媽媽,他又是怎么做的?默讀課文6~9小節,把句子劃出來。

2、生交流,課件演示有關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a)他好不容易游到媽媽身邊,用手托起媽媽的頭,喘著氣說:“媽媽,堅持住!我們要活下去!”

(b)洛迪的一只手拉著掛在媽媽脖子上的提包帶子,雙腳不停地蹬水,空著的一只手不顧一切地劃水。

(c)他一次次鼓起勁頭,堅持游下去……他保護著媽媽,在冰涼湍急的洪水中堅持了整整三個小時。

(d)他要守在媽媽身邊,和媽媽一起活下去!

3、洛迪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做出這些勇敢的舉動?

(a)不大會游泳,可……(b)手腳發軟,游不動,可……(c)沒有力氣站起來,媽媽讓他往前走,可……

師引讀 :生命是多么的可貴,沒有親情又何談生命,來,拿起書來

老師讀說明部分,你們讀洛迪怎么做的部分,

音樂起:《貝多芬命運交響曲》舒緩

4、通過交流,我們再次體會到洛迪為了救媽媽,忘記了自己的安危,他為什么有如此堅定的信念呢?因為他十分地愛媽媽,更因為他想到了爸爸的話——(引讀第1、2節) 這里的“儼然”是什么意思?

四、感悟中心,拓展提升:

在洪水圍困下,母子倆都是奮不顧身地保護對方,這就是親情的偉大。而洛迪一個10歲的男孩,在危難時刻表現得像真正的男子漢,充分體現出他是一個有責任心的孩子。

板書:人間母子真情

1、小結:同學們,洪水滔滔無情,人間母子真情,面對種種困難、面對死亡的威脅,洛迪和媽媽用寶貴的生命迎接生與死的挑戰,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師生讀4-7節)

音樂起:《貝多芬命運交響曲》高亢

2、耳邊輕輕想起的是生命的贊歌,眼前出現的是生命的綠色,讓我們真情誦讀散文詩《生命》,作為我們這堂課的結束吧!

音樂起:《貝多芬命運交響曲》

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教案篇2

教學內容:

書第50——51頁,體積單位的換算,想一想、試一試第1、2題,練一練第1、2、3、4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探究、推導,使學生知道: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2、過程與方法:能夠正確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知道常用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并能正確運用。

教學難點:

體積單位與長度單位、面積單位的聯系與區別。

教學準備:

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盒子和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若干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填空:30厘米=( )分米5米=( )厘米

2平方米=( )平方分米4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師:常用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常用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計算:

(1)一個長方體盒子,長5分米,寬4分米,高3分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2)一個長方體水池,它的底面積是30平方米,高是2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1、質疑:猜測一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可能是多少?

可以用什么方法驗證你的猜想?

2、師:我們是怎樣推導出常用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的?

3、探索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間的進率

(1)說一說:你準備怎樣利用學具來操作。

(2)四人小組活動。

(3)抽生完整表述操作過程:1排擺10個,每層正好擺10排,也就是說,每層可以擺100個。高是1分米=10厘米,盒子里正好擺10層。

(4)師:如果用分米作單位,大正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如果改用厘米作單位呢?

(5)師: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據學生回答板書:1分米3=1000厘米3

師: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升?1立方厘米等于多少毫升?

你還能想到什么?

據學生回答板書:1升=1000毫升

4、探索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間的進率

(1)師:關于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間的進率,你有什么想法?

(2)四人小組交流。

(3)抽生匯報,師注重引導學生表述準確、完整:體積為1米3的正方體,它的棱長為1米;也可看成是棱長為10分米的正方體,它的體積是10×10×10=1000分米3,1米3 =1000分米3,1 m3 = 1000dm3。

三、新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設計:

1、書第50頁試一試第1題,獨立完成。

2、書第51頁試一試第2題,獨立完成,引導學生比較。

3、書第51頁練一練第1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4、書第51頁練一練第2題

通過計算第三種包裝比較合算。如果學生有其他的比較方式,只要合理,教師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5、書第51頁練一練第3題

先讓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對電視機包裝箱上“60×50×40”這個數據信息進行解釋,然后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并計算。體積是60×50×40=120000(立方厘米),也可以換算成120立方分米。

6、書第51頁練一練第3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說說是怎么想的,實際上就是求1.5米高的水的體積。50×20×1.5=1500(立方米)

板書設計:

體積單位的換算

30厘米=( )分米5米=( )厘米

2平方米=( )平方分米4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1分米3=1000厘米3 1米3=1000分米3

1升=1000毫升1m3=1000 dm3

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教案篇3

教學內容:

教材第P50—51頁“體積單位的換算”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活動,認識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2、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結合實踐活動,認識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體積、容積單位之間換算。

2、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揭題

1、展示問題:

①常用的長度單位有那些?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②常用的面積單位有那些?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順式導入新課。

2、板書課題。

二、扶放結合探究新知

1、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間的進率。師出示一個棱長1分米和1厘米的正方體、提出問題。

2、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間的進率。

3、出示例題:“體積單位的改寫”

4、學生交流后,引導學生小結。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1、出示教材P51第一題

2、教材第51頁“練一練”的第2題。

3、教材第51頁“練一練”的第3題。

四、小結評價布置預習

1、引導學生進行全課小結。

2、布置課外預習:教材P54-55:有趣的測量。

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解決求表面積和體積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提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同伴之間進行合作交流,樂于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觀察、操作中進一步鞏固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教學準備:

每組準備6個同樣大小的長方體或正方體小盒,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體積單位之間的換算,這一節我們對第四單元的內容進行練習。

二、復習

1、師:什么是物體的表面積?

抽生回答。

2、師:在實際生活中,有時不一定要求出長方體和正方體6個面的面積和。要結合具體情況分析,才能正確解決問題。

(1)做一個長方體(正方體)的油桶,需要多少材料,是求這個長方體(正方體)的幾個面的面積和?

(2)求做長方體排氣管道,需要多少材料,是求長方體的幾個面的面積和?

3、師:什么是物體的體積?什么是物體的容積?體積和容積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1)求長方體菜窖挖出多少土,是求這個長方體的什么?

(2)挖出的這些土能墊多長、多寬、多高的領操臺,是求這個領操臺的'什么?

4、如果求火車的一節車廂能裝多少噸煤,必須知道什么條件?

5、動手實踐

(1)以小組為單位,拿出準備好的6個同樣的小盒子,設計一個包裝盒。

設計的包裝盒要美觀、大方、實用。

盡可能地節省材料。

列式計算出你設計的包裝盒用多少紙板。

列式計算出你設計的包裝盒的容積是多少。

(2)匯報交流。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四第1題:求圖形的體積可以讓學生獨立計算。交流時教師要關注學生出現的一些問題。

2、練習四第3題:讓學生應用體積單位的進率、單位換算等知識來判斷。

3、練習四第4題,填上適當的體積單位。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判斷填上適當的單位,進一步感受體積單位的實際意義,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交流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比畫一下。

4、練習四第5題:通過計算可以讓學生說說計算方法,體會雖然結果相同,但表面積和體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并可以結合實物指一指、說一說。

5、練習四第7題:使學生理解兩個圖形所占的空間就是這兩個圖形的體積。

6、練習四第8題:注意要把4厘米化為0、04米。

答案:45×28×0.04=50.4(立方米)

50、4÷1.5 = 33.6(車)

考慮實際情況,需要34車。

四、課堂小結

學習了這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和體會?有什么提高?

作業設計:

練習四第2、6、9、10題、實踐活動。

板書設計:

練習四

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第8題45×28×0.04=50、4(立方米)

50.4÷1.5 = 33、6(車)

考慮實際情況,需要34車。

(根據學生練習情況調整板書內容)

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教案篇5

設計說明

小數除法的內容分為兩部分: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和用小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小數除法和整數除法在計算方法上有內在的聯系,因此,把整數除法與相應的小數除法對比復習,使學生在比較兩者計算方法的聯系和區別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復習解決問題時,要求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根據數量關系,綜合運用小數除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問題回顧,知識再現

1.交代復習內容,引導學生瀏覽教材的相關內容,梳理學過的知識。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復習小數除法。(師板書課題:小數除法)

引導學生回顧下列內容:

(1)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3)如何求商的近似值?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

(4)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

2.引導學生先瀏覽教材,梳理知識,再逐一回答以上的問題。

⊙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基本練習,鞏固新知。

(1)課件出示:117÷36=   1.69÷26=

(2)師找兩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117÷36=3.25   1.69÷26=0.065

(3)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師強調以上兩道題的做法。

(4)課件出示:56.28÷0.67=

(5)學生獨立計算。找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做。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設計意圖:

在練習中回顧小數除法的知識,在總結的過程中,既梳理了小數除法的內容,又為下面的練習做好了準備。

⊙綜合練習,深化應用

1.15.3÷11的商是(  ),它是(  )小數,循環節是(  ),保留三位小數是(  )。

2.在○里填上“>”“<”或“=”。

4.59÷4○4.59

9.5÷0.92○9.5

0÷18.2○0×18.2

71.4+0.999○71.4+1

1.54÷(1+0.01)○1.54

(4.05+4.5)÷2○4.05

3.先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

(1)75.6÷13.5-(3.6+1.78)

(2)2.3+3.91÷(22-19.7)

(3)18-(1.4+1.25×2.4)

(4)[15.2+(8.4-4.5×0.8)]÷1.6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全班交流,根據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

設計意圖:

通過練習,鞏固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能讀懂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有效信息,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種統計圖的不同特點,能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統計圖,直觀、有效的表示信息。

3、讓學生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愿意合作與交流。

教學重難點:

了解三種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教學準備:

各種統計圖、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前一課認識了扇形統計圖,誰能說出它特點?

指名回答。那么這一節課就學習在什么情況下要用什么樣的.統計圖。

二、學習新課。

1、出示我國從第23屆奧運會開始獲得金牌,第24——28屆奧運會我國獲獎牌情況統計表。

2、讓學生說一說從統計表中獲得信息。

3、用投影儀出示折線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

4、分別提出教材中的三個問題,讓學生們交流。

5、教師小結:折線統計圖能明顯的看出第24——28屆奧運會我國獲得獎牌數的變化情況,條形統計圖能更明顯的看出第28屆奧運會我國獲得的金牌數。扇形統計圖能看出第28屆奧運會我國獎牌的分布情況。

三、說一說。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三種統計圖的各有什么特點。指名回答。其他同學補充、評議。教師評價。

四、練一練。

在小組內交流分別用哪種統計圖合適?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五、實踐活動。

交流課前收集到的各種統計圖,體會三種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板書設計:

奧運會(統計圖的選擇)

折線統計圖:明顯地看出第24——28屆奧運會我國獲得獎牌數的變化情況。

條形統計圖:更明顯地看出第28屆奧運會我國獲得的金牌數。

扇形統計圖:看出第28屆奧運會我國獎牌的分布情況。

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教案篇7

簡易方程

教學內容分析:

簡易方程的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以后教學的,在解方程式,學生可以根據等式的性質進行教學,也可以根據四種運算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進行教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優點。會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解簡易方程。

3、會列方程解應用題。

【教學重點 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難點】的值,解簡易方程和列方程解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復習的內容是有關簡易方程的知識,通過復習要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優點,會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解方程,會列方程解應用題。

二、復習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公式,運算定律

1、 出示表: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名稱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換律 a+b=b+a

加法結合律 (a+b)+c=a+(b+c)

乘法交換律 ab=ba

乘法結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請學生說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和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公式。

3、用字母還可以表示數量關系,a表示單價,b表示數量,c表示總價,說出分別求總價、單價及數量的字母公式。

4、練習:期末復習第16題。

5、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做期末復習第17題。

(1)原來每月燒的煤用30c表示;現在每月燒的煤用30×(x-15)表示。

(2)學生計算現在每月燒煤的.千克數。

三、復習方程的意義和解方程

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方程和等式關系是怎樣的?

2、練習:做期末復習第18題。

學生練習。講解第(3)題,在方程3x=y中y=21,先把y=21代人原方程成為3x=21再解方程。

3、做期末復習第19題。

請學生說一說解方程的方法。

4、做期末復習第20題。

學生列方程并解方程。

四、復習列方程解應用題

1、(1)列方程解應用題的特征是什么?解題時關鍵是找什么?

(2)請學生說一說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2、做期末復習第21—23題。

第21題:

學生說數量關系式,列方程并解答,根據已列方程寫出另外兩個不同的方程。

第22題:

師畫線段圖表示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學生列方程解答。

第23題:

學生說數量關系式、列方程解答。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復習了什么內容。

六、布置作業

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教案篇8

一、復習單詞:

g t schl, g t bed, get up

二、能聽、說、讀、寫有關時間的單詞:

(二)引入新課

對照課本,邊看邊練習拼寫與時間有關的`單詞。

(三)互助釋疑

1.學生集體聽磁帶跟讀單詞,要求指讀。

2.個別學生展示,教師及時評價。

3.教師逐一對學生容易出錯的單詞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四)探究出招

同桌間練習書寫,可以互相檢查拼寫。

三.展示交流

(一)小組展示

小組內練習用英語描述時間

(二)班級展示

1.指名小組上講臺做游戲,用英語描述時間。

2.補全單詞。教師出示單詞,讓學生口述出所缺字母。

四.點撥升華

(一)教師放錄音,學生跟讀,糾正讀音。

(二)學生開火車讀單詞。

五.課堂作業

作業當堂清

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教案篇9

學習目標

a.認識“竊、腋”等7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支撐、傾盆大雨、饑腸轆轆”等詞語

b.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

c.重點感悟描寫“我”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2.自學生字新詞

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第一課時

直奔“竊讀”,整體感知

1.同學們,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知道“竊讀”可以換成一個什么詞?(偷讀),你知道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2.整體感知課文

a.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b.認讀生字詞

c.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d.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我”因無錢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看書)

品味“竊讀”,感受渴望

1.邊默讀課文邊用“_____”劃出描寫“我”是怎樣“竊讀”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匯報)

2.重點品讀文中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

a.“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把短發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

(1)畫出句中表示動作的詞

(2)感悟形象: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1)這句話把什么比作什么?

(2)“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表現出作者如饑似渴地讀書)

(3)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

(4)結合生活體驗,相機指導朗讀

c.“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1)讀了這句話,你發現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態和內心是一致的,從神態描寫可以看出心理活動,可這句話中,神態和內心是不一致的)

(2)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突出了作者喜歡讀書已經達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讀升華:你能把自己對“竊讀”的理解與感悟讀出來嗎?生讀,師評:同學們的朗讀,把一個渴望讀書、熱愛讀書的孩子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竊讀”時,“我”的心理有一種怎樣的.感受嗎?

3.自主品讀“竊讀”的滋味

a.課件出示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b.從課文中找到有關語句,自主交流:“我”為何快樂,又懼怕什么?

c.相機指導朗讀

深悟“竊讀”,回歸整體

觀察課文插圖,剛才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書店“竊讀”,在你的眼里,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生答)確實是這樣,她為了讀書可以忍受饑腸轆轆、腿酸腳木,為了讀書可以連跑幾家書店才看完一本書,為了讀書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難!讓我們再次讀好課文,共同品味“竊讀”的“快樂”與“懼怕”。

第二課時

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導人:上節課我們了解了“我”是怎樣“竊讀”的,請同學們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讀一讀

2.學生自由讀文

3.這節課我們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勵“我”竊讀

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1.合作小組研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要求(課件顯示):

a.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b.交流課前搜集的讀書名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匯報交流

3.總結:“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如果放棄了讀書,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讓我們時刻銘記這句至理名言——“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4.誦讀句子.

回歸整體,理清層次

1.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記敘這件事的嗎?

2.嘗試分段,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

積累內化,課外拓展

1.自選感興趣的、最欣賞的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進行美讀積累,并摘抄在作業本上

2.根據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選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教案篇10

一、 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落花生看了這個課題,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2、花生,知道不知道?有的地方因為它有營養,吃了對身體有好處,所以叫它“長生果”,平常叫它花生。但課題上為什么要加個“落”字,叫它“落花生”?看圖介紹花生,花生的特點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在植物學上就叫它――落花生。

二、 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前大家讀課文了沒有?既然讀了,現在不要打開書,看看誰對課文有記憶,這篇文章分幾局部來寫的?先寫什么?后寫什么?不知道,打開書看看,誰看出來了,一開始寫的什么?

2、指名說板書

種花生

過收獲節

3、課文就這兩大局部組成,你們說這篇課文長不長?

不長,但是這篇文章很精彩,知道是誰寫的嗎?

4、介紹作者背景,明確學習任務

(小中見大 平中見奇 重點突出)

(1)要弄明白作者通過講花生,說了一個什么道理?

(2)領會“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寫作方法

5、作者的筆名落華生就是從這篇文章變來的,你想他是不是為自身的文章有點感到驕傲?所以同學們要好好學,這篇文章很有味道。

三、重點感悟,學習課文

(一)

1、下面俺們采用抓重點的方法學習課文。怎樣知道文章哪一局部是重點呢?第一,看看他寫的是“詳”,還是“略”。

板書:看詳略

2、現在你們看課文已分為兩大局部,那哪局部是重點呢?

3、對。重點段俺們重點學,不是重點段俺們就簡單的學,或叫“略學”。下面請大家讀讀第一自然段,你只要抓住一個重點詞,這一段就理解了。

4、同學默讀。

5、指名讀

6、說說你找到了哪個詞?談談你的理解 “居然”(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況下?課文為什么要用“居然”呢?)

7、你們再看,種花生的過程就寫了四個詞,哪四個?幾個月的事作者用四個詞就概括了,多干脆,多簡單!所以這個作家了不起!這是第一段,因為它是略寫的,所以俺們就采取了“略學”的方法,第二段“過收獲節”是重點內容,俺們就重點學。

(二)

1、現在請你們自身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既然是過節,它有幾個節目?也就是說他們是怎樣過這個節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2、同學默讀課文

3、好,現在俺們來跟他們一塊過收獲節,收獲節的第一個節目,干什么?板書;吃花生

4、一邊吃一邊干什么?板書:談花生

5、現在再看,第一局部用了一個自然段,第二局部“收獲節”用了十四個自然段。這里“吃花生”用了幾個自然段?(兩個)而談花生用了十二個自然段,根據“看詳略”的方法,哪一個是重點?“談花生”是重點,那么“吃花生”用哪種方法學?

6、誰來讀“吃花生”這兩段,一邊讀一邊找出值得注意的地方來。

7、指名說 好幾樣 吩咐 很難得(重視)

8、母親做了好幾樣食品讓大家吃,下面該干什么了?(談花生)找個同學把下面的課文讀一遍,他一邊讀,大家一邊看看有幾個人在談話?(五個)四個人開口說話,這四個是各說各的呢?還是分成了幾個方面?誰和誰是一方面?幾方面在談話?仔細看一看。

9、指名說 板書:俺們談

父親談

這兩方面內容誰是重點呢?用“看詳略”的方法還好使嗎?(交叉)老師告訴你們第二種方法—“看內容”。看父親說的話重要,還是俺們說的話重要?誰的話重要,誰就是重點。

10、下面找幾個同學分角色讀這局部,只讀他們說話的內容,看看能不能把談話的氣氛讀出來。

11、談話完了,哥哥說了幾句話?讀出來,這句話重要不重要?姐姐這句話重要不重要?俺的第一句重要不重要?再看第二句,讀一遍,這句重要不重要?但這句是聽了父親的話后的一個“覺悟”,所以還得看父親的話。父親說的'話重要不重要?那你們說“俺們談”是重點?“父親談”是重點?

12、從什么上面看出來的?這就叫看內容確定重點

“俺們”談的那幾句話除去俺的最后一句話是重點以外,其余幾句用不用仔細去研究?那俺們把腦子集中在重要的句子上。通過“看內容”俺們找出來了,“父親談”是重點。找到這兒,俺們就快接近中心了。你們看看父親一共說了幾次話?用序號標出來。

13、五次. 父親這五次談話都很重要嗎?用“看內容” 的方法比較一下,哪次談話重要,哪次不重要。指名依次讀,并依次分析(1、2、5不重要,3、4重要)。

14、重點分析3、4 贊花生,學花生

(1)你們把“贊花生”。這段仔細默讀一下,一邊讀一邊考慮,父親是從哪幾點上稱譽花生的。再讀一遍,通過讀這段話,你們說花生這東西有沒有用?花生的果實,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眾,那么花生有什么好處?父親說的是有一點最重要,這一點是什么?對,不像什么一樣啊?父親是不是在批評蘋果和桃子這類植物啊?那為什么要這么說?突出了花生的什么特點?(不炫耀自身的好處)

(2)俺們再看“學花生”,一起把第四次談話讀一遍。這次談話有六個字最重要。找找把它圈起來,六個字講了兩個方面,誰找到了(不好看,很有用)父親在這又說了花生的特點,那么父親是讓你給俺們學花生越不好看越好?是這個意思嗎?緊接著父親又是怎么說的?那父親這么要求,外表好看更好,更重要的是得有什么?父親說“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不要做這樣的人,他是不是叫俺們學花生?

(3)好,一個第三次,一個第四次談話,你們看這兩次那一次更詳一些?推出第三種方法 “看目的”。在這里看兩個目的。第一,看父親談話的目的,第二看整篇文章的寫作目的。現在問你們,父親談話只是為了把花生稱譽一番呢?還是為了讓俺們學習花生?俺們用“看目的”的方法很容易就看出來這個是重點。父親談話的目的就是讓俺們學習花生,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寫作目的還是叫俺們學花生。因此“學花生”是這兩段話的重點。父親這番苦心,“俺們”理解了沒有?

(4)光說理解了不行,得從課文里找根據。看你們能找出幾點根據?(三點)這三點里,哪一點表示得最明確?印在心上是什么樣子的?父親的談話是什么內容?再讀一遍。 這句話深深地標明他理解了,學花生要學什么?板書;做有用的人

(5)小結

四、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做有用的人”正是這篇文章的中心。作者寫這篇文章,他不是在向俺們介紹花生這種植物,而是給俺們講了一個道理。是借助花生說的,這叫“借物喻理”。

板書:

種花生

落花生 吃花生

過收獲節△ 俺們談

談花生△ 贊花生

父親談△

學花生△

借物 喻 做有用的人

(道理)

(找重點的方法)看詳略、看內容、看目的。

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教案篇1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能誦讀。

2、通過想象、描述詞的畫面,理解詞意,體會作者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情操。

3、通過對比閱讀,感受道家和儒家不同的思想追求。

重點、難點:

通過想象、描述詞的畫面,理解詞意,體會作者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情操。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這節課我們再學一首描寫漁父生活的詞《漁歌子》,{板書課題}。

2、漁歌子是題目還是詞牌名?對,一首詞可以沒有題目,但一定要有詞牌名。這里“子”讀第三聲,齊讀課題。

3、這首詞的作者是唐朝的張志和。{板書(唐)張志和},誰用簡潔的語言給我們介紹作者?

二、初讀課文,理解詞意

1、一讀:誰來讀一讀這首詞?相機正音。

二讀:字正腔圓,就是少了點味道,應該讀出怎樣的味道?(美麗)指名讀;(悠閑)指名讀。齊讀。

2、有點感覺了,不過,等你理解了這首詞,那時候就能真正地讀出味道來了!

3、通過預習,你知道這首詞的意思嗎?指名說。還有哪些詞語的意思不理解?

4、讓我們把理解到的帶入詞中,再來讀一讀。

三、詞中賞畫,品味意境。

1、張志和不僅是的詞人,還是有名的大畫家。他常常把畫畫的技巧融入到寫詞當中,他的`好朋友大書法家顏真卿是這樣夸他的,說他的詞是:詞中有畫,畫中有詞。意思就是說,他寫的詞就像一幅畫。默讀這首詞,看看他為我們描畫了哪些自然景物?用筆圈出來。{出示}

2、他為我們描繪了哪些自然景物?{出示}

3、這都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在詩人的眼里,這是怎樣的西塞山,怎樣的白鷺、桃花、流水?他又會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拿起你的筆,選擇一兩種景物寫幾句話。{出示}

4、交流:西塞山:郁郁蔥蔥,不是墨線勾勒,而是綠色渲染的山水畫。

白鷺: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多么快樂而悠閑啊!

桃花: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桃之夭夭,爍爍其華。

補充:春天的花有那么多,為什么作者獨獨寫了桃花呢?李白呀曾寫過這樣的詩:{出示}

山中問答

李白

問余何意棲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師: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那不是人間啊,那是?世外桃源。原來,西塞山前就是一個——世外桃源。

流水:春來江水綠如藍。

斜風細雨:這樣的風,這樣的雨,在志南和尚的筆下,則成了楊柳風,杏花雨,多美妙啊!

5、西塞山前,白鷺翔飛,自由自在;桃花盛開,流水上漲;鱖魚肥美,或風和日麗,或斜風細雨,濃妝淡抹總相宜。你覺得這是一幅怎樣的風景畫?(板書:春意盎然)女孩子們,讓我們把這樣的美景讀出來吧。

四、走進山水,貼近詞人。

1、在這樣如詩如畫的美景里,有這樣一葉扁舟,上面坐著——漁翁,這漁翁就是——張志和,就是號稱煙波釣徒的詩人,他頭戴——青箬笠,身披——綠蓑衣,可惜他留給我們的只是一個背影,此時,他的臉上又會有什么表情呢?男孩子們,讓我們把這種悠閑讀出來吧。

2、在這里,歸是指——回去,張志和為什么不須歸呢?

一邊是世外桃源,悠閑自在,一邊是——忙忙碌碌,爭名奪利的世俗,他選擇的是——

3、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讀出不愿歸的情感。

4、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漁父?(板書:悠閑自在,向往自由)

五、對比閱讀,感受不同情感。

1、課前,我們背誦了《江雪》,這首詩的漁父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2、同是漁父,為什么《江雪》中的漁父如此孤獨郁悶呢?有理想卻不能實現,只能__泛舟江湖。

3、小結:同是漁父卻有著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追求,也讓我們在經典里感受、成長。

六、作業

1、習作:改寫《漁歌子》。

2、“漁父”的形象早已在融化在唐詩宋詞元曲里,已成為詩意化的形象;在外國的文學作品中也有漁父的形象,那這個形象又有何意義呢?請同學們課外閱讀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一書。

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教案篇12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腭、鰭、濾、鯨、豬、哺、肚、肺、矮、判、胎等11個字。

2.朗讀課文,了解鯨的特點和生活習性,認識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3.培養學生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心。

二、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鯨的種類和生活習性,學習用打比方、列數字等方法來說明事物的特點。

2.鯨的進化過程。

三、教具準備:

《鯨》PPT

四、教學過程

(一)、由單元序言及圖片引出題目

1.學生自主閱讀第三組序言,了解本組學習的是什么文章?

2.引出小學生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分類別、作比較。 3.出示鯨的圖片,引出題目

(二)、學習生字

1.請學生將字注音和組詞。

2.學生齊讀。

3.學生快速默讀課文。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探討鯨的體型

1.讀第一自然段,你明白鯨的體型是?(大、龐然大物)

2.你是從哪幾個句子看出來的?這些句子運用到我們剛才說的`哪些說明方法?

1、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作比較)

2、目前已知最大的鯨有16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列數字)

3、我國發現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17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列數字)

4、四個人圍著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書,還顯得很寬敞。(舉例子)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鯨的演化

陸地——淺海——海洋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鯨的種類

鯨的種類:須鯨——沒有牙齒

齒鯨——(虎鯨)有鋒利的牙齒

(六)、學習第4-7自然段:鯨的生活習性

1.鯨的生活習性之一

吃食:吃食量非常大

2.鯨的生活習性之二

鯨跟牛羊一樣用肺呼吸,呼氣時會形成一股水柱。(說明鯨不屬于魚類)

3.鯨的生活習性之三

鯨每天都要睡覺(頭朝里,尾巴朝外,圍成一圈)

鯨為什么這樣睡覺?(這是一種自我保護,一旦有危險就可以四散游開。)

4.鯨的生活習性之三

鯨是如何繁養后代的?(肺呼吸、胎生、哺乳這些特征說明鯨是哺乳動物,不是魚。) 鯨的壽命有多長呢?(鯨的壽命很長,一般可以活幾十年到一百年。)

(七)、總結

請同學們保護動物,保護我們的鯨魚!

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教案篇13

一、教學目標與要求

1、能讀懂Read and write部分的對話,并能在情景中熟練運用。

2、能夠聽、說、讀、寫對話中四會句子。

3、了解Story time的故事內容。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1、了解sperm whale和killer whale的區別。

2、本課時的難點是對長度、重量、大小的單位區分以及表達

三、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一幅本課時的教學掛圖。

2、教師準備一臺錄音機和相關錄音帶。

3、學生準備本課時的單詞卡片。

四、教學過程

1、Warm-up單詞的練習以及句型的鞏固。

2、Presentation Read and write

(1)教師呈現本課時掛圖,向學生提出問題說,這是兩條生活在海里的.動物,那么他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讓學生帶著問題快速讀對話,然后請學生嘗試解答這一問題。

(2)跟錄音讀課文,注意理解和體會上下文的意思,然后完成填充的練習。

Story time

教師放一遍故事,請學生看著書本,然后請學生提出不懂的地方教師進行解釋。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做本單元ARead and write部分的活動手冊配套練習。

(2)聽Read and white、Pronunciation部分的錄音,讀給朋友或家長聽。

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教案篇14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給班里或學校圖書角的圖書編上書號這一實踐活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數字編碼在生活中的作用。

2、讓學生體會用字母也可以進行編碼,進一步探索編碼的方法,經歷用字母和數字一起進行編碼的過程。

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初步學會表達和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教學重難點:通過觀察、比較、猜測來探索用字母和數字一起進行編碼的簡單方法

教學具準備:課前到圖書館進行實地調查,在圖書館借閱圖書,怎樣方便快捷地查找圖書?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學們,課前到圖書館去調查了嗎?圖書館那么多圖書,怎樣方便快捷地查找圖書?(用字母和數字給圖書編碼),對了!圖書編號、車子牌號都是用字母和數字一起進行編碼的,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

二、新知學習:

1、生交流課前各自調查的收獲。

2、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教師對圖書的檢索號進行簡單的介紹:

圖書的檢索號一般包括分內號和書次號,分內號是按照《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的標準對圖書進行分類,用字母來表示圖書的種類,中文圖書共分為22大類,分別用A、B、C……Z字母表示,字母后的數字表示進一步細分。一般來說,數的位數標志類名的級別,多一位數碼表示細分一層。書次號則表示同一類圖書的`序號,這里也可以考慮作者、出版日期等。

3、 提出問題:我們教室圖書角里也有很多書,為了方便我們查書,我們應該做些什么?(給圖書編號,整理出圖書角的圖書目錄)

4、分組為圖書角的圖書編排號碼,并整理出目錄。

①、討論并確定好圖書的書號要包含的信息:圖書的類別、作者、捐書人等。

②、討論每個信息如何用字母和數字進行編排。比如用字母表示類別,用A表示童話故事書,還可以用序號代表捐書人的信息。

③、設計好方案后,全班同學對每個小組匯報的方案進行評價。

④、挑選出大家最滿意的方案,按照這個方案,再分工完成圖書角的目錄登記表。

三、鞏固練習:

1、書P118第2題是讓學生體會汽車車牌號中的編碼,除了數字還有漢字和字母的應用,用各省的簡稱表示省份,用字母表示地市。

2、書P118第3題向學生介紹圖書的“身份證”——國際標準書號。

3、獨立完成書P119第4題。

四、全課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在用字母和數字一起進行編碼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在生活中你還在哪里見到過編碼?舉例說一說。

9029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平县| 昌乐县| 嘉义县| 汕头市| 尼木县| 新泰市| 洪泽县| 怀仁县| 电白县| 霍林郭勒市| 呼玛县| 榆林市| 呼伦贝尔市| 施甸县| 获嘉县| 库车县| 米泉市| 克东县| 绵竹市| 兴海县| 临潭县| 区。| 武城县| 田林县| 清新县| 云阳县| 恩平市| 建湖县| 酒泉市| 大渡口区| 密山市| 中宁县| 安丘市| 韩城市| 舒城县| 晋宁县| 沛县| 遂平县| 昭平县| 曲周县| 兰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