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語文教案 > 五年級 >

2024年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時間: 夢熒 五年級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那么關于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

2024年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2024年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1】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處處留心觀察自然,積累背誦古詩,并能展開想象,續寫詩歌。

2、學習古詩《題秋江獨釣圖》,誦讀理解,感受詩人逍遙自在、怡然自得又難免孤獨寂寞的心情。

3、寫好鋼筆字。

4、練習口語交際,學會請教。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注意積累背誦古詩;誦讀理解古詩,感受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要求學生自讀第一部分,了解詩歌所寫的內容。

(2)引導學生從詩歌的前兩部分尋找共同點。都是以“風兒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提出疑問,以“風兒已從那里走過”收尾。

(3)引導學生觀察詩歌旁邊的插圖,進一步理解詩歌。

(4)你能模仿這兩小節續寫這首詩歌嗎?充分展開想象,注意觀察插圖。學生自由續寫。同桌相互交流,小組交流。

(5)指名交流,選擇寫得好的.師范讀鼓勵。

2、教學第二部分。

(1)學過的古詩有很多,指名背誦幾首。

(2)在我們學過的古詩中,帶有“風”字的你知道多少?分組交流,共同回憶。

(3)將全班分成兩組,比比哪一組背得多。

(4)選擇其中的一兩首齊讀背。

二、小結

在課外注意古詩的積累,還可自己嘗試著寫一些簡單的詩歌或兒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二題(誦讀與欣賞)

1、請學生借助字典,認讀古詩。(教師正音)

2、指名讀古詩,齊讀古詩。

3、簡單介紹古詩的作者。

4、仔細觀察古詩邊上的插圖,圖詩結合,嘗試著理解。分小組交流理解。

5、指名全班交流,師相機點拔。從這首古詩中,你感受到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6、練習背誦。

7、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二、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認讀要寫的一段話。

(2)引導學生讀帖,重點觀察這段話的版面(行、列)安排。老師在學生觀察比較的基礎上小結,指導學生書寫。

(3)提示個別不太容易寫好的字應認真描紅。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及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3、反饋。

展示寫得好的字,說說好在什么地方;對寫得不好的字,予以糾正,再練習。

三、小結

作業:抄寫古詩;寫習字冊。

2024年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書的神奇以及書帶給人類無窮的魅力、

2、能仿照詩歌的前兩段續寫一段、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并背誦、

2、了解書的神奇魅力,談談書帶給自己的好處、

3、能仿照前兩段再寫一節,抒發自己對書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提示課文題目

1、詩句接龍:(與書有關)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2、書帶給我們無窮的知識,是我們的好朋友、美國作家狄金森就寫了一首贊美書的詩歌。介紹作者,更讓老師感動的狄金森老師的那幾句話:“將生命的熱情注入寫作風格……讓多年的熱情溶入一個詞匯中,把半輩子的生活積蓄寫在一個句子里?!彼岳斫獯嗽娢蚁M蠹矣米约旱臒崆?,用自己生活的積蓄來理解這首神奇的詩。

二、出示本節教學目標

1、學習目標:

(1)聯系上下文,體會詩的意境,理解書的神奇。

(2)有感情的朗讀,并熟讀成誦。

(3)仿照前兩小節再寫一節,抒發你對書的感情。

2、生齊讀學習目標

三、檢查自學

1、正確讀出下列詞語

浩瀚、坐騎、領略、真諦、一貧如洗、遨游、步履、質樸無華

2、朗讀課文,要正確,讀流利。

四、精讀課文、深入感悟。

1、自學提示:

⑴認真默讀課文,用“——”畫出體現書“神奇”的詞句。

⑵聯系自己平時的讀書體驗批注感受。

⑶自己讀一讀,讀出你的感受。

2、合作學習

出示合作學習:每組選其中一個方面合作交流:為什么說書是神奇的?理解時可以抓住重點字詞理解,可以聯系自己的讀書體驗來理解。

3、生匯報

A、第一小節突出開闊眼界。提示:你讀過什么書?知道了什么?

師:回想我們三年級學過一首詩:《小小的'書櫥》(出示詩),讀詩。

師:讀童話書讓我們認識了(白雪公主、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而科幻探險的書又把我們帶到了神秘莫測的山野從林,讀歷史故事讓我熟悉了(廉頗、藺相如、關羽、張飛),而人物傳記又我們進入了冰心、海倫凱勒的內心世界。書帶我們上天入地,穿越時空,跨越國界,它的世界是如此的博大,所以我們要說書是——神奇的。

生:有感情朗讀。

B、第二節:重點突出從書中學到的人生真理。你讀了什么書?學到了什么道理?可以說一句從書中學到的名言嗎?

師:書中蘊含的哲理是如此精深,所以我們說書是——神奇的。有感情朗讀。

C、第三節:生談自己的理解。讀感情朗讀。

師:在書面前人人平等,所以說書是——神奇的。

D、第四小節:“美麗”:聯系學過的課文或故事談。你讀過什么書或學過什么課文?感受到了什么美?“人類靈魂中全部的美麗”都包含什么美?(真善美、心靈美、語言美、真誠美、勇敢、樂于助人、堅強、有禮貌等)

師:書能使一個思想狹隘人的變得豁達,能使一個行為粗鄙的人變得文雅,使性格脆弱的人變得堅強。

師:書會讓我們每個人都變得美麗,所以說書是神奇的。有感情朗讀詩句

五、小結整合:對照板書:書是神奇的,它博大、精深、在書面前人人平等、美化人類的心靈。面對如此神奇的書,你最想說什么?

師:讓我們把對書的熱愛和贊美也用文字表達出來吧。出示仿寫要求。

六、仿寫。

1、在寫詩之前,先自己看詩的前兩節,你發現這首詩寫作上有什么特點?

(1)對比:把什么和什么進行對比?

(2)比喻:把書比作什么?還可以比作什么?——花朵、鑰匙、大門、翅膀、輕風等。

(3)開頭用“沒有……”“也沒有……”

2、生仿寫。

3、開火畫,一個接一個讀自己的詩。

七、熟讀成誦

1、做完了詩,先把書上這首美麗的小詩記在你的腦海中吧。同桌兩個互相比賽,看誰先背過。

2、檢查。

八、拓展狄金森的《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

九、推薦閱讀

1、《囊螢映雪的故事》

2、《魯迅愛書的故事》

選自己喜歡的一本書讀一讀,并記錄自己讀書的感受。

2024年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3】

課前準備:

1、朗讀課文;

2、了解桂花;

3、了解作者。

教學過程:

一、走近作者,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熟悉桂花嗎?(師生介紹桂花)

2、介紹作者——琦君。想起我們一般大小時所經歷的——桂花雨。

二、整體感知,初聞桂花。

仔細、認真、大聲地朗讀課文,找一找描寫家鄉桂花香的句子。

1、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2、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如果讓它開過,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風雨吹落,比搖下來的香味就差多了。

4、我喊著:“??!真像下雨,好香的雨?。 ?/p>

5、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過渡:哪一句話寫了杭州的桂花?

杭州最有名的是文中提到的:滿隴桂讀《品桂》

可母親卻說:鄉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獮槭裁茨??再讀課文。

三、走進村子,浸潤花香。

每個句子讀兩遍,體會一下哪一個句子最讓我們感受到:家鄉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

齊讀(“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讀這一句時,哪個詞冒出來,給你留下深刻印象。

1、品讀:“浸”。

為什么用“浸”?

生:桂花的香氣散發地遠;

生:桂花的香氣散發很久……

2、品讀:“全年”

除了這個詞,還可以換成哪些詞:“一個月”“半年”“整一年”“每一天”“每一個季節”……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是怎樣的一年

師引讀:每一天;每個月;每個季節;這個“全年”讓你體會到什么?(時間久遠)

3、品讀“整個村子”

什么浸在桂花香氣里?

生:村長、村里人、作者的母親

師:除了人呢?

生:鳥兒、動物、花草、每一樣物品

讀句子“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四、透過花香,體悟思鄉。

1、抽讀5自然段。(對我來說,什么才是大事?)

2、你有什么感受。

3、自讀,哪一個句子讓你有特別的感受。

4、“搖呀搖”我們再來體會這三個字。

(生讀:師評:不著急,你可以讀得更好?。?/p>

(生讀:師評:一臉的燦爛,真的樂了。)

5、琦君家的桂花栽滿院子,她一個人是搖不過來的,讓我們一起幫她搖。

“搖呀搖”你們搖出了什么?

(童年的樂趣;桂花的香氣;童真;樂趣)

6、在我們家鄉難道香的僅僅是桂花嗎?

(“桂花”“小花小草”“有桂花飄在身上的人香了”)

引讀第8自然段。

7、一生都在漂泊的琦君,在這美好的中秋佳節,除了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搖落的陣陣桂花雨,還會想起什么呢?

2024年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4】

教學要求

1、朗讀課文,從老黃的身上感受動物是有感情的,從全家人對老黃的態度和做法上體會人是如何關愛生命的。

2、抓住第八和第十一自然段的情景描寫,聯系當時的情景,感悟敘事過程中景物描寫對情感的烘托作用。

3、學會本課出現的生字新詞。

教學重難點:

感悟敘事過程中景物描寫對情感的烘托作用。

教學準備:

搜集人與動物之間情感的故事。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同學們喜歡小動物嗎?誰來把自己和小動物之間的故事講聽?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走近老黃,看看他和動物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理清內容。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2、2人小組,檢查課文的朗讀,要求正確流利,交流詞語的理解。

如:咀嚼、埋葬、暮年、早茶、爽健

3、指名朗讀課文,大家評議。

4、讀課文,想一想老黃全家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引導學生回讀課文中的重點描寫,高手到老黃對生活的留戀,體會全家人對生活的關心。

5、再讀課文,感受情景描寫對感情的烘托。

三、學習生字詞。

1、交流生字的識記方法。

2、重點指導:毯

3、擴詞練習。

梳理、修飾、地毯、暮年、安適、環境

四、作業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老黃及全家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二、細讀課文,品味語言,感受生命間的平等和諧。

1、出示:文章中哪些地方讓你最感動?要求:默讀課文勾畫出有關語句。

2、4人小組交流,誦讀,談感受。

3、全班交流。

(1)老黃對生命的留戀,讓我們感受到生靈有情,生命美麗。

它悠悠的腳步、沉重的目光。

準時飲水的足跡記錄著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習慣。

它生命垂危時會到田邊的步履,留下了它對以往工作和生活留戀的情感。

孩子們和她嬉戲時。他和其的目光涌動著對衰老的無奈。

聽到牧童的喊聲,站在草場上,潤澤的眼睛流露出對過去的懷念。

回光返照時,回到曾經工作、休息過的地方,它靜靜的看著,帶走了無限的眷戀。

(2)全家人多老黃的關照,讓我們感受到尊重生命的濃情。

父親心愛這個老伙計,說它一生辛苦,再不能拿什么工作麻煩它了,就讓他安適的'、自由的過它的暮年。

孩子們和老黃嬉鬧時,那“環繞、撫摩、梳、抱、喂、打扮“的行動透著對老黃的喜歡和親近。

老黃生病了,我們替它披上一條毯子,弄東西給它吃,拿水給它,請獸醫來。老黃已經成了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們不愿失去它。

老黃死了,我們依據它的心愿,將它埋葬在工作并且休息過的田邊。每逢花季,便開出一些美麗的花,那美麗的花給人深深的啟迪。

(3)指導朗讀文中兩處景物的描寫,抒發作者熱愛生命的情感。

春光很好。桃樹上開著花朵。前一天晚上剛下過雨,空氣很清新。天空沒有一片云。陽光爬上山頭,有著說不出的美麗。

(無限春光渲染了生命的美麗,暗示了生機。)

它到了河邊,喝了些水,又站了一會兒,破例的不回這兒來,卻走到近旁的田邊。那時微風拂著正在成長的小麥,麥浪下面藏著無數的斑鳩,上面呢,有千百只小蝴蝶結對飛舞。老黃站在田邊,靜靜的看著,好像面對一個熟人。忽然它站不穩了,全身搖晃,呻吟了一聲,就倒在了地上。

(這田間一盛一衰的景色描寫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世界有眾多的生命演繹的美麗。)

4、有感情的朗讀,感受生命的偉大與壯美。

三、拓展延伸

講講你身邊的人與動物的感人的故事。

四、全文

關注生命,這世界才有生生不息的活力。

五、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完成課后讀寫。

板書設計:

稱呼老伙老頭子老人

老黃人情味談論暮年早茶散步

交往戴花撫摩

做法生病中照料死后埋葬

2024年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通過朗讀感悟文中新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

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黃山松的美和奇。

三、教學難點:

在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奇松的。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引入情境。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黃山奇松》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黃山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出示圖片。它以“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聞名于世。人們對四絕之中的奇松特別有感情,正如課文中說的一樣,更是情有獨鐘(板書)。只要你來到黃山上,就會看到山頂上、陡崖邊,處處都有它們瀟灑、挺秀的身影。

2、那么黃山奇松“奇”在哪?(板書:“奇”下加著重號)這節課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走進黃山。

(二)感受名松,學習第二自然段

1、現在讓我們打開課文,去尋找一個最妙的觀松處,你會選擇什么位置?(玉屏樓)請你用書上的句子回答。指讀第二節第一句(出示句子)。看,這就是玉屏樓,曾被徐霞客稱為“黃山絕勝處”,也是大家公認的理想的觀松處,你能把這種非常肯定的語氣讀出來嗎?

2、舉目四望,在玉屏樓前我們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3、交流:在玉屏樓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板書: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描寫順序能不能顛倒?

4、這些松樹究竟奇在哪里?請同學們再仔細讀課文,劃出你覺得“奇”的地方。(在品讀語言文字時我們要學會抓住關鍵字詞感受特點)

5、品味迎客松

三大名松中,作者評價最高的又是哪一個呢?文中哪句話可以看出?

出示: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

師:一提到黃山的松樹,就馬上會想到——迎客松;一提到黃山,也會馬上想到——迎客松,因為——齊讀該句“這棵迎客松已經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

過渡:作者為何對迎客松評價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何奇之有呢?瞧,(多媒體展示畫面)這就是黃山第一名松迎客松,請同學們結合資料,從課文中找出描寫迎客松的句子,細細品讀,體會迎客松奇在哪兒?

交流:(結合學生回答出示描寫迎客松的句子)

(1)姿態奇

a、相機理解“遒勁”并讀好這個詞。

b、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

同學們起立,請伸出你的手臂,再看看圖,這一叢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手臂?

你看,它好像正在熱情地歡迎客人,它會怎么說?

(在人們的眼里迎客松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熱情好客的黃山人。)

由此可見,稱它為迎客松那是名副其實的,讓我們一起來讀出迎客松的熱情。

(2)精神奇

a、除了這種姿態奇你們還有沒有新的發現?

理解“飽經風霜”

b、那么這個詞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長過程中的多少艱辛呢?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生長環境,誰能結合搜集到的資料介紹一下?

(要點包括:生長在巖石縫中,忍受風吹日曬,沒有泥土,僅靠一丁點空氣或腐敗花草的營養過活等。下無寸土,只得扎根于山巖裂縫之中;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懸崖,飽受風吹日曬;從堅硬的巖石中、從雨后的空氣中、從腐爛的花草樹葉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營養;尺把高的小樹就已經生長了幾十年;迎客松更是歷經了800多個寒來暑往。)

c、請大家想象迎客松在1600多米高的懸崖上生長,會遇到哪些危險呢?

(暴雨如注,雷電交加的時候迎客松——;寒風呼嘯,飛雪壓頂的時候迎客松)

據說它已經生長了800多年,得經歷多少的風吹雨打,這不正如課文中所說——飽經風霜,奇不奇?不僅如此,它還能長得郁郁蒼蒼,充滿生機,奇不奇?

d、好,讓我們一起讀出它的頑強,讀出它的活力!

(“飽經風霜”這個詞稍慢些,讀出它的滄桑感)

過渡:同學們,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樣的頑強、旺盛,姿態是那樣的奇特,所以——齊讀“如今,這棵——”現在我們還明白了這棵迎客松也象征了什么?(熱情好客的黃山人民)

(3)正如有一首詩這樣稱贊它(范讀、齊讀)

(出示)奇松傲立玉屏前,閱盡滄桑色更鮮。雙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壽千年

這就是黃山第一奇松迎客松的'生動寫照啊。

6、猜圖品讀“陪客送”

(1)學到這兒,我們不妨輕松一下,來做個猜圖游戲,請同學們猜一猜,它是那棵松樹?說出你的理由。

a、交流“陪客松”,出示句子,奇在哪里?

(把陪客松比作了綠色巨人,在你眼中,陪客松成了親密的朋友了),齊讀句子。

b、“送客松”

再來看看這是什么松?(送客松)

送客松有奇在哪里?(結合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盆景同學們都見過,它是園丁精心制作出來的裝飾品,為的是追求它姿態的優美,而制作送客松這盆“天然盆景”的園丁又是誰呢?(黃山、大自然)

送客松似乎在向游客道別,它好像在說什么?誰來做一做送客松?(多么好客的送客松啊!)

c、現在,你能完成這個填空了嗎?

因為( ),所以人們稱這棵松為“陪客松”。

因為( ),所以人們稱這棵松為“送客松”。

7、齊讀第二自然段

同學們,剛才我們在玉屏樓前欣賞了黃山的三大名松,現在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三大松奇特的風采!

8、爭做小導游

(1)同學們,黃山玉屏樓工作委員會最近招聘導游,條件是:口齒清楚,表達流利,落落大方,將三大名松的“奇美”介紹到位,能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2)準備交流(導語:各位游客,歡迎大家到黃山旅游,現在你們看到的是:)

(3)學生介紹(出示名松圖)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同學們,玉屏樓前的這三棵奇松最具有代表性,其實,黃山還有許許多多千姿百態的松樹,齊讀弟三自然段。(出示第三自然段)

2、你們想看看這千姿百態的奇松嗎?不過看時老師還想請你們給它取個名,再用幾句話把它的奇特之處介紹給游客聽。

3、出示各種松樹圖。

4、文中的省略號表示什么?

5、完成填空:

想象說話:

黃山松千姿百態,有的像( ),有的如同( ),有的仿佛( ),有的狀如( ),它們裝點著黃山,使得黃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6、這么多的松一棵有一棵的姿態,每一棵都不同,真是千姿百態。它們裝點著黃山,使得黃山更加秀美。難怪古人說“黃山之美始于松?!彪y怪人們對它——情有獨鐘(指板書)

四、總結全文

同學們,此時老師又不由得想起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兩次游玩黃山后,曾發出這樣的感嘆,齊讀: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煜伎???梢婞S山的景色確實令人著迷。今天我們感受了松之奇特,老師希望課后同學么們能自由組合學習小組去查找、搜集、了解黃山怪石、云海、溫泉這“三絕”的特點,模仿課文的寫作方式去介紹。

五、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課后做小導游,給爸爸媽媽介紹黃山奇松。

3、收集資料,了解黃山怪石、云海、溫泉這“三絕”的特點。

2024年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理解“綠蔭如蓋”、“羞愧”、“饞涎欲滴”、“游手好閑”等詞語的意思。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課文內容,懂得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教學重點:

以讀感悟,理解什么是“失去的一天”。

教學準備:

師生收集有關珍惜時間的諺語、名言、詩歌、名人故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你們的一天是怎么度過的呢?(學生自由發言)我們一起來看看另一個小伙伴“佩佳”是怎么度過一天的,讓我們走進課文《失去的一天》看看吧!

二、初讀感知

閱讀思考:佩佳是怎么失去這一天的?

三、細讀感悟

1、讀課文1~5段,勾畫出能夠回答佩佳在這一天里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的句子或詞語。

板書:睡坐吃嬉戲游手好閑

說說“游手好閑”的意思。 小結:他這一天什么事也沒做,只是吃、睡、玩,這就叫“游手好閑”。(板書:游手好閑)

練習讀好這部分課文,通過讀來表現佩佳“游手好閑”。

2、“羞愧”

①、說說“羞愧”的意思。

②、佩佳為什么羞愧得不敢看媽媽的眼睛?

③、課文還有一處描寫佩佳羞愧難過的心情,請用線勾畫出來。從“低下頭”這個動作你體會到什么?

④、媽媽是怎樣幫助佩佳認識自己的錯誤的?讀課文6~10段。通過媽媽帶他到不同的地方看到的不同景象,了解人們在這一天的工作成績。

⑤、讀這部分課文,讀出媽媽語重心長幫助孩子的語氣。

⑥、齊讀最后一段。“他想了想”,此時他會想些什么?

⑦、出示最后一段,學生試著補充出“……”省略的內容。

四、拓展升華

1、談談你對“失去的'一天”是怎樣理解的?

2、你有像佩佳這樣的“失去的一天”嗎?

3、師生交流珍惜時間的名言。

4、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財富,時間就是知識。希望同學們從小珍惜時間,利用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板書設計:

失去的一天

睡、坐、吃、嬉戲——游手好閑

2024年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所學的生字詞語,積累“譬如”等詞語,積累名人名言。

2、了解常見的說明方法。

3、閱讀短文《火箭為什么能飛行》。

4、習作: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題寫——篇習作。

5、學寫毛筆字“歧”跑”“站”。

教學難點:

1、了解說明文的特點,掌握常見的說明方法,并能夠正確地運用。

2、展開豐富的想象,想象要大膽、合理。

教學安排:

三課時

教學目標:

教學語海拾貝以及自主閱讀部分。

教具準備:

1、詞語卡片。

2、搜集到的火箭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詞語超市

1、學生自由讀“詞語超市”中的詞語。

2、教師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

3、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進行再強調。字音:“譬”讀作“bì”,不是“bì”;“善”“屬”“鼠”“罩”“質”“宙”是卷舌音,“嗇”“藻”索”是平舌音。

4、學生再讀詞語,在讀中積累詞語。

5、學生動筆抄寫要求寫下寫的詞語,教師巡視輔導。

6、用喜歡的詞語說幾句話。

二、金鑰匙

1、指名讀文中的語段。

2、指名反饋:金鑰匙中為我們介紹了什么知識?(說明事物的時候,可以運比較、列數字等方法)

3、教師以文中的句子為例,引導學生體會運用說明方法說明事物的好處。(更加地形象、生動)

4、教師小結:我們在介紹某些事物的時候也可以適當地運用這些說明方法

5、練習:運用比較,列數字等方法向別人介紹我們的學?;驅W校的.大操場。

三、名人名言

1、學生自由讀,把句子讀準確、讀通順。

2、教師出示下列字詞,檢查學生自讀情況:耐心才智淳樸謙遜

3、學生再讀。

4、教師引導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每句活給我們的啟示。

5、指名反饋。

6、教師小結:同學們,這些名人名言言浯簡潔卻蘊涵著深刻的哲理。希望同學們能夠熱愛科學,時常懷有—顆好奇心、耐心,謙遜地待人待事。

7、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熟讀成誦。

8、所說你平時還積累了哪些名人名言,最欣賞哪一句。

四、自主閱讀

1、教師展示火箭升空、飛行的圖片或者錄像。

2、教師導:同學們,好奇心造就科學家和詩人??粗鸺?、飛行,你們有什么疑惑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大人膽質疑)

3、教師小結:同學們想知道的東西很多很多,今天,我們就來子解一下火箭為什么能飛行。

4、學生自讀課文,思考,火箭為什么能飛行?

5、指名反饋。(氣體同樣也有反沖作用,火箭就是靠燃氣的反沖作用前進的。燃氣向下噴的時候,火箭就向上升) 。

6、教師引導:同學們,為了把這個問題說明白,作者是怎么做的呢?(引導學生閱讀“閱讀提示”,從中受到啟發)

7、指名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地把問題說清楚的呢?(作者先提出問題,然后借助生活中我們所熟悉的相類似的事物進行推理、說明)

8、學生選擇自己員感興趣的段落讀一讀。

五、課堂小結

教師總結:同學們,科舉就是這樣神奇,科學家不僅發明了飛機、火箭,還把人類送上了月球。同學們把自己對事物的好奇心作為起點:不斷地努力,為科學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六、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超市中要求抄寫的詞語。

2、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2024年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8】

第一課時

一、閱讀“單元導讀”引入新課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單元導讀”,說說本單元專題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們就隨著作者的介紹去認識一種動物。請看錄像,提問: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板書課題“鯨”。)

3、你們知道它為什么叫“鯨”而不叫“鯨魚”呢?看上去明明是魚,怎么又不叫魚呢?你們想知道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解這個謎。

二、自由朗讀,自主學習

1、按要求自讀、自學:

讀課文,要求正確、通順;生字會讀、會認、會寫;理解字義、詞義,不會的查字典;想一想課文的大意;提出不懂的問題。

2、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有待探討。

(教師巡視點撥,根據需要可出示學生所需資料。各小組歸納整合不懂的問題。)

3、全班交流自學所得:

⑴生字的讀音及書寫:

(“肺”的右半部不要寫成“市”)

⑵聯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詞語:

垂直、捕獲、寬敞、傾斜、適應、比較、胎生哺乳動物、鰭、吞進。

⑶朗讀課文:

(師生探討某些句段的讀法。)

⑷整體感知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鯨的形體、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

(可以用詞語概括出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4、各小組提出不懂的問題。

三、教師小結,完成作業

自主讀課文,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聽寫本課生詞,同桌互相批改,錯的訂正一遍。

2、指名說一說本課大意后,引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就用自學的方式來了解鯨的形體、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

二、自學、小組交流、全班探討,突破重難點

1、自學,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自學提示:

⑴課文從哪幾方面講鯨的特點的?具體說說每一方面的`內容,可用結構圖表示。

⑵作者為了說明鯨的某一特點,用了怎樣的方法,用什么好處?

①鯨的特點:形體大:兩千──十六萬公斤。

②進化過程:“陸地”──“淺?!暴ぉぁ昂Q蟆?。

③種類:須鯨、齒鯨。

④生活習性:食物、呼吸、睡覺、繁殖。

2、把你最感興趣的一個方面和小組同學交流。

3、全班探討,突破重難點:

⑴探討一:鯨的形體很大

①從哪里可以看出鯨的大?

②作者用怎樣的方法說明鯨的形體很大?有什么好處?

用了舉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的方法來說明這個特點,具體清楚,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③把你的感受讀給大家聽。

⑵探討二:鯨為什么不是魚

①鯨是哺乳動物。

②為什么形體像魚?

進化過程:“陸地”──“淺海”──“海洋”。

③鯨是怎樣由陸地生活逐漸適應了在海洋生活的?

④從鯨的進化過程可以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鯨的進化過程與人類由類人猿進化而來一樣需要了很長時間,找出描寫時間的詞。

⑤課件出示鯨進化過程示意圖,讓學生看圖復述鯨的進化過程。

⑥聯系上下文還從哪看出鯨是哺乳動物?

用腮呼吸、胎生、用母乳喂養。

⑶探討三:鯨的種類與食物

①說說鯨可以分幾類,是根據什么來分的?

齒鯨:大魚和海獸

須鯨:蝦和小魚一頓兩千公斤

②須鯨、齒鯨的區別。(課件出示)

⑷探討四:鯨的生活習性

①文章中介紹了鯨的那些生活習性?

食物、呼吸、睡覺、繁殖。

②請你用不同的形式向大家介紹:

呼吸出的水珠形狀可以描述,可以畫圖。

看課件認識須鯨和齒鯨呼氣噴出的不同形狀的水柱。

鯨睡覺的方式也可以用圖畫表示。

③作者用哪些方法來說明鯨的生活習性?

數字法、舉例法、對比法。

④再讀課文:

想想鯨有哪些特點。讀課文的時候,通過語氣、速度的變化,突出和強調鯨的這些特點。

三、你還知道鯨的哪些知識?

介紹給大家

四、回顧總結全文

五、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選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背下來。

2、自己整理筆記。

3、根據課文內容和自己搜集的資料,以“鯨的自述”為題寫一篇短文。

2024年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9】

教學設計學科名稱: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遲到》

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養成了良好的預習課文的習慣,對于文中出現的易讀錯的字音,大多可通過查字典等方式把音讀準。一些生詞也可利用查閱工具書、聯系上下文體會等方法,在課前初步理解,個別弄不清含義的,可隨著課文深入學習時,再加深認識。

本文及本單元學習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正確的面對錯誤,并勇于改正錯誤,不但要讓大家受到思想道德上的教育,更要指導自己今后的行為實踐。因此了解本文作者林海音的成長經歷及她后來取得的成就,會更好地激勵學生懂得每一個人在面對錯誤、改正錯誤時,除了有客觀環境的影響與幫助,還要有個人主觀的努力。基于以上目的,在學文前可組織學生到圖書館或上網收集有關林海音的作者資料,了解她的生平事跡及創作成就等,針對資源有限的農村學校,教師可直接提供給學生一些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教學內容分析:

《遲到》是第九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主要講述了作者小時候上學經常遲到,在一個雨天被父親痛打一頓后心存怨恨。后來,在老師的幫助和父親的關懷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改正,從此成了第一個到校的學生。

上學遲到是一個很難完全避免的問題,每一位同學都有過類似的經歷。著名作家林海音在敘述這件事情時,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切身感受和父親的做法、態度細致刻畫出來,將一個一年級小學生雨天遲到的故事,依照事情的發展,娓娓道來,告訴人們只有勇于面對自己的錯誤并改正,才能使自己很快地成長起來。

本文語言平實,條理明晰,有鋪墊,有高潮,有發展,有尾聲,故事跌宕起伏,完整而不呆板,以小事見真情,讓讀者領悟到了父親對孩子嚴厲而又深切的愛。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理解作者因為體會到了父親“嚴”和“疼”中含著的愛,改掉遲到這一習慣的.過程,感受父親那份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作者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2.運用已經掌握的“品詞析句”的閱讀方法,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初步領悟本文前后照應、先總結后分述的寫作方法。

3.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認識改正錯誤、從小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堅持自檢與反思,正確對待錯誤的良好品質。

教學難點分析:

1.概括父親關心我的具體事例,從中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的詞句來感受父親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同學們,你有過遲到的經歷嗎?說說你遲到的原因及你當時的心情。

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課文《遲到》,看看文章中的“我”是什么原因遲到了,這些事又給她帶來了怎樣的影響。(齊讀課題)

二、初讀,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次瀏覽,思考: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3.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4.師生共同歸納主題性問題:①父親對我的態度為什么截然不同,這兩種態度說明了什么?②父親為什么對我這么嚴厲?③父親到底是怎樣愛我的?

三、精讀,理解感悟。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帶著問題①,自讀自學第1自然段。(指名回答,板書:很疼、很嚴)

2.語言訓練:將這句話改換語序讀一讀,說說你讀后的不同體會和感受。

①我的父親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

②我的父親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但是他很疼我。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自由讀第2自然段,說說從哪些地方你體會到父親對我很嚴呢?

2.指名回答。

(三)學習第3-10自然段。

1.自由讀第3-10自然段,說說你又是從哪兒體會到父親對我很嚴很嚴?(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描寫父親動作、語言、神態的句子去理解)(板書:很嚴很嚴)

2.父親為什么這么嚴厲地打我?讀文,找出作者的表現說明我該打的原因。(結合課后習題3理解,體會我的心理活動)

3.我挨打最后的結果當然是上學去了。但我不想去上學,有情有可原之處嗎?

4.有,為什么父親還是打了,最后又為我送來了夾襖和錢呢?你有過這樣的情況嗎?你的心情如何?此時,我的心情又是如何?

過渡:我的感動不僅僅是因為此,而是韓老師的教育讓我體會到了父親對我的深沉的愛。下堂課,我們繼續學習,細細品味。

四、布置作業。

1.反復朗讀課文。

2.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承上啟下,激發學習興趣。

1.上節課,我們學到我挨打后,還是去上了學。然而,在韓老師要我們靜默時,我聽著,聽著卻鼻子不禁抽搭起來,想要哭。我為什么會這樣?當時,我都想到了些什么?回顧上節課所學內容,說一說。

2.學生靜思后,指名回答。(體會我在韓老師的引導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理解到父親打自己,是關心自己良好品質的形成,對自己的嚴厲是一種真正的愛。)

二、繼續學習。

(一)學習第13-15自然段。

1.自由讀第13-15自然段,說說父親又是怎樣疼我的?(引導學生抓父親的動作體會)

2.聯系前文,說說你對父親愛的理解。并完成下列填空。

()是我的父親很疼我,()是他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這()是他對我深沉的愛。

(二)學習第16自然段。

1.是??!無論是我的父親很疼我,還是他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這都是他對我深沉的愛。(板書:深沉的愛)

2.能享受這么深沉的愛,要是你,你有什么想法?又決定怎么做呢?(指名說)

3.帶著你剛才的想法和感受讀最后一自然段。

4.指導感情朗讀。(輕松、愉悅、充滿感激)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熏陶情感。

1.我能有如此的改觀,都源于——(父親深沉的愛),帶著這種體會再讀第一自然段。

2.在頭腦里回顧一下,作者是怎樣寫讓她感動的生活經歷的?(選取典型事例,有詳有略敘述,前后對比來突出重點;注重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特別是心理描寫來表達人物的思想情感)

3.相信,你也會像作者一樣有讓自己感動的生活經歷,學著作者那樣說一說、寫一寫,與大家分享吧。

四、布置作業。

完成《課堂作業》。

板書設計

8.遲到

很疼 很嚴,很嚴 很嚴

深沉的愛

2024年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10】

一、板書課題:

1、自由讀文,找一找,我家門前的海有怎樣的特點?

2、匯報

二、再讀課文,

找一找哪些語句使你你有了這樣的感受?

三、匯報交流。

1、第一段:說明事物都被染藍了,指導朗讀。排比句,強調海藍。

2、第二段:引導想象還有哪些事物也變藍了,指導朗讀。

3、第三段:暗喻,交代給學生。引導學生理解“結群洄游”,體會藍天中事物和大海中的事物的相似之處,指導朗讀,讀出有趣。

4、第六、七自然段:學生再自己讀,說說讀懂了什么。第六自然段,引導學生理解大海給予作者的樂趣、遐思的翅膀、童心,再次體會排比句。第七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還能說漁家的`孩子有著怎樣的心。

四、總結:

大海給了我力量、給了我樂觀的態度,大海陶冶了我的情操,又機會也希望同學們再去看看大海,體會大海的美好。課后自評(李廣賢)作為三年級的閱讀課文,我想重點應該落實在品詞析句、理解感悟內容。運用的形式就是通過朗讀、想象,在交流與合作中鞏固知識。因此這節課在設計上主要分以下幾個環節:

一、初讀課文,了解特點。讓學生通過初讀課文,了解內容,學會初步地概括大海的特點,讓學生學會用簡單的語言歸納概括大海的特點。

二、細讀課文,理解特點。在學生找到概括出大海的幾個特點之后,讓學生到課文中去找到相應的語句理解特點,從而體會大海的美。

三、匯報交流,品味特點。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的形式,使學生理解大海的美,體會大海給予作者以及對作者的影響。

四、質疑問難,感悟特點。通過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體會文章內涵。

當然,我的預設和生成還存在著一定距離,在實際教學過車觀念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

第一、生生交流的機會少,有老師帶著學生學習的痕跡。

第二、教師調控不夠及時,缺少教育的靈活性。

第三、教師的評價有些滯后,評價之后沒有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和促進作用。

第四、努力引導學生感悟、理解、和發現,但教師放手還不夠

2024年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11】

學習目標

1.識記本課四個生字并正確書寫、運用。

2.體會詩人借不同景物抒發情懷的寫法。

3.感受詩人隱藏于詩中無限的思鄉之情。

課前準備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納蘭性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游介紹,激趣導入

(出示地圖,標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談話:今天老師給你們當導游,好不好?

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鎮頭?!边@首傳唱了千年的歌謠向俺們介紹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蘇省揚州南面,長江北岸。絡繹不絕的長江水見證了瓜洲的興衰,瓜洲曾經是“江北重鎮、千年古渡”。

b.而“京口”不只是東漢吳國第一古都,更是文氣洋溢的靈秀之地。許多詩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絕唱的詩句:王昌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蘇東坡的“但愿人持久,千里共嬋娟”,(if-件展示詩句。)還有一首廣為傳誦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書詩題,讀題。

3.過渡:為什么人們喜歡這首詩呢?先去讀一讀吧。

整體感知。直奔重點

1.同學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讀古詩。

2.指名讀,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間、數重山、照俺還”。

3.反復多讀幾遍這首詩,結合課文注釋,想想詩句的意思。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4.指名交流。(俺覺得詩寫得很關,寫出了詩人想念家鄉的感情。)

5.你最欣賞詩中的哪一句呢?

賞析詩句。感悟詩境

1.剛剛同學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詩,(課件出示“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俺還”。)俺們一起來讀一讀吧。(生齊讀。)

2.能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句詩嗎?(指名答。)

3.有同學說,這句詩寫出了江南美麗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讀一讀,說一說:在你的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說什么。

4.同桌之間互讀、練說。

5.指數名同學說。

6.小結:你們的回答很精彩!原來短短一句詩可以在人的頭腦中出現這么多不同的畫面,文字的魅力真是無法想象。

7.那就用朗讀把感受表達出來吧。小組內練讀,指名讀。

8.聽了同學們的描述,俺仿佛看見了一派色彩斑斕的綺麗風光。

種“綠”色呢?仔細觀察書上的插圖,對你會有所協助的。

9.指名答。(在江岸兩邊大面積出現的是草地、樹木、青山……)

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見了——

練習題: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綠色的詞嗎?

近處( )的小草( )的柳樹,遠處( )的樹林( )高山。(同學口述)

11.詩人此時正遇早春時節,站在小船上舉目四眺,滿眼皆是綠色,讓作者明顯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12.可別小看了這個“綠”字,它僅僅是告訴你春天來了嗎?它還能讓你感受到什么呢?

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綠”有著層次關,遠近各不相同;“綠”還寫出了春天景物的變化……)

14同學們理解得多豐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綠”讀出來吧。男女生賽讀。

15.小小的“綠”字卻有大大的文章!引導閱讀“資料袋”,介紹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

16.聽完“綠”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17.小結:是呀,一位如此優秀的詩人能為了一個字修改十多次,難道俺們在平時的習作中不能做到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p>

18.這首詩正是因為這個故事,讓人們更加贊賞。那就讓俺們一起讀出你的.贊嘆吧。

品評詩句。升華情感

1.過渡:這么美的綠,這么迷人的風光,誰不想多看兩眼?誰不想留戀其中?詩人和俺們一樣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嗎?(指名答。)

2.詩人想回哪里去?詩中的家鄉是指哪兒?引導從課題“泊船瓜洲”和詩句“鐘山只隔數重山”等處置解。

3.你能在地圖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嗎?先好好讀讀古詩。

4.同學上臺指明。(老師點擊課件,顯示“鐘山”的位置。)

簡介:王安石的父親曾在江蘇南京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長大的,對鐘山即現在的南京有著深厚的感情,可以說那里是他的第二故鄉。

5.你從哪里能讀出詩人急切地想回到家鄉呢?

6.引導同學從“一水間”“只隔數重山”“又”“何時照俺還”這些詞句理解。(指名答。)

7.練習讀出詩人無限的思鄉情緒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回歸整體。深化體驗

1.這真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逼丛谕獾挠巫訉亦l是多么的牽腸掛肚呀!讓俺們一起再來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練習背誦。

3.王安石,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政治家,立志于國家改革。這首詩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經瓜洲時所寫。短短28個字,展現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綠,抒發了久思故鄉的一寸衷腸,更暗示了他對自身前途的擔憂。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圖嗎?千頭萬緒涌上心頭……更讓俺們驚嘆的還是他對文字的講究,一個“綠”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風范!

第二課時

1.播放歌曲《故鄉的云》

2.聽!來自遠離家鄉游子們的聲聲吶喊。故鄉的云總是那樣的白,故鄉的人總是無比的親!王安石借春風問明月,何時才干榮歸故里?那么,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表達胸中滿溢的情懷呢?

讀入情

1.讀一讀《秋思》和《長相思》,要求讀準、讀通,看看注釋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詞。

2.指數名同學讀,正音。(注意讀準“意萬重”“聒”。)

3.看看詩詞的題目,你能發現什么?(指名答。)

4.這相同的兩個“思”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復讀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5.讀了這么多遍,讓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選一首說。(指數名答。)

品悟情

1.詩人那濃厚的化不開的思鄉之情,都藏在哪個句子中呢?默讀,畫出來。

2.指名答。

3.“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睆倪@句詩中你讀懂了什么?

4.同學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5.指導朗讀,讀出詩人滿腹難過、心事重重的感覺。

6.這句詩中詩人是借什么景物來抒發情感的呢?(指名答。)

7.你能用自身的話說說下面那句詩的意思嗎?小組內交流。

8.引讀“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9.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過程,讓俺們深深感受到了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掛念。

10.就讓俺們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齊讀。)

11.王安石見明月而難過,張籍見秋風而感慨。那么,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將情巧妙的藏與詩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嗎?

12.小組內討論交流,各抒己見。

13.全班交流,師引導注重體會“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議深情

1.同學任選一首配樂背誦。

2.在你背誦時,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呢?(指名答。)

3.總結:讀詩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畫面就不同。俺們不可能到詩人生活當中去,不可能看到那個朝代詩人面前真實的景色,但是,詩人們那份濃濃的思鄉情,俺想無論是誰都能感悟得到!因為詩中的字字句句無不包括著對故鄉的想念、對家鄉的思念。讓俺們一起再來背一背這首感人的詩詞吧。

記生字

1.找到本課四個生字,讀讀相關句子。

2.說說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們?(指名答。)

3.指導書寫: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寫得左窄右寬。

4.同學練寫。

2024年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12】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2.能用已掌握的學習方法了解生詞的意思。

3.運用學習前兩課的方法讀文章,了解人物的性格。

4.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教學重點:

運用學習前兩課的方法讀文章,了解人物的性格。

教學難點:

體會文中人物的性格。

教學準備:

《紅樓夢》相關資料;電視劇《紅樓夢》片段。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這個單元我們都學習了哪些文章?作者是誰?

2.學習這幾篇文章我們都采用了什么方法?

3.今天我們又要采用這種讀書方法來學習一篇經典的文章《黛玉初進榮國府》。讀課題。

二、交流預習的收獲

1.說說這篇文章改編自哪一部小說?作者是誰?你對這部小說有多少了解?

2.教師補充《紅樓夢》的相關知識?!都t樓夢》中寫到的人物有四百多個,這些人物各具特色,對主要人物的描寫更是惟妙惟肖,足見作家的功力。

三、瀏覽課文,說說文章都寫了哪些內容?找出文章主要描寫的人物

四、自學重點段落第5、6、7自然段

1、出示思考題:王熙鳳都說過些什么話?分別在什么情況下對誰說的?

2、學生自學,在書上作記號。

3、小組范圍內交流,教師巡視。

4、全班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5、出示思考題:王熙鳳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6、小組內探究、討論,并做記錄。教師巡視。

7、小組內推舉代表在全班發言。

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新的揣摩人物性格的方法?用這種方法再談課文,想想從文中你了解到黛玉是個怎樣的人。

五、自學課文第1、2、3、4自然段,在書上作記號

1.交流,你從這四段中又讀出了什么?

2.播放錄像,讓學生直觀感受封建貴族的奢華,了解林黛玉的謹小慎微、冰雪聰明和王熙鳳潑辣爽快、圓滑的性格。

六、推薦閱讀

2024年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13】

教材分析:

《葉公好龍》是北師大版五年級語文第二學期第一單元的一篇文言文,這是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主要寫了古代的春秋時期,陳國有個葉公,他非常喜歡龍,他家里的梁、柱、門、窗和日用擺設上都雕刻著龍,連衣服被子上也繡著龍,屋里墻壁上也畫著龍。天上的真龍知道了,很感動,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這條真龍的龍頭從窗戶探進來,龍尾拖在廳堂里。葉公一見,嚇壞了,呼叫著逃走了?,F在這也是一個成語,比喻表面愛好某種事物,而實際上并不是真正愛好。

教學設想與目標:

掌握本課生字新詞,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通過了解故事意思,體會出課文蘊涵的寓意,從而教育學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并復述故事。

4、搜集與龍有關的寓言、成語或故事等。

教學準備:

錄音機等。

教學重點、難點:

雖然學生接觸過古文,但是它與白話文相比,在用詞造句上還是截然不同的。學生能否正確的斷句,流利的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要把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作為本課的重點。從理解課文來看,難點在于讓學生讀懂每句話的意思,理解故事中蘊涵的深刻道理。由此可見,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滲透,利用輔助教學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的畫面,創設情境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是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的關鍵。

教學過程:

一、成語入手,激趣導入

1、交流課前搜集情況,引出課題。同學們,能說出有關龍的成語或詩詞嗎?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板書:葉公好龍。

2、點出課題,激發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龍有關的寓言故事。葉公是誰?好是什么意思?應讀幾聲?想不想知道葉公和龍之間了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設計意圖:由好這一中心詞入手提出問題,激發起了學生欲進入課文中探究的興趣?!?/p>

二、初讀寓言,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的音。(讓生自由讀,這里要給足時間,讓學生讀文、認字。提示學生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或不會讀的句子,可以查一,可以問一問老師,也可以聯系上下文猜一猜。)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出示本課的生字)誰來把這些生字讀給大家聽聽?字音都讀準了嗎?同位之間互相讀一讀,教師巡視,聽出不準的字音,及時糾正。全班齊讀一遍。

3、讀文感知意思。誰能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聽?其他同學認真聽,每一句話都讀對了嗎?再找學生讀,評價、糾正;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全班齊讀,邊讀邊體會課文的大體意思。

【設計意圖:讀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讀中感悟,讀中促講,讀中發展學生能力都需要教師調動學生讀文的積極性。用學生喜歡的方式讀,學生樂讀,愛學。讀法多樣,讀的興趣濃厚,使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多次朗讀中初步感知文章內容?!?/p>

三、回顧學法,合作解疑。

1、前后聯系,總結學法。請同學們回想:我們上學期在學習《刻舟求劍》一課時,是怎樣解決難讀、難記、難懂的句子的?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總結出學習古文的許多好的方法。

2、由難入手,自主提出問題。課文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讀懂了,能大膽地告訴老師在預習、讀書時遇到的難題嗎?學生邊說,教師邊把重點句、詞或共性的問題寫在黑板一角。

3、運用方法,自主、合作譯文。(出示古文)剛才,我們一起總結了許多好的學習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最好用,就用哪種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當然,也可以提出你的問題在小組里解決。下面我們來個小比賽,看看哪個小組自學得好自學得快。老師也參與到你們中間。

4、集體討論,研讀探究。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你都解決了嗎?你解決了哪個問題?(學生可能談到的詞句:寫龍、窺頭與牖、施尾于堂、失其魂魄、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你是怎么理解的?這個詞是什么意思?這個句子呢?你能把它讀給大家聽聽嗎?

同學們,還有哪些問題你是通過學習,自己解決了?你也可以提出來考考大家。

老師這里也有問題,看誰能解決?⑴、有些字的字義,古代與現代有很大不同,你能找出有哪些字嗎?⑵、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你怎么理解這句話的?誰把它讀給大家聽聽?

【設計意圖:本層次的教學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讓學生在質疑之后分工合作解決疑難,從而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匯報交流中,學生以簡驅繁,突破難點,暢所欲言,打破了傳統,形成了開放式課堂。特別是男讀女譯→女讀男譯→師讀生譯等一遍遍不同形式地讀、譯、問、答,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地保持,做到樂讀趣學,學有所得?!?/p>

四、由文明理,拓展延伸

1、回歸整體,挖掘寓意。根據你的理解,說說這則寓言寫了個什么故事?你覺得葉公是一個怎樣的人?從他身上你想到了什么?

2、聯系生活,拓展開去。同學們,你喜歡葉公嗎?為什么?你想對葉公說點什么?想一想生活中有沒有葉公這樣的人?展開想象:真龍回到天上以后,會怎樣想?葉公回家之后又會怎樣做?

【設計意圖:創造性的設計問題意圖在于明理,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情悟道自然不刻意。】

五、演一演,背一背

下面我們請兩位同學上臺來演一演這則寓言。第一次可以先用現代話演,然后啟發學生:如果用古文來演效果肯定會更好,怎么樣,有信心嗎?在此基礎上,促使全班學生都能背過。

【設計意圖:演一演為學生的誦讀提供了空間,將學生帶入情境中,身臨其境,熟讀成誦。實際上這里在表演時揭示寫作順序,為學生背誦做鋪墊,使朗讀表演相輔相成,理解背誦相得益彰?!?/p>

六、探究作業

1、把《葉公好龍》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并考考他們。

2、給葉公寫信,告訴他如何做一個表里如一的人。

3、繼續收集與龍有關的資料,辦一次我所知道的龍手抄報。

【設計意圖:巧設作業,拓展延伸發展個性?!?/p>

2024年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14】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一位華僑老人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學習課文的敘述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體會華僑老人濃郁的山河故土之情和對祖國深深的眷戀。

三、教學準備:余光中《鄉愁》、馬思聰《思鄉曲》《我的中國心》

四、教學時數: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導入新課

1.聯系生活:(板書:的圣誕包裹)孩子們,圣誕節快到了,如果讓你選擇,你想要一份什么樣的圣誕禮物?

2.你們可真會選禮物,而有人卻選擇了一份奇怪的圣誕包裹,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播放《思鄉曲》)現在,就讓我們隨著這優美的旋律,一起走進今天的課文《奇怪的圣誕包裹》,(板:奇怪)去解開他神秘的面紗。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讀交流

1.再讀課文,思考:為什么說圣誕包裹是奇怪的?

2.小組合作交流: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3.全班交流:圣誕包裹之所以奇怪,是因為包裹中是一袋故鄉的泥土和一些菊花種子。(板:泥土、菊花種子)

4.師:難怪家明和妹妹會哈哈大笑,圣誕節叔公什么都不要,就要泥土,還千里迢迢寄到美國去,泥土能值幾個錢呀?孩子們,請問這泥土值錢嗎?

5.交流“泥土”的意義:

A.在旁人的眼里,這泥土或許不值錢,可文章卻說:這泥土能用金錢來衡量嗎?(出示句子)這句話什么意思?請你把它改為陳述句。

B.在誰的眼里泥土不能用金錢來衡量,是無價的?是啊,在叔公眼里這泥土比什么都珍貴,請畫出文中叔公珍愛泥土的句子讀一讀。

C.指讀句子,體會感情。孩子們,有人說,一句話一顆心,你從這句話中能感受到的.是一顆怎樣的心呢?(板書:濃濃的思鄉情)

D.指導朗讀:“雖然外面是火樹銀花……還有那濃郁芬芳的鄉土情!”

E.是啊,故鄉的土地是游子魂牽夢繞的地方,故鄉的泥土是游子行禳里的珍藏,無數的游子道出了共同的心聲。請看――

F.出示幻燈,拓展閱讀。

G.導讀上句。正是對家鄉故土愛得深沉,叔公在來信中說:――

6.繼續交流。讀到這里,我們終于明白了叔公來信要家鄉泥土的情愫了,而叔公要泥土干什么?(種中國菊花)美國的花種也很多,他為什么偏要種中國菊花呢?請找出文中寫菊花的句子讀一讀,細細品味。

A.學生讀畫句子?!拔业眯⌒脑苑N……那傲霜枝的中國菊花呀!”

B.你喜歡菊花嗎?為什么?文中哪個詞語寫出了菊花的品格。再看看人們是怎么評價菊花的。(幻燈出示菊花資料)一起讀讀。

D.正是菊花有著"珠蕊丹心耐寒侵,玉骨冰肌傲霜立"的品格,所以受到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的青睞。(出示詠菊句)

E.而叔公對菊花更是情有獨鐘,不僅是因為菊花的品格吸引了他,更重要的是,中國菊花是的象征。

F.請再讀讀這句話,此時此刻,你又感受到了一顆怎樣的心?

G.指導朗讀上句。

H.配樂朗讀叔公的信。是的,對一個思鄉情深的海外華僑來說,泥土是他的根,菊花是他的夢,讓我們再一次深情朗讀叔公的信,去感悟他那份濃濃的鄉情,去觸摸他那顆拳拳的愛國心吧。

三、聯系閱讀,深切感悟

還有人說,一件事一片情。課文還有哪些事情也體現了叔公的這份思鄉情結?

1.學生自讀課文。

2.交流體會。

A.教家明說北京話。

B.站在落馬洲山頭北望祖國。

3.這兩件事是通過家明的回憶來敘述的,這種寫作方法叫插敘。

4.教師講述舅舅故事。

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思鄉情結,不僅僅是叔公心頭永遠的痛,也是所有海外游子的抹不掉,揮不去,刻骨銘心的烙印。許多游子為此魂牽夢繞,創作了許多的詩詞歌賦來表達心聲。臺灣的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就是其中的一首。

四、拓展閱讀,體會感情

1.播放《鄉愁》,欣賞閱讀,體會游子思鄉愛國之情。

2.而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唱出了所有游子的心聲,讓我們在張明敏的歌聲中根據叔公的信,想象第二年,叔公一家將會是怎樣過圣誕的?叔公做了些什么,說了些什么?

3.學生練筆。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圣誕節又到了,叔公

板書設計:

泥土濃濃的故鄉情

奇怪的圣誕包裹

菊花種子拳拳的愛國心

2024年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15】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掌握幾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

3、了解太空醫院的神奇之處,感受想象的神奇,激發科幻意識

教學重難點:了解太空醫院的神奇之處,激發想象力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掌握10個生字

2、初步感知課文大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到太空已不是夢想,太空到底是怎樣的?和地球是否一樣?太空上有醫院嗎?今天我們將學習一件發生在太空醫院里的離奇故事。(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由度課文思: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習生字、新詞學生在書上勾劃生字、新詞,同位相互檢查自學情況

3、檢查生字重點指導:詫紐書寫知道:舔

4、學生輪讀課文,梳理課文條理

5、石說大意

三、:講述了“我”到太空醫院治療燒傷的神奇的故事。想知道太空醫院到底如何神奇,下節課我們一起來揭秘。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生詞

2、書讀課文

3、上查找有關太空的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太空醫院的神奇之處

2、體會“我”第一次來到太空醫院心情和感受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精讀課文,重點品析

師:由于燒傷“我”住進了太空億元,在太空醫院的整個治療過程中,太空醫院的神奇讓“我”新奇不已,難以置信,默讀3-20節,思考: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太空醫院有哪些神奇的地方?給作者帶來哪些感受?學生默讀課文勾劃句子并批注

二、與文本對話,引發共鳴

1、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神奇一:“可是干裂的嘴唇發出了火灼般的疼痛……朝我嘴里伸來?!盿.學生感受讀悟b.此時“我”的心情怎樣?感受如何??學生移情體驗,讀句子

神奇二:“真奇怪……我很容易地轉過去。”

a.學生談感受讀悟

b.此時“我”的心情又如何?從哪里看出?

c.分角色讀10-14節,感受心情由迷惑到詫異的變化

神奇三:“突然,一個奇怪的景象使我大吃一驚。……懸掛在空中?!?/p>

a.學生談感受讀悟

b.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神奇四:“我調過頭一看……在給我打針呢。”

a.學生談感受讀悟

b.如果此時是你在治療,你心情如何?

c.帶著感受讀句子

神奇五:“你現在可以把身上的……敞開著?!?/p>

a.學生談感受,提出質疑估計質疑:為什么要在身上涂上一層乳白色的'保護膜?

b.學生自己展開猜想

c.在書上尋找謎底,談談此時自己有何感受

d.此時的”我”還有什么疑問?學習22節

e.當”我”的疑惑解答出來后,心里會想些什么?

三、合理補白,全文

1、當“我”健康出院,準備返回地球時,“我”會對白衣大夫說些什么?

2、你覺得作者關于太空醫院的想法,將來有可能實現嗎?你的依據是什么?

3、師: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前許多人們的夢想都變成了現實,以前人們夢想自己有“順風耳”現在人們發明了電話,有了因特,以前人們夢想自己有“千里眼”,現在有了電視,可視電話。科學技術的神奇讓人們有了呼風喚雨的巨大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太空醫院能變成現實,每一個人都應該懷揣一顆夢想之心,并又把夢想變成現實的決心。

五、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

2、畫一幅科幻或編一個科幻故事

板書:21.太空醫院

翻身——懷疑——神奇——迷惑——打針——詫異——涂保護膜

尼龍絲病床夢想成真

2024年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16】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寫了兩個農夫在秋收后都從自己角度出發,一個認為趁天冷之前賣??梢詮闹蝎@利,另一個認為天冷前買牛節省金錢。買賣成交后,兩個農夫卻分別得到了不同的結果。

教學目標:

1、通過這個故事,揭示了看待問題,處理事情不僅要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還要換個角度從別人的立場審視問題,從長遠打算,經過深思熟慮后在做出決定,同時還不能強調偶然的因素。

2、理解課文的內容,積累本課中的佳詞佳句。

教學重點:

抓住人物不同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揭示看待問題,處理事情。

教學策略:

放手讓學生自學本課,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哪里有不懂的地方,針對學生的問題教師相機的進行指導,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展開討論:買牛者和賣牛者還應該想到什么?用個農夫提建議的方法寫一寫。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朗讀課文。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背誦古詩兩首。

2、默寫兩首古詩。

3、說一說

從前面的課文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課文《兩個農夫》,看看從這篇文章中你又會有哪些收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通順。遇到重要的詞句勾一勾畫一畫,在小組里討論交流。

2、說說你初讀后有哪些收獲和疑惑?

三、理解課文

1、畫出兩個農夫買牛、賣牛的'原因。

(1)你認為他們的想法合理嗎?為什么?

(2)后來又發生了什么事?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從書中劃出相關的語句,感情讀讀,將自己的感悟可以寫在旁邊。

(3)這兩個農夫最后都受到了很大的損失,為什么?他們還應該想到什么?

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2、圍繞著文章的中心:通過這個故事,揭示了看待問題,處理事情不僅要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還要換個角度從別人的立場審視問題,從長遠打算,經過深思熟慮后在做出決定,同時還不能強調偶然的因素。

抓住關鍵的詞語,人物的語言來理解體會。

四、發散思維

賣牛者和買牛者還應該想到什么?(提示:從雙方都能得到的利益提建議)

小組討論交流

五、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作業設計:

將你的建議寫下來。

板書設計:

兩個農夫

賣牛者

買牛者

2024年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篇17】

教學目標

1、會認“噸、敞、哺、濾、矮”5個生字,會寫“噸、敞、哺、濾、肺、潛、矮、判、胎”9個字。掌握“寬敞、哺乳動物、又矮又粗、判斷、胎生”等詞語。

2、初步認識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等說明方法。

3、朗讀課文,了解鯨的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激發學生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鯨的生活習性

難點:鯨的進化過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交流資料

1、出示多媒體課件(在寬闊的海面;深海中各種海底動物自由自在地生活、嬉戲,一只龐大的巨鯨浮出海面。)在這美麗的藍色海洋中,蘊藏著極為豐富的寶藏,生活著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種號稱“海中之王”的動物,它的形體特別龐大,比大象還要大許多呢。知道這是什么動物嗎?(板書:鯨)

2、課前同學們已經搜集了不少關于鯨的圖文資料,下面請大家借助資料先在小組內相互交流對鯨的認識,然后將資料進行匯總,推選一名同學在全班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匯總資料,做好匯報準備。)

3、看來同學們已經了解了鯨的許多知識,對鯨非常感興趣。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鯨”這篇文章。(板書課題:鯨)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用故事吸引學生引發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思考一下:課文中都向我們介紹了有關鯨的哪些內容?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也可以提出來。

(這樣設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自學字詞)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3、檢查自學情況:

1)讀詞語:一噸  寬敞  哺乳動物  過濾  肺部  潛水  又矮又粗  判斷  胎生

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讀準“噸、哺”兩個字的讀音。

(在寫字上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哺”字右邊上面的點不要丟掉。“濾”字筆畫多,左窄右寬?!胺巍弊钟疫叢灰獙懗伞笆小弊?。“矮”字左右不要寫反。)

2)交流:課文每都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呢?請用最簡潔的詞語來概括。

(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板書:大小  演變  種類  吃食  呼吸   睡覺   胎生 引導學生把“吃食、呼吸、睡覺”這三部分概括為鯨的生活習性。)

[通過列提綱的方法,抓住課文的要點,把握全文的脈絡,理清作者敘述的條理。]

3)理解詞語:胎生  哺乳動物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你們最想了解鯨的哪一部分情況呢?請你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個方面,進行探究性學習。

(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1)找出并朗讀相關段落,說說介紹的內容。

(2)從哪幾句話中能看出鯨的這一特點。

(3)圍繞特點,作者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你能讀出相關的語氣嗎?試一試。

2、在小組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

3、全班匯報,教師點撥引導

鯨的外形特點:

(1)(課件出示)

● 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

●我國發現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

(從這幾個數字我們體會到了鯨確實很大。學生練讀,表達出鯨的確很大。體會用列舉數字方法來說明的好處。)

● 它要是張開嘴,人站在它的嘴里,舉起手來……還顯得很寬敞。

(通過具體的例子來進行比較,體會出鯨的大。再練習朗讀。)

(2)指導朗讀

(3)試著用舉數字的方法說明一事

四、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同學們,還記得你最感興趣的那部分內容嗎?還記得我們的學習要求嗎?(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請你打開書,把你最感興趣的那部分內容再仔細讀一讀,再交流學習所得 。

(引導學生繼續按學習第1段的方法匯報并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學習,匯報總結板書。如:可以把鯨的種類、吃食、呼吸、睡覺等歸納到一起列提綱,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把鯨的各方面特點寫的這么清楚,運用了怎樣的說明方法?)

[這樣教學既能放得開,又幫助學生總結一定的學習法,寫作方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最多的知識。]

2、學生小組學習。

3、引導學生匯報自己所學內容,在交流討論中點撥指導。

[以學生自學為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個性的感悟和體驗,不要求統一的說法,只要學生有自己的見解,說出自己的理由就可以。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隨機的點撥引導,以下過程是教學的預測,不是教學的程序,教學關鍵在于教師靈活把握重點,強調在“對話”中生成問題。]

1)演變(可以以鯨的角色來自述)

在遠古的時代,鯨和牛、羊的祖先一樣,生活在陸地上。后來環境發生了變化,鯨的祖先就生活在了靠近陸地的淺海里;又經過了很長很長的年代,它們的前肢和尾巴漸漸變成了鰭,后肢完全退化了,整個身子成了魚的樣子就成了現在的樣子,適應了海里的生活。

(抓住“陸地”——“淺?!薄昂Q蟆比齻€詞,讓學生懂得鯨為了生存下來,就得適應這個變化的環境,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自身體形及器官也發生相應的變化,所以鯨漸漸地變成了魚的樣子。)(課件演示鯨的進化過程。)

(師課件出示填空題)

在(      ),鯨和牛、羊的祖先一樣,生活在陸地上。后來環境發生了變化,鯨的祖先就生活在了靠近陸地的淺海里;又(          ),它們的前肢和尾巴(      )變成了鰭,后肢完全退化了,整個身子成了魚的樣子就成了現在的樣子,適應了海里的生活。

(抓住“很遠的古代”、“很長的年代”、“漸漸”等詞語,讓學生看出鯨進化的過程是非常漫長的。)

[這樣設計掌握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由交流,互取所長,教師只是巧妙地點拔。而角色轉換練習的設計既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又進行了說話訓練,并增加了課堂的趣味]

2)種類:須鯨 ——沒有牙齒

齒鯨 ——有鋒利的牙齒

3)生活習性:

①吃食  (吃什么,怎么吃,特點) (也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匯報)

須鯨  吃小魚小蝦   (“吸進”“閉上”“濾“吞進”等詞寫出了捕食經過。一頓可吃兩噸多,說明食量大。)

齒鯨  吃大魚海獸  (“撲上去”“咬住”“很快”看出很兇猛。)

②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也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匯報)

共同點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從鼻孔噴氣

須鯨  噴出的水柱垂直細高

齒鯨  噴出的水柱傾斜粗短

教師出示插圖 指導學生朗讀。(……就像花園里的噴泉一樣。)

③睡覺  引導學生通過畫圖來理解

生把畫好的簡單圖畫展示出來,再用語言描述。體會出鯨的警覺和自我保護意識。

④生長

胎生    生長快     壽命長

4、朗讀感悟

我們對鯨的特點和生活習性已經有了一些了解,哪個方面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這部分讀給小組的人聽。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學生總結學習這一課自己的收獲。

2、為海洋館寫一段關于鯨的解說詞;

六、布置作業

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對鯨已經有了一些了解。其實,我們人類對鯨還有許多地方都不夠了解,這些都等待著同學們去探索。請同學們繼續搜集課外資料,并從以下幾項作業中任選一項,進行練筆。

1、以“鯨的自述”為題,圍繞某一方面的內容寫一篇短文;

2、利用課后資料袋中提供的材料寫一篇保護鯨的倡議書。

3、根據收集的資料,出一期介紹鯨的小報。

8199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津市| 平顶山市| 林芝县| 兴海县| 恩平市| 襄樊市| 徐水县| 沐川县| 元江| 莱州市| 玛纳斯县| 鄂伦春自治旗| 米泉市| 临西县| 手游| 武定县| 上杭县| 金寨县| 永春县| 安图县| 金平| 衡南县| 灌阳县| 项城市| 繁昌县| 台中县| 桂林市| 依安县| 南江县| 金乡县| 托克托县| 刚察县| 海林市| 紫金县| 望都县| 凌海市| 上高县| 永城市| 西峡县| 梁山县| 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