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寫作2教案
通過教學設計,教師能清楚地知道學生要學的內容,學生將產生哪些學習行為,并以此確定教學目標;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寫作2教案,供大家參考。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寫作2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先簡單地寫自己姓名、年齡、在哪所學校上幾年級,再選取自己相貌、性格、愛好等說說。最后和同學們交流、評議。
2、能夠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把自己各方面有順序地說出來。
二、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把主要部分寫具體,并能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有順序地敘說。
三、教學準備
小鏡子、照片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分三個環節
第一環: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特別是三年級學生作文剛剛入門,就得引發他們的積極性。我根據小學生對新事物好奇的特點。
(先讓學生在課前每人準備一張相片或一面鏡子)
上習作課時讓學生自己看相片或照鏡子觀察自己的相貌,把自己的相貌最有特點的地方記下來。然后想一想自己的性格,平時喜歡靜或喜歡動等等,還有愛好是什么?(如看書、畫畫、體育等等),還有自己最特長的是什么?(如體育、舞蹈等
讓學生各抒已見后,教師小結:每個同學都熟悉自己,如果能把你說的寫出來,大家一聽作文內容就知道是你,那么你就成功了,這樣自然地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寫作欲望。
第二環:細讀要求,明確要點。
這一環主要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方式,明確寫作要求,重在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教會學生如何審清習作提示。
首先讓學生讀一讀習作提示,想一想本次的要求是什么?同學之間討論,明確習作訓練的要求是:一簡單寫出自己的姓名、年齡、在哪所學校上幾年級。二、重點寫自己的相貌、性格、愛好、特長等。三、能根據習作內容,給文章定個題目。四、作文寫完后,認真修改。
第三環,拓寬思路,展開思維。
學生明確了寫作內容和要求后,我便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把自己的相貌、性格、愛好、特長、介紹清楚,所以我采用看-想-議-說-評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看,看看自己的外貌有什么特點。
想,想想自己的性格,平時有什么愛好,有什么特長,但是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剛剛作文起步,再加上生活范圍有限。感知水平不高,積累較少,因而常常感到“沒東西可寫”,又由于年齡特點,為了幫助學生有一個作文感知,我先在學生面前對自己的姓名、年齡、教那年級,(簡單說),相貌、性格、愛好、特長(重點說)說一遍,學生有一定的作文思路,如何去介紹好自己寫下來。
說--評,在學生進行充分討論后,我讓各學習小組選一名代表,把他們的構思的內容說出來,讓大家評一評是否合符要求,在練習說的過程中,我采用了個別說、評說、同桌說、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把自己的構思內容說出來。真正做到了《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以及”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通過看--想--議--說--評”這幾個環節,以及師生、學生之間、互動交流、學生的思維有了寫作的概念,產生“樂于書面表達”的欲望,增強了習作的自信心,老師引導學生把說的內容寫下來,寫作文自然就不再是“難于上青天”的事了,
板書設計:
自 我 介 紹
姓名、年齡、學校、年級(略寫)
相貌、性格、愛好、特長(詳寫、重難點)
練 習 2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寫作2教案2
一、教學要求:
1、能用比較簡潔的語言寫出自己家的 和走法,并畫出示意圖,養成處處留心的好習慣。
2、了解自己家附近的地名及由來。
3、熟記八個成語和兩句名言。
4、寫好鋼筆字,注意“木”的變化。
5、練習口語交際,學會向爸爸媽媽得體地介紹自己朋友的情況。
6、學寫毛筆字。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能用比較簡潔的語言寫出自己家的 和走法,并畫出示意圖,養成處處留心的好習慣。
2、了解自己家附近的地名及由來。
3、熟記八個成語和兩句名言。
4、寫好鋼筆字,注意“木”的變化。
5、練習口語交際,學會向爸爸媽媽得體地介紹自己朋友的情況。
6、學寫毛筆字。
三、教學準備:小黑板、示意圖
四、教學時間:三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處處留心
1、學生自由讀題,明確要求。
2、指名說,你能找到小芳家嗎?為什么?
3、討論:怎樣寫住址才能讓人明白?要注意什么?
4、學生試寫,交流反饋。
5、談談家的地名的由來,古今的變遷。
二、教學成語
1.復習背誦學過的成語 。
2.準確認讀。
(1)學生自讀8條成語,不認識的字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正音。
(3)學生自由練讀。
3.了解大意。
(1)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已經懂了的成語的意思。
(2)教師重點講解分析以下三條成語的意思:
以身許國:把自己獻給國家。
憂國憂民:憂慮國家大事和人民的疾苦。
浩氣長存:盛大、剛直的正氣或精神永遠留存。
4.熟讀成誦。
(1)指名讀。
(2)學生自由讀。
(3)同座位相互練習背誦。
(4)集體背誦。
(5)指名背誦。
5.鞏固積累。背誦學過的一些成語。
三、教學名人名言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請學生講解題目要求。
2.讀正確,讀通順。
(1)讓學生借助工具書自由讀。
(2)指名試讀,教師正音。
3.了解大意,指導朗讀。
(1)教師范讀,學生思考:這兩句名言的大概講了什么意思?
(2)指名試說,教師相機點撥。(第一句大意:人生在世,誰能避免一死呢?但要死得壯烈,死得有價值。我愿留下一顆赤心,以彪炳史冊,昭示后人。“汗青”是指史書。)
(3)在學生了解大意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要邊讀邊體味這兩句名言所蘊含的堅定的信念和遠大的抱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 / 照汗青。”
“風聲、/ 雨聲、/ 讀書聲,// 聲聲入耳;家事、/ 國事、/ 天下事,// 事事關心。”
(4)指名朗讀,師生評議,及時表揚讀得好的同學。
4.熟讀成誦。
(1)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練讀,練背。
(2)同座位之間互背。
(3)集體背誦。
(4)指名背誦。
5.鞏固積累。背誦學過的一些名人名言。
第二課時
教學口語交際
介紹我的朋友
一、介紹朋友,指導選材
1、激趣引入
你在生活中肯定結識了許多的朋友,這些朋友中有些我們都不認識,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好朋友嗎。
2、提出要求
自由讀口語交際訓練要求,你知道了什么要求。
(學生自由發言)
3、你準備向大家介紹哪些小伙伴
學生自由說自己的伙伴(小組交流)
(老師在巡視中,引導學生在眾多的伙伴中,選擇最了解的來介紹)
二、講伙伴,指導交際
1、指導:為了讓大家了解你的小伙伴,請你把這位小伙伴的姓名、性別、年齡、與自己的關系,他做過的什么事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講給大家聽。
(抽在巡視中發現的有代表性的學生說)
2、組織大家評議,肯定優點,提出修改的地方。
四、表演,練習對話
學生三人一組,自由搭配練習。愿意上臺表演的就上來表演。
五、評議、選最佳角色
大家認真觀看別人的表演,提出自己的意見。
(先請平時不太大膽的學生上臺表演,多鼓勵他們)
第三課時
學寫毛筆字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寫作2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引導學生體驗、感受生活,學會通過寫作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
2.引導學生通過寫作感受家中的親情,讓學生們能夠健康成長。
3.學會從日常生活中,搜集整理寫作素材,挖掘有價值的典型材料。
【過程與方法】
創設交流情景,激發學生的情感,提高寫作水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家中的親情,讓學生們能夠健康成長。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真觀察家人的神態、動作、語言,寫出真情實感。
難點:發現并理解生活中親人的愛,寫出真情實感。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自己的習作。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仔細觀察,寫自己的家人。
2.內容具體,語句通順,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想想自己的家人和哪種動物比較像?什么地方像?
難點
真實感受該怎樣去表達。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一個小動物,每個小動物也都有不同的個性,它們能反映出你的生活態度、處事原則和人生追求。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你的家人最像哪種小動物吧。
二、明確要求,選擇內容
1.明確習作要求。
(1)學生自讀教材中的內容,了解習作的內容和要求。
(2)小組交流,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交流,教師點撥,明確要求。
(4)總結與板書。
內容:我的一家人
要求:給家里的每個人都寫上一段。寫完以后,讀給爸爸媽媽聽,請他們提提意見,再認真改一改。
2.交流素材,確定內容。
(1)交流家人和哪種動物比較像?有什么地方像?每天生活在這個“動物園”里,你感覺怎么樣?和組內的同學說一說。
(2)全班交流。交流過程中,學生互相啟發,確定寫的內容。(如果多數學生說的內容相似,教師要加以引導)
三、整理思路,點撥寫法
1.整理思路,擬寫提綱。
(1)你想怎樣寫,在腦海中列出一個框架,打算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和同桌說一說。
(2)然后全班交流,互相啟發,取長補短。
(3)學生自己試著擬寫提綱。教師巡視指導。(強調:不要統一學生的思路,教師要鼓勵有新意的想法)
2.重點指導,點撥寫法。
(1)怎樣才能寫出家人的特點?
(2)指學生回答。在交流中明確:要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等進行描寫。
(3)要通過描述發生在人物身上的具體、生動的事情,來突出他們的個性與特點。
四、個性表達,下筆成文
1.學生動筆寫作,教師巡視,提醒學生給自己的習作起個新穎的名字。
2.教師巡視中做個別指導或疑難解答。
五、佳作引航
我的“動物園”之家
我家有一個“動物園”,我帶你去看看吧。
走進“動物園”,每天都會看到一頭勤勞的“牛”,那就是我的媽媽。有一次,我的媽媽剛上完夜班回來,一看6點多了,她知道我和哥哥今天考試,需要補充營養,于是沒來得及休息就做早飯。每當我們放學回來洗了手坐在飯桌前,飯桌上面已經擺上了香噴噴的飯菜,讓我感到好溫暖。但有時媽媽發起“牛脾氣”來,會讓人喘不過氣。有一次數學考試,我因為粗心算錯了兩道題,媽媽對我采取了“錯一罰十”的“政策”。結果我一著急,又做錯了,就這樣一遍又一遍,直到深夜十一點,這時“瞌睡蟲”又找上門來了,我只好求媽媽:“媽,明天再做吧,我困了。”沒想到媽媽眼睛一瞪,嚴厲地說:“不行,今天的事必須今天完成!”沒辦法,我只好堅持把罰的題目做完。這就是我的媽媽。
我家里還有一只特別溫順的“狗”,他每時每刻保護著我們的家,早出晚歸,特別辛苦。他高大的身軀變得消瘦了,瘦得跟他喜歡吃的排骨似的,他為我們這個家犧牲了很多精力。他就是我的爸爸,就像一條忠誠的狗一樣守護著我這個幸福的家。
我呢,是一只“小老虎”。媽媽做的好菜好飯,總是讓我吃個飽,連爸爸都得讓著我。我不但貪吃,還貪睡。記得有一次,鬧鐘已經響了好幾遍,我還懶得起床。媽媽硬把我拉起來,可我還想睡,當媽媽伸手給我拿衣服時,我又撲騰倒在被子上睡了。結果那天上學遲到了,媽媽說我是正宗的“大懶虎”。
這就是我的普通而又幸福的“動物之家”。
點評:這篇習作分別抓住爸爸、媽媽、“我”的特點寫出了三種動物:牛、狗、老虎。這樣的描寫讓人覺得很有趣味。其中寫媽媽最詳細,寫媽媽是勤勞的“牛”,又寫了她的“牛脾氣”。作者善于表達,突出了一個幸福、溫馨的三口之家
板書設計:
小小“動物園”
明確要求→交流素材→下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