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語文教案 > 四年級 >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全冊

時間: 新華 四年級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每一個四年級語文老師都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每一篇四年級語文教案都是四年級語文老師的心血,你不妨與我們分享你的四年級語文教案。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全冊”,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全冊篇1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讓學生體會到為人真誠的重要性。

2.學認本課10個生字,7個二類生字。并借助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新詞的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復述課文,采用多種方式與課文中的人物進行對話。

教學重點:

體會文中人物的語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啟發。

教學時數:三課時

教學設計(A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認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

二、隨文識字:在課文具體語句中學習生字

兼:會意字 上下結構 八 部

(1)同時涉及或具有幾方面的情況:兼職 兼顧 德才兼備 軟硬兼施(2)加倍、合并:兼并、兼程 兼辦 兼任 兼課 兼管

歉:形聲字 左右結構 欠 部

(1)感到對不住別人:道歉 歉意 抱歉

歉疚(2)莊稼收成不好:歉收 歉年

謊:形聲字 左右結構

(1)假話,騙人的話:撒謊 說謊(2)假的,不真實的:謊言 謊話 謊稱

擴詞:謊報 謊信 扯謊 彌天大謊

罪:會意字 上下結構 四部

(1)觸犯法律的行為:罪行 犯罪 罪證(2)過失,過錯:罪過 歸罪于人(3)痛苦,苦難:受罪 遭罪(4)刑罰:判罪 死罪罪有應得 罪人 問罪 得罪 定罪

吾:上下結構 口部

(1)我,我的,我們的:吾國 吾輩 吾人

(2)姓

抑:會意字 左右結構

壓下去,壓抑:壓抑 抑郁 抑強扶弱

擴詞:抑揚頓挫 抑制 抑止

諒:形聲字 左右結構

(1)寬容:諒解 原諒 體諒 見諒

(2)預想,料想:諒不見怪 諒他也不敢做

悶:形聲字 半包圍 門部

mēn(1)空氣不流通(2)不說話,不張揚(3)聲音低沉(4)在屋里呆著(5)不透氣

擴詞:悶熱 悶氣 悶頭 悶聲悶氣

mèn心情不舒暢:悶悶不樂 悶氣 愁悶 苦悶

均:形聲字 左右結構 土部

(1)相等:平均 均攤 勢均力敵

(2)都,全:均等 均分 均衡

沮:(神色)頹廢:沮喪

三、自由練習讀全文。

四、小結,布置作業:方格本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讀題質疑:

看到這個題目,有什么問題?

(父親為什么要步行18里?)18里=9000米

二、自由讀課文

思考:步行18里的原因。

學習第一自然段:交待了事情的起因。(指導朗讀:

引導學生對這段話分層。)

學習第二自然段:

1.概括這段話的意思。

2.想象:父親當時看我的眼神會是怎樣的眼神?

3.指導朗讀。

三、學習3----9自然段:

面對兒子的謊話,父親的表現是怎樣的?你從中能體會到什么?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揣摩人物心理,體會人物的語言。

3.想象:父親的眼神

四、討論:父親這樣做好還是不好?

(可采用辯論形式:要注意通過抓文中的詞語、句子進行辯論,注意辯論時的語氣態度,也要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從而有力反駁)

五、學了這篇課文,你一定有很多感受,請用一段話寫下來。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處理課后習題。

教學過程:

一、讀文

二、復述課文

三、課后練習

1.讀句子,理解加點詞的意思

(1)一陣罪惡感涌上心頭,……真正原因

罪惡感:指嚴重損害人民利益的行為。

(2)父親身心……最為沮喪與痛苦的事。

沮喪:指灰心失望。

痛苦:身體或精神感到非常難受。

2.與人物對話(此題可在辯論中進行)

3.語言積累

教學設計(B案)

教學過程:

一、由題導入,啟發思考

1.板書18里,說一說有多遠?

2.再板書“步行”,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3.請學生說說看到這個題目有什么問題。

(1)誰要步行18里?

(2)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二、默讀課文,思考學生提出的問題。

1. 概括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2.說說兒子為什么要說謊。

3.畫出描寫父親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體會父親的心情。

4.指導分角色朗讀父子的對話。

5.這件事對作者有怎樣的影響。

三、與文中的人物對話,完成課后的練習題。

四、匯報自己積累的有關誠信的格言。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全冊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和掌握本課重點句子。

3、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的含義,激發學生熱愛老師。

2、重點詞語的理解。

教學準備:

師生共同搜集有關老師的資料,學生課前走訪教師。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激發感情

1、放錄音《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學生欣賞。

2、為了贊美老師,人們常常把老師比作什么?(學生回答)

3、這么多美好的比喻,足以看出人們對老師的崇敬。就拿我來說吧,每次我遇見曾經培育我的老師,總會恭恭敬敬地說一聲:老師,您好!(板書)

4、你們呢,是否也能這么親切地向老師問好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老師,您好!》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通課文,讀準生字。

2、再讀課文,結合“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一課要求學生邊讀邊想,可在自己認為好的詞、句、段上打記號,不懂的詞語、句子可打上小問號。

師巡視學生讀書情況。

3、檢查:

(1)認讀詞語。

(2)指名讀課文,進行群體診斷與矯治。及時指導讀好長句子。

(3)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作業設計:

(一)組詞

鋪()浸()頂()霞()辛()

哺()侵()項()假()幸()

(二)填上合適的詞語

鋪設()架起()

塑造()編織()

三、選擇正確的讀音

衷心(zōngzhōng)塑造(sùshù)

笑語盈盈(yínyíng)浸透(jìnjìng)

第二課時

一、聽寫。

崇高智慧波濤創造浸透涌出塑造朝霞茁壯衷心祝愿

二、精讀課文,感悟內容

1、分句訓練。

(1)自由讀,體會一下,你最喜歡哪一句話,說說為什么。

(2)其他學生補充說明這句話的精彩之處。

(3)指名朗讀這句話,生點評。

(4)生競賽讀這句話,達到朗誦水平。

2、如上,對相關句子進行訓練。

3、重點部分,拓展訓練。

(1)生質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讀這些句子,師生共同解決。

3、重點部分,拓展訓練。

(1)生質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讀這些句子,師生共同解決。

(3)再讀句子,抒發感情。

(4)重點句子:讓春暉和朝霞在心靈閃耀;筆尖飛舞,那是春蠶悄悄地編織理想的絲線;笑語盈盈,那是甘露輕輕地撒向茁壯的新苗。帶學生理解“春暉”、“朝霞”、“春蠶”、“理想的絲線”、“甘露”、“茁壯的新苗”的象征義。

(5)相機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著教師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項創造不蘊含著教師的辛勞!

①指名讀;

②理解“浸透”、“蘊含”的表層意思。

③換一種句式,讀一讀,比一比,體會有什么不同?

④根據你搜集的資料,來證明這句話。

⑤飽含感情地再讀一讀。

4、齊讀。

三、補充資料,增強積累

1、調動學生積累,說說贊美教師的詩句。

2、師出示有關贊美教師的詩文,小故事,學生閱讀。

四、指導小練筆

1、你們一定也有好多話想對教師說,你是不是也仿照課文寫一首詩,長短不限,我們來個新的節目--詩歌聯誦。

2、各自起筆。

3、主動朗讀,師生點評,以鼓勵為主,提出改進性意見。

4、修改后進行詩歌聯誦。

五、作業:

1、感悟積累。

本文是一首(),贊美了教師事業的()和(),抒發了孩子們對老師的()、()之情。

2、找出文中的兩個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3、找出文中的兩個比喻句,其中“春蠶”指(),“理想的絲線”指(),“甘露”指(),“茁壯的新苗”指(),表現了()。

4、背誦課文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全冊篇3

【學習目標】

1、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靜謐、精神大振、枉費心機、浩如煙海、飛渡重洋’’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文中感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重要意義。

3、學習讀文后能將自己的感受說給大家聽。

【教學重、難點】

在讀文中感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重要意義。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題設疑

板書課題,讀題。

一張普通的世界地圖會引出什么發現呢?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去閱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自學反饋。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幫助解決。

3、指名分節朗讀。

4、解釋從課題中提出的疑問:是誰在什么情況下發現了什么?

5、找出課文的相關段落,再次朗讀。

三、觀察、讀文,相互印證

1、分組觀察世界地圖或地球儀,找到南美洲巴西的陸地和非洲西海岸的幾內亞灣看看是否像魏格納說的那樣。再看看其他陸地與海岸線是否相似。

2、熟讀第五自然段“嶄新的奇想”。說說這個奇想與我們剛才觀察所得是否相同。

研讀證據,探究過程

過渡:魏格納為了證明自己的發現是否正確,他做了大量艱苦的考證工作,從浩如煙海的資料中尋找證據。結果發現一份非常有說服力的資料。

研讀第七自然段,對魏格納的推理過程進行梳理。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歸納:

中龍是一種爬行動物,它既見于巴西,又見于非洲。爬行動物是不可能飛渡重洋的,由此證明:當時中龍是生活在同一塊大陸上。

四、熟讀課文,交流感受

1、學生再次默讀全文。

2、魏格納的重大發現靠的是什么?你從這件事中感受到什么?

讓學生圍繞這一問題說一說。

五、布置作業

1、《黃岡》第8課

2、同步閱讀

【板書設計】

8 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

無意發現 產生奇想

尋找證據 引起震動

【教后反思】

學生在交流讀書感受時,我參與其中,以一個讀者的身份,圍繞“魏格納的重大發現靠的是什么”這一問題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讓學生體會到: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反復論證,是魏格納獲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幾個因素。在學生情感升華、意猶未盡之時,可以鼓勵學生繼續查閱有關大陸漂移學說的其他資料,以激發學生繼續探索科學的興趣和愿望。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全冊篇4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和掌握本課重點句子。

3、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和掌握本課重點句子。

教學難點: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是四年級的小學生了,在我們成長的歷程中是誰傳授給我們知識,是誰教育我們做人的道理(是老師)同學們發自內心地對教過我們的老師道一聲“老師,您好!”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對天下所有的老師再道一聲“老師,您好!”板書課題老師,您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標出整首詩共有幾個小節。

2、找兩名同學分別讀詩歌中的兩個小節,其他同學一邊聽讀,一邊看書,想一想這首詩歌寫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精讀感悟。

(一)學習第一小節

1、同學們,讀了這篇課文,你感受到什么?

(老師工作很辛苦……)

2、你從哪里知道的?

(從“古今中外,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著教師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項創造不蘊含著都是的辛勞!”看出來的。)

3、我們一起來讀這兩句,看看這兩句中哪些詞更能說明老師的辛苦?

4、學生齊讀。

(心血、辛勞)

5、為什么呢?

(因為無論哪個人的成長都有老師的心血、辛勞,因為……)

6、說得好,那我們再來讀讀。

7、生齊讀。

8、老師聽了同學們的朗讀,發現同學們不約而同地重讀了一個詞,知道是哪個詞嗎?我們再來試試,

9、生再讀。

(是“哪個人”、“哪一項”。)

10、不錯。“哪個人”指誰?

(每個人。)

11、“哪一項”呢?

(每一項。)

12、噢,那我們試著把這句話改一改,用上“每個人”、“每一項”。

13、生齊讀。每個人的成長不浸透著教師的心血……

(學生全笑)

(應該把“不”改成“都”)

14、說得好,那我們再來試試。

15、學生再讀。

16、你們覺得這樣一改,有什么不同?

17、我們把兩種句子對比讀一讀,好不好?女生讀改了的句子,男生讀原文。

學生對比讀。

(我發現了,課文中的原句感情強烈些……更能突出教師的……辛勞。)

18、是啊,原文更能讓我們感受到教師的事業是多么……

(崇高偉大神圣)。

19、好,我們再讀這兩句,好好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感情。

20、指名讀。小組賽讀。

21、同學們讀得真好,看看第一節,你還能從哪里感受到教師事業的崇高?為什么呢?

(在昨天與今天之間鋪設大道,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架起金橋。因為教師的事業連接了過去和未來)

22、老師要為你們鼓掌,說得太好了,是啊,這里的“大道”、“金橋”都指教師的事業。每當看到時代在飛速地前進,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濤,(師指課題)

生齊讀:老師,您好!

23、你們讀得太好了,老師被深深地感動了。知道為什么嗎?

(生沉默。)

24、我們齊讀這一段,好好體會,想想老師為什么會感動?

25、生齊讀第一段。

(我體會到了,這里面充滿了對老師的感激、尊敬、熱愛……)

26、說得好,謝謝同學們,你能試著用每當……就說句話嗎

27、讓我們一起來歌唱我們的老師吧!

28、生齊讀課文第一節。

(二)合作學習第二小節

1、同學們,剛才我們融入課文中讀,聯系上下文想,抓住文中的關鍵詞,我們就很好地體會文中的內涵,接下來我們就用這種方法,合作學習第二小節

2、默讀第二小節,小組合作探究

3、匯報交流

(1)從“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讓春暉和朝霞在心靈閃耀”體會到詩人為什么贊美教師的事業多美好

(出示: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讓春暉和朝霞在心靈閃耀。)

(2)指導朗讀

出示:“春暉”、“朝霞”分別指什么?(春天溫暖的陽光、早晨的霞光,這里把老師的智慧比作春暉、朝霞般光明美好。)_

(2)從“春蠶編織絲線,甘露撒向新苗。”中體會到教師的工作塑造了人才,美化了心靈,所以說,教師的事業是多么的美好!老師講課的話語,對我們的諄諄教導,語重心長,苦口婆心。也知道了老師是如何培養人才,關愛我們的

出示:從春蠶、理想的絲線、甘露、茁壯的新苗、“筆尖飛舞”、“笑語盈盈”這幾個詞中你聯想到了什么?

4、引讀:教師的事業是美好的,更是辛苦的,我們除了贊美老師,還應對老師有什么情感?

(理解:“衷心”:發自內心。)

5、指導朗讀第2小節

四、放錄音《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背誦全文。(課件出示)

1、同學們讀得真好,老師要獎勵你們,給能背誦的同學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給動畫片配音,這動畫片中還配有《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動聽的音樂呢!

2、指名背、齊背

【教學總結】今天的課還是有效的,與開學第一節課相比,發言的人多,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高,而且從作業反饋上來看,學生做得快,只有一人把崇高的崇寫錯了。這與上一屆學生相比,有些錯誤沒有犯。反思有以下幾點可取之處:

1、由扶到放,主導和主體相結合。第一自然段的教學我采取直奔重點,“古今中外,------!地北天南,------!兩句來教學。讓學生在讀的基礎上,舉例說說自己的體會。然后再學開頭的“在昨天與今天---------”學生就比較好理解。這是教學上的“旁敲側擊”之術。對于太難理解的,與學生生活距離大的,我們可以先放一放,找那些能夠讓學生尋找到感知點的內容先學,這樣逐漸推進,最后難點也就不攻自破了。

第二自然段我放手讓學生自學,結合沒講的“讀書做記號的學問”,讓學生邊自學邊做記號,這樣既培養了自學能力,又能把習慣篇學用結合。學生自學好了,就讓他們提問并同學交流,有效利用的課堂上學生之間的資源。抓住幾個難以理解的詞“春暉、朝霞、甘露、春蠶、理想的絲線、茁壯的新苗”。學生不能解決的教師講解。講解也是需要的,它能節省時間。

2、今天的課堂學生的專注程度比第一節課有進步。大部分學生能夠跟上課堂的節奏。一半學生很投入,熱情高。也許是我的狀態比較好,影響了學生吧。而自己狀態好的主要原因還是對教材的熟悉,對教法的取舍。因為這一課已經教過,而且印象較深,知道學生的問題會出在哪,所以教學設計比較合理。

3、今天的作業學生做得還是比較快的。相比較數學和英語。為什么呢?我想可能是在教學設計時已經把作業考慮進去了,把作業中一些學生易錯的已經強調過了。所以雙基智能上的錯誤較少。這是我近段時間思考的產物吧。因為我們的學生不僅要有較好的口頭表達能力,還要能考。

4、巧用生成資源。我發現在寫課題時,把感嘆號忘了。于是,我靈機一動,問:同學們,你們有沒發現老師什么沒寫?生--------。這感嘆號能省去嗎?為什么?生------。是啊,說得多好啊,讓我們帶著對老師的敬佩、感謝,再讀課題。

但是,今天的作業反映出這班學生很浮躁,不定心,沒耐心,不細心。作業中抄錯的、漏做的現象較多,想當然,不尊重事實的多。總之,做作業的態度極不端正。

以后的教學特別要注重學生的注意力的訓練,規定時間內做作業的效率。

2837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理塘县| 东兰县| 手游| 汝南县| 三江| 合山市| 东明县| 新民市| 富民县| 长阳| 贺州市| 留坝县| 观塘区| 通道| 平罗县| 长阳| 灌阳县| 博罗县| 太白县| 浏阳市| 广宁县| 饶河县| 浪卡子县| 肇州县| 绥江县| 同心县| 河源市| 沁水县| 堆龙德庆县| 平远县| 无极县| 文昌市| 饶阳县| 宝丰县| 高清| 海安县| 沈丘县| 水富县| 阿瓦提县| 双鸭山市| 三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