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語文教案 > 四年級 >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

時間: 新華 四年級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每一個四年級語文老師都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每一篇四年級語文教案都是四年級語文老師的心血,你不妨與我們分享你的四年級語文教案。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篇1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個生字只識不寫。

3、理解和掌握本課有關詞語及句子的含義。

4、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及體會教教師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哪……不……”,“那是……”等句子的含義。

教學準備:

小黑板、字詞卡片、搜集贊美教師的名言。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個生字只識不寫。

一、導入新課

1、啟發談話: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老師的辛勤教育,在教師節之際,您想對培養、教育過自己的老師說些什么?板書課題:1、老師,您好!

2、是啊,老師向孩子們傳授知識,她的諄諄教誨喚起了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對未來的憧憬;孩子們在老師的辛勤培育下正健康成長,他們對老師充滿了感激之情。師生情,這是人世間多么美好的情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飽含深情的詩歌。

二、初讀全詩

1、教師范讀:先聽老師把這首詩讀一遍,同學們仔細聽,想想應該怎樣讀。

2、學生自讀:同學們親自去讀一讀,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3、指名分節朗讀全詩,學生點評,展開賽讀,適時正音:

4、認讀生詞,認準字形:讀準字詞是讀好課文的基礎

(1)哪位同學自告奮勇來讀一下今天的新詞?(出示小黑板)指名讀,正音,齊讀

(2)老師要強調字形了,會最先強調哪個呢,聰明的猜猜看?好的,讓我們用放大鏡把它放大一下:教師范寫,學生書空說筆順

5、齊讀全詩:字詞讀準了,詩肯定會讀得更好了,讓老師來聽一下!老師在傾聽你們每一個人的聲音!

6、再讀全詩,想想這首詩共有幾句,寫些什么?并作初步交流。

三、細讀第一小節(1-5句)

1、指名讀:下面老師請一個同學來讀一下,誰來表現?其余同學邊聽邊思考,這一小節主要講了什么?

2、出示:啊,教師的事業多么崇高!

追問:“崇高”是什么意思?(尚,崇敬)

3、過渡:你是從那里體會出教師事業的崇高呢?找一找

4、交流:

(1)出示:古今中外,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著教師的心血!

a.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古今中外,每個有成就的人都離不開學校教育和教師的培養,所有人的成長都包含了教師的辛勞)

b.比較句子:讀一讀,體會哪種說法更好?

古今中外,哪個…不…古今中外,每個…都…(前一語氣強烈,強調教師的重要作用)

(2)出示:地北天南,哪一項創造不蘊涵著教師的辛勞!

說說意思。(創造靠人完成,而完成創造的人是由老師培養的)

5、指導朗讀這三句

6、過渡:我們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社會的進步同樣離不開老師,于是詩人送老師這樣一句話。

7、出示:在昨天與今天之間鋪設大道,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架起金橋

(1)指名讀句子,其余思考:昨天,今天,現實,理想分別指什么?

(2)指導理解句意

8、學了這幾句詩,同學們有什么話要對老師說嗎?詩人又是怎么說的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出示:每當看到時代在飛速地前進,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濤:老師,您好!)

(1)齊讀,體會對老師的無限感激

(2)哪個詞語最能突出學學生對老師的感激之情,“老師,您好”是在什么情況下說出來的?

(3)再讀:讓老師再感受一下你們的感激之情

9、有感情朗讀第一節

四、作業:抄寫生字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本課有關詞語及句子的含義。

2、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

2.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第一節

1.自由讀課文第一節,思考:第一節哪一句集中贊美了教師的事業?(啊,教師的事業多么崇高!)

2.默讀課文,思考從哪幾句話可以看出教師事業的崇高?按順序從前往后找。

3.討論歸納。(1).第一句(在昨天--------架起金橋)指導理解:

A.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結合課文插圖想想,老師是鋪路.架橋的嗎?

B.小結:人類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是靠老師通過傳播知識,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實現的,教師的事業連接了過去和未來,所以老師起著鋪路.架橋的作用。

C.指導朗讀這兩句。

古今中外,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著教師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項創造不蘊含著教師的辛苦!

指導理解:

A.這里:“哪個人”是指哪些人?(所有人.每個人)

“哪一項”是指多少項?(所有的.每一項)把這兩句話換成肯定的說法,怎么說?這樣一改更能突出教師的辛勞

B.舉例說明(名人名家都是在教師的培養下成才的。如--------)

C.指導朗讀這兩句。

4.引讀:教師的事業這么崇高,對社會的貢獻這么大,我們對教師有什么樣的感情呢?(充滿了對老師的感激、尊敬、熱愛)

齊讀第一節最后一句。(每當看到-------老師您好!)

A.指導理解:這句中哪個詞語最能體現對老師的感情強烈?

(“涌起——這種感情就像大海的波濤一樣強烈)

B.指導朗讀這一句。

C.指導朗讀第一句。

四.學習課文第二節,自由讀.指名讀,要有感情的讀,找出一些優美的句子。

1.自由讀課文第二節,思考這一節又是哪句話贊美了教師的事業?

(啊!教師的事業多么美好!)

2.默讀課文,思考:這一節哪幾句話具體寫出教師事業是美好的?按順序從前到后找。

3.討論歸納。

(1)第一句(用真理-------心靈閃耀)

指導理解:

A.釋詞:春暉(春天是溫暖的陽光)朝霞(早晨太陽出升的云霞)

B.師講解:教師的工作塑造人才,美化了心靈。所以說教師的事業多么美好!

(2)筆尖飛舞,那是春蠶悄悄地編織理想的絲線;笑語盈盈,那是甘露輕輕地灑向茁壯的新苗。

指導理解:

A.這兩句把教師的事業比喻成什么?(春蠶編織絲線;甘露灑向新苗)

B.“筆尖飛舞”指的是什么?(教師粉筆書寫,鋼筆備課批改作業)“笑語盈盈”是什么意思?(老師講課的話語,對我們諄諄教導,語重心長,苦口婆心)

C.指導朗讀。

4.引讀:教師的事業是美好的,更是辛勞的,我們除了要贊美老師還應該對老師有什么感情?

齊讀這節的最后一句(每當看到---------教師,您好!)釋詞:“衷心”(發自內心地)

5.指導感情朗讀第二節。

四.聽錄音,欣賞;邊準備齊背課文

自由練讀指名背齊背

五、作業設計:

1、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浸透(jīnjìn)塑造(sùsuò)

衷心(zhōngzōng)編織(bīnbiān)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蘊含()崇高()閃耀()

祝愿()塑造()波濤()

3、寫出下列詞語意思相反的詞。

蘊含()崇高()閃耀()

祝愿()塑造()波濤()

4、小練筆:《老師,我想對您說》

讀題明要求。出示要求:可以用各種形式,敘說自己想說的話。

導情入境:在我們的成長歷程中,在我們和老師之間同樣也發生了許多感人的事,讓我們打開記憶的閘門,回味那感人的一幕幕……跟親愛的老師說說來自心底的話語。

板書設計:

哪一個不浸透每當…就…崇高

1、老師,您好!哪一個不蘊含每當…就…涌起

教師的事業美好

工作辛苦感激之情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篇2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讓學生體會到為人真誠的重要性。

2.學認本課10個生字,7個二類生字。并借助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新詞的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復述課文,采用多種方式與課文中的人物進行對話。

教學重點:

體會文中人物的語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啟發。

教學時數:三課時

教學設計(A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認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

二、隨文識字:在課文具體語句中學習生字

兼:會意字 上下結構 八 部

(1)同時涉及或具有幾方面的情況:兼職 兼顧 德才兼備 軟硬兼施(2)加倍、合并:兼并、兼程 兼辦 兼任 兼課 兼管

歉:形聲字 左右結構 欠 部

(1)感到對不住別人:道歉 歉意 抱歉

歉疚(2)莊稼收成不好:歉收 歉年

謊:形聲字 左右結構

(1)假話,騙人的話:撒謊 說謊(2)假的,不真實的:謊言 謊話 謊稱

擴詞:謊報 謊信 扯謊 彌天大謊

罪:會意字 上下結構 四部

(1)觸犯法律的行為:罪行 犯罪 罪證(2)過失,過錯:罪過 歸罪于人(3)痛苦,苦難:受罪 遭罪(4)刑罰:判罪 死罪罪有應得 罪人 問罪 得罪 定罪

吾:上下結構 口部

(1)我,我的,我們的:吾國 吾輩 吾人

(2)姓

抑:會意字 左右結構

壓下去,壓抑:壓抑 抑郁 抑強扶弱

擴詞:抑揚頓挫 抑制 抑止

諒:形聲字 左右結構

(1)寬容:諒解 原諒 體諒 見諒

(2)預想,料想:諒不見怪 諒他也不敢做

悶:形聲字 半包圍 門部

mēn(1)空氣不流通(2)不說話,不張揚(3)聲音低沉(4)在屋里呆著(5)不透氣

擴詞:悶熱 悶氣 悶頭 悶聲悶氣

mèn心情不舒暢:悶悶不樂 悶氣 愁悶 苦悶

均:形聲字 左右結構 土部

(1)相等:平均 均攤 勢均力敵

(2)都,全:均等 均分 均衡

沮:(神色)頹廢:沮喪

三、自由練習讀全文。

四、小結,布置作業:方格本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讀題質疑:

看到這個題目,有什么問題?

(父親為什么要步行18里?)18里=9000米

二、自由讀課文

思考:步行18里的原因。

學習第一自然段:交待了事情的起因。(指導朗讀:

引導學生對這段話分層。)

學習第二自然段:

1.概括這段話的意思。

2.想象:父親當時看我的眼神會是怎樣的眼神?

3.指導朗讀。

三、學習3----9自然段:

面對兒子的謊話,父親的表現是怎樣的?你從中能體會到什么?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揣摩人物心理,體會人物的語言。

3.想象:父親的眼神

四、討論:父親這樣做好還是不好?

(可采用辯論形式:要注意通過抓文中的詞語、句子進行辯論,注意辯論時的語氣態度,也要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從而有力反駁)

五、學了這篇課文,你一定有很多感受,請用一段話寫下來。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處理課后習題。

教學過程:

一、讀文

二、復述課文

三、課后練習

1.讀句子,理解加點詞的意思

(1)一陣罪惡感涌上心頭,……真正原因

罪惡感:指嚴重損害人民利益的行為。

(2)父親身心……最為沮喪與痛苦的事。

沮喪:指灰心失望。

痛苦:身體或精神感到非常難受。

2.與人物對話(此題可在辯論中進行)

3.語言積累

教學設計(B案)

教學過程:

一、由題導入,啟發思考

1.板書18里,說一說有多遠?

2.再板書“步行”,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3.請學生說說看到這個題目有什么問題。

(1)誰要步行18里?

(2)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二、默讀課文,思考學生提出的問題。

1. 概括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2.說說兒子為什么要說謊。

3.畫出描寫父親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體會父親的心情。

4.指導分角色朗讀父子的對話。

5.這件事對作者有怎樣的影響。

三、與文中的人物對話,完成課后的練習題。

四、匯報自己積累的有關誠信的格言。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和掌握本課重點句子。

3、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的含義,激發學生熱愛老師。

2、重點詞語的理解。

教學準備:

師生共同搜集有關老師的資料,學生課前走訪教師。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激發感情

1、放錄音《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學生欣賞。

2、為了贊美老師,人們常常把老師比作什么?(學生回答)

3、這么多美好的比喻,足以看出人們對老師的崇敬。就拿我來說吧,每次我遇見曾經培育我的老師,總會恭恭敬敬地說一聲:老師,您好!(板書)

4、你們呢,是否也能這么親切地向老師問好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老師,您好!》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通課文,讀準生字。

2、再讀課文,結合“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一課要求學生邊讀邊想,可在自己認為好的詞、句、段上打記號,不懂的詞語、句子可打上小問號。

師巡視學生讀書情況。

3、檢查:

(1)認讀詞語。

(2)指名讀課文,進行群體診斷與矯治。及時指導讀好長句子。

(3)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作業設計:

(一)組詞

鋪()浸()頂()霞()辛()

哺()侵()項()假()幸()

(二)填上合適的詞語

鋪設()架起()

塑造()編織()

三、選擇正確的讀音

衷心(zōngzhōng)塑造(sùshù)

笑語盈盈(yínyíng)浸透(jìnjìng)

第二課時

一、聽寫。

崇高智慧波濤創造浸透涌出塑造朝霞茁壯衷心祝愿

二、精讀課文,感悟內容

1、分句訓練。

(1)自由讀,體會一下,你最喜歡哪一句話,說說為什么。

(2)其他學生補充說明這句話的精彩之處。

(3)指名朗讀這句話,生點評。

(4)生競賽讀這句話,達到朗誦水平。

2、如上,對相關句子進行訓練。

3、重點部分,拓展訓練。

(1)生質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讀這些句子,師生共同解決。

3、重點部分,拓展訓練。

(1)生質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讀這些句子,師生共同解決。

(3)再讀句子,抒發感情。

(4)重點句子:讓春暉和朝霞在心靈閃耀;筆尖飛舞,那是春蠶悄悄地編織理想的絲線;笑語盈盈,那是甘露輕輕地撒向茁壯的新苗。帶學生理解“春暉”、“朝霞”、“春蠶”、“理想的絲線”、“甘露”、“茁壯的新苗”的象征義。

(5)相機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著教師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項創造不蘊含著教師的辛勞!

①指名讀;

②理解“浸透”、“蘊含”的表層意思。

③換一種句式,讀一讀,比一比,體會有什么不同?

④根據你搜集的資料,來證明這句話。

⑤飽含感情地再讀一讀。

4、齊讀。

三、補充資料,增強積累

1、調動學生積累,說說贊美教師的詩句。

2、師出示有關贊美教師的詩文,小故事,學生閱讀。

四、指導小練筆

1、你們一定也有好多話想對教師說,你是不是也仿照課文寫一首詩,長短不限,我們來個新的節目--詩歌聯誦。

2、各自起筆。

3、主動朗讀,師生點評,以鼓勵為主,提出改進性意見。

4、修改后進行詩歌聯誦。

五、作業:

1、感悟積累。

本文是一首(),贊美了教師事業的()和(),抒發了孩子們對老師的()、()之情。

2、找出文中的兩個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3、找出文中的兩個比喻句,其中“春蠶”指(),“理想的絲線”指(),“甘露”指(),“茁壯的新苗”指(),表現了()。

4、背誦課文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運用讀書記號學習課文的方法。

2、學會12個生字,理解21個詞語的意思。

3、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感受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

教學重點:

運用讀書記號閱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描寫人物語言、行動和心理的詞句。

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

1、大家都已學過了《春曉》,我們再來一起背一下好嗎?

2、揭示課題,古往今來,贊美春天、春雨的詩篇舉不勝舉。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贊美的是什么呢?

(二)自學課文,并檢查自學情況

自學課文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按課后習題1的要求做讀書記號。

2、聯系上下文或運用工具學習生字新詞。

3、想想課文主要寫了誰的什么事。

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讓學生自由地讀讀,議議,記記。

師點撥重點

唇(chǘn),不能讀成chén (晨)竭(念jié,不念jí)

2、提出不理解的詞句,酌情處理。

3、課文主要寫了誰?她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三)給課文分段

我們在第七冊已經學過了好幾種給課文分段的方法,還記得嗎?

請自選一種分段方法給課文分段

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按時間變換順序給課文分段,

按地點變換順序給課文分段,

(四)學習第一段

1、自由朗讀第一段。

2、我們來看一下,在上課時的教室里,發生了什么事呢?(或上課時達麗瑪怎么樣?)

(達麗瑪上課沒認真聽,被烏漢娜老師發現。)

3、烏漢娜老師又是怎么發現的呢?

(烏漢娜老師從42雙眼睛里,發現了面麗瑪這雙走了神的眼睛。)(小黑板出示)

(1)、理解“走了神”: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2)、課文哪些句子寫達麗瑪“走了神”?理解“游蕩”。

(3)、用哪個詞把前后兩部分連接起來的?表明這句話是什么關系?

(4)、理解:“發現”,你從中獲得什么啟發?

4、被發現后,達麗瑪會想些什么呢?

(五)學習第二段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

給達麗瑪補課時,烏漢娜老師是怎樣做呢?

2、達麗瑪又是怎樣回報烏老師的呢?

(達麗瑪望著老師嚴肅的面容,心里發誓:上課再也不讓心跑向大草原了。)

(1)、理解“發誓”:莊嚴地說出表示決心的話

(2)、如果現在你是達麗瑪,你會怎樣發誓呢?

(3)、達麗瑪為什么要發誓呢?

(烏漢娜老師發現達麗瑪“走了神”,用提問來證實后,并沒有批評她,而是放學后給她補課。雖然只是給達麗瑪一人上課,烏老師卻同樣嚴肅認真,這種教育方式深深地感動了達麗瑪,她不僅認識到了錯誤,而且決心改正錯誤。所以要“發誓”。)

(4)、達麗瑪又是怎樣做的呢?

(她把老師講的每一句話都印在心里。)

“印”什么意思,能換成什么呢?

3、正因為達麗瑪這么認真地聽課,所以外面下雨了,她也沒有發現。

4、指名讀,再齊讀。

5、達麗瑪沒看見閃電,沒聽見雷聲,那她聽見了什么呢?

(“老師,我只聽見您給我講課。”是的,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的嗓音,只看到老師發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閃電、雷聲?)(小黑板出示)

(1)、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達麗瑪聽課時怎樣?

從哪里看出?三個“只”字可以看出。

(2)、從“沙啞的嗓音”和“發干的嘴唇”,可以看出烏老師當時怎樣?

6、正是這樣疲勞的烏老師,當她得知達麗瑪聽課時,沒看見閃電,沒聽見雷聲,時心里怎樣?(激動)

7、為什么這么激動?

8、分角色朗讀,體會達麗瑪的專心與烏老師的激動。

(六)鞏固練習

至于烏老師是怎樣護送達麗瑪回家的事,我們下堂課再來學習。現在,老師要看看大家,是否把這堂的知識都掌握了。

1、填空(不重復,盡量用本課學過的詞語)。

( )的眼睛( )的眼睛( )的眼睛

( )的春雨( )的春雨( )的春雨

( )的面容( )的面容( )的面容

2、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

游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竭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斷對下列句子的理解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達麗瑪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圓溜溜的一雙眼睛望著老師烏漢娜,但是她的心卻跟著春風一起,游蕩到大草原上去了。”達麗瑪瞪大眼睛望著老師是故意裝給老師看的,為是的不讓老師發現她思想開小差。( )

(2)、“‘達麗瑪,這個問題你來回答。’烏漢娜老師從42雙眼睛里,發現了達麗瑪這雙走了神的眼睛。”烏老師能從那么多同學中發現達麗瑪“走了神”,是因為她上課時特別注意達麗瑪。( )

(3)、“達麗瑪坐下來,竭力忍住,才沒讓眼淚掉下來。”這句話是寫達麗瑪為自己做錯了事,給老師添麻煩悔恨極了的心情。( )

(4)、“‘老師,下雨了!’她驚奇地說。”達麗瑪之所以感到驚奇是因為草原上春天下雨極為罕見。( )

板書設計:

11、春天的雨點

達麗瑪  烏漢娜老師

上課時  走神  發現

補課時  發誓  補課

專心   放心

護送時  感激  護送

知錯就改  關心愛護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篇5

【學習目標】

1、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靜謐、精神大振、枉費心機、浩如煙海、飛渡重洋’’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文中感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重要意義。

3、學習讀文后能將自己的感受說給大家聽。

【教學重、難點】

在讀文中感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重要意義。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題設疑

板書課題,讀題。

一張普通的世界地圖會引出什么發現呢?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去閱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自學反饋。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幫助解決。

3、指名分節朗讀。

4、解釋從課題中提出的疑問:是誰在什么情況下發現了什么?

5、找出課文的相關段落,再次朗讀。

三、觀察、讀文,相互印證

1、分組觀察世界地圖或地球儀,找到南美洲巴西的陸地和非洲西海岸的幾內亞灣看看是否像魏格納說的那樣。再看看其他陸地與海岸線是否相似。

2、熟讀第五自然段“嶄新的奇想”。說說這個奇想與我們剛才觀察所得是否相同。

研讀證據,探究過程

過渡:魏格納為了證明自己的發現是否正確,他做了大量艱苦的考證工作,從浩如煙海的資料中尋找證據。結果發現一份非常有說服力的資料。

研讀第七自然段,對魏格納的推理過程進行梳理。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歸納:

中龍是一種爬行動物,它既見于巴西,又見于非洲。爬行動物是不可能飛渡重洋的,由此證明:當時中龍是生活在同一塊大陸上。

四、熟讀課文,交流感受

1、學生再次默讀全文。

2、魏格納的重大發現靠的是什么?你從這件事中感受到什么?

讓學生圍繞這一問題說一說。

五、布置作業

1、《黃岡》第8課

2、同步閱讀

【板書設計】

8 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

無意發現 產生奇想

尋找證據 引起震動

【教后反思】

學生在交流讀書感受時,我參與其中,以一個讀者的身份,圍繞“魏格納的重大發現靠的是什么”這一問題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讓學生體會到: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反復論證,是魏格納獲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幾個因素。在學生情感升華、意猶未盡之時,可以鼓勵學生繼續查閱有關大陸漂移學說的其他資料,以激發學生繼續探索科學的興趣和愿望。

280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口县| 内黄县| 崇文区| 景德镇市| 台山市| 黎川县| 博野县| 宁明县| 晴隆县| 阿城市| 武胜县| 萨迦县| 临夏县| 台中市| 花莲市| 高台县| 弥渡县| 江孜县| 米易县| 内黄县| 铁力市| 秦皇岛市| 肃宁县| 威宁| 华蓥市| 长岭县| 博湖县| 汉寿县| 翼城县| 安化县| 灵石县| 东方市| 扎囊县| 乌拉特后旗| 资兴市| 防城港市| 唐山市| 新巴尔虎左旗| 荔波县| 威信县| 金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