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電子書
每個語文老師都要知道如何寫語文教案,它能夠讓老師的教學工作順利開展。語文老師在課堂中可挑選一些有內涵的文言文或者是有意義的童話故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電子書”,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電子書篇1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13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文本的內容,體會文本表達的思想感情,積累文中率真質樸的童話語言。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插圖和文章細節,感受安徒生小時候家庭生活雖然艱辛,但樂觀的父母讓家中充滿了溫馨,充盈著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激發學生多積累童話語言,體會安徒生小時候的生活感受。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自學生字遇到不懂的記下來。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都非常喜歡安徒生這位童話大師的作品,你們想不想知道他的童年是怎樣的呢?出示課件:(安徒生童年時居住的破舊的小房子)
2、同學們請看,安徒生就出生在這個窄小破舊的小屋里,這個家庭會給他留下什么樣的童年回憶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3、導入新課,出示題目。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查字典等。
2、用課件出示文中的生詞,指明讀,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名詞。
如:地名——-歐塞登,人名————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對于這些地名和人名反復朗讀加強記憶)
對”拉封丹”和“霍爾堡”這兩個人和《天方夜譚》這本書可略做介紹。
三、再讀課文,感悟作品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讀完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說說安徒生的家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印象或看法。
3、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點撥、歸納。如:窄小、破舊、貧窮、溫馨、美好、有生機等等。
四、品讀課文,感悟理解
找一找文中的那些描寫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些句子一帶而過,有些要細細品味。學生談到父親、母親時教師用不同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感悟形象)
可以重點感受以下語句:
涉及到父親的:
1、好在墻上掛滿了畫,抽屜里也滿是漂亮的玻璃杯和裝飾品。門的鑲板上是一幅優美的風景畫,現在想想,那對我來說猶如一個畫廊。
(抓住“畫廊”這個詞展開聯想,想象那間破舊的小屋的另一番情景,讓學生描述。)
腦中有了畫面再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引導學生猜想畫廊是誰的杰作?
2、父親漢斯。安徒生非常愛我。每到他的休息日————星期天,他都會用整天的時間給我做玩具和畫圖畫。到了晚上,他還常常給我大聲朗讀拉封丹、霍爾堡的作品和《天方夜譚》里的故事。在我的記憶里,只有這時候才能見到父親的笑容。
(可以從孩子的角度談父親給安徒生的啟蒙。
你喜歡安徒生的父親嗎?為什么?)
3、我可憐的父親,美夢從沒成真,可也從未忘記過去。記得有一次,一個文法學校的學生來訂做一雙新鞋當看到他的課本時,父親的眼里閃動著淚花。他深情地對我說:“這也是我應該走的路!”那個晚上,父親再沒有說什么。
(這句話可抓住“我可憐的父親,美夢從未成真,可也從未忘記過去。”這句話拓展:父親有一個夢,————————————來感受他的父親有美好的追求。)找學生讀出對父親的愛,(齊讀,教師指導朗讀)
涉及到母親的:
1、我們與鄰居家之間隔著的排水溝有個土箱子,里面種著香蔥和西芹。這就是媽媽的花園。
(讓學生圍繞“媽媽的花園”談談自己的理解,感悟媽媽的心境。)
2、媽媽總跟我說,我比她小時候幸福多了。它是把我當成貴族的孩子來撫養的。
(讓學生深刻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安徒生的父母給了他那些財富?)
找學生讀出對母親的愛,(齊讀,教師指導朗讀)
美讀全文。
五、拓展、練筆
像安徒生那樣用詩一樣的語言來表達:
童話是童年的夢,他的童年————————————-
(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填寫)出示課后的一段話。
激勵學生讀一讀安徒生的自傳《我的童話人生》
六、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電子書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5個會寫的生字;熟讀成誦并將古詩背誦下來,
理解詩句表達的含義。讓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在學習中得到提高。
2、通過朗讀加深感悟,在課堂內討論交流使詩義不講
自通。
3、春意盎然給學生以美的熏陶,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對
別樣春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理解古詩大意,學習詩中出現的5個生字。
教具準備: 課件 音樂磁帶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節
教學內容:
1、朗讀古詩。2、理解詩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展示一組春天的圖片)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是春天的圖景,有春天筑巢的小燕子,各種春天開放的鮮花爭奇斗艷_)
這春天是那么美麗多姿,今天我們還要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詩----《送春》
二.朗讀古詩
1.聽老師配樂范讀古詩。(記住生字的讀音)
2.教師領讀古詩。
3.學生自由練讀古詩。要求朗讀熟練準確,并在讀的過程中找出問題。
4.齊讀古詩。
5.指名讀詩。
三.理解詩意:
1.小組合作學習討論每句詩的含義。
2.組內合作匯報,說說自己讀懂了哪句詩。
大意:
三月的春天,各種美麗的春花竟相開放。一朵凋謝了,更多的花卻開放了。在那小小的屋檐下,每天都有勤勞的小燕子飛來飛去忙著銜泥筑窩。杜鵑更是每夜不停地啼叫,不相信自己喚不回春風的到來。
4、在理解詩義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四.布置作業: 背誦古詩,把古詩的意思講給家長聽。
第二節
教學內容:
1.復習古詩。 2.學習生字。 3.做練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古詩:
1. 齊背古詩
2. 指名背誦
二.學習生字
尤 獨體字 詞語:尤其 尤其是 尤為
猶 左右結構 左形右聲詞語:猶如 猶疑 猶豫 猶豫不決
帝 上下結構 詞語:帝國主義 帝王
啼 左右結構 左形右聲詞語:啼笑皆非 啼叫 啼鳴
喚 左右結構 左形右聲詞語:呼喚 叫喚 召喚
三.練習:
尤( )帝( )喚( )
猶( )啼( )換( )
四.作業設計:
書寫生字。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電子書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及勇于創新的精神。
3、德育目標:激發學生對小興安嶺的向往,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4、創新目標:創設情境,讀中感悟。
教學分析與處理
1、教材分析:這是一篇寫景散文。作者采用總一分一總的結構,展示了小興安嶺一幅幅精美的畫面。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體會作者用詞準確,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2、學生分析:學生在上一單元已經學習運用多讀多想,讀通課文的讀書方法把課文讀通,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再加上課文里對小興安嶺美麗景色的描寫,更能使學生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和瑰麗。
3、創新點:在課堂上體現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創新人格。
4、空白點: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合作學習喜歡的內容。
課前準備:
因為搜集和處理信息是構建課內外聯系的重要紐帶,這一課與我們生活緊緊相連,在課前,我要求學生們搜集有關資料,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同時從心理上做好學習的準備。
教學方法:研究體驗式創新教學法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也許沒有去過小興安嶺吧,那里的景色可美啦!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走進小興安嶺,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瑰麗。
二、提供信息點拔啟發
1、根據學生預習情況,提問:課文是按什么順序描寫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2、學生有選擇地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3、提問:你最喜歡那個季節的小興安嶺,為什么?
三、學生研究合作交流
1、小組討論共同合作學習。(每個小組討論后填寫研究報告單)
2、學生匯報結果,指導學生朗讀體會作者的喜悅之情。
3、通過同學們的討論,你又喜歡上哪個季節的小興安嶺了?
4、學習了2一5自然段,你認識中的小興安嶺是什么樣的?
5、討論: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又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呢?
6、師主共同討論研究,并一起完成板書。
四、反思小結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們學會了什么?
五、研究性作業
假設你有機會成為小興安嶺這幅美景中的一員,你希望你會是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同學們都能將自己當成大自然中的一棵草、一滴水、一個小生命,那么熱愛我們生活的環境,珍惜我們生存的空間。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電子書篇4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詩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體會作者對春天的贊美之情。
2、運用電教媒體,培養學生的理解、想象、作畫、寫作能力。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二、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了解古詩所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時間: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1、揭題,明確本課時學習目標:學習游園不值
2、解題:詩中的"園"是我們常說的公園嗎?誰知道題目是什么意思?
3、介紹作者(用網上資料示作者情況)。
4、初讀,大體了解詩的內容。
5、師示范朗讀。
6、生隨師小聲朗讀,體會讀音的準確性。
7、投影課本上的插圖:生自讀詩,借助字典和插圖,想句子的意思,并標出不懂的詞語。
8、字詞質、釋疑。
(應:原意“應該”,這里當“大概”、“可能”講。
憐:愛惜。這個詞在此不當“可憐”講。
屐齒:木底鞋下的橫梁。
小扣:輕輕地敲。
柴扉:柴門。
久:很長時間。)
9、指名逐句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大概主人愛惜園中的青苔,怕前來賞園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壞。我輕輕地敲著柴門,好久地沒有人來開。滿園的春色是關不住的。看,一枝粉紅的杏花正伸出墻頭來。)
10、指導讀,讀出詩的韻味來:
師讀,生仿讀:自讀,指讀,齊讀。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11、啟發想象:
①、詩人并沒有進園,他怎么知道園中早已是滿園春色呢?
②、園中的景象是怎樣的?(4人組討論)
(有柳樹和各種美麗的花;有蝴蝶、蜜蜂;有濃郁的花香等。)
12、將詩中的內容通過畫面展示出來。(學生各自據詩意畫畫)
13、交流:投影學生的畫,師生評議。
14、試試:將本詩用自己的話改作一下(可以是詩,也可以是散文。)
15、習作,交流,評議。
16、背誦詩句。
17、小結:作者看花雖然進不了門,但他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今天通過學習和體會詩意,也使我感到了春天的氣息和美好的春景。
五、作業:背誦、默寫《游園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