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書五年級下冊教案蘇教版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語文書五年級下冊教案蘇教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書五年級下冊教案蘇教版1
一、教材解讀:
1998年夏天,我國長江流域遭受了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沿江各地特別是長江中游一帶險情不斷,人民群眾的財產乃至生命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在這萬分危急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和幾百萬人民群眾一起,戰洪水,斗惡浪,打響了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
《大江保衛戰》一文主要贊頌了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們在到處肆虐的洪水前,是怎樣忘我地保衛大江、救助人民群眾的事,謳歌了新一代人民子弟兵在危險和困難面前毫不畏懼、全然不顧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再現了他們光輝的形象。同時也表達了子弟兵與人民的魚水情深。
戰,即戰斗。將抗洪搶險比成戰斗,可見災情的嚴重性和斗爭的緊迫性,它反映了黨和政府對人民利益的莫大關心,表現了人民子弟兵為了人民的利益而奮不顧身的可貴精神。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把握課文的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心系人民,團結抗洪,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課文的朗讀,理解,感受課文采用的點面結合的方法描寫人民子弟兵抗洪救災中所體現出來的英雄氣概,既全面有真實生動。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及其他有關的視頻材料。
五、總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學習掌握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詞語,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的思路,學習第一段。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師述:曾經有這樣一首歌唱遍祖國大江南北,許許多多的人為之留下了感動的淚水。請聽——《為了誰》。(利用電腦播放歌曲)
2、過渡:這首歌贊頌了抗洪救災中英勇無畏的人民子弟兵。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1998年抗洪救災的課文。
3、板書課題:大江保衛戰
讀題,解題,質疑:
戰,即戰斗。
課文什么比成戰斗?(把抗洪搶險比成戰斗。)
將抗洪搶險比成戰斗,說明什么?(災情的嚴重性和緊迫性。)
4、教師簡介背景
1998年夏天,我國長江流域遭受了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沿江各地特別是長江中游一帶險情不斷,人民群眾的財產乃至生命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在這萬分危急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和幾百萬人民群眾一起,戰洪水,斗惡浪,打響了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導讀課文:
同學們,你覺得,你學習這篇課文,主要想知道什么?
(交流: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教師進行必要的歸納。)
現在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讀課文,把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等,通過劃一劃,注一注等方式,把它記錄下來,留待交流。
2、學生按要求自由讀課文。
(教師巡視)
3、檢查自由讀課文后的效果。
(1) 多媒體出示生字,詞語指名朗讀,正音。
(2)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3) 交流初讀的感受,收獲。(從整體上感知課文。)
三、再讀課文。
快速閱讀課文,按照為“什么戰——怎樣戰——戰斗的結果”這樣的敘述順序,給課文分段。并用一句話概括每一段的內容。
組織交流,教師點評歸納。
(第一段(1):寫長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響了大江保衛戰。
第二段(2~5):寫我部隊官兵在大江保衛戰中表現神勇,涌現出許多動人事跡。
第三段(6):贊揚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遠銘記在人民心中。)
四、學習第一段
1、 生自由大聲朗讀課文的第一段。
2、 讀了這一段,你感受到了些什么?
(交流,并找出重點的詞語句子,讀一讀。
災情危急:“暴雨”、“大暴雨”、“一場接著一場”、“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以及三個“!”
奔赴戰場:日夜兼程,挺進
3、指導朗讀。讀出情況的危急,讀出子弟兵們英勇無畏,大戰洪水的英勇氣概。
(指名朗讀,評點,再讀,齊讀。一定要指導學生用一字一頓的重音,把三個“!”讀出來。)
四、作業
1、抄寫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品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的重點部分內容,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閱讀賞析,理解含義較為深刻的句子;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為了保衛國家和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2、指導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齊讀第一段(媒體播放災情,渲染氣氛),說說主要內容。
二、學習第二段
(一)、快速默讀課文的第二段,思考:
這一段寫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衛中的動人事跡,主要寫了哪幾個典型事跡?
(1)默讀。
(2)交流概括。
大堤搶險
(3)板書: 錚錚鐵漢(典型人物)
勇救群眾
(二)品讀課文——大堤搶險-
1、幻燈片出示搶險的圖片,學生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圖意。
2、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看看課文又是怎樣描述的,哪些話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生自由讀課文3-4自然段)
3、學生談自己感動的內容,指導朗讀,感悟表現戰士們奮不顧身和樂觀主義的精神的詞句。
出示
(1)“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
朗讀,體會到戰士們意志堅強、奮不顧身的精神。
(2)“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人墻。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保住了,官賓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
(3)“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
(4)“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朗讀,體會子弟兵大無畏的樂觀主意精神,與人民心連心的本質。
4、小結過度:
這一層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句描繪了子弟兵的群體形象,體現了全體官兵為了保衛國家和集體的利益,為了保衛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接下來,課文又是從哪個角度去描寫的呢?
(三)品讀課文——錚錚鐵漢
1、學生自由讀,說說這一層主要講了什么?
2、交流:
你覺得黃曉文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討論,結合學生的交流,出示:
“黃曉文大聲說:“來不及了!”說著,一咬牙,猛地把鐵釘一拔,一股鮮血涌了出來。黃曉文隨即從身上扯下一綹布條,三下兩下把腳捆了個結實,二話沒說,轉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 ……”
指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好好朗讀,體會人物的內心。
3、齊聲朗讀——
“在那幾十個難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這樣感人的事跡啊!”
4、談談自己的感受。——像黃曉文這樣的鐵漢,這樣動人的事跡太多了,說明人民子弟兵個個都是錚錚鐵漢。
(四)品讀課文:勇救群眾
1、過渡:師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在那幾十個難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這樣感人的事跡啊!”
師:還有哪些感人的事跡,請同學們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2、指導朗讀,理解,背誦——
(1)“戰士們的沖鋒舟劈波斬浪,飛向漂動的樹梢,飛向滅頂的房屋,飛向搖搖晃晃的電桿。”
抓住三個“飛向”引導學生體會到群眾正在危險中,戰士們迫不及待地進行營救。
(2)“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軍旗飄揚;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軍徽閃爍。”
抓住四個“哪里”引導學生朗讀,體會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給人民,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
師,他們真是無愧于“軍旗”、“軍徽”,他們不愧是人民子弟兵啊。所以——
(3)“滔滔洪水中的群眾,看到了紅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們的大救星。”
抓住“看到了……看到了……就像看到了……”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到人民群眾對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軍民魚水情。
如此令人感動的情景,如此感人的文字,我們能背出來嗎?
(五)小結:
讓我們再來看一看,英勇的子弟兵是怎樣不惜一切抗洪搶險的。
播放視頻《大江保衛戰》
三、導讀課文最后一段。
學生齊聲朗讀。
四、總結全文,作業
1、回全文最讓你感動的是什么?述說感動的理由。
2、摘抄排比句,體會句子的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節。
板書設計:
大堤搶險(面)
大江保衛戰 錚錚鐵漢(點)
勇救群眾(面)
英雄 銘記
語文書五年級下冊教案蘇教版2
教學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電腦、埃及金子塔圖片,多媒體課件等;
2、學生準備:預習課文,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 造金字塔所采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教學目標:
1、和學生一起走進課本,去埃及感知金字塔工程宏偉、精巧的特點。體會作者是如何將金字塔宏偉、精巧的特點寫具體生動的。
2、憑借語言文字、數字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3、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深入語言文字,體會作者是如何將金字塔工程雄偉、精巧的特點寫具體生動的。
教學難點:
如何充分利用搜索的圖片視頻等讓學生對金子塔有一個理性的認識。
教材分析:
《埃及的金字塔》是蘇教版第十冊第14課,這是一篇說明文。課文著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教法與學法:
本文是說明文,學生興趣不濃。為了讓學生喜歡,學好。我借助百度搜索和多媒體,采用了自主探究學習與網絡課堂的講讀討論法相結合的方法,設計了新穎的教學過程,使學生愛學、樂學、會學,樂于合作,積極探究,深入感悟,學習得到了深化。
1、創設情境,個性閱讀。
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去體驗和感悟。例如在教學金字塔的結構精巧的特點時,可以讓學生欣賞金字塔的圖片,在美妙絕倫的圖片面前,學生贊嘆之情油然而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再品讀文中相關的語句,感悟金字塔結構的精巧,水到渠成,個性閱讀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2、巧妙利用,突破難點。
利用多媒體也能解決課文的難點,如學生對于金字塔壘石頭的方法不能夠理解,我讓電腦通過畫圖演示壘石的方法,(其他同學在紙上畫)然后向同學解說過程,自然就解決了這點。不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對課文的理解也更直觀了。
3、課外延升,促進發展。
了解完金字塔讓學生交流課外收集的有關世界文化遺產的信息,并說說作者運用的方法。這樣使大多數學生獲取了更多的信息,也鍛煉了學生收集信息后的理解加工的能力以及向別人表述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巧妙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和大家去埃及旅行,大家說好不好?埃及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金字塔了,同學們想不想知道為什么叫金字塔啊?
你會用文中哪些詞來形容它? 過渡:是啊,埃及金字塔憑什么傲對碧空。今天這一節課,讓我們走近它,解決這個問題,有信心嗎?
二、重點切入,整體感知。
1、出示學習要求:快速地讀課文3—5小節,抓住文中一句關鍵句,再從這個關鍵句中找出重點詞語來回答這個問題。
2、學生回答,出示過渡句。齊讀 師:這句話中你找到埃及金字塔傲對碧空的原因了嗎?(板書宏偉、精巧、建造)
3、小結:這句關鍵句是過渡句,它將上下文有機地連接了起來。通過這句過渡句我們知道了埃及金字塔能傲對碧空的原因。讓我們在來讀一讀這句過渡句。
三、精讀感悟,體會寫法。
過渡:埃及的金字塔很多,文章不可能一一向我們介紹,作者想了什么辦法?(板書:舉例子)舉了哪個例子?接下來讓我們走進胡夫金字塔,真切地感受它的宏偉與精巧。
1、出示學習要求:仔細讀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從哪些字詞句中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說說作者是如何寫的?
2、學生自主感悟探究。
3、組織交流,引導想象,指導朗讀,加深理解。(隨學生交流相機出示)
重點句;
A、“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
B、“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有人估計,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米寬的道路,可以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
C、“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4、小結
作者用了一系列的說明方法,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讓我們再一起來感受一下金字塔的獨特魅力吧!
(設計意圖:以多媒體為輔助,學生能看到直觀的文字資料以及相關的圖片,加深印象,能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
5、過渡:聽了同學的講解,看了生動的畫面,此時的你想說些什么?因此文章結尾也說——我想它更是全人類的驕傲,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遺產。讓我們懷著崇敬與驕傲來贊美一下吧!(齊讀最后一節)
(設計意圖:利用“畫圖”程序讓學生演示在建造金字塔的過程中壘石的情況,學生很清楚地了解這一過程,解決理解上的難點。)
五、課外延伸,豐富積累。 在世界文化遺產中,除了埃及金字塔,你還知道哪些?
語文書五年級下冊教案蘇教版3
一、『教學目標』
1、組織學生自學生字詞,理解詞意,允許留有疑難。
2、指導學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引導學生深入語言文字,體會金字塔工程雄偉、精巧的特點。
4、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初步體會金字塔的雄偉與神秘。
5、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對課文內容進行質疑。
6、學習作者描寫的方法,嘗試練筆。
7、引導從課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二、『教學重點』
1、引導深入語言文字,體會金字塔的雄偉精巧,感受埃及人民的勤勞智慧
2、積極鼓勵學生提出質疑。
三、『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趣
1、同學們知道四大文明古國嗎? 板書:古埃及、印度、巴比倫、中國 勤勞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國人民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偉大文明。說到中國,人們必然會想到舉世聞名的建筑“萬里長城”。說到埃及,人們又必然會想到同樣舉世聞名的建筑“金字塔”。
2、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3、誰能練習我們看過的電影、電視或讀過的書籍,說說你了解的埃及
4、簡單介紹埃及(瀏覽專題學習網頁“簡介埃及”部分)
(二)初讀課文、疏通詞句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要求:
(1)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讀通句子,難讀的多讀幾遍
(3)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4)劃出不懂的詞語和句子
2、檢查自學效果
(1)學生匯報自己勾畫的生字詞,學生朗讀
(2)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共同討論交流解決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想一想各自然段說了什么?
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介紹了有關金字塔的哪些內容?
3、給課文分段
(四)激發興趣、鼓勵質疑
1、欣賞埃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金字塔(專題學習網頁“金字塔王國”部分)
2、師: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撲朔迷離的金字塔建筑,同學們讀了課文有什么疑問?或者還想了解什么? 學生自由質疑 教師引導整理質疑問題
3、“舉世聞名”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
4、為什么說舉世聞名的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語文書五年級下冊教案蘇教版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工程宏偉、精巧的特點及作者描寫的方法。
3、從本課語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投影片、掛圖。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中國的首都是北京,在北京可以看到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你們可知道,埃及的首都在哪里?埃及又有什么名勝呢?
2、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埃及的金字塔)
3、埃及的金字塔在哪里?它為什么叫“金字塔”,怎樣建造起來的?我們學了這篇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指導,疏通詞句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讀通句子,一邊讀,一邊畫出生字。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寫出不懂的詞語和句子。
2、查自讀效果。
(1)學生匯報自己勾畫的生字詞,教師用投影儀映示,學生朗讀。
(2)指出下列詞語所在的句子,輕聲朗讀,重點領會。
埋葬:掩埋尸體。輪廓:物體的外緣線條。
精巧:精細巧妙。結晶:比喻珍貴的成果。
摩天大廈:指高聳入云的大樓。
(3)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當場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并思考每個自然段說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
(1)金字塔在哪里?
(2)金字塔的外觀有什么特點?
(3)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來的?
(4)為什么叫“金字塔”?
(5)為什么說“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2、根據上面的問題,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埃及金字塔所處的地理及概貌。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介紹埃及金字塔的外觀和結構的特點。
第三段(第4、5自然段):介紹這樣宏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來的。
第四段(第6自然段):點明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果。
3、根據段意,指名試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小結。
四、指導書寫
1、投影映示生字。
2、指導學生注意字各部分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學生臨寫。
4、師生評價。
5、強化練習。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課后習題3)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舉世聞名”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2、為什么說埃及的金字塔是舉世聞名的?
(從結構、建造等方面簡單地加以敘述)
二、講讀第一段
1、輕聲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回答
(1)“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在哪里?
(2)“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外觀如何?
2、看圖,品味文字。
(引導學生從“金黃色的沙漠”是埃及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角錐形”是金字塔的外觀,“巍然屹立,傲對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氣勢。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
3、朗讀課文第一段。
三、講讀第二段
1、默讀課文第2、3自然段,思考
(1)金字塔的外形具有什么獨特之處?
(2)以胡夫金字塔為例,作者具體寫出了這一工程的哪些特點?
2、指名回答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獨特之處。
(1)金字塔為什么叫“金字塔”?
(2)第2自然段寫金字塔的外觀是否和前面的“角錐形”一致?
(3)朗讀第2自然段的第4、5兩句話。
3、輕聲朗讀第3自然段,回答:胡夫金字塔具有哪些特點?
(1)胡夫金字塔外觀上具有哪些特點?(高大、重)
(2)胡夫金字塔在結構上具有哪些特點?(平整、緊密)
4、理解重點句子,體會課文是怎樣描寫金字塔的外觀宏偉與精巧?
(1)投影映示句子
“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
(2)指名讀這兩句話。
第①句是用什么方法來說明胡夫金字塔很高?(列數字)但146米究竟有多高呢?同學們想象得出嗎?第②句也是如此,究竟是怎樣的平整與緊密呢?我們看課文是怎樣具體描述的。
(3)投影映示
按課文內容填空
A、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B、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
(4)邊讀邊想,補充后的句子與前面出示的句子相比,好在哪里?
(用打比方、作比較、舉例子等方法,把我們與遙遠的金字塔拉近了距離,對金字塔的宏偉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
5、小結說明方法。
為了說明胡夫金字塔外形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作者運用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的方法。默讀課文第2、3自然段,找出用上述說明方法的句子。
指名讀有關句子。
6、指導朗讀第二段。
四、講讀第三段
1、默讀課文第4、5自然段,思考:這一段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2、討論回答這一段中的兩個設問句。
(1)投影映示,指讀兩個設問句。
①如此宏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
②開始砌金字塔了,當時沒有起重機,怎樣把這么多巨大的石塊壘起來呢?
(2)輕聲讀課文,回答上述兩個問句。
(3)朗讀課文第4、5自然段。
3、小結。
建造金字塔是一項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費的心血和汗水是無法計算的,僅從古埃及人運石頭、壘石塊這兩件事,就足以表現埃及人的勤勞和智慧。
五、練寫片斷
運用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的手法,寫一個片斷,介紹校內的雪松,要寫出雪松的特點。
第三課時
一、講讀第四段
1、默讀課文,思考:最后一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2、最后一段內容與前文有什么關系?
為什么說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①為了建造這座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
②勤勞而聰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許多科學的方法。
3、總結課文。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布置作業
閱讀有關埃及金字塔的課外書。
語文書五年級下冊教案蘇教版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給課文分段,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技能目標
指導學生精讀感悟,體會飛船發射過程人們的心情。
情感目標
通過朗讀,體會各個場面的氣氛和人們的心情。借助多媒體課件聲情并茂的特點,引領學生,把學生帶入夢圓飛天的真實場景中,感悟激動人心的場面,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神州”5號發射成功時人們無比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結合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場面談談自己的感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1、有關“飛天”的圖片,在百度中搜索《夢圓飛天》課件,并對其進行篩選、整理,制作適合學生及自己的PPT課件,用于課堂教學。
2、學生課前查閱有關“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資料。
教學之前,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夢圓飛天》的相關教學材料,找了很多優秀教案及課件作參考,了解到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確定本課的學習形式和方法。用百度搜索下載“神舟”5號飛天時的情景視頻,課堂放給同學們看,給學生視覺、聽覺上的直觀感受,讓學生融入到情景中去。
教法學法:
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采取“一法為主,多法相輔”的教學策略,優化結合。
(一)教法
本課的教法是:朗讀——討論交流——反饋——小結這一過程進行。這樣能體現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
(二)學法
通過閱讀——討論交流——反饋的環節進行,這樣能便學生在學習中動腦、動口、動手,開拓視野,加深鞏固,培養學生在閱讀中大膽提問,積極參與探索。
閱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潛心讀書,獲得個人體驗和獨特感受過程;是學生、教師與文本對話、思維碰撞情感交流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處我構建、學習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
教學理念:
《全日制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版)以嶄新的設計理念指出語文教學要“全面提高語文素養,豐富語言積累,發展語感”。本節課的教學設計著重于以下兩個方面
1、教法與學法有機結合,讓學生逐漸學會學習,學會讀書,學會閱讀感悟。
2、引導學生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和影片視頻感受那激動人心的時刻,然后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去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激情導入
1、學生暢談自己的夢想。
出示圖片
“嫦娥奔月”
“敦煌飛天壁畫”
“神舟五號”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一直都有一個飛天的夢想,從“嫦娥奔月”到敦煌飛天壁畫,無不寄托著這一夢想。直到“神舟”5號發射成功,這個夢終于圓了!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6課,“夢圓飛天”,再一起來感受這一夢圓時刻。
板書:夢圓飛天
(二)自學反饋
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搜集的“航天事業”的成績。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理清課文脈絡
自由朗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1)寫人們為“神舟”5號和楊利偉送行時的場面。
(2)寫發射的場面扣人心弦。
(3)寫楊利偉在太空中問候大家。
(4)點明了此發射飛船的重大意義。
讀準字音,讀通語句是讀懂課文的基礎、前提。同時讓學生在自我閱讀課文時,養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
(四)披文入情 朗讀感悟(以學生最感興趣的場面開始)
自讀課文,劃出令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體會,并把你的感受簡單的寫在書的空白處。
有讀有悟,隨文記錄,這是讀書的一個習慣。
1、感受成功——發射
(1)“隨著發射時間一秒一秒地逼近,人們的心弦都繃得緊緊的,似乎可以聽見自己急促的呼吸聲”,想象當時的緊張氣氛。
(2)讓學生扮演指揮員,演練“十、九、八……點火……起飛……”讀出現場特有的氣氛。
(3)播放發射錄像,激發學生想象力。
百度搜索“神舟”5號發射視頻
這里是學習語言文字的一個輪換交替:1、理解;2、直觀理解;3、理性上的感知。
(4)引導學生體會“飛行正常”四個字的含義
(5)“指揮大廳里一片歡騰,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澎湃的激情,勝利的喜悅和無限的自豪。……”這句話朗讀時要讀出節奏感,讀出內在的一層比一層更強烈的感情。
(6)回歸夢圓。
我們之所以這樣喜悅,這樣自豪是因為“浩瀚的太空從此寫下了中國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國人的腳印。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想,今朝終于成真了!”讓我們帶著喜悅與自豪大聲地說,我們終于“夢圓飛天”了。
2、激情問候
(1)當飛船運行到第七圈,距地面343千米時,楊利偉神情地向地球發回了問候。
出示:“向世界全國人民問好!……”
讀這段話時,注意指導學生體會楊利偉當時的激動和難以抑制的豪邁之情。
A、指名讀。
B、齊讀,讀出心中的豪邁
(2)回歸夢圓。
我們之所以能夠發出這樣的問候是因為“浩瀚的太空從此寫下了中國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國人的腳印。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想,今朝終于成真了!”我們終于“夢圓飛天”了。
3、欣賞美景
(1)而最讓我們大家感到興奮就是在太空看到的景色和我們可愛的地球了!
出示:“蔚藍色的地球披著淡淡的云層……”
A、誰來讀好這一節,向我們大家介紹介紹!指名朗讀,感受太空的神奇和地球的美麗。
B、課件展示太空景色。
通過展示太空景色,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妙的欲望。
(2)回歸夢圓。
我們之所以能夠欣賞到這樣的美景是因為“浩瀚的太空從此寫下了中國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國人的腳印。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想,今朝終于成真了!”我們終于“夢圓飛天”了。
因為感動而激動,因為激動而感動。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
4、永遠銘記
2003年10月15日是一個令全世界華夏兒女難忘的日子。又一次回歸夢圓,齊讀“浩瀚的太空從此寫下了中國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國人的腳印。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想,今朝終于成真了!”我們終于“夢圓飛天”了。
(五)拓展延伸 情感升華
1、神州五號成功了,神舟六號、神舟七號、神舟八號、神州九號的發射也于相繼成功發射。
百度搜索有關“神舟六號、神舟七號、神舟八號、神州九號”發射的資料。
(選取幻燈片39—42給學生展示,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豪感)
師過渡:讓我們在一次讀響讓我們所有中國人振奮的話語。(出示課文最后一自然段)齊讀,再一次回歸夢圓。
2、作為一個中國人,近幾年,國家還發生了哪些令你驕傲的事情?自由回答。
這些又是一個內化的情結,是學生自豪感產生的又一個“點”。
3、幻燈片展示,一起分享我國的驕傲。
(六)總結全文,激勵學生
“神舟5號”的發射成功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激動與喜悅,更多的是思考與啟示。祖國的未來就是我們的未來,祖國的命運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希望同學們能承載著祖國的夢想,充滿希望和信心,揚帆起航。
(七)作業(二選一)
1、搜集有關“神舟六號”、 “神舟七號”、“神舟八號”、“神州九號”飛船發射升空的資料在班級中介紹 。
2、和自己的伙伴們合作,把自己搜集到的有關“航天事業”發展的資料整理成手抄報,在班級內展示。
板書設計:
夢圓飛天
送行——發射——問候——夢圓
激動 喜悅 自豪
語文書五年級下冊教案蘇教版相關文章:
★ 小學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