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幼兒教案 > 中班教案 >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集合

時間: 新華 中班教案

教案的編寫應注重簡潔明了、重點突出、條理清晰、可操作性強等特點,以便更好地指導教學工作。什么樣的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集合才算是優秀的呢?這里整理一些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集合,方便大家學習。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集合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并掌握在上車時、乘車過程中及下車時的安全常識。

2、教育幼兒要注意安全,樹立自己保護意識。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用小椅子搭建一個公共汽車的.場景,方向盤一個。

2、教學圖片。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興趣,組織幼兒討論乘車時應該注意什么。

1、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去__地方秋游。乘什么車去呢?乘車時應注意些什么呢?

老師根據幼兒的討論內容,請幼兒找到相應的操作卡片,讓幼兒分析原因,知道怎樣做是對的。

2、你們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乘車的呢?

3、小結。

我們乘車時,首先要依次排隊上下車,不能擁擠;上車后找到座位坐穩或用手抓住扶手站穩;乘車時不能哄鬧,不能將頭、手伸出窗外;在車上不能吃帶殼、核、小顆粒的或棒狀食品;車停穩后才可以依次下車。

二、組織幼兒在設置的汽車情境中游戲,鞏固幼兒的安全乘車常識。

1、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游戲規則。

2.將幼兒扮演乘客和安全檢查員進行游戲。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集合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電的用途,明白安全用電不會發生危險。

2、經過辨析活動,了解安全使用電器的基礎知識。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電線一段、插座一個、“電”的標志一個。

【活動過程】

1、在教師提問的基礎上,初步了解電器的用途:

(1)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電器產品,你明白哪些電器呢?它們有什么作用?

(2)這些電器給我們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可是這些電器要工作,都離不開什么呢?

(3)你明白電從哪里來?

(4)教師小結:電給我們人類帶來了許多方便,我們的生活再也離不開它了。它是我們的好朋友,但這位電朋友有時候也會發脾氣傷人的。

2、出示電線,向幼兒介紹有關知識。

(1)這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仔細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教師介紹:這是電線,里面是銅線,會導電。外面是塑料,包裹著銅線,是保護層,我們抓在手里沒有電。可是塑料壞了,我們就會碰到電,發生危險。

3、組織幼兒討論:

(1)如果你們家的電線破了,怎樣辦?(用專用膠布包裹)

(2)如果你看見電線斷落在路上,應當怎樣辦?(繞過去)

4、出示插座,向幼兒介紹有關知識。

(1)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教師介紹:這是插座,里面有銅絲或銅片,能夠導電,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護層。如果將手伸進去,就會碰到銅片,電就會傳到人的身上,發生危險。除了人和銅會導電,水也會導電,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濕的手接電源。

(3)出示“電”的標志,讓幼兒認識,并明白看見“電”的標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集合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吞吃小紐扣等異物是十分危險的。

2、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3、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錄像:小紐扣旅行記。

2、預先約見“吞吃過異物”的小朋友。

3、聯系醫生到園。

活動過程

1、看錄像,思考討論:

(1)看錄像:珊珊有一條新裙子,裙子上的扣子可美了,像甜甜的糖,珊珊總是喜歡低頭看,用手摸。可是有一天,鏡頭一:珊珊發現紐扣掉在地上了。鏡頭二:珊珊把紐扣放在嘴里了,想嘗一嘗。鏡頭三:唉呀,紐扣吞下去了,珊珊難受極了。鏡頭四:珊珊看醫生,醫生說要等紐扣隨大便拉出來。

提問:珊珊難受嗎?為什么?

(2)師生共同小結:紐扣不能吞吃,既不衛生,又會危害身體健康。

2、交談與訪問:紐扣不能吃。

(1)與“吞吃過異物”的幼兒交談其經歷,引起幼兒注意。

(2)提問:“除了紐扣以外,還有什么東西不能吃?”孩子找找周圍“小”、“巧”易誤會的物品,如小木珠、小棋子等。

3、討論:紐扣是我的好朋友。

(1)提問:你的紐扣在哪里?有幾顆?它們有什么用途?

(2)討論:紐扣掉了怎么辦?(告訴大人,先收起來,及時釘上。)

延伸提示

1、設立小盒子,發現異物及時收撿。

2、手工角放置針、線,及時為孩子釘補紐扣。

3、建議家長經常檢查孩子的服裝,特別是紐扣是否松脫。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集合篇4

設計思想

小朋友是不允許玩兒火的,因為小孩子是不允許玩兒火的,小孩子還沒有對火很好的認識,因為小孩子不能對火控制好,所以小朋友們不要隨便玩兒火哦!經過本次幼兒園教案讓幼兒認識玩兒火的危險,火災會對人民的財產安全受到威脅,從小培養幼兒的防火意識。

活動目標

教育幼兒不玩火,避免發生火災。經過活動,讓幼兒了解幾種常見的滅火方法,初步了解簡單的消防知識。

活動準備

有關滅火的錄像,蠟燭2根,打火機一個,水、沙子、濕布、扇子等,人手一份操作圖片(圖上畫的是在著火的時候,幾個小朋友采取的不一樣的滅火方法)。

活動過程

一、游戲:滅蠟燭教師出示蠟燭,點燃。“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用什么辦法能把蠟燭熄滅呢”幼兒想出辦法后,教師供給備有的材料,請幼兒到前面試一下,教師小結。

二、討論:“出現了火情,該怎樣辦”“此刻天氣干燥,如果出現火情,我們小朋友該怎樣辦呢”

引導幼兒說出各種滅火的辦法。

小結:剛才小朋友想出的辦法都不錯,如果出現了火情,我們能夠用水潑滅火、用濕布撲滅火、用沙子滅火、用滅火器滅火……但小朋友要記住,如果出現大火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先撥打119電話。

三、請幼兒看錄像。

“前幾天,有個地方著火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想出的辦法和我們想出的辦法一樣不一樣”

看完錄像,提問:“他們想到了哪些辦法”“哪些辦法是我們沒想到的”(開窗,捂著嘴、鼻跑出煙火區)。

小結:火小的情景下,我們能夠采取開窗,用水、沙子、濕棉被、滅火器等滅火,火很大的時候,我們撥打119電話,消防叔叔還沒到,我們小朋友必須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煙火區,學會保護自我。

四、幼兒操作

“請小朋友看操作圖片,圖上畫的是幾個小朋友在著火的時候采取的不一樣的.辦法,每幅圖的左下方有一個圓圈,你認為辦法好的就在圓圈內打上“?”號。

討論

用扇子扇,是不是最好的辦法

“小朋友想一想,爺爺、奶奶生爐子的時候,用扇子輕輕地扇,火就越扇越旺了。如果火很大,用扇子扇來滅火行不行呢著火的時候,我們能夠想別的辦法。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集合篇5

活動設計背景

因本班幼兒出現挑食偏食以及有模仿挑食的現象;為了讓孩子們認識和了解挑食、偏食是一種不好的習慣,所以設計了本次活動幫助孩子們克服這些不良習慣。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食物與健康的關系。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不挑食、不偏食。

3、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4、了解生病的癥狀,知道生病后身體不舒服要及時告訴家長和老師。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教學重點、難點

結合本班幼兒的不良飲食習慣,引出活動的內容,知道挑食的危害。

活動準備

小狗和狗媽媽(大狗)的手偶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欣賞故事《好寶寶不挑食》,知道挑食的危害。

1、教師帶上手偶,講述故事《好寶寶不挑食》,引導幼兒發現挑食對自己的身體有危害。

2、提問:小灰狗有一個不好的習慣是什么?為什么被大風吹跑了?

引導幼兒了解,因為挑食,小灰狗越來越瘦,身體也越來越差,所以差點被風吹跑。

二、教師根據故事內容引導幼兒討論。

1、小朋友有沒有像小灰狗這樣挑食的?

2、我們因該對小灰狗說什么?為小灰狗做些什么?

小結:小朋友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身體需要各種營養。如果挑食,就會使小朋友的身體缺少營養,最后像小灰狗一樣,長不高、長不大,全身沒有力氣。

三、說一說、想一想

1、結合班上的普遍挑食情況,找出這些食物的圖片,幫助幼兒了解這些食物的營養價值。

提問:知道這些食物的名稱嗎?哪些是你吃過的?那些是最喜歡吃的?

2、提問:這些食物對小朋友都有哪些營養價值?

幼兒自由結伴說一說自己知道的食物營養價值。

教師小結各種食物的營養價值:牛奶補充鈣,讓小朋友長得高而壯;肉補充熱量,讓小朋友更有勁;蔬菜補充各種維生素,,讓小朋友皮膚好……

四、幼兒分小組繪畫,把愛吃的食物畫出來。

1、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畫的食物,說一說為什么愛吃這種食物。

2、請小朋友說一說聽了故事《好寶寶不挑食》后,今后打算怎么辦呢?

教師小結:小朋友為了使自己的身體健康,應該多吃各種有營養得食物保證身體得到充足的營養。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高,教師在介紹各種食物時沒有做到既詳細又明了好記。如果繼續延伸這一活動會將認識食物的環節在設計的緊湊詳細些。

小百科:挑食是幼兒常見的一種不良行為習慣,指飲食過程中對某些食物挑剔或僅吃幾種自己喜歡或習慣的食物,很多兒童不吃蔬菜水果,也有不喜歡某種特定的顏色,如紅色。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集合篇6

今天,我們就以好吃的冷飲為題,給孩幼兒園中班的孩子上一堂安全教育教案課。

一、活動目標:

1、了解不同種類的冷飲,能說出冷飲的名稱、形狀及特點

2、了解食用冷飲的常識,懂得不能貪吃冷飲。

3、能說出其他可以替代冷飲的消暑食品。

二、活動準備:

若干雪糕道具,醫生帽,聽診器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導幼兒觀看圖片中的食物,并回答出老師提的問題。

1、天氣好熱啊,小朋友們看看圖片中的食物,一起來認識一下吧。你們都吃過這些食物嗎?

2、能說說你最想吃的是什么嗎?為什么喜歡吃呢?

3、哇!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吃雪糕和冰激凌呢,那你們覺得雪糕和冰激凌能夠多吃嗎?

(二)引導幼兒觀看動畫并回答:學習基本的觀察,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邏輯思考能力

1、小朋友很喜歡吃雪糕,一連吃好幾個,你覺得他這樣做對嗎?

2、后來這個小朋友怎么了呢?為什么會這樣呢?

(三)冷飲雖好吃,但是不能吃太多,吃多了會肚子疼會生病,要聽大人的話按照大人的規定吃冷飲。小朋友你們能做到嗎?

小朋友你們還能列舉出其他的消暑食品嗎?(涼開水、綠豆湯)

四、活動延伸:

情景表演:《東東肚子疼》,引導幼兒參與表演情景劇,鞏固本活動內容。夏天到了,東東可開心了,他最喜歡夏天,因為夏天可以吃各種冰冷的食品。今天東東一連吃了五根雪糕,喝了很多冰鎮飲料,還吃了幾塊冰西瓜。

東東:今天天真熱,冷飲真好吃,趁媽媽沒發現我要多吃點。(吃完沒一會兒,東東捂住肚子,蹲在地上)哎喲哎喲,肚子好疼呀!媽媽快來救救我!

媽媽:東東你怎么了呀,我打120叫醫生來。喂,醫生,我家孩子的肚子疼,您快來看看。媽媽把東東扶到椅子上,醫生很快就來了,用聽診器給東東做了檢查。

醫生:小朋友,你吃太多的生冷食品刺激了腸胃,引起了急性腸胃炎,所以肚子疼。

東東:我以后再也不敢吃那么多冷飲了!

五、家園共育:

1、幼兒的腸胃比較弱,不能吃過多生冷食品,家長可以幫幼兒準備涼開水或綠豆湯等消飲品來代替生冷食品。

2、回家后,請家長與幼兒共同表演情景劇《東東肚子疼》。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集合篇7

【活動目標】

1.運用磁鐵吸鐵的特性探究如何將紙魚釣上來。

2.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發現。

【活動準備】

場地布置、紙魚、操作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1.引題激趣:我們去釣魚。

(1)教師出示魚竿,引起幼兒釣魚的興趣。

師:小朋友,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到池塘邊區釣魚吧!

(2)幼兒每人拿一根釣魚竿和小桶,站到大盆旁邊,嘗試釣魚,把釣上的魚放在小桶里。

2.嘗試發現:我能釣到什么樣的魚?

(1)自由探索。

請幼兒試一試,能不能把魚釣上來?

(2)集體討論。

請幼兒拿著釣魚竿和小桶回到座位上,進行討論。

師:你釣到魚了嗎?

引導幼兒發現,釣魚竿身上有一塊磁鐵,有的魚身上有回形針,能被磁鐵吸上來;而有的魚身上沒有回形針,不能被磁鐵吸住,所以釣不上來。

(3)小結。

原來在魚的身上安裝鐵做的物體,能被釣魚竿上的磁鐵吸住,就能成功釣到魚。

3.再次探索:把每條魚又快又準的釣上來。

(1)提問引導:我們要把每條魚都釣上來,有什么好辦法?

(2)操作安裝

請幼兒選擇材料,用回形針別往吹塑紙魚頭的頭部或者尾部,或者將螺絲、螺帽安裝在塑料魚頭部。

(3)再次釣魚

4.交流分享:我的釣魚經驗。

教師引導幼兒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經驗。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集合篇8

活動目標:

1、經過真實的案例讓幼兒懂得隨便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2、引導幼兒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及應對安全事件的本事。

活動準備:

真實案例:《卡在喉嚨里的五角星》;課件《進餐時》、《肚子為什么疼》。

圖片: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過期的食物、腐爛變質的食物、假冒劣質的食物。

活動過程:

一、真實案例《卡在氣管里的五角星》(用講故事的形式即可!能夠告訴幼兒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教師講解: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天,5歲的龍龍突然咳嗽不停,并且有時喘不氣來,晚上也睡不好覺。爸爸媽媽趕快帶他到醫院去檢查,結果做很多的檢查才確定是得了重感冒,果住院治療了一個周,病情有所好轉,便回家了,可是回到家后,龍龍又咳嗽不停,整天晚上睡不著覺,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難受了。爸爸媽媽擔心死了。著急的父母又搭車來到了離家很遠的醫院,最終經過一位有經驗的老醫生的檢查,這位醫生從他喉嚨的側面取出了一個大大的鐵制的五角星。醫生說這個五角星卡在的地方,一般的檢查很難發現,幸虧爸爸媽媽及時來到了那里,要不會有生命危險的。經過醫生的精心治療,龍龍的病最終好了。醫生告訴龍龍說:"以后,必須不能把一些危險的東西放入口中。"講述完后提問:

1、這個故事的名稱叫什么

2、龍龍的身體好受嗎

3、一開始,醫生檢查出五角星了嗎為什么

4、龍龍的爸爸、媽媽心里怎樣

5、最終,醫生從他氣管里取出了什么為什么會這樣

6、醫生對龍龍說了什么

7、你還明白哪些東西異常危險,不能放入口中

小結:當我在電視上看到這個真實的故事時,我的心里和龍龍的爸爸、媽媽一樣著急,龍龍怎樣能把那么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虧醫生爺爺的高招技術救了龍龍。期望所有的小朋友必須要記住這個教訓,千萬不能隨便往嘴里亂放東西。

二、觀看課件引導幼兒討論1、課件《進餐時》

資料:幼兒在吃飯時,有的在說笑,有的在扔飯,有的嘴里含著飯在玩玩具,跑鬧。

觀看后討論: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小結:人在吃飯時,飯寶寶都要經過氣管,再到胃,如果吃飯時說話,瘋鬧,飯寶寶就會走錯路,也就容易嗆傷,嚴重者飯卡在氣管里,會因為喘不上氣來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吃飯喝水時,必須要安靜,不能說笑,打鬧。

2、課件《肚子為什么疼》

資料:一天,媽媽從幼兒園接冬冬回家,冬冬非要媽媽買烤腸吃,媽媽只好給冬冬買了兩根。冬冬立刻吃了。冬冬回到家,看見籃子里盛著許多草莓,抓起來就吃,媽媽說:"冬冬,等洗干凈了再吃。""我不怕臟"冬冬吃了很多。夜里,不知為什么冬冬的肚子疼得不得了。

觀看后討論:

小朋友,冬冬的肚子為什么會疼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

觀看圖片:(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物。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假冒、劣質的食物。

提問:這些東西你吃過嗎說一說,這些東西為什么不能吃

小結:大街上的燒烤的東西異常不衛生,并且吃了容易致癌。吃水果之前必須要洗干凈。買食物必須要有質量安全標志,保制期內的食物。一些腐爛變質,老鼠、蒼蠅叮咬過的假冒、劣質的食物不能吃,否則會食物中毒的。

三、游戲確定對錯1、上幼兒園時,沒有生病的小紅非要媽媽幫她帶藥到幼兒園。

小結:不生病時,不能隨便吃藥,否則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并且爸爸、媽媽的藥更不能吃,有可能造成中毒,后果十分嚴重。

2、鄰居的小哥哥給了小妹妹一個很小的果凍吃。

小結:小朋友聽過有很多小孩由于吃果凍而卡住喉嚨里喘不氣來而死亡的事情嗎果凍我們小朋友盡量不吃,即使要吃時,必須要用小勺弄碎了再吃。異常是小的孩子必須不要吃小的果凍。

3、夏天來了,天氣太熱,我喝了飲料,又吃雪糕。

小結:夏天天氣雖然很熱,但也盡量少吃雪糕,因為雪糕太涼容易讓胃寶寶難受的。

4、小朋友拿了一個玻璃球放在嘴里玩。

小結:玻璃球是危險物品,千萬不要放在嘴里玩,容易出危險。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集合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卷紙、擠壓等動作,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動手與摹擬能力。

2、了解蠶寶寶的身體特征,培養幼兒對自然物的興趣。

活動準備:白色卷桶紙、綠色皺紋紙、鉛筆、蠶寶寶圖片、(實物、教師制作)的蠶寶寶

活動過程:

導入:教師是宇宙神,幼兒是數碼寶貝

一、提出問題

1、猜謎。

2、蠶的樣子?

3、蠶喜歡吃什么東西?

二、出示圖片讓幼兒進一步認識蠶寶寶。

白白的、長長的,圓形身體,身體有環節,身體兩側有黑色氣孔,有一小尖尾巴,有許多腳,頭部有黑灰紋路等。

三、示范操作。

1、取一張長7-8厘米,寬5厘米的白色皺紋紙以長邊靠攏在鉛筆的側部,卷動鉛筆,將髖厘米的紙全部卷上。

2、雙手食指與拇指有力將紙兩頭向中心擠壓,使之皺曲。

3、稍后,將鉛筆從中抽去。

4、白色皺紋紙即成立體而有紋節的蠶寶寶了。

5、用水彩筆畫上小氣孔,頭部花紋和眼睛。

6、用剪刀在尾部剪一小刀,作為尾部小突起。

7、一只漂亮的蠶寶寶就做成了,放到準備好的桑葉里還挺像呢!

四、幼兒分享制作的喜悅,把蠶寶寶放到大蠶葉上展示誰做的最棒。

——活動結束——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集合篇10

活動目標:

1、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行為。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重點:讓幼兒意識到,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行為是危險的,哪些行為安全的.。

難點:增強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一些危險行為的圖片。

2、日常生活中安全行為的圖片若干幅。

3、準備一只鼓。

過程:

1、情景導入:

播放一段幼兒做出危險行為的生活情景錄像。“在錄象中,發生了一些什么事情?”

2、開展“擊鼓傳花”游戲。

請幼兒圍坐成圓圈,教師把安全行為的圖片放置在地板上,聽到擊鼓聲,幼兒開始傳“花”,鼓聲停止后,“花”落在誰的手中,誰就把地板上的圖片內容評析一下。如有困難,大家可以一起參與討論。所有圖片講完,游戲結束。

3、討論:

“聽到敲門聲該不該開?為什么?應該怎么做?”

“能不能隨手向窗戶外扔垃圾和物品?為什么?應該怎么做?”

“能不能站立在窗臺上或陽臺欄桿外?為什么/應該怎么做?”

“能不能隨便開煤氣?為什么?應該怎么做?”

“能不能隨便碰電插座?會有什么危險?應該怎么做?”

“能不能隨便吃藥品?會造成什么后果?應該怎么做?”

“出人房門應該怎么樣?”

“上下樓梯應該怎么走?”……..

4、歸納活動內容:

在教師的帶領下,歸納生活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集合篇11

設計意圖:

為了喚起幼兒的相關經驗,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我決定采用看圖講述的方式,從幼兒的實際生活情境出發,提供多樣化的危險場景畫面,引導幼兒觀察并體驗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為什么不可為,可以怎樣為等,幫助幼兒樹立防范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自主發現路上的危險因素。

2.討論自我保護的方法,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準備:

1.教師和家長平時注意引導幼兒觀察路上的安全問題,使幼兒積累相關經驗。

2.事先與幼兒園附近路段的交警取得聯系。

3.多媒體課件或圖片。

畫面一:兔媽媽、兔寶寶以及生病的兔奶奶。

畫面二:坐公交車。包含以下幾個小畫面:

(1)上車時小兔們你推我擠,一只小兔跌倒在車輪邊。

(2)有序排隊上車。

(3)兩只小兔搶座位,互相拉扯;一只小兔把手伸到窗外,把頭探出窗外:站在車內的兩只小兔沒抓住扶手,在玩拍手游戲。

(4)安全乘車。

畫面三:過馬路和十字路口。

(1.)小兔邊過馬路邊撿皮球,一輛汽車迎面而來。

(2)小兔離開隊伍單獨跑開了。

(3)小兔被陌生人的氣球引誘而去。

(4)小兔闖紅燈。

(5)小兔不走斑馬線。

(6)小兔排著整齊的隊伍,按照交通規則.在交警和兔媽媽的幫助下穿過十字路口。

畫面四:和兔奶奶快樂相聚。

4.創設公交車站、公交車、十字路口等情景。

過程:

一、進入情景

(點擊畫面一,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1)兔奶奶怎么樣了?你是怎么看出來的7

(2)兔奶奶生病了,兔媽媽和小兔們很擔心,準備去看望兔奶奶。它們是怎么去的呢?

二、觀察畫面,交流討論

(一)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二“坐公交車”。

1.幼兒觀察小畫面(1)。

(1)公交車來了,小兔們是怎樣上車的?

(2)有一只小兔怎么樣了?它怎么會跌倒的?

(3)它倒在什么地方?如果車子開動。它會怎么樣?

(4)這樣上車危險不危險?應該怎么做?

2.結合小畫面(2)小結。

3.幼兒觀察小畫面(3)。一

(1)這兩只小兔在干什么?要是車子開動了,它們這樣推來推去搶座位會怎么樣?做得對嗎?

(2)這只小兔把手和頭伸到哪里去了?這么做有什么危險?應該怎么樣?

(3)這兩只站著的小兔在于什么?它們這樣做有什么危險?如果車上沒有座位,要怎么樣才安全?

4.結合小畫面(4)小結。

(二)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三“過馬路和十字路口”。

1.幼兒觀察小畫面(1)。

(1)下車以后,小兔們走在寬廣的馬路上。這只小兔在干什么?

(2)它有危險嗎?為什么?

(3)它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

2.幼兒觀察小畫面(2)。

這只小兔走在隊伍里了嗎?它離開隊伍單獨跑開會有什么危險?

3.幼兒觀察小畫面(3)。

(1)這個叔叔手里拿著什么?他會對小兔說些什么?

(2)小兔怎么樣了?它跟這個叔叔走可以嗎?為什么不可以?應該怎么做?

4.幼兒觀察小畫面(4)。

(1)這只小兔在干什么?

(2)這個時候可以過十字路口嗎?為什么不可以?什么情況下可以?

5.幼兒觀察小畫面(5)。

(1)這只小兔也在過馬路,但它走在什么地方?

(2)過馬路應該走哪里?

6.幼兒觀察小畫面(6),教師結合畫面引導幼兒小結。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集合篇1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

2、知道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讓幼兒知道不走斑馬線的危險性。

3、讓幼兒學會念兒歌,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5、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1、圖片紅綠燈、斑馬線

2、兒歌《交通燈》

活動過程:

1、手指游戲,穩定幼兒情緒。

"小朋友們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玩個手指游戲好不好?"

2、談話,引入主題。"小朋友們知道怎樣過馬路嗎?過馬路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幼兒討論)

3、出示圖片,提高幼兒興趣。 "我們中一班小朋友太乖了,老師讓你們看以些圖片好不好?想不想看?小朋友們把小眼睛閉上,老師把小圖 片請出來,3,2,1,好了,睜開小眼睛。""這是什么呀?(紅綠燈)小朋友們見過嗎?小朋友們跟爸爸媽媽上街的時候有沒有見過?"(幼兒討論)

4、引導幼兒認識紅綠燈"中一班小朋友真棒,老師來告訴小朋友,這個是紅綠燈,小朋友們跟爸爸媽媽上街時候可以看一看,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有了。"

5、引導幼兒討論"我們中一班小朋友那么聰明,那么,你們知道要怎樣看紅綠燈嗎?" (幼兒討論)

6、講解怎樣安全過馬路"小朋友說街上車多不多?危不危險?所以小朋友們一定要知道怎樣看紅綠燈是不是。""紅燈停(出示圖片紅燈),綠燈行(出示圖片綠燈)。"

7、引導幼兒認識斑馬線"小朋友們看,這又是什么呀?你們有沒有見過"(同上,介紹紅綠燈時一樣)

8、引導幼兒學習兒歌"今天我們班小朋友表現太棒了,老師來教你們一首兒歌好不好?每個小朋友都要張開小嘴巴跟老師學習,看哪個小朋友的聲音最好聽,等一下我們就送小星星給它。

9、延伸"小朋友跟爸爸媽媽上街時候還要注意些什么呀?"(做公車時先下后上,上街時要拉好爸爸媽媽的手,不能攀爬街上的護欄等等)

10、請小朋友跟圖片紅綠燈說再見,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的實施過程中,為了能充分挖掘孩子們已有的生活經驗。我們則通過增加問題的難度,有意識的來進行挖掘。如:怎樣通過沒有紅綠燈、斑馬線的馬路?在遇到堵車或者特殊情況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安全過馬路?孩子們在交流、討論中,大膽地把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講出來與大家分享,主體性得到了發揮。而且通過總結講解,使幼兒的生活經驗與知識有機結合、形成互動、加強了孩子們對知識的記憶。活動最后,我們設置了游戲,讓孩子們通過游戲把所知道的安全過馬路的知識內化到自己的行動中去,并通過發徽章來促使他們督促身邊的人要遵守規則,真正履行文明小使者的職責。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集合篇13

設計意圖: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很喜歡把一些小硬片、碎紙等東西放入口中,進餐時,有的幼兒愛說話,瘋鬧,嘴里含著飯就去玩了,由于吃果凍而卡住氣管造成孩子窒息死亡的案例也異常多,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差。所以想設計這樣一節課來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讓幼兒懂得隨便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活動目標:

1、經過真實的案例讓幼兒懂得隨便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2、引導幼兒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及應對安全事件的本事。

活動準備:

1、真實案例《卡在喉嚨里的五角星》;《進餐時》、《肚子為什么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魚》;2每組一小筐(內有圖片如:幼兒一邊走一邊喝水;吃飯時在說笑;吃很多的雪糕;把鉛筆放入口中等)活動過程:

一、真實案例《卡在氣管里的五角星》(用講故事的形式即可!能夠告訴幼兒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教師講解: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天,5歲的龍龍突然咳嗽不停,并且有時喘不氣來,晚上也睡不好覺。爸爸媽媽趕快帶他到醫院去檢查,結果做很多的檢查才確定是得了重感冒,果住院治療了一個周,病情有所好轉,便回家了,可是回到家后,龍龍又咳嗽不停,整天晚上睡不著覺,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難受了。爸爸媽媽擔心死了。著急的父母又搭車來到了離家很遠的醫院,最終經過一位有經驗的老醫生的檢查,這位醫生從他喉嚨的側面取出了一個大大的鐵制的五角星。醫生說這個五角星卡在的地方,一般的檢查很難發現,幸虧爸爸媽媽及時來到了那里,要不會有生命危險的。經過醫生的精心治療,龍龍的病最終好了。醫生告訴龍龍說:“以后,必須不能把一些危險的&39;東西放入口中。”

講述完后提問:

1、這個故事的名稱叫什么?

2、龍龍的身體好受嗎?

3、一開始,醫生檢查出五角星了嗎?為什么?

4、龍龍的爸爸、媽媽心里怎樣?

5、最終,醫生從他氣管里取出了什么?為什么會這樣?

6、醫生對龍龍說了什么?

7、你還明白哪些東西異常危險,不能放入口中?

小結:當我在電視上看到這個真實的故事時,我的心里和龍龍的爸爸、媽媽一樣著急,龍龍怎樣能把那么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虧醫生爺爺的高招技術救了龍龍。期望所有的小朋友必須要記住這個教訓,千萬不能隨便往嘴里亂放東西。

1、圖片《進餐時》

資料:幼兒在吃飯時,有的在說笑,有的在扔飯,有的嘴里含著飯在玩玩具,跑鬧。

觀看后討論: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小結:人在吃飯時,飯寶寶都要經過氣管,再到胃,如果吃飯時說話,瘋鬧,飯寶寶就會走錯路,也就容易嗆傷,嚴重者飯卡在氣管里,會因為喘不上氣來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吃飯喝水時,必須要安靜,不能說笑,打鬧。

2、圖片《肚子為什么疼》

資料:一天,媽媽從幼兒園接冬冬回家,冬冬非要媽媽買烤腸吃,媽媽只好給冬冬買了兩根。冬冬立刻吃了。冬冬回到家,看見籃子里盛著許多草莓,抓起來就吃,媽媽說:“冬冬,等洗干凈了再吃。”“我不怕臟”冬冬吃了很多。夜里,不知為什么冬冬的肚子疼得不得了。

觀看后討論:

小朋友,冬冬的肚子為什么會疼?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

小結:。吃水果之前必須要洗干凈,要不然就會肚子疼。

3、情景表演《好吃的魚》

資料:今日是星期天,明明的媽媽買來了一條大鯉魚。做了一道好吃的紅燒鯉魚。明明聞著香香的味道忙地吃了起來,媽媽說:“明明,別著急,把魚刺弄干凈了在吃,但明明可著急了,突然,喉嚨里卡住了魚刺,明明難受得哭起來了。媽媽一邊安慰明明,一邊帶他到醫院后,醫生阿姨幫他把魚刺取出來了。

提問:

(1)明明應怎樣吃魚?

(2)魚刺卡在喉嚨里該怎樣辦?

小結:小朋友吃魚時,必須要仔細把魚刺弄干凈再吃,一旦魚刺卡住了,小朋友也不要哭,因為越哭,魚刺就陷得越深,應趕快告訴媽媽或教師,帶你到醫院去治療。

三、游戲確定對錯1、鄰居的小哥哥給了小妹妹一個很小的果凍吃。

小結:小朋友聽過有很多小孩由于吃果凍而卡住喉嚨里喘不氣來而死亡的事情嗎?果凍我們小朋友盡量不吃,即使要吃時,必須要用小勺弄碎了再吃。異常是小的孩子必須不要吃小的果凍。

2、小朋友拿了一個玻璃球放在嘴里玩。

小結:玻璃球是危險物品,千萬不要放在嘴里玩,容易出危險。

四、操作活動1、請幼兒把小筐里認為做得不正確的圖片挑出來,并說一說為什么。

例如:小朋友一邊走一喝水,容易嗆到。

2、師巡回觀察幼兒引導幼兒互相討論。

活動延伸:

1、把活動后的圖片張貼在四周,幼兒隨時觀看。

2、每一天嚴把幼兒入園這一關,認真做到一摸、二看、三查、四問。不讓幼兒帶任何東西入園。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當中。

3、午睡上床前,逐一檢查每個幼兒手里,兜里是否有異物。

4、與家長配合,共同教育幼兒少吃冷飲,果凍,不往嘴里亂放東西。

5、一日生活中,教師必須要認真觀察,隨機教育。每時每刻繃緊安全這根弦,隨機教給幼兒解決突發事件的方法。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集合篇14

一、教育目標:

1、感受與小朋友一起游戲的快樂。

2、知道在家要如何注意安全。

3、提升自我保護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二、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幼兒已知在家需要注意的事項,并且有安全教育的基礎。

物質準備:

拱形門、紅綠色線、PPT、彩色圖片、小房子,玩具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導入:幼兒按照事先教師發給的.入場券陸續進場尋找自己的位置。

2、活動主體:

師:我們有兩個媽媽,特別的苦惱,她們的孩子們太調皮了,希望小朋友們幫他們的孩子,告訴他們在家應該怎樣做,小朋友們愿不愿意?

(1)教師講述游戲規則(兩隊各派出代表來參加比賽,只有答對了題目才能夠繼續進行游戲,對方隊伍的人做裁判進行裁決)。

(2)雙方首發隊員入場,進行答題。

紅隊所遇題目:

第一題:陌生人敲門怎么辦?

第二題:在家是否可以爬到高處?

第二組隊員替換。

第三題:碰煤氣對與否?

第四題:看見貌似好吃的東西應不應該放到嘴里。

綠隊所遇題目:

第五題:碰不碰刀具?

第六題:在家里是否能夠獨立洗澡或者碰觸浴室東西。

第二組隊員替換。

第七題:在家能否玩火?

第八題:陌生人在家附近一直轉,想進來怎么辦?

四、活動結束:

雙方幼兒通過所有所遇關卡之后會到達終點,教師在小房子中準備了獎品,獎勵通過關卡的勇敢的小朋友。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大家拿到什么獎品?我們拿著獎品去參加PARTY好不好?

幼兒與教師一同退場。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集合篇15

【活動目標】

1、明白在走廊、樓梯上戲鬧的危險性。

2、能正確地上下樓梯,不在走廊內大聲喧嘩,打鬧。

3、養成良好的&39;行為習慣,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在走廊、樓梯嬉鬧的圖片一幅。

2、幼兒各種不良行為、良好行為的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經驗講述——明白在走廊和樓梯上戲鬧的危險性。

1、誰在走廊或樓梯上摔到過?

2、為什么會摔到?

3、結合圖片讓幼兒講述:圖中小朋友在干什么?發生什么情景?

4、小結:走廊和樓梯都是公共場所,又比較狹窄,來往的人異常多,如果在這些場所打鬧、跑跳,會發生許多危險,或者和別人撞在一齊,或者撞倒、摔傷,嚴重的還需要住院。

二、組織幼兒討論——在走廊和樓梯上應當怎樣做。

1、討論:在走廊和樓梯上應當怎樣做?

2、小結:在走廊上不能大聲喧嘩,打鬧、你追我趕,上下樓梯要靠右邊走,眼睛看著臺階,不在樓梯上跑跳,不滑欄桿。

三、游戲"走迷宮"——強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出示畫有許多幼兒不一樣行為的迷宮圖片,引導幼兒分辨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行為是錯誤的。

9627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尔市| 肥东县| 平潭县| 青海省| 衡阳市| 黄山市| 通江县| 蒙城县| 郑州市| 留坝县| 达日县| 镇安县| 朝阳区| 琼中| 裕民县| 霍林郭勒市| 独山县| 新丰县| 正阳县| 泉州市| 兴城市| 和政县| 洪湖市| 永嘉县| 天峻县| 济南市| 清河县| 民权县| 承德县| 郸城县| 隆林| 柳州市| 五峰| 玉环县| 武胜县| 靖远县| 兴化市| 常山县| 义马市| 天门市| 株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