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幼兒教案 > 中班教案 >

尊老愛幼中班教案

時間: 龔鍇 中班教案

教案如同教學旅程的指南針,為教師提供了明確的教學方向。在制定教案時,教師需要牢記幾個核心原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尊老愛幼中班教案,僅供參考。

尊老愛幼中班教案

尊老愛幼中班教案篇1

一、活動目的:

1、閱讀經典,體驗感恩,讓學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聯系實際,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引導學生關心父母、熱愛父母、理解父母,教育學生從小有一顆感恩的心。

3、通過活動增強同學的合作意識,為班級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

二、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出場宣布班會開始

(在的背景音樂中小主持人上場)

合:大家下午好!《感恩社會,感恩父母》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甲:有一個人,她永遠占據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甚至在你沒有來到這個世界以前,她已經用所有的愛滋潤著你。奮斗時,他期許著你;得意時,她呵責著你;失意時,她是你永遠的寧靜的港灣。

乙:這個人是誰?

同學們:母親。(大家齊聲回答)

甲:對了,這就是我們的母親。

乙: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母親,去感悟深深的母愛。

(二)欣賞配樂詩朗誦《感恩父母的愛》

《感恩父母的愛》

是您將我帶到人間,教會我在成長中如何走過溝溝坎坎。

是您領我認識世界,天寒地凍時將我雙手放入懷中溫暖。

您用愛心穿引的線,那一針一線都是您的愛在悄悄蔓延。

如果我是風箏,您就是拉動風箏的線。

如果我是一條船,您就是燈塔是港灣。

這就是父親的愛,這就是父親的情。

她柔柔如水輕輕如煙,深沉如海恩重如山。

鮮花可以枯萎,滄海可變桑田。

但父母的愛,卻永遠留在我們的心間。

(三)欣賞小品《公共汽車上》及歌曲

(公共汽車上孫子坐在座位上吃著零食,來接孫子回家的爺爺卻一手拎著書包,一手吊著公共汽車上的吊環,隨著汽車的開動停頓不停的東倒西歪。)

看完了小品,同學們有什么感想呢?

1、撿了東西是應該歸還,可是小伙子,別人幫助了你,你應該心存感激,說聲謝謝??!

2、你剛才的表現太不應該了。知道感恩這是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呀!

3、小孫子的表現也很不應該,爺爺那么大年紀了,還要他拿書包。一點也不知道心疼爺爺。

你看爺爺站都站不穩了,應該把位置讓給爺爺坐。

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歡喜快樂都會隨之而來。生活永遠都充滿溫暖的愛,在你生活中一定有許多感謝父母的溫馨的片段,這種感覺是多么幸福啊!

欣賞獨唱《父親》和表演唱《燭光里的媽媽》(學生表演)

(四)暢所欲言說感動

(配樂詩朗誦:《感動》)

過渡: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歡喜快樂都會隨之而來生活永遠都充滿溫暖的愛在你生活中一定有許多值得感謝的人吧!

真情告白:在心形卡片上寫上你的感激的話送給你們最想謝謝的人吧!

(播放歌曲《愛的奉獻》,學生在心形卡片上寫下自己的真情告白)

(五)名人故事介紹

學生介紹名人感恩父母,感恩社會的故事

(六)感恩宣言

材料:《感恩宣言》親愛的爸爸媽媽——

從現在開始,在思想品德上讓你們安心;在學習上讓你們放心;在生活上讓你們省心;我們決不辜負父母心。

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歡喜快樂都會隨之而來,生活永遠都陽光燦爛。請帶著父母殷切的期待,帶著自己的夢想,乘上理想之馬,揮鞭從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下面請欣賞男女生大合唱:《明天會更好》

(男女生大合唱)

(甲)歌聲繚繞悅耳,激蕩人心,我們的心也如東升的旭日,充滿著生機和活力。我們相信明天會更好,我們相信我們的父母將會幸福安康每一天!現在我們請輔導員老師講話。

(七)班主任總結發言

孩子們,聽了你們動情的發言,看到你們精彩的表演,老師深深地感動了。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優良傳統,感恩圖報就是其中之一。

感謝父母,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養育了我們成人。

感謝老師,是他們教我們識得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叫做文字的符號,懂得做人的道理。

感謝朋友,是他們給了我們關懷和愛護,想想那些無助的時候,是他們陪著我們走過。

尊老愛幼中班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深入了解尊老愛幼的重要性。

2、幼兒熟悉尊老愛幼的簡單做法。

3、幼兒做了尊老愛幼的好事之后,能夠感受到其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捶背掛圖兩組小朋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故事導入)

師講故事,幼兒仔細聽講。故事內容為:一個可愛的小朋友幫助盲人老爺

爺過馬路,同樣還是這位小朋友,他看到一位鄰居的小朋友在哭,主動上前安慰,并囑咐他不要哭。

二、師提問,幼兒回答。

提問內容:

(1)這個小朋友都做了什么事???

(2)小朋友們遇見這樣的事情,應該怎么做呀?

(3)我們還能幫助他們干什么呢?

老師總結:這個小朋友幫老爺爺過馬路,還安慰鄰居的小朋友,讓他不要哭。

我們遇見這樣的'事情,也會這樣做的,我們還會給小朋友唱好聽的兒歌,哄他開心。我們還能幫助爺爺奶奶捶背,他們洗腳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幫他們拿拖鞋;我們還可以幫助小朋友穿鞋子。

三、觀看掛圖,深入練習捶背。

(1)師講解掛圖內容,并將捶背動作認真地示范給幼兒看。

(2)一組小朋友在凳子上坐好,另外一組幼兒在前一組小朋友身后為其捶背,捶一段時間后,兩組小朋友做一下調換。重復練習,師來回巡視,指導幼兒練習捶背。

四、拓展延伸

今天小朋友們都表現得可棒了!我們回家了可要記得幫助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捶背,哄小朋友們開心噢!

尊老愛幼中班教案篇3

一、活動目標

主題班會的召開,使學生知道在平時生活中,自己的行為存在著問題,從“自我”中走出來,懂得尊老愛幼是一種美德,并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個尊老愛幼的好少年。

二、設計理念

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調動學生的興趣,通過多種形式:看視頻、小品、快板表演、朗誦等,調動學生對德育活動過程的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他們的內在動機才能使學校的德育過程成為外在價值引領與學生價值自我建構的統一,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三、活動準備:

1、課件、隊歌、出旗曲和退旗曲節選。

2、選取視頻、排練習快板和小品、朗誦

四、活動儀式:

(一)全體立正;

(二)出旗(鼓號齊奏、敬禮);

(三)唱隊歌;

(四)隊長講話,宣布活動開始;

(五)進行活動——活動結束——集合整隊;

(六)輔導員講話(活動結束后簡短講話);

(七)呼號;

(八)退旗(鼓號齊奏、敬禮)。

五、活動過程:

小隊匯報人數――出旗,奏樂,行隊禮――唱隊歌

(一)情景引入

課件出示情境圖,引導觀察。

引出主題。

(二)欣賞公益廣告-《幫媽媽洗腳》

尊老愛幼是我國優良的道德傳統的精華,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于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下面請欣賞一則關于尊老的廣告。

(1)看廣告《幫媽媽洗腳》

(2)同學們,看了廣告之后,你想說什么呢?

(3)小組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怎樣做一個尊老的好孩子。

(4)收集孩子們的意見并作小結。

(三)欣賞幽默小品:《特別的讓座》并談感想。

看來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是尊敬老人的好孩子,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這樣的,我們班有幾位小朋友為了這次的班會課,特別排練了一個小品,大家想看嗎?

1、幾位同學表演小品《特別的讓座》。

大概內容:一位老奶奶走上公交車,但車上已經沒位置了,司機叔叔大聲地對所有乘客說:尊老是我們的傳統美德,請主動給老奶奶讓座??墒擒嚿系某丝秃孟駴]聽到司機叔叔的話,有的人忙著聊自己的電話,有的人忙著照鏡子打扮,有的人在聊天,有的人在裝睡覺,有的`人在玩手機游戲……突然車子急剎了。司機叔叔說:“我實在忍不住了,老奶奶,沒人給你讓座,我來給你讓座?!崩夏棠碳拥卣f:“你怎么知道我是老駕駛員呢?我可是有六十年的駕齡哦,好吧,讓我來幫你開車吧!”所有的乘客都害怕地站起說:“我來讓座!”

2、看了幾位同學精彩的表演,你們想說什么呢?

同學們都說得很好,老師相信你們會像自己說的一樣去做,而且會做得更好。

(四)學習《弟子規》中關于尊敬長輩的部分。

尊敬長輩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早在古代,人們就非常注重對孩子進行尊敬長輩的教育了,下面請欣賞幾位同學的快板表演《弟子規》。

1、快板表演《弟子規》。

長者先幼者后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稱尊長勿呼名

對尊長勿見能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騎下馬乘下車

過猶待百步余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

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事諸父如事父

事諸兄如事兄

2、全體同學朗誦《弟子規》中關于尊敬長輩的部分。

3、同學們朗讀的這段《弟子規》意思是教育我們要注意尊敬長輩的禮儀。

(五)欣賞動畫《孔融讓梨》,懂得愛護弱小。

1、通過以上的活動,同學們都知道如何尊敬長輩了,那么要是與比自己小的孩子在一起時,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2、欣賞動畫《孔融讓梨》。

3、談感想,小組討論如何去愛護比自己小的孩子?說說你是怎么做的呢?

(六)結束語。

同學們,尊老愛幼美德揚,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如何尊老愛幼,同學們說得很好,相信你們會做得更好。孟子教導我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彼囊馑际恰爸v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讓敬老、尊老之風永遠地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里,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讓我們從點滴小事做起,在公交車上主動為老人讓個座,遇到老人過馬路主動攙扶老人,多去看望老人、陪陪老人,對老人多些文明禮貌,多些寬容體貼等等,讓我們的老人感受到溫暖、幸福,讓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和諧,充滿愛!

六、活動結束

1、呼號

中隊輔導員面向隊旗號召隊員說:“舉右拳至右肩?!薄皽蕚渲簽楣伯a主義事業而奮斗!”隊員回應呼號:“時刻準備著!”中隊輔導員說:“放下?!?/p>

2、退旗(奏退旗曲——敬隊禮——禮畢)

七、活動延伸

成立“尊老愛幼”小組,定期開展活動,或隨時記錄所做的事情,班級進行展示。

活動評價策略

標準要求描述評價

1、主題明確,重點突出。

2、達到教育目標,教育意義深刻。

3、設計精巧,結構緊湊、明快、流暢,銜接自然。(有正確規范的隊會儀式)。

4、隊課結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材料新穎鮮活、貼近生活,富有時代氣息。

5、學生表現生動、自然,自主主動性強,參與面廣,氣氛熱烈,關注全體學生。

6、突出學生學習、生活的實踐體驗和感悟。

7、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有充分的準備工作。

8、師生融合性、互動性強,關系融洽。

9、老師點評講話簡練、有藝術性。

10、時間適當,在要求范圍內(30分鐘左右,不少于25分鐘,不多于40分鐘)

綜合性評價:

活動反思:

1、比較成功的地方:此次主題班會,大多數的同學都投入進來,全班通過自發組織和老師指定同學帶頭組織的方式,共有三十人參與到主題班會的準備工作中,他們分工明確,寫稿、排演、表演、幾乎每個人在其中都占據了自己的位置,大家付出勞動和享受成果,最后在班會進行時得到了完整體驗。

總的來說,這次“尊老愛幼”主題班會開展得很順利,通過以上的活動,同學們知道了《孔融讓梨》的故事,同時也知道如何去尊敬長輩,如何去愛護弱小。這次活動還培養了學生孝敬長輩、尊老敬老的美德。

2、不足之處:對于學生身邊的相關素材搜集不夠,應該給學生樹立身邊的尊老愛幼榜樣。

尊老愛幼中班教案篇4

活動主題:

弘揚美德,尊老愛幼。

活動時間:

20__年10月16日

活動地點:

初一(1)班教室

主持人:

李X。

活動背景:

尊老愛幼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今天這個經濟繁榮的時代里,中年一代的人們工作日益繁忙,無暇顧及身邊的父母。所以,現在的社會有了很多內心孤獨無依的老人。我們要教育學生從小要謹記尊老愛幼的優良品質。給老人帶去關愛、快樂和溫暖,樹立榜樣,營造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風尚,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2、能力目標:在主動與長輩、老年人交流中,提高學生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愛心活動,使學生學會關愛他人、關注弱勢群體。

活動重點:

注重體驗教育方法的運用和角色扮演方式的使用,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的優良品質。

活動難點:

提高學生與老人和諧相處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收集古今中外尊老愛幼的典故在小組內開展故事會交流,評出最佳故事員。

2、收集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經歷的尊老愛幼的事例與同學交流,舉行尊老愛幼征文比賽并從征文的事例中評出“尊老愛幼之星”。

3、向家長發出邀請,送上一張自制的主題班會請柬,每生寫一封“給爸媽的一封信”。暢訴心曲。

4、出一期“尊老愛幼”班級專刊。

5、倡議學生籌集一天的`零花錢為敬老院的老人獻愛心、送溫暖。

5、排練相關節目(詩朗誦、小品等)、繪制漫畫等。

活動形式:

討論方式

活動過程

一、激發動機

1、介紹“國際老人節”和“重陽敬老節”的由來和意義,激勵學生弘揚中華民族尊老的傳統美德。

2、介紹“國際兒童節”的由來和意義,以及未來社會人才需求的素質,強調愛幼的深遠意義。

二、課內匯報、交流活動

1、學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古今中外尊老愛幼的典故或故事。

2、學生交流自己親眼所見或自己親身經歷的尊老愛幼事例。

3、學生表演自己準備的節目。

4、學生暢談自己的感受或今后的的打算。

三、課后延伸:鞏固提高持續影響

1、安排組織學生課后向附近敬老院的老人獻愛心。

2、課后組織開展“三心”活動。(即讓父母開心,讓父母放心,讓父母舒心。)

3、堅持“尊老愛幼”活動課后跟蹤,并做好定期反饋。

尊老愛幼中班教案篇5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明白尊老愛幼的意義,增強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意識。

2、讓學生懂得如何尊老愛幼,學會用行動來貫徹尊老愛幼這一傳統美德。

二、教學重點:

1、認識到尊老愛幼的涵義

2、學會如何尊老愛幼

三、教學難點

1、讓學生理解尊老愛幼的意義。

2、培養學生尊老愛幼意識,以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四、教學方法:

師生互動,小組討論、交流相結合;觀看視頻;知識競答游戲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是和自己的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的?你們有弟弟妹妹嗎?在我們身邊是不是有很多的老人和小孩?。刻貏e是在我們的家里,在我們外出的路上,我們都能看到許多老人和小孩對不對,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對待這些老人家和孩子呢?今天我們班會的主題是《尊老愛幼的美德》。

(二)你說我說——尊老愛幼知多少

1、交流:身邊尊老愛幼的例子

2、老師講解:借助多媒體課件出示尊老愛幼的事例、相關圖片與知識

(1)尊老愛幼的定義:尊老愛幼指的是尊敬長輩,愛護晚輩。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為有這樣的傳統感到自豪和驕傲。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一傳統美德。自古以來,有許許多多尊老愛幼的事例,如春風一樣,感染著我們,打動我們純潔幼小的心靈。因此我們也應該用實際行動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從點滴小事做起,在公交車上主動為老人讓個座,遇到老人過馬路主動攙扶老人,多去看望老人、陪陪老人,對老人多些文明禮貌,多些寬容體貼等等、讓我們的老人感受到溫暖、幸福,讓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和諧,充滿愛!

(2)欣賞公益廣告——《幫媽媽洗腳》

尊老愛幼是我國優良的道德傳統的`精華,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于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下面請欣賞一則關于尊老的廣告。

(1)看廣告《幫媽媽洗腳》

(2)同學們,看了廣告之后,你想說什么呢?

(3)小組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怎樣做一個尊老的好孩子

(三)尊老愛幼對我們何益處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并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有一天,他爸爸從集市上買了一籃梨,孔融的兄弟們都跑上去搶大梨吃,只有孔融呆在一邊沒搶。爸爸看了非常不高興,讓大家把梨放好讓孔融來分,孔融先拿了兩個最大的分給了爺爺和奶奶,再依次分給了爸爸、媽媽、哥哥們,分到最后只剩兩個梨了,孔融毫不猶豫地把大的分給了弟弟。當爸爸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時,孔融回答說:“老師說要孝敬父母,敬愛兄長,所以應該把大的分給哥哥們,弟弟比我小應該讓著他,所以把最小的給我自己?!卑职致犕旰鬂M意地點了點頭。

1、根據以上材料與影片學生小組討論尊老愛幼對我們,對家人,對社會有何影響

2、老師歸納小結

同學們總結的很好,尊老愛幼不僅可以讓自己變成一個有禮貌的小孩,深得他人喜歡;而且還能使我們的家庭和社會變得更和諧更充滿愛心哦。

(1)對自己??梢允棺约撼蔀橐粋€有道德懂禮貌,人人喜歡,人人稱贊的小孩

(2)對家庭。可以使我們的家人更開心,讓我們的家庭更和睦,充滿歡聲笑語

(3)對社會。可以使我們的社會環境更加和諧,更加充滿愛

(四)、如何做到尊老愛幼

1、請同學們就社會上不尊老愛幼的例子談談自己的觀點

2、學生思考討論:我們如何做到尊老愛幼

(五)知識競答游戲

你的爺爺奶奶最愛吃什么?

爺爺奶奶平時幾點起床的?

爺爺奶奶的最大愿望是什么?

你平時是怎么關心爺爺奶奶的?

六、教學總結: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小孩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作為學生,我們都應該有責任、有義務,做到尊敬老人,愛護小孩,因此,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個尊老愛幼的好學生、好孩子吧!

尊老愛幼中班教案篇6

設計意圖:

現在大多數孩子在家是“小公主”“小皇帝”,從平日的家長接送幼兒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現象較嚴重,尊老、禮讓的意識較薄弱,甚至是長輩要讓著孩子。這無疑給我們一個提醒,禮儀不能忘。中國是禮儀之邦,“禮”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是要我們去繼承與發揚的。對幼兒來說,正是學禮儀的`最佳時期。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詩句的含義。

2、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背誦所學的經典原文。

3、體驗活動的快樂,萌發尊敬長輩,學會禮讓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白板、多媒體課件。

2、弟子規內容。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初步理解“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的意思。

1、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我們小朋友在生活中,在路上見到長輩應該怎么做呢?

(幼兒自己談想法,老師指導總結)

2、提問:如果我們小朋友坐在車上遇到長輩應該怎么去禮讓長輩先走呢?

(發揮幼兒的想象,讓幼兒大膽表達想法,老師適時給予解釋、補充)

二、在白板上圖文并茂呈現《弟子規》中的“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的內容。

1、呈現圖片,讓幼兒直觀感受“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的禮讓長輩的正確做法。

2、配上原文,結合圖片,老師向幼兒再次解釋原文意思,加深幼兒對原文的理解。

三、進行情景表演

1、老師呈現三個角色:馬兒、老人,小孩,讓幼兒進行自由選擇,老師可適當對幼兒角色選擇進行指導分配。

2、幼兒根據自己的角色進行“怎樣去禮讓長輩”的表演。

四、多種形式變化學習誦讀“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

1、老師示范讀。

2、師生集體吟誦。

3、你想用什么方式來讀這句話?

4、還想怎么讀?(搖頭,加節奏)

活動延伸:

1、自主活動:在自主活動中繼續誦讀弟子規。

2、家長工作:和孩子一起講講弟子規中的故事。

3、發放《尊老敬賢的評價表》

活動反思:

單一地學習《弟子規》,幼兒會覺得枯燥。所以,在活動的開始,我通過提問和聯系幼兒實際說一說,來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也發揮了孩子的主動性。在理解原文句子時,我加入了情景表演,來幫助幼兒理解意思,也調動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尊老愛幼中班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的九月初九是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2、體驗、理解老年人行動的困難,激發幼兒愛老人的愿望。

【活動準備】

1、掛圖一張(圖為孩子們為老人慶祝節日的畫面)、拐棍、幻燈片、彩筆、手工紙等。

2、與敬老院的工作人員事先聯系好。

【活動過程】

1、了解九月初九重陽節

出示掛圖提問:小朋友請你們看一下掛圖上有什么?(爺爺奶奶還有小朋友),誰來說一下他們在干什么?(小朋友們在給爺爺奶奶跳舞、唱歌,有的小朋友給爺爺端茶,有的給奶奶送水果,還有的小朋友在給爺爺奶奶捶背……)小朋友們說的真好,那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重陽節)

教師小結:九月九日重陽節,也叫老人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小朋友們都來給爺爺奶奶慶祝節日。

2、了解老人行動不方便,激發幼兒尊老愛老的愿望。

(1)放映各種老年人動作的幻燈片:請小朋友看爺爺奶奶在做什么,他們的動作和你們一樣嗎?為什么?

(2)先請一名幼兒扮演老年的不同動作:慢慢走路,吃力的捶背,手拄拐杖等,再請一名幼兒扮演小朋友做一做是怎樣幫助爺爺奶奶的:扶爺爺走路,給爺爺捶捶背等。

教師小結:讓幼兒知道爺爺奶奶年齡大了,需要幫助,我們應該愛護他們。

3、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在家是怎樣對待爺爺奶奶的。

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在家是怎樣對待自己的爺爺奶奶的?(給爺爺奶奶倒水;給爺爺奶奶送包子吃;扶著爺爺奶奶走路;幫助爺爺奶奶掃地等)。

教師啟發幼兒明白:老年人年紀大了,容易疲勞,也容易孤獨,更需要有人去關心他們,無論什么時候,無論在什么地方,要做一個尊老愛老的好孩子。

4、為爺爺奶奶送禮物。

師:今天是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請小朋友為爺爺奶奶準備禮物我們一起送去,還要為爺爺奶奶表演節目好嗎?

請幼兒選擇材料繪畫、做手工等為爺爺奶奶準備禮物。

【活動延伸】

活動結束后和孩子們帶上禮物,去敬老院給爺爺奶奶慶祝節日,培養孩子從小熱愛老人的情感。

尊老愛幼中班教案篇8

設計意圖: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但是在現代的孩子身上,這種品質有淡漠和缺失的現象,因為如今的獨生子女都是家庭的中心,享受著身邊親人給予的無限關愛和呵護,這些愛已經遠遠超越了孩子身心發展的需求,因此,養成了孩子們只知道索取愛而不懂得付出愛,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社會現象。尤其是看著那些冒著寒風酷暑接送孩子、整天忙碌辛苦照顧第三代的老人們,無怨無悔地奉獻著,而孩子卻無視老人的這份愛心。教育就是習慣的養成,以德為先、學會做人,幼兒良好品行、習慣的培養對于孩子的終身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思考著如何讓孩子們把“享受長輩的愛”進行感情遷移,讓孩子們學會去愛自己身邊的每一位老人。結合重陽節活動,我們邀請爺爺、奶奶來園做客,通過爺孫同樂、親子互動,讓爺爺、奶奶感受隔代帶來的快樂,啟發孩子學會關心幫助老人,讓孩子們在體驗中感受、在行為中實踐,樹立尊老、敬老意識,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

活動目標:

1、學會細心關注身邊的老年人,懂得用實際行動關心老年人。

2、知道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培養孩子向爺爺、奶奶表達敬愛之情。

3、通過親子互動、情境體驗,讓爺爺、奶奶體會隔代帶來的快樂,傳遞孩子們尊老、感恩之情。

活動準備:

邀請孩子的'爺爺、奶奶公共汽車模型讓座短片記錄表照片奶牛舞拐杖梳子眼鏡食物禮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公益廣告(讓座)

帶著問題觀看:

“我讓小朋友看一段影片,這是一場發生在公共汽車上的公德比賽,這場比賽誰贏了?為什么?”補充問:“如果你在汽車上,你會怎么做?”

“你們家哪些人是老年人?爺爺、奶奶年紀大了,你們觀察過爺爺、奶奶在生活中會遇到什么困難?(走路不穩,牙齒咬不動硬東西,看不清東西,提不了重物……)

總結:平時爺爺、奶奶給了我們很多關心照顧,現在他們年紀大了,行動不方便,生活不方便,我們應該怎么幫助他們呢?

(二)用行為關愛老年人

1、結合《重陽節為爺爺、奶奶做一件事的記錄表》

“其實我們班上有很多小朋友都能尊敬老人,記得在重陽節那天,老師收集了小朋友關愛老人的照片?!?/p>

“說說這張照片是什么時候這位小朋友在為爺爺、奶奶做什么事?請說說爺爺、奶奶怎么高興的?”

2、情境表演

“你們都是有孝心的好孩子,對自己的爺爺、奶奶有愛心,假如在外面遇到不是自己的爺爺、奶奶,他們有困難,那你應該怎么做?你會幫助他們做些什么事?”

爺爺、奶奶情境表演:(請幼兒即興表演,幫助老人。)

①過馬路(爺爺說:我腿腳不好,這次多虧有了你,謝謝你?。?/p>

②上樓拎重物(孩子幫助時說“奶奶我來幫你拎”)

③奶奶給孫子縫衣穿針(幫助奶奶后說:“謝謝你呀,有個眼鏡,眼睛才好使了!”“這年紀大了背也酸了!”)

④在公車上沒座位(幫助后說:“謝謝,你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⑤一位老年人身體不好,臥床需要人照顧(幫助后說:“謝謝,有了你的照顧,我覺得身體好了很多,心情也非常好!”)

(三)給爺爺、奶奶帶來快樂

“讓我們掌聲請出今天邀請的客人——爺爺、奶奶,向他們問好”

1、跳舞

“讓爺爺、奶奶更健康,我們跳起來!”《奶牛舞》

2、現場關心爺爺、奶奶

給爺爺、奶奶端椅子;

送祝福的話;

給爺爺、奶奶按摩、梳頭……

3、請爺爺、奶奶說說今天的體會

孩子們送上禮物,放上喜洋洋的音樂,離場。

尊老愛幼中班教案篇9

一、活動班級:

__

二、活動目的

1.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2.通過愛心活動,使學生學會關愛他人、關注弱勢群體。

三、活動準備

1.收集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經歷的尊老愛幼的事例交流,評出最佳故事員。

2.收集相關視頻播放,倡議學生從身邊做起,為周圍的老人獻愛心、送溫暖。

四、活動過程安排

(一)激發動機

1.介紹“重陽敬老節”[1]的由來和意義,激勵學生弘揚中華民族尊老的傳統美德。

古詩引入介紹“重陽節”

①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什么節日嗎?(重陽節)對,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所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表現了詩人重陽節時遠在他鄉,不能與親人兄弟一起登山,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看來,古人對于重陽節這個節日是非常重視的。

②介紹重陽節。

(1)有誰知道重陽節是什么節日,人們在重陽節會做些什么?

(2)課件出示: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后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我國把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因此重陽節又多了一層新含意。

2.介紹“六一兒童節”的由來和意義,以及未來社會人才需求的素質,強調愛幼的深遠意義。

兒童節,1942年6月,德國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嬰兒,并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

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給毀了。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二)活動內容

1.欣賞公益廣告《幫媽媽洗腳》

尊老愛幼是我國優良的道德傳統的精華,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于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下面請欣賞一則關于尊老的廣告。

(1)看廣告《幫媽媽洗腳》。

(2)同學們,看了廣告之后,你想說什么呢?

(3)小組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怎樣做一個尊老的好孩子。

(4)收集孩子們

(5)組織學生積極發言,講講周圍的尊老故事,評出最佳故事員

2、通過以上的活動,同學們都知道如何尊敬長輩了,那么要是與比自己小的孩子在一起時,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1)欣賞動畫《孔融讓梨》。

(2)談感想,小組討論如何去愛護比自己小的小朋友?說說你是怎么做的呢?

(3)收集孩子們

(4)組織他們講解生活中愛幼的小事例。

五、鞏固提高,持續影響

1.要求學生回家為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腳,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2.開展“三心”活動。(即讓父母開心,讓父母放心,讓父母舒心。)

六、主題班會活動總結

“尊老愛幼,敬老愛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了讓學生學會感恩,懂得敬老愛親的重要性,北晉裕小學以“弘揚孝老愛親,倡導社會和諧”為主題開展以“尊老愛幼”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在活動開展時各班的同學們都積極發言。整個活動精彩紛呈,氣氛十分熱烈。

“尊老愛幼”主題班會是結合當前關愛教育的大方向,針對當前社會家庭中的獨生子女教育中出現的系列現象而提出的,當前教育中的核心問題。

班會注重主題形式的整合,內容比較豐富,在資料準備上作了較多的工作。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在我校營造了良好的“尊老愛幼”氛圍;學生們也明白了人與人之間互相互有愛心、互相尊重是關系和諧,融洽的前提,光有愛心,沒有尊重是不行的,因為缺少尊重的愛心會走向偏執,反而會損害人際關系。因此,在創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就要在大力弘揚傳統美德的基礎上,提倡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為構建和諧社會的美好理想引頭活水。在今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校將會繼續把此項主題理念納入教學過程中,為培養新社會人才做出貢獻。

尊老愛幼中班教案篇10

活動目標:

1、知道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體驗他們對自己的愛,激發尊敬他們的情感。

2、在與爺爺、奶奶一起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感受相互關愛的溫暖和快樂。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皺紋紙搓成的小紙球

2、彩色橡皮泥

3、音樂"愛我你就親親我""過新年"

活動過程:

1、介紹重陽節:

老師:我們中國有很多特有的節日,其中重陽節就是我們祖國專門為老人設定的節日。重陽節那天很多老人會去爬山登高,今天我們在幼兒園幫爺爺奶奶慶祝節日,祝愿他們身體健康。

2、討論表達愛的方式老師: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疼愛自己的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他們是怎么照顧我們的?(幼兒回答問題)我們小朋友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呢?(觀看視頻)

3、幼兒給老人獻吻與老人擁抱(老師:剛剛小朋友回答的都很棒所以老師也給了你們獎勵。老師剛剛是怎樣獎勵大家的?你們得到老師的擁抱或親吻開心嗎?爺爺奶奶照顧我們那么辛苦現在我們也來抱抱他們親親他們讓我們可愛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也開心一下。)

4、音樂律動——親親您、抱抱您(老師:孩子圍在老人周圍在老師的帶領下做律動)

5、親子游戲:包餃子

結束活動:作品展示合影留念

教學反思: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結合重陽節開展關于"尊老、敬老"為目的'主題活動是非常必要的。平時許多年輕父母整日忙于工作,把照顧和教育孩子的重要大事全權托付給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老人們冒著寒風酷暑接送孩子;戴著老花鏡為孩子抄作業;背的是孩子喜歡吃的食品、帶的是孩子穿的衣服……"他們無怨無悔的奉獻著。而孩子們享受著老人們無限的關愛與呵護卻一直熟視無睹,覺得是理所應當,稍有不滿還大發脾氣。

因此我們特地選擇了這個具有教育意義的時刻"9月9日重陽節"開展慶?;顒樱尯⒆觽凅w驗與老人間濃濃的親情,并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長輩們的情感。能把享受"長輩的愛"的感情進行遷移,讓孩子們去愛自己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幫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進感情的世界,體驗幸福生活的喜悅。同時也讓老人們為自己孩子的成長與進步感到欣慰與驕傲。

尊老愛幼中班教案篇11

班會目標:

讓學生理解“尊老愛幼”的含義及其在社會中的重要性。

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和責任感,學會在生活中實踐尊老愛幼的行為。

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幫助他人、尊重他人的快樂。

班會準備:

材料準備:故事書籍、視頻短片、手工材料(如彩紙、畫筆)、小禮物(用于獎勵積極參與的學生)。

環境布置:教室黑板上書寫主題,可適當裝飾,營造溫馨氛圍。

角色分配:指定主持人、故事講述者、小組討論負責人等。

班會議程:

1. 開場導入(5分鐘)

活動內容:班主任簡短致辭,介紹班會主題和目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熱情。

教師引導:“同學們,我們中國有著悠久的尊老愛幼傳統,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討這個話題,看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將這一美德發揚光大?!?/p>

2. 故事分享(10分鐘)

活動內容:選取一兩個關于尊老愛幼的中國傳統故事或現實案例,由學生講述或播放相關視頻。

故事示例:《黃香溫席》、《孔融讓梨》或現代版的尊老愛幼事跡。

教師引導:每個故事后,引導學生討論故事中的道理,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學習并實踐這些行為。

3. 小組討論(15分鐘)

活動內容:分組討論,每組圍繞“在家庭、學校、社區中,我們可以如何體現尊老愛幼?”進行討論,每組選出代表分享觀點。

教師引導: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經歷,提出具體可行的做法。

4. 手工制作與表演(20分鐘)

活動內容:學生動手制作感謝卡或小禮物,打算送給家中的長輩或幫助過自己的小朋友,同時準備簡短的表達感謝的話語或小品表演。

教師指導:提供必要的材料,鼓勵創意表達,注重心意而非工藝復雜度。

5. 心得分享與總結(10分鐘)

活動內容:邀請幾位學生分享今天的活動感想,包括學到的知識、觸動心靈的故事或未來的行動計劃。

教師總結:強調尊老愛幼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每個人應盡的社會責任,鼓勵大家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美好。

結束語:

“通過今天的班會,希望大家都能成為尊老愛幼的小使者,在日常生活中用實際行動傳遞這份溫暖和愛。讓我們攜手共進,讓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在我們這一代繼續發揚光大!”

后續行動:

鼓勵學生將今天所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并在下一次班會上分享自己的實踐經歷。

家校合作,家長可以與孩子共同參與尊老愛幼的活動,增進親子關系的同時傳承美德。

尊老愛幼中班教案篇12

教學目標:

讓學生了解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理解其重要性和意義。

培養學生尊重長輩、關愛幼小的意識和行為習慣。

通過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同情心。

教學準備:

PPT課件(包含尊老愛幼的故事、圖片、視頻等素材)

小組討論題卡

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紙、剪刀、膠水等,用于制作感恩卡或手工禮物)

邀請一位社區內的老人或家長作為嘉賓分享經驗(可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5分鐘)

開場白:以一段溫馨的尊老愛幼短片或故事作為開場,引出班會主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提問導入:讓學生分享自己與家人(特別是長輩和年幼的弟弟妹妹)之間的小故事,引導學生思考這些故事背后所體現的尊老愛幼精神。

二、知識講解(10分鐘)

定義闡述:明確“尊老愛幼”的含義,解釋其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性和歷史淵源。

案例分析:通過PPT展示古今中外的尊老愛幼典型事例,如《二十四孝》中的故事、現代社會中的好人好事等,引導學生分析這些行為背后的價值觀。

三、小組討論(15分鐘)

分組討論: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組發放討論題卡,如“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尊老愛幼?”“遇到不尊重老人或欺負幼小的行為,我應該怎么做?”等。

匯報交流:各小組選派代表分享討論成果,教師適時點評,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四、實踐活動(20分鐘)

手工制作:組織學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制作感恩卡或手工禮物,準備送給家中的長輩或年幼的兄弟姐妹,表達對他們的愛和尊重。

模擬情境:設置幾個模擬情境(如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幫助鄰居家的小孩等),讓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體驗尊老愛幼的實際行動。

五、嘉賓分享(10分鐘,如條件允許)

邀請嘉賓:請社區內的老人或家長作為嘉賓,分享他們在尊老愛幼方面的經驗和感受,增加學生的直觀認識和情感體驗。

六、總結提升(5分鐘)

總結回顧:教師總結本次班會的主要內容,強調尊老愛幼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情感升華:引導學生思考,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應該如何繼承和發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結束語:以一段鼓舞人心的話語結束班會,鼓勵學生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讓尊老愛幼的美德在我們身上發光發熱。

課后作業:

寫一篇關于“我眼中的尊老愛幼”的小作文,記錄自己對尊老愛幼的理解、感受或計劃采取的行動。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至少完成三項尊老愛幼的實際行動,并記錄下來,下次班會時分享。

尊老愛幼中班教案篇13

一、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讓學生理解“尊老愛幼”的含義及其在中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長輩的尊敬和對幼小的愛護之情,增強班級內的和諧氛圍。

行為目標:鼓勵學生將尊老愛幼的美德體現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實踐活動加深體會。

二、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故事視頻(如《孔融讓梨》)、尊老愛幼的`名言警句、家庭照片或視頻、手工材料(制作感謝卡)。

環境布置:教室布置以溫馨、和諧為主,可懸掛家庭和睦、敬老愛幼的海報或橫幅。

角色分配:提前指定幾名學生準備分享自己與家人之間的溫馨故事或準備相關角色扮演。

三、活動流程

1. 開場導入(5分鐘)

教師引入:簡短介紹本次班會的主題,分享一個關于尊老愛幼的小故事或視頻,如《黃香溫席》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

2. 主題講解(10分鐘)

概念闡述:解釋“尊老愛幼”的含義,強調其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性。

文化傳承:通過多媒體展示古今中外尊老愛幼的典范故事,引導學生討論這些行為背后的意義。

3. 分組討論(15分鐘)

分組: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討論以下問題:

你家是如何體現尊老愛幼的?

你能分享一個你經歷或聽說過的尊老愛幼的故事嗎?

你覺得在學校和社區中,我們能做些什么來實踐尊老愛幼?

4. 經驗分享(10分鐘)

每組選出代表分享討論結果,鼓勵學生講述個人經歷,增加互動性和情感共鳴。

5. 實踐活動(15分鐘)

手工制作:引導學生動手制作感謝卡或小禮物,計劃在課后送給家中的長輩或幫助年幼的弟弟妹妹。

角色扮演:選取幾個典型場景進行角色扮演,如幫助老人過馬路、照顧生病的家人等,通過情景模擬加深理解。

6. 總結反思(10分鐘)

總結:教師總結本次班會的要點,強調尊老愛幼不僅是一種道德規范,也是每個人應盡的社會責任。

承諾墻:設置一塊“尊老愛幼承諾墻”,邀請每位學生寫下自己今后將如何在生活中實踐這一美德的承諾,并貼在墻上。

7. 結束語(5分鐘)

情感升華:用一首有關家庭或感恩的歌曲結束班會,營造溫馨感人的氛圍。

預告下期:簡要預告下次班會主題,鼓勵學生保持熱情,期待下一次的集體學習。

四、后續活動建議

家校聯動:鼓勵學生回家后與家人共同完成一項尊老愛幼的實踐活動,并記錄下來,下次班會上分享。

持續教育:將尊老愛幼融入日常教學中,通過日常小事持續培養學生的美德意識。

958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城县| 峨边| 简阳市| 西和县| 山东省| 庆元县| 孝感市| 赤峰市| 长岭县| 招远市| 淮南市| 莲花县| 白山市| 白城市| 肥乡县| 镇原县| 汉寿县| 资兴市| 余姚市| 哈密市| 遂宁市| 永新县| 太原市| 上林县| 梅河口市| 凤山市| 定安县| 通化市| 静宁县| 长宁区| 兴业县| 南宫市| 彭泽县| 丰顺县| 阜城县| 灵寿县| 乌兰浩特市| 敦煌市| 蓬溪县| 五华县| 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