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幼兒教案 > 大班教案 >

大班文明禮儀教育教案

時間: 沐欽 大班教案

大班文明禮儀教育教案如何寫?我們作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應該用文明的行為、舉止,合理的禮儀來待人接客。這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大班文明禮儀教育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文明禮儀教育教案

大班文明禮儀教育教案(精選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知道進餐的禮儀。

2、學會正確的進餐方法,專心進餐并正確使用餐具,愛護衛生,進餐時保持自己、桌面、地面的清潔,進餐后會收拾自己的餐具等。養成正確進餐的好習慣。

3、享受進餐的過程,珍惜糧食,愛護食物。

4、養成文明進餐的良好習慣。

5、繼續學習使用禮貌用語:“好!”“謝謝”、“再見”“請”等。

活動準備

小貓、小狗、小老鼠頭飾若干個

活動過程

1、播放視頻,導入主題。

師:小朋友們,老師聽說森林王國里要要進行一場關于“文明進餐者”的調查活動,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播放視頻)

師:我們看完獅子、猴子、兔子、小貓咪進餐表現,我們來投票吧!看誰是最文明的進餐者?(小貓咪)為什么?

師:獅子、猴子、兔子為什么不是最文明的進餐者?他們什么表現不好啊?

2、傳授進餐禮儀。

進行到“老婆婆家做客”的游戲,在游戲情景中愉快地練習進餐的正確姿勢。

(1)師:“今天我和小朋友玩個游戲叫“到老婆婆家做客”,我

扮演老婆婆,你們吶,扮演小動物。老婆婆請小動物到我家做客,你們高興不高興?好!看我扮演老婆婆了,戴上頭飾,請小朋友也來扮演小動物,來吧,自己戴頭飾。

(2)老婆婆慈愛地撫摸著小姑娘說:“我家小姑娘可能干呢?她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吃飯,不要媽媽、老師喂,吃得可好吶!你們看雞寶寶是怎樣吃飯的呢?看,她先坐在椅子上,兩腳放在桌子下面,身子靠著桌子,坐得很好,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一口接一口地吃,不用手抓飯菜”。小動物們跟著做。

并伴隨提問:兩只小腳放在哪里?身子靠哪里,有沒有用手抓飯菜?

吃好了提問:“小姑娘用什么擦嘴巴的?”,“誰替她擦嘴巴的?”“看看碗底怎么樣?”“雞小姑娘把碗和勺放在哪里了呢?”老師,雞寶寶吃得真干凈,你們到我家來做客,我請你們吃又香又甜的炒米,你們要像雞寶寶一樣認真吃飯噢!”

小動物做客時“老婆婆”和“小動物”要注意禮貌,雞婆婆態度親切地檢查幼兒進餐的姿勢,對規則遵守好的,吃得干凈的要予以表揚。(強化規則教育)

(3)活動總結

老婆婆說了,小動物們真棒,來做客又懂禮貌,又會吃飯吃得真

干凈,也不挑食你們在家,在幼兒園是不是也是這樣自己吃飯的?那老師要問問你們我們在進餐時都要做到什么啊?(專心進餐。進餐時不講話,不能邊吃邊做其他的事,不能挑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食物

后再離開餐桌。正確使用餐具,愛護衛生,進餐時保持自己、桌面、地面的清潔,進餐后會收拾自己的餐具。)

大班文明禮儀教育教案(精選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禮貌用語:“你好”、“再見”,并在老師的提醒下會正確使用。

2、熟悉歌曲,初步培養幼兒節奏感,學習按節奏拍手。根據歌曲內容進行簡單的歌表演。

3、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理解歌詞,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按節奏拍手,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難點:根據兒歌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

在活動室一角布置一個熊貓的家,并請一名老師戴上熊貓頭飾扮演熊貓。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通過講述故事《有禮貌的小白兔》,啟發幼兒學習故事中的'“你好”、“再見”等禮貌用語,引起幼兒興趣。

師:“剛才老師講的故事名字叫什么?”“你們為什么喜歡小白兔呀?”“因為小白兔有禮貌,所以大家都喜歡它!”

二、教學過程

1、熟悉歌曲《禮貌歌》,并學會按節奏拍手,初步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師:“老師把剛才的故事編成了一首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看,請小朋友跟著音樂來拍手。”

2、根據歌曲內容配上簡單表演動作,讓幼兒熟悉歌詞內容。

唱“你好,你好,親愛的朋友,我們一起,快樂無比”時,左右手握拳在胸前,大拇指相向,按節奏兩個大拇指互相點一點。

唱“再見,再見,親愛的朋友,我們將再見”時,左右手握拳在胸前相對,兩個大拇指互相彎曲,作點頭狀。

3、通過游戲,讓幼兒掌握“你好”、“再見”禮貌用語的正確用法。

師:“我們去熊貓家作客吧!”“到了熊貓家我們怎么說?”“我們一起來表演《禮貌歌》給熊貓看吧!”“我們該回家了,跟熊貓說什么?”

附故事:

有一天,小白兔到熊貓家去作客,小白兔說:“你好”熊貓請小白兔吃蘿卜,小白兔說:“謝謝!”于是,小白兔和熊貓在一起高高興興地搭積木,做游戲。小白兔要回家了,熊貓拉拉小白兔的手說:“我喜歡和你作朋友!”小白兔向小熊貓招招手說:“再見!”就回家了!

附歌曲:1=c4/4《禮貌歌》編曲:岑肖5353|12231|3355-|3122-|你好你好親愛的朋友我們一起快樂無比5353|12231|5432|1---||再見再見親愛的朋友我們將再見

結束部分:小朋友們讓我們都來做有禮貌的好孩子吧,教學結束。

活動延伸:判斷圖片中做法的對與錯

教學反思:

整節活動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較高,聲音都很宏亮。通過這節活動幼兒不僅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同時幼兒也學會了相互之間的寬容,才能給大家帶來快樂。

大班文明禮儀教育教案(精選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明白用雙手遞接物品,并用眼睛友好地看著對方。

2、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禮儀。

活動準備:

事先準備好的情景劇《我來遞,你來接》。

活動過程:

一、用情景劇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今日啊,我們一齊來欣賞一個情景劇,名字叫《我來遞,你來接》,小朋友仔細看,看看他們在遞接物品時都是怎樣做的?

二、師幼共同欣賞情景劇。

1、明明雙手捧著一本童話書,大拇指壓在書上,圖書畫面的正面朝向另一位小朋友,兩眼注視對方,微笑說:甜甜,這本書送給你。甜甜立正好,伸出雙手結果圖書,微笑說:多謝你。并向明明鞠上一躬。

2、依依雙手拿著一個花瓶(右手握住瓶頸,左手掌心向上拖住瓶底),對小小說:小小,請你把這個花瓶放在桌上好嗎?說著雙臂伸出去,小小伸出雙手向依依那樣接過花瓶說:好吧。多謝你,小小。依依邊說邊鞠了個躬。

三、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

1、明明是怎樣用手拿書的?書的哪一面是對著甜甜的?

2、甜甜是怎樣接過書的?她說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動作?

3、依依是怎樣把花瓶遞給小小的?小小又是如何接花瓶的?

4、教師做示范,邊示范邊朗誦核心要素的資料。

5、小朋友,你們能不能跟著我一齊做一遍呢?

四、游戲《擊鼓傳物》,引導幼兒遞接物品的正確方法。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做小教師,回家教爸爸媽媽遞接物品的正確方法。

2、活動區游戲《小小商店》《娃娃家的生日會》。

大班文明禮儀教育教案(精選篇4)

活動目標:

1、經過多種形式鼓勵幼兒幫忙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2、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我的愿望。

3、引導幼兒體驗父母的辛苦,增加彼此間的親情。

活動準備:

學過的有關幫成人做事的兒歌、有關親子活動介紹的聯系單.

活動環節:

一、談話活動(一)

以圖片的形式,幫忙幼兒回憶兒歌的資料。

你們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并請幼兒一齊朗誦兒歌。

(二)以談話方式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體驗父母的辛苦提問設計:你們明白自我的爸爸媽媽都在什么地方工作嗎?爸爸媽媽工作了一天,回來還要做些什么,這時你有什么樣的感覺?看到爸爸媽媽很辛苦,你會做些什么呢?

2、激發幼兒幫爸爸媽媽做事的愿望提問設計:你們想當爸爸媽媽的小幫手嗎?我們能為爸爸媽媽做些什么呢?請幼兒根據自我的生活經驗進行講述。

二、親子攝影展--《爸爸媽媽小幫手》

1、請爸爸媽媽把幼兒在家做小幫手的情景拍攝下來。(形式:照片、錄像均可)2、用展板的形式對系列照片進行展出,對拍攝的錄像能夠在某段時間進行播放。

文明歌活動目標:

1、學習文明用語:"你好,再見"。并在教師的提醒下會正確使用。

2、熟悉歌曲,初步培養幼兒節奏感,學習按節奏拍手,根據歌曲資料進行簡單的歌表演。

活動準備:

在活動室一角布置一個熊貓的家,并請一名教師戴上熊貓頭飾扮演熊貓。

活動組織:

1、教師經過講述故事《有文明的小白兔》,啟發幼兒學習故事中的"你好","再見"等文明用語,引起幼兒興趣。

師:"剛才教師講的故事名字叫什么?""你們為什么喜歡小白兔呀!""因為小白兔有文明,所以大家都喜歡它!"2、熟悉歌曲《文明歌》,并學會按節奏拍手,初步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本事。

師:"教師把剛才的故事編成了一首歌曲,我們一齊來聽聽看,請小朋友跟著音樂來拍手,"3、根據歌曲資料配上簡單表演動作,讓幼兒熟悉歌詞資料。

唱"你好,你好親愛的朋友,我們一齊,歡樂無比"時,左右手握拳在胸前,大拇指相向,按節奏兩個大拇指互相點一點。

唱"再見,再見,親愛的朋友,我們將再見"時,左右手握拳在胸前相對,兩個大拇指互相彎曲,作點頭狀。

4、經過游戲,讓幼兒掌握"你好""再見"文明用語的正確用法。

師:"我們去熊貓家作客吧!""到了熊貓家我們怎樣說?""我們一齊來表演《文明歌》給熊貓看吧!""我們該回家了,跟熊貓說什么?"

附故事:

有一天,小白兔到熊貓家去作客,小白兔說:"你好"熊貓請小白兔吃蘿卜,小白兔說:"多謝"于是,小白兔和熊貓在一齊高高興興地搭積木,做游戲。小白兔要回家了,熊貓拉拉小白兔的手說:"我喜歡和你作朋友!"小白兔向小熊貓招招手說:"再見"就回家了!

大班文明禮儀教育教案(精選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唱歌。

2,培養幼兒游戲規則。

3,通過做游戲,知道睡午覺要安靜。不能發出響聲。

4,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游戲時被老師拍頭的“小花貓”在交換位置時不能發出一點聲音。

2,要根據唱歌的節奏來進行游戲。

活動準備

小花貓頭飾若干小椅子

活動過程

1,先教小朋友學習《懂禮貌》這首歌。

2,小朋友圍坐成一個圓圈雙手合掌作睡覺狀。老師唱歌。歌詞如下:小朋友睡午覺,幼兒園里靜悄悄。小花貓懂禮貌,不吵不叫也不鬧。抬起腳爪來走路,進屋誰也不知道。

3,老師邊唱邊輕輕拍兩個小朋友的頭。被拍到的小朋友悄悄站起來互相交換位置。走路時要悄悄的,不發出一點響聲。

4,游戲繼續。

教學反思

1,活動中有的小朋友不能做到“睡覺狀”,總是扭過去扭過來的,作為老師覺得很影響游戲效果。有時有點急,就要批評孩子。其實這是不應該的。要耐心引導孩子。

2,孩子們在游戲過程中,被老師拍到頭時,不能夠及時反應。需要老師不斷提醒。

3,孩子們在開始進行游戲時還沒有養成游戲規則。有的小朋友大聲說話,小花貓在交換位置的時候走路也發出響聲。但是進行一段時間后,我故意把歌唱得很輕,再加上一些肢體語言,慢慢的小朋友都進入了情境。開始安安靜靜睡覺,輕輕地走路。

4,孩子們在進行游戲過后的當天中午,我發現中途上廁所的小朋友走路都有了一個相同的姿勢:兩只手學小貓,走路一踮一踮的。再也沒有原來那種咚咚的聲音了。

大班文明禮儀教育教案(精選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鼓勵幼兒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2、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愿望。

3、引導幼兒體驗父母的辛苦,增加彼此間的親情。

活動準備:

學過的有關幫成人做事的兒歌、有關親子活動介紹的聯系單。

活動建議:

一、談話活動

(一)、以圖片的形式,幫助幼兒回憶兒歌的內容

你們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并請幼兒一起朗誦兒歌。

(二)、以談話方式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體驗父母的辛苦

提問:你們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都在什么地方工作嗎?

爸爸媽媽工作了一天,回來還要做些什么,這時你有什么樣的感覺?看到爸爸媽媽很辛苦,你會做些什么呢?

2、激發幼兒幫爸爸媽媽做事的愿望

你們想當爸爸媽媽的小幫手嗎?

提問設計:我們能為爸爸媽媽做些什么呢?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講述。

二、親子攝影展——《爸爸媽媽小幫手》

1、請爸爸媽媽把幼兒在家做小幫手的情景拍攝下來。(形式:照片、錄像均可)

2、用展板的形式對系列照片進行展出,對拍攝的錄像可以在某段時間進行播放。

大班文明禮儀教育教案(精選篇7)

活動目標:

1. 初步了解基本的過馬路常識,知道紅燈停,綠燈行。

2. 能理解兒歌的內容。

活動準備:

1.圖片:紅路燈,斑馬線。

2.兒歌《過馬路》

活動過程:

1.導入:手指游戲:《過馬路》

師:小朋友們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玩個手指游戲好不好?

2.談話,引入主題。

師:小朋友們知道怎樣過馬路嗎?過馬路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幼兒討論)

3.出示圖片,提高幼兒興趣。

師:我個你們帶來了圖片一些,小朋友們把小眼睛閉上,老師把小圖片請出來,3,2,1,好了,睜開小眼睛。這是什么呀?(紅綠燈)小朋友們見過嗎?小朋友們跟爸爸媽媽上街的時候有沒有見過?(幼兒討論)

4.引導幼兒認識紅綠燈

師:這個是紅綠燈,小朋友們跟爸爸媽媽上街的時候可以看一看,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有了。

5.引導幼兒討論

師:小朋友那么聰明,那么,你們知道要怎樣看紅綠燈嗎?

6.講解怎樣安全過馬路

師:小朋友說街上車多不多?危不危險?所以小朋友們一定要知道怎樣看紅綠燈是不是。紅燈停(出示圖片紅燈),綠燈行(出示圖片綠燈)——(反復教幼兒三遍)

7.引導幼兒認識斑馬線,

師:小朋友們看,這又是什么呀?你們有沒有見過?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8.引導幼兒學習兒歌。

9.引導幼兒讀兒歌

活動延伸:和爸爸媽媽一起過馬路。

3427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星座| 探索| 榆中县| 定襄县| 柯坪县| 宁陵县| 阿荣旗| 栖霞市| 特克斯县| 都昌县| 赤城县| 嘉定区| 桐庐县| 栖霞市| 凤阳县| 美姑县| 上思县| 珠海市| 安义县| 六安市| 汉沽区| 平舆县| 合川市| 永康市| 阜康市| 彭山县| 辽宁省| 武定县| 夏津县| 彰化市| 闵行区| 安岳县| 台南县| 鄱阳县| 美姑县| 合作市| 客服| 龙江县| 丰顺县| 贵港市| 蒲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