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班美術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小編帶來關于中班美術教案5篇,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中班美術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金魚的外部特征,感受金魚的美。
2、嘗試利用廢舊材料制作金魚,并能大膽地進行裝飾。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金魚若干條,金魚圖片。
2、范例三條。
3、廢舊的光盤幼兒每人一個,水彩筆、各色粉畫紙、各色自粘紙、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金魚,導入活動。
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金魚)
二、了解金魚的特征
1、觀察金魚,了解金魚的外形特征。
(1)金魚是什么樣子的?(它的身體是什么樣的?眼睛什么樣的?)
(2)金魚的尾巴是怎么樣的?它的尾巴有什么用?(播放《魚游》的音樂,請幼兒模仿金魚自由游動的動作。)
2、欣賞金魚圖片,感受金魚的美麗外形。
(1)這條金魚怎么樣?
(2)它美在哪里?
三、探索金魚的制作方法
1、幼兒觀察范例,討論它的制作方法。
今天我們也來做一條美麗的金魚。(出示金魚范例)
你們覺得這條小金魚怎么樣?想一想它是怎么做的?它是用什么做的?(廢舊的光盤)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示范制作金魚。
先找一片廢舊的光盤,把它當作金魚的身體;然后在紙上設計一條金魚的大尾巴,畫上美麗的花紋,剪下來后用雙面膠把它貼在金魚的頭上;再畫兩只大大的眼睛,貼在金魚的頭上;最后為金魚的身體設計上美麗的花紋。
四、幼兒操作
1、現在我們一起來制作一條美麗的金魚,想一想你想做一條什么樣的魚,尾巴是什么樣的,身上的花紋什么樣。
2、教師指導幼兒進行制作,重點指導金魚的尾巴和身上的花紋。
五、幼兒手持自己的金魚在活動室自由的游來游去,互相欣賞。
關于中班美術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對此活動的興奮點。
2、幼兒嘗試用剪刀剪圓形和波浪線的情況。
3、幼兒進行對應地并間隔一定距離粘貼的情況。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圓頭剪刀、鉛畫紙、彩色紙(事先在上面畫有較大的圓形)、水彩筆、油畫棒、漿糊、紙制螞蟻模板(一大一小)。
2、經驗準備:
⑴學習使用剪刀的方法。
⑵在區角活動中嘗試畫、剪波浪線。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起興趣
(出示兩個螞蟻模板)冬天到了,螞蟻爸爸造了一間新房子,看看是什么樣的?(出示畫有較大圓形的彩色紙)螞蟻一家住在這里可舒服啦!小螞蟻一天天長大,有一天,它對爸爸媽媽說:“我已經長大了,我想一個人住一間房間。”螞蟻爸爸同意了。
二、講解示范
1、我們幫小螞蟻把房子隔開來,變成了兩個房間。(教師在圓內畫波浪線)
2、幼兒操作用彎彎的線把小螞蟻的家分成兩個房間。
三、觀察演示,幼兒操作
1、設疑:這幾天老是下雨,小螞蟻的房子就要淹沒了,怎么辦呢?(我們一起來幫小螞蟻搬家)
2、學習使用剪刀
⑴示范用剪刀沿線條剪,剪一點,轉一轉。(先剪出圓形,再沿著波浪線把圓形一分二。)
⑵幼兒學剪,教師觀察指導:
①指導幼兒拿剪刀的方法。
②觀察幼兒能否沿著輪廓線,剪一點,轉一轉。
3、學習粘貼(也可放在延伸活動中進行)
搬呀搬,搬到哪兒去呢?這里有一塊空空的地方。(出示鉛畫紙)
⑴示范粘貼
先把小螞蟻住的小房間搬過來。再搬爸爸媽媽住的大房間,彎彎的地方是房間的門,兩間房間門對門,中間留出一條路,它們就可以走來走去,相互關心。(教師示范把彎彎的波浪線間隔一定距離粘貼。)
⑵幼兒粘貼,觀察指導
觀察幼兒能否對應地并間隔一定距離地粘貼。(指#教案# 導語:兩間房間彎彎的地方對對好,中間分開一點,有一條路。)
四、活動講評、提出要求:
1、展示幼兒作品,相互欣賞。
2、小螞蟻的新家搬好了,快把小螞蟻請進去。(幼兒隨意用水彩筆在上面點小點子)
關于中班美術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能初步畫出夏天基本的特征。
2、初步培養的想像力、創造力及講述能力,使之萌發愛美的情趣。
3、加深對夏天的了解。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白紙、蠟筆、黑色筆(人手一份),關于夏天的圖片,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師幼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一年有幾個季節嗎?老師想請小朋友來談談你們所認識的夏天是怎樣的。
2、觀看圖片,加深對夏天的認識。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幅關于夏天的圖片,請小朋友一起來看看,并說說你們在夏天喜歡做什么?
二、基本部分。
1、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白紙、黑色筆和蠟筆,請小朋友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你們心目中的夏天畫出來,跟你的好朋友一起來分享你的夏天。
2、播放背景音樂,幼兒作畫,老師巡回指導。
要求根據己的生活經驗,充分發揮己的想像力、創造力進行主題繪畫;對能力差的進行個別指導。
三、結束部分。
1、將幼兒的畫貼在教室的區角里。
2、請小朋友一起來觀賞,并說說自己最喜歡哪位小朋友的夏天,為什么。
活動反思:
設計了這一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在觀察、比較、思考的基礎上了解事物的基本特征,掌握繪畫表達的技巧,以提高幼兒的審美表現能力。
關于中班美術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夠區分四種圖形。
2、能夠用多個圖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等)進行拼圖。
3、通過嬉戲,進展觀看力、想象力量,動手力量,激發探究的欲望。
活動重點、難點:復習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的熟悉及圖形的轉換關系。
活動預備:
1、魔法盒—奇妙的口袋(內裝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
2、貼畫紙張;預備大小不同的圖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黑色勾線筆、固體膠。
3、課件《圖形變變變》。
活動過程
(一)開頭部分:
師:“小伴侶們,前幾天魔術王國的國王給了我一件珍寶--奇妙的口袋,里面有許多奇妙的東西,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呀?
老師念兒歌:“魔法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出來看看是什么?”
摸出一個正在方形,問:“這是什么?它們是什么外形的?(正方形)為什么說是正方形的?“問: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是正方形的?(啟發幼兒說出)再念兒歌:“魔術口袋東西多,請某某小伴侶來摸一摸。”
當幼兒摸到后,要求說誕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物品?嬉戲反復進行。
(3)老師總結:魔術口袋里的東西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邊說邊指相應的物品)(4)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
(5)老師總結:
圓形:圓滾滾,沒有角,滾來滾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條邊,三個角,像座小山立得牢;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方方正正本事好。
(二)嬉戲:折一折:
1、老師用長方形演示,折一折,折出了兩個長方形。
2、請幼兒自己動手折一折其它的圖形,看一看,想一想,能折出什么圖形。
(三)嬉戲:
貼一貼1、放課件《圖形變變變》。老師展現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組成的圖片,請幼兒說一說這幅圖由哪些圖形組成,找出其中的圖形寶寶。
2、拼一拼,貼一貼:請幼兒有供應的各種圖形,自己貼一幅喜愛的圖案。
(四)活動延長: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圖形。
關于中班美術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在不規則的線條畫里找出小魚形象,并水添畫小魚的眼睛、嘴、鰭及鱗紋等。
2、學習合理的搭配顏色,并發揮想象力進行豐富的添畫。
3、讓幼兒感受用不規則線條作畫的樂趣,樂于表現美。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畫紙、水彩筆,油畫棒等、輕音樂(小魚和水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語。
今天,張老師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一個畫畫的游戲,這個游戲有點神奇。如果你想玩好這個游戲,一定要認真看哦!
二、教師邊示范邊講述,引起幼兒作畫的興趣。(放音樂)師:我用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畫了一條奇妙的線,這條線在快樂的跳舞。你瞧!它在這兒轉了一個又一個圈,看到仔細了,它是怎么轉圈的。它跳啊!轉呀!在每一塊空地上都留下它的痕跡,一直到滿滿的
三、引導幼兒觀察整個畫面,提問:
1、剛才看到這條神奇的線在跳舞,你感覺怎么樣?
2、看到這一條神奇的線轉了一個又一個圈,你覺得它像什么?
3、小結:剛才聽了小朋友的想法都不錯,其實啊!這條不規則的線里面藏了許多的小魚,它正在和小朋友們玩"捉迷藏"的游戲,你們剛才沒有找到吧!那現在羅老師告訴你啦,你能把藏在線里面的小魚找到嗎?
四、老師和幼兒一起觀察會跳舞的線,找找小魚會藏在哪里。
師:誰來找找看,找到就要讓魚兒現身,把它畫出來。
五、提供材料,讓幼兒作畫,教師指導。(放音樂)1、你們想自己用白紙、彩色筆、玩小魚捉迷藏的游戲嗎?那記得要把找出來小魚添畫上眼睛、嘴、鰭及鱗紋等。
2、要求幼兒聽音樂完成作品,看誰最后找到的小魚最多,小魚最特別、畫面最豐富。
3、提醒幼兒適當的添畫泡泡、水草、石頭豐富畫面。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體現了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使學習美術成為一種樂趣。幼兒能積極參與整個活動,在整個活動中我都是強調以幼兒自主參與活動為中心,寓教于樂,培養了幼兒的興趣,充分發展了幼兒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