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幼兒教案 > 小班教案 >

小班簡單教案垃圾分類反思

時間: 新華 小班教案

教案使教師能夠弄通教材內容,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小班簡單教案垃圾分類反思是什么樣的?下面給大家帶來小班簡單教案垃圾分類反思,供大家參考。

小班簡單教案垃圾分類反思篇1

一、活動目標

1、認識可回收、不可回收標記,學習將垃圾分類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體驗環境污染帶來的影響,知道亂扔垃圾會污染環境,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3、初步了解垃圾的危害。

4、學會愛護環境,不做“禁止”的事。

二、活動準備

1、布置臟亂的小熊家和潔凈的小兔家。

2、舊報紙、飲料瓶、廢紙盒、廢電池、果皮、枯樹葉、菜葉等。

3、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廢電池回收垃圾箱各一個。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觀察小熊家和小兔家,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比較兩個小動物家的不同。激發幼兒收拾垃圾的欲望。

2、教師出示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標記。引導幼兒學習分類。

(出示可回收標記),提問:什么叫可回收?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

(出示不可回收標記),提問:為什么叫不可回收?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

3、幫助小熊整理垃圾。

4、集體檢查,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垃圾的了解。

5、組成“環保小分隊”,檢查幼兒園的垃圾分類情況。

四、活動反思

“垃圾”是環保教育中首選的教育資源,教師抓住了垃圾的“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幫助幼兒體驗垃圾對環境的影響,對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思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由此可見,周圍生活中的資源,我們加以巧妙利用都能成為幼兒園的教育資源,生活處處是教育。

小班簡單教案垃圾分類反思篇2

活動目標:

1.能區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并能正確分類。

2.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愿意為維護環境衛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核心要素:

有垃圾不亂丟會分類再利用

宣傳員要牢記愛壞境靠大家

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垃圾分類圖片等)、白板操作等

活動過程:

一、觀看環境污染的視頻,引出主題。

1.師:你在視頻上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樣?

幼:圖片上垃圾很多,很臟,我不喜歡這樣的地方。

2.師:如果我們的小區,我們的幼兒園也這樣,你喜歡嗎?為什么?

3.師: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你有什么好辦法?

二、知道不同顏色垃圾桶以及不同的分類標志有不同的用處

1.師:哦!對,生活垃圾不可避免。但是我們可以將這些垃圾進行分類。

2.師:(出示四種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和圖標)你認識這四種顏色的垃圾桶嗎?為什么會有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呢?(因為要放不同的垃圾)

(分析四種顏色的垃圾桶)

3.師:這是什么?”(拿著塑料瓶)“可以放在哪個顏色垃圾桶里?誰來說說看。你為什么要這樣放?我們每一組的桌子上有許多的垃圾圖片和垃圾分類表,我們一組小朋友合作,找一找分一分。

4.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們分的到底對不對?

三、認識四種環保垃圾桶

1.播放視頻(。)

了解四種環保垃圾桶。

2.師:小朋友們,不同的垃圾有著不同處理方式。可是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還不知道呢!作為小小禮儀宣傳員的我們還可以怎么做呢?

小班簡單教案垃圾分類反思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創設垃圾桶的分類標志,增強幼兒將垃圾分類的意識。

2、給生活中的垃圾分類,讓幼兒了解垃圾分類的方法,并運用到一日生活中。

3、在設計垃圾桶標志的.過程中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班級里的三個垃圾桶、四種垃圾桶的圖片、黑色筆、可回收的垃圾廚余垃圾與其他垃圾的字條以及白紙若干、實物垃圾(易拉罐、牛奶袋、樹葉、鉛筆頭等)。

2、經驗準備:

(1)幼兒有初步的垃圾分類的知識,并了解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意義。

(2)初步感受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重點:把垃圾分類與幼兒的一日生活聯系在一起。

難點:分組進行垃圾桶標志的設計。

活動過程:

1、結合生活經驗,導人活動。

回憶去過的師大校園內的垃圾清理站,并說出師大院子里有哪些類型的垃圾桶。出示垃圾桶標志的圖片(可回收、廚余垃圾、其他垃圾、電池垃圾桶)。

教師:我們為什么要進行垃圾分類?

幼兒:因為有的垃圾是可回收的,有的垃圾就直接埋了。如果不分類,可回收的也就不能用了。

教師:教室里每天都會產生許多垃圾,我們把教室中的垃圾進行分類,應該用幾個垃圾桶?

幼兒:三個,有放廚余垃圾的,有放可回收垃圾的。

幼兒:還需要一個其他垃圾桶,放衛生紙、掃地時的渣子、灰塵。

2、設計垃圾桶標志。

(1)利用墻飾中展示的分類垃圾桶圖片引出問題:如何區分不同類型的垃圾桶?

共有三種類型的垃圾桶:廚余垃圾(水果皮、骨頭、魚刺等);可回收的(廢紙張等);其他垃圾(廁紙、擦鼻涕紙等)。

教師:三個垃圾桶容易混淆,怎樣來區分它們呢?

幼兒:它們的顏色不一樣,綠色作廚余垃圾桶、紅色作可回收垃圾桶、藍色作其他垃圾桶。

教師:這樣可以,可是我們的弟弟妹妹不知道垃圾中有哪些可回收垃圾,我們怎樣讓他們一看就明白放什么垃圾?

幼兒1:畫出來。

幼兒2:可以把垃圾的照片貼上去。

教師:貼照片也是一種辦法,今天我們來試一試用畫的方式。

(2)幼兒設計垃圾桶標志。

①介紹材料、合理分工。

教師:有三個垃圾桶標志要設計,小朋友有十二個,怎么來分工呢?

幼兒l:幾個人設計可回收垃圾桶,幾個人設計廚余垃圾桶

幼兒2:正好十二個小朋友,分三組,四個小朋友一組。每組幼兒是否又有分工?

教師:每組有四個小朋友,怎樣分工來做呢?

幼兒:有的來剪字、有的來畫畫就行。(教師引導幼兒協商分工的方法)

②動手設計垃圾桶標志。

引導幼兒根據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垃圾進行有目的的設計,進一步鞏固垃圾分類的知識。

幼兒在設計標志過程中,有的剪字,有的繪畫,一邊做一邊討論著教室中經常會產生的不同種類垃圾的畫法。

3、做好垃圾桶標志后,玩垃圾分類小游戲。

游戲中遇到的問題:易拉罐是否要扔?鉛筆頭屬于什么垃圾?

教師:易拉罐是可回收垃圾,那我們把它扔到可回收垃圾桶吧!

幼兒:可以,我來扔。

教師:你們舍得把它扔掉嗎?

幼兒:咦,舍不得。我們還做美工呢!

教師:鉛筆頭是什么垃圾?

幼兒:有毒的。

教師:鉛筆外面一層是木頭做的沒有毒,但是把鉛筆芯和外面的木頭粘在一起的黏合劑是有毒的,而且在最外面刷得油漆里有大量的鉛。

幼兒:鉛多了對身體不好,應該扔到有其他垃圾標志的桶里。

4、延伸活動。

給幼兒園的其他班級的小朋友們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宣傳,鼓勵幼兒將活動中學到的知識帶回家里,在生活中運用。

小班簡單教案垃圾分類反思篇4

活動目標:

1、能夠按照物體標記將相應的物體歸類擺放。

2、樂于參與數操作活動,鍛煉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已帶領幼兒在園內撿拾過垃圾,垃圾筐若干,垃圾標記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垃圾標記,引導幼兒觀察認識。

師:今天,教師里來了很多小客人,看看他們是誰?(幼兒先觀察再練習講述)

2、教師操作情境表演,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師:(以標記的角色講述)我今,請保天是來找我的朋友的,我朋友的樣子和我長得一樣,請小朋友找到后放在我后面的籮筐里,好嗎?

3、幼兒嘗試操作。

請兩名幼兒上前看標記將可樂瓶和葉子放在貼有相應標記的籮筐里,其余幼兒在一旁檢查。(教師看操作情況給予指導)

4、幼兒獨立操作,教師提醒幼兒看清楚標記再擺放垃圾。擺放后幼兒以小組為單位檢查操作結果。

5、延伸活動:帶領幼兒到居民小區撿拾垃圾并按類擺放。

小班簡單教案垃圾分類反思篇5

一、活動目標

懂得“垃圾分類”的意義。

二、了解垃圾的分類

能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垃圾分類投放,提高分析、分類、比較的能力。

三、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垃圾的簡單分類,懂得“垃圾分類”的意義。

難點: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

四、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已做過垃圾填埋和廢電池養花實驗。

物質準備:做紙漿工具、實物垃圾和三個垃圾桶、錄像機、紙和水彩筆。

五、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提問:什么是垃圾環衛工人為什么要每天清掃垃圾呢?今天我們撿來的垃圾該怎樣處理呢?為什么?

(二)了解不同垃圾的腐化及再利用

1、認識有機垃圾

①提問:菜葉等垃圾腐爛后會有什么用?(學習詞:有機垃圾)還有哪些也是有機垃圾?

②看錄像一,回憶菜葉的變化,了解菜葉等垃圾在土中會腐爛,這些垃圾可以慢慢變成肥料,讓其他植物長得更好。

2、認識有害、有毒垃圾

①看錄像二,觀察塑料袋的變化,并與菜葉的變化進行比較,得出結論:塑料袋不會腐爛,只會越積越多污染環境,造成白色污染,動物不小心吃了會有危險,我們把這些垃圾叫有害垃圾,所以要盡量不用或少用這些東西,保護環境。

②提問:我們小朋友都知道還有一種垃圾有毒,是什么誰來說說廢電池對我們的危害

③看錄像三,了解廢電池的毒害,知道電池要作特別處理。

④提問:還有哪些也是有毒有害垃圾?

3、幼兒觀察教師做紙漿實驗,認識可回收垃圾。

提問:老師是怎么做的你發現了什么?

得出結論:紙可以化成紙漿再造新的紙,紙是可以再回收利用的。(學習詞:可回收垃圾)

提問:可回收垃圾還有哪些?

(三)垃圾分類

1、請幼兒設計有機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的標志。

2、請幼兒將垃圾分類放入三個桶內。

三、活動延伸

請幼兒去查找一些不能確認分類的垃圾資料。將垃圾分類桶放置活動室一角,幫助幼兒繼續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分類處理垃圾。

四、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本課時是主題活動――垃圾中的第三個活動,在此之前已經做過了兩個實驗,所以本課時是整個主題活動的總結,重點內容的提煉。在本次活動中,主要通過看錄像回憶實驗過程、結果和做實驗來完成。這主要是考慮到幼兒了解事物的直觀性,同時考慮到幼兒對看錄像和做實驗的極大興趣,曾經有好幾個幼兒來問我什么時候能看看實驗錄像。直觀形象的錄像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并能對內容產生極大的關注,同時,實驗的操作性、實踐性很強,能讓幼兒在親身體會中獲得有關垃圾的常識。本課時的側重點在于認知和技能,主要是讓幼兒了解垃圾的不同特性,從而學會垃圾分類。

(二)效果分析

通過這一教學活動,對前兩個實驗活動做出了總結,幼兒知道了更多關于垃圾的知識,了解了不同垃圾的處理方法,同時學會了簡單的分類。活動中,運用的錄像和實驗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幼兒的思維積極,發言大膽,而分組教學給了幼兒更多的發言機會。垃圾分類標志圖的設計更給了幼兒主動參與及繼續思考的機會,教學效果較好!

小班簡單教案垃圾分類反思篇6

有益的學習經驗:

學習如何進行垃圾分類,懂得垃圾分類的常識。

準備:

不同色的塑料桶或唐瓷桶四個(紅、綠、藍、白)、分類標簽(金屬、玻璃、塑料,有機物)、一袋準備扔掉的垃圾(紙盒、玻璃瓶、塑料袋、果皮果殼、易拉罐等物)。

活動與指導:

1、提議:垃圾分類很重要,可以把有用的垃圾回收,還可以減輕垃圾場工作人員的勞動量,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垃圾分類吧。

2、出示一袋垃圾,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分類。

(1)請小朋友按自己的想法把這袋垃圾里的物品進行分類,說說分類的理由。教師根據其分類情況給予肯有或建議。引導孩子們發現其中哪些是易燃的?(紙、果、殼、塑料)哪些是不易燃的?(玻璃瓶、易拉罐)易燃物中哪些是對土地無危害的?(紙、果殼)哪些是有危害的?(塑料),最后分出四種情況:有機物、金屬、玻璃、塑料。

(2)請幼兒把這些垃圾和分類標簽對位。

(3)請幼兒議論哪些顏色的桶適合放哪類東西?教師引導幼兒發現下面的對應關系:綠色——有機物;白色——塑料;藍色——玻璃;紅色——金屬。然后將分類簽貼于桶上。

3、考查幼兒對分類知識的掌握。

教師提供若干物品,請幼兒說出應扔到哪里。大家做判斷。

4、把垃圾分類桶放置固定角,提示幼兒這樣去做。

小班簡單教案垃圾分類反思篇7

為了保持校園的清潔衛生,培養教師和小朋友的環保意識,提高大家的環保技能,讓幼兒懂得垃圾分類回收有利于變廢為寶,實現垃圾資源化;有利于減少管理成本,實現垃圾減少量;有利于綜合利用,實現垃圾的無害化等好處,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節約型社會,根據本園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教案,希望全園師生遵照執行,自覺養成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的好習慣。

一、垃圾分類和管理的原則:

人人有責,源頭做起,加強管理,渠道暢通,重在實效,有獎有罰,持之以恒。

二、宣傳動員

1、成立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羅麗翠

成員:鐘楊嬌

楊容愛

吳運嬌

鄒春女

何三妹

2、召開全體工作人員會議,進行動員宣傳,充分認識減少校園垃圾和節約資源的重大意義,明確垃圾分類收集是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重要舉措。實行校園垃圾分類處理,可以美化校園,改善環境質量,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

3、加大宣傳力度。要把分類的具體方法標示在顯眼處,要讓每一位教職工和學生了解我校的垃圾分類和處理辦法,并自覺遵守,分類首先要從源頭上把好關。

4、充分利用校園網、家長園地、宣傳版面、國旗下講話、教學活動、橫幅等形式大力宣傳,使大家牢記垃圾分類原則,懂得垃圾分類知識,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自覺對垃圾分類投放的習慣。還可以在校園中開展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活動,不但可以使資源循環再利用,節省資源,還可以培養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全民環保意識,全面推廣和落實完善的垃圾分類處理政策,建設一個和諧,美麗,節約型的社會。

三、垃圾的分類和處理辦法

(一)校園垃圾分類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校園垃圾成分越趨復雜,合理地確定分類依據對垃圾的后續處理環節極為重要,它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處理過程中以及處理后的能耗,可防止再次污染的發生。根據國家標準,校園垃圾可以分為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三大類。

1.可回收物

可回收物指適宜回收循環使用和資源利用的廢物。

主要包括:

(1)紙類。未嚴重玷污的文字用紙,包裝用紙和其他紙制品等,如報紙,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片,紙盒等。

(2)塑料。廢容器塑料,包裝塑料等塑料制品,如各種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具,硬塑料等。

(3)金屬。各種類別的廢金屬物品,如易拉罐,鐵皮罐頭盒,鉛皮牙膏皮,廢電池等。

(4)玻璃。有色和無色廢玻璃制品。(5)織物。舊紡織衣物和紡織制品。

2.不可回收物

不可回收物指在自然條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葉,剩菜剩飯,花草,樹枝,樹葉等。

3.有毒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指對人體健康或者環境造成現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也包括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或有毒物質廢棄物,如廢電池,廢熒光燈管,水銀溫度計,打印機墨盒等。

小班簡單教案垃圾分類反思篇8

垃圾分類

活動目標

1.知道垃圾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之分,能給垃圾分類。

2.保護環境,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3.喜歡并能動手制作陀螺。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

教學難點:獨立制作出陀螺

活動準備

剪好的廢紙盒若干;彩筆、鉛筆每人一支;ppt、掛圖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一、

1.師利用聲音引起幼兒興趣:

師模仿哭聲后問:小朋友們猜一猜,是誰在哭?

幼兒自由想象、猜測。

2.師打開垃圾箱在哭的圖片提問:小朋友猜猜它為什么哭?

師指名幼兒回答。

3.師再模仿笑聲問:又是誰在笑呢?

幼兒回答后,師:是垃圾箱又笑了,它們為什么又笑了呢?

4.幼兒自由議論:師總結出垃圾箱哭、笑是因為垃圾也要分類,如果不分類就會給地球造成麻煩甚至是危害。

二、觀看ppt,給垃圾分類

1.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垃圾該怎樣分類嗎?(鼓勵幼兒大膽發表意見)

2.師播放ppt,小結出垃圾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有害垃圾三種。可回收的垃圾有:廢棄的紙張、如舊報紙、紙盒等,飲料瓶、易拉罐等;不可回收的垃圾有:果皮、壞掉的食物,做飯剩余的蔬菜根等;有害垃圾有廢電池、燈管油漆桶等。

3.師出示掛圖請幼兒分類:小朋友,剛才我們已經知道了垃圾的種類,老師這有很多垃圾卡片,誰能把它們分一分類呢?

4.師指名幼兒給垃圾分類,及時表揚、鼓勵幼兒。

5.師:如果我們隨地扔垃圾地球會變成什么樣子呢?(指名幼兒表達自己的觀點)

師小結:我們都要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扔垃圾的時候要給垃圾分類,保護我們的環境,保護地球,更要變廢為寶,做環保小衛士,老師收集了很多廢紙盒,下面我們一起用紙盒做陀螺吧?

三、變廢為寶,制作陀螺

師發放廢紙盒等材料,和幼兒一起做陀螺。師示范做陀螺后巡回指導,重點照顧動手能力差的幼兒。

延伸活動:師幼一起去戶外玩陀螺。

小班簡單教案垃圾分類反思篇9

一、說教材

㈠、課題分析:隨著資源的不斷開發,資源的浪費日益嚴重。人們已漸漸意識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都積極行動起來,拯救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增加全民的環境危機感和環境意識。如何讓幼兒從小樹立起環保的意識,增加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呢?通過認識無毒無害的廢舊物,了解哪些是可以循環再用,并通過分類操作,從而使幼兒進一步感知無毒無害的廢舊物的同時,更好地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也是培養幼兒環保意識的重要途徑。

因而,從中班起,我就注意從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抓起。本次活動,也是培養幼兒環保行為、環保意識的其中一個內容。

㈡、活動目標

1、知道有哪些是無毒無害的廢舊物,了解它們能循環再用。

2、認識垃圾分類標志。

3、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能對廢舊物進行分類,并認識相應的分類標志。

難點:在對廢舊物進行分類的基礎上,能分辨哪些是可以循環利用。

二、說學法、教法

㈠、大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思維已由直覺行動思維過渡到具體形象思維。他們喜歡聽故事,喜歡自己動手操作。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我以游戲、故事的形式貫穿整個活動。設置適合大班年齡特點的“送信”形式,把幼兒的注意力引到我的課題中。并在活動中,以游戲、故事,提供大量實物,讓幼兒以操作貫穿始終。讓幼兒在活動中玩中學(分類),玩中說,玩中做,充分調動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真正發揮教與學主動作用。

㈡、有教育學家認為,幼兒的學習源于游戲。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幼兒智力發展體現在手指尖上”,說明操作在幼兒的分類活動中的作用。目前,在科學教育方法中,應注意內容的興趣性與生成性。使幼兒能對感興趣的東西學得積極主動,效果好。孩子天生愛探索,對許多事物感興趣。教師要把教育的出發點從教材轉向幼兒,利用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擴展成幼兒教學教育的內容,生成教育活動。因此,我在活動中,為幼兒準備了大量的廢舊物,讓幼兒在游戲和延伸活動中,通過自身的操作活動,達到玩中學,玩中做的目的。從而真正發揮了孩子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操作活動中,我還注意用言語鑲嵌,讓幼兒說出廢舊物的名稱,是屬于哪一類。讓幼兒在動手、動口的操作活動中達到活動的目標。

三、說教學過程

㈠、導入環節:我以“收信”的形式導入,激發幼兒閱讀信上內容的欲望。從而引入課題。讓幼兒猜、說的過程中認識分類標志圖的圖案及代表的意義。(這就完成第二個活動目標和突破活動的重點。)

㈡、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也是有力的教育手段。我以游戲的形式,請幼兒把“垃圾寶寶”送回家,請幼兒學習按塑料、果皮、紙張、等進行分類,并要求幼兒邊分邊說:藥盒是用紙做的,放在紙張的標記這里,是可以再利用的。可樂瓶是用塑料做的,放在塑料的標記這里,是可以再利用的。柑皮是屬于果皮類的,放在紙張的標記這里,是不可以再利用的。幼兒通過把廢舊物進行分類的操作活動,從而解決了活動的難點。(有利于幼兒對剛認識的分類標志圖作進一步的加深認識。)

㈢、鞏固環節:為了讓幼兒能更進一步了解廢舊物能循環再用的作用與意義。我以故事“山羊公公的商店”,使幼兒從中受到啟發,思考有哪些廢舊物還可以循環再用,引導幼兒從自身和他人的經歷、體驗中了解關愛環境行為的真正意義。

㈣、延伸環節:在幼兒了解關愛環境行為的真正意義時,激發幼兒積極、主動、自覺地自制物品的興趣。把幼兒自制物品作為活動的延伸,把活動推向高潮。使幼兒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逐漸成為一個真正的“環保小衛士”。(此環節可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繼續進行。)

四、活動效果預測

幼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個體,他們從小開始就在逐漸探索環境,教師通過抓住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垃圾分類及周圍環境中的宣傳廣告滲透。讓幼兒感受到人與環境的依存關系,并自覺地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爭當一名“環保小衛士”,并使每一個幼兒都能建立起“關愛環境”的意識。

小班簡單教案垃圾分類反思篇10

一活動背景

為了保持__幼兒園的清潔衛生,培養__幼兒園全體教職工、小朋友的環保意識,提高教職工及幼兒的環保技能,讓教職工、幼兒懂得垃圾分類回收有利于變廢為寶,實現垃圾資源化,有利于減少管理成本,實現垃圾分類量化遞減,有利于綜合利用,實現垃圾的無害化等好處,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節約型社會。

根據本園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教案,希望全園教職工及幼兒嚴格遵照執行,自覺養成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的好習慣。

二、垃圾分類管理原則

垃圾分類管理人人有責,垃圾分類從幼兒做起,加強管理,園令暢通,重在實效化,有獎有罰,持之以恒。

三、垃圾分類宣傳總動員

1、__幼兒園垃圾分類工作小組

組長:__

成員:__、__

2、召開全體教職工大會

進行全園動員宣傳,充分認識減少幼兒園垃圾和節約資源的重大意義,明確垃圾分類收集是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重要舉措。實行校園垃圾分類處理,美化幼兒園,改善幼兒園環境質量,是一件利園利師利幼兒的利國利民大事。

3、加大宣傳力度

把分類的具體方法標示在顯眼處,要讓每一位教職工和幼兒都了解我園的垃圾分類和處理辦法,并自覺遵守,分類首先要從源頭上把好關。

4、利用網站、微信平臺、智慧樹、LED橫幅等形式大力宣傳

大家牢記垃圾分類原則,懂得垃圾分類知識,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自覺對垃圾分類投放的習慣。在幼兒園中開展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活動,不但可以使資源循環再利用,節省資源,還可以培養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全民環保意識,全面推廣和落實完善的垃圾分類處理政策,建設一個和諧,美麗,節約型的社會。

四、垃圾的分類

(一)幼兒園垃圾分類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幼兒園垃圾成分越趨復雜,合理地確定分類依據對垃圾的后續處理環節極為重要,它可限度地降低處理過程中以及處理后的能耗,可防止再次污染的發生。根據國家標準,幼兒園垃圾可以分為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三大類。

1、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垃圾指適宜回收循環使用和資源利用的廢物,主要包括:

(1)紙類:未嚴重玷污的文字用紙,包裝用紙和其他紙制品等,如報紙,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片,紙盒等。

(2)塑料:廢容器塑料,包裝塑料等塑料制品,如各種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具,硬塑料等。

(3)金屬:各種類別的廢金屬物品,如易拉罐,鐵皮罐頭盒,鉛皮牙膏皮,廢電池等。

(4)玻璃:有色和無色廢玻璃制品。

(5)織物:舊紡織衣物和紡織制品。

2、不可回收垃圾

不可回收垃圾指在自然條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葉,剩菜剩飯,花草,樹枝,樹葉等。

3、有毒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指對人體健康或者環境造成現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也包括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或有毒物質廢棄物,如廢電池,廢熒光燈管,水銀溫度計,打印機墨盒等。

五、幼兒園垃圾分類處理方法

(一)分類垃圾桶配備

1、幼兒園一樓大廳擺放可回收、有害垃圾兩個垃圾桶。

2、幼兒園二樓娃娃家擺放垃圾回收箱,分別為可回收、有害垃圾。

3、每個班級發放分類垃圾桶兩個,分別為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

4、幼兒園食堂配廚房垃圾回收桶兩個。

(二)垃圾收集的方法

1、一樓大廳垃圾桶為家長、領導來園,操場上教師幼兒在課間活動中產生的垃圾時存放所用,各班級活動室產生的垃圾不得倒入其中。保育員每天清理,其中可回收垃圾交幼兒園后勤組統一處理。

2、各班午休室產生的垃圾分類后送交幼兒園垃圾收集箱,其中可回收垃圾由專門人員統一計量,不可回收垃圾統一由保育員來清理。

3、廢舊電池由后勤組統一收繳后交環保部門處理(廢舊電池一定要放在專用收集箱內,家中使用的電池也可帶來)。

4、打印、復印后的廢墨盒由后勤處統一保管集中處理。

5、廚房垃圾每天由專人進行收集處理。

(三)統一分類收集時間

1、每天中午、下午放學前由保育員清理教室垃圾。

2、后勤處定期對可回收垃圾送小區廢品回收桶。

3、后勤組對有害垃圾不定期送小區環保部門專門處理。

(四)反饋監督檢查

由保育員負責,后勤衛生檢查小組檢查各班活動室是否對垃圾進行正確的分類,若沒有按要求分類,按要求責令班保育員立即整改。

10098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江县| 来凤县| 章丘市| 西乌珠穆沁旗| 抚州市| 嘉定区| 乃东县| 贵溪市| 香格里拉县| 巧家县| 黄大仙区| 柘荣县| 滕州市| 平阴县| 南城县| 天门市| 襄樊市| 桐柏县| 启东市| 阜新市| 专栏| 宁陕县| 保靖县| 宁阳县| 大城县| 民勤县| 桓台县| 望都县| 普宁市| 洮南市| 白朗县| 缙云县| 马公市| 金溪县| 天祝| 海丰县| 大理市| 桐庐县| 罗定市| 眉山市| 乌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