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幼兒教案 > 小班教案 >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時間: 新華 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寫好小班《安全教育》教案是有技巧的,接下來給大家分享小班《安全教育》教案,方便大家學習。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篇1

活動目標:

了解滅火的工具。

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活動準備:

幻燈片(汽車輪胎著火的情景、電視機著火的情景、圖書著火的情景)卡片(水、沙子、棉被、干粉滅火器、切斷電源,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放映第一幅幻燈片,提問:發生了什么事情。

2、討論汽車輪胎著火了我們應該怎么辦?

3、請小朋友舉起能個汽車輪胎滅火的工具圖片。

4、第二個、第三個情景過程一樣?

5、競賽游戲:老師出示一個情景,看誰又快又準確的舉起相應的&39;滅火工具圖片)

6、對獲勝幼兒進行獎勵。

教學反思:

幼兒已經掌握了一些滅火的基本常識,本次活動是延續了上節活動,讓幼兒更全面的了解滅火工具。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團結友愛的意識。

2、讓幼兒明白打罵是不文明、不友好的行為,要做個乖小孩。

3、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兒歌:《不打架》小剛不小心,踩了我一下。我不把他罵,也不把他打。打罵都不好,不是乖娃娃。

2、圖片:打架情形的圖片一張、打架之后受傷的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出示圖片:打架情形的圖片一張,并提問。

師:圖片上的小朋友都在干嘛呢?為什么?

幼:在打架

2、教師示圖片:打架之后受傷的圖片一張,并提問。

師:打架了身體會怎么樣?

幼:受傷......

師:所以小朋友之間有什么矛盾都不能干什么呀?

幼:不能打架

師:不小心踩到了別人要說什么?

幼:要說:對不起。

二、基本部分:

1、幼兒仔細傾聽兒歌內容,教師朗誦兒歌:《不打架》。

師:兒歌里有誰?

幼:小剛。

師:小剛干什么了?

幼:不小心踩了我一下。

師:兒歌里的我有沒有打他罵他?

幼:沒有,打罵都不是乖娃娃。

2、師幼共同朗讀兒歌,并感受兒歌內容且明白打罵是不文明、不友好的行為。

師:小朋友們接下來讓老師來帶讀你們跟讀,好嗎?

幼:好。

師小結:打罵都是不友好的行為,大家都不喜歡會打架的小朋友,所以小朋友們要做個乖娃娃,不打架、罵。

三、結束部分:

情境表演《不打架》:兩個小朋友在玩耍時有個小朋友不小心踩了另一個小朋友一腳。

教師在旁邊引導幼兒,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么做。

小百科:亦稱為斗毆。是指對立雙方或多方,在相互矛盾發展到極點時,其行為特點為具有暴力傾向,以對他人產生身體造成傷害為目的的一種主觀意識行為。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篇3

活動目標

知道進餐時正確的方法和錯誤的行為。

能對各種進餐過程中的行為做出是否安全的判斷。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支筆。

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引發幼兒生活經驗的興趣,導入活動。

(1)小朋友們,早上在家里吃了些什么啊?

(2)你在吃飯時有沒有發生什么危險的事。

2.引導幼兒閱讀教學圖書第一組圖。

(1)我們來看一看圖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樣吃飯。

(2)引導幼兒閱讀圖畫中的行為。

(3)引導幼兒閱讀圖畫并判斷正確。

3.引導幼兒閱讀教學掛圖第二圖。

4.教師總結結束活動。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探索學習,使幼兒認清安全標志,教育幼兒不要玩火、電等危險物品,遵守交通規則。

2、引導幼兒發現嘗試,讓幼兒知道應該按照安全標志的要求行動,才能既方便自己又不影響集體,培養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通過幼兒自己動手制作安全標志,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及動手制作的能力。

4、認識幾種常見的安全標志,直到他們所代表的意義。

5、了解一些危險的地方不能去,一些危險的事情不能做。

活動準備:

1、交通安全、嚴禁煙火、當心觸電、禁止觸摸等內容的小故事,并配有關的安全標志。

2、事先讓幼兒收集有關的安全標志。

3、每幼兒一套安全標志七種:注意安全、人行橫道、步行、禁止通行、嚴禁煙火、當心觸電、禁止觸摸。

活動過程:

一、尋找安全標志:

1、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引導幼兒觀看安全標志掛圖,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勵幼兒探索根據什么標志過馬路?

2、提出問題,請幼兒思考:

⑴為什么要有這些安全標志,這些安全標志有什么用?

⑵除了馬路上的安全標志,你還見過什么安全標志,在什么地方見過的,它們表示什么意思?

⑶請幼兒繼續觀看安全標志掛圖,尋找有關的安全標志。

二、討論安全標志:

1、幼兒嘗試從掛圖上找出安全標志,并介紹這些標志是什么意思?

2、討論安全標志的用途:我們生活中為什么有這么多安全標志?它們對我們有什么用途?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沒有這些安全標志行不行?為什么?

3、議一議沒有安全標志的危害:

(1)想一想、說一說,如果沒有這些安全標志的危害。

(2)總結:每個人都生活在集體中,作為社會中的人,一定要按安全標志上的要求行動,才能既方便自己又不影響集體。如果不這樣,會出現很多問題,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就不能正常進行。

4、游戲:看誰找的準——教師說出一種安全標志名稱,請幼兒迅速找出相應的安全標志卡片。

三、設計安全標志:

1、想一想,我們班、幼兒園什么地方需要懸掛安全標志。請小朋友嘗試動手設計和制作,讓安全標志告訴我們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應該怎樣做。

2、請小朋友介紹自己設計、制作的安全標志的內容和作用,并用簡練的語言講給大家聽。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認識高床、矮床、并記住自己的床鋪。

2、懂得爬高床時、手要扶好床柱、腳踩小梯一步一步往上爬。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上下床的床鋪。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進入睡室、認識高床、矮床。我們的每一張床由上床和下床組成、上面的床叫上鋪、下面的床叫下鋪、或者上床、下床。

2、幼兒找自己的床鋪、說一說是上床還是下床。

3、師示范爬上鋪、并強調要注意些什么?

爬床時、手握緊床柱、腳踩小梯子一步一步往上爬、不能踩著下鋪的床邊。下床時一步一步往下。

4、睡上鋪的.小朋友示范爬床、師糾正不正確的爬法。

5、睡覺時、孩子們不能打架、嬉鬧。否則會摔下來。

6、全體幼兒練習爬上床、下床。

7、活動結束、師小結。

活動反思:

通過直觀的現象、小朋友們還是發現了較多的不安全的行為、再進行對比、孩子的印象更深、安全的意識也更濃、老師和幼兒一起總結的多種安全行為、可以總結成兒歌、教幼兒朗誦、加深對安全的認識、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可以照成相片、讓幼兒學習正確的行為、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如上下床、上廁所、排隊等。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走在馬路上要注意安全,初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培養幼兒清晰的口語表達能力及辨別能力。

3、幼兒能認識簡單的交通標記并了解安全通過馬路應遵守的交通規則。

活動準備:掛圖四幅,紅綠燈標牌各一個。錄像片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幼兒觀看錄像片,交通安全引起孩子們的關注。

提問:發生了什么事?怎么發生的?

(二)展開:

1、出示掛圖認識簡單的交通標志:人行橫道線、信號燈、停車線等。

2、通過游戲《猜猜看》,來鞏固對交通標志的認識。

3、提問:如何過馬路?安全過馬路有什么好處?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三)結束:進行體育游戲《紅綠燈》,通過游戲,進一步教育幼兒過馬路要注意安全。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湯灑了,怎么辦

活動目標:

1、知道進餐時菜湯潑在桌子上或身上時的簡單處理方法。

2、能根據圖片大膽講述畫面內容。

活動準備:故事《碗里的湯潑了》

活動過程:

1、教師講故事,引起幼兒興趣,討論:湯潑了怎么辦?

教師:午餐時,大家都在吃飯,吃著吃著,玲玲突然叫了起來:“哎呀,不好了!我的湯潑了......”玲玲的湯潑到哪里了?(桌上)如果你的湯也潑在了桌上,你會怎么辦?了解正確的處理方法。

教師小結:吃飯時,湯潑在了桌子上,要趕緊把胳膊移開,以免湯把自己的衣服、袖子弄臟了,甚至燙傷了自己。

2、繼續聽故事,繼續討論:湯潑了怎么辦?

教師:我們再來聽聽,這個小朋友的湯潑在哪里了?(湯順著桌子往下流。)他該怎么辦?“來聽聽這個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讓開流下來的湯,再請成人幫忙。)

教師小結:湯潑在桌子上,又順著桌子往下流,小朋友要立刻讓開留下來的湯,以免湯把自己的衣服、褲子弄濕。然后,可以請成人幫忙處理潑下來的湯。

3、教師總結。

教師:有時,因為小朋友不小心把桌子上的湯弄潑了,當大家遇到這種事時,首先要讓開潑下來的湯,然后再請成人幫忙。如果不讓開,湯就會弄濕自己的衣服,甚至會燙傷自己。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斑馬線并了解過斑馬線的注意事項。

2.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十字路口”圖片;“紅綠燈”組圖;“過馬路”圖片;《安全過馬路》歌曲視頻。

活動過程

一,放圖片,令幼兒了解斑馬線及有關的注意事項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認識斑馬線。

這是哪里?

圖片上的白線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二,出示組圖,引導幼兒了解紅綠燈的作用

這是什么?它在路口有什么作用呢?

紅燈亮/綠燈亮的時候怎么做?

三,師幼交流,令幼兒了解過斑馬線時的注意事項

過路口的斑馬線時要注意些什么?

四,播放視頻,通過歌曲幫助幼兒鞏固知識

今天我們學了如何安全的過馬路,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歌曲《安全過馬路》吧!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火柴、打火機、廚房灶具等用品使用不當會有危險。

2、不碰觸易燃、易爆的用具,教育幼兒不玩火。

3、學會如何應對火災,知道如何在火場逃生。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打火機、蠟燭、紙張等實驗用品。

2、濕毛巾、滅火器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身上穿紅袍,脾氣真暴躁。惹起心頭火,一跳八丈高。(火)

請幼兒討論火有什么用處:可以幫我們做飯,可以取暖,可以放煙花,可以烤干衣服,可以烤熟食物等等。那火除了對我們有好處,有沒有害處呢?

請幼兒討論火的危害:火能燒掉房屋、家具,火能燒死人,火可以燒掉森林等。

二、認識生活中的易燃物品和家中的主要火源。

1、觀察小實驗“紙的燃燒”,幫助幼兒了解有些物品很容易被引燃,認識火源和易燃物品。

老師用打火機將蠟燭點燃,將一張紙放在蠟燭的上方,讓幼兒觀察紙的燃燒過程。

2、提問: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是火源?(打火機、火柴、鞭炮、蚊香)那些東西可以燃燒?(紙、棉花、衣服、煤炭、汽油等)

小結:在我們的家中經常會有打火機、火柴、煤氣爐等火源,還會有抹布、紙張、塑料、木制品等易燃物品。火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但是如果不會正確使用火,火娃娃也會生氣,給我們帶來傷害。所以小朋友不能玩火。

3、出示并認識“嚴禁煙火”、“安全出口”標志,教幼兒知道其特殊含義并懂得預防火災。

4、討論如果發生了火災,我們應怎么辦?如何逃離火災現場?

小結:如果出現小火,我們可以求救大人用水撲滅、用濕布撲滅、用滅火器撲滅……如果出現大火,我們要撥打求救電話119,并迅速逃離現場。逃離時要用濕毛巾捂住嘴巴。著火時不能坐電梯,不能往上逃。

三、消防逃生演練

在教室里點燃廢紙,讓幼兒迅速用濕毛巾捂住嘴巴,老師手提滅火器滅火,孩子迅速按逃生路線逃離現場。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以幼兒實際生活中有過多次體驗的事情——著火為主題,對幼兒進行滅火、防火教育,帶有普遍性與典型性。讓幼兒帶著問題“著火了,怎么辦”,邊思邊做,從而引導幼兒進一步認識到“火災”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從教育活動過程來看,教師的目標意識強,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每一個提問都緊扣“著火了怎么辦”這一中心。一開始,教師在做完“滅蠟燭”游戲后,馬上轉入引導幼兒討論“出現了火情怎么辦?”充分激發幼兒想出各種滅火的辦法。當幼兒看完錄像后,發現自己想出的辦法還有不足后,從而為“怎樣避免火災”問題的深入進行埋下了伏筆,使幼兒知道火災給國家、集體造成的損失,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危害,增強了防火、滅火的意識。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篇9

教學目標:

1、知道愛護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

2、知道手劃破后簡單的處理和保護方法。

3、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4、知道在發生危險時如何自救。

教學準備:

相關圖片一張。

教學過程:

1、請幼兒觀察圖片,提問:

(1)這個小朋友的手怎么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會出血呢?(被東西劃破了)

(3)什么東西會把手劃破?為什么?(玻璃片、針、鐵釘、鐵絲、剪刀等。因為這些東西很尖,很鋒利。)

(4)啟發幼兒回憶:自己的手有沒有被劃破過,手劃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討論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手不受傷。(平時不玩剪刀、小刀、針、玻璃片、鐵片等尖利的東西。)

小結:我們周圍有很多東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鋒利的,如果我們去玩這些東西,就會把手劃破,給自己帶來危險和許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們不要去玩這些東西,以免我們的手受傷,影響我們的教學和生活。

3、討論怎樣保護、處理受了傷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劃破了,能不能用沒有洗過的手去捂傷口?為什么?(不能,因為沒有洗過的手有細菌,會使傷口感染、化膿。)

(2)手受傷了怎么辦?(如果擦傷了皮,要先清洗傷口,然后涂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醫生處理。)

(3)手包扎后還要注意哪些事項?(不能把傷手浸在水里,不能隨便揭掉包布,要按時找老師、醫生換藥等。)

小結:如果我們的小手已經受了傷,就更要好好保護,這樣才能使它快快恢復健康,為我們服務。

教學反思:

引導孩子保護自己的手。幼兒經常在生活中不小心將自己的手碰傷,然后難受的或害怕的告訴成人自己的手破了,教師從幼兒生活中尋找教育內容,鼓勵孩子愛護自己的小手,保護自己的小手。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篇10

活動目標

1.教幼兒認識有關的安全標志,交通規則。

2.教育幼兒不玩火、電等危險物品,遵守交通規則;初步培養其自我保護意識和潛力。

3.發展幼兒細致觀察的潛力。

活動準備

1.準備注意安全標志、步行標志、人行橫道標志、禁止通行標志、當心觸電、禁止煙火等六個標志教學掛圖及卡片若干(套數與幼兒人數想等)。

2.準備教學掛圖四幅

第一幅:有幾個孩子在標有禁止通行的.路上走。

第二幅:紅燈亮了,有個大人領著孩子在亂跑。

第三幅:①幼兒在標有高壓電標志的地方玩,有的在爬電桿;②一幼兒用手指或鐵片去摳插座孔。

第四幅:有3——5個孩子在標有禁止玩火的地方玩火。

活動過程

1.逐幅出示掛圖,組織幼兒討論:

①土上有什么?

②他在干什么?

③這樣做危險不危險,為什么?教師針對每幅圖及時小結。

2.組織幼兒繼續討論:遇到這種狀況我們應怎樣辦?

3.教幼兒認識有關的安全標志,并講解遇到這樣的標志我們就應怎樣做?

4.游戲《摸口袋》。老師將幾種安全標志的卡片裝進口袋里,請一幼兒上來摸,摸到后說出這是什么標志,遇到這種標志應怎樣做?

5.教師任意說出一種安全標志名稱,請幼兒迅速找出相應的標志卡片,看誰找得快又準。

推薦活動延伸

教師可把各種安全標志布置在活動室里,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隨機教育。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篇11

教學目標:

1、知道愛護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

2、知道手劃破后簡單的處理和保護方法。

教學準備:相關圖片一張。

教學過程:

1、請幼兒觀察圖片,提問:

(1)這個小朋友的手怎么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會出血呢?(被東西劃破了)

(3)什么東西會把手劃破?為什么?(玻璃片、針、鐵釘、鐵絲、剪刀等。因為這些東西很尖,很鋒利。)

(4)啟發幼兒回憶:自己的手有沒有被劃破過,手劃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討論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手不受傷。(平時不玩剪刀、小刀、針、玻璃片、鐵片等尖利的東西。)

小結:我們周圍有很多東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鋒利的,如果我們去玩這些東西,就會把手劃破,給自己帶來危險和許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們不要去玩這些東西,以免我們的手受傷,影響我們的教學和生活。

3、討論怎樣保護、處理受了傷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劃破了,能不能用沒有洗過的手去捂傷口?為什么?(不能,因為沒有洗過的手有細菌,會使傷口感染、化膿。)

(2)手受傷了怎么辦?(如果擦傷了皮,要先清洗傷口,然后涂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醫生處理。)

(3)手包扎后還要注意哪些事項?(不能把傷手浸在水里,不能隨便揭掉包布,要按時找老師、醫生換藥等。)

小結:如果我們的小手已經受了傷,就更要好好保護,這樣才能使它快快恢復健康,為我們服務。

1008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清县| 册亨县| 绥化市| 衡阳市| 博野县| 外汇| 蒙城县| 贵定县| 托克托县| 靖远县| 彰武县| 利川市| 威远县| 仪陇县| 麻江县| 纳雍县| 新兴县| 尼玛县| 绿春县| 洛扎县| 泸溪县| 宁波市| 双江| 商洛市| 张家界市| 乌兰浩特市| 阿坝| 阆中市| 休宁县| 广宗县| 紫金县| 伊春市| 若尔盖县| 蚌埠市| 江油市| 扎鲁特旗| 婺源县| 边坝县| 兴城市| 金寨县| 锦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