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英語教案 > 六年級 >

六年級教育主題教案

時間: 沐欽 六年級

什么是教案?教案,就是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會定制一個教案,并根據教案,改變和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知識含量,方便師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六年級教育主題教案7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六年級教育主題教案

六年級教育主題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文中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結合學生親身經歷,體會“我”童年生活的有趣與快樂。

4、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我”童年生活的有趣與快樂,感受少年真摯的情懷。

2、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積累好詞佳句。

【設計理念】:

教學時,讓學生通過“讀”、“想”、“品”、“悟”,感受“我”童年跟祖父學詩的快樂時光。首先讓學生默讀靜思,在文字中找出能體驗“我”快樂的語句,通過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來體會“我”的童真、頑皮、可愛與快樂。再讀課文,找出“我”跟祖父學詩感覺如此快樂、有趣的原因,經教師指導朗讀體會后,在說說你覺得爺爺是一個怎樣的人?最后回到本文作者蕭紅身邊,了解她的經歷,體會她今天能走上文學之路,是與祖父教她吟誦古詩有著密切聯系的。以此激發學生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瑰寶——————古詩,自覺在課外多讀、多積累古詩。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學習文中生字詞。了解作者蕭紅,初步感受文中的“我”跟祖父學詩的有趣與快樂。練寫文章中的生字,提醒學生寫字姿勢要正確,養成好的寫字習慣。)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上文,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了解到“我”跟祖父學詩很開心,快樂。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近祖父身邊,和蕭紅一起跟祖父學詩吧!

二、感悟快樂

1、請大家默讀全文,思考:你從哪兒體會到我的快樂?用筆勾畫出相關語句,并寫下自己的點滴感受。

2、引導學生抓住以下片段去理解體會。

預設:

師:誰愿意把你體會到的快樂和大家交流交流?

生:我從“早上念詩,晚上念詩,半夜醒了也是念詩……念困了再睡去?!斌w會到了“我”學詩的快樂。

師:能說說你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嗎?

生:我從“早上”、“晚上”、“半夜”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體會到作者很愛念詩,而且很勤學。

師:請你想象一下,小蕭紅在“早上”“晚上”“半夜”念詩時,她會想些什么?又會做些什么呢?

(引導學生想象蕭紅的內心,她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生:我還從“念困了再睡去”可以看出作者是多么喜歡念詩。

師:你們很會讀書,能通過你的朗讀把作者學詩的快樂表達出來嗎?

(生朗讀此部分)

師:同學們,聽了他的朗讀,你想說點什么呢?(生評價)

師:你來試試,讀出你的體會吧。(生讀)

師:讓我們一起來朗讀這一段,看看老師能不能從你們的朗讀體會到作者很愛詩、勤念詩。(生齊讀)

師:你還從哪可以體會到“我”的快樂呢?

生:我還從文中的“我”大聲喊詩體會到作者的快樂。

師:她為什么要大聲喊?

生:因為她覺得那詩念起來很好聽,所以很高興地跟著祖父大聲喊。

師:請默讀課文,找出能表現“我”大聲喊的關鍵詞句,讀一讀,體會“我”的快樂

(引導學生找出“跟著喊”、“比祖父聲音大”、“房蓋被你抬走了”、“照樣地喊”、“亂叫”、“瞎念”等體會“我”大聲喊詩的自在與快樂。)

生:我還從“很好聽”、“真好聽”、“多好聽”、“越念越覺得好聽,越念越有趣味”這些詞句中體會到“我”喜歡聽,而且,覺得好聽就學,不好聽則不學。

師:詩讀起來真的有這么好聽嗎?想想你們平時是怎樣學詩的?有這樣的感受嗎?

師:怎樣讀詩才好聽呢?讓我們也像小蕭紅那樣好聽地讀讀這兩首詩吧!

生:我還覺得文中的“我”跟祖父學詩時心情很好?

師:你怎么體會到的?

生:我從“高高興興跟著喊”、“笑了一會兒”、“我很喜歡”、“更喜歡的”、“滿口的大叫”、“得意極了”這些詞句中體會到“我”學詩時心情非常好。

師:你來讀讀這兩首詩,讀出“我”的喜歡、開心、得意之情。(練讀、指名讀、分組賽讀、齊讀)

(教師在引導學生交流體會時,可引導學生聯系自己學詩時的情景,想想自己是怎樣學詩的,有什么樣的體會來進行朗讀指導。)

師:從你們找出的語句和從你們的朗讀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兒時蕭紅跟祖父學詩是多么有趣,多么快樂啊!學到這,兒時的蕭紅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呢?你能用恰當的詞語來形容形容嗎?(天真、頑皮、可愛、愛學習、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等)

三、感悟寬容與慈愛

1、認真再讀課文,想想:“我”跟祖父學詩為什么會覺得如此有趣,如此快樂呢?

2、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然后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體會。

預設:

生:“我”念詩大聲喊時,母親要打我,而祖父只是很幽默地警告我說:“房蓋被你抬走了”。雖然祖父實際上也是在批評,但是我還是覺得很開心。所以“我”跟祖父學詩覺得很有趣。

生:跟祖父學詩“我”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每當祖父教我一首新詩,開頭我覺得好聽,我就學,不好聽,就不學,祖父總是依著我,直到我滿意為止。

生:當“我”不高興時,祖父就趕緊讓“我”念“我”最喜歡的詩,一念,“我”又高興起來了。所以“我”跟祖父學詩是快樂的。

師:你們很會讀書。你覺得“祖父”是個怎樣的人?(幽默、寬容、慈愛……)

(抓住“常常警告我說……” “每當祖父教我一首新詩,開頭我若聽了不好聽……我還是不要” “祖父一聽就笑了” “看我還是不高興,他又趕快說……”等體會祖父對“我”的寬容與慈愛。)

師:因為祖父的幽默、寬容、慈愛,讓“我”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全憑“我”的興趣去快樂地學詩?,F在我們來讀一讀“我”與“祖父”的對話部分,選擇你喜歡的角色,在小組里練習讀一讀,聯系你們平時學詩的經歷,讀出“我”學詩過程中的特別感受和“祖父”的寬容與慈愛、風趣與幽默。(分角色讀)

4、讀讀這些句子,你又體會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

“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念了幾十首后,祖父開講了”

“但從此再讀新詩,一定要先講的,沒有講過的也要重講。”

通過這些句子,讓學生體會到祖父教詩的方法是不斷變化的,以“我”的興趣為主,用他的寬容與慈愛,幽默與風趣引導“我”,啟發“我”學習《千家詩》,讓“我”的童年生活充滿快樂。

5、教師小結學習內容

四、拓展:積累詩句,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1、古詩文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請把我們課文中涉及到的詩句完整地讀一讀,讓我們也讀得越來越好聽,越來越有趣吧。

2、學生比賽誦讀平時積累的詩句。

3、聯系實際,說說你平時是怎么學詩的?與文中“我”學詩經歷作比較,有什么體會?

師小結:蕭紅現在走上文學之路,與兒時跟祖父念詩、誦詩是有著密切關系的。讓我們課外也多讀一些詩句,多積累一些詩句,讓我們的童年充滿詩情畫意,讓我們的童年更豐富、更快樂,而且這樣會讓我們受益終身的。

【板書設計】

2跟祖父學詩

早晚念

大聲喊

好聽就學

有趣快樂

六年級教育主題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讀準并積累本課詞語:奇異、玲瓏多姿、凝結、細膩、呈現;理解詞語“玲瓏多姿”。

2、知道課文寫了五彩池的幾方面。

3、能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來正確理解語句,感受文章前后聯系的緊密性。

4、能借助板書,概括池水的奇異,積累有關語句。感受五彩池的奇異。

重點難點:

1、能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來正確理解語句,感受文章前后聯系的緊密性。

2、通過圈詞劃句,感受五彩池的奇異。能借助板書,概括池水的奇異,積累有關語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一)欣賞圖片,感受五彩池景色的奇異。

1、欣賞圖片,初步感受五彩池的神奇。

(媒體音樂,出示:欣賞圖片)

(二)揭示課題。

有一位作者在游覽之后,將這番美景化作文字。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板書:17五彩池)齊讀課題

二、反饋預習,梳理文章的脈絡。

(一)反饋預習,了解1、4節的總起、總結作用。

1、反饋預習,交流寫出五彩池特點的詞語。

(出示預習要求)讀了文章后,五彩池留給你什么印象呢?

2、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梳理文章結構,學習1、4節。

交流:(板書:奇異)對呀,這是五彩池留給我們的總體印象。作者在開頭總起介紹了五彩池的特點,最后又再次總結了它的特點。就讓我們拿起書來讀讀1、4節。

(二)了解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五彩池。

1、交流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五彩池。

中間兩個小節,作者又為我們介紹了五彩池的哪兩個方面?

2、交流并板書。(板書:池子、池水)

3、小結并明確本課的.學習目的。

文章就是抓住(點課題“池”)池子及其中(點課題“五彩”)五彩的池水這兩方面來介紹五彩池的奇異的。我們讀這類寫景物的文章一定要先了解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介紹這個景物的?,F在就讓我們來深入學習,看看作者是怎樣把五彩池奇異的特點寫具體的。

三、學習第2小節,了解五彩池大小、形狀上的奇異,積累有關語段。

(一)了解本節是圍繞那句話寫的。

1、指名讀第2節,正音。

我們先來看看文中對池子的描寫。指名讀第2節。(媒體:“玲瓏、恰似、一畝、盛開”的拼音)正音。

2、默讀第2節,思考本節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那這一節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用直線劃出句子。

3、引導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辨析本節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交流:(板書:大大小小、玲瓏多姿)

引讀體會:這里滿山坡的五彩池卻多得數不清。這些五彩池——大的——小的呢——池子的邊沿是金黃色的,像一圈圈金色的帶子把池子圍成各種好看的形狀——

(二)引導抓住句中關鍵詞,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情。

1、自讀第2節,初步感受作者是怎樣描寫五彩池的。

(出示:滿山池子的圖片)如果你是游客,此時你會做什么呀?如果不能用相機,要讓你用文字來描寫美景,該怎么寫呢?讓我們來看看作者是如何用文字來吸引我們的。(出示:“這些五彩池大大小小??蓮花”)自己再讀讀這段話,體會一下。

2、出示句子,引導感受作者的描寫中流露出的驚訝之情。

(1)媒體:音樂;師范讀,學生想象。作者在文中說——(出示:大的面積不足一畝,水深不到三米。)這大的池子在作者眼中是不是很大很大的呢?

(2)交流。

點評:“一畝”相當于我們14個教室那么大!可能我們感覺很大。但同樣是池子,新疆的天池有7畝多大。而五彩池,大的——并不大呀。一個“不足、不到”把作者的感受表達出來了。

(3)小的呢——男女生分讀兩句話,你們發現了什么?(池子大小差異很大)

3、小結:作者就是用了強烈的對比來讓我們感受到池子的奇異的。(板書:對比)

(三)感受池子形狀各異,有感情朗讀有關語句

1、知道作者用比喻的方法來介紹池子的形狀。

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來介紹池子的形狀的呢?(板書:比喻)引讀有關的語句。

2、聯系課文內容,理解“玲瓏多姿”。

讀了句子,你理解什么是“玲瓏多姿”了嗎?(小巧精致,形狀各異)

3、剛才我們讀了句子,理解了詞語的意思,也感受到了五彩池的美。讓我們再把第2節讀好。

四、學習第3節,了解五彩池池水的奇異,簡要概括“池水顏色奇異”。

(一)了解第三節的結構特點,概括每層要點。

1、默讀第3節,分層。

我們跟隨作者去領略了池子的奇異,讓我們再去看看那鮮艷多彩的池水吧!(板書:鮮艷多彩)默讀第3節,想想作者從哪兩個方面來介紹池水的?做好分層記號。

2、巡視,(媒體出示答案)

3、理解這樣分層的原因。交流:(板書:現象、成因)

(二)了解五彩池池水的奇異之處,根據板書提示簡要概括。

1、讀懂并簡要介紹池水奇異在哪里。

(1)這節課,我們先跟隨作者來了解池水奇異的現象,并把關鍵的內容提煉出來簡要地說給別人聽。引讀:站在山上,向下望去——自己往下讀,把這段話讀正確。(媒體出示原第二層)

(2)指名讀。

(3)(媒體:隱去后半部分)這池水實在太使人驚奇了——(男生讀)

(4)在交流中引導學生用抓關鍵詞的方法來概括池水的奇異。

(5)請學生從這句話中圈一個能反映池水奇異的詞語詞。(板書:各不相同)

還需要有個什么條件?(板書:同一溪流)現在你能連起來說一說嗎?(交流時引導學生用上“雖然??但是??”這個關聯詞來把池水的奇異講清楚。)

(6)作者又是如何進一步向我們描述池水的水色各不相同的呢?引讀:有的

——有的——有的——有的——

(7)了解作者說的“各不相同”有幾種情況。

(8)交流:

?第一種情況:池子不同,池水不同。(板書:池子不同,池水不同)?第二種情況:同一個池子,顏色不同。(板書:同一個)

(9)現在你能否連起來介紹一下池水如何各不相同的?

2、有感情朗讀有關內容。

你們讀懂了課文,而且也用抓關鍵詞的方法也把池水的奇異介紹清楚了。讓我們再來讀好這幾句話。(齊讀)如果把各池的水舀起來一看——

此時,你忍不住想贊嘆五彩池的池水——

五、總結課文,布置作業。

1、總結,并引出下節課學習的內容。

2、作業:

用上“雖然...但是...”介紹池水的奇異之處。

從這兩句句子中任選一句,用鋼筆抄寫在本子上。

聯系下文思考:課文為什么一開始要寫“晴朗的日子”?

板書:

大大小小(對比)

五彩池

(奇異)池子:不同同一個

池水現象同一溪流,各不相同

(鮮艷多彩)雖然??但是??池水不同成因

六年級教育主題教案篇3

教學內容:

11課《長征》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的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了解課文所贊揚的紅軍戰士藐視困難,一往無前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3、背誦課文。

教學方法:

啟發法 講授法

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全詩,領會詩句的意思。

1、自由朗讀全詩,想想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2、作者在怎樣的背景下創作的這首詩?

二、抓字眼、明詩意;想詩境,悟詩情。

1、學習首聯。

(1)學生質疑。

(2)師生共同解疑。

理解只等閑

(3)紅軍戰士把什么看作平常的事?

(4)長征時,戰士們遇到了哪些困難?從這句詩中的哪些詞可以體會出來?(理解千、萬的含義。)

(5)紅軍戰士面對困難,有怎樣的態度呢?從哪些詞與中可以看出不怕困難?

(6)朗讀首聯,想想表現了紅軍戰士什么樣的精神?(不畏艱險的大無畏精神)

2、學習頷聯。

(1)哪些詞是說明紅軍戰士不怕困難的?

(2)你是怎樣理解騰細浪走泥丸的?

(騰:翻;細浪:細小的浪花。騰細浪:翻著浪花的細流。走:滾動;泥丸,泥球。走泥丸:小泥球在腳下滾動。)

(3)朗讀頷聯。

3、學習頸聯。

(1)如果說頷聯是千山的寫照,那么頸聯就是萬水的說明。

(2)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云崖:高聳入云的山崖。鐵索:大渡河上的13根鐵索。暖:暖的感覺;寒:寒氣逼人的感覺。)

(3)說說這兩句的大意。

(4)質疑:為什么說暖、寒?

(5)討論歸納:

暖:1935年5月,紅軍巧渡金沙江。金沙江形勢險要,敵人控制得很嚴。但是紅軍在渡口俘虜了過江偵查的兩只敵船,活捉了守衛在對岸的敵兵。不費一槍一彈,奪取了對岸的陣地,使大部隊巧渡成功。

寒:瀘定橋高懸在大渡河上,當時橋上的木板已經被敵人抽掉,渡河的勇士們手攀鐵索,冒著對岸敵人密集的槍林彈雨前進。不怕流血犧牲,終于奪下了瀘定橋。表現了紅軍戰士飛奪瀘定橋的驚險悲壯。

(6)再讀這一段。體會思想感情。

4、小結

從這兩聯的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紅軍不怕遠征難?是怎樣看出來的?

5、岷山紅軍長征翻過的最后一座山。此時,紅軍戰士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6、讀出這種心情。

7、理解: 更喜 盡開顏

什么人喜笑顏開?

(紅一、四方面軍以及所有的革命軍民)

8、品讀。

三、總結全詩。

1、談談你學完全詩后的感受。

2、那些詩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

3、紅軍戰士的哪些品質值得你學習?

四、吟誦詩句,背誦詩文。

1、反復朗讀課文,運用停頓、節奏、重音等讀音技巧,再現詩中意境。入情朗讀。

2、(可以采用配樂朗讀。)

2、檢查背誦。

五、作業(略)

六年級教育主題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搜集報刊信息的方法,學會抓住重點講清內容,并能發表自己的見解。

2、要示達到真實性、可靠性,完整。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平時做好報刊摘錄工作。

教學設計;

一、明確要求:

1、何謂信息即音信、消息,所以說交流的范圍極廣,信息的獲得要靠平時多看、多聽、看各種報刊雜志。

2、提出目標:在獲取眾多的信息中在究其真實可靠性后,擇其主要的進行摘錄,在摘錄中要抓住重點,在交流信息中抓住要點進行轉述,并加上自己的意見,做到簡明扼要,表達清楚。

二、學習例文,明確方法:

1、搜集信息。在搜集信息前,個人要定個主題,圍繞這個主題去看報刊,調查訪問,了解信息的真實可靠性。然后對其信息做好摘記,如確定科技為信息主題,就從書報、雜志去尋找后作好摘記,有蚯蚓與垃圾、四大天象新景觀、形形色色的森林、“太空種子”結碩果、方形西瓜等從中選擇了四大天象、太空子結果、方形西瓜、“和平”號之最作為信息交流的內容。

2、組織語言。信息交流要做到簡潔明了,再把已得到的信息進行組織,用簡短的語言把來龍去脈講清楚。如“太空結果”這一信息這樣寫:河北省磁縣農業開發園區從農科院購進西紅柿、菜椒、黃瓜三個品種的“太空種子”后實行無公害式管理,其產量和營養含量都起過普通蔬菜的2-3倍,大的西紅柿重達1500多克。

3、加上見解。信息組織好后,為了激起聽者的激情,提高信息交流的作用,還應加上個人的見解。如上面一段信息可加上這樣的見解:“科技發展,宇宙真奇妙;太空種子

奇妙變化給了你什么啟示?將來將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4、注意點:⑴開場白:說明來歷、引起注意。

我從《關心下一代周報》看到了這樣一則消息,《太空子結果》,請聽

⑵信息發布應做到條理清楚,簡潔明了。

⑶結束語:表示感謝?!靶畔l布結束,謝謝大家的合作。

三、交流信息

1、要求抓住重點講清事情,并能發表自己的看法一、二句,時間限制在1分鐘里。

2、學生信息交流

從真實性、可靠性、個人見解三個方面來評議,并給予一定的獎勵。

三、以《少年報》和《少年報》為材料,在兩分鐘內搜集信息,看誰搜集得多,記得牢,而后全班交流。

我從《》看到了一則__×消息,我想__×。

四、交流:

⒈小組交流,推派代表,全班交流。

⒉注意點:開頭說明來歷,結束表示感謝。

五、作業:搜集學校信息,回家發布校園信息。

六年級教育主題教案篇5

學生視角:

延安在抗日戰爭時期是黨中央的所在地,人們都說它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作者為什么要追尋這樣一個地方呢?在革命勝利這么多年以后,追尋延安又有什么意義呢?

難點:

搜集相關的背景資料,拉近學生的認識距離,有助于深刻理解全詩的思想內容。

教師思考:

本文屬略讀課文,是一首新體詩,作者以充滿深情的筆觸,生動而形象地謳歌了延安精神,熱情地抒發了追尋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強調了在新時期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的極端重要性。全詩不但節奏感強,韻律和諧,而且結構整齊,感情強烈,適于朗讀。教學時,應注意充分利用收集的資料和文中的有關詩句和插圖,幫助學生理解主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充滿對延安的崇敬和贊美,使學生沉浸在崇高美好的課堂氛圍當中,在領會詩歌思想感情的同進,受到革命傳統的教育。

重點:

1、了解詩中具體事物的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設計特色:

分組選學,合作拼接,誦讀感悟。

信息資料:

搜集有關延安的背景資料(文字介紹、圖片、音像等)

教學要求:

1、借助資料,了解全詩的內容,領會延安精神產,懂得發揚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自主讀書,合作交流的能力與習慣。

教學流程:

一、談話引入,了解背景。

你聽說過延安嗎:你對它了解多少?

(引導學生把搜集的材料展示出來,豐富知識,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于展。)

二、初讀感知,了解內容。

1、自由讀詩,要求讀準,讀出節奏,韻律,在自讀基礎上,同桌互讀,互相評價。

2、通過初讀,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沒讀懂?

三、疏理問題,分組選學。

1、師生共同對初讀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及時解決簡單的問題,明確共性的或有價值的問題。

(鼓勵質疑是必要的,但不要讓學生產生思維的惰性依賴,引導學生在敢于提問題的基礎上,會提問題,是需要逐步培養的。)

2、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相關的詩節,借助手中的資料,進行組內研讀。

(減小學習目標,降低學習難度,尊重學生選擇,鼓勵學生自主,提高學習效率。)

四、匯報交流,拼接共享。

師生共同分享各組的學習收獲,教師有意識地點撥評價,進行成果拼接,并結合回答,適當板書。使學生明晰全詩的結構,以便整體感知全詩內容。

五、小結升華,感情朗讀。

(在充分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指導感情朗讀,會獲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六、課堂練習,擴展鞏固。

1、結合全詩內容,談談你對延安精神的理解。

2、聯系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談變怎樣把延安精神發揚光大。

六年級教育主題教案篇6

教學目的

一、學習抓住特點,有詳有略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二、學習按照合理的順序組織材料的方法

三、體會自然、清新、生動的語言

四、掌握朱自清生平

教學重點一、抓住“文眼”——威尼斯的“別致”,如何體現為“水上之城”的自然風光的明媚和古老文化藝術的“華妙莊嚴”

二、第二自然段寫景極簡練,抒情極含蓄,且二者交融,宜深入細致地領略

教學設想一、課文涉及的知識面較廣,教學時對所提及的知識不要求學生會全面弄明白,只要求弄懂主要內容,把握住敘述的層次和表達方法

二、不知思考題剛

1、聯系《背影》復習有關作者朱自清的知識

2、學習自學全文,并寫出段落提綱

3、前半篇寫威尼斯“水上城”的特點,作者從哪幾個角度進行描寫?

4、作者如何抓住“文化藝術城市”這個特色寫他的“華妙莊嚴”?

5、分析這篇游記的語言有哪些特點?

三、教具準備歐洲他國(意大利地圖)一份彩色粉筆

教學要點介紹文章有關的背景材料及作者生平,初步理清構思脈絡,講析第1——4節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

教師講述;《威尼斯》(加著重號的板書),是朱自清一九三一年到一九三二年歐洲旅游結束回國以后寫的這篇游記寫的威尼斯是水上城市,文化古城,文章的內容雖然比我們讀過得《背影》復雜,但仍然體現出他寫景散文的特色,即把握住景物的特點,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語言自然清新、生動。

二、教師啟發

我們在初中已學習過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那么,誰能簡單介紹朱自清的生平那?

學生回答之后,教師明確: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省紹興市,1898年生于江蘇東??h,1903年隨家定居揚州,故自稱“我是揚州人“,1916年中學畢業后,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班,次年改為“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用三年大學預科班,次年改為“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用三年的時間完成了四年的學業,畢業以后五年里在江蘇、浙江等地的中學教書。

在大學時代,朱自清就開始創作新詩,1923年發表的長詩《毀滅》在當時的詩壇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1929年出版詩集《蹤跡》,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開拓了古典文學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壇上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病逝于北京,他的一生既是作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逝世后整理出版有《朱自清文集》(四卷)《朱自清詩文集》,毛澤東稱贊他是“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愛國知識分子”。

三、介紹威尼斯

威尼斯在亞得里亞海西北岸,意大利北部,它是有一百多個小島構成的,城內河道縱橫,作為總干道,就是第一節介紹的相反寫的S的大運河,威尼斯的南面就是沙提,課文中重點介紹的圣馬可方場,就在城的南部臨海的地點。

四、學生課內自學課文并畫出段落提綱

(一)教師重點解說

1、多音字解說

著著色(zhuo)(使接觸別的事物,使附在別的物體上)

出了個高著(zhao)(計算,辦法)

著涼(zhao)(感受,受到)

你聽著(zhe )(助詞)

沈沉毅(chen)(這里同沉)(沉著)

沈陽(shen)(專門名同姓)

數數一下(shu)(逐個計算)

數次(shu )(幾,幾個)

數見不鮮(shuo)(屢次)

2、詞語解釋

花團簇錦;像花朵促成團,像錦緞集成堆。團聚成團;簇:集成堆。

華妙;華麗而美妙

闌干;同欄桿

沉毅;沉著剛毅

典麗風華;本指端莊美麗,富有風華和才華。

(二)提問;;本文分幾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學生們回答之后,教師明確

全文共分二大部分

第一部分;(1——2段)介紹“水上城市”的特點時,從平視(出了火車站,你立刻便會覺得)和俯瞰(在圣馬可方場的鐘樓上看)兩個觀察角度,具體而形象地描繪為你死的明媚景色。

第二部分(3——9段)以圣馬可方場為中心,按時間轉移的順序,向四周環視,先從東部的兩個建筑寫起然后寫南面運河中的夜曲,接著介紹西北的兩個(建筑寫起)兩個教堂,再寫到方場東面的公園,全文的材料及豐富,但由于觀察點交代清楚,所以全文的調理極為豐富,但由于觀察點交代講清楚,所以全文的調理層次極為分明。

五、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一)教師講述;威尼斯給人最初和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是“別致”“別致”指跟尋常不同,即新奇可喜從第一節,看看威尼斯,是怎樣“別致”的?

學生們回答,教師明確

別致1、交通工具,小火輪,“剛朵拉”

2、大街,大運河

3、小胡同:小河道四有十八條

4、分述不同的船的作用

A,輪船;在大街上走,像公共汽車

B,剛多拉;哪兒都去,搖櫓的小船

5、橋多:三百七十八座

6、威尼斯人愛水:喜歡乘船

(二)提問:作者在這一段中,運用了哪些手法,解釋威尼斯作為水上城市的特點的?

學生們討論,回答,教師明確

1、用親切對話的方式,引起聯想

2、比喻作者巧妙的使用比喻,有些地方配合起來用,構成雙關

3、文筆很細密,體貼讀者的心理

(二)教生齊聲朗讀第三自然段

教生共同歸納:本節是鳥瞰,從全局中看威尼斯

威尼斯的地理位置(環俯視)

碧波中團花簇錦的陸州(俯視)

水天相接(遠視)

天空明鏡透明(感受)

江南水鄉景色(對比穿插)、

北歐全景(對比穿插)

六、教師總結

文章第一句中的“別致”二字是全文的總文眼,下邊從“水上之城”寫其“明確”,文化藝術之城寫其“華妙莊嚴”,寫“明媚”又從兩個視角攝影,第一段是平視,活畫出一幅“河網之城圖”第二段是俯瞰,活畫出一幅“海上之城圖”

七、課堂練習

閱讀第二段回答問題

1、從描寫方法的角度看,與力矩相同的一組是

例;在圣馬可方場的鐘樓上看,團花錦簇似地東一塊西一塊,在綠波里蕩漾著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與花上

(2)已經近午了,樹雞在啼,狗睡在麥田里,野外的羊群里,時常發出羊的和諧的叫聲

(3)這個亭聚在突出的一角的巖石上,上下都空空的仿佛一只蒼鷹展著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4)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5)雖然林外是陽光燦爛,而在這遮住了天日的森林中卻閃著煙火的紅火光

(6)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

八、課外作業

(1)背誦第一、二大段

(2)預習第二部分

六年級教育主題教案篇7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中心思想。學習啟蒙老師的愛國品質和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深入理解課文重點句子的含義。感悟作者對啟蒙老師崇敬、感激和懷念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啟蒙老師的優秀品質和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

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對啟蒙老師崇敬、感激和懷念的思想感情。

教學構想:

以學生自學為主,對于一些難懂得字、詞,教師要適當講解,講解有關的歷史背景,幫助學生理解本文。在讀、悟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圈圈、畫畫、做旁注等形式,記下自己的學習心得。

教具準備:

投影儀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回憶你的啟蒙老師,談談他們給你留下的印象。

2、本文作者寫下了怎樣的回憶,是為了表達什么?

二、自學本文:

1、思考:

(1)“我”為什么難忘啟蒙老師?

(2)本文哪幾段是寫回憶往事?回憶了小學啟蒙老師的哪幾件事情?

(3)這些事情表現了啟蒙老師的哪些品質?

(4)從這種寬嚴之間我們這些小學生也領悟到了老師們沒有明說的道理。

A、“寬嚴之間”指什么?(老師對各門課的要求很嚴,但對日語課特別寬松)

B、從“寬嚴之間”領悟到什么道理?(對日本侵略者不能屈服,要記住自己是中國人)

2、講解:

(1)1942年,淪陷時期

(2)學校所處的位置。

3、讀文章的最后一段句子,再把它改成不用問號的句子,句子的意思不變。

4、既然我的老師們播下的種子在他們學生的身上開花結果了,我們播下的種子也一定會在自己的學生身上開花結果的。

三、聯系自己,談談啟蒙老師的幾件事情。

1、請同學們談談。要求:有條理、有中心、重點突出、語句通順連貫。

2、把這些寫下來,并認真修改

3、教師巡視指導

4、同學之間可互相交流欣賞。

作業設計:

把你的感想寫出來,好嗎?

板書設計:

17、難忘的啟蒙

組織抗日演講愛國之心

淪陷時期啟蒙老師嚴格要求學生

抵制日語課嚴謹治學

2645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保县| 依安县| 延吉市| 加查县| 红原县| 益阳市| 晋中市| 高尔夫| 嘉兴市| 会宁县| 东阳市| 遂宁市| 乌审旗| 泰宁县| 醴陵市| 陇川县| 油尖旺区| 临安市| 赤壁市| 罗甸县| 洛扎县| 镇坪县| 垣曲县| 木里| 马尔康县| 儋州市| 博兴县| 迁西县| 青神县| 长葛市| 广宗县| 凤冈县| 浙江省| 泾源县| 胶南市| 长武县| 北安市| 保康县| 竹北市| 凌海市| 丹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