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英語教案 > 六年級 >

六年級活動教案大全

時間: 沐欽 六年級

六年級活動教案都有哪些?教案是專門設計和安排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的實踐性教學文檔。為了學生更好的學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六年級活動教案大全7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六年級活動教案大全

六年級活動教案大全篇1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茉莉花》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茉莉花〉,使學生近一步了解茉莉花的美麗,并能通過優美、抒情的歌聲表現出來。

2、指導學生熟練演唱,并能背唱

3、通過演唱、欣賞等活動感受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演唱。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用舒展,流暢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你們都去過哪?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看過影片之后猜一猜我們到了哪里? 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二、放錄像

同學回答剛才老師提出的問題

三、師:背景音樂有沒有注意到?

師:今天我們一起到江南水鄉走一走,共同學習并演繹這首江蘇民歌〈茉莉花〉

四、歌曲學唱

1、聽錄音——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A、歡快活躍

B、親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

A、婉轉細膩柔美

B、粗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現了青年姑娘什么樣的心理狀態?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現年輕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罵的天真神態,實質上是在表現青年男女之間的純潔感情。

4、唱歌譜

就讓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把歌譜唱一唱(出示歌譜)學生分三組唱,第一組先慢唱,然后恢復原速。

5、歌曲教唱

師:這么動聽的旋律配上美妙的歌詞一定更好聽。

a、 放錄象(學生聽)

b、學生跟唱(多唱幾遍)

劃拍唱-----難點糾正:

把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容易出現的錯誤糾正過來。并告訴學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個特點。

6、放開聲音唱一唱。

7、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師:想一想怎樣才能把茉莉花唱的更美?每一句怎么處理?

(1)學生自己試著唱一唱

(2)教師可提示:從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上有什么想法?

(3)學生把每一句都試唱出來,說出為什么這樣處理,全體在試唱,教師指導。

(4)按照同學們處理的方法大家一起感受演唱。(放錄音)

六年級活動教案大全篇2

教學內容:

欣賞《奧林匹克號角》。

教學目標:

1.欣賞《奧林匹克號角》。

2.了解奧林匹克運動的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1.請同學們匯報課前收集的有關奧林匹克知識。

學生匯報完后,師總結。

導入欣賞內容《奧林匹克號角》。

2.欣賞《奧林匹克號角》。

(1)初聽樂曲。

什么樂器演奏的?樂曲的速度?情緒?

(2)師簡介作品。

(3)分段欣賞。

聽賞第一主題。

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情緒?

聽賞第二主題。

這段旋律的速度、節奏有何變化?與第一主題有何不同?

聽賞第三主題。

這段旋律與第一、二主題又有何不同?

(4)總結曲式結構。

(5)完整欣賞。

(6)欣賞了這首樂曲后,請說一說你的感受。

3.觀看錄像片段:體現中外奧運健兒奮力拼搏、永不放棄的奧運精神的資料。邊看邊再次聽賞。

4.總結。

通過欣賞樂曲,使學生學習中外奧運健兒奮力拼搏、永不放棄的奧運精神。課后反思:

在上完欣賞管弦樂合奏〈奧林匹克號角〉一課后,針對自己的教學雖然有欣慰的地方,但多少還有令我遺憾之處。《奧林匹克號角》是為1984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而創作的。樂曲高亢激昂,向全世界傳遞著友誼和真情,鼓舞著運動健兒們積極進取、奮力拼搏。在欣賞樂曲之前我先把管弦樂隊編制及樂器做了介紹。

在介紹樂隊編制時,我介紹了管樂有銅管組(小號、圓號、長號、長笛、短笛等),木管組(單簧管、雙簧管、大管等),弦樂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豎琴等)。在介紹時我只采用了語言描述的方法。課后我覺著在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下這些不夠,我應該給他們找一些相關圖片和音響資料,讓他們從視覺、聽覺上立體的把握樂器的特征。在欣賞樂曲時,我讓他們帶著問題先聽了一遍。然后分段再聽。

讓同學門在我的引導下自己去感受樂曲的兩個主題及不同樂器所表現不同的音樂等。經過這一個月的音樂踐工作,我收獲到了很多,講臺雖小,卻可以給人帶來無限的發揮余地和想象空間。

六年級活動教案大全篇3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治理、歸宿、蕩漾、領悟、風雨同舟”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教學重難點:

解文章的內容,理解語言背后所蘊藏的深刻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學準備:

1、教學掛圖,課件。

2、了解我國晉西北地區沙化現象以及植樹造林的狀況。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播放課件,導入新課

1、播放我國晉西北地區土地沙化的課件資料(或出示相關圖片資料),引導學生暢談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談話:上一課中,印第安人對土地的眷戀與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動了我們,這節課,我們將一起去認識一位81歲的老人,他從65歲開始在晉西北這塊土地上創造了一個青山不老的奇跡。

齊讀課題。

[評:通過看圖或其他資料,初步感知我國晉西北地區環境整治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緩,感受更加直觀。]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⑴默讀課文,思考: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跡?這一奇跡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造的?

⑵聯系課文,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說“青山是不會老的”。

2、小聲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讀正確,了解課文大意。

3、檢查學生自學情況,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評: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前的提示,明確要求,教給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三、指導閱讀,感受“奇跡”

1、自由讀課文,根據提示思考問題,勾畫答案,批注感受。

2、學生交流: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跡?

①“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卷過濤聲,葉間閃著粼粼的波光。”(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寫了漫山遍野綠意盎然,林間松濤陣陣、葉間微泛綠波的畫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為改造山溝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②“15年啊,綠化了的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去年冬天,他用林業收入資助每戶村民買了一臺電視機。”

引導學生想象,這是怎樣的一個奇跡?

③課文的哪些部分還具體些到了這一奇跡?學生自讀課文一至五自然段。

3、討論:老人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造奇跡的?

①“大環境”——險惡。

你從哪里感受到了這個地方的險惡?

學生用文中語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話。

(如有條件可用課件補充介紹晉西北的地理、經濟、西伯利亞大風、沙塵暴等資料。)

②“小環境”——艱苦

你從哪些地方看出艱苦?

指導朗讀相關語句。

3、交流:作者為什么說“青山是不會老的”?

①引導:從貧瘠的山溝到如今蔥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了出來,這就是他生命的價值。因此,當告別老人的時候,我不由得想到了——引讀“作為一個山野老農??與日月同輝了”,這位普通老人讓我領悟到——引讀并出示“青山是不會老的”。

②指導:“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是什么意思?

老農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樣永放光輝嗎?聯系上下文想想,作者為什么這樣說。

小結:是啊,老農不僅留下了這片青山,還留下了更為寶貴的東西——與環境作斗爭的不屈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境的奉獻精神,造福人類的精神,這一切將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帶著這份感動,讓我們一起再讀一讀描寫作者感受的話。

③總結:老人用自己的勤勞善良創造了這片綠洲,有限的生命創造了無限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在茫茫青山中得到無限擴張,而且將隨著青山永垂不朽,這是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變老的。這位普通的老人讓我領悟到——(生齊讀)青山是不會老的!

[評: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與閱讀課外資料相結合,促進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同時也使學生的環保意識得到增強。]

四、再讀全文,積累拓展

1、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語段。

①閱讀,勾畫。

②同桌交流。

③大聲誦讀。

2、交流讀后感受。

六年級活動教案大全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憑借文字,入情入境,感受泗水河邊濃濃的春意。

2、體會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說的那段意味深長的話語所蘊含的道理,走進孔子高尚的精神世界。

3、營造濃郁的人文氛圍和藝術氣息,感受語文學習的博大和美麗。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吟春誦春,引入春景。

1.上課之前,我們先來聽首歌吧。會唱的跟在后面唱,不會的哼哼也行。

2.春天,仿佛是大自然的精靈,總是在我們不經意間,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妝點著世間萬物。你們能找到春天嗎?“春回大地千山秀”,中國還是一個文化的國度,你能從詩歌之中找到春天嗎?

3、在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中,也有一段寫春的語句,找出來讀讀看,看什么地方打動了你,撥動了我們的心弦。

4、出示:

陽光普照著大地,泗水河邊桃紅柳綠,草色青青,習習的春風像優美的琴聲,在給翩翩到來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廣袤的大地是她寬廣的胸懷,茂密的森林是她飄逸的長發,溫暖的太陽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輕風是她甜蜜的絮語……

(1)說說,感動你的是什么?哪個詞?

(2)在作者的筆下,大自然是一位什么樣的母親?

引導想象,描述自己腦海中的形象。

(3)在你的想象中,大自然還是一位什么樣的母親?

導讀:這是一位美麗的母親……這是一位多情的母親……這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4)配樂朗讀。

(5)讀到這個地方,我不禁想起了我最喜愛的一首歌,或許,我們在欣賞完這首歌后,我們對這段話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歌曲:《多情的土地》

(6)再讀課文。

(7)過渡:這么美的春景,一定也激起了同學們對春天的美好回憶和無限向往,這位偉大的母親還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贊頌的地方。我們也能用這詩一般的語言贊美她嗎?

()是她()的()

()是她()的()

二、孔子論水

過渡:就在這美麗的泗水河畔,1510年前的一天,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帶著他的弟子們來這兒盡情地游玩。他們在游玩之時都談論了些什么呢?

(1)了解一個人的心靈世界,走進一個人的心靈世界,讀讀他的話,不失為一種好方法。讓我們憑借著孔子的話,走進孔子偉大的精神世界……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說;“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1)指名讀。

(2)你知道孔子的這番宏論是圍繞哪兩個字來展開的嗎?

(3)你又知道孔子的這段話是圍繞哪句話展開的嗎?

(4)為什么說水是真君子呢?孔子看出了水有哪四種精神?

(5)你能圍繞其中的一點說說你的理解嗎?

(6)相機指導朗讀,引導深入理解。

(7)同學們,孔子僅僅贊美的是這泗水河里的水嗎?他贊美的是水的精神,更準確地說是諸如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教化等等等等這樣被他稱之為“君子”所具有的精神。

(8)什么是君子?那是堂堂正正的人,那是壯懷激烈的人,那是虛懷若谷的人……孔子一生都在“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征程中完美著、踐行實自已這顆“君子”的夢。“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9)同學們,孔子,這是單單說給學生們聽的嗎?不,他也是說給自己聽的呀,那也是對自己提出的要求啊。說這句話的時候,孔子47歲。一個四十七歲的人還對自己精神的修養提出了這樣的要求,是多么了不起啊。

(10)也正是孔子這偉大的精神,贏得了歷史的高度評價——(出示)

此時此刻,你想說什么呢?

(11)還記得課前聽的《論語》嗎?這就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語錄的,這是我們中華兒女寶貴的精神食糧,想讀嗎?讓我們一起來讀。孔子還有一句話: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12)讓我們帶著對孔子的崇敬,再讀一遍。

附板書:

孔子游春

泗水春景

有德行

觀水悟道:有情義

真君子

有志向

善教化

六年級活動教案大全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儲蓄的意義,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義。

2.能力目標:注重學生觀察、對比、總結能力的培養,并讓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應用意識和實踐的能力。

3.情感目標:懂得存款利國利民,并從教育儲蓄中感悟國家對少年兒童的殷切希望,樹立努力學習的志向。

重點難點:

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義,會正確計算利息。理解稅后利息的含義,會根據實際情況使用公式。

教學流程:

一、知識擴充

(師出示中國五大銀行行標。生根據生活經驗,理解銀行的業務范圍及銀行的分類。)

師:(出示一組信息) 20__年12月,中國銀行給工業發放貸款18 636億元,給商業發放貸款8 563億元,給建筑業發放貸款2 099億元,給農業發放貸款5 711億元。

(讓生思考,從信息中想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儲蓄的意義,感受存款不但利國而且利民。

效果預測:學生可以從信息中感悟到國家用集資上來的存款繁榮經濟、建設國家、援助農業,加強儲蓄的意識。

二、創設情境

師:老師積攢了1000元錢,把它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合理呢?

生:放在銀行里,不但安全還可以使自己的用錢更有計劃。

師:聽從大家的意見,現在老師就想去銀行存款,誰想和我一起去?

(生走入老師創設的情境,感受存款的樂趣。)

師:當我們來到銀行的時候,不但會受到存款員的熱情接待,而且會拿到一張存款單。存款單蘊含著怎樣的奧秘呢?我們在填寫的過程中一起總結好嗎?

(生獨立完成填存單的任務,遇到問題隨時提出,師生共同解決。)

設計意圖:給予學生一個想像的空間,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悟生活中的數學,把知識、能力、人格有機地融合,讓學生的各種因素碰撞后的靈感在實踐中得以體現。

效果預測:經過師生互動、生生互補,學生可以掌握存款單的填寫方法,并在老師的點撥中,掌握存款的種類、本金等數學概念。

三、合作學習

師:(出示信息)小麗學會存款后,把100元存入銀行,整存整取1年,年利率2.25%,到期時可取出人民幣102.5元。

(生找出本金、存款種類后,再談一談自己有什么新發現。)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利息”、“利率”的概念,并設疑“利息的多少和什么有關系呢?有怎樣的關系呢”?

出示表格

(生合作學習從表格中發現利息的多少與本金、利率、時間有關,并總結出公式:利息 = 本金 × 時間 × 利率。)

師: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總結出來的公式,幫老師預算一下,老師存入銀行的1000元,整存整取5年,年利率3.6%,到期時可獲利息多少元?

生: 1000 × 3.6% ×5 = 180 元。

師:取款時的情況和我們預想的一樣嗎?和老師一起跳躍時間,來到20__年。(出示利息清單。)

利息清單

生總結:稅后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時間 ×(1-20%)。

設計意圖:為學生營造自我發現、自我總結的空間,讓學生從實踐中概括公式,在合作中分享自己與他人思考的成果,體會成功的快樂。

效果預測: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參與小組合作,在合作中積極思考,得出利息及稅后利息的公式,并因為經歷了概念的形成過程,為知識的應用做了良好的鋪墊。

四、深化練習

1.奉獻。

五年一班的張華同學在20__年1月1日把積攢的1200元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二年,年利率2.7%。她準備把到期后的稅后利息捐給“希望工程”支援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到期時她可捐錢多少元?

2.理財。

你有壓歲錢嗎?以小組為單位核算一下,如果把這些錢存起來,你們想怎樣存?會得多少稅后利息?你們準備怎么使用?

3.幫助。

李大爺認識到了存款的益處,所以決定把自己的1萬元存入銀行5年,面對“國債3.6%”、“定期3.6%”、“活期0.72%”三種選擇,他該怎么辦呢?你能按獲得利潤的多少為李大爺提個合理化建議嗎?

4.介紹小知識。(教育儲蓄)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為學生設計的三組生活習題,其目的在于讓學生感悟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增強應用意識,同時培養了學生樂于助人、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

效果預測:學生喜歡智慧的挑戰,對學以致用有很強的能動性,所以他們一定會用智慧的眼光解決習題中的生活問題,同時在教育儲蓄的感召下,進一步感悟黨和人民的期望,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

六年級活動教案大全篇6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初步學會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應用已經學過的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初步認識轉化的思想和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口算下面各題。

3.286.337.555.64

0.3280.6330.7550.564

提問:商的小數點位置是怎樣確定的?

指出:小數除以整數,按整數除法算,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2.提問:

(1)除數擴大了10倍,要使商不變,被除數應該怎樣?除數擴大了100倍呢?

(2)把13.8、4.67、0.725的小數點去掉,和原來的數相比,各擴大了多少倍?

(3)把5.344擴大10倍,小數點應該向哪邊移幾位?要擴大1000倍呢?

3.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知道,被除數和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板書:被除數和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而且也知道,把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原來的數就擴大10倍、100倍、1000倍......今天就要應用這兩方面的知識來繼續學習小數除法。

二、教學新課

1.出示例4。

學生讀題。

提問:求平均每小時織多少米要怎樣算?(板書算式)

提問:這道除法計算題和上節課學習的除法計算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書課題)

先啟發學生思考:我們已經學會了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這道題的除數是小數,能不能依據過去的知識,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來計算呢?讓學生先作討論,并在全班交流。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冀教版《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冀教版《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教學設計現在再來說一說:怎樣才能使除數變成整數?(把除數擴大10倍,要使商不變,也就是要得出原來的商,被除數應該怎樣?(被除數也應該擴大10倍)教師在豎式中作出示范。結合說明:要把除數7.5擴大10倍,就是把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除數就變成整數了。為了簡便,只要把除數7.5的小數點劃去。除數擴大了10倍,要使商變,被除數47.85也要擴大10倍,只要把原來的小數點劃去,向右移一位重新點上小數點,使被除數變成478.5。

追問:怎樣把剛才的題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的?這樣做的根據是什么?

評析:這里的例題教學先引出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這一問題,啟發學生依據舊知萌生相除方法的動機,再讓學生在討論中明確怎樣轉化,弄清轉化的依據,這就不僅讓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使學生明確算理,增強應用舊知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初步認識轉化的思想。]

提問:這題轉化后,現在變成多少除以多少了?這樣的題在會計算了嗎?讓學生把這道題做完后,教師檢查學生在計算時,要注意說明商的小數點要和轉化后的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提問: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要轉化成怎樣的除法再計算?是怎樣轉化的?把被除數和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只要把小數點怎樣移動?(在前面板書后接著板書:吟小數點同時向右移動)如果被除數不是47.85,而是4.785,除數仍是7.5(板書:

7.5)4.785)怎樣把它們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如果被除數是47.85,除數是0.75呢?(板書:0.75)47.85一)提問:你認為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關鍵是什么?(小數點的處理)怎樣移動小數點后再計算?

2.進行轉化的專項訓練。

(1)做練一練中的第1題。

(2)小結: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的方法是:第一步,把除數中的小數點劃去,使它變成整數;第二步,看除數擴大了多少倍,就把被除數也擴大同樣的倍數,只要把被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若干位。這樣,就可以按照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進行計算了。

三、鞏固練習

1.試做練一練中的第2題。

學生練習時,教師注意學生在轉化時被除數和除數是否擴大相同的倍數,豎式中沒有用的o是否劃去。評講時,再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的。

2.讓學生將練習十的第2題、第4題做在課堂作業本上。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要怎樣算?這樣算的根據是什么?你認為計算過程中的關鍵是什么?

五、家庭作業

練習十第3題。

六年級活動教案大全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移”、“渚”等5個二類生字,背誦古詩,了解古詩主要內容。

2、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朗讀能力

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景,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 而領悟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詩人內心的孤寂與淡淡的哀愁。

教學重點:通過品詞賞句,了解詩歌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析感悟,了解詩人內心的孤寂與哀愁。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 同學們,你們了解孟浩然嗎?(生介紹自己了解到的資料)

2、 今天,我們又將學習孟浩然的一首詩,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 釋題:從詩題中,你知道了什么?

4、 師小結:對,這首詩就是描寫的作者在建德江邊看到的景色。究竟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請同學們聽老師吟誦這首古詩。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生字新詞。

1、 閉眼,師配樂吟誦全詩。

2、 整體感知:你們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情景? (生談,師相機在黑板上板畫)

3、 自己讀讀嗎?來,打開書,自己試著讀一讀,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生自讀)

4、 生字都讀準了嗎?(開火車讀帶拼音的生字——去掉拼音,男女生賽讀)

5、 誰有勇氣把整首詩讀給咱們聽聽?(指名)

三、明詩意,悟詩情

1、整首詩中,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呢?(生質疑)

2、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疑惑,現在小組里討論討論,看看你能解決哪個問題?(四人小組交流)

3、反饋

4、指導吟誦全詩(吟誦比賽)——相機指導背誦

四、總結

1、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詩中描寫的情景。

2、師小結

五、布置練習

1、搜集有關孟浩然的其他詩歌

2、 為《宿建德江》配畫。

板書設計: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263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县| 乐平市| 青阳县| 金秀| 南郑县| 平武县| 庆云县| 岱山县| 永平县| 日照市| 蓝田县| 扬中市| 沂水县| 洛南县| 社旗县| 绿春县| 公安县| 府谷县| 哈巴河县| 将乐县| 荆门市| 咸宁市| 莱阳市| 曲周县| 焉耆| 辽阳市| 介休市| 特克斯县| 称多县| 安远县| 格尔木市| 清涧县| 桂东县| 如皋市| 呼图壁县| 会昌县| 营山县| 平乡县| 西峡县| 甘洛县| 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