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四年級 >

四年級數學梯形教案

時間: 龔鍇 四年級

資深教師都知道,教案是教學準備的關鍵,它有助于提升教學效率。在編寫教案時,格式上的要點有哪些?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四年級數學梯形教案,僅供參考。

四年級數學梯形教案

四年級數學梯形教案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70頁至7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和討論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探討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正方形的關系。

2、培養分分析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有序思考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想象力。

3、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樹立學習信心,感受數學價值。

教學重點:

通過操作和討論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了解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關系。

教學準備

教具: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圖各一;多媒體課件。

學具:直尺,三角板,練習紙一張。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引入新課。

師:孩子們,在我們三年級時已經學過并認識了許多的四邊形,那怎樣的圖形叫四邊形呢?

師:今天四邊形之家要邀請它的家族成員來開聯歡會,看,它們來了。(課件出示)你還認識它們嗎?請你說一說你認識的圖形的名稱。(生說名稱,教師相應的課件出示名稱)

師:你能把它們分分類嗎?

師:長方形和正方形是我們的老朋友了,你們能介紹它們的邊與角各有什么特征嗎?

師:這兩個圖形(出示和,并粘貼在黑板上)你能試著說一說它的特征嗎?

師:長方形和正方形我們已經很熟悉了,所以大家描述得既準確又充分,(拿下長方形和正方形),指著平行四邊形和梯形說:這兩個圖形我們不熟悉,所以描述的信息不夠準確,沒關系,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會讓你清楚的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二、探索發現,掌握特征。

1、聯系生活,建構概念

師:其實生活中就有許多物體的表面是平行四邊形或梯形。(課件出示一組圖片)找一找,有平行四邊形嗎?梯形呢?說說看!

師:你們真會觀察啊!除了這些,你能舉出生活中的哪些物體的表面是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呢?(生舉例)

師:看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在生活中應用很廣泛,既然他們的應用如此廣泛,我們就來研究什么叫做平行四邊形,什么叫做梯形。(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2、觀察圖形,直觀感知

師:好了孩子們,先來看看平行四邊形有什么特征?梯形有什么特征呢?

生說:平行四邊形左右的邊是平行的,平行四邊形的上下的邊也是平行的。師指圖比劃,梯形的上下邊是平行的。

師:剛才這位同學說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梯形的一組邊平行(老師說時帶動作),這是我們通過觀察得到的信息,真的是這樣嗎?下面我們就來驗證。

3、驗證猜想。

師:現在在你們的練習紙上有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梯形,請你拿出工具檢查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對邊是否平行。

學生活動:驗證。

活動結束師讓學生在實物投影上就圖說明。

師:通過剛才的驗證他們組有這樣的發現,其他組和他的發現一樣的'請舉手,哦,大家都有這樣的發現。是不是其他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也具有這樣的特點呢?

4、整體呈現,確定概念。

(1)平行四邊形。

師:我們首先來看平行四邊形。請看屏幕:課件出示三個不同的平行四邊形并驗證。

師:驗證之后可以證實我們剛才的發現是正確的,是嗎?誰再來說一說我們剛才的發現?

引導學生得出: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學生讀。

師:閉上眼睛想一想,你的腦子中的平行四邊形是什么樣的?

(2)梯形

師:我們知道了什么叫平行四邊形。現在我們來看梯形。請看屏幕:課件出示三個不同的梯形并驗證。

師:現在我們又證實了剛才梯形的發現是正確的,誰再來說一說剛才的發現?

引導學生得出: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師:剛才這個同學發言中有一個特別重要的詞,誰發現了?你能解釋什么是“只有”嗎?

學生讀概念,閉上眼睛想一想梯形的樣子。

5、對比概念,上升理解。

師:(指板貼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圖)同學們,既然我們知道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了,誰說說它們的共同點是什么?

師:但也有不同,誰來說說哪里不同?

師:加著重號“分別”是什么意思?“只有”是什么意思?能不能不要這兩個字?

三、鞏固知識,加深理解

師:既然大家已經知道了什么叫做平行四邊形、什么叫做梯形,那么,請你迅速的判斷一下。

課件出示:下面的圖形中.是平行四邊形的畫“○”,是梯形的畫“√”。

(在完成此題的過程中,如果出現爭議,則讓學生議一議;無爭議則提問:為什么在長方形下面畫“○”?為什么說它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四、探討四邊形間的關系

師:到現在為止,我們學過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如果分別用一個集合圈來表示一種圖形,這幾種圖形在四邊形這個大家庭中應該站什么位置呢?(課件出示集合圈)

師:你會選擇哪一個?為什么?(放大正確集合圖)

師:誰能根據這個圖說說它們的關系?(生說)

五、靈活應用,解決問題

師:看來,同學們對于各種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已經很了解了,說到四邊形,看。老師這里有一個(課件出示:)可它被數學書擋住了,猜一猜,它可能是什么圖形呢?

繼續演示:不可能是……?可能是……?

不可能是……?可能是……?

一定是……?為什么?

師:其實謎底早在我們的意料之中!

師:通過一次次的猜想,我能感覺對于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了解越來越深入,想挑戰嗎?

2.分圖形。

呈現題目:如果在平行四邊形里畫一條線段,把它分成兩部分,這兩部分可能是什么圖形?畫畫看吧。

四年級數學梯形教案篇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科書70頁例1及相關練習題。

教學目標

1、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2、學會四邊形分類;概括出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的關系;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發展空間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的關系。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七巧板、吹塑紙貼圖

學具:拼活動四邊形的塑料棒四根、點子圖、七巧板、平行四邊形、梯形剪紙模型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問:同學們,老師要考考你們,愿意接受挑戰嗎

出示一些四邊形

問:上面圖形有什么共同特點

(學生回答)

概括:由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是四邊形。

2、師:誰能說說你發現了哪些四邊形(學生說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

【設計說明】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圖形,體現了數學學習的系統性。

3、師:都記住了這些四邊形,并能畫下來嗎下面我們就來一個畫四邊形的比賽,看哪些同學畫得又快又好。比賽開始!(學生活動:畫四邊形)

4、學生展示畫圖的結果。

師:你覺得他們畫得怎樣

師:認識這些圖形嗎請說說這些圖形的名稱

5、揭示課題。本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設計說明】在脫手畫圖的過程中,不要求學生畫得很準確,只是通過學生的回答對本課要學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與了解。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一)平行四邊形

1、自主探究

師:請同學們用四根學具,拼一個平行四邊形。[師示范操作]

師:請打開書71頁,找到平行四邊形的圖,結合自制平行四邊形學具、平行四邊形紙片進行研究,看看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有什么特點。

學生操作學具探究,同時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說明】給學生一些探究的素材,給他們探究的空間,讓他們自主探究平行四邊形所具有的特點,并適時加以引導,以便學生加以總結。

2、全班交流

師:你得出了什么結論(指名回答)

如果學生說到了平行四邊形可以拉動變形,則順勢總結:這說明平行四邊形具有不穩定性。

如果學生沒說到,則可以引導:

[教師一邊操作學具,一邊講解]

師: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拉動它的一組對角,它能保持不變嗎

能讓它還原嗎(生展示操作)

師總結:通過拉動學具平行四邊形,我們知道平行四邊形具有不穩定性。[教師板書:不穩定性]

3、驗證結論

師:剛才有的小組從平行四邊形的邊上找到了特點,我們一起來驗證吧,方法:用直尺、三角尺平移驗證。

師:你能不能說一說你心目中的平行四邊形是什么樣的呢(指名回答)

揭示概念: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設計說明】三年級上期第三單元《四邊形》中,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在頭腦中已初步建立了平行四邊形的表象,本節課在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從而知道怎樣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引導學生通過操作,總結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

(二)教學梯形

師:你們剛才從哪些方面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呢(指名回答)

師:我們接著研究梯形。[師出示教具,貼圖]

師:請小組的同學操作梯形學具,運用剛才研究平行四邊形的方法,你發現梯形又具有哪些特點呢

師:你能不能說一說你心目中的梯形是什么樣的四邊形呢

揭示概念: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師小結:誰能說說怎樣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怎樣的四邊形是梯形

【設計說明】學生運用研究平行四邊形的方法,操作梯形學具,研究梯形的特征,并通過與平行四邊形對比得出梯形的概念。作到觸類旁通,運用同一種方法解決不同的問題,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紙圖]請判斷以下圖形,是梯形的做“√”的手勢。

問:你是怎樣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梯形的(指名回答)

引導學生小結:要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梯形,首先要看它是不是四邊形,再看它是否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2、請判斷以下圖形,不是平行四邊形的畫X。

提問1:為什么第二個圖形不是平行四邊形(指名回答);第四個圖形為什么不是平行四邊形(指名回答)

提問2:你是怎樣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的(指名回答)

師引導總結:我們要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首先要看它是不是四邊形,再看它是否有兩組對邊平行。

【設計說明】初步運用平行四邊形、梯形的概念,判斷怎樣的圖形是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鞏固新學習的概念。第2題的第三個圖形是斜著放的的平行四邊形,容易給學生產生錯覺,教師要強調,只要符合概念,不管它如何放置。

3準確畫圖。

(1)師:在格紙上,分別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梯形,并寫出名稱。

(2)對比總結特點。

師:對比前面脫手畫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你認為哪一次畫得好畫平行四邊形和梯形要注意什么特點

(四)教學正方形、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關系

1、給下面的四邊形分類。

(1)請小組合作把這些四邊形分分類并且說說為什么這樣分(學生活動)

(2)學生結合展臺展示匯報小組分類的方法:

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分法:

方法(一)A:①⑥B:②⑧C:④⑤D:③⑦

方法(二)A:①②⑥⑧B:④⑤C:③⑦

2、充分說明分類方法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第二種分類方法。

[教師手指展臺上的圖形]問:

(1)第一組圖形的邊有什么特點(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根據今天所學的知識,第一組圖形我們把他叫做什么(平行四邊形)

(2)第二組圖形的邊有什么特點(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第二組圖形我們把他叫做什么(梯形)

(3)第三組圖形的邊有什么特點(沒有一組對邊平行)第三組圖形我們把它叫做一般四邊形。

(4)我們把這三組圖形統稱叫做什么(四邊形)

【設計說明】在分類的基礎上,對照平行四邊形、梯形的概念加以總結,順勢導入對幾者關系的總結,得出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一般四邊形都屬于四邊形。

3、表示四邊形間的關系。

(1)師:我們怎樣表示這些圖形之間的關系呢請小組合作把它表示出來。

(2)學生可能有以下表示方法:

第一種:

第二種:

第三種:

(3)師:請小組派代表用展臺展示,并說說本組的分類方法。

教師等學生說完后,肯定前兩種表示方法,并請學生打開書71頁,請學生對照書上的集合圖,小組內說說:

①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②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4)小組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

問:這個集合圈圖,告訴了你什么

【設計說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也得到訓練。

(5)[結合大屏展示]教師總結:

在四邊形這個大家族中[展示四邊形集合圈],有平行四邊形、梯形、一般四邊形這幾個家庭組成[展示平行四邊形、梯形集合圈],在平行四邊形這個家庭中,包含有長方形這個特殊的小家庭[展示長方形集合圈],長方形這個小家庭中又包含正方形這個特殊的成員[展示正方形集合圈]。

【設計說明】教師運用比喻的手法,將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四邊形之間的關系作形象的說明,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幾者間的關系。

(五)靈活運用,解決問題。

1、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1)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圖形是平行四邊形。()

反例

提問:怎樣改

(2)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梯形。()

提問:怎樣改強調:只有一組。

(3)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并且相等。()

(4)長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5)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驗證方法:二人合作,用各自手里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設計說明】進一步鞏固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抓住概念的實質,理解本節課學習的概念。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之上作適當的升華。

2、用七巧板拼圖:

拼一拼

師:比一比,看誰的手兒巧。請聽好要求:

(1)用兩塊拼一個梯形

(2)用三塊拼一個梯形

(3)用一套七巧板拼一個平行四邊形

每次拼完后,展示學生作品,能拼幾種算幾種,不必舉全。

【設計說明】利用七巧板的拼法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進一步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3剪一剪

(1)在平行四邊形紙上剪一刀,使剪下的兩個圖形都是梯形。

(2)在梯形紙上剪一刀,使剪下的兩個圖形有一個是平行四邊形。

【設計說明】通過動手操作學具,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滲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圖形分割和圖形拼組的知識。

四年級數學梯形教案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70頁至7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和討論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2、通過活動,在對各種四邊形分類整理中,了解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關系。

3、注意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想象力。

【教學重點】

通過操作和討論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了解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關系。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直尺,三角板,課件。

學生準備:直尺,三角板,白紙,鉛筆。

【教學過程】

一、通過觀察,加深學生對四邊形特點的了解。

1、用課件出示一組(三角形和四邊形)平面圖形,讓學生認識四邊形的特點。

(1) (2) (3)

(4) (5) (6)

師:請同學們看電腦,上面有6個圖形,你知道它們叫什么圖形嗎?

生:(1)、(4)、(5)是三角形(同學們很熟悉),(2)、(3)(6)是四邊形(部分學生回答不出來,原因是對四邊形的概念不怎么理解)。

師:你知識三角形和四邊形有什么特點嗎?

生1: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生2:四邊形有四條邊,四個角。

師:對,今天我們來學習兩種特殊的四邊形。

[設計說明:通過這部分的教學活動,加深學生對三角形和四邊形的理解,為下一步學習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作準備。]

二、通過觀察討論,讓學生發現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點。

1、通過讓學生觀察討論,認識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定義。

出示課件:在電腦上出示一組四邊形。

(1) (2) (3)

(4) (5) (6)

師:電腦上的這組圖形都是什么圖形?

生:四邊形。(有前面的知識作鋪墊,學生很容易回答出來)

師:你能把它們分類嗎?

生:能。(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從而發現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生1:我覺得圖(1)、(3)、(6)可以分為一組,圖(2)、(4)、(5)可以分為一組。

師:你能說說把圖(1)、(3)、(6)分為一組道理嗎?

生1:因為圖(1)、(3)、(6)有兩組平行線。

師:同學們,這位同學說得有道理嗎?用你學過的方法驗證圖(1)、(3)、(6)這三個圖形有兩組平行線嗎?(通過學生發現、驗證、得出結論這三個步聚,使學生探索中發現平行四邊形的特點,并復習了平行線的畫法。)

生:確實有兩組平行線。

師:回答得好,我們把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揭示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并板書)

師:誰能說說把圖(2)、(4)、(5)分為一組的道理?

生2:它們只有一組平行線。

師:對,我們把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揭示梯形的定義,并板書)

2、通過學生討論,發現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師:同學們,我們已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定義,請問長方形和正方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呢?

生1:我覺得長方形和正方形不是平行四邊形,因為我覺得平行四邊形應該是斜的。

生2:我覺得長方形和正方形不是平行四邊形,因為我覺得平行四邊形的四個角大小應該是不一樣的。

生3:我覺得長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邊形,根據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只要有兩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就是平行四邊形,

師:贊成第一位同學的舉手,贊成第二位同學的舉手,贊成第三位同學的舉手。看來贊成第三個同學的人比較多。

師:只要符合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這個條件就是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符合了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這個條件,所以長方形和正方形也是平行四邊形,只是它有點特殊吧了。我們把長方形和正方形叫做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師:你們能說說長方形和正方形特殊的地方嗎?

生:它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師:對,這說是平行四邊形特殊的地方。

(通過學生的討論,使學生認識到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同時更進一步理解平行四邊形的定義。)

3、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點。

師:請大家看一看這幾個平行四邊形,它們還有什么特點,同學們可留意它的邊和角。(老師提示,讓學生進一步發現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生1:我發現平行四邊形對邊是相等的。

師:請同學們用尺子量一量。

生2:我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

師:請同學們用量角器量一量。

師:這兩位同學的發現正確嗎?

生:完全正確。

師:梯形有這些特點嗎?請同學們量一量。

生:沒有,梯形的對邊不相等,對角也不相等。

(通過學生的操作,進一點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點)

師:下面我們可以用圖表表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點。

圖形對邊平行對邊對角

平行四邊形有兩組對邊平行相等相等

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不相等不相等

(用圖表表示平行四邊形的特點,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區別和聯系。)

三、認識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師:同學們,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是不是四邊形?

生:是。

師:我們可以用這個圖來表示:

平行四邊形

梯形

四邊形

師:長方形和正方形應怎樣表示呢?

生1:應在平行四邊形圈內畫圈表示,因為它們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師:對,應這樣表示:

平行四邊形

長方形 梯形

正方形

四邊形

四、鞏固練習。

1判斷下面那些圖形的平行四邊形,那些圖形的梯形。

(1) (2) (3)

(4) (5) (6)

(7) (8) (7)

(使學生運用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定義,判斷那些圖形是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那些是梯形。增強學生對定義的理解)

2填空。

1、兩組對邊( )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2、( )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3、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兩組對邊分別( )且( ),所以它們是特別的( )。

4、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都是( )形,它們都有( ),( )個角。

(通過練習,使學生更深刻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定義和特點)

五、全課小結。

師:今天你們學到了什么?

生:我們今天學習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并了解它們的特點。并了解到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設計說明:本設計通過學生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觀察和探索,發現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點,并動手驗證所發現的觀點,從而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定義。再通過學生的討論,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的結論。本設計體現了探索-發現-驗證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在動手、動腦和動口的過程中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四年級數學梯形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探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及平行四邊形的易變特征;

2、在實際操作、想象驗證中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了解平行四邊形、梯形、長方形、正方形之間關系,滲透事物間是互相聯系著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四邊形內各種圖形間的關系。

課前準備:

自制課件1個、平行線膠片。

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梯形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教學過程:

一、準備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平行線,現在同學們動手在投影片上畫一組平行線,好嗎?

提醒:線可以畫得長一點,流暢一些!

二、操作、反思

1.操作(一)

(1)想象。

師:老師課前也畫了一組平行線。如果把兩組平行線相交,圍成的會是一個怎樣的圖形,大家能先來想象一下嗎?把你想到的圖形畫在紙上。

[學生作圖,教師有意識的巡視學生的作品]

(2)交流。我們來交流一下,可以嗎?

要求學生介紹一下圖形的明顯特征。

(3)驗證。

師:那么兩組平行線相交,真能搭成這些圖形嗎?我們來驗證一下,同桌合作,動手搭一搭,看看能不能成功?

2、操作(二)

(1)想象。

師:接下來我們換換材料,好嗎?還是兩組線,一組仍是平行線,另一組是不平行的線,它們相交,圍成的又會是什么圖形呢?你能來畫畫嗎?

(學生想象作圖)

(2)交流。

教師選擇學生所作[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個類似的作代表],同時出示與之對應的彩色圖形,貼在磁板上。

……

(3)驗證。

師:又有了各種各樣的。我們請個同學上來搭一搭,幫我們驗證一下!

三、展開:

1、分類

(1)師:全面欣賞一下我們的成果。這么多圖形,大家它們有沒有相同的地方或不同的地方?

(2)我們四人為一組,一起來找一找,看看哪個組發現得最多!

①(都有四條邊,四個角,都是四邊形,至少有一組對邊平行)板書:四邊形

②有直角和沒直角的;

③有些是由兩組平行線搭成的,有些是由一組平行線和一組不平行的線搭成的!能聽明白嗎?誰來給們解釋一下!

(3)根據這個特點,誰能上來把這些圖形分分類。

2、取名,進一步了解特征

(1)師:(手指分類后平行四邊形一列)這些四邊形有什么特點?還有誰想說?(板書:兩組對邊分別平行)

(2)誰能給這類圖形取一個符合它特點名字嗎?

(板書: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3)師:(手指另一列)它們能叫平行四邊形嗎?為什么?

師:這種特點的四邊形,我們該叫它什么呢?

3、生活應用

(1)師:為什么有同學要稱它們為梯形呢?

(2)生活中你還在哪些東西上看到過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學生舉例后,教師投影相應的圖片:比較美觀、上窄下寬,非常穩定

(3)出示實物圖:這是校園的鐵柵門。我們從上面能找到[平行四邊形],用這樣的形狀制造,有什么好處嗎?老師這里有幾個木架,我們來玩一玩,看能不能發現點什么?

校園鐵柵欄材料招標工作現在開始:各路圖形,爭先恐后,爭相競標。其中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爭奪尤其激烈。如果你是總務主任,會選擇哪種材料呢?為什么?

4、兩組練習。下面我們做幾個練習來鞏固一下:

(1)下圖中哪些是平行四邊形,哪些是梯形?同學們有沒有問題?

(2)我們曾經學過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它們的關系可以這樣表示!

那么正方形、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這種特殊的關系又該怎么表示呢?

可以用文字表達的!如果我們畫圖呢?

四邊形

梯形

平行四邊形

長方形

正方形

(3)判斷下面的.說法對嗎?

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有兩組對邊平行的圖形,都叫平行四邊形;

5、拓展:了解圖形轉換的內在聯系[機動]

師:讓我們一起來做個數學游戲,進一步了解圖形間的關系。

(1)你能用撕一撕、拼一拼的方法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大小相等的長方形嗎?

(2)用撕一撕的方法,你能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撕成兩個完全相等的圖形嗎?

……

投影學生的各種圖形:

小結:圖形確實可以千變萬化,再進一步深入研究我們能夠發現它們之間還有著十分豐富的聯系,有興趣的話同學們可以在課后繼續研究。

四年級數學梯形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空間與圖形”領域內容之一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是在學生已經直觀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初步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認識了平行與相交的基礎上,較為系統地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掌握它們的基本特征。本單元的內容分成兩部分編排:第一部分,通過觀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具體的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特征,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第二部分,繼續通過具體的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梯形的基本特征,認識梯形的底和高。

由于學生已經直觀認識了平行四邊形,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經常接觸到一些表面有平行四邊形或梯形的物體,因此教材提供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物體的圖片,如伸縮門、樓梯欄桿、梯子、足球網架等,讓學生在圖中分別找出這些物體上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從而初步感知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同時,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舉例。通過生活中常見的實例,可以有效地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有利于學生建立清晰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表象。

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在初步感知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基礎上,教材分別安排做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活動,讓學生把已經建立的表象以物化的方式表達出來,再一次豐富學生的感知。抽象出圖形后,教材還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測量,自主地發現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從而形成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正確認識。此外,通過圖形的變換,引導學生感受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系。教材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一定數量的圖形變換的練習。如,用完全一樣的兩塊或四塊三角板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把用七巧板拼成的平行四邊形改拼成長方形;把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平行四邊形等。這些活動不僅有利于鞏固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而且有利于學生從不同角度體會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系,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編寫的一篇“你知道嗎”介紹了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有利于學生感受平行四邊形的應用價值。安排的一道思考題讓學生體會應用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可以把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把梯形剪拼成長方形、把長方形剪拼成三角形。既有利于學生感受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系,又能讓學生體會到圖形變換的一些基本策略,使學生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發展。

二、單元教學總體目標

1.使學生在聯系生活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知道它們的基本特征,能正確判斷一個平面圖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或梯形;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確測量或畫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斷等活動中,經歷探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基本特征的過程,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發展空間觀念和數學思考的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數學應用意識,增強對“空間與圖形”的學習興趣。

三、學情分析

1、學生在第一學段中已經直觀的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學生在第七冊學習中已經掌握了“平行線”與“垂線”的知識,已會作平行線間的垂直線段。學生通過《三角形》單元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探究平面圖形特征的方法,對平面圖形的高及高的作法已經有一定的感知。

2、《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單元與《三角形》這單元的教學來看,《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單元每一課時安排的內容相對集中,跨度相對較大。但正因為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水平的`支撐,教材在這一單元只安排了兩課時。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操作、交流,完全能夠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知道它們的基本特征;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確測量或畫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基本技能的提高和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意識的培養。

四、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重點:學生在聯系生活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知道它們的基本特征;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確測量或畫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

難點:學生在觀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斷等活動中,經歷探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基本特征的過程,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發展空間觀念和數學思考的能力。

五、教學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于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單元要通過學生眼看、動手、腦想,使學生在多種感官的協調活動中積累感性的認識,發展空間觀念。幾何圖形的直觀表象為學生自主探究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主要體現以下理念:

1、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

利用多媒體進行直觀再現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導學生“找”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通過讓學生感知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同時積累了認知表象,為新學知識的探究做好鋪墊。在探究中,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直觀呈現學生的探究操作的過程與結果,輔助學生交流、概括,使學習過程活動化、直觀化,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運用中,以通過多媒體直觀呈現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比較、分析,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完善。

2、尊重學生的已有認識水平和經驗。

數學學習活動應以學生的已有認知水平和經驗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交流、操作、驗證等活動來主動獲取新學知識。第一課時考慮到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了平行四邊形,所以從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出發,讓學生在“找”的過程中回顧已有知識經驗,為新知學習作好充分的準備。

3、重視新舊知識的聯系,構成知識系統。

學習新知識前,復習了長方形的特征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總結概括出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后,又及時將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和正方形進行比較,并利用集合圖來表示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逐步將四邊形的知識系統化。

六、教學思路:

根據本單元的教材內容特點,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動手操作為主線的指導思想,采用合作交流、觀察發現法為主,多媒體演示法為輔。教學中,設計啟發性思考問題,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教學適時運用電教媒體化動為靜,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逐步推導歸納得出結論,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從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七、課時安排:兩課時

1.認識平行四邊形………………………1課時

2.認識梯形………………………………1課時

八、每課時的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探索并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且相等。

(2)、認識平行四邊形的高,能測量或畫出平行四邊形的高。

2、能力目標:

(1)、在觀察、操作、分析、概括等活動中,經歷探索平行四邊形的

基本特征的過程,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

(2)、發展空間觀念和數學思考能力。

3、情感目標:

感受圖形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進一步發展對“空間與圖形”的學習興趣。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稱;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質特征,認識幾種特殊的梯形

及其屬性;培養學生觀察比較、類比歸納、操作想象等能力,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形成一定的創新意識。

2、過程方法目標:

聯系生活實際,通過觀察、分類、比較、操作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活動。

3、情感目標:

(1)、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成功,建立自信,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審美情趣,感受數學中的轉化思想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2)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在高漲的情緒中滲透對比、分類的數學思想。

蘇教版小學數學第八冊第五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是“空間與圖形”領域內容之一,本單元在學生已經直觀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初步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認識了平行與相交的基礎上,較為系統地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掌握它們的基本特征。全單元的內容分成兩部分編排:先教學平行四邊形,后教學梯形。使學生在聯系生活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知道它們的基本特征,能正確判斷一個平面圖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或梯形;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確測量或畫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使學生在觀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斷等活動中,經歷探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基本特征的過程,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發展空間觀念和數學思考的能力。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數學應用意識,增強對“空間與圖形”的學習興趣。

本組練習分兩課時進行,我科組三個老師、先后四次在四年級兩個班進行了反復地試用,反復地修改,得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年級數學梯形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征及圖形之間的關系、構建完整的空間與圖形認知結構;使學生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有更加清楚的認識。

2、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自主梳理、整合各部分知識的能力,學會學習,并查漏補缺。

4、學習整理和復習知識的方法。

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高、底的認識、測量和作圖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

1、談話導入

教師出示一張不規則四邊形的紙。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張紙,這是一張什么形狀的紙?(四邊形)

關于四邊形,我們還認識哪些圖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

你能將這張紙變成剛才所說的哪些圖形?你打算怎么做?

簡單復習這四種特殊四邊形的特點。

你對他剛才所說的有什么問題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你為什么這么做?怎么做才能更準確一些?

2、看來我們所學過的這些圖形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你們能不能來作一些整理呢?

揭題:今天我們學習復習空間與圖形的有關知識。

二、整理和歸納

1、最近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它們有些什么特征?生答

師板書并演示課件中的平面圖形。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

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師:這是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和梯形的定義。板書:定義

師:他們的定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相同:都是四邊形,至少都有一組對邊平行。

不同: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而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2、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都有四條邊,這四條邊有名稱嗎?

生:有,互相平行的'一組對邊分別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

師板書:上底、下底并演示課件中的上底和下底。師補充:通常把短的一條邊叫上底,長的叫下底。

不平行的兩條邊叫什么?(腰)板書并演示課件。

關于梯形的腰,你還想補充什么?(兩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板書并演示課件。

平行四邊形的邊有什么特點?(兩組對邊分別平行,而且相等)

平行四邊形有底嗎?有,有幾條底?(可以說有四條底,因為在平行四邊形里,底是和高相對而言的。

生: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它對邊的垂直線段是平行四邊形的高,這條對邊是平行四邊形的底。

師板書并演示課件。問:平行四邊形有多少條高?(無數條)

梯形也有無數條高嗎?(是的)

生:從上底的一點到下底的垂直線段是梯形的高。

師板書并演示課件。

3、我們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有關知識進行了回憶,知道了他們的定義和基本特征,認識了它們的底、高,還學習了作高。這是一個整理知識的好的學習方法:回憶知識——有序整理。(板書)關于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你覺得哪部分內容掌握得好,哪部分沒掌握好?

生答。如果一時答不出,師給提示:我不能準確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或梯形;我弄不清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底、高;我不能正確測量或畫出它們的高。然后師根據學生的情況從最薄弱的問題開始鞏固。

三、復習和提高

根據學生的反饋進行練習,估計有以下三種情況:

不能準確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或梯形

應對練習:(圖形略)哪些是平行四邊形?哪些是梯形?

學生各自完成以后分組討論,對有分歧的圖形進行討論。

四年級數學梯形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 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掌握它們的特征。

2. 學會四邊形分類,理解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的關系。

3.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發展空間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的關系。

教具準備:

課件、平行四邊形模具、梯形模具、直尺、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游戲引入:玩“猜圖形”游戲,教師逐個板貼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學生逐個提供信息逐個猜。

2. 揭示課題:通過游戲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二、建構概念

1. 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展示課本情景圖,讓學生找一找其中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應用實例。

2. 特征探究:

驗證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對邊平行特點:學生用直尺和三角板驗證。

引導學生得出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引導學生得出梯形的定義: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3. 概念對比:

對比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不同點。

判斷題目中的圖形,加深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理解。

三、確立關系

1. 四邊形分類:

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四邊形種類: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

用集合圖表示這些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2. 關系探討:

強調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通過圖形分類和集合圖表示,幫助學生理解這些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四、鞏固練習

1. 判斷圖形:給出一些圖形,讓學生判斷哪些是平行四邊形,哪些是梯形。

2. 動手操作:利用七巧板拼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比較不同的拼法。

五、課堂小結

總結本節課學習的知識點,強調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及其與長方形、正方形的關系。

鼓勵學生分享學習體會和收獲。

四年級數學梯形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 使學生了解學過的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并會用集合圖表示。

3. 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教學難點:

用集合圖表示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

課件、平行四邊形模具、梯形模具、直尺、三角板、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回顧舊知:復習四邊形的定義及特點,引導學生說出四邊形的基本特征。

2. 引入新課:通過復習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二、探究新知

1. 觀察圖形:

展示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實例,讓學生觀察并找出它們的共同點。

引導學生發現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對邊平行特點。

2. 驗證特征:

學生利用直尺和三角板驗證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對邊平行特點。

引導學生得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定義。

3. 對比概念:

對比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不同點,加深對兩種圖形的理解。

三、四邊形分類與關系

1. 四邊形分類:

引導學生將四邊形按照對邊是否平行進行分類,分為平行四邊形、梯形和其他四邊形。

2. 關系探討:

強調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用集合圖表示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理解各種四邊形之間的從屬和并列關系。

四、鞏固練習

1. 判斷圖形:給出一些圖形,讓學生判斷并分類。

2. 動手操作:利用直尺和三角板在練習紙上畫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并驗證它們的特征。

五、課堂小結

總結本節課學習的知識點,強調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引導學生回顧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并用集合圖表示。

鼓勵學生分享學習心得和體會。

四年級數學梯形教案篇9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使學生了解所有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并會用集合圖表示。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操作、討論等活動,使學生經歷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全過程,掌握它們的特征。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發展空間思維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活動,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用集合圖表示所有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

圖形卡片(平行四邊形、梯形、長方形、正方形等)

剪子、七巧板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出示校園中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并找出其中的四邊形。

提問:你們能找出哪些四邊形?它們有什么特點?

2. 探究新知

認識平行四邊形

展示平行四邊形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其特點。

歸納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通過操作活動(如用小棒擺、在方格紙上畫等)驗證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認識梯形

展示梯形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其特點。

歸納梯形的定義: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同樣通過操作活動驗證梯形的特征。

3. 鞏固練習

判斷練習:給出一些圖形,讓學生判斷哪些是平行四邊形,哪些是梯形。

用集合圖表示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理解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之間的包含關系。

4. 課堂小結

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強調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布置課后作業,鞏固所學知識。

四年級數學梯形教案篇10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深入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性質。

學會利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解決簡單問題。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測量、推理等活動,進一步探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性質。

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深入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性質。

難點:利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解決簡單問題。

教具準備:

量角器、直尺

多媒體課件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模具

教學過程:

1. 復習舊知

回顧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定義及特征。

2. 深入探索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測量平行四邊形的角,發現對角相等的`性質。

利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解決簡單問題,如計算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和面積(此部分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調整是否涉及面積計算)。

梯形的性質

引導學生觀察梯形的特點,了解梯形的基本性質。

提出問題:梯形有哪些特殊的性質?如何利用這些性質解決問題?

3. 實踐活動

分組進行實踐活動,每組選擇一個與平行四邊形或梯形相關的問題進行探究。

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利用量角器、直尺等工具進行測量和驗證。

小組內交流討論,形成結論并匯報給全班。

4. 拓展延伸

介紹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實例。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5. 課堂小結

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強調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性質及其應用。

布置課后作業,鼓勵學生繼續探究與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相關的問題。

四年級數學梯形教案篇11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及特征,掌握梯形的特征。

2. 使學生了解所有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并會用集合圖表示。

3.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4. 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準備:

課件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剪紙模型

小棒、釘子板、方格紙等教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引入話題:通過展示學校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圖片中的圖形,引出今天的`學習內容——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2. 猜測特征:讓學生觀察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圖,猜測它們的共同特征。

二、探究新知

1. 驗證特征:

分組活動:學生使用小棒、釘子板、方格紙等材料,驗證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實物投影演示:學生展示驗證過程,并說明驗證結果。

教師總結: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2. 定義概念:

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3. 比較異同:引導學生比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異同點,加深理解。

三、鞏固練習

1. 判斷練習:給出一些圖形,讓學生判斷哪些是平行四邊形,哪些是梯形,并說明理由。

2. 集合圖表示:引導學生用集合圖表示所有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包括平行四邊形、梯形、長方形、正方形等。

四、課堂小結

1. 總結知識點:回顧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及其定義。

2. 分享收獲:讓學生分享本節課的學習收獲和感受。

四年級數學梯形教案篇12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發現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2.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

3. 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自我探索的意識和勇于創新的精神。

教學準備:

課件

四邊形學具(如拼活動四邊形的塑料棒、點子圖、七巧板等)

教學過程:

一、前置性學習

1. 復習四邊形:引導學生回顧四邊形的概念,并畫出自己熟悉的四邊形。

二、分類探究活動

1. 觀察分類:

展示多個四邊形,讓學生觀察它們的邊有什么特點。

分組活動:學生將四邊形按照邊的特征進行分類,并在小組內交流分類結果。

班級匯報:各組展示分類結果,并說明分類理由。

2. 歸納特征:

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

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其他四邊形:無平行邊或特殊四邊形(如長方形、正方形)。

三、深入探究

1. 平行四邊形的'高:

引導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高,并學會畫高。

強調高的本質特征:垂直于平行邊且長度相等。

2. 梯形的高:

類似地,引導學生理解梯形的高,并學會畫高。

指出梯形的高是垂直于一組平行邊的線段。

四、鞏固練習

1. 拼圖游戲:要求學生挑選兩個圖形拼成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或梯形,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

2. 小小魔術師:獨立完成剪一剪、拼一拼的活動,進一步鞏固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

五、課堂小結

1. 總結知識點:回顧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及其高的概念。

2. 分享感受:鼓勵學生分享本節課的學習感受和收獲。

975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阳县| 彭泽县| 永平县| 江源县| 黄梅县| 河西区| 修武县| 河间市| 苗栗县| 晴隆县| 沽源县| 宁乡县| 哈巴河县| 渝中区| 石嘴山市| 甘南县| 上栗县| 苏州市| 突泉县| 宜黄县| 肥西县| 平和县| 额济纳旗| 抚州市| 平乡县| 搜索| 于田县| 河池市| 吉安市| 库尔勒市| 玉门市| 定安县| 南京市| 辛集市| 平舆县| 游戏| 常德市| 阿图什市| 抚顺县| 甘洛县| 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