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一年級 >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蘇教版教案

時間: 新華 一年級

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因此數學老師要積極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一年級數學老師的教學工作離不開一年級數學教案,一年級數學教案是他們進行教學活動的保障。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蘇教版教案”,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蘇教版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

2、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主動參與學習和精神。

教學重、難點:

掌握自己認為適用的好的比較方法。

教學準備:

師:數字卡片一套(1―――10),小豬、小免卡片各一張,錄音機

生:學具盒一個,數字卡片一套(1-10)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請小朋友看一看,在我們班中,是男同學多,還是女同學多。還是一樣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比較多少。

板書課題:比多少

二、主動探討,獲得新知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小免、小豬的卡片各一張并板書在黑板上,

問:瞧,這是誰?他們倆準備去干什么?誰來猜一猜?

師:那么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豬怎么說?(放錄音:小朋友,我和小免正準備去參加義務勞動呢!)小朋友,你們想一起去看看嗎?

2、引導觀察,初步感知

A:出示書中第6面的圖畫:

問: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學生數一數)

B:問:小免去搬磚,有幾只小免,有幾塊磚,小免和磚誰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嗎?

師:這樣一個對著一個,都沒有多余的,我們就說小免和磚的塊數怎么樣?(一樣多)用一個算式表示是:

板書:4=4學生書空并齊讀

老師介紹等號

3、動手操作,理解新知

A:問:小免和小豬比,誰多,誰少呢?

B:學生操作:用圓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豬在桌子上擺一擺。

C:學生匯報結果老師演示

師:小免比小豬多。也就是幾比幾多?用一個算式表示是:板書:4>3老師介紹大于號,學生書空

問:你能讀這個算式嗎?

師:小免比小豬多還可以怎么說?

板書:3<5介紹小于號4、小于號與大于號有什么不同?

(學生回答,老師小結)

4、現在,你能用大于號、小于號、等號說一個算式嗎?

三、鞏固

1、說一說

問:請你再仔細看一看圖,你還能用多或少說一句話嗎?(4人小組討論后匯報,可以不舉手,誰先站起來誰就先說)

2、猜一猜

A:老師從1―――10的卡片中任選一張,請學生猜卡片上的數是幾,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對為止。

B:指名一學生拿卡片,老師猜,方法同上。

C:同桌互猜,看誰猜得對

3、填一填:

A:7○3  4○9  3○3  5○8  10○1

B:2>□  6>□  6=□  □=8  □<9

(學生搶答)

4、試一試

模擬活動:把4塊同樣的糖放入相應的4杯水中,讓糖溶化。請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請你說給大家聽。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蘇教版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2、通過人人參與口算方法的指導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以及推理歸納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3、通過分組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及主動探索知識的精神。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班來了同學們非常熟悉的朋友,你們想知道是誰嗎?(掛圖出示喜羊羊和灰太狼)他們想和同學們比一比,看誰聰明。有信心戰勝喜羊羊和灰太狼嗎?

2、那同學們可要做好準備,看看它們出了哪些什么的問題:

我們先來看第一關:小小神算手。

同學們真的很聰明哦,闖過了喜羊羊的第一關。

接下來我們來看第二關:小小玩具店。

五一期間,喜羊羊的玩具店開張了,懶羊羊也來到了玩具店,想買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出示玩具)可是懶羊羊在買玩具時卻遇到了問題。(出示喜羊羊說的話,生自由讀一讀)你們能不能幫助他?那么該怎樣列式呢?(學生說算式教師板書算式)

二、合作探討,解決問題

1、這道題你會算嗎?應該怎樣算呢?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給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大家可以用小棒擺一擺。(學生分組討論,師參與討論)

2、匯報交流算法。

3、同學們真聰明,也非常的有愛心,用自己的學具幫助懶羊羊解決了問題,自己還學會了兩位數減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真不簡單。

4、鞏固練習:書本練習十第1題

57-3= 99-6= 89-7=

65-4= 48-5= 26-2=

5、美羊羊也遇到了難題,你們還愿意幫助她嗎?該怎樣列式呢?

(學生說算式師板書算式)

6、這道題怎樣計算呢?在小組里討論一下。

7、匯報交流算法。

8、練習:(書本練習十二第2題)

30-10= 50-20= 76-40=

38-10= 57-20= 95-70=

三、加強對比,理解算法

1、小結:剛才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了懶羊羊遇到的問題,大家比較一下, 35-2=33,35-20=15這兩題一樣嗎?(生:不一樣。)它們在計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都是把35分解成30和5,減一位數從個位上減,減整十數從十位上減。)

2、小結:這就是我們這堂課要學習的新知識:(板書課題)

3、鞏固練習:

四、游戲練習,鞏固新知

1、同學們你們真的很聰明,那就請同學們用所學的知識幫助老師解決一個實際問題好嗎?

前兩天,我去逛書店,看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歡的書,價格是26元,可是我只帶了10元錢,同學們知道我遇到什么難題了嗎?誰能幫我解決這個難題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謝謝你,明天我就再帶上16元錢去買這本書。

你們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不但戰勝了喜羊羊,而且還幫老師解決了問題,真是令人佩服!

2、玩“爬樓梯奪智慧星”的游戲。

教師任選兩組學生進行比賽,根據口令同時接力做題,先做完的小組拔智慧星。

(先選出一名學生當主裁判,其余學生當副裁判,然后請參加比賽的兩組同學做好準備,按要求進行比賽。最后由主裁判帶著大家集體訂正,評議)

五、分享收獲,感受快樂

這節課你們表現的這么出色,學得又都很認真,肯定有不少收獲吧!能把你的收獲說給大家聽聽嗎?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蘇教版教案篇3

本節課教學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55~56頁“拔蘿卜”——兩位數加兩位數。我打算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和教學過程三個方面談談本節課的一些設想。

一、說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中提供小白兔和小黑兔拔蘿卜的情境,目的是從中引出兩位數加法的數學問題,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背景嘗試列式計算,并在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中探索交流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同的計算方法,充分體現出算法多樣化和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另外,教材在體現算法多樣化的過程中,第一次引出了豎式計算的方法,這是一種重要而又易被學生接受的計算方法,它是學習筆算的開始,也是以后學習多位數筆算加法的基礎,引導學生在分析比較中理解并接受這種方法,體現了一定的算法優化思想。

二、說學情分析

學生在此之前已具備了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知識基礎,而且有部分學生已獲得了一些用豎式計算的知識儲備,但是他們只會算,而不會說理,因此本節課重點引導學生學會說理。

教學目標:

1、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初步經歷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教學難點:

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

教學教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有效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時,我采用創設情境,引導探究的教法,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中親身經歷知識結論的形成過程,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從而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同時滲透了探究問題的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小棒,計數器,教師準備課件,計數器等。

三、說教學過程

基于以上思路,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流程:

(一)復習鋪墊。

舊知是新知的基礎。新知又是舊知的延續。通過復習數的組成和一些口算,為學生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做很好的鋪墊。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在這一環節中,力圖創設一種具體的拔蘿卜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發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從而激發探究的欲望。

2、探索算法,解決問題。通過學生自主探索36+23的計算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結論的形成過程,發展了學生的思維。算法多樣化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生在相互交流中提高。

3、優化算法。算法的優化,使學生從比較中選擇更簡便的方法,當然也著重介紹本課的重點——如何列豎式計算。學生在學會算法的同時,尋找各種方法之間的關系。

(三)鞏固應用,拓展新知

這一環節旨在學生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四)全課總結

313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林县| 鄯善县| 巫溪县| 芦溪县| 武隆县| 朝阳县| 蛟河市| 海晏县| 宁德市| 两当县| 庄河市| 苍南县| 大新县| 德保县| 铜川市| 太保市| 库尔勒市| 南康市| 淳安县| 临安市| 辽宁省| 连城县| 棋牌| 离岛区| 历史| 凤山县| 当涂县| 高尔夫| 小金县| 诸城市| 苏尼特左旗| 旅游| 师宗县| 奉贤区| 琼海市| 额敏县| 如东县| 长葛市| 富顺县| 皋兰县| 屯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