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三年級 >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北師大版

時間: 新華 三年級

三年級數學教師應該融入學生中去,與學生打成一片,去掉嚴肅的表情,和學生們成為朋友。每個三年級數學教師在教學之前都應該寫三年級數學教案。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北師大版”,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北師大版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及操作、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建立分數概念的過程,體驗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讓學生主動去尋求分數,能自己往下寫分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成功感。

教學重、難點:認識幾分之一的分數;初步建立幾分之一分數的概念。

教學用具:各類卡片圖,各類折紙。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T:小朋友們,我們都知道在奧運賽場上有公平、公正的裁判員,在法庭上有公平、公正的大法官,在學校里老師又用公平、公正的方法來教育我們,你也想做一個公平、公正的裁判員、小法官和小老師嗎?(想!)那老師就來考考你們。

出示:小華、小麗兩個小朋友。

a:出示6個大蘋果,怎樣公平、公正來分一分。(要求學生說出“平均分成兩份”,學生上去分好。)

b:出示四罐牛奶,怎樣公平、公正來分一分。(“平均分成兩份”,學生分。)

c:出示兩個漢堡,又該怎樣來分?(齊分,學生上去分。)

(小結:我們都把它們進行了“平均分”板書。)

d:出示一個大餅,你能公平公正地來分一分嗎?你能用我們已經學過的數來表示嗎?

揭題:我們要用一個新的數來表示,它叫做“分數”(板書)

(二)探究新知,不斷摸索:

1.認識。

T:剛才我們把一個大餅通過平均分分成了兩份,其中的一份我們就可以用一個分數來表示,這個分數就是“”。那“”怎么來書寫呢?跟著老師一起寫(學生舉起手指一起寫),先寫“──”表示平均分,再寫2表示把大餅平均分成了2份,再寫1表示其中的一份,讀作二分之一(齊讀“”兩遍,并舉起手跟老師一起邊演示邊說:把大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教師拿起分好的大餅:左邊這一份是整個大餅的,那右邊這一份呢?(齊說:)

同桌活動:從信封中拿出各種折紙,你能折一折這些圖形的嗎?(請學生交流,注意語言的表達。)

T:老師也忍不住想來折一折了(拿起一個正方形的折紙,隨便一折,將它剪下,舉起一塊說是“”。)(學生反對,強調沒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數來表示。)

T: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沒有碰到過的例子?(學生交流。)

2.自己再想一個分數,把這個分數折出來,畫出來。

請學生同桌合作,利用折紙,折出自己想出的一個分數,用畫陰影部分的方法表示好,并請畫得最快的幾個小朋友將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寫上你所表示的分數。(教師選取部分,一起評價,并說說這個分數所表示的意思,注意學生語言的表達)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一口氣來說一說:

2.用手勢來判一判:

3.根據分數在圖中涂陰影,仔細觀察,比較一下這些分數的大小:

4.它是一個長方形,把它這樣對半平分,再平分……在每一塊上涂上顏色,你知道每種顏色是整體的幾分之一嗎?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今天,你收獲了多少,能一起來分享嗎?

2.課外,請你再去折一折,你還能折出多少分數來?

3.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北師大版篇2

教學內容:

教材第2至3頁例1及練習一第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體驗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辨認東、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在觀察主題圖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重點難點:

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兒歌鋪墊,引出新課

同學們,你們會背有關東、南、西、北方向的兒歌嗎?

學生背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二、探究新知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引出東。

2、指一指哪邊是東?教室的東邊有什么?(黑板)

3、東和西是相對的,那西邊是哪邊呢?教室的西邊有什么?

4、組織全班活動,起立,指一指東和西。指左邊練習表達:這邊是北。指右邊:這邊是南。練習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說一說?

5、完成書本填空和做一做

(1)觀察例1圖

問:圖書館在操場的東面,體育館在操場的( )面。教學樓在操場的( )面,大門在操場的( )面。

(2) 完成“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先觀察,你從對話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確定了兩個方向:北和西)

你能說說哪邊是東、哪邊是南嗎?說說房間是怎樣布置的?東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戲”。

3、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4、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德陽市的東西南北方向? 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5、背兒歌

早晨起床向太陽,前是東,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 四、課堂小結

今天大家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回家按照4個方向觀察房間的擺設,明天來告訴大家。

板書設計:

位置與方向 早上太陽在東方

面東,背西,左手北,右手南

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北師大版篇3

教學目的: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幾倍”與“幾個幾”的聯系。

2.培養學生觀察、推理、遷移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善于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創新的意識。

4、對學生進行愛護花草樹木的教育

教學重點:進一步感知除法的意義,感悟乘、除法之間的內在聯系。

教學難點:會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教具準備:圓片、小棒、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設計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出示:2只白羊和6只小兔

教師:我們學習過比較兩個量多少的知識,誰能根據這幅圖說一句話?(小兔比白羊多4只;白羊比小兔少4只。)

教師:同學們說得很好,我也說一句,小兔的只數是白羊的3倍。他們知道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嗎?

(在學生感到迷惘時,揭示今天的學習內容。板書:倍的概念。)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動手操作。(指名學生上臺擺。)

第一行擺:

第二行擺:2個3根(教師只說2個3根,讓學生思考2個3應怎樣擺。)

(2)教師揭示倍的含義,指著學生擺的兩行小棒小結:第一行擺了3根小棒為一份,第二行擺了2個3根是2份,我們就說,6里面有2個3,6是3的2倍。

(3)教師在第二行添上3根小棒,問:第二行里有幾個3根?第二行的小棒數是第一行的幾倍呢?

讓同桌學生兩個互相說一說,然后指名說。再添上3根呢?

(4)擺一擺,說一說。8是4的幾倍?8是1的幾倍?

2.教學例2。

(1)教師擺。

第一行擺:2片楓葉

第二行擺:4片葉子

問:第二排是第一排的幾倍?你是怎樣知道的?怎樣挪動第二排的樹葉就可以一眼看出兩排樹葉之間的關系?擺一擺。你發現了什么?(把4片葉子每2片分一份,可以分兩份)用除法怎樣表示?

板書:第二行的個數是第一行的___倍。

4÷2=

教師提問:你能將空填完整嗎?第二行要怎樣擺,才能清楚地看出是第一行的2倍呢?

(2)教師擺第三排葉子

問:第三排是第二排的幾倍?你是怎樣知道的?怎樣挪動第三排的樹葉就可以一眼看出兩排樹葉之間的關系?擺一擺。你發現了什么?(把12片葉子每4片分一份,可以分三份)用除法怎樣表示?

板書:第三行的個數是第二行的___倍。

12÷4=

3.新課小結:這節課你都知道了什么?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我們就說這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4.課堂活動

(1)學生自己畫示意圖,并完成填空。

(2)讓學生說說,為什么紅花的朵數是黃花的5倍呢?

三、鞏固練習

1.課堂活動2題。

擺一擺,說一說。

2.口答

12里面有()個6,12是6的()倍。

42里面有()個7,42是7的()倍。

25里面有()個5,25是5的()倍。

18里面有()個3,18是3的()倍。

21里面有()個3,21是3的()倍。

30里面有()個5,30是5的()倍。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北師大版篇4

一、設計思想:

找準學生學習新知的“最近發展區”,在大背景下認識分數。同時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

二、學情分析: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從整數到分數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因為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異。分數概念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不容易一次學好,所以,分數的知識是分段教學的,本單元只是"初步認識"。認識幾分之一又是認識幾分之幾的第一階段,是單元的"核心",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后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們要借助一些圖形和學生所熟悉的具體事例,通過演示和操作,使學生逐漸形成分數的正確表象,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

三、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通過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對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觀圖形的探討和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會讀、寫幾分之一。

2、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

(三)情感目標

1、使學生在討論、交流的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探索意識、創新意識得到發展。

2、在觀察比較、動手操作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自主學習的精神,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四、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幾分之一的表象。教學難點:初步認識分母、分子表示的含義。

五、教學策略和手段: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充分重視學生對學具的操作,通過折紙讓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概念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特別是在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時,用圓片顯示豬八戒分西瓜的過程,學生直觀的認識到分的份數越多,一份就越小。從而使學生內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數大小的比較這一知識。同時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準備: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片各兩張,剪刀。

2、教師的教學準備:課前了解學生對分數的熟悉程度有多少。

3、教學環境的設計和布置:黑板上準備好一些小磁鐵。

4、教學用具的設計和準備: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片若干張,剪刀一把。兩個月餅圖。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講一個西游記里的故事給大家聽。

話說唐僧師徒一路向西取經,這一天他們來到了一個集鎮上,看到路上的人都手提著月餅,這才想起今天是中秋節了。這時剛好路過一個月餅店,“哇,好多的月餅呀!”八戒很快就看見店里各種各樣的月餅,饞得直流口水,一個勁地說:“師傅我想吃月餅。”可是唐僧說:“想吃月兒餅可以,不過我得先考考你?!碧粕f:“有4塊月餅,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塊?請寫下這個數?!必i八戒很快就寫下了這個數。唐僧又說:“有2塊月餅,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塊?請寫下這個數?!必i八戒想了想,又寫下了這個數。唐僧見豬八戒回答得這么快就說:“很好,那么要是只有一塊月餅,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塊?該怎么寫?”這可把八戒難住了。

同學們,你們知道每人分幾塊嗎?(有的說每人分一半,有的說每人得半塊。)半塊月餅可以用什么數來表示呢?看來同學們想不出該用什么數來表示,沒關系,今天老師特意請了一位新朋友來幫助大家解決這個難題。它就是——分數。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分數的初步認識。(出示課題)新課標第一網

[設計說明:思維始于疑問,而好奇是兒童的天性,是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點。根據小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從故事中創設問題情境不僅將學習分數的必要性自然展現(是因為用整數解決不了了,所以才要用到分數),且使學生的探究意識也孕育而生。]

(二)動手實踐,自主探究

認識二分之一

(1)猜一猜: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怎樣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呢?

師:把一個圓平均分成兩份,一半就是這兩份里面的一份,也就是這圓形的二分之一,寫作:1/2,結合書本中的月餅圖說說,“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2)教師說明:2表示平均分的份數,1表示其中的一份。

(3)動手實踐

A、折一折:讓學生用各種的紙片動手折出1/2,(圓形、長方形、正方形)

B、展示學生的幾種典型折法

C、從操作過程中凸現思考過程。

師:這些形狀不同的紙都可以折出它的1/2。想一想,同一張紙折出的形狀不一樣,為什么都可以用1/2來表示呢?

(4)在辨別中感悟平均分的重要性。

折出幾種不是平均分的二分之一,想想這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嗎?(再次強調平均分)

[設計說明:通過直觀演繹數學知識所蘊涵的思維發展過程,讓學生進行自我釋疑體驗,教師不直接告訴學生現成的結論,也不包辦學生的思維方式和過程,而是通過“折一折”了驅動學生內在的思維活力,感悟“平均分”的內涵與重要性,從而是學生的思維方式不拘泥與常規,思維實現跳躍式的發展。]

認識四分之一

(1)觀察推想

師:大家推想一下,如果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四份,每塊是它的幾分之一?

(2)開展折1/4的活動

A、師:要得到一個圖形的1/4應該怎么辦?用圓形紙片折一折,并用陰影部分表示出四分之一。

B、匯報:你是怎么得到1/4的?說一說1/4表示什么?

C、請學生拿出同樣大的正方形紙,小組合作折出不同的1/4涂上顏色貼在底板上,在相同的時間里看哪組折出的方法最多

D、匯報怎樣折的。問:這些1/4的部分一樣大嗎?為什么?

強調:整體一樣大,它的1/4就一樣大。

認識幾分之一

(1)剛才我們認識了1/2和1/4,我們把1/2,1/4,這樣的數叫分數。你還想到了哪些幾分之一的分數?板書學生的回答。(有意識寫幾個分母大一點的分數)抽幾個說說分數所表示的意思。

(2)找一找。(出示主題圖)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游樂園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你發現哪里有幾分之一?為什么?

(三)練習:做一做第1題

[設計說明:有了1/2作基礎,1/4的學習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去分析、去解決新問題,學會把新知識和生活經驗與已有的知識經驗聯系著學習,學會在動手操作,實踐活動中認識理解知識,并學會舉一反三,有所創新。]

再現情境,比較大小。

(1)故事引出問題

師:接下來老師繼續來講西游記的故事,唐僧師徒在月餅店買了些月餅后繼續趕路,走著走著轉眼已到了中午,豬八戒餓得肚子咕咕直叫。這時唐僧拿出了一個的餅,給八戒和孫悟空分一分,說給孫悟空1/4,豬八戒1/2,豬八戒一聽急壞了,大聲說,不行,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吃大的,我要吃1/4。同學們,豬八戒他是不是得到便宜了,吃到大的一塊了嗎?(板書1/21/4)

(2)解決問題:

讓學生思考后說一說。

師:你是怎么想的?為什么吃到1/2的要大,吃到1/4的反而小呢?

你能不能用手中的圓片代替餅來驗證一下。

反饋,請2名學生說一說是怎樣進行驗證的。

小結:原來分數也有大小,1/2表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2份,它的一份就比分成4份的要大,所以1/2>1/4

(3)拓展延伸:

A、這時候,沙和尚過來他也要吃,他說要吃這個月餅的1/8,你覺得他們三個人誰吃得最多,誰吃得最少?

B、看板書,你還能比較這些分數的大小嗎?任選兩個數比較大小,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板書),你發現了什么?(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一塊就越小)上面這些分數中哪個,哪個最小?

(4)練習:做一做第2題。

[設計說明:再次用講故事的的方法引出分數的大小比較,讓學生從解決故事的疑問中尋找正確的答案,同時故事中也蘊含了正確的答案,把分數的大小比較和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學生不難發現正確答案。并且再次用圓片代替月餅來進行證明,驗證答案。]

(四)說說想想,課堂小結

說說你對分數有了哪些了解?

想想分數中的兩個數字分別表示的是什么?你分清楚了嗎?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北師大版篇5

教學內容:

教材第8頁例4、例5,“練一練”和練習二第1、2題。

教學目標:

1、經歷初步認識“倍”的過程,聯系實際問題初步理解“倍”的含義,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幾個幾”和“倍”的聯系。

2、在認識“倍”的教學活動中發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準備:

圓片數個,例5花圖、線段圖等。

教學過程:

一、動手操作,導入新課

1、根據老師的要求擺圓片。

(1)第一行擺3個圓片,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擺4個,第二行擺幾個圓片?

(2)第一行擺3個圓片,第二行要擺2個3,第二行擺幾個圓片?

(3)第一行擺3個圓片,第二行擺的圓片個數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擺幾個圓片?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老師演示:第一行圓片擺了3個,第二行擺跟它同樣多的3個,這時第二行的個數就是第一行圓片的1倍。請你也來擺一擺:第二行的個數是第一行的1倍。

2、學生動手操作,老師巡視指導,要求學生邊擺邊想:1倍該怎么擺?

3、題目要求我們第二行的個數是第一行的2倍,請你想一想接下去該怎么擺?(學生動手操作后)誰來說一說第二行圓片擺了()個()。

4、完整地說一說:第一行圓片有3個,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擺了2個3。

5、如果老師要求你們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4倍,又該怎樣擺呢?如果是6倍呢?1倍呢?(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擺圓片,并完整地復述:第一行圓片有3個,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倍,第二行擺了()個()。

6、鞏固練習:

(1)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4倍,

第二行擺()個(),第二行一共有()個圓片。

(學生先獨立擺一擺,再說一說。)

(2)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2倍。

第二行擺()個(),第二行一共有()個圓片。

(學生獨立操作,并能完整地說一說。)

(3)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倍。

第二行擺了()個()。

(4)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倍。

第二行擺了()個()。

三、教學例4、例5

1、教學例5

(1)直接出示例5。

(2)誰來說一說:菊花的朵數是月季花的()倍。你是怎樣想的?引導學生完整地說一說:月季花有2朵,菊花有3個2朵,菊花的朵數是月季花的3倍,菊花一共有6朵。

(3)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第1、2、3題。

2、教學例4

(1)出示例4。

(2)花帶子的長是灰帶子的幾倍,你是怎樣想的?

(3)談話:如果我們把灰帶子的長看作1份,花帶子的長就是這樣的4份,(老師邊講邊將花帶子與灰帶子進行比較)花帶子的長是灰帶子的4倍。

(4)在花帶子的后面再添上一段,現在花帶子的長有這樣的幾份,那么花帶子的長是灰帶子的幾倍呢?再添上2段呢?

(5)在灰帶子的后面加上一段。

我們把現在灰帶子的'長看作1份,那么花帶子的長就有這樣的幾份?現在花帶子的長是灰帶子的幾倍?你是怎樣想的?

(6)我們把現在灰帶子的長看作是1份,那么花帶子的長就有這樣的幾份?花帶子的長是灰帶子的幾倍?你又是怎樣想的?

四、應用拓展

1、白皮球

花皮球

花皮球的個數是白皮球的()倍。

2、學生獨立思考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談話:老師要求花皮球的個數是白皮球的2倍,你有什么辦法?(可以拿去花皮球的2段,也可以給白皮球加上一段)

4、請你也來設計一道類似的題目,同桌一個人出題,另一人根據同桌的意思畫一畫,擺一擺,再說一說。

五、總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你學到了什么新的本領?跟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2706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泽县| 翼城县| 耒阳市| 鄯善县| 天峻县| 分宜县| 肃南| 宿松县| 梁平县| 永仁县| 固安县| 太原市| 长海县| 永年县| 文安县| 石河子市| 轮台县| 德格县| 淮阳县| 建平县| 阿勒泰市| 车险| 布拖县| 安阳县| 阿拉善左旗| 西安市| 云霄县| 望奎县| 丽江市| 当涂县| 罗甸县| 嘉兴市| 神木县| 凌源市| 宜丰县| 富民县| 女性| 宝清县| 武平县| 泗阳县| 洞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