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三年級 >

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時間: 梓茵 三年級

教案不能面面俱到、大而全,而應該是在學科基本的知識框架基礎上,對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研究、探索、闡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2、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重點: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教師自制各教具,準備實物及掛圖;學生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運用現實物體引入新知。

談話:我們已學過求長方形的周長,下面,我們一起討論怎樣求正方形的周長?(出示地磚一塊)

二、探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①出示情境:同學們又在教室的地板上鋪上了許多鮮艷的泡沫地板,你們看,每塊地板都是什么形狀的呢?(正方形)

②出示數學信息:“每邊的長都是60厘米”,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③學生獨立思考:怎樣計算每塊正方形地板的周長?

④討論交流:60+60+60+60=240(厘米)

(60+60)×2=240(厘米)

60×4=240(厘米)

⑤回答問題:每塊地板的周長是240厘米。

⑥小結:你最喜歡用哪種方法計算正方形的周長?(有時間的話,可以解決學生提出的其他問題,不能解決的問題存入問題銀行。)

三、練習反饋,鞏固提高

1、先測量,再計算各圖形的周長。(讓學生通過思考,找到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必要條件,再準確測量,正確計算。)

2、淘氣將兩塊泡沫地板拼在了一起(如圖),你能算出這個圖形的周長嗎?

60cm

60cm 60cm

可以用多種方法解決:(60×2+60)=360(cm)

60×3×2=360(cm)

60×4×2―60×2=360(cm)

60×6=360(cm)

3、用16根小棒擺出不同的長方形,能擺出幾種?寫出它們的長和寬。(以小棒根數為單位)(四人一組,把各種形狀的圖形都擺出來)

長有幾根小棒

寬有幾根小棒

提問:這些圖形的周長哪個長一些?(一樣長)

為什么?(都是用16根小棒擺成的)

4、游戲:找朋友(周長相等的圖形是朋友)

老師依次出示(a)、(b)、(c)號圖形,學生從(1)~(7)號圖形中找到和老師出示的圖形周長相等的圖形,用手勢表示圖形的編號。

二、課堂總結,課后延伸

1、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如何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2、教科書51頁實踐活動:先估計,再測量黑板面、數學書封面、自己鞋底等周圍學習生活用品各面的周長。

3、課后分組測量并計算學校一個籃球場的周長。(可以使用目測、步測、工具測量等各種方法。)

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計算正方形的周長。能運用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采用身邊的實物來探究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并啟發學生用多種方法計算。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探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

能運用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一些精美的圖案,如:裝飾圖案,裝飾后的地板等。

2、在這些圖案上,都有正方形。同學們,你們還在什么地方見過正方形嗎?

3、我們教室的地面就是由一塊塊正方形地磚拼成的。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地磚的周長。提示課題:地磚的周長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測量地磚的邊長。

教室里有很多的地磚,我們可以隨便選取一塊。如果想知道它的周長,怎樣才能算出來呢?必須先測量它的邊長。要測量幾條邊呢?

請你用測量工具測量出你需要的數據。

說一說你是怎樣測量的。注意如果學生手中的尺子不夠長,可以多測量幾次。

2、計算地磚的周長。

我們已經測量出我們需要的數據。你能算出這塊地磚的周長嗎?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看看你能不能完成這個任務。

方法1:把四條邊的長度加起來。60+60+60+60=240(厘米)

方法2:用邊長乘以4。

方法3:先把兩條邊長加起來,再乘以2。

三、鞏固提高

1、獨立完成教材第48頁做一做。要求獨立完成,再與同伴交流方法。

2、討論計算正方形的周長的方法有幾種?哪一種最簡單?你能用一句話來說一說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嗎?

3、用你剛才選擇的最簡單方法完成教材第48頁做一做。第2題求籬笆的長度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長。

四、總結

1、說一說今天的數學課你有什么收獲?

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會用上你學會的知識?舉例說一說

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周長的含義和長方形的周長計算之后,緊接著學習正方形的周長。教材從生活實際出發,以求正方形地磚的周長導入學習,體現了數學知識和生活的密切聯系。緊接著用兩種方法計算周長,第一種是把四邊的長度相加,第二種是用正方形的邊長乘4。教材并沒有直接給出結論性的計算公式,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自己對周長的理解和自己的思考計算后,結合與他人的交流比較出計算的方法。既體現了算法多樣化,又通過引導學生對方法的比較和討論,讓學生自主獲取知識。

學情分析:

學生在理解周長的含義和學習了長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后,學習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不會有什么困難。教師要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在學習探究中展示自己的才華,從而學會學習。教師應在鞏固基本計算之后,聯系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并加以比較,讓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有比較完整的認識。配合適當的拓展性練習,使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有更深的理解,結合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想:

通過計算“地磚的周長”這一真實、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掌握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然后通過量、算、歸納、說、拼等手段,加深學生對正方形的周長的認識。在此過程中,教師不斷創設情境,讓學生掌握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同時,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愛心意識,從小樹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也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將數學課與生活融合在一起。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結合具體生活情境,通過自主學習和交流比較,探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2.過程與方法:能夠正確熟練地計算正方形的周長。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不完整籬笆”之類的問題。

教學手段: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自制學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一些精美的圖案,如:裝飾圖案,裝飾后的地板等。

2、在這些圖案上,都有正方形。同學們,你們還在什么地方見過正方形嗎?

3、我們的教室,已經知道地磚每邊的長都是60厘米,大家能算出地磚的周長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這個問題,揭示并板書課題:地磚的周長

【設計意圖:情境的創設,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同時,幫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知道原本屬于大人的世界,小孩子也可以參與,并有能力去解決一些問題,更在情境創設中培養他們樂于助人的愛心意識。】

二、新知探究、解決問題

1、 想一想

“每邊的長都是60厘米”,從這個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地磚面是正方形,邊長是60厘米……)

2、 算一算

先讓學生自己計算,再說說是怎么樣算的。

通常會出現兩種算法

⑴ 60 + 60 + 60 + 60 = 240(厘米)

⑵ 60×4 = 240(厘米)

也可能出現第⑶種方法:(60 + 60)×2 = 240(厘米)

3、 議一議

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并配合學生的發言進行適當地板書。對每種方法都給予肯定。對探索出最簡方法的學生給予特別鼓勵。

⑴ 這是用所有邊的長度相加的方法。

⑵ 這是運用了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的特點,只有一步計算,很簡便。

⑶ 這是模仿長方形的計算方法,比第一種簡便。

【設計意圖:從實際情境出發,充分放手讓學生動手、動嘴、動腦、獨立思考,通過探索、交流、觀察、歸納等形式推導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 第48頁做一做: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求正方形的周長,然后互相說一說自己的方法。

2、 第48頁討論:如何計算正方形的周長?讓學生通過討論歸納出最簡便的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邊長×4。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同時檢測學生是否掌握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并能在此基礎上加以靈活運用,同時,為學生樹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3、 實踐應用

第48頁練一練1、2。引導學生對比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的異同點: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都是計算四條邊的長度之和。

⑴ (28+15)×2 = 86(米) 籃球場是長方形,根據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點,我們用長加寬的和乘2來計算長方形的周長。

⑵ 32×4 = 128(米) 實驗園地是正方形,求籬笆長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長。我們用邊長乘4的方法來計算正方形的周長。

⑶補充對比練習: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指導。

四、 拓展延伸

⑴ 9個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紙片,拼成一個大的正方形,這個大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⑵ 某公園,打算沿著一面墻開出一塊正方形草地,為了防止游人穿行,工人師傅打算用一根繩子把菜地圍起來,請你幫助算算,至少要準備多長的繩子?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親手“拼一拼”的操作,再求出新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并組織小組及小組間的交流,肯定不同的方法,提倡多角度、多層次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策略,逐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自我評價。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你覺得自己學得怎么樣?

板書設計:

地磚的周長 ⑴ 60 + 60 + 60 + 60 = 240(厘米)

⑵ 60×4 = 240(厘米)

⑶ (60 + 60)×2 = 240(厘米)

正方形的周長 = 邊長×4

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4

一、教學內容

第八單元“可能性”。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猜測—實踐—驗證”,經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3?在活動交流中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出示盒子)

師: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個神奇的盒子,里面裝著許多球,你們隨意從中摸出一個球,我一定能猜出它是什么顏色的,信不信?

生:信!

生:不信!

師:有的同學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有的不信,不如我們摸一摸!

(分別找幾位學生摸,教師猜)

師:我猜你摸的一定是黃球。這次摸的不可能是白球。

(每次教師猜的都完全正確)

生:老師,盒子里一定都是黃球!

師:是這樣嗎?我們來看一看。(打開盒子,里面裝的果然都是黃球)你們真聰明!這么快就猜到了盒子中的秘密!

師:現在盒子中有9個黃球,我再加一個白球,搖一搖,摸時會出現什么情況?

生:很可能摸到黃球。

生:可能摸到黃球,也可能摸到白球。

師:猜一猜,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板書:可能性)

生:黃球!

師:這只是我們的猜測,實際摸的時候是這樣嗎?不如我們試一試!

(通過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究竟能夠出現什么樣的結果,只能由學生自己嘗試才能得出結論。同時,這也鞏固了二年級所接觸的關于可能性問題——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二)摸一摸

1?實踐探索

師:每個組都有一個盒子,里面裝著9個黃球和1個白球。我們在摸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出示課件)

(注意:每個組的同學按順序輪流摸。摸前要先搖一搖再摸,摸后將球放回再摸。摸到黃球打“√”,摸到白球畫“○”。)

師:開始!(每組一個盒子,一張記錄單)

2?驗證猜測

師:觀察每組的記錄單,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生:(略)

師:當盒子中既有白球又有黃球時,摸到白球和黃球的可能性都有。因為黃球的數量多,所以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大(板書:大)。因為白球的數量少,所以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小(板書:小)。

(這樣設計,集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于一體,有效地突破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驗證自己的猜測,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同時,在活動交流中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三)試一試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些球,看看都是什么球?(出示課件)

生:8個白球,4個黃球,2個紅球。

師:將這些球都放在盒子里,搖一搖,摸的時候會出現什么情況?

生: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很大。

生: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最小。

生: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最小,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比白球小,比紅球大。

( 反思 在學生初步體會了事情發生的可能性之后,再讓學生進行摸三種顏色的球的游戲,這樣既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又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濃厚興趣。)

(四)連一連

(出示:練一練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并連一連,看看每個箱子中分別摸出一個球后結果如何。然后組織學生進行交流。)

(五)實踐應用

師:同學們,你看過中央電視臺“幸運52”這個節目嗎?每一期節目中,主持人李詠都會選出一名幸運觀眾進行答題抽獎的活動。在20個商標牌之后隱藏著不同的圖標。其中有14個“哭臉”,有2個50元,2個100元,1個300元和1個1000元的不同圖案。

請你猜一猜:任意推開一個商標牌,看到哪一種圖案的可能性?看到50元和100元的可能性大嗎?看到哪種圖案的可能性最小?

生:(略)

師:下面我們來輕松一下,我們模擬“幸運52”的現場,我就是李詠,你們是觀眾,在70名同學中選出一名幸運的同學。猜一猜,可能選到誰?

生:老師,我希望能選到我自己!

生:我希望能選我的好朋友__×!

……

師:選到每一位同學的可能性都有!我們請一位聽課的老師幫我們抽出今天的幸運觀眾。(出示事先準備好的,裝有每位學生姓名的抽獎盒。)

師:我宣布,今天的幸運觀眾是__×!祝賀你!你有三次選擇的機會。

(學生選擇商標,教師宣布抽獎結果。)

( 反思 將學生喜愛的電視節目情境引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熱情,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悟。使學生玩游戲的同時鞏固了所學的知識,進一步體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

(六)動手操作

師:老師還為你們帶來了一個大轉盤(出示課件)。轉動轉盤,指針最有可能指向什么顏色?為什么?

生:指針最有可能指向藍色,因為藍色占的面積多。

師:現在請同學們來當小小設計師,根據下面的語言描述,小組同學合作設計轉盤,試一試吧!

不可能指向__ 很可能指向__ 指向__的可能性很小 指向__和藍色的可能性很小

(展示學生作品)

師:陳老師也設計了一個轉盤(出示課件)轉動這個盤,指針指向什么顏色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生:指針可能指向__,也可能指向藍色,因為__和藍色的面積同樣多。

( 反思 這一環節充分體現學習與實踐應用相結合。前面的活動都是請學生猜、摸、試,這一活動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與合作精神,群策群力,應用所學知識設計轉盤,進行逆向思考鞏固知識。)

(七)說一說

師:想一想,你能用“一定、經常、偶爾、不可能”等詞語說一說生活中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嗎?

生:雞不可能下鴨蛋。

生:人一定會老,頭發可能會變白。

生:太陽不可能從西邊出來。

生:我做題時偶爾會馬虎。

生:我爸爸不喝酒,所以不可能酒后駕車。

生:我經常洗澡。

……

( 反思 了解身邊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能夠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和體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

(八)結束語

師:同學們,今天的課就要結束了,我們就要說再見了,說到“再見”,不知道以后我們可能不可能再見面。是一定能呢,還是可能,還是不可能呢?

生:(略)。

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猜測---試驗---分析實驗數據”,讓學生經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初步感受隨機現象的統計規律性。

2、能對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描述,結合具體情境,能對某些事件進行推理,知道其可能性的大小。

3、在與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體會數學學習與現實的聯系。進一步培養學生求實態度和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學生通過試驗操作、分析推理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學難點:

利用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轉盤、盒子、布袋、乒乓球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我們來玩摸球游戲。(板書:課題)

二、體驗“不可能”

師:老師這里有個盒子,看看盒子(空盒子),猜一猜老師會摸出什么東西?(學生猜想

師:請認真看(倒轉空盒子)老師有可能從盒子里摸出東西嗎?為什么?

生:因為盒子里什么東西也沒有,所以不可能摸出東西。(板書:不可能)

三、體驗“一定”

師:現在老師把1個黃球放到盒子里,猜一猜老師會摸出什么東西?

生:黃球。

師:一定是黃球嗎?

生:一定,因為盒子里只有黃球。(板書:一定)

四、體驗“可能”

師:如果再多放1個白球到盒子里。然后繼續摸球,你想一想老師會摸出的球會是什么顏色,猜一猜。

生:可能是白球,可能是黃球。

師:也就是說,這次摸球出現兩種可能。可能是……(生齊答),也可能是……(生齊答)。(板書:可能)

(2)老師這里有9個__的乒乓球和一個白色乒乓球,

1、猜想

黃球的數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白球的數量少,摸到的可能性就少,這只不過是我們的猜想[板書:猜想],怎樣才能證明我們的猜想是正確的呢?

2、實驗

就采用大家的辦法,要通過實驗來驗證[板書:實驗]一下我們的猜想是不是成立?

老師也為每組準備了裝有9個黃球和一個白球布袋,下面,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一起做摸球游戲好嗎?課件出示

學生小組內摸球,教師巡視指導。

3、驗證

請各組的記錄員匯報一下你們組摸取黃球、白球各幾次?(教師填寫記錄表)讓我們把全班摸球的結果和起來看看吧。觀察統計結果,你發現了什么?

(生討論交流)

4、推測

我們用驗證的結果來推測一下,要想摸到白球的可能性變大一些,可以怎么辦?

(學生各抒己見)

5、總結規律

通過這個活動,驗證了我們的猜想。黃球的數量比白球多,摸出黃球的可能性大。白球數量比黃球少,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小。也可以說我們很可能摸到黃球,偶爾能摸到白球。

板書:在一定的條件下:

數量   黃球多   大(很可能)

可能性

白球少   小(偶爾)

鞏固新知,應用拓展。

如果再增加一種顏色,是否仍然符合“物體數量多少決定摸出哪種物體可能性大小的規律”呢?

(1)出示:袋子里有2紅、4黃、8白三種顏色的球,一共有14個球,任意摸出一個球,會是什么顏色呢?(學生猜測)

(2)實驗驗證:(學生現場摸球,教師及時記錄)

(3)深化結論:通過這次摸球,你有什么新的的發現?

(可能性大小與物體數量多少是密切相關的。)

102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乡市| 黑水县| 景东| 盈江县| 海晏县| 米脂县| 揭西县| 遵义县| 苏尼特右旗| 五大连池市| 富阳市| 江安县| 聂拉木县| 烟台市| 望城县| 都安| 抚顺市| 农安县| 公安县| 溆浦县| 盐亭县| 丹棱县| 比如县| 瓮安县| 即墨市| 蕲春县| 舒城县| 璧山县| 十堰市| 吴江市| 柏乡县| 安塞县| 遂川县| 南京市| 织金县| 岳西县| 天柱县| 慈溪市| 邻水| 米林县| 淮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