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三年級 >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教案模板

時間: 梓茵 三年級

教師在寫教案時,一定從實際出發,要充分考慮從實際需要出發,要考慮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該簡就簡,該繁就繁,要簡繁得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教案模板,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教案模板1

教學目標:

1、培養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利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

2、培養有序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歡迎來到《同步課堂》。

本校的“妙味快餐店”開業了。今后同學們可以在學校吃到可口營養的盒飯了。盒飯中的菜只限一個葷菜和一個素菜,快來選一選自己愛吃的葷菜和素菜搭配成一個盒飯吧。

二、配菜

1、初步感知搭配的意義

菜譜一

葷菜:肉丸子

素菜:白菜  冬瓜

師:你想選哪一個葷菜和哪一個素菜?

搭配方法一、肉丸子、白菜。

師:還有別的配菜方法嗎?

搭配方法二、肉丸子、冬瓜。

師:通過剛才的配菜,大家可以看出,一個葷菜和兩個素菜可以有2種不同配菜方法。

(設計思考:學生從熟悉的生活走進課堂,使數學教學更具體;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培養創新思維。)

2、體會搭配的有序方法

師:大家不僅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菜,還學會了配菜,現在本店已貼出了明天的菜譜,請大家看一看有幾種不同的配菜方法。

菜譜二

葷菜:牛排  素菜:豆腐

魚      油菜

師:請同學們自己試著配菜,可以用學具擺一擺、搭一搭,然后把你的配菜方法說給大家聽,看看你能有幾種不同的配菜方法。

配菜方法一:牛排  豆腐

牛排     油菜

魚      豆腐

魚      油菜

這種搭配方法是先確定葷菜搭配素菜,每樣葷菜有兩種搭配素菜的方法,這樣一共搭配出了4種不同的盒飯。

你能像這樣先確定素菜搭配葷菜,畫出示意圖嗎?動手試一試,看誰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師:我們像這樣畫出示意圖,不僅有序的表示了我們搭配的過程,而且能夠保證搭配的方法不重復、不遺漏。你們學會了嗎?

3、實踐操作、用示意圖表達搭配過程

師:看來同學們都學會了配菜,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配菜工人了。后天我店將推出二葷三素的菜,誰能一次配成所有種類的盒飯,就有可能被聘請為本店配菜部經理。你們有信心嗎?

菜譜三

葷菜:肉丸子  素菜:白菜

蝦      豆腐 冬瓜

搭配方法一、確定一個葷菜搭配素菜(課件出示示意圖的制作過程)。

肉丸子有3種搭配素菜的方法,蝦也有3種搭配素菜的方法,所以一共能搭配出6種不同的盒飯。

師:先確定素菜,再搭配葷菜該怎么畫示意圖呢?自己動手試一試。

小結:2個葷菜3個素菜搭配成1葷1素的盒飯有2X3 種搭配方法

看來你們都能成為合格的配菜經理了,真了不起。那你能試一試:3個葷菜3個素菜搭配成1葷1素的盒飯有多少種搭配方法。

4、探究符號表示搭配過程的方法

我們要很快畫出示意圖,可以用字母、數字或是符號來表示這些葷菜和素菜,我們用大寫字母表示3種葷菜,用數字表示3種素菜,同學們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其他符號試著畫出搭配過程吧。看誰搭配的最有序,還能不重復不遺漏。

學生自主練習,教師課件演示示意圖的畫法,總結搭配方法有9種。

有些同學不畫示意圖直接寫出算式3X3=9來表示3個葷菜3個素菜搭配成1葷1素的盒飯有9種搭配方法,這樣可以嗎?

小結:這樣列算式表示搭配的方法有9種也是可以的,通過同學們畫示意圖搭配也驗證出這個答案是對的,看來數學的簡潔之美大家都能體會了。你們不光可以成為配菜部的經理,我看你們將來自己開個快餐店都不成問題了。只要我們努力學習、勤于思考將來一定能有所作為。

5、思考:4個葷菜3個素菜搭配出多少種不同的盒飯呢?

(設計思考:這樣的活動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具有層次性。)

三、課后練習,生活中的其他搭配問題

1、搭配路線。

師:搭配問題不僅體現在配菜方面,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搭配問題,課后看誰能成為學習的有心人,找找生活中的這類問題,并利用我們學到的本領解決它。

同學們看一下這幅圖,說一說你看懂了什么?(出示由學校到動物園的路線圖)。

師:共有幾條路可以走,這是搭配問題嗎?你能用畫示意圖的方法找出這道題的答案嗎?

方法一、畫示意圖總結搭配方法

方法二、一一例舉

A→C B→C A→D B→D A→E B→E 方法三、直接列出算式2X3=6 2、搭配服裝。

看來,搭配還真是一門學問。

不僅菜要搭配,路線可以搭配,日常生活中的衣服也是要講究搭配的。

(課件出示課后第二題),要配成1套衣服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呢?請同學們自己試著搭配,畫出示意圖總結搭配方法。

(設計思考:為了讓學生真正了解更多搭配中的學問,設計了“搭配服裝”“搭配路線”兩個活動,讓學生在獨立嘗試解決的基礎上集體交流。)

四、拓展應用練習

師:剛才同學們演示了6種搭配方法。那么3件上衣、3件下裝、3雙鞋子搭配成不同的一套服飾,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方法呢?

1、用符號表示上衣、下裝和鞋子,試著畫出搭配示意圖。

2、課件演示固定一件上衣搭配下裝和鞋子一共有9中不同的搭配方法。

3、所以3件上衣一共可以搭配出27種服飾。

(設計思考:這樣的練習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只要學生能熟練的掌握用符號表示的示意圖的畫法,解決起來并不難。這一部分的練習重點不是學生的搭配方法和過程,而是課件演示搭配方法,學生感受搭配的數學意義和作用。)

五、課后總結

今天的學習活動你感覺高興嗎?你學到了什么?自己說說吧。

今天我們認識了生活中的許多搭配問題,解決了葷素搭配、路線搭配、服飾

搭配的數學問題。我們知道了要想不重復不遺漏的搭配可以用畫示意圖的方法,當然了在數學學習中養成有序思考的好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教案模板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動手操作等活動,找出簡單事物的組合。

2、培養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3、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4、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并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教學重點:

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感知搭配

同學們,我想向你們打聽件事,你們知道食堂今天為我們準備了什么飯菜嗎?課件出示“菜譜一”,為了營養均衡,我準備吃一葷一素兩樣菜,誰能幫我搭配一下。板書課題《配菜》。

二、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星期三的菜譜)

①一個葷菜一個素菜,有幾種不同的配菜方法?

②老師小結

2、(出示星期五的菜譜)

①星期五有幾種不同的配菜方法?你是怎樣想的?

④與學生共同總結這類題的解決方法。

三、實踐應用

1、參觀動物園。

2、搭配服裝。

四、全課總結 體驗成功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教案模板3

一、創設情境:

六.一兒童節,學樣舉行完慶祝活動后決定放假半天,住在同一個小區的淘氣、小明、李強、笑笑、王芳都得到父母的允許,讓他們五個人一起合理地安排這半天的活動,但必須在晚上六時前回家。(出示課件)貪吃的淘氣說:“我們得首先解決午餐問題 ”。于是他們來到小區門口的快餐店前,只見電子宣傳牌上寫著:本店今日免費為每位來店就餐的兒童提供1份盒飯(含一個葷菜和一個素菜)。區別葷、素菜。(板書:標準:一葷一素)

二、探究新知:

(一)一葷二素

于是他們高興地來到店里,只見電子屏上顯示著:(課件出示:今日兒童菜譜 葷菜:肉丸子 素菜:白菜 冬瓜)(板書:一葷二素)

1、如果按照一葷一素的標準搭配的話,他們可能吃到哪兩種菜?請生獨立思考

2、匯報你是怎樣搭配的?

(1)你是怎樣找到全部搭配方法的? (按順序,一個一個搭配。)

(2)具體是怎樣搭配的呢? (先以一個葷菜為準,去搭配不同的素菜。)

(3)你能介紹一下你用什么方法記錄的嗎?(畫圖、文字、連線等)

(4)評價:你能按一定的順序去配菜,而且記錄的方法很獨特。看來你是一個聰明的消費者。

(5)這是我的搭配方法。(課件連線演示搭配結果)(板書:兩種)

3、揭題:我們在搭配中,像這樣有順序地搭配,才能不重復也不遺漏的找到全部的搭配結果。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搭配中的學問。(板書課題:搭配中的學問)

(二)二葷二素

別急,其實今天的菜還不止這些呢?這不,廚師又上了一道菜呢!

(課件顯示:今日兒童菜譜 葷菜:肉丸子 蝦 素菜:白菜 冬瓜)(板書:二葷二素)

1、現在,他們可能吃到哪兩種菜?先自已思考一下,拿出菜卡擺一擺,然后把你擺的結果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注意一定要在記錄卡上把你們的搭配結果記錄下來喲!

2、匯報你是怎樣搭配的? (課件連線演示搭配結果)(板書:四種)

3、引導發現規律,小結:觀察剛才的搭配情況,你發現了什么?(對于學生的發現,只要合理,都要給予肯定。)

(三)二葷三素

哇,還有菜呢!(課件顯示:今日兒童菜譜 葷菜:肉丸子 蝦 素菜:白菜 冬瓜 豆腐)(板書:二葷三素)

1、好了,菜上齊了,準備選盒飯了。先猜一猜,有幾種不同的配菜方法?指名說結論及猜測理由。

2、請同學們用自己的方法去驗證一下,你的猜測對不對?(可用菜卡擺一擺,或寫一寫、畫一畫、連一連)。

3、匯報交流,總結規律。

(1)你是樣找到全部搭配方法的?(按順序一個一個配)

(2)你是按怎樣的順序去搭配的?(先確定一個葷菜或素菜,再分別去配不同的素菜或葷菜)

(3)你是怎么樣記錄搭配結果的?(圖示、表格、文字、符號等)

4、同學們按照順序一個一個地搭配,配出了六種(板書:六種)結果,淘氣、笑笑他們5人都各選了一份不同的盒飯,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三、檢測反饋:

接下來,他準備去哪兒呢?(課件出示路線圖)請快速在練習本上表示出所有可能的路線。指名板演。

重點強調用字母符號等有序記錄搭配結果。

四、遷移拓展;

1、數字游戲獲門票

拉一拉(上下拉動),能組成哪些兩位數?全部記下來,你就能獲得游樂場門票!用你的智慧獲得游戲的快樂!

2、時間不早了,他們準備回家,要分別握手表示今天的快樂心情,相約以后還在一起安排活動,請問每兩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手?(現場模擬)課件顯示連線記錄。

五、課堂小結:

(1)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2)生活中還有哪些搭配現象?

(3)希望同學們充分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充分合理地搭配,這樣你選擇的空間更大,機會更多,你的生活也會更豐富多彩!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教案模板4

教學目標:

1、學生親身體驗和經歷中初步建立1噸的概念。

2、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簡單的轉化。

3、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及操作的能力,對學生進行數感的培養,激發求知欲。

4、初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這節課是在教學了克、千克、噸這三個重量單位的基礎上進行的的探索教學。1噸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讓學生準確感知1噸的重量,一向是教師們冥思苦想的一個問題。而引導學生建立1噸重的質量觀念恰恰是本節課的重點。于是我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學習和理解數學、聯系生活在體驗中學習數學。

第一個環節: 教學1噸有多重, 特別是"1噸"的現實意義是教學的難點。如果沒有相應的經驗支撐,純粹記憶1噸的概念是無意義的。因此本節課設計了一個學生樂于參與,容易參與的活動。全體學生在經歷了470克——1千克200克千克——5千克——10千克(1噸)的感受過程(很輕——輕——重——很重)。整個過程環環相扣,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從游戲中感受。通過用噸作單位的物品的展示和為什么不能帶這樣的物品到現場的提問,以及與帶來的物品比較初步感受到用"噸"作單位的物體是很重,很大的。

第二個環節: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實踐作業《一噸有多重》在合作者用到了推算,精算,和估算,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并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第三個環節:小組匯報合作結果,讓學生用準確、完整的語言來匯報小組推算的過程。用課件出示給學生從視覺上帶來更大的沖擊力。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及推算的能力,對學生進行數感的培養,激發求知欲。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創設情境,揭題導入

一、創設情境,揭題導入

(1)感受

師:我們玩一個猜一猜的游戲,老師準備了四樣物品,分別是一袋大米、一盆花,一個籃球、一個鉛球。它們的重分別是470克、1千克200克、10千克、5千克,誰能來拎一拎,猜一猜給他們找出對應是物品。

師:你能來說說你是怎么猜的

師:一噸的物品你能拎起來嗎,

生1:太重了,拎不動

師:那么一噸有多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一噸有多重?》(出示課題)

活動2【活動】小組合作、探究實踐

二、小組合作、探究實踐

(1)、實踐

師:老師這里有四樣物品,請同學們選擇一樣物品的重量進行推算,算一算多少個這樣的物品的重量大約是一噸,也就是1000千克。并在課堂上完成這張 實踐作業。

師:小組內先商量一下,你們選擇哪個物品的重量?

生:10千克、5千克

師:為什么不選這兩個?470克和1千克200克

生:不好算。

師:辦法總比困難多,想一想怎樣把它變成容易算的?哪個小組愿意來挑戰困難?

師:鼓勵表揚

師:出示小組合作要求,請同學上前大聲閱讀并逐一解釋要求

生:小組合作

(2)交流感受

小組合作完畢

師:那組愿意上來交流你們的想法?

生1:10千克 10個10千克就是100千克,100個10千克就是1000千克,

師:我們來看大屏幕,(出示動畫演示)

10個10千克就是100千克,100個10千克就是1000千克,

生:2:2個5千克時10千克,20個5千克就是100千克,200個5千克就是1000千克就是1噸。

生3: 1千克200克看成1千克,10個一千克就是10千克,100個1千克就是100千克,1000個1千克就是1000千克。

生4:470克約是500克2個500克是1千克,20個500克是10千克,200個500克是100千克,2000個500克就是1000千克。

活動3【練習】練習

師:出示課件動畫演示如果老師把20個籃球裝一筐,能裝多少筐呢?

活動4【講授】小結

師:今天我們通過掂一掂。算一算感受了一噸的重量,在生活中還有更多有趣的數學知識等待我們去探索。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教案模板5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 21、22頁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質量單位 “噸”,掌握 1 噸 =1000 千克這一單位換算公式。

2.能力目標:能用 “噸” 表述物體的質量,能進行噸與其它質量單位的換算。

3.創新目標:提高學生認識抽象事物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情感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教學難點:

掌握“1噸 = 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模式:

創設情境 — 感知探究 — 拓展延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故事激趣

在美麗的森林里,動物醫生要給動物們體檢,大象第一個到,請你猜猜它的體重是多少?(課件演示測體重的過程。)小熊、小牛、小馬和小鹿四個好朋友也從河對岸趕來體檢,可到了小橋邊,它們卻停下來了。你知道為什么嗎?原來,到了橋邊,小馬準備和大家同時過橋,可小熊指著橋邊的提示牌說:“限重一噸”。于是它們猶豫了。同學們,你給出個主意吧!它們能不能同時過橋?

2、小組討論,指名回答。

3、學生自由發言,引出課題。(板書課題)一噸有多重

那我們先來研究一下一噸到底有多重,然后再幫助它們過橋好嗎?

二、感知探究

課件出示情境圖

1 、猜一猜:一頭水牛、1 袋面粉、1 桶油的質量和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的體重各是多少?

2、用稱稱一稱,驗證猜想。(課件演示)

3 、試一試

(1)讓學生背一背體重25千克的同學。

(2)提一提質量50千克的油桶。

4、看一看,算一算。利用課件逐一出示一個個情境,讓學生看一看,算一算

課件出示

1 桶油質量是 100 千克,這樣的10 桶油正好重1噸

1 袋面粉質量是 50 千克, ( ) 袋面粉約重1噸

三年級的小學生的平均體重大約是 25 千克。( )人大約重 1 噸

一頭水牛重 350kg , ( )頭水牛約重1噸

小結:噸是一個很大的質量單位, 1 噸 =1000 千克; 1t=1000kg (板書)教師強調:計量較重的或大量物體的質量時,常用到噸。

5、說一說。

通過上面的探究活動,我們知道了 1 噸大約有多重,哪位同學來說生活中計量哪些物體的質量要用噸做單位。(強化認識)

(學生自由發言。)

6、解決問題:它們能否同時過橋(出示情境圖)

(1)現在誰來說說它們能不能同時過橋,為什么?

(2)它們誰和誰能同時過橋?(小組討論)

小朋友的方法真多、真好,牛大哥它們用了你的方法都安全地過橋了,它們非常感謝大家的幫助。

(3)如果我們全班同學也去這個地方游玩,我們能同時過這座橋嗎?為什么?

指名發言,教師評價。

三、知識應用(智勇大沖關 )

第一關:填一填。

4千克=(  )克 3噸=( )千克

5000克=(  )千克 ( )t=2000 kg

18t=(  )kg ( )kg=6 t

(分組完成,請幾名學生匯報方法。)

第二關:在○里填上“>”“<”或“=”。

8000千克○8噸 4500克○4千克  3t○3600 kg

(學生獨立思考再反饋交流,請幾名學生匯報方法。)

第三關::幫小明改日記

(課件出示日記并播放錄音)

今天,陽光明媚,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動物園玩,我們先到超市買了1克蘋果和2噸梨,又買了1個50千克的雞蛋。我看見超市里有電子秤,上去一稱我的體重,哎呀,我的體重都30克了。

到了動物園。動物園里動物可真多,我估計了一下,一頭獅子大約重350克吧,大象挺重的,最少也有2克吧,還有會說話的鸚鵡大約重120千克。大水牛少說也有338噸重。

參觀完動物園,我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學生搶答,教師評價)

四、全課總結

談談這節課你的收獲是什么?

板書設計

1噸有多重

1 噸 = 1000 千克;

1t = 1000kg

計量較重的或大量物體的質量時,常用到噸。

噸用字母“t”來表示。

102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康县| 区。| 洛南县| 云安县| 无为县| 原阳县| 南投市| 桐城市| 龙山县| 吉木萨尔县| 宜州市| 德惠市| 莱西市| 修水县| 崇阳县| 来凤县| 高青县| 新郑市| 中方县| 宿松县| 五原县| 丰台区| 伊宁县| 孟津县| 景谷| 临沧市| 兖州市| 余江县| 于田县| 什邡市| 赣榆县| 汉源县| 桐城市| 峨眉山市| 集安市| 砚山县| 南郑县| 通榆县| 崇州市| 阿图什市|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