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利用已學的24時記時法和生活中對經過時間的感受,探索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
2、在運用不同方法計算時間的過程中,體會簡單的時間計算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時間觀 念,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3、進一步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和多渠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
計算經過時間的思路與方法。
教學難點:
計算從幾時幾十分到幾時幾十分經過了多少分鐘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過星期天嗎?老師相信我們的星期天都過得很快樂!明明也有一個愉快的星期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嗎?
2、小黑板出示明明星期天的時間安排。
7:10-7:30 起床、刷牙、洗臉;
7:40-8:20 早鍛煉;
8:30-9:00 吃早飯;
9:00-11:00 看書、做作業
??
3、看了剛才明明星期天的時間安排,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探究,尋找方法
1、談話: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那你知道小明做每件事情用了多少時間嗎?每個小組從中選出2件事情計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時間。
(1)分組學習。
(2) 集體交流。
2、根據學生的提問順序學習時間的計算。 從整時到整時經過時間的計算。
(1)學生嘗試練習9:00-11:00明明看書、做作業所用的時間。
(2)交流計算方法:11時-9時=2小時。
3、經過時間是幾十分鐘的時間計算。
(1)明明從7:40到8:20進行早鍛煉用了多少時間呢? 出示線段圖。
師:7:00-8:00、8:00-9:00中間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鐘,兩個線段下邊的箭頭分別指早鍛煉開始的時間和結束的時間,線段圖涂色部分表示早鍛煉的時間。 談話:從圖上看一看,從7時40分到8時經過了多少分鐘?(20分)從8時到8時20分又經過了多少時間?所以一共經過了多少分鐘。(20+20=40分)小朋友們,如果你每天都堅持鍛煉幾十分鐘,那你的身體一定會棒棒的。
(2)你還能用別的方法計算出明明早鍛煉的時間嗎?(7:40-8:40用了一個小時,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或者7:20-8:20用了1個小時,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
(3)練習: 找出明明的一天中做哪些事情也用了幾十分鐘?
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明明做這幾件事情用了幾十分鐘嗎?你是怎么算的?
三、綜合練習,鞏固深化
1、想想做做1:圖書室的借書時間。 你知道圖書室每天的借書時間有多長嗎? 學生計算。
(1)學生嘗試練習,交流計算方法。
(2)教師板書。
2、想想做做2。
(1)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3。
學生獨立練習,全班交流。
4、想想做做4。
(1)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算的)
5、想想做做5。
(1)同桌交流。
(2)集體交流。
(3)小結歸納時間計算的一般方法。
四、知識延伸,課外實踐
1、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本領?
2、看來我們已經了解了許多有關時間的知識,學會了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體會到了時間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你還想知道有關時間的其他知識嗎? 讓學生閱讀書上第55頁“你知道嗎”的內容。
師:那你知道其他有關時間的知識嗎?(學生提問) 其實這些有關時間的知識很多很多,小朋友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從課外書、電視上和網絡中去搜集更多這方面的知識。
3、布置作業。
(1)收集有關時間的知識。
(2)用24時記時法為自己設計一天的作息時間表。
4、出示本課上課時間和下課時間,請學生用最快的速度計算出這節課的時間。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道時間可以分鐘面時間、經過時間兩個方面,從而正確把握有關時間計算的概念。
2、正確計算一天之內的經過時間,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 認識兩種時間概念:
1、我們學習了兩種記時法,老師這兒有一句關于時間的話,來看一下:媽媽上午8時,上班一天工作8小時。(板書:8時、8小時 )
(1)讀一讀,問:它們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的?請你分別說說自己的想法。
(2)教師要在學生說的基礎上加以規范:
8時:它表示上午的一個時刻,那時我們正在上課,它還可以寫成8:00;
8小時:它指的是一段時間。
出示鐘面(畫一畫)……
指出:8時,是表示的某一時刻,用“時”來說,它是一個鐘面時間。(板書:鐘面時間—時 )
而8小時,是從8:00開始數8個小時,到下午4時下班,這一段時間里經過了8個小時,它不是一個具體的時刻。) (板書:經過時間—小時)
(3)指板書說:時,一般是指鐘面上的幾時,它表示的是鐘面時間;小時,它一般表示的是從某一個時間開始到另一個時間結束,它是一個經過時間。 (用點●和箭頭 在鐘面旁加以區分)
2、判斷,仔細聽老師說的話,想:這是鐘面時間還是經過時間?
老師晚上10時睡覺;老師晚上睡10小時。
3、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要通過一些鐘面時間來簡單地算經過時間。
二、教學經過時間的計算
1、出示:老師今天早上7:00上班,一直到中午11時下班,上午要上班幾小時?
(1)出示題目:這里的早上7:00、中午11時是什么時間?問題求上午要上班幾小時是什么時間?
(2)學生計算。
(3)交流:用什么方法比較好? (實物投影反饋)
板書:11-7=4(小時)
11:00-7:00=4(小時)
討論:4的單位是時?還是小時?可以寫成4:00嗎, 為什么?
(4)結:像這樣簡單的計算,我們可以直接用后面的幾時減前面的幾時。
2、王師傅上午7:30上班,中午11:00吃飯,他上午工作了多少時間?
(1)獨立思考
(2)全班交流,說說怎樣計算:要求的是什么時間?(經過時間)還能用后面的時間減去前面的時間嗎?你是怎么減的?
教師借助0—24小時圖幫助學生理解、體會不同方法。
7:30——10:30 3小時,再加30分鐘,是3小時30分
7:30——11:30 4小時,再減30分,是3小時30分
教師重點介紹橫式書寫方法,先減分再減時,分不夠減想時借1作60。
11:00(10:60)-7:30=3小時30分
3、練一練:同學們下午1:00開始上課,下午4 :25放學,同學們下午在校有多長時間?
三、綜合練習
1、想想做做第2題
示圖,補充銀行營業時間:上午8:30——下午5:00
(1)計算每個商場的營業時間
說說所標內容是什么意思?嘗試練習
(2)交流:說說你是怎樣計算每個商場的營業時間的?
(3)比較得出結果
師結:用普通記時法表示時,若兩個時間都在上午或下午,就可以直接用后面的時間減去前面的時間,若兩個時間,一個在上午,一個在下午,就要把下午的時間先化成24時記時法,再用后面的時間減去前面的時間。
四、總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要求經過時間只要怎樣計算?該注意什么?(單位;下午時間轉化成24時記時法;退1作60來計算)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自主探究計算經過時間的算法,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地進行有關計算。
2、進一步感知和體驗時間,逐步建立時間觀念。進一步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進一步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計算經過時間的思路與方法。
教學難點:計算從幾時幾十分到幾時幾十分經過了多少時間的問題。
教學對策:以口答為主,讓學生充分的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借助直觀的線段圖或鐘面幫助理解,相互啟發,體會用多種方法靈活計算時間。
教學準備:節目預報表。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24時記時法:
出示節目預報:
節目預報
上午8時50分 金色的童年
上午9時30分 兒童英語
…… ……
下午2時 六一劇場
下午4時 美術星空
下午4時40分 七巧板
…… ……
晚上6時30分 大風車
晚上7時 新聞聯播
…… ……
你能用24時記時法播報節目嗎?
同桌兩人練習。
出示節目預報表。
二、新授:
1、這是小紅暑假一天生活中的部分時間安排記錄表,從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出示:6:30 起床
7:00——7:30 吃早飯
7:30——8:00 做家務
8:00——9:00 做作業
9:00——11:00 到新華書店購書
11:00——11:20 吃中飯
11:20——11:40 飯后休息
11:40——12:40 午睡
12:40——13:00 在家休息片刻
13:00——14:30 游泳館游泳
14:30——15:20 看電視
┈┈
2、 小紅的生活活動有些是從整時開始整時結束,有些是從幾時幾分開始到幾時幾分結束,你能將上面的活動時間按這樣的情況分分類嗎?
(引導學生將活動時間分成三類:
1)整時 —— 整時
2)幾時幾分 —— 幾時幾分(幾分是一樣的)
3)幾時幾分 —— 幾時幾分(幾分是不一樣的)
3、你能算出小紅什么活動所用的時間?你是怎樣計算的?同桌或小組討論。
4、小結交流計算方法。
整時的比較容易理解,只要用后面的時刻減前面的時刻,16-14=2
幾時幾分到幾時幾分(幾分一樣的,學生比較容易理解)
幾時幾分到幾時幾分(幾分不一樣的,學生不太容易理解)計算可借助鐘面圖或借助線段圖。
有兩種思路:例14:30——15:20 看電視
(1)先算從14時30分到15時是30分,再算從15時到15時20分是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鐘。
(2)先算從14時30分到15時30分是1小時,15時30分與15時20分比,超過了10分,所以一共播放了60分-10分=50分。
三、練習:
1、節目預報表
(1)回到復習的節目預報表(24時記時法)
你能說說你最喜歡看的節目從什么時候開始到什么時候結束,播放了多少時間?
交流匯總。
2、書上53頁想想做做第1題
讀題,理解題意。
獨立思考。交流怎樣想的。
有兩種思路:
(1)分別算出上午和下午各有多長時間,再加起來。12:00到13:30是1小時30分,15:40到17:00是1小時20分,合起來是2小時50分。
(2)先算12:00到17:00是5小時,再從5上時中減去不借書的一段時間13:30到15:40是2小時10分,所以是2小時50分。
四、小結:(略)
板書設計: 有關經過時間的簡單計算
16-14 = 2 口答:播放了2小時。
想:從14時30分到15時是30分,再過20分是15時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9——52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1日=24時,能用24時記時法表示時刻。使學生辨別24時記時法與普通記時法的不同,及互換方法。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探索、認識24時記時法的過程中,發現與普通記時法的聯系。
3.情感態度價值觀:建立時間觀念,會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24時記時法與普通記時法的互換。
教學難點:
互換的規律。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引出兩種記時法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電視嗎?老師今天特意帶來一段電視節目的音樂,和大家一起分享。(播放新聞聯播的片頭曲)
2.有誰能告訴大家,新聞聯播是什么時候播出的? 19時和晚上7時是同一個時刻嗎?我們來看看片頭畫面所顯示的時刻。(課件展示片頭畫面的19:00)
3.看來,晚上7時就是19時,這是兩種不同的記時方法。
二、展開:經歷過程,建立數模
1.師:老師這里有兩張節目預報表,從這兩張節目預報表上,你發現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疑問嗎?
2.師:同學們通過觀察,發現了同一時刻播出的電視節目用了兩種不同的記時方法來表示。左邊的記時法稱為24時記時法,右邊的記時方法稱為普通記時法。
3.師:“ 普通記時法為什么要在前面加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詞語?”“24時記時法是怎么回事?”“這兩種記時法有著怎樣的關系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研究。(出示課題:24時記時法)
4.理解24時記時法的原理
師:下面就讓我們跟隨時間老人的腳步,看看時間是怎么匆匆走完一晝夜的。(演示動畫)
并出示條形圖展示。
5.溝通兩種記時方法
剛才老師給大家講述了24時記時法的原理,下面我們繼續來看畫面。(出示圖片)這三幅圖片分別是一天中的什么時候?你能用24時記時法說說她們在什么時間、干什么嗎?
師:把普通計時法表示的時間改成24時記時法表示的時間,要注意什么?
小結:用24時記時法表示時間,上午的時間和普通記時法表示的時間是一樣的,下午的時間則應要加上12,因為下午的時間是在一天的后一個12小時里的。另外,使用24時記時法表示時間時不需要在前面加上“上午、下午、晚上”等詞語,因為它對應的時刻是的。
三、總結:坡度練習,鞏固新知
1.快速搶答
請判斷下面的時間是普通記時法,還是24時記時法?說說理由。
凌晨4時 5:00 早上8時 19:00 晚上10時 22:00
2.超級換換換
用24時記時法表示下面的時間。
凌晨4時 早上8時 晚上10時
用普通記時法表示下面的時間。
5:00 19:00 22:00
3.生活中的24時記時法
提問:你見過生活中哪兒使用24時記時法?
——銀行的營業時間圖。
提問:銀行儲蓄業務上午幾時幾分開始,下午幾時幾分停業?
——車票圖。
提問:他下午幾時到火車站較合適?
——禁行標志圖。
提問:上午幾時幾分到下午幾時幾分這段路禁止小汽車通行?
4.我當小主持
這里是用普通記時法安排節目的,你能用24時記時法預報下面的節目嗎?
節目時間 節目名稱
早上7時30分 動畫樂翻天
早上10時30分 智慧樹
中午12時 動漫世界
晚上8時 銀河劇場
5.添時針游戲
這里是一個特別的時鐘——只有指著12的分針。同桌兩人,一人用24時記時法報整時,一人貼出時針位置。
6.難忘時刻
在歷時刻也記錄著一些讓我們自豪的瞬間,讓我們一起回放這樣的幾個時刻吧。
出示圖片:
7.你知道嗎?(課件播放)
8.全課小結:
這節課學習什么內容?你學會了什么?
同學們今天的24小時過去了,同時也意味著下一個24小時的到來(明天),明天過去了,又會有一個24小時(后天)會到來,時間就是這樣不斷地在前行。但人的一生是短暫的,老師送給大家一句話:時間,每人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與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悔恨。
讓我們共勉吧!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5
一、 創設情境、引發認知沖突
(出示一個鐘面)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呀?
師:看著鐘面,想一想,這時你在哪,在干什么?
預設1:這時我剛到學校,在早讀。(假如連續幾個都是這樣的回答,誰有不同的想法?)
預設2:這時我在家做作業。
……
師:鐘面上都是8時,怎么有的同學說在學校早讀,有的同學卻說在家做作業呢?這是為什么呢?
預設1:這里的8時可以是上午的8時,也可以是晚上的8時。(等待一下……)
還有想說的嗎?
預設2:因為一天有24個小時,時針要轉2圈。
——說的真好呀!時針一天要轉2圈(板貼兩個鐘面)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一天的經過!
【設計意圖】:課始直接安排看鐘面,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想一想此時在做什么,在自主討論中引發認知沖突,讓學生在尋求解決問題策略的情境中,迫切地要尋求一種新的簡潔的記時方法,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需要,為新課的展開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自主探究、認識24時記時法
1.感受一天的經過,為新授作準備
動態演示鐘面:
晚上12時 中午12時 晚上12時
(1)第一段時間講述:夜里12時,也可以說成0時,因為新的一天開始了,時針慢慢轉動,現在是——(說清楚)凌晨4時,大家還在——睡覺,到早上8時了,大家上學了,時針轉到12,這時,一天結束了嗎?(2個回答)
(2)第二段時間講述;時針繼續轉動,這時來到了下午4時——我們要放學了,晚上8時——大家準備睡覺了,時針再次回到了“12”,現在一天結束了
(3)討論交流:現在大家看明白了嗎,一天為什么會出現2個8時了吧。一天之內,除了有2個8時,你還發現了什么?(2個4時,2個12時)
【設計意圖】:24時記時法記錄的時間是一天的小時,部分同學對于一天的經過還不夠熟悉、通過動畫演示,不僅讓學生熟悉普通記時法記錄一天的時間。也為下面創造線條圖上的時間做了充分的準備。
2.探究用0時—24時表示一天24小時
(1)思考:
師:是啊,時針轉第1圈,依次經過了12,1,2——12,轉第二圈還是——12,1……
還是如此!
(2)初探:配合動畫演示:
第一圈: 第二圈:
師:把時針一天經過的數整理一下,整理成一條時間軸,(板貼時間軸)
請你將一天的時間清楚的表示出來!
(1)(拿出練習紙,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巡視選取典型的:
好了嗎?請看屏幕,這個小朋友速度真快……
預設1:0——12,1——12的,
師:他這樣表示,你有什么想法!
預設2:
(2)師:再來看看這位同學的呢?說說你的想法!
生:加上第一段和第二段表述的時間詞。
師:加上區分用的時間詞,是個好主意!哪些同學和他想的一樣?(點點頭)
(3)(出示稍完整的)
師:這個小朋友也是這樣想的,她的表示怎么樣,你們來評價一下!
師:是啊!這樣表示更加清楚了!
揭示——像這樣(板貼時間數)在前面加上時間詞,上午,下午,晚上等,這樣的記時法叫做普通記時法。板貼)
(4)師:不過,老師發現還有不同的想法,你們看——(24時記時法)
師:請__X說說你是怎么表示的?
大家認為這樣可以嗎?(可以的)也是這樣改的同學向老師示意!
3.揭示“24時記時法”
師:同學真了不起,創造了一種新的記錄時間的方法,這種方法就叫做24時記時法。——讀一讀
小結:剛才同學們自己發現了問題,也積極地思考了原因,還想出了兩種不同的解決方法,老師覺得你們真棒!讓大家把熱烈的掌握送給自己!
★【設計意圖】:認識24時記時法是本課的重點,怎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認識24時記時法,設計時注重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規則設計的原理和方法,力求讓學生站在一個規則設計者與思考者的高度來討論和學習新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求異思維。
三、比較發現,探索轉換的方法
1.對比
師:現在,同學們請看這,請你仔細觀察,這兩種記時法之間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0秒)
師:把你的想法在4人小組內輕聲說一說!巡視指導
不同:
(1) 交流:普通記時法前面都有時間詞,24時記時法前面沒有時間詞。
師:是不是這樣?誰也發現了?(真厲害)
師:還有嗎?
(2)第一個時間段里面表示時間的數是一樣的。
第二個時間段里面表示時間的數是不一樣的。
師:別的小組也發現了嗎?
(2) 規律:
(如果有同學說了+12)
師:他說的是什么意思呀?你聽懂了嗎?
師:哪些小組也發現了?誰再來說說!
師:啊呀!這個小組真厲害!在變化的過程中,還發現了共同的規律!真厲害!為他們鼓掌!
——討論到數的變化時可以多讓幾個學生講講,時間多一點點。
2.討論轉化規律:
——同學們,你們真會觀察,老師獎勵大家,一起做個小游戲
師:老師出示24時記時法請大家趴下(師作師范)老師出示普通記時法表示的時間請大家坐正,看誰的反應快!準備……
師:有的同學反映速度很快,誰來說說你的訣竅是什么?
小結注意:普通記時法前面有時間詞,24時記時法前面沒有。
2.及時鞏固(連線):
師:會區分了兩種記時法,那會轉化嗎?下面就來考考大家!請大家拿出練習紙,完成連線
中午12時 下午6時
18時 22時35分
上午10時35分 晚上8時
晚上10時35分 10時35分
20時 12時
師:(指著板書)中午12時用24時記時法就是12時。
18—6=12,先算數,再加上時間詞!
師:誰也能像剛才一位同學那樣,完整的說說自己的想法。
小結:全對的小朋友,來給自己翹翹大拇指!
【設計意圖】:為了突破普通記時法和24時記時法之間轉化的難點,首先將兩種記時法整合在一根時間軸上,直觀清晰的進行對比,然后讓學生討論轉化的訣竅,最后讓學生在小游戲中強化兩種記時法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