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我們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試卷,那么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編準備的一些四川省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僅供參考。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
(一)語言的積累與運用(20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兩處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哺育(b?)崎嶇(qū)驪歌(lí)迥乎不同(jǒng)
B.赫然(hè)哽咽(yè)蟬蛻(tuì)鍥而不舍(qì)
C.熾痛(zhì)菜畦(qí)花圃(p?)義憤填膺(yīn)
D.污穢(huì)亙古(gèng)嫉妒(jí)鮮為人知(xi?n)
2.下列詞語書寫全對的一項是( )(2分)
A.深邃 重荷 忘乎所已 人生鼎沸
B.訕笑 磐石 書塾 一拍即合
C.衰微 躊躇 嘔心歷血 婦孺皆知
D擁腫 仰慕 博學多識 家喻戶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2分)
生活中,面對別人的困難,有的人總是一副 的姿態。殊不知。自私導致自傷, 沒有一個人能夠 到一生不會遇到任何困難,如果大家都 別人的困難,那么當自己遇到困難時,又能指望誰來幫助呢?切記,助人就是自助。
A,事不關己 因為 幸運 漠視 B,心安理得 因為 幸福 漠視
C,心安理得 所以 幸運 無視 D,事不關己 所以 幸福 無視
4.下列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快遲到了,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直奔學校去。
B,這次選“三好生”,他因平時喜歡自吹自擂而落選了。
C,我們不贊成為了應付考試想出一些投機取巧的辦法,但在學習上確實有一些比較省力的方法。
D,學習型社會的特點是:全員學習,終身學習,學會學習;人人見異思遷,學習做事,學習共處,學習生存和發展。
5,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年以來,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極大的改善。
B, 全國人民支援災區的事實充分證明:人間有情,大愛無疆。
C, 在節能環保型的社會里,人們的低碳意識正在進一步增強。
D, 據剛剛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國男子乒乓球隊再次獲得世乒賽團體冠軍。
6,將下列選項依次填入文中空缺處,正確的一項是( )
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擁有那來至四面八方的種種提醒,該是多么令人歡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轉的和風細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語,也可以是 ;可以直對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 ;可以是面對面的激烈爭辯,也可以只是 。
⑴素不相識的陌生人 ⑵走了火的雷霆霹靂 ⑶悄無聲息的暗示眼神 ⑷不停的絮絮叨叨
A.⑵⑷⑴⑶ B.⑴⑵⑶⑷ C.⑶⑵⑴⑷ D.⑴⑶⑷⑵
7,下列文言詞語解釋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 完成) 得為眾人而已( 停止)耶
B,愿為市鞍馬(市場) 雙兔傍地走(跑)
C,木蘭不用尚書郎(做) 著我舊時裳(穿)
D,其紋理皆有可觀者(文采和道理) 且為眾人(平常人)
(二)閱讀《孫權勸學》完成下列各題
8,下列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2分)
A,當涂掌事( 當道,當權) B, 蒙辭以軍中多務(用)
C,見往事耳 ( 過去的事情) D,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研究儒家經典)
9,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卿今當涂掌事 但當涉獵
B,夢辭以軍中多務 自以為大有所益
C,見往事耳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10,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孫權勸學,即指出了呂蒙學習的必要性,又實用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從而使呂蒙無可推辭。
B, 魯肅與呂蒙的對話,即從正面烘托出了孫權勸學的顯著成效,也進一步告訴人們讀書、學習的重要性。
C, 魯肅與呂蒙的對話,一唱一和,互相打趣,顯示了二人的真實性與融洽關系。
D, 魯肅與呂蒙“結友而別”,從側面表現了孫權勸學的結果以及呂蒙才略的驚人增長。
第二卷(非選擇題)
三,把下列兩個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1,(1)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2分)
(2)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分)
12,閱讀下面一首古詩,回答下列各題(4分)
約客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1) 請簡要賞析詩歌前兩句中“家家”和“處處”的表達作用。
(2) “閑敲棋子落燈花”一句中的“閑”字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
13,古詩詞填空。(6分)
(1) 正是江南好風景,
(2) ,何人不起故園情。
(3) 蒼蒼竹林寺,
(4) 詩人想象與朋友相聚,秉燭夜話的詩句是: ,
李商隱《夜雨寄北》
(5)《論詩》中最能反映作者詩歌主張的兩句詩是: ,
。
四,閱讀題
(一)(11分)
(1)“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
(2)(2)“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
(3)(3)作為學者和詩人的聞一多先生,在30年代國立青島大學的兩年時間,我對他是有著深刻印象的。那時候,他已經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他正向古代典籍鉆探,有如向地殼尋求寶藏。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遠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1930年到1932年,“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杜甫晚年,疏懶得“一月不梳頭”。聞先生也總是頭發零亂,他是無暇及此的。飯,幾乎忘記了吃,他貪的是精神食糧;夜間睡得很少,為了研究,他惜寸陰、分陰。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4)不動不響,無聲無聞。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幾年辛苦,凝結而成《唐詩雜論》的碩果。
(5)他并沒有先“說”,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績。
(6)“做”了,他自己也沒有“說”。他又由唐詩轉到楚辭。十年艱辛,一部“校補”赫然而出。別人在贊美,在驚嘆,而聞一多先生個人呢,也沒有“說”。他又向“古典新義”邁進了。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 (7)做了再說,做了不說,這僅是聞一多先生的一個方面,作為學者的方面。
14.用自己的話概括節選內容。(2分)
15. 體會“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兩個“說”的不同含義。(2分)
16.為更好地刻畫學者聞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細節描寫。請品析下面
句子。(2分)
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
17.說說開頭第(1)(2)節在文中的作用。(3分)
18.下列選項中對課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吃盡”“消化盡”“遠射”“文化藥方”等詞語,生動地表現了聞先生全身心
投入研究,執著探尋從文化上拯救民族之路徑的研究狀態。
B.文中大量使用對稱句式和四字詞語,使語言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讀來瑯瑯上口。
C.作者善于合理安排材料詳略,如:詳寫最為艱辛的《唐詩雜論》的寫作過程,而略寫比較順利的《楚辭校補》《古典新義》的寫作過程。
D.第(3)節中“‘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是比擬的說法,把當時的中華民族比成一個病人,說明聞一多當時從文化上來探求救國的方法,也還僅僅是走出了第一步。
(二)(14分)
母狼的智慧
⑴“僅次于人的聰明的動物,是狼,是北方的狼。南方的狼是什么樣,我不知道。不知道的事不瞎說,我只知道北方的狼。”
⑵一位老獵人,在大興安嶺蜂蜜般的黏稠的篝火旁,對我說。獵人是個漸漸消亡的職業,他不再打獵,成了護林員。
⑶我說:“不對。是大猩猩。大猩猩有表情,會使用簡單的工具,甚至能在互聯網上用特殊的語言與人交流。”
⑷“我沒見過大猩猩,也不知道互聯網是什么東西。我只見過狼。沙漠和森林交界地方的狼,最聰明。那是我年輕的時候啦……”老獵人舒展胸膛,好像恢復了當年的神勇。
⑸“狼帶著小狼過河,怎么辦呢?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會把它叼在嘴里。若有好幾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帶過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時候,留在岸邊的子女會出什么事。于是,狼就咬死一只動物,把那動物的胃吹足了氣,再用牙齒牢牢緊住蒂處,讓它脹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負在身上,借著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過河。”
⑹“有一次,我追捕一只帶有兩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為小狼腳力不健。我和狼的距離漸漸縮短,狼媽媽轉頭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我很吃驚。通常狼在危機時,會在草木旺盛處兜圈子,借復雜地形伺機脫逃。如果爬向沙坡,狼雖然爬得快,好像比人占便宜,但人一旦爬上山坡,就一覽無余,狼就再也跑不了。”
⑺“這是一只奇怪的狼,也許它昏了頭。我這樣想著,一步一滑爬上了高高的沙丘。果然看得很清楚,狼在飛快逃向遠方。我下坡去追,突然發現小狼不見了。當時顧不得多想,拼命追下去。那是我平生見過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從哪兒來的那么大的力氣,像貼著地皮的一支黑箭。追到太陽下山,才將它擊斃,累得我幾乎吐了血。”
⑻“我把狼皮剝下來,挑在槍尖上往回走。一邊走一邊想,真是一只不可思議的狼,它為什么如此犯忌呢?那兩只小狼到哪里去了呢?已經快走回家了,我決定再回到那個沙丘看看。快半夜才到,天氣冷極了,慘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銀子筑成的墳,毫無動靜。我想真是多此一舉,那不過是一只傻狼罷了。正打算走,突然看到一個隱蔽的凹陷處,像白色的燭光一樣,悠悠地升起兩道青煙。”
⑼“我跑過去,看到一大堆干駱駝糞。白氣正從中冒出來。我輕輕扒開,看到白天失蹤了的兩只小狼,正在溫暖的駝糞下均勻地喘著氣,做著離開媽媽后的第一個好夢。地上有狼尾巴輕輕掃過的痕跡,活兒干得很巧妙,在白天居然瞞過了我這個老獵人的眼睛。”
⑽“那只母狼,為了保護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遲了我的速度,贏得了掩藏兒女的時間。又從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跡,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換回孩子的生存。”
19、“狼”是這篇小說中的“主人公”,請說說文中的母狼有哪些特點。(3分)
20、下面是從文中摘錄的兩個比喻句。請選擇其中一句,具體說說它的表達作用。(2分)
A.那是我平生見過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從哪兒來的那么大的力氣,像貼著地皮的一支黑箭。
B.天氣冷極了,慘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銀子筑成的墳,毫無動靜。
21、結合上下文,請從結構和表達兩方面談談第(12)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22、第⑼段描寫了狼崽在糞堆中熟睡的情景,其中加點詞語極為生動,請說說它的妙處。(2分)
23、本文的主題是什么?請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作者是怎樣揭示這一主題的?(4分)
五,作文(43分)
(1) 花開花謝,春去秋來。不經意間,我們發現自己在慢慢長大、回首逝去的歲月,總有一些人讓我們心存感激:或許是相依相伴的家人、老師。或許是短暫相逢的同學、朋友,或許是擦肩而過的陌生人。他們體貼入微的照顧,嚴厲卻又善意的批評,看似平常的只言片語……都化作一份厚重的情感沉淀在心底,伴我們的成長,讓我們難忘。
請以“讓我心存感激的人”為題目,寫一篇文章。詩歌除外,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
(2)請把“ 的少年時代”補充完整再作文,橫線上可補充某人,如“我”或“魯迅”等,也可以補充什么樣之類的詞語,如“金色”或“難以忘懷”
等,字數不少于600字。
第二卷(18分)
一、課外文言文閱讀:(4分)
呂蒙入吳,王勸其學。乃博覽群籍,以《易》為宗。常在孫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誦《易》一部,俄而起驚。眾人皆問之。蒙云:“向夢見伏羲、文王、周公,與我言論世祚①興亡之事,日月廣明之道,莫不窮精極妙;未該玄②言,政③空誦其文耳。”眾坐皆知蒙囈誦文也。
【注釋】①世祚:指國運。②玄:深奧。③:政:只,僅僅。
(選自《太平廣記》)
1.根據《古漢語字典》提供的部分義項,解釋加點詞語。(2分)
(1)向夢見伏羲、文王、周公( )(2)日月廣明之道( )
2.翻譯下面一句話。(2分)
眾坐皆知蒙囈誦文也。
。
3, 仿照下面句子,再寫一個句子。(2分)
例句:父親是一片海,寬闊的胸懷里容有對子女深深地愛。
仿句: 。
4,綜合性學習:(6分)
為了提高大家的環保意識,節約水資源,某校初一、一班舉行演講比賽。該班班長收集了兩則材料:
材料一:去年上半年,全國2212萬人因干旱而飲水困難,其中79℅的人集中在江西、云南、貴州、廣西等地。去年上半年我國南方又持續干旱,其中以江西、湖北等幾省尤為嚴重。
材料二:我國屬于缺水國家之列,人均淡水資源僅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109位。在人均水資源方面,中國已被列入全世界13個貧水國家之一,而且水資源分布不均,大量淡水及中國在南方,北方淡水資源只有南方淡水資源的四分之一。據統計,全國600多個城市中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列外,甚至更為嚴重。
(1) 請你根據材料,擬寫一則有感染力的宣傳用語。(2分)
。
(2) 如果你是演講比賽的組織者,請你為本次比賽設計活動方案,至少列出四條。(2分)
。
(3) 放學時,小紅將喝剩半瓶的礦泉水隨手扔掉,看到這種情景。你將如何對她說?(2分)
。
名著閱讀(6分)
閱讀下面一段名著選段,完成習題。(6分)
看著外祖父這些鬼把戲,我又好笑又厭惡,而外祖母只覺得可笑。“你算了吧!”她安慰我說,“怎么回事啊?老頭兒越老,反倒越糊涂!他八十歲的人了,也同樣倒退八十!讓他糊涂去吧,看誰倒霉!我來掙咱們倆的面包,怕什么!”我也開始掙錢: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著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撿牛骨頭、破布、碎紙、釘子。……外祖母接過我的錢,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瞼,夸獎我:“謝謝你,好孩子!咱們倆養活不了自己嗎?咱們倆?有什么了不起的!”
(1)選段出自 (國別)作家 的小說《 》
(2)這里記錄的是 與外祖母相依為命的生活,作者對外祖父的
進行了尖銳的諷刺,對“我”的 進行了細致的描繪。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
答案:1,C. 2,B ,3,A, 4,D, 5,D, 6,A, 7,B 8,C, 9,C, 10,D
11,(1)只是初略的閱讀,了解歷史罷了。
(2)有志之士分別幾日,九應該以新的眼光看待。
12,(1)“家家”修飾雨,表現了江南多雨的氣候特征,營造了一種煙雨迷蒙悠閑清靜的詩境;“處處”修飾蛙聲,寫農村景象,生機盎然。隱約寫出詩人待客的悠然而略顯孤寂的心情。
(2)“閑”字恰如其分地表現了詩人焦急等待客人到來而客人卻遲遲不到的無聊和無奈的心情。
13,(1)落花時節又逢君 (2)此夜曲中聞折柳 (3)杳杳鐘聲晚
(4)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14.寫作為學者的聞一多“做了再說,做了不說”的特點。(用文中原句答不給分)
15.前一句中的“說”意為向別人宣告自己要干什么 ,后一句中的“說”意為向別人告白自己干了什么 。
16.用比喻的修辭手法(1分),通過聞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齊的小楷字這個細節,表現出聞一多先生踏實嚴謹、一絲不茍的治學態度(1分)。
17開門見山,照應題目(1分),通過對比,突出聞一多先生“說”和“做”的特點(1分),引起下文(1分)。
18.(3分)C
19、文中的“母狼”有毫不遜于人類情感的“狼”的母愛,母狼保護小狼的行為表現了它的智慧和犧牲精神。(抓住“母愛”“智慧”“犧牲”三點即可。)
20、(1)母狼帶小狼過河的情景;把小狼隱藏在駱駝糞下,用尾巴抹平痕跡;全力向相反方向奔跑以引開路人,表現了狼的聰明和富于創造性。(2)A.生動形象地寫出母狼逃跑速度之快,表現了母狼為引開獵人而奮不顧身的“母愛”。B.形象地寫出月夜沙丘給人的那種死寂、冷清、陰森的感受。
21、承上啟下(1分)為下揭示主題作了鋪墊。
22、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狼崽熟睡時呼出的熱氣,在寒夜中凝成白線緩緩上升的情景,細致而傳神。(意對即給分,只答“生動形象”扣1分)
23、“通過訓練,讓某一動物變蠢,以供人役使,真是一大發明啊。”(2分)作者表面謳歌動物的母愛和聰明,實際由物及人,揭示人類社會中的某一現象,表現了一個深刻的主題。(2分)(意對即給分)
第二卷:
文言詞語解釋1,(1)剛才 (2)道理
2,文言翻譯:在座的都知道呂蒙說夢話都在背誦《易》經。
3,仿寫,(例句)父親是一片樹,墨綠的濃蔭里有對子女深深的愛。
4,綜合性學習:(1)例句:平時節約一滴水,用時還你太平洋。
如果不節約用水,最后一滴水將是你的眼淚。
(2)示例:擬寫稿件,選定評委,進行比賽,教師點評。(方案合理,需答出四點)
(3)小紅你好,節約用水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我們不能將這半瓶水扔掉,它還有好多用處,扔掉多可惜呀!(評分標準:要有人物稱呼,緊扣主題,得體委婉。)
名著閱讀1,前蘇聯,高爾基,《童年》
2,阿廖沙,貪婪吝嗇,懂事能干。
初一下冊的語文知識點整理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征、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后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二十四、特殊句式:判斷句(者…..也,為…..是, “即” “乃” “則” “皆” “本” “誠” “亦” “素” “必”)、被動句(“于” “見” “為” “受” “被” “受……于”)、省略句(承前,蒙后,自述,對話“人物/曰:….”)、倒裝句(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疑問句
二十五、句子成分:
主語:表示句子主要說明的人或事物,一般由名詞、代詞、數詞、動名詞、動詞不定式等充當
謂語:謂說明主語的動作,狀態或特征行為。
表語:是謂語的一部分,它位于連系動詞如be之后,(主語+連系動詞+表語)說明主語身份,特征,屬性或狀態。它又叫作主語補足語。表語位于系動詞之后,主要由名詞、代詞、形容詞、數詞、副詞、介詞短語、分詞(短語)或動名詞(短語)等來充當。
賓語:賓語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跟在及物動詞之后,能作賓語的有名詞,代詞,動名詞,數詞,動詞不定式等。
定語:在句中修飾名詞或代詞的成分叫定語
狀語:修飾動詞,形容詞,副詞以及全句的句子成分,叫做狀語。用作狀語的通常是副詞,介詞短語,不定式和從句等。狀語一般放在被修飾的詞之后或放在句尾。副詞作狀語時可放在被修飾的詞前或句首。
賓補:補充說明賓語,用形容詞,名詞,動詞不定式充當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征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后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初一語文復習計劃
一、復習目標
1、鞏固漢語拼音,準確熟練地拼讀生字的音節。
2、鞏固掌握所學過的生字詞。辨別多音字、形聲字、同音字、形近字、會進行詞的歸類。
3、能背誦和默寫指定的課文。
4、理解句、段、篇之間的聯系,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能用“按事物的幾個方面”“抓重點段”的方法進行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能比較正確地修改明顯病句,把排列錯誤的幾段話整理成通順的短文。
6、會寫記事、寫人、狀物的記敘文。要求有條理,有具體內容,有詳有略。
7、能寫通知等常用的應用文,會用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作文。
8、復習常用的十種標點符號、句、問、逗、書名號等。
二、復習重點
1、理解句、段、篇之間的關系,分段、概括段意。
2、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和自己的作文。
3、能圍繞中心,具體地敘述一件事。
三、復習難點
1、理解句子含義,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2、準確概括段落意思,主要內容,中心思想。
3、能有中心,有條理,具體地,語句通順地敘述一件事。
四、復習措施
1、認真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強學習、紀律的教育,讓學生明確復習的目的,端正復習的態度。
2、密切與家長的聯系,做好督促教育工作。
3、加強學困生的輔導,開展“一幫一”的活動。
4、發揮班骨干的作用,做好復習的督促檢查工作。
5、認真備課,加強練習,講求方法,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