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七年級語文5月月考試卷
語文考試快到了,不知道七年級的同學們是否準備好考試前的準備呢?那么七年級語文5月月考試卷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編準備的一些武漢七年級語文5月月考試卷,僅供參考。
武漢七年級語文5月月考試卷
一、(共12分,每小題3分)
1.下面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或書寫有誤的―組是( )
A.仄歪 臊子(sào) 人聲鼎沸 揸開(zhā)
B.酌油 赫然(hè) 慷慨淋漓 跳踉(liáng)
C.彌高 眼棱(líng) 勵盡心血 熹微(xī)
D. 拘謹 家圃(pǔ) 銷聲匿跡 寒噤(jìn)
2.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恰當的一項是( )
窗體頂端
如果不是秋風將種子吹下莖稈,那種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凍僵嗎?是秋風,把種子介紹給根須,使它找到了______生命的母體;是秋風,把種子藏進了厚實的泥土,使它有了一個______春天的溫床;是秋風,把果實領進了一個溫暖的家,使它______了生命的胚胎。
窗體頂端
A.延伸 萌生 保持 B.延續 萌動 保持
C.延續 萌生 保存 D.延伸 萌動 保存
3.下列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劉老師,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風箏。
B.政府只有堅持改善民生,才能贏得廣大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C.家庭教育的實質是愛的教育,父母愛孩子的方式決定著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否。
D.實驗中學積極推進課程改革,開展多項綜合實踐活動,學生非常受歡迎。
4.下列各句標點符號使用不規范的一項是( )
A.周年活動的主題是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的主旋律。
B.著名水稻專家袁隆平認為:成功=知識+汗水+靈感+機遇。
C.談到怎樣教育青少年一代?這位教育家有獨到的見解。
D.創造,是人類智慧高度發展結晶;創造,也是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
二、(共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5--7題。[來源:學+科+網]
“語文”在不同時代中的流變
1904年,遵照清政府《奏定中學堂章程》,獨立設科的“語文”含“古今文學流別、文風盛衰要略”,更要注重“文義”“文法”及“作文”,還要修習楷書、行書、小篆,語文教育的形態一開始就有點簡裝版“國學”的味道。此時“語文”能在晚清“廢虛文興實學”的大背景里頗為詭異地升帳登場,是“醉心歐化”“全盤西化”的一個結果。
“五四”時期改“國文”為“國語”時的“語文”,與民族國家建立有關。當時的課程標準既包含了在語文教學中求得民族認同、開啟民智的需要,也包含了新文學起步之初對自身發展的要求。這時的中學教科書,流行采取社會問題設置單元。“讀經”已經廢除,語文教學則憑借新“經”出現以讓學生趕上前行的時代。這種“語文”理念在宏大的敘事氛圍中承載了太多的“非語文”因素,而同樣不可忽視的語言訓練并未得到科學的體現。國人以學說為高、以求道為能,以工藝為末技的思想,造成語文課程不斷與經學、與政治爭地位,語文課倒向知識權力的現象屢見不鮮。專重思想一面,忽略技術訓練,使一般學生了解和運用文學的能力沒得到適量發展,未免失掉了平衡。
建國初期,曾把“語文”分為漢語和文學兩門獨立學科。語言學和文學性質不同,前者是一門科學,后者是一門藝術。可惜的是,文學課被講成繁瑣的文學知識課、模式化的文學分析課。漢語課同樣存在問題,教學語法體系固然完備,卻忽略了學生“能力養成”。文學課和漢語課也沒能結合起來。
也有人認為,一旦引入語法,語文課就變成外語課了。的確,有些“美文” 不用分析結構、語法,背誦下來就行,學生可以從吟詠中體會無言的美,文學教育的真諦就在于此。不過需要注意,和“外語教學”相對應的詞,除了“文學教學”,還有“母語教學”。這就是語文課不可或缺的識字綴文【注】、運用語言等技能性訓練。畢竟文學教育的任務是使學生從文學作品中了解生活、感受命運、體驗痛苦與幸福,并引起對文學的興趣,這主要是語文“人文性”所決定的任務,而語文教育的任務主要是由語文的“工具性”決定。
一個民族需要文學,也需要文學教育,面對當下中學語文“文學性失落”的弊病,應當如何解決?在語文新課標中,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被界定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注釋】綴文:寫文章,作文。
5.下列對1904年清朝時期“語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清政府頒布了《奏定中學堂章程》,從此獨立開設“語文”這一門學科。
B.“語文”學習內容是古今文學流別、文風盛衰要略,文義、文法及作文。
C.自“語文”成為獨立學科以來,語文教育的形態就有點像簡裝版“國學”。
D.在晚清“廢虛文興實學”大背景下出現的“語文”,是崇洋媚外的結果。
6.下列對“五四”時期“語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正因為民族國家建立,“五四”時期將“國文”改為了“國語”。
B.“五四”時期的中學語文教科書,時興用社會問題來設置單元。
C.語文教學廢舊立新,雖然具有時代氣息,但卻忽視了語言訓練。
D.語文表現出思想與技術訓練的不平衡,未使學生獲得能力發展。
7.下列對建國后“語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建國初,以語言學和文學的性質不同為依據,將語文分為漢語和文學兩門獨立學科,但這兩門學科的教學都存在問題。
B.文學課和漢語課各行其道,文學課被講成繁瑣的文學知識課、模式化的文學分析課,而漢語課則忽略了學生的“能力養成”。
C.文學教育的真諦就在于,讓學生從吟詠中體會無言的美。因此,將美文背誦下來就可以了,不用對結構、語法進行分析。
D.文學教育的任務主要由語文人文性決定,語文教育的任務主要由語文工具性決定,語文新課標提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
三、(共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8~10題。
烏 戒
烏于禽甚黠,伺人音色小異,輒去不留,非彈射所能得也。關中民狃烏黠,以為物無不以其黠見得,則之野,設餅食楮錢哭冢間,若祭者然。哭竟,裂錢棄餅而去。烏則爭下啄,啄且盡,哭者已立他冢,裂錢棄餅如初。烏雖黠,不疑其誘也,益鳴搏爭食。至三四皆飛從之益狎。迫于網,因舉而獲焉。
今夫世之人,自謂智足以周身,而不知禍藏于所伏者,幾何其不見賣于哭者哉! 8.下列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輒去不留 輒:就
B.伺人音色小異 伺:等待
C.啄且盡 且:將要
D.哭竟 竟:完畢
9.為文中劃線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至三四皆飛從之益狎
A.至/三四皆飛/從之/益狎
B.至三四皆飛/從之益狎
C.至三四/皆飛從之/益狎
D.至三四皆飛/從之/益狎
10.下列對文意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烏鴉是鳥中很狡猾的一類,即使是用飛彈射擊也捕獲不了。
B.捕獲烏鴉的老百姓故意到林間哭號,烏鴉聽到之后就會爭相飛下來啄食。
C.關中地區的老百姓已經摸透了烏鴉狡猾的性格。
D.這篇短文告訴我們,不要過于相信以前的經驗,還要善于發現身邊潛藏的危機。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90分)
四、(14分)
11.請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烏雖黠,不疑其誘也,益鳴搏爭食。
12.填空。(共10分,每空2分)
(1)舊時王謝堂前燕, 。
(2 (2) ,銅雀春深鎖二喬。
(3)此中有真意, 。
(4) 《歸園田居》(其三)中“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兩句中,“荷”的意思
是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五、(共18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題。
一個人的閣樓
王英
①葉嘉瑩①先生在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了很多年的中國古典文學。她的很多學生,都是從這里走出去的。但是現在葉先生也已經是八十四五歲的老人,已退休很多年了。二〇〇八年的初夏,我和幾位朋友慕名去拜訪她,幾個學習中文和新聞的朋友還籌劃著為葉先生拍攝日常生活的短片。葉先生退休之后,只在哥倫比亞大學的亞洲圖書館里,保留了一個很小的工作室,基本上每天還來圖書館上班。亞洲圖書館是圓頂的木質建筑,遠遠看上去像是一個木質的小劇院,典雅秀美,但是里面的空間并不大,擺滿了中文、日文、韓文等亞洲各國文字的書籍。圖書館的二樓開辟出一小塊地方,隔成教師的工作室,葉先生工作的地方就在這小小的閣樓之上。一個夏天的正午,我們去拜訪了這個小小的工作室,這個掩映于參天古木之中的小小閣樓。身處其間的葉先生,就像是在小小閣樓上專注而單純地做著自己喜愛的游戲的孩子。 ②葉先生的工作室空間是令人驚嘆的小,整個小屋還不足十平方米,屋里沒有什么陳設,只有一個小書桌、一把椅子和一個書架。坐在桌前,伸手便可以觸到兩邊的墻壁。四周的墻壁上都粘貼著她的備忘、讀書筆記,還有新近列出的無數參考文獻。她總是很仔細地寫下著作者、書籍的名稱、出版的地點和時間。她的文章全部是手寫,用豎排的方格子本子,她還是習慣從右向左,寫繁體的中文,字跡工整而娟秀。拿起她的手稿來閱讀,幾乎很難看到涂改的地方。她說,她下筆很謹慎,總是深思熟慮很久才會寫下來。亞洲圖書館照例是下午五點下班,她會從早晨開始,在這里一直工作到傍晚,等工作人員都走了之后,她甚至還會留在這里繼續閱讀、繼續創作。很難想象,那樣精雕細琢的文字,那樣蕩氣回腸的古典詩文的賞析,那么多、那么多的著述,很多都是在這十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完成的;也很難想象,一位八十五歲高齡的老人,會在這里,每天孤獨地工作七八個小時,沒有任何娛樂,也不借助任何電子設備,一個人,把文字靜靜地寫在豎排的方格紙上。
③她依舊在溫哥華的華人社區里面講詩詞,每個暑假都會講一個假期,不收報酬,自己開車去。講臺上,她一襲淡青色的紗衣,精神矍鑠。她依然習慣一邊講課,一邊寫字,不過是用簽字筆寫在老式的幻燈片上,然后打到大屏幕上給大家看。她非常愿意吟誦詩詞,用拖著長長的唱音的腔調。她在得意處會微微地搖頭微笑:“子當為我擊筑,我為子高歌……幾人塵外相視,一笑醉顏酡②……”我想這應是她極愛的句子,因為每逢讀到這里,她的聲音總會略帶著幾分激揚。相視一笑,莫逆于心,這樣的情懷與情景,人生能有幾回?
④記得有一次聊天,她說道:“現在中國的年輕人,越來越沒有中國文化的感受,那樣美好微妙的感情,那樣曲折難言的情緒,大家都沒有感覺了。這么美的東西,你看,這么美的東西,怎么能就這樣白白地消失了呢?我現在是能做多少做多少。”
⑤八十多歲的老人,每次上課站著講兩個小時,寫滿滿的板書。我沒有見她坐下過,她的講臺上有椅子,但是講課時她從來不坐。滿腹文章、錦繡才華,通過學詩來感觸生命內在流淌的節奏,通過學詩來充實精神世界,她所追求的唯有這晶瑩剔透的華美精神世界。對她來說,這個世界對物質和利益的追逐終究是有限度的。人們追逐金錢名利,總有一天會回歸到精神的高地,呼吸純凈的空氣。無論她自己多么渺小,都不會放棄心中所追求的美好之地。
⑥在亞洲圖書館,我常常不由自主地走向她那間小小的工作室,常常看見那里亮著燈。我有很多次想去敲門,但都止住了。我寧可在門外猜測那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在做什么,想象她滿頭白發伏案工作的情景。金岳霖曾經說,自己研究哲學,就像是一個人在小閣樓上做游戲。看見葉嘉瑩的小工作室中亮著的那盞燈,我想自己終于懂得了,在那個小閣樓中做需要耐得住多年寂寞、冷清生活的游戲,其實對他們而言,是生活中最為嚴肅的事情。或者,像葉嘉瑩說的,研究文學并不是一種職業,而是生命的渴求,是出自她心靈的一種本能。
(選自《21世紀年度散文選·2014散文》人民文學出版社,有刪改)
【注釋】①葉嘉瑩: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加拿大籍中國古典文學專家,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②顏酡(tuó):醉后臉泛紅暈。
13.文章第①段中,作者一連用了好幾個“小小”,這樣寫有何深意?(4分)
14.葉先生為什么堅持在華人社區義務講課?請你閱讀③~⑤段,結合文本簡要回答。(4分)
15.通讀全文,分條概括你對葉先生的主要印象。(4分)
16.文章題目有多重含義,以簡練的語言分條表述你對本文的標題“一個人的閣樓”的理解。(6分)
六、(8分)
根據要求完成17、18題。
2015年2月27日,武漢市成功當選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為了進一步展示文明城市的風貌,為了讓校園更文明,崇文學校組織同學們開展了以“共建文明校園”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17.學校“志愿者協會”準備組織一次志愿者活動,向大家征集活動建議。請思考在共建文明校園活動中“我們中學生可以做些什么”這一問題,從不同方面提出四條建議,并用簡明的語言分條表述出來。(要求:所提出的每一條建議應與“中學生”、“共建文明校園”和“行動”三個要素相符。)(4分)
18.放學回家的路上,你看見同學王睿閑來無事,以手指為畫筆,在一輛路邊停靠的私家車的車窗玻璃上作畫,走近一看,只見他畫了一只豬頭,并在旁側寫下“豬頭”等字樣,于是你上前善意勸說道:(4分)
七、作文(50分)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犯錯,重要的是我們要善于面對錯誤,曾子說過“吾日三省吾身”,一個人如果學會反省自己,在錯誤中總結經驗教訓,那么每一次的犯錯都能成為一種收獲,讓我們得到成長,走向成熟。
請以“在錯誤中成長”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
武漢七年級語文5月月考試卷參考答案
1.C 2. C 3. D 4.C 5. B 6. D 7. C 8.B 9.C 10.B
11. 譯:烏鴉雖然狡猾,不會懷疑這是引誘,更加鳴叫爭斗搶食。
13.(4分)【答案示例】連續幾個“小小”形容詞疊用,反復強調葉先生的工作室面積之小,反襯出葉先生對物質要求極低,兀兀窮年,心無旁騖,執著于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可貴精神,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由衷的敬意。
14.(4分)【答案示例】因為葉先生她認為,現在中國的年輕人,越來越缺乏對中國文化的感受;她怕美好微妙的感情,曲折難言的情緒白白地消失了;她在執著追求著中國古典文學中華美的精神世界的同時,想盡自己的一份力,做中國古典文學的傳播者;希望引領人們在商業化的時代回歸精神高地,呼吸純凈的空氣。 15.(4分)⑴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或“摯愛中國古典詩詞”等);
⑵對物質要求極低(或“寧靜淡泊”“淡泊名利”“耐得住多年寂寞、冷清生活”等);
⑶做學問勤奮嚴謹,一絲不茍(或“具有高度的敬業精神”“鉆研學問,焚膏繼晷,兀兀窮年”“具有精益求精的治學態度”“執著求索的治學精神”“潛心貫注,心會神凝地鉆研中國古典文學”);
⑷作為知識分子,具有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強烈的責任感(或“為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而不遺余力”“具有憂國憂民的情懷”“為傳播中國傳統文化,鞠躬盡瘁,退而不已”等)。
16.(6分)⑴表現出葉嘉瑩的工作室令人驚嘆的小,僅能容納她一個人;
⑵表現出葉嘉瑩“一個人”的執著和堅守,她專注于中國古典詩詞研究,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或“表現葉嘉瑩耐得住寂寞、清冷的生活潛心治學的精神”等);
⑶凝聚著作者對葉嘉瑩專注于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以一己之力推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的敬仰之情。
17.共4分,每條建議1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給分。
【答案示例1】我們中學生可以成立“學雷鋒”校園廣播站,及時報道校園里的好人好事。
【答案示例2】我們中學生可以利用節假日到社會福利院去做義工。
【答案示例3】我們中學生可以成立“學雷鋒”小組,對班上的學困生進行課外輔導。
【答案示例4】我們中學生可以積極撰稿,用文字記錄身邊“學雷鋒”的好人好事,并向校團委踴躍投稿。
【答案示例5】我們中學生可以建立“校園文明監察崗”,維護校園秩序,曝光不良行為。
18.稱謂及語氣正確1分,回應題干說明來意1分,理由正確、充分2分。
【答案示例】王睿,你這樣做不是很妥當哦!咱們學校正在開展共建文明校園活動,但你這樣做很不文明,這不僅有損你個人的形象,而且有損咱們學校的形象,也有損武漢文明城市的形象,我建議你還是趕緊將不雅字畫擦去吧!
19.50分。參看中考作文評分細則。
初一語文復習計劃
一、指導思想
通過對本學期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在認識的基礎上有更全面系統的掌握,及時補缺補漏。注重講練結合,綜合訓練,讓學生及時地反饋學習情況,面向全體,注重層次。通過復習,溫故知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復習重點
(一)語文知識積累與運用專題復習
1、復習每單元的字詞積累,注重字音、形、詞義整體把握。設計一些抄寫題、看拼音寫漢字、詩詞背誦部分積累、病句修改等題型進行訓練。
2、加強綜合型學習和口語交際的常規模擬訓練,尤其應該注重綜合型學習的選題和材料概括的訓練。
(二)文言文閱讀部分復習
⑴重點實詞及虛詞的把握
⑵關鍵語句的翻譯
⑶對古文思想內容的整體把握
⑷語法現象歸納:A古今異義 B一詞多義 C通假字 D省略句 E倒裝句(點到為止) F詞類活用(點到為止)
(三)現代文閱讀復習
閱讀歷來都是難點,對現代文閱讀應強化訓練,在閱讀訓練中和學生一起總結閱讀規律方法,比如:讀懂文章的方法,審題的方法,答題的方法等,用以指導學生的閱讀實踐,讓其成為一種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如:
現代文閱讀答題思路:
①審清題干要求——幾問,問什么。
②尋找和鎖定答題區間——哪幾段,哪一段,哪幾句,哪一句。
③篩選最重要的詞句——抓關鍵詞,關鍵語句。
④整合信息——向“標準答案”靠近,要點全面,語言簡潔。
現代文閱讀答題方法:
①直接摘取(篩選摘取)
②篩選整合(先篩選,后整合)
③分析闡述(分析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和學生一起總結讀文章方法,如何組織語言使答案精練規范等等,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作文訓練(通過每周綜合測試練習和講評)
⑴寫作技巧點撥
⑵指導審題(命題、半命題、材料作文的擬題)
⑶考場作文訓練
⑷優秀習作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