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數學期中試卷及答案
借助試題可以檢驗考試者是否已經具備獲得某種資格的基本能力。那么關于七年級下冊數學期中試卷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編準備的一些七年級下冊數學期中試卷及答案,僅供參考。
七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考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 用下列各組數據作為長度的三條線段能組成三角形的是( )
A.4,5,6 B.5,6,11 C.3,3,8 D.2,7,4
2 下列運算正確的是( ).
A. B. C. D.
3 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AB∥DC,則∠1=∠2 B.若AD∥BC,則∠3=∠4
C.若∠1=∠2,則AB∥DC D.若∠2+∠3+∠A=180°,則AB∥DC
4 下列等式由左邊到右邊的變形中,屬于因式分解的是 ( )
A. B.
C. D.
5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是( )
A. B. C. D.
6如果a=(﹣99)0,b=(﹣0.1)﹣1,c= ,那么a、b、c三數的大小為( )
A.a>b>c B.c>a>b C.a>c>b D.c>b>a 下列方程組中,是
7 根據圖中數據,計算大長方形的面積,通過不同的計算方法,你發現的結論是( )
A.(a+b)(a+2b)=a2+3ab+2b2 B.(3a+b)(a+b)=3a2+4ab+b2
C.(2a+b)(a+b)=2a2+3ab+b2 D.(3a+2b)(a+b)=3a2+5ab+2b2
8 如圖,△ABC的面積為1.第一次操 作:分別延長AB,BC,CA至點A1,B1,C1,使 A1B=AB,B1C=BC,C1A=CA,順次連接A1,B1,C1,得到△A1B1C1.第二次操 作:分別延長A1B1,B1C1,C1A1至點A2,B2,C2,使A2B1= A1B1,B2C1=B1C1,C2A1=C1A1,順次連接A2,B2,C2,得到△A2B2C2,…按此規律,要使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積超過,最少經過 次操作( )
A.3 B.4 C.5 D.6
二、填空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9世界上最小的開花結果植物是澳大利亞的出水浮萍,這種植物的果實像一個微小的無花果,質量只有0.00 000 0076克,用科學記數法表示是__________克
10 已知 ,則 =___________.
11 已知方程 是二元一次方程, 則m =______;n =______.
12一個多邊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的和是1260°,那么這個多邊形的邊數n=______
1 3已知x+y=4,x﹣y=﹣2,則x2﹣y2= .
14如果x2+mx-n =(x+3)(x-2),則m+n的值為______.
15若x2+kx+16是完全平方式,則k的 值為 .
16如圖,已知矩形紙片的一條邊經過直角三角形紙片的直角頂點, 若矩形紙片的一組對邊與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相交成∠1、∠2,則∠2-∠ 1=________
17一個正方形和兩個等邊三角形的位置如圖所示,若∠3=50。,則∠1+∠2的度數為
18如圖,在△ABC中,已知點E、F分別是AD、CE邊上的中點,且S△BEF=4cm2 ,
則S△ABC的值為
三、解答題。(共96分)
19計算(每小題4分,共8分)
⑴ ⑵
20計算(每小題4分,共8分)
(1)﹣4a3b2(2a4b2﹣ab3+3) ⑵
2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每小題4分,共16分):
(1)6a3b-9a2b2c (2)
22 (本題5分)先化簡,再求值:(x﹣5y)(﹣x﹣5y)﹣(﹣x+5y)2,
其中x=3,y=﹣2.
23(本題7分每空一分)如圖,已知點A、B、C、D在一條直線上,EC∥FD,∠F=∠E,
求證:AE∥BF.
請在下列空格內填寫結論和理由,完成證明過程:
∵EC∥FD( ),
∴∠F=∠ ( ).
∵∠F=∠E(已知),
∴∠ =∠E(等量代換 ).
∴ ∥ ( ).
24 (本題8分)在正方形網格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均為1個單位長度,△ABC的三個頂點的位置如圖所示,將△ABC先向右平移5個單位得△A1B1C1,再向上平移2個單位得△A2B2C2。
(1) 畫出平移后的△A1B1C1及△A2B2C2;
(2) 平移過程中,線段AC掃過的面積是_ ___________.
25(本題10分)如圖,在△ABC中,∠B=46°,∠C=54°,AD平分∠BAC,交BC于D,DE∥AB,交AC于E,求∠ADE的度數.
26 (本題10分)有足夠多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如下圖,1號卡片為邊長為a的正方形,2號卡片為邊長為b的正方形,3號卡片為一邊長為a、另一邊長為b的長方形。
(1)如果選取1號、2號、3號卡片分別 為1張、2張、3張,可拼成一個長方形(不重疊無縫隙).請在虛線框中畫出這個長方形的草圖,并運用拼圖前后面積之間的關系寫出一個等式.
這個等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明想用類似的方法解釋多項式乘法(2a+3b)(a+2b)=2a2+7ab+6b2,那么需用2號卡片 張,3號卡片 張.
27(本題12分)在理解例題的基礎上,完成下列兩個問題:
例題:若m2+2mn+2n2-6n+9=0.求m和n的值.
解:因為m2+2mn+ 2n2-6n+9=(m2+2mn+n2)+(n2-6n+9)
=(m+n)2+(n-3)2=0
所以m+n=0,n-3=0
即m=-3.n=3
問題(1)若x2+2xy+2y2-4y+4=0,求xy的值.
(2)若a、b 、c是△ABC的長,滿足a2+b2=10a+8b-41,c是△ABC中最長邊的邊長,且c為整數,求c的值?
(3)已知a-b=4,ab+c2-6c+13=0,則a+b+c= .
28(本題12分) Rt△ABC中,∠C=90°,點D、E分別是△ABC邊AC、BC上的點,點P是一動點.令∠PDA=∠1,∠PEB=∠2,∠DPE=∠ .
(1)若點P在線段AB上,如圖(1)所示,且∠ =50°,則∠1+∠2= °;(2分)
(2)若點P在邊AB上運動,如圖(2)所示,則∠ 、∠1、∠2之間的關系為: ;(2分)
(3)若點P運動到邊AB的.延長線上,如圖(3)所示,則∠ 、∠1、∠2之間有何關系?猜想并說明理由.(6分)
(4)若點P運動到△ABC形外,如圖(4)所示,則∠ 、∠1、∠2之間的關系為: .(2分)
七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考試題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 A 2 C 3D 4 B 5 D 6 C 7 D 8B
二、填空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9 7.6×10-8 10 6 11 -2 1/4 12 7 13﹣8 14 7 15 ±8
16 90° 17 100° 18 16cm2
三、解答題。(共96分)
19計算(每小題4分,共8分)
(1)27 ⑵
20計算(每小題4分,共8分)
(1) -8a7b4+4a4b5-12a3b2 (2)
2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每小題4分,共16分):
(1)3a2b(2a-3bc) (2)(a+2b)(a-2b)
(3) (ab-1)2 (4) (x-2)2(x+2)2
22 (本題5分)先化簡,再求值
解:原式=25y2﹣x2﹣x2+10xy﹣25y2=﹣2x2+10xy, (3分)
當x=3,y=﹣2時,原式=﹣18﹣60=﹣78. (2分)
23(本題7分每空一分)略
24 (本題8分) (1)畫對一個得3分……………6 (2)面積是28……………8分
25 (本題10分) ∵在△ABC中,∠B=46°,∠C=54°,
∴∠BAC=180°﹣46°﹣54°=80°.
∵AD平分∠BAC,
∴∠BAD= ∠BAC=40°.
∵DE∥AB,
∴∠ADE=∠BAD=40°.
26 (本題10分)(1)(3分)圖略(3分)(a +2b)(a+b)=a2+3ab+2b2
(2)(4分) 6 , 7
27 (本題12分)(1)-4 (5分)(2)C=6、 7、8 (5分) (3) 3 (2分)
28 (本題12分) (1)140° (2分) (2)∠1+∠2=90°+α;(2分)
(3)∠1=90°+ ∠2+α, (6分)(4)∠2=90°+∠1-α,(2分)
七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新的一學期又開始了,本學期我代七一、七二兩班的數學課。為在本學期能使學生的能學好數學成績,特制訂本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七一、七二兩班現都有學生70名,由于剛剛接手,對學生各方面的情況不夠了解,從六年級升學考試成績看,部分學生成績較差,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使他們的學習成績逐步提高。
二、本學期教學內容:
本學期教學內容,共計五章,第一章《有理數》;第二章《整式的加減》;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四章《圖形的初步認識》。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到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懂得數學的價值,形成用數學的意識;初步體驗到數學是一個充滿著觀察、實驗、歸納、類比和猜測的探索過程,從而使學生對數學產生一定的興趣,獲得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2、使學生體會現實世界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含義,并能用有理數表示,會求有理數的相反數和絕對值,會比較有理數的大小,能進行有理數的加、減、乘、除、乘方運算和簡單的混合運算。
3、了解并掌握代數式、整式的有關概念,以熟練地進行整式的加減運算。
4、讓學生通過大量豐富的立體、平面圖形,直觀感知、操作確認、實踐活動,進一步豐富對圖形的認識和感受,探索圖形中存在的簡單關系,初步體驗一些交換的思想,初步學會數學說理。
5、通過自主實踐操作,學會數據的收集與表示的簡單方法,能用來處理貼近學生生活的一些問題,正確理解一些數學語言。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掌握有理數的意義、分類;會用數軸上的點來表示有理數,知道相反數、絕對值的含義,能進行有理數的加、減、乘、除、乘方運算。
2、會進行整式的加減運算。
難點:
1、能準確進行有理數、整式的有關運算。
2、通過圖形的認識,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初步學生數學說理的方法。
五、具體措施:
1、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鉆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制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發現快樂的學習課堂氛圍,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
4、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將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陶行知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有助于學生穩步提高學習成績,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六、課時安排:
1.有理數……………………………………(23課時)
2.整式的加減………………………………(14課時)
3.一元一次方程………………………………(14課時)
4.圖形的初步認識…………………………(17課時)
課題學習……………………………………(4課時)
七年級數學期末備考計劃
復習是鞏固已學知識,拓展新知識的必要手段,做好期末復習工作能使學生全面系統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開展學生的智力。復習階段做到有條不紊復習,按部就班地推進,知識在學生頭腦中更系統化、完整化,從而更好地應用知識,提高學習質量。
做好全面復習工作要有周密的計劃,這樣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更好更多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為此,在復習之前做出本學期的期末復習計劃。
一、指導思想
1、把握新課標“以人為本”的基本思想,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掌握初中數學基礎知識,切實提高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教材編寫的基本思路,系統地復習基礎知識,同時不斷整合知識體系,查缺補漏,不斷完善,不斷補充,使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基本知識,提高知識運用能力。
2、“依人把本”的原則:復習要根據學生的現狀,緊緊把握教材,把握新課標。復習不能離開教材,要完整整合教材內容,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讓學生不斷積累與深化。要認真分析學生心理和學生的學習現狀,利用心理激勵效應,讓學生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復習中,同時,要采用適當有效的復習方法,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智力。
3、“分層對待,梯次遞進“的原則,考慮學生的現狀,對不同程度的學生確立不同程度的目標,讓每位學生都有復習的層次性目標,逐步實現一級一級的目標,這樣所有的學生都能提高。
4、“重基礎,提能力”的原則,抓住數學基礎知識,注重能力的提高。復習不僅是一個整合知識、儲備的過程,也是提高知識量,實現知識與能力的轉化過程,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基礎,基礎是“萬木之根”,一切復習都要圍繞基礎進行。在抓基礎的同時,不僅要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更應該實現能力的轉化,這是復習的根本。在復習的設計與運行中,時刻要注意以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為目標,依托此目標就有了一個核心,圍繞核心復習就有了中心,有了中心,復習才會高效。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燭根據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編寫的,內容包括:有理數;整式的加減;一元一次方程;圖形認識初步。在體系結構的設計上辦求反映這些內容之間的聯系與綜合,使它們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對于“實驗與綜合應用”領域的內容,以“課題學習”和“數學活動”等形式分散地編排于各章之中。
在體例安排上有如下特點:
1、每章開始均配有反映本章主要內容的章前圖和引言,可供學生預習用,也可作為教師導入新課的材料。
2、正文中設置了“思考”“探究”“歸納”等欄目,欄目中以問題、留白或填空等形式為學生提供思維發展、合作交流的空間。
3、適當安排了“閱讀與思考”“觀察與猜想”“實驗與探究”“信息技術應用”等選學欄目,為加深對相關內容的認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學習等提供資源。
3、每章安排了幾個有一定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的“數學活動”,學生可以結合相關知識的學習或全章的復習有選擇地進行活動,不同的學生可以達到不同層次的結果;“數學活動”也可供教師教學選用。
4、每章安排了“小結”,包括本章的知識結構圖和對本章內容的回顧與思考。
5、本書的習題分為練習、習題、復習題三類,練習供課上使用,有些練習是對所學內容的鞏固,有些練習是相關內容的延伸。
三、學情分析:本班學生整體學習素質較好,學生積極情較高。優秀生點20%,學困生有5名,大部分中等生學習態度較認真。學生學習興趣隨著內容不同而不同。大多數女生在計算上稍強一些,而一些男生在空間開形象感上稍強一些,所以,第一、二章的有理數和整式女生比較好,而第三、四章的列方程和圖形認識初步男生則比較愿意學習一些。有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得不扎實,基礎知識掌握不牢,需要進一步溫習與訓練。在復習過程中,有些學生心理覺得是第二遍,有不重視的心理。在第一輪學習過程中,第一章的有效數字、科學計數法和正負數的計算學得不扎實;第二章整式的同類項合并上有一定的困難;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中,列方程解應用題學習不好,有些學生找不到題中的等量關系,列不出方程;第四章圖形的認識中,對于余角和補角方面的計算有一些欠缺。
四、復習目標:針對全班的學習程度,初步把復習目標定為盡力提高全班學生學習成績,讓優生率達到30%,及格率達到70%,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不同的目標,把平均分提高到60分以上。全班學生90%能掌握基礎知識,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五、復習策略:“先分后總”的復習策略,先按章復習,后匯總復習;“邊學邊練”的策略,在復習知識的同時,緊緊抓住練這個環節;“環節檢測”的策略,每復習一個環節,就檢測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仿真模擬”的復習策略,在總復習中,進行幾次仿真測試,來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及時“總結歸納”的策略,對于一個知識環節或相聯系的知識點,要及時進行歸納與總結,讓學生系統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六、復習措施:
1、理清知識脈絡:全書按四個環節處理,運用表格形式,把四章的內容并列展示出來,形成系統的知識表,理清各章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形成一個清晰的知識脈絡,便于學生系統掌握基礎知識,把握全書的脈結構。
2、按章節串講一遍:按全書的章節從前到后再認真解釋一遍,在第一輪學習中,沒有注視到的,和在學習練習中發現問題的知識環節要仔細地講一篇,讓學生形成更細的更準確的知識點。串講時,采用邊講邊提問的方式進行,這樣有助于學生深入思考,認真記憶。必要時要學生做好筆記。
3、抓住重點習題:在串講的每一個環節之后,一定要做些練習,在備課過程中,把書中或練習冊中的重點練習加以強化,發現學生不懂的地方要反復訓練,直到掌握為止。對于一些優生要給予較為有難度的練習,而對于一般的學生重點還是基礎性的習題,做到“分層對應”,有針對性地復習。
4、章節小測:小測在復習中很有必要,能及時鞏固復習知識,同時也是發現問題的重要手段,在每天個知識環節之后,都要進行小測,小測要有針對性,讓學生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達到什么目標。對于一些難以掌握的知識點或一些掌握不好的學生要反復訓練,直至掌握為止。
5、難點強化:難點是復習的重點,把書中的難點進行整合歸類,通過專項訓練和反復練習的方式,把難點的內容溫習好。采用個別輔導的形式,對一些有難點的學習進行特殊的訓練,特殊的要求,并把難點歸類分析,形成習題進行強化性的復習。
6、專項訓練:對于一些大部分學生掌握不好的知識點,采取專項講解和專項訓練的方式進行復習,講解知識點,解答方法,進行專項的測試來完成專項復習的目的。
7、系統強化:主要是通過考試的形式來強化和鞏固已學的知識點,整合全章的內容,全面系統地整合知識點,以上級考試文件為準繩,把握新課標,全面考查學生的知識水平,在測試中發現問題要重點進行講解與訓練。
復習是為了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而并非為了考試,所以,復習要全面周到,既能突出重點,又能全面掌握數學基礎知識,提高應用數學的能力。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效提高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