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七年級教案 > 政治教案 >

初一思想品德教案

時間: 奕玲 政治教案

作為初一思想品德課老師,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努力讓學生喜歡這門課,并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初一思想品德教學設計教案【7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初一思想品德教案

初一思想品德教案篇1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明白青春期的基本常識,悅納自己身上所發生的生理、心理的變化,調控好自己的心理沖動,引導學生用積極的態度來對待青春,珍惜青春!

教學重點和難點:

順利度過青春期的途徑和方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通過flash動畫《青春校園》的展示,讓學生欣賞青春的畫面并且得出本小影片的主題是青春,告訴學生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階段,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青春。

二、講授新課

(一)、青春的喜悅

想要感受青春就必須知道什么是青春,什么又是青春期,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名人對青春的理解,高爾基說:“青春是一個普通的名稱,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充滿著艱苦的磨煉。”;魯迅感悟:“青春應該是一盞燈,在漫漫人生路上,點燃它,便能照亮前方的路途,讓自己奮然前行。”;冰心認為:“青春應該是一帆東風,它給世上的萬物帶來生機與希望,讓世界都染上綠色,都結出累累的果實。”接著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青春的理解,從而得出結論:青春是陽光燦爛的日子。

青春期是指青少年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急劇變化的時期,是童年向成年過渡的時期,也是人生觀和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青春期年齡段,在世界各地稍有差別,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為10-20歲。中國一般指11-17歲。男孩進入青春期較女孩晚1-2年。

明白了什么是青春和青春期之后,接下來請同學們針對青春的喜悅分組來談談自己對青春喜悅的感受.。學生討論(略)教師總結:珍惜青春,體驗青春的喜悅,打好人生的基礎。

(二)、青春的煩惱

隨著青春的到來,我們的生理和心理發生了奇妙的變化。

青春期的主要生理變化有:

⑴身高、體重迅速增長。青春期女孩身高每年平均可增長9厘米,體重增加8-9千克。

⑵身體各臟器功能趨向成熟:

①心臟:重量增加至出生時的10倍,心肌增厚,張力增強,心搏出量明顯增加。

②肺臟:肺活量明顯增加,10-13歲為1400毫升,14-15歲為2000-2500毫升,到20歲時可達2800毫升。

③腦;神經系統的結構已接近成年。思維活躍,對事物的反應能力提高,分析能力、記憶能力增強。

心理的變化有:

(1)、自我意識的增強(包括成人感的產生、有針對的閉鎖性、自尊感的產生等)

(2)、情感更深刻、認識能力進一步發展(對事物能夠形成自己的見解)

(3)性意識的復蘇(如學生開始關心自己是否受歡迎、希望能夠引起同學們的注意等)

青春期的身心變化是發育的正?,F象,同學們不必為身心的變化而過分的擔心和憂慮。同時也由于身心的奇妙變化,青春在帶給我們喜悅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煩惱,接下來讓同學分組討論青春的煩惱有哪些。討論(略)之后通過多媒體圖片展示青春的煩惱。這些青春的煩惱需要如何來克服呢,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彈奏我們的青春協奏曲。

(三)、青春協奏曲

青春對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應該怎樣度過呢?我們應該做自己的主人,把握好我們自己的青春,“莫等閑,空悲切,白了少年頭”,我們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嘗試:

1、開放自己的心靈世界

開放自己的心靈世界就是多與父母、老師和同學溝通,有句話是這么說的:一份快樂,兩個人一起分享就成了兩份快樂,一份憂傷,兩個人一起分擔就成了一半憂傷。如果說開放自己的心靈可以增加我們的快樂和減少我們的憂愁,那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真誠的交流可以加深理解,分享快樂,疏泄煩惱,調節自己的情緒,提升自己的理性。

2、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有時候,我們的主觀的愿望,內心的要求與客觀實際會發生沖突,當情感與理智發生沖突時我們可以有意識的調動自己的自控能力,注意對事情不要主觀武斷,減少和消除盲目的沖動,把握好自己。那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該如何來提高我們的自我控制能力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把握:

(1)、明確行為的主要目標,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當行則行,當止則止”

(2)、從小事做起,從今天做起,逐漸鍛煉意志。

3、保持自我完善的意識

首先復習一下上節課所學習過的完善你自己的途徑包括哪幾個方面:

(1)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2)適當地展示自己的優點,發揮自己的長處;

(3)不斷從別人身上吸取優點,補充自己的不足;

(4)勇于接受挑戰,在挑戰中體現自己在人群中的價值。

(5)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我們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時要保持自我完善的意識,對自己提出階段性目標,具體途徑有以下幾方面:

多讀書,讀書有助于提高個人修養;多運動,運動有助于身心協調;多做好事,做好事可以使你身心愉悅

三、鞏固新知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隨著我們由小學步入中學,青春的腳步也隨之而至,青春是陽光燦爛的日子,是人生最美好的階段;對于青春期身心的變化,我們必須坦然面對,不必為此感到煩惱和焦慮,因為這是我們發育的正?,F象;無論是面對喜悅還是面對煩惱,我們都必須做自己的主人,彈好我們的青春協奏曲。

四、思考題

有人說青春期是:”反抗期”、”危機期”、“煩惱期”、“封閉期”,你們怎么認為呢?請大家回去思考。

五、板書設計

感受青春

一、青春的喜悅

1、什么是青春。

2、珍惜青春,體驗青春的喜悅,打好人生的基礎。

二、青春的煩惱

1、青春期的生理與心理的奇妙變化。

2、青春期的身心變化是發育的正?,F象。

三、青春協奏曲

1、開放自己的心靈世界。

2、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保持自我完善的意識。

七年級政治教案 篇1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了解考試焦慮現象和調節的方法;掌握選擇職業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二)能力目標:學會自己調節考試焦慮現象;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和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認識到考試焦慮并不是不可調節的,只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就完全可以使自己擁有一種樂觀積極的心態,從容地面對升學和考試;只要社會需要,能為社會作出貢獻,從事任何職業都是光榮的。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考試焦慮現象及其調節;正確的職業觀和正確的擇業觀;

2、難點:如何有效的調節考試焦慮現象;如何正確的選擇職業的問題;

三、教學方法:

討論法、交流法為主、講授法為附。

四、教學手段和準備:

學生:每人想象面臨重大考試的時候的心理反應跟平時有什么不一樣?你是如何調節的,平靜下來的?

從父母或者上輩老人的交流中他們是怎樣看待各種不同的職業的?

教師:把討論的任務分配好,同時分好不同的組。

五:教學過程:

(一)升學與考試

1、認識為什么會出現考試焦慮現象的原因?閱讀P136材料,回答小欣為什么會有焦慮不安的心理的?

2、有可能產生的焦慮現象有哪些?

3、焦慮現象的影響是好是壞?(討論)

認識到一般的焦慮現象是正常的現象,而且對學習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嚴重的考試焦慮現象則會影響學業水平的正常發揮,也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

4、焦慮現象的有效調節。

由學生預習及思考過后討論回答。最后在書本上劃出要點。

5、正確填寫志愿的原則要求是什么?

(二)就業與擇業

1、認識初中畢業后面臨的問題。

2、我們的就業機會和就業途徑的認識。

討論書本P140的填空部分認識職業的多樣性。

3、認識選擇職業的原則要求、途徑是什么?

其中,首要的原則是第一點,;還有自主創業要大力提倡。認識積極的就業觀念。

六、板書設計:

1、考試焦慮現象產生的原因

2、考試焦慮現象的表現

(一)升學與考試

3、考試焦慮的影響

一、直面升學與擇業

4、考試焦慮的有效調節

七、作業

初一思想品德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了解人才的含義、標準和分類;成才的因素、成才的有效途徑等;人生的有意義的追求;

(二)能力目標:

認識成才的因素和有效途徑,明確自己在成才中的作用和要求;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立志成才,不懈追求,實現人生意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崍哦界人才的標準和含義、成才的有效途徑;人生意義的實現等;

2、難點:認識人才的標準、人生意義的實現有什么要求等;

三、教學方法:討論法、講授法等

四、教學準備和手段:

學生預習;教師布置預習思考題。

五、教學過程:

(一)立志成才擔重任

閱讀書本P142材料回答問題,認識馬克思講的道理?學生可以充分討論,教師點撥。

1、認識為什么要成才?

(1)從國家的角度看:是國家的需要

(2)從青少年的地位重要性看

(3)從個人的角度看:實現人生價值,自身的發展的需要。

2、什么人才?了解人才的分類、含義、標準等

在這里要提醒學生注意幾句話。

3、對青少年的啟示要求是什么?

(1)影響成材的因素有哪些?

(2)成才的有效途徑是什么?

(二)不懈追求,實現人生意義

1、人生有價值的追求有哪些?

2、為什么是有價值的?

3、關于追求學習:

(1)為什么要追求學習?

(2)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3)我們要如何學習、啟示要求?

4、關于追求創造:

(1)為什么要有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

(2)如何創新(見P88最后第二段的說明)

(3)創新對青少年的要求啟示是什么?

5、關于奉獻:

(1)奉獻可以怎樣表現出來?

(2)為什么要奉獻?(意義本質是什么?

(3)我們應該如何學會奉獻?(啟示、要求)

6、總之,不懈追求,應該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六、板書設計:

1、為什么要成才?

2、什么是人才?

(一)立志成才擔重任3、成才的因素有哪些?

4、如何成才的有效途徑有哪些?

二、人生追求無止境

1、有意義的追求有哪些?

2、關于追求學習、奉獻、創新的具

(二)不懈追求,實現人生意義體學習(略)

3、不懈追求從小事、身邊的事做起。

初一思想品德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有一座潛能金礦,潛能是可以被發掘的。

2、能力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發掘自己潛能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鼓勵學生開發自我潛能,樹立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發掘潛能的方法。

難點:認識和發掘自己的潛能。

【教學方法】:

事例分析法; 講解法;談話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導入:以“愛因斯坦的腦資源被開發了多少?”為話題來激發學生對潛能的興趣。

一、人的潛能是巨大的

(一)通過錄像和資料證明人類具有很大的潛能有待開發。

(二)通過“冰山圖”讓學生形象地感知:什么是潛能?人的潛能是巨大的!

結論: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座潛能金礦。

二、認識、發掘自我的潛能

(一)活動:慧眼識寶──認識自己的潛能

請對照7個方面的智能,以“冰山”的形式( ),繪制自己的潛能圖。

──────────────────────────────“海平面”。

語言 音樂 身體運動 人際交往 自我認識 數理邏輯 空間

思考:我最擅長的____智能是如何形成的?

1、活動目的

(1)讓學生在客觀認識自己的基礎上,體會到自己巨大的潛能所在。

(2)通過自己的成長經歷,認知特長的形成過程就是潛能被開發的過程。人的潛能是可以不斷被發掘的!

(3)明確潛能的發掘也是有一些方法的,并不神秘,通過熏陶、學習、訓練、比賽等,就可以把我們的某個方面的潛能挖掘出來。

2、活動要求

(1)請同學們用深色的筆畫圖。

(2)用發展的眼光,客觀地認識自己。做個有心人找出自己的潛能所在。

(3)思考:我最擅長的____智能是如何形成的?

(4)畫好的同學請舉手示意。

3、活動過程

(1)請同學上臺展示自己的潛能圖。

(2)現場采訪,師生互動。采訪以下四個問題:

①海平面以上的能力是你什么能力?那海平面以下的是你什么能力?

②從你的潛能圖上可以看到,7座“冰山”是有高有低的。為什么你會這樣畫?請簡單介紹。

③你覺得自己的潛能在哪兒?

④你最擅長的____智能是如何形成的?

4、活動點評

從剛才同學的發言中,我們可以得出,我們的特長是慢慢培養出來的。換句話說,特長的形成過程,就是潛能被開發的過程。由此可見,人的潛能是可以不斷被發掘的!大家要做個有心人,用慧眼發現自己的潛能。

潛能的發掘也是有方法的,剛才同學講的特長形成過程就給我們提供了鮮活的例子。發掘潛能的方法也并不神秘,通過熏陶、學習、訓練、比賽等,就可以把我們的某個方面的潛能一步步挖掘出來。

(二)舉例說明

1、列舉一位普通的南外學生朱韞?的事例,請學生根據事例,并結合書本,提煉出發掘潛能的方法。

2、歸納總結

三、體驗發掘潛能的快樂

活動:小游戲──“‘口’字加兩筆可以寫出多少個漢字?”

1、活動目的

(1)發掘學生的想象能力。

(2)體驗發掘潛能的方法,感受發掘潛能的快樂。

2、活動要求

積極開動腦筋,獨立思考完成。

3、活動過程

(1)請一位同學上臺在黑板上寫,其他同學在紙上寫。

(2)先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看能寫多少個字。

(3)給出明確的目標:至少寫出12個字(具體字數根據現場學生情況可再調整),再給學生一定時間,看還能寫出多少個字。

4、活動點評

在明確目標的情況下,只要大家有足夠的信心,開動腦筋,積極地去嘗試,就能發掘潛能。

四、提升認識

通過一段電子相冊的播放,使學生體會到高度發達的當今人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成果,是人類不斷開發潛能、不斷創造的結晶。

五、行為作業

我的________潛能發掘計劃

要求:結合自己實際,設計一套發掘自己潛能的行為計劃并加以落實。

六、板書

初一思想品德教案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集體的重要性。樹立共同的目標,各盡所能,發揮所長,奉獻集體。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對心目中班集體的描繪,讓學生了解到加強集體觀念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明白只有每個人熱愛集體,團結協作、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創建出優秀的班集體,才能在集體中不斷成長成材。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如何各盡若能,發揮所長來奉獻集體;

2、理解團結協作,才能達到互助前行。

教學難點:如何創建新集體。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活動一,個性展示:學生展示交流課前搜集的反映“個人與集體”關系的名言警句。如:

(1)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2)眾人拾柴火焰高;

(3)紅花雖好還需綠葉扶持。

(通過活動,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學能力,引發學生思考集體與個人成長的關系,也自然引入新課。)

【講授新課】 創建新集體

引:大家都講得很好。的確,一個人離開了集體就像魚兒離開了水,后果可想而知。今天,我們進入了初中,不但走進了新學校,認識了新同學,也將生活在一個全新的班集體中。在這里,如果我們沒有共同的理想,各想各的,各做各的,班級就像一盤散沙,不可能成為一個我們為之自豪的集體。那么,你心目中的班集體是什么樣子的?

一、共同的目標,前進的動力

活動二

小組討論:“讓我們先看看心目中的班集體是什么樣子的”

活動過程:

1、用三個詞描繪你最喜歡的班級,并說出自己的理由。如:團結、互助、寬容等。

2、教師總結

(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和語言表達能力,解決班集體建設目標的問題,學生在活動中得出結論,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深入闡釋)

【思考】我是集體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我能為我的集體做點什么?

二、各盡其能,發揮所長,奉獻集體

活動三,自我發揮:“看看我有哪些才智能為集體的建設彈奏出美妙的‘音符’”

活動過程:1、讓學生在課本上寫上自己的特長或自己的性格特征。

2、讓學生談談怎樣將自己的特長或性格與班集體的建設聯系起來。

3、教師總結

(通過活動,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特長和才智,盡快在集體中尋找到最適合的位置,為集體的建設作出貢獻;初步培養學生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質。)

引:同學們都講得很好,現在由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名叫《地獄與天堂》。(本故事也課由知道的學生演繹,教師歸納):

故事大意:有一個人想知道天堂和地獄究竟有什么區別,于是他找到了上帝,請求他帶自己去看看。上帝欣然答應了。他們首先來到了地獄,看到的是這樣一副景象:一群饑餓不堪的人們正拿著一把長勺拼命往自己嘴巴里送東西,但是那把長勺實在太長了,比他們自己的手臂還要長,所以他們無法彎曲自己的手臂把食物送進自己的嘴里去。有的人的手臂甚至彎曲得變形了,但是還是沒有吃到任何食物。地獄果然是一副活生生的慘象。

他們又來到了天堂,那個人被自己眼前所看到的驚呆了——天堂里的人們也是拿著一把同樣長的長勺,但是他們每個人都吃到了食物,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每個人把獲取的食物都舀給了坐在他對面的那個人吃,每個人都這樣做,所以每個人也都吃到了食物。

設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答:(略)

三、團結協作,互助前行

引:《地獄與天堂》的故事告訴我們:在一個集體中,人與人之間只有團結協作,相互配合,才能奏出集體最美的樂章,促進每個人的不斷成長。

活動四,閱讀回答:教材P8“先后走出三位院士的一個班級”

活動過程:

1、學生閱讀,分組討論材料提出的幾個問題;

2、各組回答自己的答案,教師評價并歸納

3、在此基礎上,請部分學生與大家一起分享小學時所在優秀班集體 的體驗。

(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到班集體的建設不僅需要個人發揮自己所長,而且相互之間的協作也是很重要的,從而自覺為創建新集體而努力。)

(播放粵語兒歌《一支竹仔》,升華主題,結束本課)

附歌詞:一支竹仔會易折彎,幾支竹一扎斷折難。心堅似毅勇敢,團結方可有力量。嘿,大眾合作不分散,千斤一擔亦當閑。齊共同力無猜忌,一切都好順利。好!花雖好要有蝶滿枝,月雖皎潔有未滿時。孤掌莫恃依,團結方可干大事。

【結束語】正如剛才兒歌所唱:“一支竹仔會易折彎,幾支竹一扎斷折難……孤掌莫恃依,團結方可干大事?!?同學們,一個新的班集體已經在我們手中誕生了!只有團結協作,相互配合,我們才能奏出最優美的班級樂章,在集體中不斷成長。今天,我們已經確定了共同的目標,讓我們行動起來,與老師一起,用我們的雙手創造出一個我們為之自豪的集體。

初一思想品德教案篇5

教學內容:

本課包括兩框內容:第一框——悅納自己的生理變化:第二框——消除心理煩惱 快樂成長。

教學重點:

怎樣接納自己的生理變化,彈奏好自己的青春協奏曲,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青春期的煩惱,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課時安排

計劃用兩課時授完,一框一課時。

第一課時(總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情境導入: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悄悄地長大了。成長中的我們是否意識到自己已步入青春的大門?是否發現自己從生理到心理都在發生迅速而明顯的變化?我們在享受成長的喜悅和快樂的同時,是否也會產生一些困惑與煩惱?

教師檢查課前填寫的“小測試”答題情況(見教材p1頁)。

看了同學們的測試情況,反映出同學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困惑或煩惱。

青春是人生的重要時期,我們只有悅納這個時期的生理變化,消除青春期的煩惱,解決好自己的心理矛盾,才能湊出青春的華美樂章。

2.板書課題 第十一課 人們說我長大了

(一)悅納自己的生理變化

二、講授新課

1.我們悄悄長大

情境活動一:(詳見教材p3頁——“我長大了”)(可結合教材p4頁第一段內容)

議一議:從哪些方面看出“我”長大了?

想一想:進入青春期后,自己有哪些明顯的生理變化?

(青春期的身體變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①性機能的發育成熟,②身體外形極具變化,③體內機能迅速健全。)

說一說:面對這些變化自己有哪些心理反應?

(教師指導學生填寫,然后讓學生討論交流。)

相關鏈接:學生自己閱讀相關鏈接的內容,仔細體會自己生理心理的變化。)

2.悅納自己的生理變化

情境活動二:(見教材p5頁圖文材料)

想一想:面對同樣的生理現象,兩個女孩為什么會有不同的反應呢?

※ 議一議:怎樣接納自己的生理變化呢?

情境活動三:“小記者與心理健康專家的對話”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5—8頁,思考討論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

(1)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發生急劇變化的時期,出現一系列明顯的生理變化是必然的、正常的(教材p5頁)

我們應正確認是并坦然接受青春期的生理變化,減少心理上的混亂與恐慌,以積極的心態去接納這些變化。面對這些情況,同學們應自覺接受學校的專門教育,主動請求家長、老師的指導,掌握必要的生理衛生知識,從而正確認識并坦然接受青春期的生理變化,減少心理上的混亂與恐慌,以積極的心態去接納這些變化。

活動:假如你遇到下列情況自己將如何面對?(教材p6頁材料)

① 班內許多同學都長高了,而自己卻“原地不動”。

② 別的男生還沒長胡子,自己卻長出了毛茸茸的胡子。

③ 聲音變得沙啞難聽。

指導學生閱讀——相關鏈接(教材p6頁)

活動:

閱讀材料,思考討論回答問題(教材p7頁材料)

初一思想品德教案篇6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了解情緒是人的心理活動的重要表現,以及情緒是組基本的表現形式;懂得喜怒哀懼是人知常情;對喜怒哀懼的感受和表現因人而異。情緒不僅有差異而且還有變化,了解影響情緒變化的因素,從而更好地調節自己的情緒,學會做情緒的主人。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下面有幾個情境,請同學們設想一下,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有何感受?

①秋高氣爽,萬里晴空,你與伙伴們一起去郊游(生答:高興、開心、快樂)

②有人搞惡作劇弄壞了你的文具(生答:憤怒、傷心)

③媽媽把自己看得正著迷的電視節目關了(生答:傷心、失望)

④夜晚一個人獨自走在荒郊野嶺中(生答:恐懼、害怕)

⑤考試考了100分(生答:興奮、開心)

師:剛剛同學們所說的高興、興奮、憤怒、傷心、恐懼等等,這些感受是我們沒個人都會有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來認識“情緒”。

講解新課:

師:俗話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我們在學習、生活中會有不同的情緒體驗,有時高興,有時憤怒,有時憂愁,那么,大家來說說你們在生活中都有哪些情緒的體驗啊?

(生答略)

師:從剛剛同學們的發言中我們知道了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人的情緒都是由一定的人、事、物引起來的。是人的心理活動的表現。那么既然是心理活動,我們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生答: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看出來

師:是嗎?我們不妨來試一試。

(活動名稱)大家猜?

活動過程:課前老師在幾張紙上分別寫上描寫一些情緒的詞語(“喜”、“怒”、“哀”、“懼”都有)。只讓上來表演的同學看并要求他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然后讓下面的同學猜這位同學所表達的是什么情緒。

師:通過這個活動大家都知道了明白了情緒他是可以通過各種形式表現出來的。如果說心理是人的內心世界,那么情緒就是這個內心世界的奇妙的“窗口”,透過這個窗口,我們可以觀察到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師:人的情緒多種多樣,豐富多彩,但最基本的有四種:“喜”、“怒”、“哀”、“懼”

(說一說)自己最高興的事是什么?最憤怒的事是什么?最傷心的事是什么?最害怕的事是什么?

從剛剛同學們的回答我們可以知道,即使同樣的情緒,人們表現會有不同,比如高興時有人狂蹦亂跳,有人暗自獨樂;憤怒時,有人怒發沖冠,有人暗自流淚。即使同樣的事,情緒也會有才差別,讓學生舉例說明。

師:為什么人的情緒會有這么大的差異和變化呢?下面我們就來探究一下影響情緒變化的因素吧。

師舉例:我國唐代詩人李白,在不同的情緒狀態下,面對同樣美麗的長江沿岸的景色,寫出的詩句的感情色彩也不一樣。他在流放途中,情緒極度愁慘憤懣,寫出的詩句是:“楚江清若空,遙將碧海通。……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幾年后,李白六放自白帝城時,突然得知遇到大赦,他又重新獲得了自由,不禁欣喜若狂。在他興高采烈地返回江陵時,寫出的詩句是“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嘀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睅缀跬瑯拥木拔铮藭r已被染上了詩人明朗、輕快、喜悅的感情色彩。問:為什么同樣的事物,情緒會有差別?

師:所以,當環境、遭遇發生變化時,人們的情緒會隨之變化。

那么影響情緒變化的因素還有哪些?(讓學生分組討論,舉例說明)

情緒隨著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情緒隨著個人志向的變化而變化。

初一思想品德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探詢生命的獨特性,激發學生內心對生命獨特性的敬仰之情,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熱愛各種生命,思考和設計自己獨特的生命之路。

2、能力:

(1)逐步提高學生觀察、辨別與分析生命差異的方法和能力以及對生

命存在的價值的理解能力

(2)培養學生反思、展示、設計與提升自我個性的能力

3、知識: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任何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幫助學生認識人類是具有智慧與思維的生命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感受人類生命和每個人生命的獨特性

2、難點:激發學生內心對生命獨特性的敬仰之情,并由衷的熱愛與珍惜豐富多樣的生命。

【教學方法】:

事例分析法; 講解法;談話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階段:

1、學生4人為一組,采集植物的相同葉子標本;收集本組同學的大拇指的指紋。

2、了解自己和相互了解同學的個性、品質、習慣、興趣愛好、特長優點等等。

3、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印泥、一張白紙、一個放大鏡、一張紅色空白卡片;一棵小柏樹

(二)課堂教學過程:

1、猜測與想象:

教師展示各種圖片,讓學生猜測這些圖片上的物品(與指紋有關的高科技產品)。古今中外許多事實證明,絕大多數重大發明、創造都是先提出設想,即猜測,然后再進行驗證、分析、推理,從而產生新的發現。所以,我在教學中充分運用這一特點,通過猜測活動,迅速激發學生潛在的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活躍課堂氣氛。

教師引導學生質疑指紋產品廣泛運用的可靠性、可行性和可信性。提出問題:同學們家里有沒有用指紋鎖?這里學生有兩種情況:一是有,老師就要問:難道你不擔心小偷也按一下指紋鎖進去嗎?二是沒有,老師就要問:如果你家裝了這種鎖你擔不擔心小偷也按一下指紋鎖進去?絕大多政治生回答不擔心。老師進而追問:難道指紋真有這么神奇嗎?從而引導學生觀察和探究這一主題。

2、觀察與探究(1):

首先讓學生分4人一組收集指紋,運用各種手段觀察探究指紋的情況;要學生用準備的印泥、白紙收集;并利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形形色色的指紋。然后讓學生來說說各組觀察到的情況:指紋的大小、形狀;螺紋的形狀、螺紋的疏密、螺紋的彎曲度等等方面的差異。二步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采集的各種“看似相同”的葉子標本,讓觀察學生所收集的葉子到底是不是完全相同的,如果有差異,請把它找出來。學生會從葉子的形狀、顏色、大小、葉脈等等方面比較、歸納。這種先收集相同的樹葉,然后再找不同,實際上是運用了逆向思維法,它更能有效的'說明了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的道理。

然后讓學生在深入探究以上兩個活動的基礎上就觀察與分析的情況談談自己的看法??偨Y出:“世界上的生命是豐富多彩的;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3、比較與歸納:

各種生命都有其獨特的個性和差異,每中生命的存在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人類有自己的獨特性;動物有動物的獨特性;微生物有其獨特性┄┄。正因為如此,我們的世界才會變得異常精彩。從而使學生更加珍惜和向往這美麗的生活。

教師提問:人類與其它生命體相比,具有哪些獨特之處?讓學生說說人類獨特的本領表現在哪些地方?這個問題與人們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關,因此,絕大多政治生能盡情的表達: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的發明創造;人類利用智慧認識環境、適應環境、利用環境、改造環境;認識自己、改造自己、發展自己的潛能等等都反映了人類獨特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懂得人類與其他生命最突出的不同表現就是擁有高超的智慧。同時也使學生樹立不怕艱難,勇于前進的堅定信念。

在此基礎上做一個智力游戲,即:“展開你智慧的翅膀,編寫我們人類的智慧的詩句”。按4人一組展開競賽,先是組內選出一句最能反映人類智慧的詩句,然后全班評出最能反映人類智慧的詩句。如:“雖然沒有鳥的羽翼,人也可以飛上藍天;雖然沒有魚的腮鰭,人也可以遨游海洋;雖然生活在今天,人可以了解億萬年前的過去;雖然生活在現在,人可以放眼美好的未來;雖然沒有螢火蟲的熒光,人也能將黑夜變成白晝;雖然沒有獵豹矯健的步履,人也能日行千里;雖然沒有大象強壯的臂力,但人也能移山填海;雖然沒有蜻蜓的復眼,但人也能迅速發現和避開敵人…”

這個智力游戲活動起到了“一箭雙雕”的作用,一方面充分展示了人類的智慧,另一方面從學生的詩句中又體現了學生間的獨特差異性。

4、觀察與探究(2):

人類與其它生命體相比具有獨特之處。那么,人與人之間有沒有差異呢?通過“克隆老師的粉筆字”的游戲拓展學生對人與人之間“表里”都有差異的認識。老師在黑板上隨便寫一個字,然后請學生上來模仿老師的這個字。通過克隆,學生感受到每個人所寫的字都具有自己的風格,盡管極力去模仿他人,但依然帶有自己的特性。

字如其人,人如其面,各不相同,那么除了字寫的不一樣外,人與人之間還有哪些不同?展示雙胞胎的圖片,找不同。一般學生會從找出她們外表的不同,這時老師要引導學生深入分析雙胞胎的個性差異,讓學生通過雙胞胎的外表猜一猜她們的性格。進而分析出雙胞胎除了外表以外的差異,即性格,興趣、愛好、特長、能力等等內在方面也具有很多的不同。并用這對雙胞胎的自我描述(課前我讓她們寫好的)來驗證學生的結論的正確性。使學生對人的獨特性有一個“由外到內”全方位的理解。

然后讓學生來說一說自己在個性、興趣、愛好、特長、能力等方面的特殊表現是什么?為進一步推動課堂高潮做好鋪墊。

通過這個活動,尤其是了解自己在各個方面的與眾不同性,使學生懂得獨特的生命只屬于我們一次,從而深刻體會到你、我、他以及所有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進一步提升學生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為生命添光彩的激情。

5、體驗與成長:

不同的人,不同的個性,不同的品質,就會有不同的人生之路,實現人生價值的方式和

途徑也不同。就像大家從出生到現在,每個人走過的道路是不同的,對不對?那么,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今后與眾不同的成長道路?請根據你自己前面所分析的特點、個性、興趣、愛好、特長、成長環境等等為自己設計一棵未來的生命之樹。教師給每個同學發一張紅色空白卡片,讓學生把內容寫在上面。

期間教師播放一首抒情的背景音樂,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反思自己的特點、個性、興趣、愛好、特長、成長環境,有利于開拓學生的設計思路。所以這首背景音樂是在學生設計自己的未來時播放的。設計好之后,讓學生談談自己對未來生命的美好設想,同時播放一首動感十足音樂,有利于學生迸發出對生命的熱愛,對青春的激情。并且讓學生放飛自己的理想,將紅色的卡片掛在一棵郁郁蔥蔥、充滿生機活力的柏樹上。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提升課堂實效。

最后,送上老師真誠的祝福:祝愿所有同學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更加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盡情地展示自己的個性、特長和能力,開拓美好的未來,實現美好的理想。

294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涡阳县| 陵川县| 杨浦区| 高唐县| 平和县| 台东市| 梅河口市| 阜平县| 定陶县| 定南县| 昆明市| 靖宇县| 绥化市| 青岛市| 麻城市| 马尔康县| 昆明市| 花垣县| 浠水县| 闽清县| 齐齐哈尔市| 荣昌县| 平和县| 滦平县| 措勤县| 垦利县| 青龙| 罗江县| 鄂托克前旗| 清河县| 濮阳市| 论坛| 长葛市| 息烽县| 武川县| 灌南县| 上饶县| 个旧市| 德令哈市| 宿迁市| 宁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