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七年級教案 > 政治教案 >

七年級思想品德課本教案

時間: 奕玲 政治教案

在七年級的思想品德課教育中,老師要做好差生的工作,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七年級《思想品德》課本教案7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七年級思想品德課本教案

七年級思想品德課本教案(精選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自立的含義。

2.了解自立的表現和必要性,知道自立的方法和途徑。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活動能力,初步形成自我管理意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自立意識,增強學生生活、學習的自立能力。

教學重難點:

“自立人生少年始”,這一部分的結論是本框的重點。講清自立的含義是本課的基礎。因此,要注重通過事例揭示出人類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從依賴走向自立的過程。對于學生自立能力的培養則是本框的難點,需要教師通過設置一些活動,引導學生探究自立應從哪些方面著手,從而為第二框“告別依賴走向自立”作準備。

教學方法:

問題教學法、事例分析法、情感體驗教學法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在每個人面前都有兩條生活的道路供你選擇:一條路看起來舒適而安逸,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無所追求,到頭來一事無成;另一條路漫長而崎嶇,有無數的激流險灘,需要的是拼搏、奮斗,但是走出困境,迎來的卻是一片光明。這條路的入口寫著:自立自強。同學們,你們會選擇哪條路呢?

引出課題:

板書:第三課走向自立人生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二)師生互動講新課

板書:

1.自立人生少年始

【學生活動】

小測試:你自立能力強嗎

在做這個測試時,千萬不可將孤立和自立混淆起來。下面來看看你有多大勇氣吧!

請選擇是與否:

1、如某人突然邀你去外出,你立即答“可以”或“不行”嗎?

2、選衣服時,一看是否合適穿,二看是否時髦嗎?

3、在某些爭論中很難說服別人嗎?

4、避免和那些你不喜歡的人在一塊兒嗎?

5、無論口頭還是行動,人們都表達對你的敬佩之情嗎?

6、你常因做事出色而獲好評嗎?

7、如果自認是某種不公正的受害者,喜歡把冤屈說出來嗎?

8、喜歡做些小變動,如挪家具、變發型嗎?

9、別人搶先讀你的信,你也無所謂嗎?

10、你父母的結合很幸福嗎?

11、脾氣好或壞時,自己能感覺出來嗎?

12、和生人談話時很少先開口嗎?

13、不想和某人換換位置嗎?

14、有自己的風格嗎?

15、常用下面理由為自己開脫嗎?“大家都是這樣的。”

答案:一個真正獨立的人會對1、2、4、5、6、7、8、10、11、13、和14題作肯定回答;對3、6、9、12、15作否定回答。每答對一題得2分,共30分。

結果:28——30分者:你的膽量很大,以致別人感到不安。不必將生活看得如此嚴峻,應該放松一下。

20——26分者:比較熱心。腦子里常想著獨立,對向往的東西一般都能得到,有靈活性,這有助于使你成為創造者。

8——18分者:即使很想自立,也得接受別人的幫助,有時甚至完全依賴別人。

0——8分者:毫無膽量可言,甚至對自己都不信任。

從同學們的總結中我們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同學都具有很強的自立能力,或者可以說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不具備自立能力。

板書:

2、人生需自立

學生回答下面的問題:

1.如果你獨自在家,你能夠自己照顧自己嗎?

2.你上學、放學用父母接送嗎?

3.你做作業時是獨立完成還是一碰到難題就請教別人或者干脆抄別人的作業?

這些問題說起來都是一些日常小事,但它們卻是一個人自立能力最基本的體現。如果這些小事都做不好,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更不用說去創造屬于自己的事業了。

七年級思想品德課本教案(精選篇2)

【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討論交流對心目中的班集體的想象,生成班級的共同目標,從而產生對班集體的歸屬感,激發學生為班集體貢獻自己所能的積極性,初步形成共建良好班集體的愿望。

【重點】

各盡所能,奉獻集體

【難點】

班集體共同目標的形成。

【課前準備】

讓學生寫出在新的集體里,我能為集體做點什么貢獻。

【課時分配】:

1課時

【教學設計】

討論:我們來到新的學校,開始中學生活,組成了新的班集體,那么,為什么我們可以叫一個集體,是不是只要是一群人在一起就可以叫一個集體呢?電影院的一群觀眾是不是一個集體?運動場外的觀眾是不是一個集體?

學生的答案可能會是多種多樣,也有的同學可能說不出什么原因。先不急于說出結論,通過以下活動,得出初步的概念。

活動1:我心目中的班集體。先分組交流,我心目中的集體是個什么樣子的。每組指定一個同學記錄,準備在全班交流。在分組交流的基礎上,每組推薦一名代表發言,把本組的交流結果在全班宣讀,老師做好板書。交流之后,將內容再次篩選,生成班級的共同目標。

在交流前,教師應引導學生從同學關系、師生關系、學習風氣、班級輿論、文明禮貌等幾方面去描繪。

生成共同目標后,提問:劇院的觀眾、運動場外的觀眾有沒有共同目標?從而得出集體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有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

過渡:我們有了一個班級的共同目標,那么,班內的每一個成員如何去做,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呢?

活動2:討論:學校準備國慶節前舉辦秋季運動會,我們都想取得優異的成績,為班集體爭光,每一位同學如何去做才能取得好成績呢?先分組討論,再全班交流,最后由教師引導學生得出:各盡所能,發揮所長,共建集體。這是班集體的又一個特征: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奉獻自己的力量。

由這一結論,推廣到其他班級事務方面,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新的班集體有許多事情需要大家去做,板報組成員、科代表、班委會成員、各小組長等社會工作需要同學們去做,如何對待這些服務性工作,希望大家思考后做出選擇,相信大家一定能夠正確選擇。請同學們課后寫一下我在秋季運動會上能為集體做什么。

過渡:在一個班集體中,同學之間無論在學習過程中,還是班級活動中,或者日常生活中,都需要相互之間的幫助,需要互相配合協作,遇到此類的事情時,我們應該怎樣去做才是正確的呢,才能表現出我們班集體的凝聚力呢?

活動3:討論:第28屆奧運會上,中國女排的奪冠和美國夢之隊的失敗說明了什么?

引導分析:女排主力隊員趙蕊蕊因傷病無法上場,場上少了一個非常關鍵的隊員,很多人認為中國隊取勝基本無望,但是最后結果是我們勝了。什么原因?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團結協作,配合默契,發揮了團隊精神。而美國夢之隊的隊員,幾乎每一個都非常優秀,個人能力十分突出,但最終只得了第三,從多評論家認為他們輸在了個人的單打獨拼,沒有很好的配合。

結論:團結協作,相互配合,是一個集體具有戰斗力的最重要因素。

活動4: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這節課的內容,擬出發言提綱:如何創建一個優秀班集體?然后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再引導深入思考,除了以上三個因素外,班內的集體輿論以及各種規章制度是否也起重要的作用。

結束語:同學們,班集體建設離不開每一個同學的努力,每一個同學和成長也離不開班集體,讓我們高歌一首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在班集體的旗幟下,建設一個優秀的班集體。

七年級思想品德課本教案(精選篇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了解時代的主題、時代的潮流、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作用的認識等;

(二)能力目標:

1、認識主題、主流、趨勢之間的關系;

2、能夠從這些內容上得到我們國家和青少年個人的啟示。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了解當今世界發展趨勢,知道我國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增強憂患意識,樹立全球觀念,維護世界和平。

2、培養學生初步的國際交往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當今世界的主題、發展趨勢即我國如何應對的措施。

2、國際競爭中的中國的地位如何認識

三、教學方法:

討論、交流法、講授法等

四、教學準備和手段:

教學課件制作;學生收集一些有關國際政治的熱點問題用于交流;

五、教學過程:

(一)、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

看p125頁圖片,回答問題

1、這些照片反映了當今世界存在的什么問題

和平問題和發展問題

閱讀p126頁材料

想一想: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把自己精心折疊的紙鶴獻給少女塑像,表達了什么心愿?

世界人民要和平的強烈愿望

議一議:為了世界的永久和平,我們能做些什么?

2、為什么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1)、戰爭曾給人類帶來了……

(2)、世界要和平……

看p127頁圖片和文字,回答問題

波音777客機的生產組成,反映了什么現象?

世界經濟一體化

當今,個別超級大國還能否主宰整個世界?為什么?

不能。世界格局多極化。

看p128頁相關鏈接

經濟全球化主要是……

世界格局多極化主要是……

3、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是什么?它給整個世界帶來什么影響?

經濟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極化

閱讀p128頁“搜集與交流”

搜集近期國內外政治、經濟大事,從中體會世界發展的趨勢,與同學交流。

結合具體事例,分析當今世界發展趨勢給發展中國家所提供的機遇。

(二)、國際競爭中的中國

閱讀p129頁材料:

你認為誰說的有道理?說說你的看法。

請你對昨天的中國,今天的中國,明天的中國用一句話來描述:

昨天的中國__。

今天的中國__。

明天的中國__。

1、閱讀P129正文回答,請你簡要說出我國總體國際地位如何?……

2、閱讀P130正文第一段,認識我國國際經濟地位、作用如何?為什么會有這些成就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為世界發展的作用如何?)……

3、閱讀P130正文第二段,總結我國在國際政治中的地位作用如何?(維護世界和平中的作用?)……

閱讀p130頁,查一查

見課件如:國際維和行動、朝核問題六方會談、……

六、板書設計:

1、當今時代的主題是什么?

(一)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

2、影響和平與發展的因素有哪些?最主要的是哪個?

3、時代潮流是什么?

4、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是什么?影響有哪些?我們如何正確對待?

1、總體地位:

在旋轉的世界舞臺上

2、經濟中的地位作用(對發展的作用)

(二)國際競爭中的中國3

、在國際政治中的地位作用(對和平的作用)

七、作業布置:

八:教后小記:

第二框在競爭中和平發展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我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有哪些?

2、面對機遇和挑戰的正確態度和要求是什么?

3、認識開放的中國的對我們青少年的要求和啟示是什么?

(二)能力目標:

在認識我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之后,如何自己得到正確的啟示和要求;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抓住機遇,面對挑戰;我們要樹立全球意識和國家觀念,提高自身素質,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更好地為祖國服務。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機遇和挑戰;青少年的要求和啟示;

2、難點:對青少年的啟示和要求怎樣?

三、教學方法:以講授法為主,討論、交流法等;

四、教學手段和教學準備:學生準備一張世界地圖了解世界地理知識、了解一些有關國家的初步情況用于課堂上的交流每人最起碼準備一個國家;教師做好教學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

1、閱讀P131材料回答思考問題:

(1)世界各國為什么都在抓住機遇發展自己,請你從世界形勢的不同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

(2)對此,我國應該怎么辦?(或者說有什么啟示?)

2、通過上述問題的討論認識我國面臨的戰略機遇有哪些?有同學看書回答理解。

3、我國面臨的嚴峻挑戰有哪些?

由學生回答,同時回憶前框世界發展的趨勢的影響,認識到世界形勢在給我國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使我國面臨嚴峻的挑戰。

4、從相關鏈接的材料上引出問題,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實?說明了什么道理?對我們喲什么啟示?可以讓學生回答討論。從而引出下一個問題的學習。

5、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能否抓住戰略機遇期,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興衰存亡。

(二)開放的中國期盼著我。(對青少年的啟示要求)

1、了解開放的中國對我們的總要求和啟示。P133最后一段全球意識和國家觀念、提高自身素質。

2、學習具體的要求和啟示。從P134-135三個具體的要求和啟示。

(1)走想世界,需要用世界的眼光看問題,從而培養自己的全球觀念。

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了解世界?

你知道這幾天的世界熱點問題和新聞嗎?說出來聽聽。

完成書本上的填空部分;

各自交流一個自己熟悉的、查找的國家的情況。其他同學比較這些國家的不同差異。

(2)走向世界,需要具有平等意識和參與意識。

關于平等意識要注意為什么要有平等意識?應該如何樹立平等意識的啟示、要求?

關于參與意識要注意如何樹立參與意識的啟示、要求?

(3)走向世界,還需要善于學習。(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質)

七年級思想品德課本教案(精選篇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人生理想的分類;我國現階段的共同理想的含義、重要性、我們的正確態度和啟示;

2、三步走戰略的含義和實現情況;

3、總體小康的含義及其局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標、以及與共同理想的關系;

5、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含義及有關的特征,基本要求等等;

(二)能力目標:

1、認識各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現階段的共同理想)的關系,正確把握個人理想與共同理想的關系。

2、通過學習自己可以認識總結全面小康與共同理想的關系;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樹立個人的遠大理想,認識共同理想,為實現個人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努力學習,把自己培養成有用的人才。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共同理想的含義、重要性、啟示;三步走戰略;全面小康的目標;

2、難點:認識個人理想與共同理想的關系;全面小康與共同理想的關系;

現階段的共同理想與共產主義理想的關系。

三、教學方法:

本框以教師講解為主,討論法等

四、教學準備和教學手段:

布置預習任務計算P119的數據;做好教學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說一說:你的人生理想有哪些?由同學們各自交流。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總結人生理想的分類問題。

了解人生理想的具體內容的含義和特征。

1、認識人生理想的分類。

2、認識人生理想中的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社會理想。可以每人談談對未來社會的期望,從這種期望中對共同理想有個切身的理解。

(1)認識共同理想的含義。指出就是實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斗目標。

(2)掌握共同理想的重要性。說明共同理想也是精神動力、精神支撐;

(3)我們青少年應該如何對待個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關系?這個問題可以通過討論來認識。見P117討論(略)

(二)惠及億萬人民的小康藍圖

1、了解我國共同理想實現的三步走戰略。完成下列表格:

步驟

時間目標

經濟目標

人民生活水平目標

實現情況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2、認識人民生活水平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但是還要了解小康水平的含義和表現從而認識總體小康的局限性。

3、閱讀材料P118,認識總體小康的局限性。通過相關鏈接加深認識。

4、認識我國現階段頭20年的奮斗目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1)目標、含義、特征如何?

(2)與共同理想的關系如何?(也體現了它的本質)

(3)可以介紹一下我國的理想(共產主義理想的關系。(注:4——8班不用引入)

算一算:P119的材料數據。認識到即使我國到20__年左右實現了全面小康還是跟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認識到共同理想實現的長期性和艱巨性。

5、認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含義或特征。

六、板書設計:

1、人生理想的分類

2、共同理想的含義、內容

(一)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3、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一、共同理想

4、青少年要真確處理個人理想和共同

共同使命理想的關系

1、三步走戰略

2、實現情況

(二)惠及億萬人民的小康藍圖

3、總體小康的局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標

5、全面小康與共同目標的關系

6、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

七、作業布置:練習冊、試卷、基本練習題等

八、教學后記:

七年級思想品德課本教案(精選篇5)

本單元是本冊教材的第一單元,分為“珍惜新起點”和“把握學習新節奏”從內容的設置上看,重點在于引導學生積極面對新的環境,以愉快的心情接納新的集體、新的老師和同學,更好的適應中學的學習生活。

本單元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更好的適應新集體和新同學,通過自我介紹,同學們的互動活動。在開學兩周的時間里認識全班同學,形成良好的班級風氣,懂得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初步掌握中學的學習方法,適應學習生活。

在教學設計上,運用活動,討論讓同學們談出對中學的感受,通過交流感受,樹立正確的認識事物的觀點。

第一課 珍惜新起點

第一框 新學校 新同學

【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交流彼此的入學感受,珍惜中學的新起點,熟悉新學校,認識新同學。以一種積極的心態面對新的環境,保持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重點和難點】

珍惜新的開始,樹立中學的友誼觀。

【課前準備】

讓學生提前制作個人小檔案,自己設計版面,內容包括自己的姓名,生日,性格,愛好等。

【課時分配】:1~2課時

【教學設計】

導入參天大樹的起點是一粒小小的種子,萬丈高樓的起點是一快平常的基石。七年級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新起點,從這個起點開始,我們將在新的校園里學習,認識新的老師和同學,用自己的雙手共同建設自己的新集體。一些都是嶄新的,珍惜我們的新起點吧。 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進入學習狀態。

活動一:寫一寫進入中學后,你發現在學習生活中很多時候都和我們在小學不一樣,許多讓我們新奇、有趣的事不斷發生,請同學們根據你的體會談談你遇到的新鮮事。寫一寫:我遇到的新鮮事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身邊的變化,為進入初中生活新體驗這一部分的學習做鋪墊。

活動二:介紹你自己內容:每個同學簡單的介紹自己的情況,包括姓名、生日、來自的學校、興趣愛好等。形式:輪流介紹,時間每個人在1分鐘內。(此活動控制在30分鐘內)要求:學生認真聽他人介紹,并盡量多的記住別人的名字和情況。 通過學生自介紹,讓同學之間有更深的了解,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三:小游戲(猜猜他是誰內容:將同學們交上的個人小檔案隨便抽出幾份,給大家念上面的內容,讓大家猜出小檔案的所有者。通過此游戲便于同學記住同學的特點愛好。同時檢查剛才大家聽講的情況。

活動四:小游戲(接名字)內容:由老師隨便叫一個同學的名字,再由他說“我認識了__X”,被叫的同學依次類推,直至將全班的同學都叫到。要求:只能叫沒有叫過的同學的名字,說不出來可以罰個小節目。教師總結:當我們踏入這個新的班級,我們將認識更多的新同學,結交更多的新朋友,并一起在學習生活中分享成長的快樂。目的:通過游戲,讓同學彼此認識。記住同學的名字。

七年級思想品德課本教案(精選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青春期的一些基本的生理和心理常識;了解青春期特有的一些心理矛盾和心理特征

能力目標:能從容面對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正確對待自己的心理變化,自覺減少心理上的混亂與恐慌,增強自我調節能力,促進生理和心理協調發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正確認識人的身體和心理發展變化的規律,擺脫不必要的煩惱和憂慮,正確處理自己的心理矛盾,以積極樂觀的心態迎接青春期的到來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體驗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變化。

教學難點:讓學生能正視自身存在的心理衛生問題,學會解決矛盾,保持心理健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心理測試內容)

心理測試:寫序號,把符合自己的內容的序號寫下來。

1、身體變化,使人騷動不安。

2、喜歡看武俠小說、電影、電視劇等。

3、變得愛頂撞家長。

4、對新鮮事物特別感興趣。

5、對異性產生的好奇和興趣。

6、有心里話不愛跟大人說了,但與好朋友談起來卻沒完沒了。

7、在和他人爭論時,明知是自己錯了,還是要爭下去。

8、喜歡模仿自己崇拜的人。

9、了解自己的身體變化。

10、喜歡在家里、班級或學校表現自己。

想一想:為什么我們變得愛頂撞家長、身體變化而產生騷動不安的情緒、對異性產生異常的好奇和興趣等?

教師總結:青春,帶著一份特殊的邀約,款款而來。在這個時期,我們的身體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我們的內心會面對一些新的問題,我們看待自然和社會的觀點也會有所改變。這一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悄悄變化的我”這個話題。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悅納生理變化

(一)身體變化

活動一:各組同學欣賞自己組員從小到現在不同時期的照片,關注他(她)的變化。

比一比:

(1)不同時期的我們有不同嗎?這說明什么?

提示:變化:伴隨著身體外形的明顯變化,我們的內心世界也發生著變化。這說明了我們開始進入青春期。

(2)閱讀教材P3。青春期是指哪個年齡階段呢?在這一階段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

提示:青春期一般指人的發育過程中,介于兒童期和成年期之間的過渡期。它是繼嬰兒期后,人生第二個生長發育的高峰期。具體表現在:

a、身體外形的變化:身高,體重等;

b、身體內部器官的完善:心臟,肺臟,腦;

c、性機能的成熟。

(二)青春帶來旺盛的生命力

活動二:分享青春期

(多媒體顯示圖片)

說一說:學生說出體驗每種場景的感受。

提示:結合實際場景回答。

教師講述:生理變化帶給我們旺盛的生命力,使我們的身體充滿能量。我們擁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維,對成長充滿強烈的渴望,感覺生活擁有無限可能。

(三)正確對待生理變化

(多媒體顯示煩惱)

青春期里,部分同學生理變化帶來的一些煩惱:

如:

①我的個子怎么沒有別人高。

②我不想出門了,臉上長了痘痘,難看死了。

③體重又漲了,我不能再吃飯了,我要減肥。

④我不敢在公共場所說話了,我的聲音可難聽了。

想一想:

(1)這些學生為什么有這些煩惱?

提示:處于青春期的我們,往往更加關注自己的外表。一些正常的生理現象可能給我們帶來煩惱。

(2)你怎樣幫助這些同學解決煩惱?說出你的理解。

提示:受遺傳、營養、鍛煉、家庭環境、個人因素等影響,我們每個人的生理特征有所不同。我們要正確對待一些與別人不一樣的生理變化。在追求外在美的同時,還要追求內在美,提高品德和文化修養等。

教師歸納:受遺傳、營養、鍛煉等因素影響,我們身體的發育情況各不相同:有的長得快,有的長得慢;有的先長胖,有的先長高。我們要正視身體的變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綻放。不因自己的生理變化而自卑,是我們對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變化,是我們對同伴的尊重。

青春的我們追求美。在追求形體、儀表等外在美的同時,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養,體現青春的內在美。

目標導學二:直面矛盾心理

活動三:自主探究

(多媒體顯示教材P5探究與分享)

思考:

(1)你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嗎?

提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回答。

(2)這些情況的具體表現是什么?

提示:反抗與依賴。產生強烈的成人感,對成人的意見有抵觸情緒,但內心并沒有完全擺脫對他人的依賴。閉鎖與開放。內心活動豐富,但表露于外的東西少,將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容易感到孤獨和寂寞,希望得到關心和理解。勇敢與怯懦。有時勇敢有時怯懦、比較害羞。

教師講述:伴隨生理發育,我們的認知能力得到發展,自我意識不斷增強,情感世界愈加豐富………這些變化讓我們感到新奇,也使我們產生矛盾和困惑,具體表現在:反抗與依賴;閉鎖與開放;勇敢與怯懦。

活動四:對癥下藥

(多媒體顯示情景)

情景一:我每天把自己一天的快樂和煩惱,記錄到自己的日記本里。

情景二:今天和小明鬧得不愉快,心里很煩。放學后,我去操場和別人打球,這讓我忘記了煩惱。

情景三:我個子矮,大家都嘲笑我,所以整天悶悶不樂失去進取心,耽誤了學習。有一天,我看潘長江的專訪,聽他講自己的經歷,他也曾被別人嘲笑身高矮,但是他卻說“濃縮的都是精華”。從此以后,當別人再嘲笑我,我也用“濃縮的都是精華”來反駁他們。我再也不為個子矮而煩惱了。

情景四:同桌把我心愛的鉛筆盒碰到地上,摔壞了。我暗示自己不要著急,同桌也不是故意的,避免了與同桌發生矛盾。

思考討論:

(1)在你出現矛盾心理的時候,你是如何解決矛盾的?

提示:集體活動,尋求他人幫助;轉移注意力;做自己的“心理醫生”。

(2)根據情景,“我”是怎么調節“我”的煩惱的?

提示:情景一是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情景二是參加體育活動,轉移注意力;情景三是自我解嘲;情景四是自我暗示。

教師講述:面對心理煩惱我們可以這樣做:

①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的溫暖中放松自己;

②通過求助他人,學習化解煩惱的方法;

③通過培養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

④學習自我調節,成為自己的“心理保健醫生。”

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和心理變化,我們要正確對待這些變化,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是正常現象。掌握解決心理變化的方法,要根據自己不同的問題選擇不同的方法解決這個時期出現的煩惱,做自己的“心理醫生”。

教學反思

1、情景創設,貼近學生生活,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盡努力為學生創設多種情境的小活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活動起來,讓他們暢所欲言。

2、課堂活動較多,以后還應注意時間的把握,也要注意引導的方法和技巧。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學生感興趣的,同時也是學生有所避諱的。如何引導,方法和技巧很重要。要讓學生認為這種變化是人生的必經階段,作為教師首先就要正確地對待,如果教師都是扭扭捏扭捏的,學生也就會扭扭捏扭捏。

例如,講到“在這一階段(青春期)身體發生哪些變化?”,男女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各不一樣,出現的問題也不一樣,如果讓男女生在一起交流,恐怕也有不便之處;若在課堂上能將男女生分組討論、交流,那么效果會更好。

七年級思想品德課本教案(精選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到在我們的成長中,思維獨立性伴隨著思維的批判性;認識青春期的創造潛能

能力目標:通過動畫等多媒體手段,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對小品地分析中理解獨立;通過自主地感悟及他人的啟發,理解青春不僅僅身體發生了變化,我們的心理也在不斷成熟;通過分組討論、交流合作、教師引導等方式讓學生在參與中逐步解決問題和困惑,有所收獲和感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理解青春期思想和精神方面也會發生變化,在生活中讓自己的思想日漸成熟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對獨立的理解;判斷思維的培養。

教學難點:思維獨立性伴隨著思維的批判性;創造力的開發。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

青春暢想

青春像一座山峰,意味著銳意進取

青春像一鉤彎月,帶給我們無限的詩意。

要求:抽10個學生讀自己課前準好的對青春的暢想。

教師總結:青春讓我們有了驕傲的資本,青春讓我們有了一個一個夢想。在這個時期,我們隨著身體的變化,也會產生一些煩惱,今天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探討“成長的不僅僅是身體”的問題。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發展獨立思維

活動一:欣賞動畫《小馬過河》

思考:

(1)小馬遇到什么問題?它是怎么做的?結果是什么?

提示:過不了河。聽從別人的意見,沒主見。還是沒有過河。

(2)媽媽的話讓它明白什么道理?

提示:做任何事,我們要聽取他人的意見;又要有自己的主見,不斷去嘗試。

(3)故事啟發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應該怎么做?

提示:長大了要不斷去嘗試。

教師講述:青春成長的重要信號一是生理發育,二是與之相隨的還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變化。只有當思想日漸成熟,我們才能真正長大。

活動二:閱讀教材P9探究與分享

想一想:

(1)你同意以上說法嗎?為什么?

提示:根據實際回答。不同或不同意都要給出理由。

(2)你認為初中生的“獨立”是指什么?

提示:行動獨立,思想獨立,對事物有多種見解。

教師講述:步入青春期,我們的獨立意識不斷發展,對問題開始有更多的見解。我們的思維逐漸具有獨立性,對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

活動三:小品表演P10母子對話

討論:

(1)小剛理解的“酷”是什么?

提示:獨特,穿奇裝怪服。

(2)小剛的說法是否體現了思維的獨立性?為什么?

提示:沒有。因為思維的獨立要求要有自己的見解,而不是體現在追求服飾的特別上。

(3)你是如何理解思維的獨立性的?

教師講述:真正思維獨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獨特,而是意味著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同時接納他人合理、正確的意見。

目標導學二:培養批判精神

活動四:情景再現

(多媒體顯示情景)

情景一:老師在黑板上寫字時,寫錯了……

情景二:今天我早早寫完作業了,媽媽下班回家看見我看電視,馬上大發雷霆……

情景三:老師講的知識點我不明白,我利用課間去問老師……

思考:

(1)面對情景一和情景二,你會如何做?

提示:“我”會在課后指出情景一中的老師的錯誤;“我”會跟媽媽講明原因,并說服她繼續讓我看電視。

(2)思維的批判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學生回答:思維的批判性,表現在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達不同觀點,敢于對不合理的事情說“不”,敢于向挑戰。

(3)思維的批判性對我們有什么意義?

教師講述:思維的批判性有助于我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探索解決方案。批判能調動我們的經驗,激發我們新的學習動機,促使我們解決問題,改進現狀。

(4)思維的批判性對我們有什么要求?

教師歸納:批判要有質疑的勇氣,有表達自己觀點、提出合理化建議的能力,還要考慮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樣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決問題。

活動五:閱讀教材P11探究與分享

(多媒體顯示問題)

(1)你如何評價君君和曉琳的建議?

提示:君君的建議太過直白,多少讓人有點接受不了。曉琳的建議很有建設性,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2)如果你是七年級(2)班的同學,你會給班級名片制作活動提出什么建議?

討論:掌握批判的技巧。

提示:批判只針對事情本身,而不攻擊他人;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設性,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目標導學三:開發創造潛力

活動六:閱讀教材P12探究與分享

思考:

(1)你認為四位同學的表現是創造嗎?為什么?

提示:是的。因為他們思維活躍、感情奔放,朝氣蓬勃,充滿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擁有改變自己、改變世界的創造潛力。

(2)我們應該如何開發創造潛力?

提示:創造離不開實踐。社會實踐是創造的源泉,給了我們廣闊的創造空間,激發我們創造的熱情。青春的創造意味著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去嘗試、探索、實踐,通過勞動改變自己,影響世界。

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青春期隨著生理變化,心理也在不斷變化,我們要理解真正長大的含義,能正確對待獨立思維,培養批判精神,開發創造潛力。掌握思維的獨立不是一味地追求獨特,而是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同時接納他人合理、正確的意見。培養批判精神時要敢于質疑,提出自己的觀點,并掌握批判的技巧。青春的我們思想活躍,感情奔放,朝氣蓬勃,充滿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擁有改變自己、改變世界的創造潛力。我們要讓自己的思想日漸成熟,做一名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創造者。

教學反思

1、情景創設,貼近學生生活,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盡努力為學生創設多種活動方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活動起來,讓他們暢所欲言。

2、課堂活動較多,以后還應注意時間的把握。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抽象的,知識點較多,學生理解較為困難。舉例時要多貼近學生生活,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課堂活動和舉例時,要控制好時間,以免沒有時間講解知識點,造成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過于膚淺

294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饶县| 石嘴山市| 蒙城县| 普洱| 麟游县| 罗山县| 镇沅| 宁德市| 唐海县| 武平县| 石首市| 永城市| 渝中区| 甘泉县| 伊宁市| 思南县| 揭阳市| 远安县| 宜阳县| 建德市| 沧州市| 武山县| 望谟县| 武城县| 额尔古纳市| 洪泽县| 莫力| 宁远县| 高阳县| 久治县| 滕州市| 华亭县| 南靖县| 贵阳市| 托克逊县| 天长市| 沅江市| 福海县| 外汇| 怀来县| 玉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