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九年級教案 > 地理教案 >

地理中考復習教案(2023)

時間: 沐欽 地理教案

地理中考復習教案如何寫?現代地理科學是現代科技革命的產物,隨著科技的進步而發展。它的標志是地理定量方法,理論地理科學的誕生和計算機地圖學的出現,地理信息系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地理中考復習教案(2023)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地理中考復習教案(2023)

地理中考復習教案(2023)篇1

(一)分析思路

某地發展工業的條件,一般從以下幾方面來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資源條件;農業基礎(農業可以為工業提供糧食、副食品、原料、勞動力等);交通條件;市場條件;勞動力條件;技術條件;歷史條件;政策條件等9個大的方面。

注:

①在分析某地工業發展條件時,不需要把每個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當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

②分析時應從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兩個大的方面去分析。

(二)舉例

例l:分析我國沿海四大工業基地發展工業的條件是:

(1)均位于我國東部沿海,海運方便,有利于對外開放,鐵路、公路、水運、管道運輸連接國內各地,便于物資、人員、信息交流;

(2)當地及鄰近地區資源或原料豐富,如,遼中南地區的鐵、石油,京津唐地區的煤、鐵、石油、海鹽、棉花等;

(3)京津唐和滬寧杭地區科技力量雄厚,遼中南地區工業基礎好,珠江三角洲靠近港澳臺和東南亞,為僑鄉,有吸引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優勢;

(4)四大基地中有不少的開放城市和經濟特區,享有發展經濟的優惠政策。

例2:上海建立大型鋼鐵企業的有利條件是什么?

上海無煤無鐵,缺乏原料、燃料,它之所以能發展鋼鐵工業具有以下有利條件:

(1)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上海位于長江人海處,居我國大陸南北沿海航運中點,京滬、滬杭兩條鐵路在此相接,是水陸交通樞紐。可以利用便利海運、廉價的河運從內地和國外輸入煤鐵,發展臨海型鋼鐵工業。

(2)接近消費市場。上海市是全國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上海所在的長江三角洲工業區又是我國的綜合性工業區,各種工業的發展需要消耗大量鋼鐵,建立鋼鐵企業,可以就地消費,減少運輸費用,降低成本。

(3)工業用水方便。上海位于長江人海口,大型現代化寶山鋼鐵聯合企業就建立在長江之濱,工業用水極為方便。

(4)技術力量雄厚。上海工業的發展有悠久的歷史,是我國沿海地區老工業基地,知識技術密集,高等教育、科學技術都很發達,能為我國生產高、精、尖、新的產品,為全國鋼鐵企業培養和輸送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

3.傳統工業區與新興工業區興安嶺以西及長城以北的廣大地區主要以游牧業為主。

地理中考復習教案(2023)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

2.了解我國主要的溫度帶以及劃分的標準。

能力目標

1.初步學會分析氣溫形成原因。

2.培養學生判讀分析等值線分布圖的技能。

德育目標

使學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資源,使人和環境相互協調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教學重點

我國氣溫和降水的分布特點及差異。

●教學難點

1.有關氣候圖的分析判讀。

2.溫度帶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的關系。

●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觀察對比等為主的教學方法。

●教具準備

1.投影儀、錄像帶以及有關圖片。

2.繪制有關復合投影片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同學們經常收聽天氣預報,聯系七年級所學地理知識,可以知道天氣方面的要素有哪些呢?在眾多的天氣要素中,氣溫和降水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我國的氣溫分布以及因它而劃分的溫度帶。

(板書)第二節 氣候

(觀看圖片)從圖片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的冬季不僅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同時也有鮮花盛開、綠草茵茵的南國景致。

可見,同是冬季、同是春節期間,我國南北的氣溫和景觀差別很大。

一、南北氣溫的差異

1.冬季南北溫差很大

[講授新課]

(提問)那么在“我國一月份的平均氣溫分布圖”上是否也可以分析出同樣的結論呢?

看《中國1月平均氣溫的分布》圖(圖2.13)

(讀圖觀察)下面同學們仔細閱讀一下代表北半球我國冬季的《中國1月平均氣溫的分布》,怎樣讀懂這幅圖呢?

①搞清圖例和氣溫數值,仔細觀察氣溫遞變有什么規律?(學生答后,教師小結:我國冬季氣溫的空間分布規律是由南向北遞減,即越往北去,氣溫越低)

②海南與黑龍江的漠河氣溫大約相差多少度?

③秦嶺-淮河一線一月平均氣溫大約多少度?

(教師小結)由此可見,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的特點是:越往北去,氣溫越低,冬季南北氣溫相差很大。(板書

地理中考復習教案(2023)篇3

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二章第三節《氣候》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的思路:首先由天氣與氣候的關系引入氣候,再從氣候的兩個最基本的要素(氣溫和降水),進入到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我國氣溫、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與成因的分析,最后由氣溫與降水的綜合特征總結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一、復雜多樣;二、季風氣候顯著。三、多特殊天氣;四、多旱澇災害。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讓學生知道,原來知識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在課堂上,體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運用了多媒體教學。在這節課上充分利用地圖,讓學生讀圖,識圖。善于對地圖的運用,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從課堂效果看,我感覺導入順暢自然,重點難點突出,語言表達流暢,整節課結構緊密,知識傳授嚴謹,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分析與引導上做了適當的設計,從而調動了學生的聽課興趣,學生學習氣氛好。這節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讓學生知道,原來知識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在課堂上,體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不足之處:一些活動課題學生參與的不夠充分,活動氣氛需要加強.學生發表意見時,學生的個體作用發揮的不夠好,不能照顧到更多的學生,有些問題應該放手讓學生研究,給學生更大的探究空間。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加強對學生的培養。

今后的努力方向:學生讀圖、識圖、分析與運用地圖的能力及從地圖上獲取信息的能力還是比較弱,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加強指導學生讀圖培養學生從圖上獲取信息的能力。

地理中考復習教案(2023)篇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地球自轉的運動方向,特征。

了解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2.過程與方法:通過畫圖,讀圖,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地球自轉的基本特征。

2.教學難點:晝夜更替,經度時差產生的原因,地方時差計算方法。

三.教學過程:

引入:同學們學過物理,知道物體是處于不斷地運動之中,地球也是如此。

講解:上節課學習了地球與地球儀,了解了連接南北兩極且穿過地球內部的軸為地軸。

提問:什么是地球自轉呢?(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叫做地球的自轉)

太陽在空中是怎樣運動的?(東升西落)

得出結論: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

提問:太陽東升西落的時間是多長(12小時)

一天的晨昏現象呈現怎樣的規律?(交替,連續)

得出結論:地球自轉的周期為24小時,一天。

提問:由于地球自轉可以導致什么地理現象?(晝夜更替)

分析問題:晝夜更替的原因?

(地球是個不透明的實體,太陽光平行照射,使得地軸兩側,一側亮,一側暗,一側白天,一側黑夜。)

思考:地球自轉其他地理現象。(經度時差)

(地球自轉周期為24小時,轉過360°所以,一小時轉過15°即經度每轉過15°地方時相差一小時)

計算:我國最東端約在135°E,最西端在73°E,當在最東端的地方時是8點時,最西端的地方時是多少?

(135°E-73°E=62° 62°/15°=4.13小時,約4小時8分)

四.板書設計:

地球的自轉

1.概念:地球不停地繞地軸的旋轉運動。

2.方向:自西向東。

3.周期: 24小時(一天)

4.地理意義:晝夜更替

經度時差

5.地方時計算:我國最東端約在135°E,最西端在73°E,當在最東端的地方時是8點時,最西端的地方時是多少?

135°E-73°E=62° 62°/15°=4.13小時,約4小時8分

地理中考復習教案(2023)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我國的民族構成狀況,了解我國一些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特點,理解我國的少數民族政策和民族分布特點。

2、過程與方法:課上通過小組合作,課下通過多種渠道收集有關少數民族的服飾、風土人情和文化的圖文資料,然后進行整理,開拓視野,了解我們祖國豐富的民族文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到我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樹立各少數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維護祖國統一的正確觀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我國的民族構成和分布特點及民族政策。

難點:主要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特點。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視頻引入(視頻內容為多民族舞蹈《大地春暉》),請大家看一段錄。

(講述)前面我們學習了我國人口數量、人口分布的特點,剛才大家也看了視頻,我們知道在我國遼闊的國土上,不僅生活著漢族同胞,還有不少兄弟民族和我們漢族一起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多民族的大家庭

板書:第三節 多民族的大家庭

二、民族構成與數量

【承轉】我們這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到底有多少個民族呢?生(56個)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第一段內容回答屏幕上的問題.請生回答。出示答案教師總結:相對于漢族而言,其他的55個民族在人口數量上處于少數,因此,稱除漢族以外的55個民族為少數民族。

3人口超過四百萬的少數民族有哪些?4人口數量最多的少數民族是?(珞巴族)

出示圖片歸納知識。

三、民族文化

【承轉】師:同學們請你觀察一下手上的人民幣,除了漢字,還有其他文字嗎?想一想這是為什么?對照一下屏幕上的各族文字,看看人民幣上是哪些民族的文字。

學生活動:對照文字。蒙古 維吾爾 藏族 壯族。

【承轉】由于地理環境歷史傳統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各民族在衣食住行節日風俗等生產和生活方面獨具特色。讓我走進民族村去領略他們的風采。

播放圖片

思考:為什么有的民族喜愛_,有的喜歡賽龍舟?師:出示答案。騎馬是北方草原牧區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所需,當地具有良好的_條件,同時,通過_活動能鍛煉提高騎馬的技能因此盛行_。南方地區氣候暖濕,多河湖海灣水域,舟船是當地重要的傳統交通工具,因而人們喜歡賽龍舟。

四、民族分布

【承轉】了解完我國56個民族的人口構成和部分少數民族的文化、風俗習慣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國民族的分布情況又如何呢?

請大家讀課本19頁中國民族分布示意圖.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我國各民族的地區分布狀況是:漢族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等邊疆地區,在這些地區,漢族與各少數民族雜居在一起。我國幾乎沒有一個縣或市的居民是單一民族的。這充分印證了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板書)

五、中國的民族政策

【承轉】我國的少數民族多分布在邊疆地區,那么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我國是如何管理的呢?這就涉及到民族政策問題。請學生讀課本,回答我的民族政策。

課后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了解到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共有56個民族構成,漢族人口最多,約占全國總人口的92%,另外55個民族人口較少,約占全國總人口的8%,被稱為少數民族。,他們雖然人數較少,但同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為祖國的強盛貢獻自己的力量56個民族,猶如56枝花盛開在祖國大地上, 平等互助,親密團結,為祖國的強盛,為中華民族的統一不斷努力,奮發進取。今天的學習就到這里。

地理中考復習教案(2023)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地球儀及其閱讀地圖,使學生記住我國的面積、瀕臨的海洋,主要島嶼、海峽,知道我國的陸疆、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并能正確表述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能力目標:在中國政區圖上找出我國的四至點,并在圖上量算出我國東西和南北之間的大致距離,鞏固學生的比例尺相關知識;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地圖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對我國疆域遼闊、地理位置優越等基本國情的認識,激發愛國熱情,增強保衛祖國領土完整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責任感。

教學建議

關于“中國的疆域”的教材分析

本節中國的疆域是這一章的重點內容,教材首先讓學生從宏觀的角度認識中國,把握中國的位置、范圍。本節知識是學習中國地理的知識基礎,同時通過學習中國的疆域,從地理學科的角度教會學生從空間上認識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借以培養學生空間思維的能力。教材還指導學生學會分析地理位置給中國帶來的影響,特別是地理位置的優越性,這部分內容是體現地理學科應用價值的重要方面,是培養學生地理思維的切入點。因此該節在講授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空間思維的能力和地理意識的養成。

從知識結構看,“從世界看中國”明確中國的半球位置和海陸位置;“我國的疆域”明確中國的國土面積、范圍,利用經緯度確定我國的四端,即經緯度位置;“我國瀕臨的海洋”進一步明確海陸位置關系及海陸組成特點;“陸界和鄰國”明確我國與周邊國家的相對位置關系。

知識點:

從世界看中國 →明確地理位置

我國的疆域 →明確國土面積、領土四端

我國瀕臨的海洋→明確領海、內海、瀕臨的海洋、海岸線及隔海相望的國家、島嶼和半島

陸界和鄰國 →陸界和鄰國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中國的地理位置是本節知識的重點;讀圖用圖是能力培養的重點。

難點:分析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關于“中國的疆域”的教法建議

在本節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聯系學生在以前學過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方法,運用分析、比較、讀圖、談話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充分發揮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作用。注意把握地圖在認識地理位置中的重要作用,選擇合適的地圖充分認識和分析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

在講述我國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時,教師要教會學生分析地理位置的方法,啟發學生從半球圖中分析我國在全球的位置,鞏固用經緯度來確定一個地區位置的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分析我國所處的溫度帶,就容易得出緯度位置的優越性。海陸位置的分布特點,學生從圖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海陸位置不僅影響一個地區的氣候,還對開發海洋資源、海上交通事業等方面有一定影響。這樣不僅講清了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而且也教給學生分析地理位置和評價地理位置的方法。

指導學生閱讀“中國疆域”圖,是學好本節的關鍵。教師一定要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要巡回檢查讀圖的情況,要求學生從開始學習地理就要注意培養正確的讀圖方法。

地理中考復習教案(2023)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嘗試運用地圖分析我國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2.記住我國領土面積,運用地圖查閱我國領土的四至點。

3.能夠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主要島嶼和隔海相望的國家,理解我國既是陸地大國,又是海洋大國。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看圖、讀圖、觀察地球儀,培養學生觀察和讀圖的能力。

2.學會分析和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地理位置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參與意識和學習地理的興趣。

2.通過對我國遼闊的國土、優越的地理位置等知識的學習,激發學生的民自豪感和愛國熱情,增強學生保衛祖國領土完整,實現祖國統一的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了解我國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2.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能夠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瀕臨海洋,主要島嶼和隔海相望的國家,理解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

教學難點

能夠對我國地理位置的判讀和與其他國家位置的比較,理解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教學方法以圖釋文,小組合作,討論分析,鞏固練習,當堂達標。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播放歌曲《大中國》,多媒體展示_、長白山天池、樂山大佛、桂林山水等的圖片。

(引導)伴隨著一首慷慨激昂的祖國贊歌,我們飽覽了祖國壯麗的山河,燦爛的文化,優美的景觀。作為華夏兒女,我們每個人都熱愛自己的祖國,都熱愛這個和諧幸福的大家庭————中國。今天我們共同走進中國。學習第一節《疆域》。

二、展示學習目標

多媒體展示本課學習目標,提示學生進行閱讀和理解,帶著目標學習,能使學習更有針對性。

三 、我找我家——中國的地理位置

(過渡)同學們,初一我們學過可以從哪幾個主要方面描述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呢?讀圖結合課本第三頁,完成下列問題。

1.從半球位置看,我國位于____半球(南、北),____半球(東、西)。

2.從緯度位置看,我國領土_______跨緯度廣,北回歸線穿過我國____部,我國陸地大部分位于_______帶,南部小部分位于____帶。

3.從海陸位置看,我國東臨_______洋,西靠______大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我夸我家——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知道(過渡)那我國的位置好不好?“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下面請同學們結合課本第四頁圖文,完成合作探究題。

1.比較我國與俄羅斯、印度尼西亞的緯度位置,說說我國緯度位置的特點。第1組解決

2.比較我國與日本、蒙古的海陸位置,說說我國海陸位置的特點。第2組解決

3.議一議,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填表)

中國位置的優越性

(提升)通過對我國地理位置的分析,請同學們總結分析一個地區位置的方法?回憶前面的知識,討論得出:從所在半球、所處緯度和海陸位置三方面進行分析。進行小結。

(過渡)學習完中國的地理位置,我們下列了解我國遼闊的疆域

我贊我家——遼闊的國土

每天,當我國東部的烏蘇里江晨曦初露的時候,西部的帕米爾高原還是星斗滿天的夜晚。_

每年農歷立春前后,我國北方的松嫩平原還是冰天雪地的時節,南方的海南島已經春意盎然。

請同學們議一議為什么會出現那么的差異。

展示我國疆域和領土四至點.

分成兩個小組:

小組1填寫最南端(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和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計算相隔緯度(大約49°)

小組2填寫最東端(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交匯處)和最西端(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計算相隔經度(大約62°)

(過渡)我國遼闊的疆域周圍有許多陸地鄰國和海洋,下面就一起認識我國的鄰國和海洋

我贊我家——填我國土

1..我國幅員遼闊陸地面積約_____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____位。我國陸上國界線長____萬多千米,與____個國家接壤。我國大陸海岸線長____萬多千米,與____個國家隔海相望。

2. 我國大陸瀕臨的海洋從北向南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被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所環抱的______海,以及海南島和雷州半島之間的______海峽是我國的內海。

3.我國面積的島嶼是______島,其東面直接瀕臨______洋;我國第二大島是______島。

我贊我家——歡樂旅行

開展祖國邊境游的活動進行比賽。小組1沿著陸地邊界走,小組2沿海海岸線走,都從中國和朝鮮的交界處開始,分別匯報沿途的見聞。

小組1:沿途能夠見到的國家依次是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和越南等14個國家。

小組2:沿途經過了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四個海洋,看到了隔海相望的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和印度尼西亞6個國家。還看到了我國的臺灣島和第二大島嶼——海南島

采用分組比賽的形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其中,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和學生能力的培養

材料分析

20__年4月1日8時36分,美_用偵察機向我國三亞外海抵近偵察,我軍某部派兩架飛機對美軍進行跟蹤監視,9時07分,中方飛機在離我領海104海里處正常飛行,美機突然大動作轉向,撞我一部飛機尾部,致使我機失控墜海,飛行員王偉英勇犧牲。美機肇事后,未經中方允許闖入中國領空并降落中國機場。

1.從材料中議一議美機的行為。

2.王偉有什么值得你學習的地方?作為中學生的我們現在怎么做?

以“我的收獲”為題,組織學生對本節內容進行回憶和總結。教師適當補充。給2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思考和總結,然后采用個人發言的形式進行“我的收獲”活動讓學生總結內容,能使學生養成回憶整理知識的習慣

課后小結

本課內容相對比較簡單,因此學生理解和掌握難度不是很大,其關鍵是通過學習本課內容,要求學生掌握分析一個地區地理位置的方法,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獲得方法和能力方面的提升,有利于后面內容的學習。還有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也是一個重點,要通過圖片展示和講解培養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和捍衛祖國領土完整的觀念。

369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山市| 尉犁县| 六盘水市| 新民市| 台南市| 定远县| 湟源县| 大余县| 莎车县| 抚顺县| 多伦县| 祥云县| 黄陵县| 满洲里市| 公主岭市| 南阳市| 万宁市| 惠州市| 溧水县| 鄂州市| 皮山县| 革吉县| 溆浦县| 驻马店市| 长葛市| 金华市| 东丰县| 蒲城县| 信宜市| 达拉特旗| 高雄县| 栖霞市| 任丘市| 长宁县| 平邑县| 陇川县| 大城县| 华安县| 大埔县| 河北省| 滦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