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優質課教案
在教學實踐中,教案的編寫對于學生掌握系統知識至關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打造出高質量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幼兒園科學優質課教案,僅供參考。
幼兒園科學優質課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人與環境的依存關系,逐漸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
2.能用連貫的語言表述自己的見解,愿意與同伴和老師進行積極的交流。
活動準備
1.圖片若干
2.錄像帶(錄有美麗大自然的風景)
3.錄音帶(地球的自述)
4.被污染和美麗的地球。
活動過程
(一)觀賞美麗的家園
1.師:前些天,我們小朋友已經一起討論過關于地球和人的關系,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關于地球上美麗風景的電視片。
2.你們剛才看了電視:感受到地球上那些地方是很美的?
3.你們去過那些地方,也感受到地球的是很美的?
師:美麗的地球是我們大家的家,可是在這么美的地球的有些地方,卻被我們有些人不適當做法而遭到了破壞,所以,地球和人一樣,也會生病,前幾天你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找過地球上的哪些地方生病了?能不能介紹給大家聽聽?
(二)了解地球正在遭受的種種危害
1.請個別幼兒說說地球上的哪些地方生病了?
2.幼兒向客人老師介紹并分散貼圖片,自由交流。
過渡:原來汽車排放廢氣、破壞綠化等會使地球生病,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聽聽地球是怎樣說的?
3.聽錄音:我是一個生病的地球,最近幾年,我身上的病越來越多了,我的空氣中有許多細菌,使空氣受到污染,我的海水、湖水、都變了顏色,不再是藍藍的大海,清潔的河流,我的森林變得光禿禿了,有的樹葉也長不出來了,鳥兒沒有了自己的家,唉,我真難過呀!
(三)接龍游戲:尋找為地球治病的方法(出示生病的`地球)
師:我們有什么辦法讓地球的病好起來呢?
幼兒分兩組競賽,說出一個方法,教師拿掉一塊被污染的地球,露出美麗的地球。
(四)小結:
小朋友已經想出了許多治病的辦法,但是地球還有許多病,還有很多治病的辦法大家不知道,請你們回去再看看新聞、報紙或問問爸爸媽媽,讓大家把地球的病一治好,好嗎?
活動反思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的利用圖片,讓幼兒去看、去想、去說,他們說到環境污染對我們人類的危害講了很多我出乎意料的事,比如有一個小朋友說:“我們都住在地球上,不保護好它,我們都會沒命的。”……
在如何保護環境的問題上,很多小朋友都能想出很多的方法,有的甚至超越現實說要發明一些東西來保護地球。
幼兒園科學優質課教案篇2
課程名稱:
《地球生病了》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幼兒了解地球的環境污染問題,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討論和實踐,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幼兒對地球的熱愛之情,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讓幼兒了解地球的環境污染問題,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難點:如何讓幼兒理解環境污染的.危害,激發他們的環保意識。
教學方法:
1.講授法:講解地球的環境污染問題,以及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觀察法:讓幼兒觀察一些環境污染的圖片或視頻,讓他們直觀地感受環境污染的嚴重性。
3.討論法:讓幼兒討論如何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培養他們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4.實踐法:組織幼兒進行一些環保實踐活動,如垃圾分類、節約用水等,讓他們在實踐中體驗環保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思考我們的地球現在面臨哪些環境問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新課講授:詳細講解地球的環境污染問題,以及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3.觀察討論:讓幼兒觀察一些環境污染的圖片或視頻,讓他們直觀地感受環境污染的嚴重性。
4.小組討論:讓幼兒討論如何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培養他們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5.實踐活動:組織幼兒進行一些環保實踐活動,如垃圾分類、節約用水等,讓他們在實踐中體驗環保的重要性。
6.小結與作業: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布置課后作業,鞏固所學知識。
教學反思:
1.在講解環境污染問題時,部分幼兒可能會感到困惑或恐懼,需要教師耐心引導,幫助他們理解問題的嚴重性。
2.在實踐活動環節,部分幼兒可能對環保實踐活動的規則不熟悉,需要教師及時指導,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
3.課后可以通過布置作業、組織討論等方式,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幼兒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和實踐能力。
幼兒園科學優質課教案篇3
一、教學目標
1.讓幼兒了解地球生病的原因,如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
2.培養幼兒熱愛地球、保護環境的意識。
3.培養幼兒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內容
1.通過講述地球生病的故事,引導幼兒關注地球環境問題。
2.通過觀察圖片、討論等方式,讓幼兒了解地球生病的原因。
3.通過游戲、實踐等方式,讓幼兒學會保護環境的方法。
三、教學過程
1.導入:老師講述一個關于地球生病的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
故事大意:地球上的森林被砍伐,河流被污染,空氣變得渾濁,動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脅,地球生病了。
2.新課呈現:
(1)展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地球生病的現象。
圖片1:森林被砍伐,樹木稀少;
圖片2:河流被污染,水質變差;
圖片3:天空被霧霾籠罩,空氣渾濁。
(2)引導幼兒討論地球生病的原因。
提問:你們覺得地球為什么會生病呢?
引導幼兒從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方面進行思考。
3.活動操作:
(1)分組討論: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讓他們討論如何保護地球,減輕地球的病痛。
(2)游戲實踐:組織幼兒進行“環保小衛士”游戲,讓他們在游戲中學會保護環境的方法。
游戲規則:老師給出一些環保行為的圖片,如節約用水、垃圾分類等,幼兒根據圖片說出相應的環保行為,正確的幼兒可以獲得獎勵。
4.小結反思:
(1)讓幼兒分享自己在游戲中學到的環保方法。
(2)引導幼兒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環保行為。
(3)總結本次課程的內容,強調保護地球、愛護環境的重要性。
四、教學反思
1.優點:
(1)本節課通過講述地球生病的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激發了他們的環保意識。
(2)通過觀察圖片、討論等方式,讓幼兒了解地球生病的原因,培養了他們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游戲、實踐等方式,讓幼兒學會保護環境的方法,提高了他們的實踐能力。
2.不足:
(1)在引導幼兒討論地球生病原因時,部分幼兒思維受限,未能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今后需要引導他們放開思維,勇于表達。
(2)在游戲實踐中,部分幼兒對環保行為的理解不夠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這方面的引導和教育。
幼兒園科學優質課教案篇4
課程名稱:
《地球生病了》
教學目標:
1.讓孩子們了解地球的環境問題,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讓孩子們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
3.引導孩子們思考如何保護地球,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
教學準備:
1.地球儀一個。
2.各種環境問題的圖片和視頻。
3.一些關于環保的知識卡片。
教學過程:
1.引入課題:老師拿出地球儀,告訴孩子們我們今天的主角就是地球。然后給孩子們講一個故事,故事中地球因為人類的`不愛護而生病了,讓孩子們產生興趣。
2.講解地球的環境問題:老師逐一展示各種環境問題的圖片和視頻,讓孩子們了解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和影響。
3.討論如何保護地球:老師引導孩子們討論如何保護地球,讓他們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
4.游戲環節:老師組織孩子們玩一個名為“地球醫生”的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體驗保護地球的重要性。
5.總結課堂:老師總結孩子們的討論結果,強調保護地球的重要性,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行動。
教學反思:
這堂課的效果非常好,孩子們都非常投入,積極參與討論和游戲。他們對于地球的環境問題表現出了極大的關心,提出了很多有趣的建議。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關注環保主題,讓孩子們從小養成保護環境的意識。
幼兒園科學優質課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
1.讓幼兒了解地球生病的原因,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垃圾處理不當等。
2.培養幼兒熱愛地球、保護環境的意識。
3.培養幼兒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內容
1.通過講述地球生病的故事,引導幼兒關注地球環境問題。
2.通過觀察圖片、討論等方式,讓幼兒了解地球生病的原因。
3.通過游戲、實踐等方式,讓幼兒學會保護環境的方法。
三、教學過程
1.導入:老師講述一個關于地球生病的故事,引導幼兒關注地球環境問題。
2.新課呈現:
(1)觀察圖片,了解地球生病的原因。
老師展示一些關于空氣污染、水污染、垃圾處理不當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討論,了解地球生病的原因。
(2)討論:地球生病了,我們應該怎么辦?
老師引導幼兒討論如何保護環境,提出一些建議,如節約用水、垃圾分類、植樹造林等。
3.活動:分組進行環保游戲。
(1)分組: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每組4-5人。
(2)游戲:每組根據老師的提示,完成一項環保任務,如用廢舊物品制作手工、模擬垃圾分類等。
(3)展示:每組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環保經驗。
4.小結:總結本次活動的'收獲,強調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四、教學反思
1.優點:
(1)通過講述故事、觀察圖片等方式,引發幼兒對地球環境問題的關注。
(2)通過討論、游戲等活動,培養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和方法。
(3)教學過程中,注重幼兒的參與和互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2.不足:
(1)在講解地球生病原因時,部分圖片可能過于復雜,幼兒難以理解。可以考慮使用更簡單、直觀的圖片進行說明。
(2)環保游戲環節,部分幼兒可能對游戲內容不感興趣,需要調整游戲設計,增加趣味性。
(3)在總結環節,可以引導幼兒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行為。
幼兒園科學優質課教案篇6
活動名稱:
地球生病了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孩子們了解地球的環境問題,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知道這些問題的嚴重性。
2.技能目標:通過實驗和觀察,讓孩子們學會如何保護環境,減少污染。
3.情感目標:培養孩子們愛護地球、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教具:地球儀、污染源模型、污染后的地球模型、環保標志等。
2.學具:小瓶子、水、染料、紙巾等。
活動過程:
1.導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引導孩子們進入主題。例如,可以講一個關于地球生病的故事,讓孩子們理解環境污染的嚴重性。
2.講解:向孩子們介紹地球的環境問題,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解釋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和影響。
3.實驗:讓孩子們進行一個小實驗,將水和染料混合,模擬水污染的過程。通過觀察實驗結果,讓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到污染的嚴重性。
4.討論:讓孩子們討論如何保護環境,減少污染。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如“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保護地球?”、“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做起?”等,引導孩子們積極思考。
5.總結:總結孩子們的討論結果,強調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鼓勵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節約資源、減少污染。
6.作業:讓孩子們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做一些保護環境的事情,如垃圾分類、節約用水等。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孩子們積極參與,對環境污染的`問題有了一定的認識。在實驗環節,孩子們通過親自操作,直觀地感受到了污染的嚴重性,這對他們形成環保意識非常有幫助。在討論環節,孩子們積極發言,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建議,這說明他們已經將所學知識應用到了實際生活中??傮w來說,本次活動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幼兒園科學優質課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1.讓幼兒了解地球生病的原因,如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
2.培養幼兒熱愛地球、保護環境的意識。
3.培養幼兒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內容
1.地球生病了: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問題。
2.如何保護地球:節約用水、用電,垃圾分類,綠化環境等。
三、教學過程
1.導入:通過觀察地球圖片,引導幼兒談論地球的美麗。然后告訴幼兒地球現在生病了,讓幼兒產生關心地球的情感。
2.新課呈現:通過講述地球生病的原因,引導幼兒了解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問題。并讓幼兒思考如何保護地球。
3.實踐操作:分組進行實踐活動,如節約用水、用電,垃圾分類等。教師在此過程中給予指導和鼓勵。
4.小結反思:讓幼兒分享實踐活動的感受,引導幼兒總結保護地球的方法。教師對本節課進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教育幼兒關愛地球。
四、教學反思
1.優點:
(1)本節課通過講述地球生病的原因,引起幼兒的.共鳴,激發了幼兒關愛地球的情感。
(2)實踐活動讓幼兒親身參與,培養了幼兒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小結環節讓幼兒分享感受,加深了對保護地球方法的理解。
2.不足:
(1)在講解地球生病的原因時,可能過于復雜,導致部分幼兒難以理解。
(2)實踐活動的時間較短,部分幼兒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操作。
(3)在小結環節,教師的引導作用不夠明顯,需要加強。
針對以上不足,今后的教學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簡化講解內容,用更生動形象的語言讓幼兒更容易理解。
(2)合理安排實踐活動時間,確保每個幼兒都能充分參與。
(3)在小結環節,教師要積極引導,幫助幼兒總結和鞏固知識。
幼兒園科學優質課教案篇8
活動名稱:
地球生病了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要保護環境,愛護地球。
2.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幼兒理解垃圾污染的危害,學會垃圾分類。
3.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
1.地球儀一個,各種顏色的垃圾模型若干。
2.垃圾分類箱四個,分別標記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活動過程:
1.導入環節: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地球儀,告訴幼兒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我們要愛護它。然后,教師講述一個故事,讓幼兒了解地球生病的`原因。
2.游戲環節:教師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每組幼兒輪流扮演地球醫生。每組幼兒需要將各種顏色的垃圾模型分類投放到相應的垃圾分類箱中。如果投放正確,地球醫生就可以給地球治??;如果投放錯誤,地球醫生就需要重新學習垃圾分類的知識。
3.討論環節: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何保護地球,如何讓地球恢復健康。幼兒可以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4.總結環節:教師總結幼兒的想法和建議,強調保護地球的重要性,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
活動反思:
這節科學課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垃圾分類的知識,培養了他們的環保意識。在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表現出了很高的學習興趣。但是,也有一些幼兒在垃圾分類方面還存在一些困難,需要教師在課后進行進一步的輔導和幫助。
幼兒園科學優質課教案篇9
一、教學目標
1.讓幼兒了解地球的環境問題,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培養幼兒熱愛地球、保護環境的意識。
2.通過觀察、討論、實踐等方式,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思考力和實踐能力。
3.培養幼兒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幼兒溝通交流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讓幼兒了解地球的環境問題,培養保護環境的意識。
2.教學難點:引導幼兒從生活實例中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PPT、圖片、視頻、實物等。
2.幼兒準備:收集關于環境污染的圖片、新聞等。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教師播放一段關于環境污染的視頻,引導幼兒討論視頻中的環境問題。
2.新課導入:教師展示PPT,介紹地球的環境問題,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3.活動一:分組討論
(1)教師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每組討論一個環境問題。
(2)每組選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討論結果。
4.活動二:實踐活動
(1)教師組織幼兒進行實踐活動,如制作環保標語、清理垃圾等。
(2)教師引導幼兒總結實踐活動的收獲。
5.活動三:情景劇表演
(1)教師組織幼兒分角色表演情景劇,講述如何保護環境的故事。
(2)教師引導幼兒總結情景劇表演的'收獲。
6.小結:教師總結本節課的內容,強調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鼓勵幼兒從身邊做起,為地球治病。
五、教學反思
1.教學內容方面:本節課的內容貼近幼兒生活,易于理解,但在講解環境問題時,部分幼兒可能難以理解,需要教師用更簡單易懂的語言進行解釋。
2.教學方法方面:通過分組討論、實踐活動、情景劇表演等多種方式,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但在實踐活動中,部分幼兒可能會出現安全問題,需要教師加強安全意識的培養。
3.教學效果方面: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幼兒對地球的環境問題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如何將這種認識轉化為實際行動,還需要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導和培養。
幼兒園科學優質課教案篇10
活動名稱:
地球生病了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要愛護和保護地球。
2.通過實驗讓幼兒理解污染對地球的影響。
3.培養幼兒環保意識,養成節約用水、用電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地球儀一個
2.水、染料、透明塑料袋、塑料瓶、吸管、報紙、畫筆、紙張等實驗材料
3.視頻:地球生病的原因和影響
活動過程:
一、導入環節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住在哪里嗎?(引導幼兒回答:地球)那你們知道地球是什么樣子的嗎?(展示地球儀,讓幼兒觀察地球的形狀和顏色)
二、主體環節
1.教師:現在,我要給地球做一個小小的“手術”,你們想看嗎?(引導幼兒回答:想)
2.教師用染料和水混合,然后將地球儀放入水中,讓地球儀慢慢染上顏色。
3.教師:你們看,地球變成了什么樣子?(引導幼兒回答:地球變臟了)
4.教師:為什么地球會變成這個樣子呢?(播放視頻:地球生病的原因和影響)
5.教師:現在,我要教你們一個好玩的游戲,你們想玩嗎?(引導幼兒回答:想)
6.教師帶領幼兒進行實驗:將透明塑料袋裝滿水,然后用報紙包住塑料袋,用畫筆在報紙上畫上圖案,最后將塑料袋放入水中,讓幼兒觀察圖案的變化。
7.教師:你們看到了什么?(引導幼兒回答:圖案變模糊了)
8.教師:為什么圖案會變模糊呢?(引導幼兒回答:因為水污染了)
9.教師:那我們怎么做才能保護地球呢?(引導幼兒回答:節約用水、用電,不亂扔垃圾,保護環境)
三、結束環節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地球生病了的故事,希望大家都能記住這個故事,保護我們的地球媽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觀察和實驗,理解了污染對地球的.影響,培養了他們的環保意識。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的參與度很高,他們對實驗結果感到非常驚訝,這也激發了他們對環保的興趣。但是,也有一些孩子在活動中過于興奮,需要老師在活動中適時地引導和調控。總的來說,本次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幼兒園科學優質課教案篇11
一、教學目標
1.讓幼兒了解地球生病的原因,如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
2.培養幼兒熱愛地球、保護環境的意識。
3.培養幼兒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內容
1.通過故事《地球生病了》引入話題,讓幼兒了解地球生病的原因。
2.通過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展示地球生病的表現,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垃圾堆積等。
3.引導幼兒討論地球生病的危害,如影響人類健康、動植物生存等。
4.探討地球生病的解決方法,如節約用水、垃圾分類、減少污染等。
5.通過實踐活動,讓幼兒親身參與環保行動,如制作環保手工、參與垃圾分類等。
三、教學過程
1.導入:老師講述故事《地球生病了》,引發幼兒對地球生病的關注。
2.新課呈現:通過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展示地球生病的.表現和危害。
3.討論交流:引導幼兒討論地球生病的原因和解決方法,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4.實踐活動:組織幼兒進行環保手工制作和垃圾分類等活動,讓他們親身參與環保行動。
5.總結反思:讓幼兒分享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和收獲,引導他們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護地球。
四、教學反思
1.優點:
(1)本節課通過故事引入話題,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和好奇心。
(2)多媒體手段的運用,讓幼兒更直觀地了解地球生病的表現和危害。
(3)實踐活動的設置,讓幼兒親身參與環保行動,培養了他們的實踐能力。
2.不足:
(1)在討論環節,部分幼兒表現出較低的參與度,需要老師加強引導和鼓勵。
(2)實踐活動的時間較短,部分幼兒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完成作品,需要在后續課程中加以補充和完善。
3.改進措施:
(1)在討論環節,老師要關注每個幼兒的發言,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提高他們的參與度。
(2)在實踐活動中,老師要適時給予指導和幫助,確保每個幼兒都能完成作品。同時,可以將實踐活動與日常課程相結合,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環保行為。
幼兒園科學優質課教案篇1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幼兒了解地球生病的原因,如污染、破壞等,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能力目標: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讓他們能夠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環境。
3.情感目標:激發幼兒對地球的熱愛之情,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讓幼兒了解地球生病的原因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難點:如何讓幼兒理解并關心環境保護問題。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通過播放一段關于地球生病的視頻,引起幼兒的興趣和關注。
2.講解地球生病的原因:教師向幼兒解釋什么是地球生病,以及導致地球生病的主要原因,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3.引導幼兒思考:讓幼兒討論如何保護地球,減少污染,提出自己的建議。
4.實踐活動:組織幼兒進行垃圾分類、節約用水等環保活動,讓他們親身體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5.總結與反思: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提醒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關注環保,做一個有責任感的小公民。
四、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討論,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觀點。同時,要關注每個幼兒的表現,對于表現好的幼兒給予表揚,對于需要改進的地方給予指導。此外,還要注重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幼兒在實踐中體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幼兒園科學優質課教案篇1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地球環境被污染的嚴重性。
2、增強環保意識,知道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做起,保護地球。
3、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點:比較全面的了解認識到環境污染的知識。
活動難點:把想法付諸到行動。
活動準備:環境污染圖片,地球圖片。
活動過程一、出示地球圖片,導入活動主題。
1、出示污染環境的圖片。
師:這是什么?地球上有什么?我們居住在地球上開心嗎?可是你看地球怎么了?它的表情怎樣?
教師小結:我們的地球生病了,他很痛苦,因為他很多地方都受傷害了。
二、出示環境污染的圖片,讓幼兒了解垃圾對環境所造成的危害。
1、出示垃圾的圖片。
師:有垃圾的地方會給人們什么感覺呢?垃圾對環境有什么影響呢?對人類、動物、植物有什么危害呢?
2、幼兒討論回答。老師根據圖片簡單小結。
三、激發幼兒討論關愛地球的'方法。
1、組織幼兒討論關愛地球的方法。
師:地球生病了,有了這么多不好的想象,我們住在上面會怎樣呢?怎么辦?如何幫助地球治病呢?
2、引導幼兒分組討論解決地球危機的方法。
教師總結:盡量不用一次性用品,包括不用一次性的紙巾,不用一次性的筷子等;可以再次使用的東西要再次使用,不要隨意扔掉;將垃圾扔在指定的地方,不任意亂扔。
四、集體交流,總結。
剛剛我們想了許多方法。但地球之所以會生病,和我們平時的生活是分不開的。我們如果要治好地球的病,就要從自己做起,然后還要告訴爸爸媽媽、鄰居、好朋友等許多人,讓大家一起注意自己的行為。治好了地球的病,我們也就能更好地在地球上生活了。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孩子們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來,和老師、同伴一起討論和想辦法來保護我們的地球,孩子回答的興致很高。通過此次活動孩子們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的行為明顯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