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教案范文
在教育崗位上辛勤工作的教師,經常需要著手教案的編制,這不僅能夠促進教學經驗的積累,還能助力教學水平的持續提升。那么,編寫教案有哪些技巧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天氣預報教案范文,僅供參考。
天氣預報教案范文(精選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天氣預報中的主要信息,知道天氣變化與人們生活之間的關系,學會根據天氣及時增減衣服。
2、嘗試用多種方式記錄天氣,能用連貫的語言播報天氣。
3、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提前觀看電視中的天氣預報,豐富有關天氣預報的經驗。
2、本地當天的天氣信息圖片,天氣符號圖片、背景音樂:教師教 學資源。
3、紙、筆每人一份。
4、《我是天氣預報員》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聯系幼兒生活,組織談話活動,了解天氣預報中的主要信息。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今天穿的是什么衣服,為什么要這樣穿,引出天氣預報。
(2)請幼兒說一說從哪里能預先知道天氣。
小結:我們可以通過看電視、電腦、手機、報紙、和聽廣播等方法預先知道天氣。
(3)出示本地當天的天氣信息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了解當天的天氣情況和天氣預報中的主要信息。
根據需要可設計以下提問:如濟南表示什么?10月15日表示什么?晴表示什么?12—24表示什么?北風3—4級表示什么?
小結:天氣預報主要告訴人們的信息有城市、日期、天氣、溫度、風力、方向等。
2、認識天氣符號,了解其代表的'天氣情況。
3、了解天氣變化與人們生活之間的關系,知道天氣預報對我們生活的幫助。
(1)請幼兒回憶一下平時在家里還有誰關注天氣預報,并說說為什么我們大家都要關注天氣預報。
(2)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如何根據天氣變化做準備,如增減衣物或準備雨具,天氣預報給我們帶來那些幫助。
(3)出示冬暖式大棚,司機、游客等圖片,知道更多的人們在關注天氣預報,進一步感知天氣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小結:天氣預報可以提醒我們根據天氣的變化增減衣服,也可以根據天氣的情況決定是否出行,還可以提前知道一些惡劣天氣,提前做好防護準備。
4、請幼兒設計天氣預報表,嘗試用多種方式記錄天氣。
提醒幼兒用數字、符號表示各種天氣情況。
5、游戲:看天氣做動作。
教師隨機出示天氣符號圖片,幼兒作相應動作。如出示晴天,幼兒做出跑步跳繩等動作:出示雨天,幼兒做出打傘的動作。
活動延伸:
1、 為幼兒提供氣溫統計表,請幼兒每天堅持觀察,并做好一周的天氣記錄。
2、 每天利用生活環節,組織幼兒開展“我是天氣預報員“的活動,請幼兒在背景音樂中播報當天的天氣預報。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天氣預報教案范文(精選篇2)
一、天氣預報的重要性
【啟發引導】同學們是不是每天都收聽或收看天氣預報,什么新聞媒體刊登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的內容有哪些?請同學們看錄像后回答天氣預報的主要內容有什么、什么叫天氣預報?
【錄像】某日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節目。
學生看過錄像,討論、回答問題。
【啟發提問】從錄像中看到中央電視臺在播放天氣預報時,最先出現在屏幕上的是一張什么圖?這幅圖是如何獲得的?你認為從上面能獲得什么信息?
【展示圖片】展示衛星云圖的掛圖、照片,或錄像機中的衛星云圖鏡頭,也可讓學生看課本封底的衛星云圖照片。
同學討論、回答。
二、衛星云圖
【教師總結】衛星云圖是在衛星上拍攝的圖片,是由氣象衛星給地球大氣拍攝的圖像。從圖4。1可以看到氣象衛星把攝取的圖像信號發射到地面,通過地面接收系統接收并顯示出圖片,得到一張衛星云圖。
在衛星云圖上,有藍色、綠色和白色三種不同顏色表示的區域。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云雨區。而且白色愈濃,表示云層愈厚,云層下面往往下雨就愈大。因此,衛星云圖可以真實地顯示出云雨區的位置、分布,尤其是能直觀看到臺風、寒潮、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的位置、強度及其變化情況,從而準確地做出天氣預報。
【板書】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云雨區,白色愈濃,云層愈厚
【學生讀圖判別回答】請同學們閱讀課本封底的衛星云圖照片,判別下列不同地區的天氣狀況。
1.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是什么天氣?(晴天)北京附近是什么天氣?(多云或陰天)
2.長江中下游地區是什么天氣?(多云或陰有雨)
3.范圍較大的降水云區出現在什么地方?(江南和華南)
【轉折過渡】電視臺播放天氣預報節目時,在衛星云圖以后,緊接著電視屏幕上出現的是什么圖?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電視屏幕上出現的是天氣形勢圖和天氣預報圖。
三、天氣預報圖
【展示圖片】城市天氣預報圖(掛圖或投影片)。
【指圖講述】在天氣預報圖上,用各種各樣天氣符號表示各地不同的天氣狀況。只要認識了這些天氣符號,同學們就能看懂這種簡易的天氣預報圖,從而就能預知自己想要知道的某一城市的天氣狀況。
【練習】教師在圖上任意指出某個城市的天氣符號,請學生說出它的天氣。
因此,認識天氣符號,是讀天氣預報圖的關鍵。
【板書】 1.天氣符號
【展示板圖】城市天氣預報常用天氣符號。
【指導學生讀圖】請同學們按下列順序識別各種常見的天氣符號:
(1)晴天、多云、陰天的符號;
(2)小到中雨、大雨暴雨、雷雨、陣雨、冰雪、雨轉晴的符號;
(3)小雪、中雪、大雪、雨夾雪的符號;
(4)霧、霜凍符號;
(5)冷鋒、暖鋒、臺風的符號;
(6)風向、風力的表示方法。
【講述】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教師邊畫圖邊講解),用符號表示就是:風桿上的小橫道叫風尾,風桿上畫有風尾的一方,即指示風向,標在風桿的左側。風級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風尾,風力是2級,二道風尾是4級風,一個風旗表示8級風。
學生練習風向、風力的'表示方法。
【講評練習情況】
【轉折過渡】在識別天氣符號的基礎上,同學們才能正確判讀城市天氣預報圖。
【板書】 2.城市天氣預報圖
【讀圖】閱讀城市天氣預報圖(課本圖4。3)。由教師和同學們合作,當天氣預報節目播音員:教師報完城市地名后,由學生回答當地的氣溫、降水等天氣狀況。
【小結】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收聽、收看天氣預報的內容,主要有兩個重點知識,一是如何閱讀衛星云圖,二是認識常用的天氣符號和簡易天氣預報圖的判讀。
【復習鞏固】選作復習題,做本節末的第1~3題。
【布置作業】要求學生收聽、收看當地氣象臺、站發布的天氣預報,并把本地的天氣預報內容記錄下來。
板書設計
第四章中國的天氣和氣候
第一節收聽天氣預報
一、天氣預報的重要性
二、衛星云圖
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云雨區,白色愈濃,云層愈厚
三、天氣預報圖
1.天氣符號
2.城市天氣預報圖
天氣預報教案范文(精選篇3)
設計意圖:
孩子們對風、雨、雪、虹、雷鳴、閃電等自然現象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我設想通過這一活動,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觀察自然現象,關心周圍事物的變化,培養幼兒對大自然的濃厚興趣。
活動目的:
1、 培養幼兒觀察氣象的興趣。
2、 教會幼兒形象地記錄氣象的方法。
活動準備:
1、 事先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收看每日的天氣預報。
2、 錄有天氣預報的磁帶一盒。
3、 紙、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氣象。
帶領孩子到戶外觀察天氣,讓幼兒議議、講講今日的天氣情況。
二、學習聽天氣預報。
1、(放天氣預報的錄音)剛才你們聽到了什么?今天天氣怎么樣?
2、你們不在哪里聽到過或看見過天氣預報?(電視、電話……)
3、為什么電臺、電視臺、各類報紙每天要進行天氣預報?(天氣預報是對天氣情況的一種預測,使大家知道今、明兩天或更長時間天氣情況,有利于我們安排工作和生活,預防自然災害。如:天氣通報說有雨,就不要把衣服晾曬在外,出門要帶雨具)
4、天氣預報還可以提醒我們注意什么?(如:0C以下時做好防凍保暖工作;36C以上時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有霧和風暴時,船和飛機要停航)
三、學習記錄氣象
1、平時,我們看到過哪些天氣現象?
2、我們可以用什么圖案來表示這些天氣現象呢?啟發孩子動腦筋畫出表示各種天氣的圖案。
3、集體觀看孩子們設計的.氣象圖案,確定幾個較規范的圖式符號供幼兒在今后的記錄活動中選用。
4、請幼兒畫出表示今日天氣的圖式符號。
5、讓幼兒學習溫度表的觀察方法。
活動延伸:
1、 以后每天由幼兒輪流報告“天氣預報”。
2、 指導幼兒做好觀察、記錄工作。
3、 把每月的氣象表積累起來,了解一年四季天氣變化的規律。如春夏之際,雨水較多;9月份雨水較少,秋高氣爽;12月份,天氣寒冷,常伴有冰凍或降雪現象。
天氣預報教案范文(精選篇4)
一、活動目標:
⒈、了解天氣預報的主要信息,產生關注天氣預報的意識。
⒉、知道天氣與人們生活的一些關系,嘗試根據天氣情況作出較適宜的活動安排。
二、活動準備:
課件一份,出游計劃表人手一份,記錄筆,旅游地標記。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了解收看天氣預報的途徑
⒈、談話:今天天氣怎樣?怎樣知道明天的天氣情況呢?(觀察天氣現象、動物現象、收聽天氣預報能幫助我們了解明天的天氣情況。)
⒉、了解收看天氣預報的途徑
師:哪些地方有天氣預報呢?(電視、電腦、手機、報紙等)
小結:原來,要了解第二天的天氣情況有這么多的方法和途徑。
過渡:讓我們來看一下明天的天氣預報,它會告訴我們哪些信息?
(二)了解一日天氣預報的主要信息,初步知道天氣與日常生活的關系
⒈、天氣現象
師:天氣現象有很多種,知道了不同的天氣現象對我們有什么用呢?
⒉、氣溫
師:這兩個數字告訴我們什么呢?根據溫度穿合適的'衣服,所以在天氣預報中還有穿衣指數的提醒呢。(播放課件,了解穿衣指數。)
師:接下來天氣越來越熱,進入夏季,最高溫度超過30℃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些什么呢?
⒊、風力和風向
師:4級和風,吹到身上非常舒服。如果風力很大,刮大風時,我們要注意什么?
小結:天氣預報讓我們提前知道第二天的天氣情況,這樣我們就能更好地安排第二天的活動。
(三)嘗試根據天氣預報的情況合理安排假日活動
⒈、了解本地五一假期的天氣預報情況,安排假日活動
師:再過幾天就是五一國際勞動節了,讓我們看看放假三天的天氣情況如何?根據天氣情況你有什么打算?
⒉、了解不同地區五一假期的天氣預報情況,安排假日活動
師:你想出門去旅游嗎?(播放課件:海口、哈爾濱)看一看,比一比,兩個地方天氣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根據天氣情況,設計旅游計劃表)
⒊、幼兒選擇一個地方,設計外出旅游計劃表。
⒋、集體交流
小結:天氣預報讓我們提前知道了未來幾天的天氣情況,有利于我們安排日常行程,做好相應的計劃。
(四)了解天氣預報與社會生活的關系
過渡:在生活中還有很多人、很多地方,天氣預報對他們又有什么用呢?(播放課件)
⒈、師:這里有誰?(認識:農民、漁民、飛行員、司機)天氣預報對他們有什么用?
⒉、播放課件進一步了解天氣預報與社會生活的關系。
小結:天氣預報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提前知道天氣情況,能及早做好各種準備。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氣,能讓我們更好地生活。
延伸:在班里開設“小小氣象角”。
天氣預報教案范文(精選篇5)
設計意圖:
新《綱要》指出:"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事物與對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天氣預報是幼兒生活中經常碰到的內容,大班孩子開始關心溫度,關心今天的天氣,想要了解各種天氣情況。順應孩子的發展需求,我設計了"天氣預報"活動,旨在讓幼兒了解基本的天氣符號,認識溫度,能看懂媒體播放的天氣預報,并嘗試記錄當地的天氣預報。同時鼓勵孩子能學著天氣預報員播報天氣,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這不僅鞏固了孩子對知識的理解,幫助幼兒了解不同城市的天氣變化,還培養幼兒的責任意識。
活動目標:
1.伴隨認識多種天氣符號,了解簡單的'氣象知識,激發幼兒探索天氣預報的秘密。
2.了解天氣預報與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樂意收看、播報天氣預報,養成關注天氣預報的習慣。
活動準備:畫有天氣符號的表格每人一張、筆、中央臺天氣預報視頻、投影儀、主要城市標志性圖片制作成ppt(上面標有天氣符號和溫度)。
活動過程:
一、收看中央臺天氣預報,激發幼兒的興趣。
1.教師播放天氣預報。
師"你看到了什么?"天氣符號、溫度、城市2.再次看天氣預報,引導幼兒觀察天氣符號,并進行記錄。
二、認識天氣符號和溫度。
1.幼兒根據天氣預報視頻,在表格里把看到的天氣符號打勾。
2.教師投影儀上出示天氣符號,學認天氣符號。主要有:晴、多云、陰、小雨、中雨、大雨、特大暴雨、雷陣雨、小雪、中雪、大雪、雨夾雪、霧、沙塵暴等等。
3.播放無聲天氣預報視頻,請幼兒說說是什么天氣。
教師播放無聲視頻,并點擊鼠標定住該頁,"這是什么天氣?"引導幼兒鞏固認識天氣符號。
:我們很大,在一天里有各種不同的天氣。
4.認識溫度,重點知道"攝氏度",了解最高和最低溫度師"天氣預報除了有天氣,還有什么?"-溫度。"溫度有什么特別?"-有攝氏度的符號。
"什么是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為什么會有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5.說說天氣預報與人類生活的聯系。
△根據天氣預報,我們可以知道應該穿什么衣服。
△天氣預報幫助農民伯伯知道是不是該播種、收割了。
△司機和游客了解天氣預報來安排旅游路線。
三、播報天氣預報。
1.播放ppt(主要城市天氣情況:天氣符號和溫度)。
2.欣賞ppt,學著播報天氣預報。主要播報出城市名稱、天氣、溫度。
3.幼兒上來表演,引導幼兒學著主持人說話的語氣,面帶微笑。
四、活動延伸。
幼兒準備天氣預報記錄本,并在記錄本上裝飾(畫上天氣符號等),每天收看天氣預報節目,并記錄天氣情況。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選材于幼兒生活中,并且是他們非常敢興趣的內容。活動前,幼兒一聽到中央臺的天氣預報音樂就狠興奮,這些是幼兒經常看到的,但是沒有認真研究過。活動中,教與學相輔相成,讓幼兒動手畫、并參與播報,積極性很高,而且對知識點的掌握比較好。如多種天氣符號和溫度符號的認識都較快掌握。此教學中,充分利用了多媒體,幼兒可以直觀、具體地學習,既培養了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實踐能力。這個活動一直延伸在整個學期,活動后幼兒準備并制作了天氣記錄本,每天和家長一起收看天氣預報,并記錄。在記錄中,幼兒更直接地體驗了天氣預報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這樣,不僅取材于生活,又實踐于生活,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鞏固了知識,對知識進行更深的挖掘,又培養了幼兒的責任心。親子共同記錄,家園共育得到良好體現。
天氣預報教案范文(精選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天氣的種類,了解每種天氣的基本特征。
2、嘗試用動作來表示不同的天氣。
活動準備:
1、制作好“晴,下雨,刮風,下雪”的天氣牌。
活動過程:
一、說說今日天氣。
1、談話引入:今天是什么天氣?你們知道嗎?
2、讓幼兒觀察窗外的情景,說說今天是晴天,雨天還是多云的天氣。
(引導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的判斷)。
3、分別出示晴天,雨天等天氣牌,幫助了解天氣的種類和特征。
師:剛才有的小朋友說今天是晴天,有的小朋友說今天是多云的天氣,
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師:晴天會有什么特征呢?(有太陽公公)。那多云的天氣又是怎樣的呢?(幫助幼兒一起了解各種天氣的特征,然后再作出判斷今天是晴天還是其他的天氣)。
4、說說一共有幾種天氣?結合天氣牌引導幼兒說說你喜歡哪種天氣?為什么喜歡?又為什么不喜歡?
師:天氣一共有晴天,雨天,多云天(陰天),下雪天,你們最喜歡什么天氣,最不喜歡什么天氣?為什么呢?(引導幼兒大膽的表述)。
二、用動作來表示各種天氣。
1、啟發幼兒討論用什么動作來表示這幾種天氣。
師:剛才小朋友都說了自己喜歡的`天氣,如果你喜歡晴天,那你能用動作來表示晴天嗎?晴天有圓圓的太陽。手壁向上圍成一個圓圈當作太陽,表示晴天。(引導全班小朋友來做一下這個動作)。
師:那下雨的天氣又能用什么動作來表示呢?(張開五指,從頭頂向下搖動手腕,表示下雨),
師:現在天氣太熱了,如果能刮一陣涼風,那該多好哇,那你們知道刮風的天氣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嗎?刮風了會把樹枝吹的搖搖擺擺。高舉雙手,在頭頂左右擺動,表示刮風。
師:小朋友喜歡下雪的天氣,因為下雪的天氣我們可以堆雪人,打雪丈。那你們知道下雪可以怎樣用動作來表示嗎?緊握拳頭,輕敲大腿,表示下雪了。
1、帶領小朋友分別做一做用動作來表示各種天氣。
2、舉牌,做動作的游戲。
師:老師舉起不同的天氣牌,小朋友么們能根據天氣牌指示的天氣表演
出相應的動作。
三、背上的天氣預報。
1、今天我還給大家帶來一個游戲:這個游戲是要兩個兩個好朋友一起玩,一個人用雙手蹭著膝蓋,彎著腰,再讓另外一個好朋友用手指在你的背上表演表示胎氣的動作,你呢就猜猜是什么天氣。如:晴天——兩手平放在背上,雨天——用手指輕輕的敲打背部。刮風——手掌在背上撫摸。下雪——兩個拳頭輕輕的敲背。
2、請小朋友自由的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來玩這個游戲。
3、建議家長每天與幼兒一起關注天氣預報,了解當天的天氣。
天氣預報教案范文(精選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天氣變化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
2、了解氣象知識,激發幼兒觀測天氣的興趣。
3、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生活現象圖片:曬衣服、打羽毛球、放風箏、漁船出海
2、兒歌《天氣預報》及投影片
3、氣象站投影片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談論本周的天氣
導語:老師看到一則新聞,題目是“早春乍暖還寒,浙江春茶受‘傷害’”,就是說剛到春天,這天氣是忽冷忽熱的,不僅很多小朋友都生病了,連浙江那邊茶葉的種植都受到了嚴重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天氣。
提問:今天是什么樣的天氣?這一周還出現了哪些天氣?(晴天、刮大風、陰天和下雨)
追問:你們以前還遇到過其他什么類型的天氣?(下霧、下雪、下冰雹、臺風、霜凍)
小結: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天氣情況,如:晴天、多云、陰天和雨天等。
二、看圖講述(10’)
(出示反映曬衣服、打羽毛球、放風箏、漁船出海等生活現象的圖片。)
導語:你們覺得天氣有沒有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啊?我們來看幾張圖片。
提問1:你從圖片上看到了什么人在做什么事情?做這件事情需要什么樣的天氣?什么天氣會影響人們做這些事情?(每張圖片請1—2名幼兒回答)
提問2:怎樣的天氣會給人帶來災難?你還知道哪些災害性天氣?
小結:氣候的變化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萬物生長需要多種多樣的氣候條件,但是天氣過冷或過熱并持續很長時間,雨水過多或過少都會給人類帶來危害。(播放災害天氣的圖片:旱災、澇災、雪災、冰凍災)
三、兒歌續編(10’)
1、興趣激發
導語:人們為了應對天氣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減少災害性天氣所造成的損失,就做了一件事情,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天氣預報、天氣預測)
提問:除了收聽天氣預報,還可以有哪些方法了解天氣情況?
(看云,如朝霞有雨晚霞晴;觀察小動物)
2、看圖片,講兒歌
導語:你們知道嗎,大自然中有許多會預報天氣的小能手呢!你們知道他們是怎么來預報天氣的嗎?
(老師播放蜜蜂采蜜、蜘蛛織網、蜻蜓低飛的圖片,讓幼兒辨認與天氣的關系。)
蜜蜂采蜜忙,晴天太陽亮;蜘蛛織網忙,陰雨轉晴朗;蜻蜓四處飛,大雨雷電閃……
3、兒歌續編
提問:你們知道還有什么小動物會預報天氣嗎?
追問:我們能不能也像兒歌里面的,把每種現象用十個字表達出來,前面五個字表現動物的行為,后面五個字表現天氣的變化。把兒歌編長一些?
(螞蟻搬家忙,出門帶雨衣;魚兒出水跳,風雨就來到;田螺浮水面,風雨不久見;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青蛙叫得歡,必有大雨天……)
四、了解氣象站(5’)
播放氣象站的投影片,老師來講解氣象站的設備及氣象衛星。
導語:我們現在所收看的天氣預報就是由氣象站里測出來的。你們氣象站是什么樣子的嗎?
活動延伸:
世紀公園附近就有氣象站,周末有空時可以讓爸爸媽媽帶著去參觀一下。
活動反思:
語言活動重在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老師積極的回應。在這次活動中,我盡量的鼓勵幼兒進行發言,但是一些幼兒的回答比較偏離我想要的回應,就造成我不知道用什么適合的言語來進行回應。另外,當幼兒對小動物可以預報天氣沒有概念時,我所講的似乎對他們而言快了一些,大部分幼兒并沒有很好的理解。所以到了兒歌續編這個有難度的環節就一時不能繼續,好在當一位幼兒有了正確的回應之后,加上我的提示,終于其他一些小朋友也想得出來。我想下一次再讓他們進行類似的兒歌創編時,效果會更好一些。
另外,幼兒對氣象站的興趣濃厚,以后可以找機會給他們仔細講一講里面的故事。最好是帶他們進行實地參觀,一定有不同的體會。
天氣預報教案范文(精選篇8)
設計意圖:
孩子們對風、雨、雪、虹、雷鳴、閃電等自然現象,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我設想通過這一活動,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觀察自然現象,關心周圍事物的變化,培養幼兒對大自然的濃厚興趣。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天氣的種類,了解每種天氣的基本特點。
2、嘗試用動作來表示不同的方法。
活動準備:
天氣牌(晴天、雨天、刮風)
活動過程:
一、觀察天氣
1、小朋友看,今天是什么天氣呀?
2、引導幼兒觀察窗外的情景,說說今天是晴天還是雨天,有沒有刮風,風大不大。
3、如果是下雨是大雨還是小雨。
二、認識天氣牌。
1、分別出示晴天、雨天、刮風、下雪的天氣牌,小朋友知道這是什么嗎?
2、幫助幼兒了解天氣的種類及其特征,教幼兒認識天氣牌告訴幼兒有太陽的.是晴天,畫了小雨點的是雨天.
3、讓幼兒說說自己喜歡哪種天氣,為什么喜歡,為什么不喜歡。
三、用動作表示天氣
1、這些天氣我們可以用動作來表示,小朋友想一想都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晴天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下雨天又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下雪可以做什么動作。
2、我們一起來想一想我們手臂向上圍成一個圓圈當作太陽,表示晴天。
3、我們五指張開,從頭頂向下搖動手腕,表示下雨。
4、高舉雙手,在頭頂左右擺動,表示刮風。
5、緊握拳頭,輕敲大腿,表示下雪了。
6、老師高舉某一個天氣牌,幼兒根據天氣牌指示的天氣表演相應的動作。
四、游戲介紹游戲玩法
找一個朋友,讓他背對自己,在好朋友背上用手的動作表示天氣,讓他猜猜是什么天氣。
反思:在教學中我始終以天氣的的變化為導線,根據天氣的變化同時出示各種天氣符號的標志,晴、陰、小雨、大雨、雨夾雪等,引導孩子們分別認識了這些標志符號,結束部分天氣又變的晴朗,和孩子們一起繼續去郊游,前呼后應。以游戲的形式讓孩子們關注了天氣的變化,并認識了各種天氣的標志符號,本節課使孩子們在愉快的游戲中學到了知識,學得輕松快樂。
天氣預報教案范文(精選篇9)
活動目標:
1、認識天氣符號,了解簡單的氣象知識。
2、關注天氣預報,有觀看天氣預報的意識。
活動準備:
中央臺天氣預報的視頻一段、天氣預報音樂一小節、不一樣的天氣符號十二種、城市天氣預報圖片六張、天氣符號記錄表和鉛筆人手一份、報紙人手一份、椅子每人一把、黑板一塊、小吸鐵石一個、飛機起飛的聲音一段。
活動重點:
學習認識天氣符號。
活動難點:
按要求來播報天氣預報。
活動過程:
一、播放有聲課件導入活動。
1、教師播放天氣預報的音樂,請幼兒猜猜是什么節目開始了?(天氣預報)
2、教師展示圖音并茂的.天氣預報課件,驗證幼兒剛才的猜想是否正確。并請幼兒說說天氣預報說的是什么?
二、播放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認識天氣符號。
1、觀看完天氣預報后教師提問:剛才看的是中央臺的天氣預報嗎?看完后有什么想說的或有什么不知道想問的嗎?天氣預報能知道幾天的天氣?
2、給幼兒發天氣預報記錄表,請幼兒針對天氣符號邊觀看課件邊記錄,從而引發幼兒學習認識天氣符號的興趣。
3、教師出示十二種不一樣天氣的圖片,引導幼兒認識。
4、教師引導幼兒一同進行播報幾個城市的天氣和溫度。
三、分組進行播報天氣游戲,并知道天氣預報對我們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幫助。
1、將孩子分成兩組進行比賽。
2、教師講解比賽玩法及規則。
3、游戲完后教師提問:天氣符號很多我們都認識了,那下次回家看天氣預報你們能看懂了嗎?天氣預報到底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幫助?(天氣預報為我們的出行帶來了方便等)
四、師幼一同玩游戲“去旅行”,結束活動。
天氣預報教案范文(精選篇10)
活動目標:
1.了解幾種常見的天氣,知道天氣預報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學習通過觀察天氣和溫度計做天氣記錄。
3.能夠大膽地參與討論、設計天氣圖標,對天氣記錄感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學光盤:《天氣預報》。
2.幼兒用書:《做氣象記錄》。卡紙若干,筆人手1份。
3.每人1個溫度計。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看天氣預報,了解常見的天氣狀況。
1.教師播放“CCTV-天氣預報”教學光盤: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錄像,看看這是什么節目?
教師:這是什么電視節目?這位阿姨在干什么?每個城市的天氣狀況一樣嗎?你知道有哪些不同的天氣狀況?
教師:我們為什么要看天氣預報呢?天氣預報對我們有什么幫助呢?
教師:你知道怎樣預報天氣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氣象臺的叔叔阿姨是怎樣預報天氣的?
二、師幼共同討論。
1.確定天氣記錄表的內容。
教師:天氣預報對我們有很多的幫助,可在幼兒園怎樣進行預報呢?今天我們就來做一次小小氣象員。
教師:我們要記錄天氣,可記錄哪些內容呢?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確定記錄天氣的內容,如日期、天氣狀況、氣溫及記錄人等,教師一邊和幼兒討論天氣記錄的內容,一邊在黑板上吧相應的內容畫在表格里。
教師:小朋友一起討論制定了天氣記錄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都要記錄哪些內容,在哪里記錄?
三、師幼一起討論記錄天氣的方法。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各種了解天氣狀況的途徑。
教師:怎樣知道今天的天氣狀況呢?(如觀察天氣、聽天氣預報等)教師:怎樣表示各種天氣呢?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用什么樣的圖標表示各種不同的天氣狀況。晴天可以用什么圖標來表示呢?雨天、陰天、下雪天呢?引導幼兒分組討論,并用繪畫的形式分工設計,并分別畫在卡紙上。
2.集中交流。
教師:請你們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都是用什么圖標來表示不同天氣的,晴天用的'是什么圖標?
教師:在這么多晴天的圖標中,你認為哪種圖標最合適,為什么?(教師根據幼兒的選擇,確定一種表示晴天的圖標,并將其他的圖標拿掉)大家認為這種圖標表示晴天最合適,那我們就用這種圖標。
3.師幼一起討論確定陰天、雨天、下雪天的圖標。
教師:怎樣知道今天的溫度呢?(注意遷移幼兒認讀溫度計的經驗)溫度計可以幫助我們知道今天的溫度。
教師: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刊一看現在是多少度?拿溫度計時要注意什么?幼兒交流各自觀察到的溫度。
四、幼兒分組記錄天氣。
1.幼兒分別用圖表記錄今天的天氣并互相交流。
教師:想不想把今天的天氣記錄下來?請小朋友打開幼兒用書,翻到《做氣象記錄》這頁,我們就用自己設計的圖標來記錄今天的天氣吧。今天是幾月幾號?應該記錄在哪里?
教師:我們已經回記錄天氣了,那么什么時間來做天氣記錄最合適呢?
活動延伸:
1.區角活動:每天請幼兒做天氣記錄,并完成幼兒用書的內容,兩個星期做一次各種天氣的統計。
2.家園共育:請家長在家提醒幼兒關注天氣變化,每天收看天氣預報。
天氣預報教案范文(精選篇11)
活動目標:
1.了解天氣預報中表示天氣變化的符號,學會看天氣預報,知道天氣變化與人們生活、工作的關系。
2.嘗試用多種方法記錄天氣,能用連貫的語言播報天氣。
3.關注生活中的自然現象,對周圍事物感興趣。
活動重點:了解天氣預報中表示天氣變化的符號,學會看天氣預報。
活動難點:知道天氣變化與人們生活、工作的關系。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通過多種途徑提前了解青島的天氣預報,豐富有關天氣預報的經驗。
2.物質準備:
(1)青島當天的天氣信息視頻、天氣符號圖片。
(2)PPT:青島未來一周天氣預報表、飛行員、漁民打魚、郵遞員送快遞。
(3)紙、筆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 聯系幼兒生活,組織談話活動,了解天氣預報中的主要信息。
(1)創設情境,引出天氣預報。
提問:明天幼兒園就要帶小朋友去春游了,那我們應該選擇一個什么樣的天氣去春游呢?為什么要選擇這樣的天氣呢?我們怎么知道天氣情況呢?
小結:原來可以看天氣預報知道天氣情況。
(2)引導幼兒談話,了解看天氣預報的途徑。
提問:你看過天氣預報嗎?在哪里看過?
小結:我們可以通過看電視、電腦、手機、報紙和聽廣播等方法預先知道天氣。
(3)幼兒觀看青島當天的天氣信息視頻,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了解當天的`天氣情況和天氣預報中的主要信息。
提問: 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今天青島的天氣是怎樣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天氣預報員阿姨是怎樣播報的吧。觀看視頻后,提問:今天青島的天氣是怎樣的?
幼兒邊回答,教師邊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學習符號:攝氏度“°C” 、多云、陣雨。
小結:天氣預報主要告訴人們的信息有城市、日期、天氣、溫度等。
(4)集體嘗試播報青島的天氣預報,要求語言連貫。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天氣符號,了解其代表的含義。提問:你還知道有哪些天氣情況?
課后反思:
活動開始時,我是以創設情境的方式導入活動,因為本周三幼兒園要組織幼兒去春游,那要選擇什么樣的天氣去春游呢?我們怎么知道天氣情況呢?正好根據這一情境引出天氣預報。接著,以此為契機,通過看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視頻,引導幼兒了解青島當天的天氣情況和天氣預報中的主要信息。本班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比較關注天氣情況,所以能說出很多天氣符號。經過老師的進一步梳理,幼兒認識了“攝氏度”、“霾”、“表示風力風向的符號”等,為播報環節奠定了基礎。接著進行的是本活動的難點,也就是幫助幼兒了解天氣變化與人們生活的關系,通過從自身關注天氣預報到他人也關注天氣預報,因為有課前知識經驗的豐富,所以本班幼兒說出了各行各業的人都需要關注天氣預報,知道了天氣預報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很多方便。最后通過設計天氣預報表,幼兒進一步感知天氣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進而引發繼續關注天氣預報并進行播報的延伸活動。
通過這個活動,幼兒更系統地認識了各種天氣符號,了解了天氣變化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但我認為還有不足之處,就是讓幼兒練習播報的機會比較少,如果再給幼兒提供更多的城市名稱、天氣信息,讓幼兒進一步練習播報,這樣會更加鞏固認識各種天氣符號,還會感受到中國地域的廣闊,同一天各個地方的天氣情況不同。
天氣預報教案范文(精選篇12)
設計意圖
最近,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孩子們說:“又下雨了,什么時候出太陽啊?我們可想到草地上去玩游戲了。”小杰說:“我回去問問爸爸,他的手機上有天氣短信,他知道什么時候太陽會出來。”小瑩說:“我也回去問問爺爺,他每天看報紙的時候,都會把天氣預報讀給我聽,只要問問他,就知道什么時候不下雨了。”接著,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都說自己要想想辦法了解一下明天的天氣。從關心天氣到想要了解各種形式的天氣預報,孩子們探究的興趣越來越濃。以此為契機,我設計了科學活動“認識天氣預報”,一方面自制PPT課件,另一方面嘗試發掘生活中相關的教育資源,將兩者優勢互補,使幼兒在邊看邊玩的氛圍下獲得科學知識,提高他們探索天氣奧秘的興趣和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晴、雨、陰、多云等四種天氣類型的特點,認識天氣預報中幾種常見的天氣圖標,學習按要求進行簡單的天氣預報。
2.能借助自制天氣圖像卡,用一個完整句播報天氣,能對幾種常見的天氣圖標和天氣實景圖進行配對,提高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感知天氣與人們日常活動的關系,能主動關注天氣預報。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1)幼兒與家長一起搜集兩個方面的資料:“天氣預報的好處是什么?”“從哪里可以知道天氣預報(電視、報紙、手機短信、網絡等)?”(2)幼兒已有簡單的關于動物習性與天氣變化方面的知識。
2.材料準備:(1)教具:手偶“喜羊羊”,PPT“天氣預報截圖”、“動物氣象員”、“有趣的天氣圖標”。(2)學具:幼兒人手一套天氣小圖標,配對操作學具(城市天氣實景圖和天氣圖標)。
活動過程
1.戶外觀察和談話互動,引發幼兒對天氣變化及天氣預報的關注。
(1)教師以手偶“喜羊羊”與幼兒展開談話導入。
“喜羊羊”:“小朋友,你們好!我參加了環游中國的活動,剛剛從北京來到廣州。北京可冷了,要穿很厚的衣服呢!到你們這兒,天氣暖和多了,穿著這身厚厚的衣服,我都快出汗了,這里的溫度是多少啊?”“剛才有的小朋友說天氣預報今天是7℃~1 5℃,我們一起到戶外去感受一下天氣吧?”
(2)幼兒和“喜羊羊”一起到活動室外去觀察、感知天氣特點,并學習用晴天(或陰天、雨天)來描述當天天氣(關注天氣預報的幼兒可能會說出當天的'天氣類型和氣溫)。
(3)“喜羊羊”:“過幾天,我要到香港去旅行,不知道那里的天氣怎樣。小朋友幫我出出主意,怎樣才能知道香港的天氣呢?”
適時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回憶和交流自己和家人了解天氣的基本途徑。
2.通過討論,幼兒學習獲取天氣預報的常見方法,感知天氣預報的重要性。
(1)教師出示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截圖,啟發提問:
“圖中有誰?”(天氣預報員和天氣圖標。)
“天氣預報員告訴我們什么?”(預報明天的天氣情況。)
“除了看電視,我們還有什么方法可以看到天氣預報?”
(2)幼兒根據經驗回答。
(3)教師逐一出示報紙、手機、網絡等三種天氣預報截圖,讓幼兒了解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獲得天氣情況。
(4)簡單復習已有知識“小動物氣象員”,鞏固幼兒對動物習性的了解。
指導語:“除了天氣預報,在以前的科學活動中,我們知道了有些小動物能‘預報天氣’,還記得它們是誰?是怎么預報天氣的?”
幼兒回答。師小結:魚兒上浮、蜻蜒低飛、燕子低飛、螞蟻搬家等現象都是動物在“告訴”我們,要下雨了。
(5)討論,進一步了解天氣預報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指導語:“除了晴天,還有哪些不同的天氣類型呢?”(雨天、陰天、多云天氣。)
指導語:“如果明天是周末,天氣預報是晴天,你想做什么?如果預報是雨天,你想做哪些事?”
3.幼兒認識天氣圖標,能準確說出其名稱并操作相關學具。
(1)出示教具中天氣預報圖的天氣圖標,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圖片,結合操作學具,認識晴天、雨天、陰天、多云、晴轉多云等天氣圖標。
指導語:“這個圖標畫了什么?表示什么?你手上有與這個相同的圖標嗎?請把它舉起來,和同伴互相看看舉得對不對。”
(2)出示北京和廣州的城市圖片(教具),其中有過去一周內連續5天的天氣情況。要求幼兒根據圖意,正確找出學具中與教具圖片相對應的天氣圖標,并大聲說出正確的天氣圖標名稱。
(3)引導幼兒了解天氣圖中的氣溫如8℃,在播報時要念成“8攝氏度”;如果圖中的氣溫是“一11℃”,要念成“零下11攝氏度”。
4.幼兒了解天氣預報的播報內容,嘗試按要求用一個完整句播報天氣。
(1)指導語:“哪位小朋友能像天氣預報員那樣播報天氣呢?大家一起想想播報天氣時要說些什么呢?”
(2)幼兒自主上前,根據生活經驗,嘗試播報天氣。引導幼兒傾聽同伴的播報,了解其播報的內容和順序是否符合要求。
(3)幼兒觀看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視頻,然后說一說天氣預報的播報內容。教師適時提出本次活動中天氣預報的播報要求(按“日期一城市一天氣類型一氣溫”的方式進行播報)。
①幼兒獨立嘗試按要求播報天氣(如:“2O13年1月8日,北京,晴,-11℃~O℃”;“20__年1月8日,廣州,多云轉小雨,7℃~13℃”)。
②幼兒說出天氣類型后,還要提醒同伴在這樣的天氣中應該注意什么,如:如:廣州明天是“雨”,大家出門時要記得帶傘等。啟發幼兒在家時也提醒家人根據不同的天氣安排好生活。
5.幼兒分組操作,制作天氣記錄卡,嘗試當“天氣預報員”,按要求播報天氣。
(1)天氣記錄卡制作要求:仔細看手中天氣預報記錄卡上的一些圖片,想想看圖片中是什么天氣,找出代表這種天氣的圖標,每組制作出兩份天氣記錄卡。
(2)幼兒4人一組,根據學具中已有的圖像,找出相應的天氣標志圖片進行配對后粘貼,制作出天氣記錄卡(記錄卡例舉)。
(3)組員互相觀察和評價自制的天氣記錄卡(活動當天是星期一,幼兒預報的是星期二、三、四的天氣),如有不正確之處,嘗試在組內討論并修正。
(4)學做“天氣預報員”。
①教師再次強調播報要求:“小朋友播報天氣的時候,要講清楚播報的日期、城市、天氣情況和氣溫,比如,今天是1月7日星期一,小朋友可以播報明天的天氣‘2Ol3年1月8日,北京,晴,一11℃~O℃’。”
②幼兒先在小組內按照播報要求和記錄表的內容,向同伴播報天氣,同伴之間相互評價。
③請幼兒推選出小組內的優秀“天氣預報員”,讓他(她)拿著本組制作的天氣記錄卡到“小小氣象臺”上預報未來3天的天氣情況,其他幼兒認真傾聽。
④優秀“天氣預報員”輪流上臺播報天氣。
⑤教師點評幼兒的播報情況,重點指導幼兒學習播報“晴轉多云”等有變化的天氣情況。
指導語l:“如果1月8日當天,廣州上午是多云,而下午是小雨,那我們應該怎么播報呢?”
教師按順序出示廣州的晴天和多云兩幅圖,并通過手勢暗示幼兒。
指導語2:“如果遇到當天天氣發生了轉變的情況,我們可以先說前一種天氣情況,再說后一種變化了的天氣情況,我們可以用一個‘轉’字來表達天氣的變化,如‘20__年1月8日,廣州,多云轉小雨,7℃~13℃’。”
6.結束環節:集體到戶外去觀察并嘗試推測明天天氣情況,相互用完整句式預報。
結束語:“剛才我們都試著進行天氣預報,請小朋友今晚回家和家里人一起看看天氣預報,對自己剛才的預測進行驗證。明天回園時看誰能又快又準確地為大家播報天氣。”
活動延伸
1.在班級主題墻上設置“天氣預報圖”,引導幼兒輪流記錄每天的天氣情況。
2.在語言區新設“小小氣象臺”,供幼兒自主播報天氣。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在樂中學,在玩中做,增強了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更好地感知和理解了與天氣相關的科學現象和常識;在播報天氣中,幼兒進一步增強了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信心。
活動前,我自制了與天氣知識有關的課件和學具(天氣圖像卡),發動幼兒和家長共同收集豐富的操作材料,精心設計提問語并在活動中適時投放材料,有效增強了幼兒對天氣預報的興趣。他們表現得積極活躍,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更加關注天氣情況對自己學習、生活的影響,還能嘗試把所學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尤其是活動過程中“分組合作操作學具”的環節,促使幼兒通過分工與合作,學會搜集天氣信息,看圖中的氣溫表,用天氣標志進行記錄。同伴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機會更多了,融洽的探索氛圍也促進了幼兒謙讓、堅持等良好品質的形成。
專家點評
中班科學活動“認識天氣預報”是在幼兒日常談話中有關“天氣”話題的基礎上設計的,非常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也適度延伸了幼兒對天氣預報方面已積累的經驗和探究興趣,活動選題可謂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該活動目標明確、層次清晰,能從知識、技能、情感等不同維度明確幼兒應達到的水平。活動過程能巧妙運用網絡、課件等多媒體教學資源,提供多層次的操作性學具,充分調動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并鼓勵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大膽運用規范語言播報天氣,有利于幼兒加強學習內容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該活動關注幼兒分組操作中同伴之間的有效互動和協作,如誰負責記錄、誰負責播報等,分工明確;同時引導幼兒相互評價并推選出“優秀天氣預報員”,使活動目標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