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音樂教案
音樂是一種藝術形式和文化活動,其媒介是按時組織的、有規律的聲波(機械波的一種)。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學音樂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人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1)
教學內容:唱歌《當五環旗傳到北京的時候》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當五環旗傳到北京的時候》。
2.了解奧林匹克五環標志的含義。
3.通過歌曲的學習,啟發學生立志從小鍛煉,長大后報效祖國的決心。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當五環旗傳到北京的時候》。
教學難點:1、切分音的時值。
2、音程的音準。
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出示奧林匹克五環標志,讓學生回答這個標志是什么?
誰知道奧林匹克五環旗的含義?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作補充。
2.學唱歌曲《當五環旗傳到北京的時候》。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歌曲《當五環旗傳到北京的時候》,首先閱讀歌曲中的提示。和學生共同說一說對北京奧運會的了解。
(1)學生帶著問題聽錄音范唱。
①歌曲內容唱的是什么子
②歌曲分為幾段?(歌曲分兩段)。
(2)學生跟翻唱錄音輕聲模唱歌詞。
(3)學生自己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4)教師范唱歌曲旋律。
(5)分段學唱歌譜。
①第一樂段
注意:A、切分音的時值以及節拍重音;
B、每一句最后一個音要唱足時值(三拍);
C、6—4、7—3音程的音準;要體現出進行曲的風格。
②第二樂段
注意:A、本段與第一樂段情緒上的對比;
B、3—6、2—6、6—3音程的音準;
C、樂句與樂句之間的力度變化。
(6)集體練習歌曲的歌詞部分。
(7)教師小結。
人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2)
教學內容:唱歌《當五環旗傳到北京的時候》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當五環旗傳到北京的時候》。
2.了解奧林匹克五環標志的含義。
3.通過歌曲的學習,啟發學生立志從小鍛煉,長大后報效祖國的決心。
教學重點:處理歌曲《當五環旗傳到北京的時候》。
教學難點:唱出歌曲的樂段情緒對比。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
1、學生跟范唱錄音帶復習歌詞,教師糾正。
2、學生分小組練習旋律。
3、學生跟伴奏帶練習歌曲旋律。
二、處理歌曲。
1、第一樂段用進行曲的風格演唱歌曲,激昂向上。
2、第二樂段抒情,與第一樂段形成對比。
3、唱出學生立志從小鍛煉,長大后報效祖國的決心。
4、用教師處理和學生理解完整跟伴奏帶練習歌詞。
三、豎笛練習。
1、自己練習歌曲旋律,教師指導。
2、集體分樂段練習歌曲旋律。
3、用豎笛完整地演奏歌曲。
4、教師小結。
教師按“北京歡迎你”把學生分為五組搜集有關奧運會的資料。
人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3)
教學內容:1、欣賞《奧林匹克號角》
2、欣賞《手拉手》
教學目標:
1、了解樂曲《奧林匹克號角》的情緒高亢激昂,向全世界傳遞著友誼和激情,鼓舞著運動健兒積極進取、奮力拼搏。
2、欣賞《手拉手》,第24屆漢城奧運主題歌。
教學重點:了解不同風格的奧運會歌曲。
教學難點:增進對奧林匹克運動的了解,積極投身到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去。
教學內容:
一、欣賞《奧林匹克號角》。
教師介紹:管弦樂曲《奧林匹克號角》是為1984年在美國洛杉磯召開的第23屆奧運會而創作的。
A、學生聽賞歌曲《奧林匹克號角》,教師提示學生看主題音樂。
主題A:樂曲以雄壯、嘹亮的號角主題A開始,催人奮進。仿佛宣告:奧林匹克運動會拉開了大幕。
主題B:由弦樂為主奏樂器,節奏舒展、深情婉轉,隱約還能聽到銅管樂器演奏的號角音調,兩主題呼應,好似在回憶奧林匹克歷史。
主題C:樂曲在低音鼓的襯托下,節奏疏密相間,奏出了主題C,好似奧運歷史從遠古走到了今天。這個主題重復一遍出現,仿佛世人在期待著奧運英雄的誕生。
當A、B再次交替出現時,力度比前面有所增強,配以小軍鼓奏出的節奏,樂曲情緒逐漸高漲,仿佛人們對奧運英雄的盼望之情日益高漲。最后主題A經過幾次調性上的轉換,在幾個高亢的長音中結束樂曲。
樂曲《奧林匹克號角》情緒高亢激昂,向全世界傳遞著友誼和激情,鼓舞著運動健兒積極進取、奮力拼搏。
B、再次聽歌曲《奧林匹克號角》,體會歌曲高亢激昂的情緒。
二、欣賞《手拉手》
教師介紹:由托姆?惠特洛克作詞、喬吉奧?莫羅德爾作曲的第24屆漢城奧運主題歌。
A、學生聽賞歌曲《手拉手》,教師提示學生看歌詞和旋律。
教師介紹:A段寬廣、舒展。B段熱情和號召性。后半句音樂情緒更熱烈。在歌曲結尾處,原文中有“阿里郎”的詞句。《阿里郎》是朝鮮半島人民最喜愛的民歌,“阿里郎”在這里為虛詞,象征這屆奧運會在韓國舉行。
B、學生再次欣賞歌曲《手拉手》,輕聲跟唱。
三、教師小結。
希望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多了解奧運會歌曲,從中獲得積極進取、奮力拼搏的精神。
人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4)
第一課 好朋友
一,【教學內容】:
唱:《你的名字叫什么?》
《拉勾勾
聽:《玩具兵進行曲》
《口哨與小狗
二,【教學目的】:
學習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喜歡并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能夠和大家一起整齊的背唱和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初步認識課本中的幾種音樂學習標志,賞識以動作和語言表達活潑,歡快的情緒。
三,【教材分析】:
《你的名字叫什么?》以親切的話語增加了老師和學生的相互認識,以音樂的方式增進了教師和同學交往。
《拉勾勾》通過相互拉勾,使學生間的關系更密切,歌曲用圖式呈現的方式記錄音的高低。
《玩具兵進行曲》是德國作曲家耶塞爾在1901年前后創作的管弦樂曲。描寫性標題音樂作品,樂曲通俗易懂,情緒生動活潑,常被選作兒童音樂欣賞教材。
《口哨與小狗》,又譯《吹口哨的少年與狗》,它是美國作曲家普萊亞于1905年創作的一首通俗管弦樂小曲。它描繪了小主人吹著口哨,和愛心的小狗在林陰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調輕松、活潑,形象逼真、可愛。
四,【教學重點、難點】:
1,背唱《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2,認標記
3,以動作和語言表達活潑情緒
五,【教具準備】:
鋼琴,磁帶,錄音機
第一教時
【教學要求】:
學唱《你的名字叫什么》
提出本學期要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教師自我介紹
2,練習起立,坐下,問好,聽著音樂做
一,復習幼兒園所教歌曲:
請小朋友上臺演唱表演
幼兒園的歌真好聽,小朋友現升入一年級,成了小學生,也要學很多歌,聽很多,并做許多的游戲,希望小朋友喜歡上音樂課。
一, 新歌教學:
1, 導入:小朋友都是從不同學校,不同班級,現升到一年級,你們想成為好朋友嗎?
剛才老師介紹了自己,接下來要小朋友介紹一下
跟老師邊說邊拍手,老師示范,學生跟做,指名學生介紹自己
2, 下面請小朋友聽一手歌,學會這首歌后,小朋友再相互介紹好嗎?
3, 聽錄音(教師范唱)
4, 跟老師讀歌詞
5, 逐句學唱
重點第一、二樂句
小朋友,當你想認識其他小朋友,想和它交朋友,你會怎么問?能兇巴巴的嗎?(示范),那應怎樣?請個別小朋友去試著問一下?
所以,唱時也要很親切的。
反復唱,唱熟后進行游戲
教師,學生對唱,注意:教師很親切的問小朋友
學生×處邊說邊拍手準確。
學生與學生對唱(請一個小朋友去找想成為好朋友的一位、兩位)
同座相互對唱
2, 放錄音,跟唱
四, 認標志:
出示:告訴學生,以后看到這個標志就表示“唱歌”
告訴學生這個標志是“聽賞”
“游戲”
“動腦筋”
第二教時
【教學要求】:
學唱《拉勾勾》
復習《你的名字叫什么?》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二, 復習歌曲:
《你的名字叫什么?》
請個別小朋友表演
三, 新歌教學:
1, 導入:小朋友已相互認識,并成了好朋友,成了好朋友的小朋友相互拉拉勾。
跟老師朗讀歌詞:(邊拉勾邊讀歌詞)
金勾勾,銀勾勾,小小指頭勾一勾。
金勾勾,銀勾勾,我們都是好朋友。
我們把它編成歌好嗎?
2, 放錄音(教師范唱)
3, 學唱:
采用模唱
注意三拍子韻律
連唱:
有表情地唱
提示:
成了好朋友,小朋友說說看,好朋友之間應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發言
那唱時應怎樣?(親切的,友好的)
邊放錄音伴奏邊唱。注意三拍子韻律。
表演:
老師請小朋友示范表演,其它小朋友唱。
同座邊唱邊表演
請小朋友找自己最好的朋友,一起邊唱邊表演
請個別小朋友表演,其它小朋友
第三教時
【教學要求】:
2, 欣賞《玩具兵進行曲》
3, 《口哨與小狗》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聽音樂,學生齊步走的動作進教室。
二, 新歌教學:
1, 導入
(聽音樂),師問:剛才小朋友師怎樣進教室的?伴你進教室的音樂好聽嗎?為什么?
2, 學聽
師出示一只耳朵圖形。問:這師什么?有什么用處?(討論)
師小結:耳朵可以聽聲音。
下面老師帶來了一首曲子,請小朋友來聽一聽,你聽到了什么?
3, 初聽《口哨與小狗》
聽后討論
你會學狗教嗎?你會學小鳥飛嗎?
看圖,你看到了什么?
通過聽音樂,你覺得小主認和狗怎么樣?
小主人吹著口哨,和心愛的小狗在林蔭道上散步,你覺得心情怎樣?你會用動作表演嗎?
4, 復聽
讓學生隨著音樂走步。
欣賞《玩具兵進行曲》
1, 導入:老師拿來一個玩具,看看好玩嗎?
你喜歡哪些玩具呢?看來小朋友都很喜歡玩具,要是有很多這樣得玩具放在一起,給他們穿上軍裝會是怎樣得呢?大家聽我講個故事。
2, 初聽:天黑了,一輪明月高高掛在天上,小主人困了,想睡了,漸漸地睡著了進入了夢鄉,寂靜中,玩具箱子里突然想起了輕輕地軍號聲,你會吹喇叭嗎?(請小朋友學吹喇叭)。接著一個個靈巧可愛地玩具兵隨著軍號聲,精神抖擻地從箱子里列隊走出來,神氣十足的號手吹著歡快的進行曲,走在隊伍的最前列,你會學著走走嗎?(聽音樂隨著樂曲走一走)
調皮的玩具們隨著樂曲在歡快的起舞了。
天快亮了,玩具兵司令突然想到了什么,急忙一聲令下,于是玩具們爭先恐后地爬進了箱子,轉眼間,一切都銷聲匿跡。
3, 復聽,邊聽邊做動作。
人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用贊美的情緒演唱好歌曲《小螞蟻》。通過演唱歌曲,教育學生學習小螞蟻遵守紀律、互相幫助,勤勞勇敢的精神,從小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
2.通過學習歌曲,讓學生感受歌曲兩大樂句節奏相同、曲調不同的特點,初步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專心聽音樂的習慣。
3.通過跳集體邀請舞這一活動,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與同學的協作能力,同時主要培養學生講文明、懂禮貌的行為習慣和集體合作的精神。
教材分析:
歌曲《小螞蟻》,是一首生動活潑非常有趣味的兒童歌曲。讓學生通過了解小螞蟻的生活習性,知道它的群體性很強,具有合作精神;互相幫助,遵守紀律,遵守秩序,具有吃苦精神。從而培養學生也要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行為習慣。
歌曲用了贊美的情緒,適合用中速演唱,上下兩大樂句節奏相同,曲調不同,各有八小節旋律組成,反復強調了小螞蟻的文明禮貌行為。
教學重點:感受和表現歌曲。
教學難點:歌詞的記憶。
教學準備:課件、小螞蟻頭飾,學生提前搜集的螞蟻資料等。
起學過程:
1.組織教學。
(l)讓學生邊聽著《小螞蟻》音樂,邊按節拍踏步走進教室。
(2)做一個拍手律動。讓學生聽著小螞蟻的音樂跟著教師拍手,每四小節的前兩小節分別在胸前左右拍手,每四小節的后兩小節分別作邀請動作、招手動作、點頭動作和握手動作(聽著音樂做兩遍)。
2.導入新課。
(提前讓學生搜集關于螞蟻方面的資料,觀察、了解螞蟻有什么生活習性,學生有了這方面的資料準備,教師就可以提問。)
教師提問:“課下,你們觀察到螞蟻有什么特點?你對螞蟻有哪些方面的了解?”
學生回答:“螞蟻的群體性很強;善于合作;螞蟻見面相互用觸角問好,用觸角傳話,很有禮貌;螞蟻懂得天氣,一到下雨天他們就把家搬到樹上;螞蟻注意積蓄,具有吃苦精神;螞蟻的種類很多;螞蟻的分工不同,有指揮的、有傳信的、有搬運的、組織得很有秩序。”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提示、引導,給予表揚。然后播放音樂課件;(幾幅螞蟻圖)
第一幅:螞蟻面對面相互用觸角問好(體現螞蟻講文明、懂禮貌)。
第二幅:螞蟻排隊搬運糧食,同時有指揮的,有傳信的,各有分工(體現螞蟻遵守紀律,很有秩序)。
第三幅:螞蟻集體搬運一種大的食物(體現人多力量大,齊心協力、合作精神)。
邊放畫面,邊放《小螞蟻》伴奏音樂,教師達朗誦歌詞,讓學生自己來理解、記憶小螞蟻的特點。然后教師總結:螞蟻這樣講文明、懂禮貌,螞蟻能做到的,我們更能做到。接著對學生進行這些方面的教育,教師說螞蟻的行為真值得我們歌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贊美螞蟻的歌曲,歌名就叫《小螞蟻》。
(用這種方式導入新課,可以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培養學生講文明。懂禮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
3.聽錄音唱。
讓學生完整欣賞一遍《小螞蟻》這首歌曲,體會情緒,感受節奏。教師邊聽音樂,邊加上動作表演一遍。
聽完后,讓學生觀察大歌譜(課件),教師領學生數出一共有16小節旋律,前八小節是第一大樂句(教師視唱),后八小節是第二大樂句(再現唱),然后提問:誰觀察出兩個大樂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這時教師拍著手,唱著音高,拍出節奏,讓學生邊觀察邊感受,找出兩大樂句節奏相同,音高木同的特點。
4.朗讀歌詞。
讓學生先聽教師跟著音樂按節奏讀一遍歌詞,然后學生再聽著音樂接節奏朗讀一遍。
5.填唱歌詞。
先聽錄音范唱,小聲跟唱一遍歌詞,再聽伴奏音樂跟唱一遍。
6.做歌詞接龍游戲。
為了讓學生便于記住歌詞,讓學生做歌詞接龍的游戲,先是老師和學生接龍,然后學生分組接龍,采用出聲接龍和默唱接龍交替進行,直至學生掌握記熟歌詞。
人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6)
【教學內容】:
聆聽:勞動最光榮
三個和尚
表演:洗手絹
大家來勞動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三個和尚》感受音樂地歡快情緒和音樂所描繪地人物形象。體會本課主題—愛勞動。
以不同的情感和聲音演唱《洗手絹》、《大家來勞動》,表達歌曲地內容。用動作感受二拍子地強弱規律。
能夠編創歌詞以及勞動主題的編創嘗試,并表現勞動的主題
通過圖譜“走歐”的學習與實踐,掌握二分音符的時值。
第一教時
【教學要求】:
學唱《洗手絹》
邊唱邊表演
用打擊樂器伴奏
編創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1,導入:今天天氣真好,太陽出來了,天上飄著朵朵白云,小喜鵲,小蜜蜂都忙開了,你知道他們在干什么嗎?
請朋友閉上眼睛聽一聽
放音樂《勞動最光榮》
聽后學生回答
師:原來是小蜜蜂在忙著采蜜,小喜鵲在忙著造新房?這說明他們什么呢?
(愛勞動)
他們邊飛邊采蜜。造新房的心情怎樣?
你能用動作把小喜鵲,小蜜蜂愉快的心情表現出來呢?
放錄音,學生聽著錄音表演
出示:臟衣服
這衣服怎樣?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衣服臟了你怎么辦?(自由論)
師:小蜜蜂,小喜鵲,都那么愛勞動,小朋友自己的事也要自己做
你會學媽媽洗衣服嗎?平時看見媽媽怎么洗衣服的。
學一學,做一做
我們一起邊聽音樂邊洗衣服好嗎?(出示臟手絹)
洗得真認真沒,開心嗎?在來一次好嗎?
放音樂,教師伴唱
剛才老師唱的歌,好聽嗎?想學嗎?
朗讀歌詞(老師敲碰鈴)
學唱第一段
出示手絹,這手絹怎樣?大的衣服媽媽洗,小的手絹自己洗
朗讀歌詞,小朋友拿出手絹邊做動作邊讀歌詞
自由唱,哎咯哎咯哎咯哎一共唱了幾次?有什么特點?采用不同速度唱,慢的速度你覺得怎樣?(連唱)前二句也采用對比方法唱,為什么采用連貫的唱(表示自己洗后自己曬)
師:自己洗自己曬,開心嗎?我們邊洗邊連起來唱好嗎?
出示:碰鈴,木魚。你會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嗎?(自由練)
教師彈歌曲旋律,學生用打擊樂器進行伴奏
下面進行比賽:
每組推薦一個小朋友上臺邊唱邊表演,看誰洗得最開心
其他學生用打擊樂器伴奏,沒樂器的學生用動作表演
評價,表揚
你會為這首歌起個名字嗎?(洗手絹)
日常生活中,你還可以幫媽媽學做哪些家務呢?
你會編成歌唱嗎?
進行創編
游戲:教師手放前唱詞,手放背后唱在心里
第二教時
【教學要求】:
用聲音、人聲表現節奏
學唱《大家來勞動》(熟悉旋律)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聽音樂做動作《勞動最光榮》
復習《洗手絹》
邊唱邊做動作
新歌教學
出示:
打準走(歐
先拍打││││││
重點:││×-│×0││
│││││
││×0│×0││
然后連起來拍打
教師彈《大家來勞動》旋律、學生拍打。“走,跑跑”想在心里
用聲音、人聲表現節奏:
教師擦桌子,發出擦擦聲
掃地、發出什么聲音(聽后說)與上面擦桌子的聲音進行比較
在日常生活中、發出哪些聲音,你會模仿嗎?
如釘桌子的聲音、撕報紙的聲音、用筆劃書的聲音
讓學生自由想象,小組討論
加歌詞按節奏朗讀
跟讀
學生連讀
第三教時
【教學要求】:
學唱《大家來勞動》
用打擊樂器伴奏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聽音樂表演
新歌教學:
復習《洗手絹》
邊做動作邊唱歌
師:平時你參加哪些勞動呢?
做勞動師的各種動作
教師彈旋律,學生做動作
邊做動作,邊朗讀歌詞
學唱
教師范唱一邊
逐句學唱
重點:
出示節奏譜
要求:先排擊
然后連起來拍
教師彈旋律,學生拍打
連唱,處理,你覺得歌曲情緒怎樣?(有力)
鞏固:
游戲:教師手放前,學生唱詞,手放后,唱在心里
邊唱歌詞邊表演
用打擊樂器伴奏:
分組自由練
教師彈旋律,學生分別用木魚,碰鐘伴奏
按要求伴奏
學生練一邊
邊唱歌詞邊伴奏
比賽:
每組推薦一個小朋友上臺表演,比出一個“最佳小歌手”
其他小朋友用打擊樂器伴奏,或表演
第四教時
【教學要求】:
欣賞《勞動最光榮》
《三個和尚》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欣賞:《勞動最光榮》
出示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聽音樂,聽后討論這首歌的內容,歌頌了什么?批評了什么?
學生聽后討論,進行思想教育(熱愛勞動)
復聽,用動作表演
輕聲哼唱歌詞,唱后用線條表示自己的感受
是~優美的(蘭色)
還是歡快的(黃色
角色表演
欣賞:《三個和尚》
初聽音樂
聽著音樂想象“音樂講述了一個怎樣得故事?”
為什么一個和尚跳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吃?
得出勞動換來美好生活得道理
復聽
自己創編合著音樂表演,鼓勵小朋友進入角色
合上音樂的節拍,用自己創造的動作,表現勞動的愉快心情
音的強弱
用生活中的例子做對比講解
如:老虎合小貓的叫聲
師在鋼琴上彈兩個音對比,讓小朋友聽辯
師彈奏輕柔的音樂,讓學生用動作表演(引導學生把聽到的,想到的聲音用優美的動作表現出來
教師彈奏進行曲風格的音樂,學生用動作表演
引導學生學小溪慢慢地流淌,學白云悠然地漂浮,學小貓在地上打滾
強:學農民伯伯用勁地鋤地
人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7)
第一單元紅燈停綠燈走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紅眼睛綠眼睛》,做到能在心中默唱歌曲。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
2、了解小學生常見的行為規范。
3、能在心里默唱《紅眼睛綠眼睛》的歌曲片斷。
教學過程
一、聽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做游戲。
1、教師提問:同學們上學是采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學校的?生:走路、坐公共汽車、騎自行車、家長開車送等等。
2、師: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上行走,應注意行人靠右,大人帶著,走人行橫道,注意看車,看紅綠燈信號等等。在城市交通里,紅綠燈是警察的幫手,與警察共同指揮交通秩序,保證行人和車輛的安全通行。紅燈和綠燈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紅燈亮時,車輛行人停止通行,綠燈亮時,車輛行人可以通行。
3、聽音樂,做游戲。
找一名同學手拿一張紅紙牌和一張綠紙牌,聽教師唱歌,教師唱到“紅燈紅,紅眼睛,眼睛眨一眨車子停一停”時,生舉紅牌,唱到“綠燈綠,綠眼睛,眼睛眨一眨車子向前進”時,同學舉起綠牌子。
4、跟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做游戲。
跟老師一邊唱一邊舉牌子。
請一名同學做警察舉牌,其他同學邊唱邊扮演行人和車輛,看見紅燈停止做動作,看見綠燈繼續行走。
二、看圖表、作判斷,選擇放聲歌唱與心里默唱。
1、請一位同學做警察舉牌子,舉紅燈時,教師在心里默唱,舉綠燈時,教師大聲歌唱。教師做警察舉牌子,學生們默唱或放聲唱。
2、看圖表,選擇大聲唱或心里默唱。
教學內容
認識四份休止符,有節奏的念兒歌《做個好娃娃》,
教學目標
1、感受和認識四份休止符。
2、按節奏念兒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紅眼睛綠眼睛》的游戲
二、學念兒歌。
1、教師一拍一拍的有節奏的出示綠紙、紅紙,指導學生看見綠牌念“嘎”,看見紅牌念”m”,模仿鴨子交出聲或不叫出聲。
2、請學生將鴨子的聲音換成其它動物的叫聲,如青蛙、小雞、豬、貓等繼續按教師的節奏發聲或不發聲。
3、教師一邊念兒歌,一邊有節奏的出示紅牌或綠牌。
4、學生跟教師學念兒歌。
三、認識四分休止符
1、音樂中的聲音用音符表示,
2、再用“x”替代綠牌,用“0”替代紅牌,看著節奏譜,念兒歌。
2、邊念兒歌邊用打擊樂器伴奏
3、將學生分組,一部分學生念兒歌,一部分學生擔任齊奏與領奏。
4、學生自由練習。
五、復習歌曲《紅眼睛綠眼睛》
1、復習歌曲《紅眼睛綠眼睛》。
2、找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
3、演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在四分休止符出準確休止。
六、自由練習唱。
《對不起,沒關系》
活動目標:
1.感知歌曲的AB結構嗎,能和著音樂有節奏的念歌詞。
2.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情緒,能用活潑、歡快的情緒進行演唱。
活動過程:
一、我很快樂
1.今天老師特別高興,一高興就唱“嚕啦啦”的歌。你們想聽一聽嗎?
2.教師以活潑、歡快的情緒范唱《潑水歌》中的“嚕啦啦”部分。
3.你聽了這首歌感到高興嗎?(教師再次清唱,引導幼兒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二、潑水的故事今天,徐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名字叫《對不起,沒關系》的故事,請你們仔細聽聽故事里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1、教師說唱一遍歌詞,邊說邊在節奏譜下出示相應的小圖片。逐一提問:(1)故事里面有誰?(“明明和亮亮,”)(2)他
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亮亮提著水桶往外潑,潑在了明明的鞋上)(3)水潑在了明明的鞋上,亮亮是怎么說的(對不起,對不起,向你敬個禮,請你不要對我那么生氣)(4)明明是怎么回答的(明明趕緊說:沒關系,向你回個禮,我會對你笑嘻嘻)
2.師幼一起完整的念一遍歌詞。
3.難點部分“嚕啦啦”多念幾遍。
三、學唱歌曲。
1、教師將這個故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聽教師完整的唱一遍。
2、教師與幼兒一起學唱歌曲。
3、解決難點。
4、師幼再次齊唱一遍:看你們能不能把這些難唱的地方全部唱準確。
5、再次唱,老師退位。
四、分角色演唱。
1、師幼選擇要歌唱的角色,進行分角色演唱。
(1)歌曲中有哪兩位小朋友?你們想扮演誰?
(2)師幼嘗試著分角色演唱。
2、幼兒分角色演唱。
3、幼兒互換角色進行演唱。
五、理解“對不起、沒關系”的意義,嘗試看節奏譜說唱“沒關系”。
1、提問:你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別人不小心撞到或弄到你了,他馬上說:“對不起”,你會怎么說?為什么要說沒關系呢?
2、小結:原來“對不起”“沒關系”是一句禮貌用語,它們可以讓發生不愉快的小朋友重新變成好朋友,所以以后我們主動說“對不起沒關系”
3、出示相應的節奏譜:這句“沒關系沒關系”怎么唱?
4、幼兒嘗試著演唱。
人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大膽自信地參與歌曲的演唱,并準確表達音樂中的情感。
2、學生能初步處理音樂作品,并且能夠恰當的利用歌曲表達人的思想感情。
3、學生能夠對他人的演唱進行客觀的評價。
4、學生能基本熟悉一個升號調的首調唱名位置。
教學重點、難點:
1、運用創新手段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之中,并積極完成學習任務。
2、通過對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現出歌曲的情緒和風格。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進教室
二、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師:又來到了我們共同唱歌跳舞的歡樂時光!首先讓我們跳起來,動起來,一起放松心情好嗎?師生共同表演舞蹈《青春舞曲》。
2、采訪客人:
(1)今天教室里來了很多客人,請同學們問一下他們都是什么民族的?
(2)介紹教師的民族:漢族
3、欣賞FLASH影片《家鄉》。
三、實踐體驗、學唱歌曲《甜甜的大家園》
1、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民族也蘊育了各具風格特色的民族歌曲。下面讓我們共同來傾聽一首歌曲。
2、初聽歌曲。
3、提問
4、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歌曲《甜甜的大家園》
5、再次感受,當你閉上眼睛傾聽,會有什么樣的感受?腦海中會浮現什么畫面?
6、讓我們來一同欣賞祖國大好河山的美景,再次欣賞歌曲。(課件)
7、看到美麗的景色,老師都忍不住想唱歌了,你們歡迎嗎?教師范唱。
8、自學請為歌曲分段,每段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和感情來演唱?
9、分組合作學習
一組用“嗒”伴唱;一組主唱;一組用自制道具伴奏;一組用舞蹈表演。
四、歌曲創新改編,創設舞臺展示自我。
1、提問:我們的家鄉是哪里?你們熱愛自己的家鄉嗎?那么就讓我們做一次“小小作詞家”,把這首歌改編成《美麗的大家園》
2、學生朗讀自編的歌詞。
3、隨音樂熱情的演唱《美麗的大家園》。
人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9)
教學內容:
唱歌《春天的信使》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隨音樂踏著節奏進教室。師生問好。
二、課前練習
(一)發聲練習
(二)了解歌中出現的變化音與上波音。
三、新課掌握
(一)導入(談話)
(二)范唱(老師將全歌有表情地唱一遍)。
(三)學譜(學生視唱,老師及時糾錯)
(四)學詞
1、給某字正音:蘆笙、嗩吶、鐃鑼(同時簡介這些樂器)
2、熟悉歌詞(按歌曲節奏輕生朗讀一遍)。
3、看譜唱詞。
4、歌曲情緒處理與表現。
四、課堂小結,下課。
人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10)
教學內容:
演唱《我的中國心》
教學目標:
能認真聽賞歌曲《我的中國心》,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學重點:
體會歌曲表達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學過程:
一、跟唱《我的中國心》
1.老師播放《我的中國心》音樂。
2.學生跟唱《我的中國心》,再次感受歌曲的內涵和情感。
二、欣賞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
三、欣賞《東方之珠》
這兩首歌都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人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11)
教學內容:欣賞《奧林匹克號角》。
教學目標:
1.欣賞《奧林匹克號角》。
2.了解奧林匹克運動的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1.請同學們匯報課前收集的有關奧林匹克知識。
學生匯報完后,師總結。
導入欣賞內容《奧林匹克號角》。
2.欣賞《奧林匹克號角》。
(1)初聽樂曲。
什么樂器演奏的?樂曲的速度?情緒?
(2)師簡介作品。
(3)分段欣賞。
聽賞第一主題。
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情緒?
聽賞第二主題。
這段旋律的速度、節奏有何變化?與第一主題有何不同?
聽賞第三主題。
這段旋律與第一、二主題又有何不同?
(4)總結曲式結構。
(5)完整欣賞。
(6)欣賞了這首樂曲后,請說一說你的感受。
3.觀看錄像片段:體現中外奧運健兒奮力拼搏、永不放棄的奧運精神的資料。邊看邊再次聽賞。
4.總結。
通過欣賞樂曲,使學生學習中外奧運健兒奮力拼搏、永不放棄的奧運精神。
人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12)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當五環旗傳到北京的時候》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
2.了解奧林匹克五環標志的含義。
3.通過歌曲的學習,啟發學生立志從小鍛煉,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召開作出自己的貢獻。
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教師出示奧林匹克五環標志。
師:有誰知道奧林匹克五環旗的含義?
生答,師作補充。
2.學唱歌曲。
(1)聽錄音范唱。
提出問題:歌曲內容唱的是什么?分為幾段?
(2)分段學習歌譜。
(3)解決難點。
(4)學唱歌詞。
(5)設計演唱形式。
3.總結。
學生通過學習歌曲,了解奧運五環標志的含義,能正確把握歌曲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