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幼兒園元宵節系列教案

時間: 新華 優秀教案

幼兒園元宵節系列教案篇1

一、活動目標

1、認識元宵節及花燈,并初步感受民俗曲風。

2、通過肢體造型、樂器感應重音。

3、讓幼兒了解元宵節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4、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二、活動準備

音樂CD,CD播放機

花燈圖片,鼓、打棒

三、活動重難點

通過肢體造型、樂器感應重音

四、活動過程

1、暖身活動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逛燈會,讓我們聽著鼓聲踏著有序的節奏出發吧!(老師敲鼓,幼兒隨節奏的快慢邁著前進的步伐,每到結束部分,幼兒聽到重音的就做各種各樣的造型原地不動。)

2、認識元宵節和花燈

(1)談話(出示花燈圖片)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樣的花燈?我們來學一學花燈的樣子吧?

在哪里可以看到花燈呢?什么時候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花燈?

(2)小結:農歷正月十五日是元宵節,夜晚小朋友提著燈籠外出,街道上張燈結彩,廟會上人山人海,非常熱鬧。

3、肢體造型感應重音

(1)有一首曲子講的是元宵燈會的事情,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聽了這說曲子,讓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

拍子:拍腿感應拍子

重音:拍地板感應重音

(2)引導幼兒引用不同的肢體動作感應重音。

(3)引導幼兒發現重音的不同:“小朋友都用了不同的形式感應了重音,重音部分由什么不一樣嗎?

(4)幼兒再次欣賞音樂,感應重音。

(5)肢體造型

師:讓我們也變成一盞盞美麗的花燈吧!幼兒隨音樂的節拍快步走,在重音處,幼兒做各種花燈造型,老師拍照。

4、樂器感應重音

(1)出示樂器并介紹名稱及用法

(2)樂器感應重音

拍子:打棒互敲

重音:鈴鼓

(3)幼兒輪換敲奏

5、結束

小朋友都表現得很棒!能準確找到重音。也能用樂器把它敲奏出來。請小朋友把樂器按順序收好吧!

幼兒園元宵節系列教案篇2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回憶包元宵的情景,做出相應的動作。

2、探索用不同力度表現揉面(重)與搓元宵(輕)的動作,并能在音樂伴奏下有節奏地做出動作。

3、體驗歡樂、熱鬧的節日氣氛和勞動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做元宵的經驗。

2、熟悉《做元宵》歌曲。

3、將板凳圍成“u”字型坐。

4、《賣湯圓》歌曲。

三、活動過程:

1、利用《賣湯圓》歌曲,激發幼兒對做元宵的興趣。

2、與幼兒一起討論做元宵的步驟和過程,豐富感性經驗。

3、引導幼兒欣賞歌曲,充分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并回憶包元宵的情景,做出相應動作,教師將動作加以提煉,并用語言輔助,如“用力揉”、“輕輕搓”、“數一數”、“真高興”。

4、教師隨幼兒一起做動作,啟發幼兒探索用不同力度表現揉面(重)與搓元宵(輕)的動作并能在音樂伴奏下有節奏地做出動作。“數元宵”和“表示高興”的動作可讓幼兒自由創編并做出,鼓勵幼兒相互學習。

四、活動總結:

幼兒開展“鬧元宵”慶祝會,幼兒分為集體、小組或個別表演這個律動,并品嘗元宵體驗歡樂,熱鬧的節日氣氛。

幼兒園元宵節系列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進一步了解元宵節的習俗。

2、能運用揉,搓,團圓,包餡等技能做元宵。

3、品嘗元宵的不同味道,體驗勞動的快樂。

4、通過參加節日環境創設,感受參與元宵節慶祝活動的樂趣。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重點難點

能運用揉,搓,團圓,包餡等技能做元宵。

活動準備:

1、有關元宵節的錄相。

2、黑芝麻,豆沙,五仁,不同口味的熟元宵。

3、花燈

4、黑芝麻,豆沙,五仁餡若干分別盛在小碗內,和好糯米粉并分成小團,干糯米粉

5、碗,勺子,抹布,塑料臺布,盛元宵的容器皿。

6、歡快的慶新年樂曲

活動過程

一、觀看“元宵節”錄相,并引出主題。

1、小朋友們從錄相中看到了什么?(吃元宵,看花燈,

猜燈謎,放煙花)引出元宵節的習俗。

2、教師講解“元宵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3、介紹“元宵節”的習俗是吃元宵,元宵又叫湯圓,它象征著全家團圓,生活幸福甜美。

二、學做元宵。

1、小朋友們吃過元宵嗎?(吃過)吃過什么餡的呢?(有五仁,豆沙,黑芝麻……)小朋友們真厲害吃過這么多口味的。那大家一起來看看老師這有什么口味的元宵,請小朋友來嘗一嘗(幼兒挨個品嘗不同口味的元宵,并說出其口味)。

2、元宵是什么形狀的啊?(圓形的)你們想不想自己來動手做元宵呢?(想)

3、認知做元宵的原料—和好的糯米粉團,干糯米粉,黑芝麻,豆沙,五仁餡。

4、觀察教師做元宵:先將小團的糯米粉揉一揉,搓一搓,團圓,再挖坑,然后把餡放在中央并包起來,最后再把它團圓。

5、讓幼兒自己動手做元宵,根據教師講解的做元宵時的重要細節:揉,搓,團圓,挖坑,包餡。并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餡料,最后將做好的元宵整齊的排列在容器皿中。

(小結:讓幼兒了解元宵的形狀,顏色及不同口味的元宵,同時能運用揉,搓,團圓,挖坑,包餡等技能制作元宵。)

三、品嘗元宵,體驗勞動的快樂。

1、教師出示花燈,讓幼兒跟隨音樂玩舞花燈,猜燈謎游戲。

2、煮元宵的同時教師把碗,勺擺放好,幼兒洗手。

3、幼兒品嘗元宵,互相說說此時心里的感受,體驗勞動的快樂。

幼兒園元宵節系列教案篇4

甜甜的元宵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有品嘗元宵的習俗。

2.通過做、煮、品嘗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樂趣。

3.能用簡短的語言講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嘗元宵時的心情。

活動準備:

面粉、點心盤、圍裙、電飯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動過程:

1.激發做元宵的興趣和愿望。

師:①今天是什么節?元宵節有一種特別的食品,是什么?②元宵是什么樣子的?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觀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觀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師:①我們怎樣才能做出圓圓的元宵?②老師煮元宵時,小朋友們應該注意些什么?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兒穿好圍裙并洗手。

(2)幼兒嘗試用搓、團圓、在盤中滾一滾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兒注意不把面粉團弄碎,不要將面粉撒在盤外。)

(3)教師煮元宵。

4.加糖品嘗元宵,說說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幼兒在活動中能夠積極參加,在教師的指導下動手制作元宵,然后品嘗元宵,感受到濃濃的團圓之情。

幼兒園元宵節系列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元宵節的習俗和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

2、參與節日游戲,并學習制作元宵

3、學習新詞“鬧、團圓”

4、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5、讓學生了解節日的習俗

活動準備:

元宵節音像資料(VCD),花燈一個,燈謎幾條,橡皮泥若干

活動過程:

1、歌曲《賣湯圓》導入課題

教師扮演賣湯圓的角色,通過孩子們對好吃的湯圓的興趣,開始生動有趣的活動。

提問:

1)這種好吃的食物的名稱?

2)什么節日里會吃這種食物?

3)那一天是元宵節呢?

小結:元宵節會吃元宵,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是一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

2、通過觀看影像資料,直觀的了解元宵節的各種慶祝活動

1)觀燈

人們為了表達對美好未來的愿望,用燈火,裝點節日的夜晚,用各種彩燈,體現人間熱鬧繁榮的景象

燈的種類很多,幼兒喜聞樂見的獅子,兔子,荷花,魚燈等等,現在,更是運用各種科技手段,制作電子等,激光燈等等,有時候還要燃放煙火,慶祝節日。

2)燈謎

對于能啟迪智慧有增添節日氣氛的燈謎活動,開始是有些文人的一種消遣活動,卸載五顏六色的紙條上,供看燈的人猜,后來發展成為固定的節日活動之一。

3)元宵元宵象征家庭像月亮一樣團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由糯米制成,中間帶各種餡,美味可口。

4)其他

現在人們生活提高,節日活動也更豐富起來,有耍龍燈,踩高蹺,劃旱船等慶祝活動。

3、分組討論:

1)你見過什么樣的花燈?

2)你知道那些燈謎?給同伴出個燈謎

3)吃過什么餡的元宵?會做元宵嗎?

4、學習新詞:

鬧、團圓

5、猜燈謎:

教師出幾個簡單的燈謎,并請幼兒分析猜謎的方法

鼓勵幼兒學習更多的有趣的謎語,并與同伴分享

6、做元宵(泥工)

學習簡單的捏圓,包邊,滾圓等泥工技能,在制作的過程中引導幼兒想象自己所制作的元宵的面和餡都是不同的,(南瓜面+西瓜餡……)

7、分組討論:

1)元宵節的時候,你可以為爸爸媽媽做什么?

2)和爸爸媽媽一起過節的時候,你想一起做什么?

3)你用什么話表達節日祝福?

8、和教師一起即興表演歌曲《賣湯圓》,并請幼兒將本次活動所學習內容,與家人分享。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生活中注意觀察元宵節人們還有哪些有意義的活動,搜集有趣生動的謎語,與家人參加慶祝活動,并交流感想,鼓勵幼兒與家長共同制作元宵。

幼兒園元宵節系列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濕糯米粉搓元宵并能團得較圓。

2、能感受到元宵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收集花燈,布置活動室。

2、用濕糯米粉適量,消毒過的盤子一組一個。

3、幼兒用肥皂洗凈雙手。

活動過程:

一、觀賞花燈,感知元宵節。

1、幼兒自由觀賞花燈,相互欣賞。

2、引發幼兒討論:為什么現在要玩花燈?

3、小結:元宵節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燈、玩花燈、做元宵、吃元宵。

二、引導幼兒搓元宵。

1、老師介紹做元宵的材料,濕糯米粉。

2、討論制作方法引導幼兒將濕糯米粉搓成長條,再分成一段一段的,最后將每一段搓圓。

三、幼兒操作。

老師將濕糯米粉分給幼兒,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提醒幼兒不能把元宵掉到地上,以免弄臟。然后將幼兒做好的元宵送到廚房請師傅幫助煮沸熟。

幼兒園元宵節系列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元宵節,理解兒歌意思。

2.能完整地朗誦兒歌。

3.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4.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5.初步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復性特點。

活動準備:

彩泥、玩具小碗、根據兒歌內容繪制的圖標。

活動過程:

一、教師演示搓元宵,談話導入元宵節。

教師:老師拿的是什么?變變變,我用彩泥變出了什么?

一碗香噴噴的元宵來啦!元宵節里人們都要吃甜甜糯糯的元宵。元宵節馬上就要到了。是哪一天呢?

二、學習兒歌。

1.教師示范朗誦兒歌《鬧元宵》。

2.理解兒歌意思老師:正月十五那天是什么節日?

3.看圖標跟念兒歌,分析理解"團團圓圓"、"鬧元宵"的意義。

教師:誰知道"團團圓圓"是什么意思?(家里人都來了,很多親戚朋友在一起。)兒歌叫《鬧元宵》,為什么要說"鬧"?(人很多,大家在一起很熱鬧、很開心。)三、完整朗誦兒歌。

幼兒完整學習,朗誦兒歌2/3遍。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美術區搓團圓。

2.家園共育:家長和孩子一起參加元宵節傳統活動。

附:兒歌《鬧元宵》

月亮走,我也走,月亮圓,人團圓,團團圓圓元宵節。

585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思南县| 潮州市| 五寨县| 阿瓦提县| 德阳市| 长汀县| 本溪| 新民市| 巴林右旗| 济南市| 石阡县| 六枝特区| 康保县| 准格尔旗| 玛曲县| 屯门区| 子长县| 黄大仙区| 和平区| 古浪县| 昌黎县| 榕江县| 株洲县| 宜兴市| 辽中县| 稻城县| 广宁县| 松原市| 沙田区| 金门县| 伊通| 湘潭县| 宜川县| 大石桥市| 贵阳市| 万荣县| 余姚市| 深圳市| 凤山县| 永平县| 清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