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科學教案 >

科學課程教案設計

時間: 沐欽 科學教案

科學課程教案設計怎么寫?科學研究涉及使用科學方法,旨在以可重復的方式客觀地解釋自然事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科學課程教案設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課程教案設計

科學課程教案設計(精選篇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物品是由各種材料做成,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的特點,可以把物品按材料分類。

2.我們周圍的世界可分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設計并制造出來的。

科學探究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與識別物品,意識到物品與材料的不同。

2.學生通過對物品分類的活動,達到對材料特征的認識。

3.學生通過對物品分類的活動,培養發展分類思維的能力。

科學態度目標

學生通過關注我們生活世界里的材料,發展研究材料的興趣。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學生通過交流研討,達到意識到材料對于制造人工世界的。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生通過分類,達到學會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放入目的。

難點:學生通過交流研討,培養學會用適當的詞語描述常見材料的特性的能力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布、橡膠手套、燒杯、瓷杯、瓷碗、塑料杯、礦泉水瓶、玻璃瓶、氣球、金屬勺、小木塊、木筷、回形針、毛巾、鵝卵石、記錄單等。

教師準備:匯總表、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探索分類

PPT: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你能說出哪些物品?他們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師:除了剛才同學們提到的材料以外,我們生活還有一些常見的材料,比如(  )、(  )等等

貼板書:材料名稱(金屬、塑料、玻璃、橡膠、布、陶瓷、木頭等)。

PPT認一認:今天凌老師帶來了15種物品??纯?,你們都認識嗎?

生:齊答,不認識的老師告知(比如:燒杯)。

PPT分一分:實驗步驟及方法。

領材料→按順序擺放→觀察→記錄→匯總粘貼→整理物品→放回原處

注意實驗要求:

1.1號:領取

2.2號:放回

3.3號:記錄

4.4號:粘貼

思考:觀察匯總表,自己組和其他小組的分類一樣嗎?你們為什么這么分類?

生:書本是紙做的

生:紙是木頭做的

生:槍是用金屬做的

生:房子是用磚頭做的

生:碗是用陶瓷做的

生:棉衣是由棉花做成的

生:······

二、研討交流

思考:觀察匯總表,自己組和其他小組的分類一樣嗎?你們為什么這么分類?

PPT匯總材料特點:每種材料都有什么特點呢?

塑料:輕、顏色多、光滑

金屬:有光澤、打不碎、會生銹

木頭:黃色、有條紋、能浮在水上

橡膠——有彈性

玻璃——透明、光滑、會反光、容易碎

布——柔軟、能做衣服

陶瓷——重、易碎、光滑

三、聚焦課題

思考:剛才分類的15種物品種,石頭來源于哪里?還有哪些物品和石頭一樣都來源于自然界?

PPT:出示生活的世界圖片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生1:自然界

生2:草原、森林

生3:石頭、沙子、大海、山

生3:高樓大廈、衣服、箱子、衣架·····

PPT歸納:我們生活的世界豐富多彩,既有天然形成的自然世界,如山川、湖海、森林、草原等,也有人類設計、制造的人工世界,如房屋、橋梁、汽車、電器、服裝、文具等。

PPT點課題: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一起組成了《我們生活的世界》

科學課程教案設計(精選篇2)

教學目標:

1、能從身邊常見的現象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能夠自己設計實驗,探究水能溶解固體物質的特征,并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和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2、體驗到科學探究要尊重證據;養成細致觀察的習慣;意識到科學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

教學重、難點:

1、知道水有溶解物質的特征;

2、能定性地描述溶解變化;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準備:

食鹽、白糖、勺子、筷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直奔主題。

師:請同學們看黑板,我們今天研究的主題是什么?

生:水變咸了(師同時板書)。

師:水為什么變咸了?

生:因為放了鹽。

師:怎么知道水里放了鹽?

生:嘗一嘗。

師:老師這有一杯溶液,誰來嘗一嘗?(指生品嘗)

師:是鹽水嗎?

生:不是,是糖水,因為它是甜的,說明放了糖。

二、認識溶解。

師:同學們想不想做一杯甜水和一杯咸水呢?生:(齊答)想。

師:怎么做?說說你的方法,并說一說要用到哪些物品和器材。

(小組討論、交流并匯報)表現好的同學給予小組鼓勵。學生按照老師給的提示來配置溶液。(師巡視、指導)

強調:邊做實驗變把你的發現記錄下來。

學生配置的溶液展示,并匯報實驗結果。

教師引導:那我們剛才放到燒杯里的鹽和糖去哪了?

(生來回答:化了、看不見了……)

引出:我們科學上稱這種現象為“溶解”,根據我們剛才做的實驗,你認為什么樣的是溶解?(生討論交流匯報,師簡述溶解的意義)

三、深入探究,拓展認識。

在水里是不是所有的物品都能溶解?學生交流后師小結。

四、課堂反思:

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指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五、作業布置:

把食鹽水倒入盤子里,放在窗臺上,沒議案進行觀察,會有什么發現?

科學課程教案設計(精選篇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放大鏡是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看清更多細節的作用。

2.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厚,邊緣薄;鏡片凸度越大,放大倍數越大。

3.放大鏡廣泛應用在人們學習、生活、生產的許多方面。

過程與方法

1.經歷觀察工具共同點和不同點的對比活動,探究放大功能器具的的特點。

2.學會使用放大鏡,對比肉眼觀察和使用放大鏡,能發現更多的細節。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理解使用放大鏡觀察的意義,培養持續用放大鏡觀察身邊事物的興趣。

2.了解放大鏡的發明史,認識到從肉眼觀察到發明放大鏡是人類的一大進步。

3.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樂于與人合作,共同探究。

【教學重點】知道放大工具的結構特點,了解放大鏡能放大物體圖像,看清更多細節。

【教學難點】通過對比,探究具有放大功能器具的特點,明白放大鏡是“凸”“透”鏡,凸度越大,放大倍數越大。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放大鏡(每生一面)、信封、錢幣;十種對比觀察的器具;燒杯、水、記錄紙。

教師演示: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圖片或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導入

課前視頻導入

1.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它與我們看到的實物有什么不同

2.組織學生回答,導入新課。

二、探究器具放大的秘密

1.出示10種不同的器材,分別用它們觀察文字,尋找哪些器具具有放大功能。

(1)將器具按能否放大分成兩類。(預測-實測)

(2)比較能放大的器具,找一找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

(3)比較能放大的器具,比一比,想一想,怎樣的器具能放得更大?

2.交流學生的發現。

通過比較發現能放大物體圖像的器具具有“透”“凸”(中間厚)不能空心的特點。能放大的器具如果中間越厚,邊緣越薄(凸度越大)放大物體的圖像也就越大。知道放大鏡也叫凸透鏡。

3.拓展活動: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不具放大功能的器具也成為一個“自制的放大鏡”。

4.小結,并介紹放大鏡的歷史。

三、放大鏡下的新發現

1.了解放大鏡的用途,讓學生談談生產、生活中,你知道哪些人、哪些工作要用到放大鏡?

2.用肉眼和放大鏡正確的操作方法進行物體觀察,比較肉眼觀察和在放大鏡下觀察有什么不同。并記錄在記錄紙上。

3.組織學生觀察,教師巡視。

4.組織學生匯報各自的發現。

5.小結放大鏡的作用。

四、總結延伸

1.你還想用放大鏡觀察什么?你還希望用什么工具觀察物體?

2.總結。

科學課程教案設計(精選篇4)

教學意圖:

玩具是每一個小學生的最愛,并且各種各樣的顏色對于他們來說也充滿了好奇,這節活動課就是通過讓學生在玩小汽車的過程中,使學生產生對顏色的興趣,感受和同伴一起玩的樂趣。

教學目標:

1.對顏色感興趣。

2.會將小汽車車輪或其他圓形的東西蘸顏色在白紙上滾。

教學準備:為每個寶寶準備一輛玩具汽車,拉鏈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你們猜猜是什么?

2.在學生自由猜測時,教師掀掉布,給學生一個驚喜:

(師:“看,是什么?”)(小汽車)

師生一起說說小汽車的種類和作用,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3.“這么多好玩的小汽車,你們想不想玩一玩啊?”

(教師講清楚要求,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玩具汽車玩。)

二、引發興趣,教師進行示范演示。

1.師:小朋友們,快來看呀,老師的汽車會變魔術!

教師把汽車車輪蘸上顏色在白紙上開過,邊開汽車邊念兒歌“小汽車,嘀嘀嘀,真有趣。”

2.引導學生觀察小汽車滾出來的畫,師:厲害吧,老師的小汽車還會畫畫呢,看,是什么顏色的?像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在學生回答像什么時,教師要給與肯定。)

3.師:同學們,你們的小汽車能畫畫,依靠的是什么力量?

(推力拉力)

三、活動結束

1、每人一個方向盤,在音樂的伴奏下,學生做開小汽車的游戲。

2、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力或拉力。

科學課程教案設計(精選篇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許多固體和液體都有熱脹冷若冰縮的性質,氣體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2、有些固體和液體在一定條件下是熱縮冷脹的。

過程與方法:

1、設計簡單操作的實驗活動,有效地觀察金屬固體體積變化的現象。

2、正確使用酒精燈給物體快速加熱。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對探究各種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表現出更濃的興趣。

教學重點

設計實驗觀察金屬固體體積變化的現象。

教學難點

設計實驗觀察金屬固體體積變化的現象。

教學準備

為每組準備:酒精燈、銅球熱脹冷縮演示器;墊圈(鋼絲條)、刻度尺、作支架用的木塊等;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觀察銅球的熱脹冷縮現象

1、我們知道了液體、氣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后,你還想知道什么?到底固體會不會熱脹冷縮,現在我們就來做一個實驗來驗證一下。

2、教師出示實驗材料:這里有一個銅球,這里還有一個金屬環,銅球剛好能通過金屬環。我們就用這個裝置來做實驗。

3、你們認為這個實驗應該怎樣做?根據什么現象知道固體的金屬球有沒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4、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現銅球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預設:通過分析材料,引導學生思考實驗的方法,也可以組織學生小組實驗,但要給學生準備棉質的手套、大量冷水等,在這個活動中還要特別強調使用酒精燈和不可直接觸摸加熱后的銅球等安全問題。)

二、觀察鋼條的熱脹冷縮現象

、小結:我們發現金屬墊片和鋼絲條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有了前面觀察銅球的討論和實踐,讓學生嘗試去觀察其他金屬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讓他們根據觀察材料思考、討論、設計實驗方法,教師只要稍作提示,學生們可以想出各種有效的觀察方法來)

三、金屬熱脹冷縮嗎

1、師:銅球和鋼條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會熱脹冷縮呢?

總結: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許多物體都有熱脹冷縮的現象。

(通過前幾課的學習,我們有必要讓學生對之前所觀察到的一個個單個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的認識做個提升,需要組織學生加顧一系列觀察實驗的現象,并進行分析、歸納和概括)

板書設計

金屬熱脹冷縮嗎

銅、鋼......大多數金屬熱脹冷縮

(銻、鉍----熱縮冷脹)

科學課程教案設計(精選篇6)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長有關,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

過程與方法:在真實情境中研究擺長如何影響擺的快慢;在不斷嘗試中,調制出每分鐘擺動30次的鐘擺。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細心觀察和準確測量的重要性;體會制作鐘擺的樂趣。

【教學重點】

在真實情境中研究擺長如何影響擺的快慢。

【教學難點】

調制出每分鐘擺動30次的鐘擺。

【教學準備】

學生自帶計時表(小組)、鐵架臺、棉線、一根寬1厘米長30厘米的木條、稍大金屬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復習上節課內容,擺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

2、閱讀課本P62上圖和文字,并作出預測。師出示上節課的實驗單擺再次演示。

3、小結:擺長不等同與繩長。

二、擺長怎樣影響擺動次數:

1、師出示金屬圓片,問: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條上,這個擺的擺動快慢會變化嗎?為什么?

2、學生小組實驗,把金屬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實驗記錄15秒內擺動的次數。記錄表見課本P62。

3、反饋數據。

4、思考:我們觀察到了什么變化?怎樣解釋這種變化呢?

5、師問:金屬圓片在木條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對擺的快慢有影響嗎?

6、小組三次實驗并記錄金屬片掛在上、中、下處時,15秒內擺動的次數。

7、反饋數據。

8、解釋變化原因并小結。

三、做個鐘擺:

1、提出要求:利用剛才的材料,我們能做一個每分鐘正好擺動30次的鐘擺嗎?

2、板書課題:做一個鐘擺。

3、小組嘗試調整制作。

4、請成功的小組展示鐘擺。板書設計:

做一個鐘擺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長有關,長則慢,短則快。

每分鐘擺動30次教學后記:

科學課程教案設計(精選篇7)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水受熱以后體積會增大,而重量不變。

過程與方法:

1、從影響物體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熱后產生的變化。

2、設計實驗,觀察水受熱以后重量和體積是否發生了變化。

情感、態度、價值觀:

樂于發現新的問題,愿意積極探索。

教學重點

1、關注水在加熱過程中的變化;

2、設計實驗,觀察水受熱以后重量和體積是否發生了變化

教學難點

研究水受熱上浮的原因

教學準備

為每組準備: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熱水,冷水;天平,試管;氣球皮,剪刀,橡皮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要使一杯冷水變成熱水,有哪些方法?

2、師生交流。

(預設:這個活動讓學生自主討論,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給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熱

1、師: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裝滿冷水,然后浸入熱水中,仔細觀察冷水袋的變化。

2、根據看到的現象嘗試做出解釋。

3、小組討論,誰的解釋更有說服力。

(預設: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觀點,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做出解釋或推測。)

4、全班交流。

5、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關?

6、冷水由沉變浮能不能用物體沉浮的幾個因素來進行解釋?

7、再次對冷水袋上浮的原因做出自己的推測。

(啟發學生從影響物體沉浮的主要因素重量和體積大小方面去思考促使水袋上浮的可能原因,最后把問題聚焦到在水的重量不變的情況下體積的變化引起了水袋的沉浮。)

三、研究水受熱上浮的原因

1、研究水在變熱過程中重量是否發生變化。

2、研究水在變熱過程中體積是否發生變化。

3、分析整理

水在變熱過程中哪些方面發生了變化,我們觀察到了什么現象?有什么疑問?

板書設計

給冷水加熱

水受熱------體積會增大,而重量不變。

319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华市| 肇东市| 宁乡县| 金坛市| 沂源县| 封丘县| 临猗县| 额敏县| 江门市| 文化| 永平县| 滨海县| 英山县| 满洲里市| 丘北县| 二连浩特市| 织金县| 潼关县| 保亭| 北京市| 苏尼特右旗| 晋宁县| 西乡县| 浦北县| 揭西县| 井冈山市| 新蔡县| 京山县| 靖安县| 四子王旗| 达尔| 开远市| 胶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沈阳市| 宾川县| 成安县| 福贡县| 鄂伦春自治旗| 威宁| 休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