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幼兒園親子趣味活動教案

時間: 金成 優秀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小編帶來幼兒園親子趣味活動教案5篇,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園親子趣味活動教案

幼兒園親子趣味活動教案篇1

活動背景:

在目前實施的新課程中,非常重視社會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榜樣。良好的家庭教育能為人一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并對學校(幼兒園)教育則起到協助、補充的作用。此次活動是向家長們展示我園有關二期課改新的理念,通過活動,使家長們充分理解和支持我們的工作,做好家園互動的工作。

一、區域活動(7:30~9:00)

目標:

1、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完成作品,并能按心完成游戲內容。

2、能用語言簡單說說自己的游戲情況,樂意共享自己的和同伴的快樂。

投放材料:

美工區:彩泥、美麗的魚、扭扭繩

益智區:拼圖、磁力棒

生活區:系鞋帶

語言區:找字組詞、看看說說涂涂、故事表演《親親綠色》

建構區:雪花片

重點指導:觀察幼兒對游戲材料的選用情況,引導幼兒探索。

二、生活活動(9:00~9:1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洗手時有意識地將袖口挽起,不弄濕衣袖。

2、洗手后能主動關上水龍頭,節約用水。

三、學習活動(9:15~10:00)

美術活動:蘋果寶寶

活動目標:

1、在粘貼的基礎上,學畫蘋果寶寶。

2、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蘋果(貼絨)

2、手工紙(紅、綠、黃)、圖畫紙、記號筆、蠟筆、水彩筆、膠棒、剪刀

活動過程:

1、出示蘋果(貼絨),引起幼兒興趣

(1)水果的名稱(蘋果);為三只蘋果取名(紅蘋果、黃蘋果、青蘋果)

(2)蘋果小時侯都住在哪里?(蘋果樹上)

2、示范講解

蘋果樹就是它們的媽媽。蘋果一天天地長大了,媽媽抱不動了,它們就象小朋友一樣,不要媽媽抱,一個個從樹上跳下來,第一個紅蘋果勇敢地跳下來。(選一紅色手工紙并在上畫圓,剪下,粘貼在圖畫紙上,添畫小坑、小柄。)這時候,紅蘋果說:“我長大啦!”(添畫五官和四肢)黃蘋果說;“我多神氣呀!”青蘋果還向我們行個禮

請大家和我們一起游戲吧!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作業展評

幼兒說說自己的畫

四、親子大活動(10:00~10:45)

活動目的:

1、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生活,提升幼兒的生活經驗。

2、發展幼兒的合作、協商等方面的品質和能力。

環境創設:

幼兒園親子趣味活動教案篇2

1、體驗歡快情緒,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2、能將各種積木進行筑房,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

3、發展幼兒四肢的協調性。

一、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熱身運動,跑步成圓形站立。

(2)一起做《圈圈操》。

(二)進行部分

(1)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探索搭“轎子”的方法。體驗共同歡快的情緒。

(2)引導幼兒和爸爸媽媽相互介紹方法,看哪一種方法。

(3)引導幼兒和爸爸媽媽進行蓋“樓房”的游戲,裁判員介紹方法和規則。

方法:游戲開始時,由爸爸媽媽手腕手交錯相握,搭成“轎子”自己的孩子坐在“轎子”上,把蓋“樓房”所用的一塊三角形積木、兩塊長方形積木、兩塊圓柱形積木抱在懷里。

老師發出口令后,爸爸媽媽開始抬“轎子”,從起點出發,經過河溝、草地,抬至終點后放下“轎子”讓孩子到前面的建筑工地獨立蓋好“樓房”,最后三人依舊搭“轎子”跑回起點,蓋的樓房又不倒且先返回起點者為勝。

規則:

1、必須等教師發出口令才能出發。

2、必須讓孩子在建筑工地獨立蓋“樓房”。

(4)引導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游戲。游戲中,孩子必須自己獨立到建筑工地蓋“樓房”,引導孩子蓋各種各樣的樓房,怎樣使樓房不倒呢?

1、感知和分辨大與小

2、體驗活動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大、小皮球、籮筐各一個,大小蘋果若干、樹一棵、餅干若干、大小(臉盆、包、書、瓶子、盒子、玩具汽車、椅子、)

三、環境布置

大小(蝴蝶、樹、花朵、草莓、魚)

四、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出示青蛙)誰來啦?今天小青蛙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你們歡迎嗎?

2、看小青蛙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禮物呀?(出示皮球)

(二)觀察初步認識、感知大與小

1、有幾個皮球呢?(幼兒手口一致點數)帶來幾個呢?哪個大呢?哪個小呢?(學說大球、小球)

2、誰會用手勢做一做大球的樣子?那小球的樣子可以怎么做呢?(一起學一學)

3、游戲大與小。師:大球。幼:邊說邊做動作。(教師說的'速度由慢到快)

4、比大小

(1)老師和幼兒比大小手,誰的大?誰的小?

(2)小朋友和爸爸、媽媽比一比手、鞋、衣服,看看誰的大/誰的小?(親子同樂)

(3)幼兒自由交流。

(4)邀請幼兒在大家面前講一講。

師:你是和誰比的?比了什么?誰的大呢?誰的小呢/

(5)游戲《拍手、跺腳》(親子同樂)

師:“大手拍”(家長拍三下),小手拍(幼兒拍三下)小手大手一起拍(家長幼兒一起拍)

跺腳的方法同上。

5、找大與小

幼兒在活動室里找一找什么是大的,什么是小的?(金魚、蝴蝶、樹、籮筐……)

3歲左右孩子玩配對游戲,需要與實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聯系,因為處在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生活經驗并不十分豐富,用難度大的配對問題問,只能適得其反。如果難度適中的話,就會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孩子對物體有了認識之后,對于物品間相互的關系也就有了初步的了解。與孩子玩實物配對、圖片配對的游戲,有助子從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的發展。

準備材料:

一些水果和果盤、洋娃娃與奶嘴、碗與匙、杯與蓋、錄像機與錄像帶、電筒與電池;還可準備些各類工作人員的小圖片(可從舊畫報上剪下),工人、農民、軍人、教師、學生等,以及圖片中的教鞭、書本、醫用針筒、槍、拖拉機。

游戲步驟:

1.成人將實物材料擺在桌面上,對幼兒說:‘喲,這兒亂糟糟的,你能幫我把它收拾一下,配對起來,行嗎?’等幼兒獨立游戲完畢,再進行評價。

2.然后對幼兒說:’媽媽這兒有些小圖片,不小心弄混淆了,你能幫我把它們配對起來嗎?比如廚師的卡片和鏟子放一塊?!變河螒蛑?,家長還可提問:‘你為什么要把廚師和鏟子放一塊呢一幼兒就會回答:‘因為廚師要做菜與點心,鏟子是他的工具?!?/p>

溫馨提示:

除此之外,還可進行形狀配對、顏色配對。如將畫有各種深淺不同的紅色形狀的圖片放在設計好的紅盤內,各種翠綠淺綠嫩綠形狀的圖片放入綠盤內,讓幼兒挑選相同形狀的圖片進行配對。待幼兒有了一定基礎后,可進行多物品的配對,如藥盒與各類藥瓶,鉛筆盒與尺、橡皮、筆等文具。家長要善干發現事物之間存在的聯系,同時,教會幼兒掌握及發現方法更是必要。

幼兒園親子趣味活動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在媽媽的協助下,學習雙手配合反方向擰毛巾的正確動作,進一步鍛煉手部肌肉動作的協調能力。

2.感受“三八”婦女節帶來的歡樂氣氛,體驗勞動的樂趣和為媽媽服務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內容為媽媽教紅紅擰毛巾、紅紅自己擦臉和為媽媽擦臉),幼兒每人一塊小方毛巾,一只小面盆,制作紅花的材料,布置親子游戲場地,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胸牌。

活動過程

一、結合PPT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1.直接出示小毛巾提問:這是什么?有什么用處?(擦嘴、擦臉)

2.在家里一直是誰幫你擰毛巾擦臉的?(媽媽、奶奶)

3.媽媽辛苦嗎?為什么?(媽媽要上班又要照顧寶寶,真辛苦。)

4.那我們應該為媽媽做些什么呢?(幼兒自由回答)

5.我們看看隔壁中(2)班的紅紅是怎么做的?(教師引導幼兒觀看PPT后講述)

6.教師小結:紅紅真懂事,在媽媽的幫助下學會了擰毛巾。你瞧:紅紅不但自己會洗臉、擦臉,還會幫助媽媽擦臉呢,媽媽好開心。

二、媽媽教寶寶學習擰毛巾

1.提問:今天是什么節日?是誰的節日?

2.平時,媽媽、奶奶一直為我們擰毛巾擦臉,辛苦了?,F在寶寶長大了,要向紅紅學習,學會自己擰毛巾,也為媽媽、奶奶擦擦臉,好嗎?

3.現在請寶寶向媽媽學習擰毛巾的本領,看哪個聰明寶寶學得快。

4.請最快的一組寶寶和媽媽上來示范擰毛巾的動作,媽媽在旁邊解說。

5.多請幾名寶寶上來表演。

6.教師小結:我們先把濕過水的毛巾一折二,雙手捏緊向相反的方向用力擰,直到沒有水滴下就行了。

三、親子游戲“我為媽媽擰毛巾”

1.讓幼兒帶上不同顏色的胸牌分成四組站在起點,媽媽坐在中間,爸爸在終點做紅花。

師:今天是媽媽的節日,寶寶和爸爸要為媽媽服務、送禮物,讓媽媽過個開心的節日。

2.了解親子游戲合作的要求:A.寶寶在起點擰干一塊毛巾,小心地走過一段獨木橋;B.來到媽媽身邊,為媽媽擦臉;C.小跑步到爸爸處拿禮物;D.爸爸抱著寶寶跑步來到媽媽處為媽媽獻上大紅花;E.爸爸、媽媽再搭成轎子,抬著寶寶回到起點,第二個孩子開始游戲。

3.親子游戲在《運動員進行曲》的音樂聲中開始、進行、結束。

四、頒獎

1.在歌曲《我的好媽媽》音樂中按獲勝順序頒獎。

2.爸爸為媽媽戴上親手做的大紅花,寶寶在旁邊說祝福話:祝媽媽節日快樂。媽媽給寶寶貼個五角星并給寶寶一個吻。活動在愉快的歌聲中結束。

幼兒園評價

整個活動在環境創設與材料提供上體現了豐富性和綜合性,活動的游戲性也比較強,突出了擰毛巾的學習重點。教師改變了傳統的親子活動模式,讓父母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不僅體驗到給孩子教學的不簡單,也體驗到了與孩子同樂的快樂。對于幼兒來講,與爸媽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他們感到無比的新奇和興奮。例如:教學由教師的教變為媽媽的教,游戲由與同伴玩變為與父母玩,頒獎由教師發變為由媽媽發,獎品由原來的星星變為媽媽的吻。種種的不同使得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始終保持高漲。

幼兒園親子趣味活動教案篇4

設計意圖:

實物可以給幼兒帶來豐富的感官之旅,我們從生活中易見的蔬菜出發,引導幼兒探索、觀察蔬菜的形形色色,并親自動手來洗以西、切一切各種蔬菜,活動室儼然變成了一個“食品加工坊”或者說是“操作間”?!毒V要》指出:要給幼兒創設一個適于探究、適于活動的環境。為此,為了滿足幼兒的興趣,支持幼兒的想法、活動,倡導“做中學”的理念,我設計了“彩色面條”這一活動,選擇了幼兒天天食用的新鮮蔬菜并榨成汁,讓幼兒親自動手在老師和家長的引導下將菜汁與面粉攪拌揉成面團搓成面條,并分享品嘗。一方面孩子鞏固認識了常見蔬菜,了解其不同吃法,另一方面又滿足了孩子參加勞動的愿望,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標:

1、嘗試選擇用手工與機器兩種方法制作面條,能添加蔬菜汁制作彩色面條。

2、感受中國傳統的面條飲食文化,了解現代科技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活動準備:

壓面條機器3—5臺,面板、搟面杖、刀4套,菠菜汁、西紅柿汁、雞蛋、小勺等若干,面粉、面盆、小碗若干,箅子、塑料袋若干、榨汁機兩個。圍裙、廚師帽若干。

活動流程:

一、討論、交流面條的種類。

“我們每天都要吃很多的食物,你們最喜歡吃什么呢?”

“今天,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好吃的食物看看是什么?”

“哪位家長想給孩子們介紹一下你都知道的或者吃過哪些特色面條。”

二、討論面條的制作方法,激發制作欲望。

“面條我們都吃過,那你知道面條是怎么做出來的嗎?”

“你有什么制作面條的好方法呢?小朋友說一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說一說。”

“面條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面條的種類也數以千計。我們一起欣賞一下我國一些城市的特色面及制作方法吧?!?/p>

三、自主選材做面條,體驗制作的快樂。

1、認識做面條用到的材料:蔬菜汁、面板、搟面杖、面條機等。

“你認識這些工具嗎?它有什么用途?”

2、幼兒自主選材探索、制作彩色面條,家長指導。

“請用你的方法制作彩色的面條吧?!?/p>

四、展示面條,講解制作方法。

“在小朋友和家長的配合下,各式各樣的五彩面條做好了,介紹一下我們的勞動成果吧?!?/p>

五、歡樂聚餐、分享品嘗。

“讓我們一起老品嘗我們親手制作的五彩面條吧?!?/p>

六、活動延伸

“面條在中國算是一道有文化的主食,既經濟又能填飽肚子,東南西北中把它稍做改造,就能煮出面條的百種味道,小朋友在家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嘗試更多的制作面條的方法。”

幼兒園親子趣味活動教案篇5

活動時間:

活動目標:

1、通過親子制作活動提高幼兒動手能力的同時增進親子感情。

2、親子共同感受新年的快樂氣氛。

活動準備:

1、面具模型一個。

2、家長自備各種裝飾材料:如光片、彩紙、彩色雞毛、花邊等。班級準備:剪刀、膠水、雙面膠、橡皮筋。

3、舞曲音樂《幸福拍手歌》《找朋友》《新年好》

活動過程:

1、家長和幼兒準時到達班級教室。

2、主持人致開幕詞。

3、親子制作“美麗的面具”

(1)主持人教授制作方法。

(2)各家庭自由制作,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動腦設計,在制作過程中讓幼兒動手參與。

4、制做完成后,以家庭為單位,模仿時裝表演的形式進行面具展示。

5、化妝舞會“快樂的新年”

幼兒和家長戴好自己制作的面具,隨著音樂一起跳舞,共同感受新年的快樂。

(在音樂聲中結束活動)

228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湛江市| 巴塘县| 三门峡市| 瑞昌市| 灵寿县| 砀山县| 中阳县| 安顺市| 靖安县| 镇原县| 阜宁县| 贺州市| 武清区| 蛟河市| 哈尔滨市| 博湖县| 涡阳县| 金山区| 嘉定区| 祁门县| 长寿区| 筠连县| 长宁县| 邵阳县| 万盛区| 肥城市| 怀化市| 永新县| 宁晋县| 彭阳县| 镇坪县| 齐河县| 西丰县| 马尔康县| 平果县| 怀柔区| 沾化县| 甘孜县| 元氏县| 淮北市| 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