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說課稿 >

大班音樂活動說課稿

時間: 劉駿 說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大班音樂活動說課稿,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音樂活動說課稿1

活動目標:

1、 欣賞詩歌《聽雨》,交流表達對雨(聲)的經驗與想象。

2、 感受下雨天的'情趣,學著讓自己擁有好心情。

活動準備:幼兒的繪畫作品、PPT課件、與詩歌相應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 說雨一,感受雨與我們心情的關系。

老師出示幼兒的記錄,幼兒說說自己喜歡下雨或不喜歡下雨的理由。

二、 聽雨一賞詩歌,交流表達對雨(聲)的經驗與想象。

1、 從“豆豆”的角色引入,引出詩歌。

2、 老師完整朗誦詩歌《聽雨》。

3、 分段欣賞。

(1) 第一段重點提問:媽媽教小豆豆的是什么好辦法。

(2) 第二段重點提問:小豆豆聽到的雨聲是怎么樣的。

(3) 老師朗誦詩歌的重點部分,以層層展開圖片的方式,輔助幼兒感受詩歌的句式特點與情趣。

(4) 幼兒相互交流理解。

重點提問:四句話里有什么共同地方?你最喜歡詩歌中哪一句?等。(老師可以與幼兒一起念念或追問“有趣在哪里”“雨點是怎么玩耍的”等)

4、 再次完整配樂朗誦詩歌《聽雨》。

5、 鼓勵幼兒說說自己對雨(聲)的經驗與想象。

重點提問:雨還會落在哪里呢?它在干什么呢?

三、 雨趣一、感知雨天所帶來的快樂。

1、(看PPT)在雨天,還能做些什么事讓自己快樂呢?(推薦一些雨天的游戲)。

2、小結:無論晴天還是雨天,希望大家都能擁有好心情。

附詩歌:

下雨了,下雨了,小豆豆不能出去玩了,他在屋子里走來走去,嘟噥著,下雨真沒勁,下雨真沒意思,媽媽很慈愛的看著他,把他帶到窗前,對他說,豆豆你來聽,雨點在唱歌呢,媽媽你說什么呀,雨點怎么會唱歌呢?媽媽說,你閉上眼睛仔細聽,小豆豆就閉上眼睛,側著耳朵,靜靜地聽,啊,聽到了,聽到了,沙沙沙,雨點落到樹葉上,他在和樹葉玩耍呢,叮叮叮,雨點落在屋頂上,他在屋頂上翻跟頭呢,吱吱吱,雨點落在花朵上,輕輕地鉆進花蕊里,嗒嗒嗒,雨點落在窗戶上,拍著窗玻璃在和自己打招呼呢,小豆豆高興的說,雨點唱了一首多么動聽、多么有趣的歌呀,窗外,雨在輕輕地下,小豆豆呢,在屋子里

大班音樂活動說課稿2

一、說教材分析

我選擇的說課的科目是語言,課題內容是詩歌《秋風吹》,適合小班幼兒學習,教材選自山東省幼兒園教育活動語言教材。這首小詩明快清新、音韻和諧,讀來朗朗上口。可以借機培養幼兒觀察大自然的興趣,進而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要想讓幼兒理解和體會到詩歌中的內容,感受詩歌的美,就必需對詩歌中提到的秋天的景色有所了解,這是理解這首詩歌的知識基礎也是本次活動的知識點。教師在課前可以利用散步活動、談話活動引導幼兒觀察認識秋天樹葉的變化,可以讓幼兒學學小樹葉飄落下來的樣子、蝴蝶飛舞的動作,還可以帶領幼兒進行拾落葉的活動,讓幼兒親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為詩歌教學的開展奠定了情感基礎。

依據素質教育中“提高審美觀,提高感受美、表示美的情趣和能力”的要求,和幼兒園語言教學的任務,制定了四個教學目標。1、培養幼兒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2、引導幼兒能大膽表達,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培養欣賞為學作品的興趣和想象力。3、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嘗試朗誦詩歌。4、豐富動詞:吹、飄、飛。

教學的重點是:理解詩歌的內容初步學習朗誦。這是依據了語言的教育意義指出:語言是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進幼兒認識能力的發展,提高審美觀。這首詩歌內容淺顯、含有粗淺的知識性,用簡單通俗的語言描述了秋天美好的情景,是幼兒認識自然了解秋季的好教材。幼兒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內容感受到詩歌的美,才干在感情上發生共鳴從而愿意朗誦。難點:理解動詞的實際含義并會應用。語言教育能激發起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培養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語言的感情色彩對幼兒有很大的感染力,通過豐富動詞,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鼓勵幼兒模仿與動詞有關的各種動作,使詞匯的豐富游戲化、趣味化、兒童化,通過小朋友自身的肢體語言進一步加深對動詞含義的理解,活躍了課堂氣氛,構建了民主和諧的師幼關系。

二、說教學方法

針對教材內容和分析我主要運用了趣味游戲法、視聽結合法和完整跟誦法三種教學方法。

第一種趣味游戲法,同中小學不同的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形式就是游戲,幼兒在游戲中發展、在游戲中學習。綱要明確提出了“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的環境,支持、促進、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還提出了讓幼兒“想說、敢說”。那么,趣味游戲法恰恰是實現綱要要求,激發幼兒想說、敢說愿望的最好途徑。活動中,我請幼兒扮演小樹葉,秋風吹來隨優美的音樂自由扮演,音樂聽,請小朋友說一說,你這片小樹葉像什么?通過這個游戲協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的同時,激發幼兒新穎的想象。

第二種是視聽講結合法,主要根據了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采用的。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在自由、寬松且恬靜的環境中,通過多媒體課件,更加形象的協助幼兒理解詩歌中對小樹葉奇妙的想象,刺激幼兒的視覺感官,引導幼兒進行細致的觀察。

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暗示和示范。設計了提問:“你看到的小樹葉飄下來的時候像什么?”在教學中為了讓幼兒充沛體驗詩歌的美,在示范朗誦時,教師配以優美的背景音樂進行聲情并茂的朗誦,充沛的刺激幼兒的聽覺感官。講就是指教師和幼兒的互動式的交流,教師和幼兒充沛表達自身對事物的理解、想法和愿望。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自然的張口習得詩歌中的語句,豐富幼兒的語言。視聽講結合的方法能充沛的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中。

第三種方法是完整跟誦法,在幼兒自由積極的獲取知識的同時,教師運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幼兒大膽地站在集體的面前進行表示,聲音自然的朗誦給大家聽。從而鍛煉幼兒的膽量和展示自我的表示精神。

以上三種教學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補充,配合使用意境優美的背景音樂、教師親切自然的激勵性語言、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等,初步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感受力、欣賞力和理解力。

三、說學法指導

教學中注意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通過傾聽這一途徑。教幼兒注意傾聽,才干正確的感知語音、語匯和語法規則。根據綱要中讓幼兒“想說、敢說”的要求,我就從想和敢這兩個方面進行具體指導和協助:首先,我在示范朗誦前著意設計提問“仔細聽一聽,詩歌中說了些什么?”讓幼兒帶著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認真傾聽。在示范朗誦中借助于多媒體課件和優美的背景音樂,進行聲情并茂地朗誦,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為幼兒提供學習朗誦的典范,激發幼兒想說的愿望。其次,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游戲,給幼兒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通過語言的激勵調動幼兒自由大膽扮演的積極性,從而讓幼兒敢說。

四、教學程序

總體分為三局部。第一局部采用拾落葉活動導入,以親切的口吻,師生進行相互交流,肯定幼兒協助孔爺爺做事,使幼兒園的環境變得更美麗這一助人為樂的做法。

然后,設置疑問:小朋友在哪兒揀到的這些樹葉啊?樹葉為什么會在地上呢?從而啟發幼兒對季節的變化、植物的變化發生好奇心。第二局部,是分析理解詩歌局部,這一局部共分五部。

第一步,利用課件,教師配合語言的講解,協助幼兒了解一年四季樹葉的變化。拓展幼兒知識面,實現課程間的整合。看后,再回到秋天這一季節,提問:秋天,小樹葉都怎樣了?啟發幼兒根據自身的觀察講出秋天樹葉的變化,此環節順利過渡到下一步。

第二步游戲《秋風吹》。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扮演秋天的小樹葉,播放“秋風”的音樂,秋風吹來了,小樹葉隨音樂自由扮演。游戲中,老師自然的配以詩歌中的語言:秋風秋風輕輕吹,樹葉樹葉飄呀飄。秋風吹來了,這片小樹葉好象在空中跳舞;這片小樹葉好象一只小燕子;這片小樹葉跳累了,躺在了大樹媽媽的身旁。音樂停止,提問:你象什么?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大膽的說一說自身的變化。有的幼兒說:自身像一只小蝴蝶。教師自然引導過渡到下一步:_x小朋友說他扮演的小樹葉象一只蝴蝶,飛呀飛!到底象不象蝴蝶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第三步,欣賞課件,為幼兒創設詩歌中所蘊涵的美好意境,協助幼兒理解詩歌中對落葉形象的比喻。欣賞后配合提問:你看到,小樹葉象什么?(象蝴蝶)有多少蝴蝶呢?老師:不是一只蝴蝶,是許多蝴蝶,我們可以這樣說“一群蝴蝶”。學說詩歌中的語言:好象一群小蝴蝶。教師進一步追問:小蝴蝶在干什么?(飛)問:怎么飛?會飛的昆蟲或者飛禽都有什么?(翅膀)對!那它是怎樣飛的呢?學說:張開翅膀飛呀飛。

第四步,利用多媒體,完整欣賞詩歌錄音。在幼兒的頭腦中對詩歌中的意境構建一個完整的美好印象,協助幼兒加深記憶。

第五步,是師生一起朗誦詩歌,扮演朗誦或分組朗誦。教師配以:“正因為有了你們這些象蝴蝶一樣的小樹葉,秋天才變得那么美麗”的激勵性語言鼓勵幼兒大膽地站到集體面前進行扮演。

活動中,教師利用豐富的語詞啟發幼兒想象,因為幼兒的想象活動是在語言的調節下進行的,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把重點放在了協助幼兒大膽的運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身的想象,發揮其想象的積極性。 在教學活動中我掌握好宏觀調控,調整控制好教學節奏速度,合理分配好時間。

在提問時,注意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兒回答。當然,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設計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還要根據幼兒的實際反應和接受能力和時調整,這就需要教師有良好的應變能力和靈活的教育機制,努力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大班音樂活動說課稿3

一、說教材分析

《家》這首兒歌文字形象,巧妙地運用了疊音,讀起來瑯瑯上口,藍藍的天空、綠綠的草地......都是孩子熟悉的,除了兒歌中所提到的小鳥、青蛙、小羊、蜜蜂等小動物,孩子還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原有的認知水平說出許多相關的東西,易于為孩子喜愛和接受。符合中班語言教學目標中提出的“讓孩子理解簡短的文學作品內容,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我班孩子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及本主題的總目標,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

知識目標:

在猜猜、想想、玩玩中讓孩子自然而然的學會兒歌,并嘗試創編兒歌

能力目標:

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情感目標:

讓孩子感受學習的樂趣。

三、說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在猜猜、想想、玩玩中讓孩子自然而然的學會兒歌

活動難點:嘗試創編兒歌

四、說教學準備

活動準備:自制多媒體課件

五、說教法

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采用了,觀察法、猜測法、游戲法、直觀演示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綜合語言、游戲、操作探索等活動,旨在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策略和手段,使兒歌教學變得生動、活潑,讓孩子快快樂樂學兒歌,從而促進其語言的發展。

六、說教學程序

(一)以全體孩子背誦兒歌《我愛我的家》導入主題。(加深孩子對家的印象)

(二)出示背景圖,引導孩子學習兒歌。在這個環節中,我利用不同形式呈現教學內容,不僅做到了學科整合,還讓孩子感受到這首兒歌并不是老師枯燥無味地教給他們的,而是他們在玩中獨立獲取的。他們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這樣不僅有效落實了教學目標,還突出了重點。

(三)互動學習

1、游戲接龍

2、集體復述兒歌

這里我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理解兒歌內容,回憶操作探索時獲得的知識經驗。然后通過整體朗誦,前后半句接龍,輪流等趣味性方式組織孩子學習朗誦,使孩子感受到兒歌的內在語言韻律,突破教學難點。

(四)教師用一種小動物示范創編兒歌,然后孩子發揮想象力,自由創編兒歌

這一環節是本活動的難點,由于班上的孩子是初步學習仿編,感到比較難,因此我通過對話、示范、討論等方法引導孩子創編,突破難點,發展孩子創造性思維。

(五)以歌曲《我有一個幸福的家》結束活動。讓孩子感受家、爸爸媽媽所帶來的愛。

七、活動延伸

讓孩子回家為父母做一些事如(為父母洗一次腳等等)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觀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大班音樂活動說課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是天壇路幼兒園大大二班的音樂老師喬明艷,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大班音樂律動活動《豐收樂陶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也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的掌握學習對象。”在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活動中,律動活動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主要原因就是在音樂律動活動中,“讓幼兒主動學習”表現得格外突出,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下面我分為七大部分來進行。

一、說教材

《豐收樂陶陶》選自鳳凰康軒教材大大班藝術領域上冊里的一節律動活動,是我國的一首民族的筷子舞樂曲,樂曲歡快活潑、熱情洋溢。對于大大班的孩子應該讓他們感受樂曲的情緒,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提高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使幼兒體會到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因此,我確定了本節活動的目標。

二、說目標

1、能將生活動作與音樂節奏相匹配,創編律動;

2、學習用筷子來表演動作,體驗筷子帶來的快樂;

3、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通過表演表達人們對豐收的喜悅之情。

三、說重點難點

重點是能將生活動作與音樂節奏相匹配,創編律動;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通過表演表達人們對豐收的喜悅之情。

難點是學習用筷子來表演動作,體驗筷子帶來的快樂;

四、說準備

PPT課件(豐收的場景以及常見的水果成熟的圖片)、進場音樂《豐收之歌》、《豐收樂陶陶》音樂、筷子一雙

五、說教法、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也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的掌握學習對象。”因此,本節活動,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幾個教法:

教法:談話法、直觀教學法、演示法

通過圖片把生活經驗融入活動,激發幼兒感受與鑒賞的興趣。(直觀教學法);通過教師示范讓孩子熟悉筷子舞,學習筷子舞。

學法:參與法、練習法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而對想象力的啟迪,音樂欣賞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多種渠道調動幼兒多個感知通道參與活動,使幼兒主動參與音樂律動活動,并表達獨特感受與見解。用聽、說、看、動等多種形式,體驗音樂,交流互動。

這些方法能使幼兒得到不同的心理滿足,體現了新《綱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更便于實現“因勢利導、因人施教”。

六、說過程

(一)、情景導入播放音樂《豐收之歌》

(二)、結合蘋果豐收圖片初次感知《豐收樂陶陶》音樂

(三)、聽音樂做豐收蘋果的音樂律動

(四)、教師示范筷子舞

(五)、幼兒學習筷子舞,并多種形式展示

(六)、師幼共同展示

(七)、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七、說亮點

本節活動我主要是孩子們在優美、歡快活潑的旋律中,體驗充滿豐收時的氣氛及節奏特點,以進一步培養孩子們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讓孩子在律動活動中快樂的游戲。

大班音樂活動說課稿5

一、說教材分析:

《鼓上的小米粒》是一個老教材,以往我們一直把它作為音樂游戲來組織教學。在老師的層次教學理論的啟發下,對該教材仔細分析,發現在表演、節奏、創編等方面都有可挖掘的余地,所以為《鼓上的小米粒》設計了三個層次的教學活動,目的是從多個角度,運用多種手段,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綜合音樂能力。

活動一

二、說活動目標: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目標我是這樣定的

1、通過老師的演示,進一步感知音的強弱變化,理解歌詞,并嘗試表演。

2、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詞,學習演唱歌曲。

三、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標我做了以下活動準備:

小鼓鼓槌米粒鋼琴歌曲錄音

四、說教法。

針對這次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和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以幼兒嘗試教學法為主,同時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還穿插運用講述法、游戲法,啟發聯想法、音樂法等教學方法。使整個教學過程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于樂。

為了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活動前要求準備了課件。活動中還應用了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五、說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引導、講述、游戲,讓幼兒認識和區分音的輕重的不同變化。并盡量營造寬松的氛圍,鼓勵幼兒體驗觀察感受。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表現力和辨別能力。

六、說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1、老師出示小鼓,并用小鼓表演一段節奏,引出"小鼓在唱歌"。

2、老師分別用不同力度敲擊小鼓,引導幼兒聽辯強弱。讓幼兒講一講"小鼓唱得怎么樣?"

注釋:開門見山的導入一下子抓住了孩子們的心,在"小鼓唱得怎么樣?"的思考中,孩子們已經開始了對強弱的感受,為接下來的學習打好了基礎。

(二)、通過老師的演示,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并學習演唱。

1、老師出示米粒。

T:"今天,小鼓和米粒要做游戲呢,請你仔細聽、認真看"。

2、老師將米粒放在鼓面上,分別用輕、重不同的力度擊鼓,引導幼兒注意觀察敲擊輕、重引起的米粒變化,并得出結論"小鼓唱得響,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輕,米粒跳得低"。

3、幼兒模仿米粒,聽辯老師擊鼓的輕弱,邊念邊表演以上兩句歌詞,要求在跳的動作上表現出強弱。

4、T:"這個有趣的游戲還可以唱呢。"老師邊擊鼓邊范唱第一段。

5、幼兒跟著老師學唱第一段。

6、幼兒跟著老師學唱第二段。我注重從興趣入手,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從歌曲的重點入手,將重點先提出來引導幼兒熟悉、感知、表演,化解了教材的難度,減輕了幼兒學的負擔。

(三)、引導幼兒嘗試邊唱邊表演整首歌曲。

1、老師和幼兒一起邊聽旋律邊表演整首歌曲,要求在第三、四樂句上,按節拍跳躍,能表現出強弱。

2、幼兒自己邊聽歌曲邊表演,要求:

a)愿意的幼兒可以跟著音樂一起唱。

b)在二段中能扮演米粒進行表演。

3、老師和幼兒一起邊唱邊表演整首歌曲,要求表演時在教室中自由跳動,同樣,在第三、四樂句上,按節拍跳躍,能表現出強弱。因為旋律是一切音樂的載體,對旋律的充分學習可以使以后的演唱"水到渠成",這樣做的目的同樣也是為了減少學的痕跡。

評析:活動的設計比較合理,改變了以往學習歌曲的范唱→學歌詞→學演唱的老模式,從興趣入手,從旋律入手,從歌曲的重點入手組織教學。使孩子們學得輕松而有趣。

(四)、鞏固歌曲的演唱,并嘗試用歌聲表現強弱。

1、復習演唱歌曲一次。

2、引導幼兒討論:怎樣用歌聲來表現強弱?

3、幼兒再次演唱,引導幼兒控制自己的聲音表現歌曲的強弱。

注釋:在幼兒理解了強弱,學會聽辯強弱后,幼兒有了表現強弱的愿望,這里讓幼兒用自己的歌聲表現,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很好地緩解了從感受到表現的坡度,使教與學顯得自然而輕松。

(五)、說活動延伸:為了進一步滿足孩子的表現欲對本活動我又進一步作了延伸活動。

1、啟發幼兒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發聲的物體?

2、觀看課件尋找答案,帶領幼兒戶外尋找更多的發聲物體。


大班音樂活動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教案模板

1605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文县| 临武县| 西充县| 平遥县| 稷山县| 中西区| 竹山县| 滨海县| 洱源县| 和政县| 九龙县| 开封市| 乡城县| 清水县| 台北市| 冀州市| 宝应县| 宜阳县| 莱芜市| 池州市| 吉安市| 宜兴市| 湾仔区| 马边| 布拖县| 临清市| 海伦市| 延边| 勐海县| 商丘市| 东丽区| 江达县| 莱阳市| 景德镇市| 邯郸县| 南岸区| 萨嘎县| 瓦房店市| 汶上县| 高陵县| 敖汉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