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說課稿 >

大班語言活動說課稿

時間: 劉駿 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大班語言活動說課稿,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語言活動說課稿1

活動要求:

1、能根據自己的見解進行排圖,并大膽陳述圖片的情節。

2、通過活動讓幼兒懂得遇事要互相謙讓。

教案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熟悉圖片內容。

2、物質準備:大圖片4份、小圖片人手一份、投影儀等

教案過程:

(一)針對上次活動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

1、提出問題“魚到哪兒去了”“兩只貓怎樣才能吃到魚”,圍繞問題師生共同討論。

2、教師小結

師:是呀,小黃貓和小白貓都沒有吃到魚,他們的心里可后悔了,他們想如果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一定會互相謙讓的。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同樣利用這四幅圖,按照不同的順序來排,你想怎么排都可以,但結果是要讓兩只小貓都吃到魚,因為這兩只小貓現在改正缺點了,他們要互相謙讓,所以你們在排的時候要注意怎樣排才能排出讓兩只小貓都吃到魚的。

評析:以提問并進行討論的形式

(二)幼兒分組討論、共同合作排圖。

1、提出要求。

師:我們要分組進行排圖,小朋友可以自由組合一組共同討論、互相合作、想一想怎樣排才能讓兩只貓都吃到魚。討論玩每組要派出一個隊員來說說你們組是怎么排的,兩只貓是怎么吃到魚的。

2、幼兒自由討論排圖,教師巡視觀察、指導。

(三)每組派代表講述自己創編的,師生共同評價。

師:現在每組派一個代表來說說你們是怎么排的,兩只貓是怎么吃到魚的?其他的小朋友認真聽聽別人是怎么排的,怎么講的,他們講的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幼兒自由操作講述,師生共同傾聽、評價。

(四)幼兒自由找客人老師講述自己創編的。

師:老師還準備了許多的小圖片,你們可以把自己編的講給后面的客人老師聽。

(五)活動結束。

大班語言活動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孩子總喜歡和別人比較在《猜猜我有多愛你》這個故事中的小兔子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小兔子認真的告訴大兔子“我好愛你”而大兔子回應小兔子說“我更愛你”如此一來不僅確定大兔子很愛自己更希望自己的愛能勝過大兔子的愛。它想盡辦法用各種身體動作、看得見的景物來描述自己的愛意直到它累得在大兔子的懷中睡著了。

這個故事里有一只像孩子的小兔子和一只像爸爸的大兔子。小兔子像所有的孩子一樣愛比較。它們倆在比賽誰的愛更多一些。大兔子用智慧贏得了比賽和小兔子稍微少一點的愛可小兔子用它的天真和想象贏得了大兔子多出一倍的愛。兩只兔子都獲勝了。整個作品充溢著愛的氣氛和快樂的童趣小兔子親切可愛的形象、兩只兔子相互較勁的故事構架以及形象、新奇的細節設置都對孩子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二、教學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導向作用中班上學期是促進個體主體性發展的第一階段初步開始學習從理性層面上來認識和接納自己。根據語言目標喜歡欣賞文學作品主動積極地參加文學活動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調能夠運用適當的語言、動作、繪畫等形式表現自己的見解結合《新綱要》中語言的目標讓幼兒的語言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能力等其他方面共同發展。

1、欣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2、感受故事所表達的深深的母子之愛體驗被愛的幸福。

三、重難點

重點:幼兒能用語言大膽地表達對別人的愛。

難點:通過肢體動作來比較愛的多少。

四、設計思路

新《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猜猜我有多愛你》是一本世界經典兒童圖畫書是一個表達愛的故事。閱讀原著這個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特別是故事結尾“我愛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從月亮上回到這里來。”實在是讓人感動回味無窮。

五、目標分析

《猜猜我有多愛你》是一個關于愛的故事。書中淡淡的水彩畫其實是為了突現文字的意境美因此我將活動的情感態度目標預設為感受故事的優美意境及大小兔之間濃濃的情與愛。幼兒在感受故事意境美的基礎上還要學習如何轉換成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因此我又確立了本次活動的能力和認知目標能夠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喜歡閱讀故事豐富表達愛的語言。

在實際的生活中幼兒對于這種表達愛的方式聞所未聞在理解和表現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又確定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重點理解故事大意感受故事所傳遞的情感。難點支持和幫助幼兒通過遷移生活經驗深入理解故事并學習大膽表達

六、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在家長陪同下已欣賞過周華健的歌“親親我的寶貝”。

2、物質準備“親親我的寶貝”音樂、課件“猜猜我有多愛你”、幼兒收集的生活中與父母在一起的照片、頭飾。

3、環境準備溫馨的家庭式環境將幼兒收集的照片分類粘貼在主體墻上。

七、活動設計

總述整個教學活動時間大約需要3035分鐘。基本流程共四個環節預備活動—感知活動—理解活動—表演活動教法電教演示法、交流討論法、提問法、互動法學法觀察法、體驗法。

第一環節預備活動為了營造溫馨充滿愛的氛圍我會在活動開始時播放幼兒熟悉的歌曲《親親我的寶貝》幼兒隨音樂拍手感受歌曲帶來的美好情感。

第二環節感知活動

1、從談話入手你是誰的寶貝在得到答案后教師用一句引入語將幼兒進入正題那小兔子就是大兔子的寶貝啰聽聽他們在睡覺前說了些什么。

2、完整欣賞故事第一次完整播放課件有聲課件故事講完后教師趁機讓孩子談談感受喜歡嗎為什么你聽了以后有什么樣的感覺。

第三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提問法運用得最多。因為提問是讓幼兒理解故事并刺激其語言發展的有效途徑。經過了反復思考和推敲在確定每個問題的有效性后將重點落在了提問的層次性上。

第一層次就故事內容提問讓幼兒了解故事的情節。

知識點: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兔子睡前對大兔子說了什么大兔子是怎么回答的。

3、小兔子用什么動作來表達它對大兔子的愛結果怎樣。

只有一遍的欣賞經驗也許小朋友回答得不完整所以這時需要再一次播放課件這一次去掉故事錄音分頁播放每到一個畫面讓小朋友根據前面的經驗猜猜他們在說什么第二次分段播放課件無聲課件在幼兒已經了解了故事情節基礎上再提出第二層次的問題。

第二層次拋出問題展開討論讓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探究點為什么小兔子覺得大兔子愛得更多你從哪兒看出大兔子對小兔子的愛的經過以上兩個層次的提問和討論幼兒已經了解了故事大意感。受到了故事所傳遞的情感那么本次活動的重點就得到了突出。

第三層次遷移情感回歸幼兒生活。你身邊有像大兔子一樣的人嗎你是怎樣表達對他們的愛的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在。一些家庭氛圍濃、性格開朗的孩子也許會說“我會對我的媽媽說我愛你”也許有的會說“我要畫一幅畫送給我的——”也有一言不發和隨聲附和的。這時會說的我要啟發他多說不太敢說的我要鼓勵他用語言表達出來。

第四環節表演活動第三次播放課件無畫面的故事錄音在活動最后我會提議小朋友來扮演小兔子我來扮演大兔子我們跟隨錄音一起來表演相信一定會得到孩子們的贊同。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和老師一起合作表演會成為孩子們難忘的情感體驗。合作點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既作為幼兒的引導者也是支持者和合作者對于幼兒各式各樣的回答要作及時回應和有效反饋我想這樣孩子的想法才會越來越多語言才會越來越豐富。正如《綱要》里提到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1、讓幼兒用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愛并向同伴進行講述。

2、學習手語我愛你。用于特殊人群的情感表達。

3、在表演區放置頭飾用于表演在美工區投放材料用于制作禮物送給所愛的人。

八、家庭延伸

1、建議孩子給父母“愛的轟炸”擁抱、親吻、大聲說“我愛你”等等。

2、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作品并表演。體驗父母和自己愛是相互的。

3、親子一起仿編《猜猜我有多愛你》將中間表達“我有多愛你”的比喻換成自己的語言。

大班語言活動說課稿3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故事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充滿童趣,幼兒極易接受并產生濃厚的興趣。以故事為主要形式的教學活動,不僅能使幼兒增長知識和明白事理,而且能發展幼兒的聽說能力。

大班幼兒對故事尤感興趣,特別是有他們喜歡的小動物做為主角,演繹幼兒生活中所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片段。故事《心情播報》題材新穎,構思巧妙,情節生動感人。運用天氣預報的形式來引出“心情播報”,揭示了森林中各種小動物和平相處,互相關愛的一種溫馨的場面,使幼兒感到親切、溫暖,并迫切地想要融入到故事當中去,并引起了幼兒想要去探索求知的欲望。

(二)教學目標

語言故事活動的目的不僅是讓幼兒聽懂、理解故事情節,還要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更要讓幼兒從故事中體會明白事理,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因此,我確定本次活動的目標為:

第一、能合理地分析、推理故事情節,并根據畫面內容進行講述,發展想象能力。

第二、觀察理解別人的情緒,萌發互相關愛的情感。

第三,能通過多種形式描述自己的心情,并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理解事故情節,能講述畫面內容及表達自己的心情。

難點是:理解他人的情緒情感,培養互愛的情感。

因為大班幼兒對故事活動的學習,已不僅僅是局限于聽故事,已由原來的喜歡傾聽故事逐漸過渡到想要加入到故事中,想要參與故事角色的行為、語言。所以通過讓幼兒從有疑問到自己去分析、推理、講述、表達等活動中,在探索求知的過程中得到發展和提高。

二、說教法

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刺激幼兒的聽說能力。主要采用直觀法、設置疑問法、觀察想象等。并通過了看電視、畫面講述,播心情、說心情的主題活動方式,使活動流程層層有主線,體現目標和過程的整體性。

為什么要使用以上方法呢?

因為直觀法是由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決定的。通過觀看電視畫面,讓幼兒直接感受到故事中形象的人物化、靈活化。引起學習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有助于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同時為幼兒口語講述做充分準備;其次通過設置疑問法,引導幼兒想問題并回答問題。再次通過觀察想象,讓幼兒通過觀察動物的心情與自己的心情實際聯系到一起,使幼兒的“說心情”成為探索、發現的過程。

三、說學法

為了使目標真正落實到孩子身上,通過以上教法,由“看電視——分析、講述畫面內容——播報心情——表現心情——情感體驗”的主題活動方式,引導幼兒由淺到深,循序漸進,始終以聽說能力貫穿整過活動過程,以此來推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四、說活動準備

電視機一臺,話筒一只,兔子臉譜一個;背景圖三幅;獅子生病圖一幅;小動物圖片若干;《拍手歌》音樂磁帶和《天氣預報》VCD。

五、說教學程序

第一環節:談話引題。

以聊天談話的形式,建立一種親切溫馨的氛圍,讓幼兒了解天氣預報的基礎上提出模仿,引起模仿的興趣。通過模仿活動,讓幼兒感知“心情播報”,然后設疑引起探索欲望到揭示答案,很自然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的把幼兒帶故事情節當中。

第二環節:分析、推理故事。

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主體部分,通過教師的提問,結合圖片,請幼兒進行大膽地猜測、想象和講述中引發相互議論,并在議論中得到啟發,活躍了思維,把故事后半部分推理講述出來。這樣做給予幼兒高度的想象空間和發言自主權,克服了以往故事活動中,只求聽不求解的習慣。最后,根據幼兒推理出來的各種合理的故事情節,以設置疑問的方式引導幼兒在已有情感經驗上去尋求答案,初步萌發互相關愛的情感。

第三環節:情感教育。

這是本次活動的鞏固階段。通過當主持人播送別人或自己的心情,要求幼兒必須在聽懂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完成,還要求幼兒具備認真觀察,并用連貫、完整的語言來表達的能力。讓幼兒的興趣再度進入高潮,邏輯性思維得到了鍛煉,使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通過“看、想、表演、聽、說”中思想得到了提高,關愛幫助別人的情感得到了升華。

為了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本環節中特地加入了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心情。引導幼兒通過思考,讓自己的思想來駕馭自己的動作表情,盡情地把自己的心情表現出來,但這種“盡情”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動作必須讓別的小朋友看出來你表現的是哪一種心情。

第四環節:延伸活動

這是本次活動的延伸階段,在幼兒已經了解種心情及表現方式后,讓幼兒經過觀察心情欄上自己或他人的心情,在心情欄上把它畫出來,讓大家一起來關心和幫助心情不好的小朋友。繪畫內容完整正確地進行講述。在畫之前要求幼兒先好好想一想,自己準備如何畫,并讓幼兒加入到所畫的角色中去,以此來形成心畫合一,達到鞏固的目的。

最后,以表現快樂的形式來結束本次活動,在歌曲《拍手歌》的快樂韻律中,隨著音樂表現快樂并走出教室。

大班語言活動說課稿4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我叫_X,來自_X。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大班語言活動《小貓生病了》看圖講述故事。

一、說教材。

生病,每個孩子都經歷過,孩子們對生病都有切身的感受。但這種感受是因人而異,各不相同的。生病,更是孩子們所害怕的事。他們害怕吃藥,打針,害怕一個人在家。大班語言活動《小貓生病了》恰恰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整個活動始終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依托,讓幼兒獲取健康心理,懂得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互相幫助,孩子們在這樣的情境下豐富了經驗,發展了思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良好品德也得到了培養。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結合大班語言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制訂了活動目標,分別是:

1、仔細觀察圖片,了解圖片的內容;

2、引導幼兒學習詞:孤單、惦記,樂意參與講述活動,能大膽、合理地進行想象和講述;

3、感受到同伴之間相互關心的快樂,以及獲得生病時的健康心理。

三、說活動重難點。

根據《綱要》中兒童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的理念,我又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制定為樂意參與講述活動,通過移情講述,讓幼兒懂得同伴之間要相互關心,互相幫助。同時把引導幼兒學習詞:孤單、惦記,并能對圖片進行大膽、合理地想象和講述。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四、說教學方法。

為了更好地達成我的教學目標,我主要采用觀察法、提問法、示范法來組織我的教學活動。

五、說學習方法。

另外,我打算幫助幼兒采用觀察法、討論法、角色表演法等教學方法,讓幼兒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玩一玩的輕松幾分鐘,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掌握學習的重難點。

六、說活動準備。

為了是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我作了如下準備:1、了解信的基本格式。2、圖片7張,信封一個,娃娃家設計、一束花等。我們知道幼兒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我將利用直觀形象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來吸引幼兒的興趣。

七、說活動流程。

下面我將闡述一下我的教學流程,本次教學活動共有以下四個環節,分別是:

(一)創設“小貓的信”的情境引入。

(二)引導幼兒觀察掛圖,并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講述。

(三)情景表演,結合思品教育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導入活動。我是這樣導入的:

活動一開始,我將出示這樣一幅畫,讓幼兒感知圖片、觀察圖片,興趣是做好的老師,運用提問“小貓生病了,整天躺在床上,它非常想讓好朋友小兔來看它,可是小兔離得太遠了,小貓會用什么辦法告訴小兔呢?”小朋友根據這一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后,然后把小貓的做法告訴小朋友們,然后打開信,為下面看圖講述故事做鋪墊。

第二環節:引導幼兒看圖講述故事

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接著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講述。首先以“讀信”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教學掛圖,討論:“小貓為什么哭?小貓心里會想些什么?”“小貓的信要怎么讀呢?”在幼兒自由表達的基礎上,我來引導幼兒說出孤單、惦記這兩個詞語,我是這樣做示范的:

小兔:我生病了,住在醫院里,猴大夫給我打點滴。生病躺在床上很孤單、很難受,我哭了。惦記著我的朋友們。小貓X年X月X日

以小兔的口吻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討論:小兔收到信會怎么樣?小兔把小貓生病的事告訴哪些好朋友呢?好朋友知道后為小貓做了什么事?通過一系列的提問,激發幼兒主動參與講述,并大膽吧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表達出來,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為了把幼兒引入到故事中來,我將出示由小刺猬、小鳥、小兔、小鴨怎樣幫助小貓的圖片,并說道:“小朋友看一看小貓的好朋友都為它做了些什么呀?這樣引導幼兒逐步欣賞,了解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并為下個環節情境表演埋下伏筆。教學過程中,我將這樣做示范:小刺猬捧著鮮花探望躺在病床上的小貓;小鳥在窗口上唱著美妙的歌,安慰躺在床上的小貓;小兔給躺在病床上的小貓講故事;小鴨廚師來到小貓的病床前給小貓煮好東西吃。

第三環節:情景表演

小貓生病后得到了這么多朋友的關心愛護,相信他一定能早日康復。如果我們身邊的好朋友生病了,我們又該怎么做呢?

(1)幼兒自由表達。

(2)請幼兒聯系實際分角色進行表演。

第四環節:活動延伸

這一環節我這樣設計:

讓幼兒交流討論:小貓生病后得到了這么多朋友的關心愛護,相信它很快就會恢復健康。請幼兒結合故事進行表演,表演一遍后,教師播放樂曲,并與全班幼兒一起為小貓跳舞,在充滿愛的旋律中結束活動。

八、說板書設計

幼兒的思維是以直觀形象為主的,同時符合幼兒思維的特點,幼兒期的閱讀材料主要以形象生動的畫面為主,直觀的畫面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及注意,展示的一系列圖片,使幼兒容易感知閱讀的內容,通過一系列的提問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是激發幼兒言語的重要方法。

大班語言活動說課稿5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大班的語言教學活動——《海邊公寓》。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安徒生的童話曾經在我們每個人的童年生活中都劃下過深深的印痕,而當二十多年過去以后,我把心中那份對魔幻的憧憬和對真善美生活的向往,訴諸于筆端,寫下了這篇童話《海邊公寓》。故事圍繞一艘破舊的老船和一個上了年紀的有著雪白胡子的老船長展開,外表看似毫無用處的兩樣東西,卻與周圍的人、事、物產生了溫馨感人的互動。船底破了一個洞,這是故事的契機。當老船長在沙灘上修補船艙的時候,依次遇到了原本應該是生命中的過客:流浪貓、海鷗、螃蟹、猴子、獵豹、蜥蜴……它們以各種原因,加入到了住戶的行列,最終成就了一幢海邊公寓。公寓是家庭的象征,是心靈家園的隱喻。隨著入住隊伍的不斷壯大,倒置的船不僅僅翻轉了故事的情節,也將現實和幻想串在了一起,它蔓延了快樂,壯大了友情。

是的,讀到這里,我們明白了:這是一個關于“愛”和“接納”的故事。在人生的航程中,每個人都有索取或付出愛的需求,孩子也不例外。通過這個故事,由善良的接納去觸發孩子愛的共鳴,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也與幼兒園語言整合課程所倡導的“把文學融入幼兒的生活,讓文學引領幼兒發展”的主旨相吻合。

大班幼兒在文學作品的學習活動中已經初步具備了理解作品情節、感受作品情感脈絡的能力。為此,我根據《綱要》中所提出的:“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設計了本次語言活動,試圖借助圖畫故事中的情節,逐層、逐段、逐句分析,來引導幼兒發現并捕捉所處環境中真情的存在,運用多媒體和情境表演等手段,鼓勵幼兒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喚起幼兒的關注,使學習者樂于理解、認識和發現,體驗學習的快樂。

《海邊公寓》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愛意的故事,告訴孩子愛是如何在你我之間傳遞的,同時它也是一個可挖掘的文學素材,蘊含豐富的知識與情感。在把這個故事推薦給大班孩子的時候,我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或多或少地傾聽到船上的竊竊私語。

海灘上孤獨的旅程已經變成海灘上愛心的孕育,那就讓我們一起走入這個神奇的童話之旅吧!

(二)教學目標:

我把這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通過欣賞畫面、展開討論、角色表演、合作操作等方式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困難途中互相幫助帶來的快樂。

2、發展人際智能,學習與人相處、共同生活。

3、積累大膽表述的經驗。

第一和第三個目標的制定是從幼兒發展的實際水平出發,旨在通過看看、說說、猜猜、演演、做做等幫助幼兒理清故事發展的情節脈絡,有秩序、有步驟地推進故事,從而鼓勵幼兒大膽表述,以此來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情感。

第二個目標的確立主要是圍繞國際教育專家們對世界兒童提出的基本學習任務,即“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而有針對性地提出的,達到建構良好人格的目的。三個目標中蘊涵了語言能力的培養、知識經驗的獲得和情感方面的培養,體現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就放在目標1中“體驗困難途中互相幫助帶來的快樂”;而教學的難點則在于挑戰幼兒的“最近發展區”,要求幼兒根據畫面作出自己的判斷、猜測、想象,然后轉化成語言大膽表述出來。

(四)教學準備:

1、自制《海邊公寓》課件,將童話內容展現出動畫效果。

2、故事錄音,一段輕松歡快的音樂。

3、操作材料:船模型、小動物圖卡。

4、幼兒在美工區繪畫好的各種房子。

二、說教法

針對教材內容和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中我主要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中斷法和遷移法。具體為:

通過生動形象化的動畫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通過開放啟發性的提問引導幼兒有目的、仔細地觀察,并積極思考。

通過有意識地中斷、設懸念,讓幼兒產生更多的聯想。

通過追問、設計情境,讓幼兒進一步遷移情感。

在以上4種教學方法中,值得一提的是由始至終貫穿的直觀形象法,借助多媒體手段,把老船長幫助小動物們的過程演化成一幅幅生動、有趣、形象、動態的畫面,滿足了故事對特殊角色的動作處理,也滿足了幼兒對視、聽感官積極參與的要求。

三、說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本著“開放、自主”的原則,幼兒將采用了以下幾種學法:

1、觀察法。幼兒通過觀看課件直接獲得生動的印象,從而與他們腦海中猜想的影像交融匯合,形成新的認知點,為后面的講述做好鋪墊。

2、討論法。這是幼兒最喜歡的方法,他們可以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

3、表演法。簡單的扮演,會讓幼兒更貼近角色,保持學習的興趣。

4、操作法。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解放兒童的雙手,讓他們去做去干。”自己去實踐、去發現、去感受,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幼兒的創造性。

四、教學流程

在這次活動中,我設計了四個環環相扣的環節,整體突出4個核心詞語:引領、激勵、提升、遷移。具體策略如下:

(一)引起話題,激發興趣。

活動一開始,我就打開電腦課件,展現出一幅美麗的情景(點擊課件):藍天,白云,海水,沙灘,船以及站在船上的老船長。直觀的畫面,往往給幼兒眼前一亮的感覺,可以極好地調動起幼兒的興致,并融入角色當中思考老師拋出的問題:“畫面上出現了什么?這是一艘怎樣的船?老船長呢?我們可以用哪些詞語來描述他?”

童話故事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夠在不知不覺中讓幼兒身臨其境,進入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話說的語言環境。之后我語鋒一轉,“船底破了一個洞,怎么辦呢?”引導幼兒根據自己觀察到的結果進行初步的想象。修船底必須把船倒置過來,這是一個基本的常識。故事到此一個漂亮的“轉身”,轉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局。

(二)理解故事,感知情節。

在這一部分,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流浪貓、受傷的海鷗、螃蟹都要以各種姿態登場。我分別為這三組情節設置了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其中隱含了對幼兒發展的不同要求。

如流浪貓的出現采用的是視聽結合法。當流浪貓邁著輕盈的步子走向老船長時,他們之間進行了怎樣的談話呢?一起來聽聽。(點擊課件)為了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接下來我會邀請個別幼兒與老師進行合作表演:“流浪貓是怎么說的?老船長的反應呢?”流浪貓找到了歸宿,是對愛的一種釋義,也是對本次活動重、難點的有效落實。根據幼兒已有經驗,我再次向幼兒發出質疑和挑戰:“現在流浪貓有了家,它的心情怎樣?老船長心里又會怎么想?”在幼兒回答后,我進行小結:老船長和流浪貓相互作伴,它們不再感到寂寞。

在情節二引出海鷗時,我采用的是追問法。“貓住下了,那老船長現在手里抱著的又是誰呢?”(點擊課件)直截了當,形象直觀,便于幼兒講述。“海鷗怎么啦?老船長正在干什么?”“看到這么好的地方,海鷗怎么說?”“海鷗要留下,為什么要征得貓的同意呢?”一連串帶有啟發性的問題,連續的追問,會引領幼兒向縱深處思考、探索,體現遞進性。

而情節三螃蟹的登場我采用的則是推測法。首先提問“船上的物品都能派上用場,那讓我們想想這個翻倒的啤酒桶可以給誰住?”我們知道,大班的孩子表現欲強,他們往往在得到了一些信息后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對別人表述自己的觀點,這兒的設計正好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猜一猜、說一說、議一議,達到“猜測——驗證——匹配”的目的。在此基礎上,圍繞故事中重復出現的三段對話,我不忘邀請前面扮演貓和海鷗的幼兒繼續與螃蟹合作表演,為建立積極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而努力,幫助幼兒體驗“換一種方式說出愛”的獨特感覺。

(三)逐層推進,加深理解。

主要分為三個小環節來實施(點擊課件):

一是動手操作。請幼兒分組為其他小動物,如猴子、獵豹、海燕、蜥蜴等在可活動的船模型上尋找適合它們居住的地方。因為每個幼兒喜愛的目標不同,我在預設這個程序時,靈活機動,緊緊追隨幼兒感興趣的焦點,幼兒每說出一個動物,我就利用課件演示出這個小動物在船上的位置,給與幼兒強烈的參與感和視覺沖擊,體現教育的隨機性。同時,“公寓”的含義在這里會被及時揭示,喚起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記憶,點明主題;

二是集體表演《補船歌》,在音樂的伴奏下做出敲敲、釘釘、補補、刷刷的相應動作,共同感受齊心協力團結的力量;

三是完整欣賞故事。讓幼兒樂意參與講述,并大膽地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表達出來,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這也是解決本次活動重點,突出活動難點關鍵的一個環節。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學有所用,情有所移。結合當代幼兒語言教育的遷移理念,我會提出以下問題:“你們覺得老船長的決定對嗎?為什么?”事實上,老船長未曾想過要把他的船永遠停留在某一處,他放棄初衷,卻也由此意外地得到了享受生命溫度的機會,他把他的愛通過留住傳遞給了所有的生命。

在經過前面幾個環節的學習后,大班幼兒已經能夠做出自己獨立而正確的判斷,那么就不妨進一步提升:“還有許多需要幫助的朋友,你們愿意伸手嗎?”這是我在之前的區域活動中預先埋伏好的一個活動主題,幼兒可以用鼠標自由點擊出他們畫的房子,一幢、兩幢、三幢……直都鋪滿整個畫面。當最后課件上方出現文字“海邊小區”時,活動至此結束。

課終究要結束。但我仍然愿意相信,參與這個活動的人會把心停留片刻,感受畫面所散發出的暖暖真情。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如有不當之處,請評委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

大班語言活動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教案模板

大班教學活動備課教案

1603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河县| 辽阳市| 青冈县| 罗平县| 洱源县| 兴安县| 呼玛县| 米林县| 锡林浩特市| 临清市| 馆陶县| 合山市| 丹寨县| 双江| 靖江市| 桑日县| 兰州市| 南平市| 宁南县| 九龙城区| 藁城市| 凉城县| 洱源县| 柞水县| 华容县| 竹溪县| 珲春市| 双城市| 湟源县| 新乡县| 屏南县| 耿马| 湘乡市| 石狮市| 佛学| 罗源县| 蒙自县| 安泽县| 云安县| 甘泉县|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