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學前班公開課優秀教案

時間: 彭永 優秀教案

學前班的內容不僅是知識類,更包括社會適應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學前班公開課優秀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前班公開課優秀教案

學前班公開課優秀教案1

活動目標1、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比較判斷的能力。

3、引導幼兒學習比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過比較而來的,學習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較高矮,并能按高矮給物體排序。

活動準備1、每人一套操作材料(大礦泉水瓶、小礦泉水瓶、椰奶瓶、旺仔牛奶瓶)。

2、事先設置好表演情境。

活動過程1、引導幼兒學習在同一平面上比較兩個物體的高矮。

設置表演情境。請兩個小朋友比高矮,甲站在地板上,乙站在椅子上,問:他們倆究竟誰高,誰矮呢?這樣能比出高矮來嗎?為什么?鼓勵幼兒充分討論。

教師小結:比較高矮時,倆人必須都站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這樣才能比較出誰高誰矮。

幼兒示范正確的比高矮方法。

2、引導幼兒發現高矮是通過比較而來的。

請一個比前面二個小朋友更矮的小朋友上來與他們比高矮,問:怎么一會兒說這個小朋友矮,一會兒又說這個小朋友高,到底他是矮還是高呢?

引導幼兒觀察、思考得出結論:說一個人是高還是矮要看他和誰比。

3、引導幼兒不受物體大小、形狀的影響,按高矮給物體排序。

指#教案# 導語:一天,幾只瓶子在一起吵吵嚷嚷,它們想出去走走,可是不知道該怎么排隊,現在請小朋友都來幫它們排排隊,排好以后要說說你們是怎么給它們排的隊。

4、幼兒通過自身參與,進一步體驗物體的高矮是比較出來的。

玩游戲《比高矮》: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選出每組的小朋友,再派出來比賽,選出全班的小朋友,頒發獎牌,并鼓勵小朋友,多吃飯菜、多運動,才長得高。

四、活動延伸帶領幼兒觀察幼兒園的房屋、樹木、運動器械等,并比較它們的高矮。

學前班公開課優秀教案2

活動要求:認識、比較物體的粗細,懂得"粗細"的比較是相對的。

活動準備:教師演示用的4種不同粗細的物體(小棒、牙簽、蠟筆和水彩筆)幼兒標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強的為7種不同粗細的物體,能力中等的為5種不向粗細的物體,能力差的為3中不同粗細的物體)(牙簽、小棒、蠟筆、記號筆、水彩筆)活動過程:

一、認識粗細1、請幼兒用自己盒內的東西穿木珠提問:你在玩木珠的過程中發現什么了?(牙簽、小棒穿進,蠟筆等沒穿進)2.尋找原即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小棒、牙簽細,蠟筆粗)3.小結:原來東西有粗和細之分。

二、比較粗細出示小棒師:剛才我們玩了穿木珠的游戲,有的東西穿進去了,而有的東西沒有穿進,那么小棒剛剛穿進了,它是粗的還是細的?

(1)若回答細的,則出示牙簽,讓幼兒比較(2)若回答粗的,則出示蠟筆,讓幼兒比較那么這支筆到底是粗還是細。

2.得出結論:一樣東西是無法比較粗細的,要兩樣東西才能比較出租和細。

三、利用粗細不同的物體排序師:你們盒子里的東西有粗有細,那么我們來幫他們排上隊1.幼兒操作任意排2.提問(1)你是怎么排的?(從粗一細,從細一粗)(2)你是怎么排出來的?

3、師生共同小結(1)先找出最細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兩個進行比較、依次排隊。

(2)從盒中先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二,反復運用這個方法依次排隊4、請幼兒采用互換方法比較一種方法排列。

學前班公開課優秀教案3

活動目標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從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量關系。

2、理解交換規律,懂得運用互換規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積極探索數學活動,樂于講述探索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具:城堡圖一副(分為三層,每一層分別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圖,用紙覆蓋)、水果單一張。

2、學具:城堡圖人手一份、水果單人手一張。

活動重點:看圖學習7的加法活動難點:能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活動過程:

一、開火車:復習7的組成師:城堡王國的國王邀請我們去他的國家玩,你們愿意嗎?那讓我們快點乘上7次列車(出示數字7)出發吧。

師: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你的火車X點開?

幼: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我的火車X(6)點開。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圖學習7的加法1、師:看,城堡王國已經到了,國王說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許多的問題想考考我們小朋友,那我們就先去這座的城堡去看看好嗎?

2、師:我們先登上城堡的一樓,原來這層樓上有三幅圖,誰愿意來講講呀?

國王想考我們的是看了這三幅圖誰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來后就可以上二樓、三樓。

3、幼兒操作師:那我們每人都去一個城堡回答問題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樓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樓三樓。別忘了把你的答案寫的清楚一點。

4、總結:

師:你剛剛碰到了什么問題?(用三句話表達三幅圖)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兒列的算式)老師記錄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它們有個小秘密,看誰能先找出來?"師總結:這些算式的得數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師:象1+6=7、6+1=7這兩道算式數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數不變,所以看到1+6=7馬上就想到6+1=7,我們把他們稱為朋友題,同樣我們看到2+5=7就會想到什么呢?看到…

學前班公開課優秀教案4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學習6的形成,認識數字6,理解6的實際意義。

2、激發學習興趣,發展幼兒操作,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數字6教學難點:理解6的實際意義活動準備1、蘿卜、青菜、磨菇卡片各6張,1-6數字卡片。

2、蘿卜圖片(數量是幼兒人數的三倍),上貼各種圖形;另備與蘿卜上所貼形狀相同的圖形若干。

3、兔子拼圖(幼兒人數的一半),反面劃成6格,分別寫上1-6的數字并剪開。同樣大小的底板圖也劃成相應的6格,畫上1-6的圓點。

活動過程:

1、拔蘿卜、青菜,采蘑菇(學習6的數數,認識數字6)(1)律動:師幼扮兔子隨音樂"兔跳"。

(2)說說你(兔子)喜歡吃什么?

(3)為過冬備糧食:拔蘿卜、青菜,采蘑菇。

(4)數數:有幾個蘿卜、幾棵青菜、幾個蘑菇。出示數字6,認讀數字6。

2、分蘿卜:學習6的形成,數數。

蘿卜太少不夠吃,請兔寶寶把每個蘿卜分6份。

老師示范在一個蘿卜上貼上6個圖形,先貼5個紅色的圓形,再貼1個綠的圓形,5個圓形添上1個圓形是6個圓形,把蘿卜分成6份了。

幼兒操作:找圖形貼到蘿卜上。

3、拼小兔:復習認識數字1-6和6以內數數。

老師介紹玩法:出示拼圖底板,上劃成了六格,每格上畫了圓點,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出示拼圖6塊,(數一數,認一認它們背后1-6的數字)請兔寶寶將六塊拼圖貼到底板相應的位置。

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教學反思:

2學前班數學教案:認識數字7

活動目標⒈能正確的感知數字7,知道它們能表示物體的數量。

⒉能安靜的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話,以及能情緒愉快的參加小組活動的習慣。

活動準備音樂磁帶《黑貓警長》、老鼠卡片若干、小河若干條。

活動過程一游戲捕魚⒈教師:今天天氣真好,貓媽媽帶你們一起出去玩吧!看我們來到哪里啊?(小河)讓我們一起來釣魚吧!

⒉個別幼兒講述釣了幾條魚,并送到相應的籃子里。

⒊集體送魚。

二認識數字7⒈教師:小鴨子想吃魚,我們看看來了幾只小鴨子?小鴨子和小魚哪個多?小鴨子能吃飽嗎?那有什么好辦法?《添上一只鴨子》,又游走一只小鴨子,現在哪個多?要讓他們數量一樣多有什么好辦法?《去掉一條魚》

⒉教師:數字7象什么?數字7除了表示7只小鴨還可以表示什么?

三游戲貓捉老鼠⒈教師:聽,誰的聲音?(老鼠)教室里有許多的老鼠,請寶寶幫忙用添去的方法抓身上幼個點子的老鼠。

⒉幼兒操作四聽音樂玩游戲(貓捉老鼠)

學前班公開課優秀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1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大小,能簡單區別10個和第10,會寫10。

2.使學生在活動中、操作中,歸納并掌握10的組成。

3.通過學具的拼擺,使學生經歷發現、歸納數學知識的過程,培養學習方法和能力。

4.通過游戲、兒歌等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引出關于10的故事——認識10以內數的順序

1.數字娃娃排排坐:

師:這節課,老師要帶大家去找我們的好朋友。一起來吧……

(播放音樂《找朋友》,學生跟著拍手唱。歌曲結束時,畫面切入0~9十個數字娃娃的動畫。)

師:原來是數字娃娃呀。還認識嗎?

教師指,學生認讀。

師:數字娃娃來到直尺上,要找自己的位子。誰能幫幫他們?

學生口答,電腦將數字在直尺上正確排列。

師:為什么0在直尺上排最前面?

(因為0在直尺上表示起點。)

2.10的故事:

師:數字娃娃坐得可直整齊。0排最前面,在直尺上表示什么呢?

(0在直尺上表示起點。)

(0還表示一個也沒有。)

師:所以,在這十個數字中,誰最小?

(0)。

師:的呢?

(9)。

師:9一聽自己,可得意了。它神氣地對其他數字說,你們誰都比不過我,我是的。尤其是你,0!還有1。0和1聽了,可傷心了。其他數字也很不服氣。于是,0和1湊到一起想了一個辦法……

猜一猜,他們怎樣打敗9,變得比9還大呢?

(1和0聯合起來,站一起變成10,10比9大。)

(演示1和0變成10。)

師:1和0團結起來,變成——10。同學們團結起來,就能戰勝一切困難。在“田”字格中,10該怎么寫呢?

(先寫1,再寫0)

師:對,10要占兩個格,一個格寫1,一個格寫0。

以前學習的0-9都是一位數,而10是兩位數。10在直尺上該排哪里呢?

(9的后面)。

(將10歸位,排在直尺上9的后面。)

師:最小的0和1,站在一起變成比9還大的10。一起讀一讀。

(學生齊讀:0,1,……9,10。)

3.比大小

師:9看見10站在自己后面,比自己還大,就不服氣了。它拿出九個點子說,我有這么多,你比我多嗎?同學們說說看。

(教師板書9的點子圖)

(當然是10比9大,因為9個點子再加一個才是10,10比9要多一個。)

師:請你上來畫出10個點子。

(學生在黑板上合適位置畫出10個點子。)

師:現在,10>()

(9)。

(10還大于8、7、6、5、4、3、2、1、0。)

(10。)

師:這節課,我們就專門來認識神奇的新朋友——10。

板書課題:認識10

二、創設關于10的情景——感受用10表示事物的數量,區別10個和第10

1.主題圖中的10。(出示課本主題圖)

師:你能找出圖中藏著的10嗎?

(圖上有10只鴿子。)

(圖上有9個小朋友,還有1個老師,一共有10個人。)

2.拿小棒表示10。

師:動動小手,拿出10根小棒,看誰拿的又對又快。

(學生一邊拿一邊數。)

3.尋找生活中的10。(說一句話或動作表演)

師:找一找,生活中還有什么是用10表示的?

(媽媽買了10個蘋果。我有10支鉛筆。我們有10個手指。還有腳趾也是10個。我們組有10個人。)

(間奏:唱兒歌。)

師:對呀,我們的雙手正好是十個手指。兩棵小樹十個杈……

(學生拍手打節奏唱兒歌: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猜猜它是誰?手。)

4.寫10。

師:是啊,數一數咱們的手指吧,剛好十個。能寫會算還會畫呢。10該怎么寫呢?

(演示10的書寫過程,教師示范。)

師:10是兩位數,寫的時候要占兩格,一格寫1,一格寫0,1和0要不能隔太遠。

學生書寫,并在田字格中描紅寫10,用水彩筆完成10的卡片。

5.自我介紹——認識序數第十

師:咱們的新朋友10說,從左起,只要排第十的,就和它是一家人。誰是10的一家人?這樣好了,先作一個自我介紹吧。

(學生開始自我介紹:我坐在第N組,第N個,同時舉起卡片N。)

師:排第10的同學請到講臺上來。

師:數一數,共有幾個?

(8個。)

師:怎樣才能變成10個呢?

(再請兩位學生到講臺上,共10人。)

三、解決關于10的問題——理解10的組成

師:把10個同學分成兩個小組,可以怎么分呢?

學生分,并說出10的組成,寫在黑板上。

1.實踐操作,分小棒:

2.師:還可以怎么分呢?請大家用10根小棒表示,自己分一分,說一說10的組成,并寫下來。也可以直接寫。

3.(教師巡視,發現不同情況。)

4.2.匯報板書:

5.學生匯報各自發現的10的組成,在投影儀下用小棒演示,說一說,并寫在黑板上,并領導大家讀一讀。

6.3.歸納發現:

7.教師引導學生整理黑板上板書的10的組成,按一定順序讀一讀,并發現其中的規律:10的組成有5組,共9個。

8.——看到10可以分成1和9,就能知道10可以分成9和1,交換位置。

9.——10的組成中,前面的數越來越大,后面的數就越來越小。

4.理解中記憶:

10.拍手打節奏,誦讀10的組成——按不同規律和順序誦讀后,嘗試閉眼誦讀10的組成。

11.四、享受關于10的游戲——鞏固10的組成

12.1.教師和學生互動,伸手指:

13.我出1,我出9,1和9組成10。

14.……

15.2.引導學生創造新的游戲:拍手對歌——

16.你說1,我說9,我們都是好朋友;

17.你說2,我說8,團結起來力量大;

18.你說3,我說7,我們從小愛學習;

19.你說4,我說6,說話誠實不吹牛;

20.你說5,我說5,兩數湊十不馬虎。

21.五、總結關于10的知識——關于10的知識的回顧總結

22.這節課,大家學的開心嗎?認識了哪個新朋友?了解了關于它的哪些知識?

23.六、完成關于10的練習——應用有關10的知識



1164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军事| 车致| 二连浩特市| 化德县| 云南省| 龙门县| 巴彦淖尔市| 普格县| 介休市| 分宜县| 宜章县| 小金县| 泽库县| 张掖市| 班玛县| 壤塘县| 涟源市| 枞阳县| 兴隆县| 富川| 长沙市| 汨罗市| 福建省| 梨树县| 宣威市| 平阳县| 高平市| 双柏县| 翁牛特旗| 军事| 亳州市| 绥江县| 布尔津县| 郧西县| 谢通门县| 马鞍山市| 类乌齐县| 康平县| 遂川县| 中牟县| 孝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