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美術教案 >

2022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時間: 彭永 美術教案

編寫教案有利于教師弄通教材內容,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教師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22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2022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

課堂類型:設計 應用

教學目標:

1、了解萬花筒的圖案是對稱的,并能描述它的對稱方式。

2、用繪畫,剪紙,拼貼等方式表現類似于萬花筒的圖案。

3、試著按自己的設計來表現色彩。

教學重難點:

1、能否表現對稱的圖案。

2、能否用“先設計一個花樣再復制”的思路來設計對稱的圖案。

3、能否表現記憶中的色彩的感覺。

教具學具:彩色紙,剪刀,繪畫筆

教學過程:

1、引導階段

讓學生看看萬花筒然后討論:萬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觀察萬花筒的花樣是如何對稱的。

引導學生觀察萬花筒中最亮的那個六角形圖案,它是由六個三角形組成的。其中有一個三角形的花樣是真實的。其余五個都是鏡子反射出來的,它們都是相同的并且圍繞一個中心點對稱。

2、發展階段

我們要創作一個:“真實的”三角形花樣,可以剪,可以畫;再制作其余五個“鏡子里的”花樣,組成要做的圖案。

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圖案對稱。(將紙疊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來畫……)

色彩也是考慮的一個方面,可以讓學生再一次觀察萬花筒,將其中認為最漂亮的一個色彩組合記住。并且將它表現出來。

3、收拾與整理

學生應該已經習慣將剪下的紙屑放在紙簍中。那么結束時只要再檢查一下周圍是否有紙屑就可以了

三年級上第二課教學參考資料

萬花筒:

一種光學裝置。由幾面鏡片組成,能使人從其中窺見由彩色玻璃碎片拼成的對稱幾何圖形;轉動裝有玻璃碎片的部分即可顯示出變幻無窮的圖案。由布魯斯特于1816年前后發明,1817年取得專利權。簡單的萬花筒包含兩片楔形條狀反射鏡,成60度或45度相連,也可用一片明亮的鋁片折成。鏡片裝在筒內,筒的一端裝有可轉動的玻璃盒,其中放置彩色玻璃碎片,金屬箔或圓珠。有些萬花筒不裝玻璃片盒,而用反射鏡片反映遠方的物體。如在窺孔上裝一目鏡則效果更佳。

在萬花稠中歸亮的那個六邊形圖案的外面,還有無數個三角形花樣,所以,我們才叫它萬花筒。不同的學生看“萬花筒”,得到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建議學生試著用多種外形來概括萬花筒的形狀,表現它的繽紛。試著做一個萬花筒。

2022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2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 表現

教學目標:

1、認識三原色。

2、觀察兩個原色調和之后產生的色彩變化,說出由兩原色調出的第三個顏色(間色)

3、能夠調出預想的色彩,并用它們涂抹成一幅繪畫作品。

教學重難點:

1、能否用三原色調出三個間色

2、能否分別說出三個間色分別是由那兩個原色調出來的。

教具學具:水彩畫工具,色彩卡片,圖片,范作。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教師做試驗(原色調出間色)

指導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顏色。

讓學生挑選兩個最喜歡的顏色,調一調。

說一說變成了什么顏色。

接下來可以讓學生自由調配顏色,但要有兩個要求,只將兩種顏色相調,并且要記住它們調出的第三個顏色。

二、發展階段

讓學生認識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義

將紙弄濕,將調出的色彩涂抹在作業紙上:讓學生用兩個指定的原色調出教師出示的那個間色。

教師分別出示兩個間色。讓學生自己尋找兩種顏色調出它。

學生繼續嘗試調出喜歡的顏色并填在畫面的空白處。

三、收拾與整理

四、課后拓展

在課堂練習的基礎上,可讓學生做以下練習:繪出七色彩虹,繪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覺,表達心情,天氣,味道……

2022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3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上海版美術教案讓學生知道水與色的關系;觀察水彩色濃淡、滲化、交融的特性。

2、初步運用水彩畫工具,表現水彩色的滲化、交融的特點。

3、使學生在色彩游戲中提高興趣。上海版美術教案

教學重點認識水彩畫滲化的特性。上海版美術教案

教學難點水分的把握。上海版美術教案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范畫一張,提問:“你們看漂亮嗎?能給它取個合適的名字嗎?”

板書:彩點點

2、拿出幾幅范畫欣賞、討論這些畫給我們什么感覺。

3、知道這幾幅畫是怎樣畫出來的嗎?請你們選用桌面上的工具兩人合作也來試試畫一畫。

4、學生嘗試繪畫。

二、新授

1、大家的作品完成了嗎?把你們的作品貼在黑板上,互相欣賞一下,再和范畫比較一下,看看你們的作品畫的完美嗎?哪些地方不一樣?上海版美術教案

2、學生討論作品的不足之處。

3、那么我們該如何解決呢?大家討論一下。上海版美術教案

4、學生共同解決不足。

5、同學們懂動足了腦筋,那讓我們再來按照剛才所說的方法再來試試,還是兩人合作。

6、學生再次嘗試繪畫。

7、看來第二次的作品比前一次的有了進步,但好像還缺了些什么,下面來看看我的演示對你是否又有幫助呢?教師演示

(1)先把紙用毛筆涂濕,如天氣較熱,紙面上水分蒸發很快,可以涂兩次,讓畫紙充分吸水,但紙面不能有積水,若有積水可以用毛筆將積水吸掉,使紙面濕潤,保持平整。如作畫在雨天,天氣比較潮濕,紙面只要濕潤即可,接著便是點色。在點色時注意:水和色的量比。

(2)色少水多,色水太淡。

色多水少,色水就滴不下來。

水色量比要適當,并要使筆肚吸色到飽和程度,即將筆豎起,用手指擠一下筆肚,使色水滴下來,毛筆沾色水,要使色水欲滴而未滴的樣子,才能捏擠。

(3)彩點點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還可以把兩個點并聯起來,讓它們相互交融、滲化,出現另一種顏色。而這一切的關鍵在于水與色的比例。

8、看清楚了嗎?現在你的問題都能解決了嗎?誰能來說一說。

9、學生回答講解。

10、既然問題都解決了,那現在請大家都拿起畫筆,畫出你胸中最美的彩點畫吧。

11、學生作業,教師指導巡視。

(1)能基本掌握水與色的比例。

(2)能表現水彩色的特點。

三、小結

1、展示作業。

2、講評作業。

3、教師小結。

3、天上的星星亮晶晶

教學目標1、通過教學讓學生知道蠟筆有排水性。

2、學習蠟筆與水彩色相結合的作畫方法,并用

此方法表現美麗的星空。

3、通過觀察、欣賞,讓學生體會大自然夜空的廣闊、深邃的自然美。

2022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4

課題:我設計的自行車

領域:設計?應用及造型?表現

課時:2課時

教學目的:

1、通過對自行車結構、功能的初步認識,指導學生設計自行車的草圖。

2、培養學生富有創意的運用各種類型的材料,在創作中體驗設計自行車美感,在創作與探索中,捕捉創作靈感,逐步形成創造性的構思。

3、通過討論交流,相互啟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對自行車結構、功能的初步認識,指導學生設計自行車的草圖。

教學難點:

創造性的利用各種材料,設計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車。

教學準備:

師:各種自行車的圖片資料。

生:繪畫工具及一些吸管、廢光盤之類的材料。

第一課時

施教時間:11月4日——11月26日

教學過程:

活動一:

欣賞與探索:

1、展開作品: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自行車的共同點是什么?

請仔細觀察和思考:它們的基本形是什么樣?都有什么用?

生:思考,討論、回答。

師:及時鼓勵學生,并適時進行小結。(都有車頭—像T字—掌握方向、輪子—圓形—行走、坐墊—坐、腳踏板—引導輪子滾動)

2、再次欣賞課件中的自行車,進行討論、交流:

(1)請先知道的同學談談自己的發現。

(這些自行車與剛才所看到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點)

(2)其它同學可提出不同的意見。形成交流的課堂局面。

師:及時鼓勵學生,并適時進行小結。

活動二:

1、總結學生發言,并進行簡單范畫:

師:真好,通過小朋友們的觀察,大家發現了,不管什么樣的自行車都有個扶手、輪子、坐墊、腳踏板,可是它們的外型卻可以多種多樣的,只要美觀大方、好用就能讓大家喜歡。今天我想請小朋友們來當一回小小設計師,設計一輛多功能的自行車。

2、欣賞其他學生作品,開拓學生的思維。

師:在當一名小設計師前,我們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設計自己的自行車。瞧他們設計的自行車根據需要都做了不同的改變,還進行說明。

活動三:

師:小朋友們,我們都知道自行車的基本構造,想不想馬上動手制作設計一輛嗎?拿出你們的畫筆,開動自己聰明的腦筋,畫出一輛和其他人不一樣的自行車。比一比誰的作品和別人不一樣,最有創意。

學生動手制作,教師巡視輔導。

活動四:展示、評價、反思:

1、對臺上的作品進行評價。師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贊揚優點,提出建議。

2、如果再設計一次,你將在那些地方進行改進?

拓展:

今天我們初步學會設計自行車,下節課我們來動手制作自行車看看生活有哪些物品適合制作成一輛自行車,請大家開動腦筋準備一些材料。

札記:說實話現在城市里面騎自行車的人太少了,所以當我讓孩子們回憶自行車的外形時,竟沒有幾個能說出來的。還好,穆乃善老師有輛自行車,我帶著學生們到車棚里好一頓觀察,學生們終于了解了自行車的主體框架結構,帶著收獲回班創作去了。我不禁感嘆:時代的發展太快了,也許用不了幾年,課本上就會出現“我設計的私家汽車”“我設計的私家飛機”了。

第二課時

施教時間:11月29日——11月30日

活動一:

1、請同學們談談上節課所學的內容。說一說自行車的結構,組成部分。

2、根據手中的材料說一說為什么選擇這些材料。并且談一談要怎么利用這些材料。

3、欣賞課本范圖,討論制作步驟。

活動二:

作業要求:

小組合作,比一比哪一組制作的。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活動三:

作業展評,讓學生參與評選,評一評:

1、哪一組制作的應用的。

2、好在哪里?

教育學生愛護環境衛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境的整潔。

札記:用易拉罐做自行車的孩子普遍遇到了切割困難的問題,幸虧我帶了一把大刀子,這節課我們一起忙著,即做好了,又增進了師生感情。

2022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5

課題:變廢為寶

領域造型,表現,設計,應用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并在此基礎上搜集各種廢舊材料。

2.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將各種廢舊材料加工成各種物品。

3.通過制作,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評價建議

1.是否在課前仔細觀察了物體的顏色,外形收集了相關廢舊材料。

2.能否合理利用廢舊材料進行組合和創造,制作立體造型。

3.能否體會到變廢為寶和保護環境的樂趣。

4.能否在活動結束后進行合理的回收和整理。

5.在美術教學在如何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物的研究。

6.如何合理運用各種材料開發新的教學內容的研究。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

施教時間:11月15日——11月16日

活動一:

1.啟發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并能對各種物體的外形,顏色等特征進行簡單的描述。

2.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廢舊材料,如舊掛歷,易拉罐,吸管等。

活動二:

引導學生在上節課的基礎上,更仔細地觀察各種物體,根據其外形,顏色等,討論用那些廢舊材料可以將它表現出來,并使其具有立體感。

可適當分析幾種物體的立體造型,示范幾種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撐等,教師還可通過半立體的圓等較特殊的立體造型,讓學生領會多種立體造型表現法。

活動三:

“奇思妙想階段”,啟發深長在現有事物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打破物體的原有形態,充分發揮身邊廢舊材料的作用,進行組合或創造,制作一伯立體的工藝品。

“情感升華階段”,引導學生懂得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發揮自己的創新意識,制作出立體的工藝品來美化身邊的環境,是一個一舉兩得的環保好方法。

收拾與整理

作業完成后,應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境的衛生來整潔。

課后拓展

1.我們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來表現各種物體的立體造型。

2.在生活在,我們應仔細觀察,將各種廢舊材料變廢為寶。

札記:我向學生們展示了歷屆學生們用廢舊材料制作的工藝品,孩子們看得目瞪口呆。我告訴他們這也是三年級的同學做的,只要肯動腦,你們會做出更好的。受到了鼓勵,孩子設計的思路非常廣,效果圖畫得很好。我很慶幸自己積攢了這么多的學生作品,這些積累工作永遠有效。

第二節

施教時間:11月17日——11月20日

活動一:

(出示范例)

l同學們,這件工藝品漂亮嗎?(漂亮)

l這件工藝品表現的是什么形象?(人物)

l你們能不能看出這件工藝品是用什么做成的?[可讓學生用手摸一摸]

[學生小結]

那么,這些材料是從哪里來得呢?[學生自由猜]

小結:這么精美的工藝品都是用一些廢棄物做成的。

活動二:

1.材料展示:

在平日的生活中很多物品用舊之后都會被我們丟棄掉,你能舉例來說一說嗎?[學生交流]

你今天都帶來了哪些廢舊物品?[學生展示]

2.分析:

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廢棄物都是什么形狀?都有哪些顏色?[分析造型與色彩]

3.構思練習

[討論形象的組合與材料的選擇]

出示幾樣大小不同的廢棄物,請學生進行聯想并把自己的想法畫一個簡單的草圖。

交流構思情況,并提出自己的意見。[鼓勵學生大膽的談出自己的感想]

[出示形象]

誰來幫老師設計一下,這個形象的每一步我都該選擇哪些材料最合適?[學生交流并可以動手來試一試][鼓勵學生大膽去研究、試驗]

4.制作步驟

通過剛才的交流你是否也能將自己手中的廢棄物來設計一下使其變廢為寶呢?

我們應該按照怎樣的步驟去進行制作呢?請同學們分組交流拿出制作方案來。

請學生進行小結。

5.欣賞

課本中就有許多運用廢舊材料進行制作的工藝品,請大家來欣賞一下,看有什么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小結:我認為在這些工藝品中一些小的裝飾運用的十分巧妙,真實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我們都可以運用什么材料來做小的裝飾呢?[學生交流]

活動三:

我要開一個工藝品商店,我這個工藝品商店出售的可不是一般的工藝品,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用廢棄物來制作而成的。而你們就是這些作品的設計師,好,就請大家快動手吧。

l學生可以自由組合幾個人完成一件作品。

能力弱的同學可以進行臨摹制作,也可以制作的形象簡單。

[放音樂]

小結:

今天是我們工藝品商店開業的日子,請大家來當顧客選擇你最喜歡的工藝品。[評析]

札記:

評價時我說:“如果不知道我真不相信這些工藝品是利用廢棄物制作而成的,由此可見每一樣東西只要我們能留意加以精心的設計就能將其變廢為寶。”這句有些夸大事實的話學生卻很愛聽,因為老師肯定了他們的努力。所以說,有時教師的一句話,可能成為促進學生創造力發展的催化劑,也可能成為毀滅劑。



1156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习水县| 阿勒泰市| 新泰市| 靖江市| 运城市| 巴中市| 东海县| 新邵县| 霍城县| 阳谷县| 松潘县| 邳州市| 怀远县| 宁阳县| 长顺县| 长岭县| 鄂托克前旗| 科尔| 隆化县| 突泉县| 桐庐县| 瓦房店市| 饶河县| 河北区| 越西县| 桃江县| 芜湖县| 墨玉县| 四会市| 邳州市| 普安县| 胶州市| 西藏| 郧西县| 临城县| 江西省| 洛浦县| 余姚市| 永修县| 宜黄县| 建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