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物理教案 >

物理基礎高考復習教案

時間: 沐欽 物理教案

物理基礎高考復習教案都有哪些?物理學始于伽利略和牛頓時代,現已成為一門分支眾多的基礎科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物理基礎高考復習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物理基礎高考復習教案

物理基礎高考復習教案【篇1】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學會了什么)了解、掌握、認識......

(2)過程與方法:經歷(通過)對......的探究過程,初步學會......,提高......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學好物理的信心,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意識。

2.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新概念的理解及其應用、實驗探究。

難點:新概念的理解、總結實驗規律、各種規律的靈活應用。

3.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常用的導入方法實驗導入、聯系實際導入、直接導入)

采用聯系實際導入法:講述從北京到重慶的各種路線,導入新課:位移。

(2)新課講授(知識點條理清晰的呈現)

①簡單講解本節課基礎知識點(例:矢量、標量)。

②歸納總結該課題中的重點知識內容。尤其對該注意的一些情況設置易錯點,進行強調。可以設計分組討論環節(例:判斷路程和位移)。

③拓展延伸,將所學知識拓展延伸到實際題目中,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在新授課里面一定要表現出講課的大體流程,但是不必太過詳細。

(3)鞏固練習

練習題一

練習題二

(4)小結作業

①請學生代表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②布置課后作業。

4.板書設計

物理基礎高考復習教案【篇2】

【彈力】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什么是彈力,彈力產生的條件(2)能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3)知道形變越大,彈力越大

2、過程和方法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彈簧測力計的結構

(2)通過自制彈簧測力計以及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掌握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

通過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和使用,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愛動手動腦的好習慣

二、重點難點

重點:什么是彈力,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難點:彈簧測力計的測量原理。

三、教學方法:探究實驗法,對比法。

四、教學儀器:直尺,橡皮筋,橡皮泥,紙,彈簧測力計

五、教學過程

(一)彈力

1、彈性和塑性

學生實驗,注意觀察所發生的現象:

(1)將一把直尺的兩端分別靠在書上,輕壓使它發生形變,體驗手感,撤去壓力,直尺恢復原狀;

(2)取一條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長,體驗手感,松手后,橡皮筋會恢復原來的長度。

(3)取一塊橡皮泥,用手捏,使其變形,手放開,橡皮泥保持變形后的形狀。

(4)取一張紙,將紙揉成一團再展開,紙不會恢復原來形狀。

讓學生交流實驗觀察到的現象上,并對這些實驗現象進行分類,說明按什么分類,并要求各類再舉些類似的例子。(按物體受力變形后能否恢復原來的形狀這一特性進行分類)

直尺、橡皮筋等受力會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特性叫做彈性;橡皮泥、紙等變形后不能自動恢復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特性叫做塑性。

2、彈力

我們在壓尺子、拉橡皮筋時,感受到它們對于有力的作用,這種力在物理學上叫做彈力。

彈力是物體由于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彈力也是一種很常見的力。并且任何物體只要發生彈性形變就一定會產生彈力。而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壓力、繩的拉力等,實質上都是彈力。

3、彈性限度

彈簧的彈性有一定的限度,超過了這個限度就不完全復原了。使用彈簧時不能超過它彈性限度,否則會使彈簧損壞。

(二)彈簧測力計

1、測量原理

它是根據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長就越長這個道理制作的。

2、讓學生自己歸納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使用測力計應該注意下面幾點:

(1)所測的力不能大于測力計的測量限度,以免損壞測力計

(2)使用前,如果測力計的指針沒有指在零點,那么應該調節指針的位置使其指在零點

(3)明確分度值:了解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N,每一小格表示多少N

(4)把掛鉤輕輕拉動幾下,看看是否靈活。

5、探究: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和使用。

(四)課堂小結:1、什么是彈性?什么是塑性?什么是彈力?

2、彈簧測力計的測量原理

3、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五)鞏固練習:

1、乒乓球掉在地上馬上會彈起來,使乒乓球自下而上運動的力是,它是由于乒乓球發生了而產生的。

2、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它有一個前提條件,該條件是,就是根據這個道理制作的。

3、關于彈力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只有彈簧、橡皮筋等這類物體才可能產生彈力

B、只要物體發生形變就會產生彈力

C、任何物體的彈性都有一定的限度,因而彈力不可能無限大

D、彈力的大小只與物體形變的程度有關

4、下列哪個力不屬于彈力()

A、繩子對重物的拉力B、萬有引力C、地面對人的支持力D、人對墻的推力

5、兩個同學同時用4.2N的力,向兩邊拉彈簧測力計的掛鉤和提紐,此時彈簧測力計顯示的示數是。

(六)布置作業:

六、課后反思:

1、成功的地方:

2、不足的地方:

3、改進措施:

附:板書設計:

一、彈力:

1、彈性和塑性

2、彈力: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

3、彈性限度

二、彈簧測力計:

1、測量原理: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

2、使用方法:(1)認清量程、分度值

(2)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點

物理基礎高考復習教案【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靜電的利用和靜電的防止;知道靜電的利用原理.

2、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靜電現象,對有害靜電提出有效的防止措施.

能力目標

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對現象的分析能力,以及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讓學生聯系實際,關心社會,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教學建議

本節內容是選學內容,教師在講解時注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生活中的靜電現象比較常見,教師可以通過錄像、圖片等方法讓學生更多的了解靜電現象,并引導學生利用所學對有害靜電提出有效的防止措施;另外針對靜電的利用,重點講解靜電的利用原理.可以講解靜電復印機、或靜電除塵.

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聯系實際,關心社會,讓學生意識到用所學回報社會是社會公民的義務,這也是我們教學的目標.

教學設計示例

第十節 靜電的利用和防止

1、靜電的利用

教師講解: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使物體帶電的方法:摩擦起電、感應起電,我們也學習了電荷運動的一些規律,還研究了一種儲存電荷的裝置——電容器,人們通過各種裝置來利用電荷,但是一些電荷還是會給人類帶來麻煩,有時甚至造成危害.

教師出示有關靜電的圖片;

人們通常通過控制電極、利用各種物體特殊的光電性質來產生對我們有利的電荷加以運用,服務我們的生活.例如

(1)靜電除塵(教師講解)

(2)靜電復印:(學生自學)

(3)靜電噴漆(學生自學)

請同學思考:能否舉出你知道的靜電利用示例,你覺得,在哪些方面我們也可以利用靜電?

2、靜電的防止:

教師講解:在干燥的天氣里,用塑料梳子梳頭發的時候,我們會看到靜電現象,在干燥的北方秋季,靜電現象也較為明顯.靜電會給人民的生活帶來危害,甚至造成事故,同學們在看過書后,想一想,你的周圍是否也有一些有害的靜電現象呢?你能象到什么方法來避免呢?

3、總結

教師講解:學過電場知識,尤其學過了本節內容,我希望同學們了解: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大家去學習、發現、還有很多東西可以通過我們的改造并讓它為我們服務.關愛社會、學以致用,更好的為社會服務是我們每個人的社會責任.

物理基礎高考復習教案【篇4】

高三物理教案 原子核結構

原子核結構

新課標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原子核的組成,知道核子和同位素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初步學會探究的方法;

(2)通過對知識的理解,培養自學和歸納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樹立正確的,嚴謹的科學研究態度;

(2)樹立辨證唯物主義的科學觀和世界觀。

教學重點:原子核的組成。

教學難點:如何利用磁場區分質子與中子

教學方法: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教學用具:投影片,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

1、原子核的組成

問提:質子:由誰發現的?怎樣發現的? 中子:發現的原因是什么?由誰發現的?(盧瑟福用 粒子轟擊氮核,發現質子。查德威克發現中子。發現原因:如果原子核中只有質子,那么原子核的質量與電荷量之比應等于質子的質量與電荷量之比,但實際卻是,絕大多數情況是前者的比值大些,盧瑟福猜想核內還有另一種粒子)

小結:

①質子(proton)帶正電荷,電荷量與一個電子所帶電荷量相等,

中子(nucleon)不帶電,

②數據顯示:質子和中子的質量十分接近,統稱為核子,組成原子核。

提問:③原子核的電荷數是不是電荷量?④原子荷的質量數是不是質量?

提示:③不是,原子核所帶的電荷量總是質子電荷的整數倍,那這個倍數就叫做原子核的電荷數。

④原子核的質量幾乎等于單個核子質量的整數倍,那這個倍數叫做原子核的質量數。

小結:③原子核的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④原子核的質量數=核子數=質子數+中子數

⑤ 符號 表示原子核,X:元素符號;A:核的質量數;Z:核電荷數

一種鈾原子核的質量數是235,問:它的核子數,質子數和中子數分別是多少?(核子數是235,質子數是92,中子數是143)

2、同位素(isotope)

(1)定義:具有相同質子數而中子數不同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處于同一位置,因而互稱同位素。

(2)性質:原子核的質子數決定了核外電子數目,也決定了電子在核外的分布情況,進而決定了這種元素的化學性質,因而同種元素的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

提問:列舉一些元素的同位素?

提示:氫有三種同位素:氕(通常所說的氫),氘(也叫重氫),氚(也叫超重氫),符號分別是: 。

碳有兩種同位素,符號分別是 。

物理基礎高考復習教案【篇5】

【課型】新授課

【課標要求】

●運用地圖說出我國鐵路干線的分布格局。

●在中國的鐵路運輸網上指出我國主要鐵路干線及鐵路樞紐的名稱。

【教學目標】

1、運用圖文資料說出我國交通運輸網的大致分布格局。

2、舉例說明交通運輸的作用,并說出我國現代交通運輸的主要方式。(重點)

3、運用中國的鐵路運輸網圖,分析鐵路網東西分布疏密的原因。

4、在中國的鐵路運輸網上能夠指認出我國主要鐵路干線及鐵路樞紐的名稱。(重、難點)

【教學模式】“新課導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點撥歸納-有效訓練”五步教學法。

【教學方法】多媒體演示法,讀圖分析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

【教具準備】相關圖文資料、地理助學及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入欣賞歌曲《天路》,并配以青藏鐵路圖片讓學生感覺到我國交通事業的飛躍發展。

問:大家每天是如何來上學的?此外還有那些交通工具?

有句話說的好“要致富,先修路”。看來,我們出門無時不刻不依賴于交通。今天我們就來關注中國的交通運輸的有關問題。學生聽歌曲回答

騎自行車、步行、乘車

火車、輪船、飛機

聯系實際設計教學,有親和力,易于學生接受。

承轉過渡交通運輸與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息息相關,如果說我們的祖國像只雄雞,各走向的山脈是支撐這只雄雞的骨架,那么縱橫交錯的交通運輸線就是這只雄雞的經脈。

交通運輸所運送的是“人”和“物”。以圖片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古代交通運輸和現代交通運輸的差別,并補充地鐵、管道也屬于現代交通運輸:

交通運輸工具的不斷發展,證明了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進步。公路運輸、鐵路運輸、航空運輸、水上運輸兼顧貨運與客運,管道運輸只能用于貨運

播放有關鐵路運輸的錄像,讓學生直觀感受交通運輸的現狀。縱橫交錯的鐵路線構成了全國交通運輸網的骨架,認識了鐵路干線,就能認識全國的鐵路網,進而認識全國的交通運輸網。自學完成現代交通方式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經濟發展的先行官

五種現代交通運輸方式

總結出鐵路運輸是我國各種交通運輸中最重要的運輸方式。

觀看中國鐵路線圖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讀圖和對地理信息的歸納、推理、以及分析判斷能力,最終提高學生閱讀圖文內容的能力。

承轉過渡目前最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都是鐵路運輸,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鐵路運輸發展很快,通車里程不斷增長,已形成四通八達的鐵路運輸網,下面我們認識我國的主要鐵路網。

物理基礎高考復習教案【篇6】

一、課前延伸

(一)學習目標:

1、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了解平面鏡成虛象,了解虛象是怎樣形成的。

3、初步了解凸面鏡和凹面鏡及其應用。

重點難點:

1、平面鏡成像特點

2、虛像的概念

(二)課前自學:

1.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自學課本P43,邊閱讀邊觀察圖2.3—1與2.3--2,獨立完成下列問題。

(1)此實驗是研究的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的關系。

(2)實驗所需要的器材是:。

(3)實驗中使用玻璃板而不使用帶水銀的平面鏡,為什么?

(4)實驗中要求玻璃板如何放置?

(5)觀察2.3-2兩只蠟燭到平面鏡的位置有什么關系?通過什么器材測量可以知道這個關系?

(6)圖2.3-1中的兩只蠟燭有什么特點?為什么使用這樣的蠟燭?

(7)用直線把圖2.3—2中的S與S1連接起來看一看這條線與平面鏡所在的直線有什么關系?

2.虛像

1)觀察2.3—2回答下列問題

2)眼睛的位置與S還是S1在一條直線上?

3)根據光沿直線傳播的原理,我們感覺好像是發出的光射入我們的眼睛。但是,實際上是發出的光。準確來說,是S發出的光經平面鏡以后,射入眼睛的。

4)況且,由2.3--2可知,S是S1是光線的延長線,物理中把象S1這樣的像叫虛像

5)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

6)總結:上面1.2可知平面鏡的特點有1.2.3.4.

3.球面鏡

閱讀P44科學世界回答問題

(1)凸面鏡對光線的作用是:舉例:

(2)凹面鏡對光線的作用是:舉例:

(3)在文中什么地方涉及了“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這個道理

(三)自學檢測:

1.物體在平面鏡里所成的像是_____(“虛”或“實”)像,像的大小跟物的大小_____,像和物的直線跟鏡面_______,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

2.某人站在平面鏡前1.5M處,像到鏡面的距離M,人與像的距離為M.

3.作出圖中物體AB在平面鏡中的像

4.球面鏡有兩種,反射面是凹面的叫,對光有作用,反射面是凸面的叫對光線有對光有作用。生活中的凸面鏡有很多,例如

5.某同學在做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兩段等長的蠟燭A和B,一前一后豎放在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用眼睛進行觀察,如圖所示。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物與像_______關系;

(2)兩段等長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與像的______關系;

(3)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蠟燭A的燭焰的像(填“能”或“不能”),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

(四)自學反思:

1、

2、

二、課內探究[

(一)情景導入:

日常生活所用鏡子的反射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鏡,從平面鏡中可以看到鏡前物體的像,你知道平面鏡成像有什么特點嗎?那我們就用實驗來找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二)合作探究:

學生組內交流預習情況,找出不能解決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初步構建知識體系,解決預習中沒有解決的問題。在自主學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開展小組互助合作

請同學們邊討論、邊設計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三)精講點播

【例題】

例1、在圖1中畫出物體ABC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解析:根據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體對鏡面相互對稱作圖。用軸對稱方法先分別作出A、B、C三點的像A'、B'、C',再根據像是正立的、等大的虛像用虛線連結三點即可,如圖2所示。在圖中AA'、BB'、CC'都屬輔助線,要用虛線表示,而像A'、B'、C'是虛像,也需要用虛線來表示。

例2、一個人從遠處走向一塊豎直掛著的平面鏡,他在鏡內的像將[]

A.逐漸變大,并且逐漸向鏡面靠近。

B.逐漸變小,并且逐漸離開鏡面。

C.先變大后變小,先靠近鏡面再離開鏡面。

D.大小不變,但逐漸向鏡面靠。

解析:根據平面鏡成像規律,像和物大小相等,并且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始終相等。

例3、如圖12示,如何作一點光源S發出的一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經過A點(畫圖說明)

解析:此題涉及了光反射的許多知識點,由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可知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必經過像點。因此可兩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出點光源的像點S';然后連接S'A,S'A和平面鏡相交于O點,O即為入射點,最后完成光路圖。答案如圖13所示。本題先找到點光源S經平面鏡形成的像S',連接S'A交平面鏡于O點,再連接SO完成光路,這種解題的思路方法,應用在很多平面鏡的解題中。

【跟蹤訓練】

1.某人站在鏡子前面,在鏡中會看到另一個“他”,則鏡中的這個“他”就是這個人在平面鏡中的______.

2.某人身高1.7m,站在一塊鏡子前2m處,那么他的像距離鏡子m,

像與人相距m,當他遠離鏡子0.5m,此時像距為m,像與他相距m,像高為m

3.湖水深10m,小鳥在距離湖面6m的地方飛翔,那么小鳥的像距離湖面m,像與鳥距離m

4.作圖題(作出像、或物、或平面鏡)

(四)歸納總結

1、小結本節課的知識點:

2、小結本節課的學習方法:

三、課后提升

(一)達標訓練

1.汽車后視鏡是__________,而汽車頭燈是利用_______________來反射光的.平面鏡可以改變_________,如潛水艇上經常用到的___________鏡,就是這種現象的應用.

2.湖水深10m,小鳥在距離湖面6m的地方飛翔,那么小鳥的像距離湖面m,像與鳥距離m

3.平行光線射到一張報紙上發生漫反射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

A、每條光線的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B、各條光線的入射角相等而反射角都不相等

C、各條光線的入射角不相等,反射角也都不相等D、以上說法均正確

4.一人從平面鏡中看到對面墻上鐘的像如圖1所示,則實際時間為()

A.3:40B.4:20C.8:20D.9:40

55.當筆尖觸到平面鏡時,發現筆尖和它在鏡中的像相距3mm,那么鏡子的厚度是()

AA、3MMB6mmC1.5mmD0.75mm

6.關于平面鏡成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像和物體之間的距離總是相等的B.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像

C.像和物體的大小總是相等的D.平面鏡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7.如圖5所示,承承家的小貓在平面鏡前欣賞自己的全身像甲圖,此時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圖乙中的()

8.太陽光與水平面成60度角。要利用平面鏡使陽光沿豎直方向照亮井底請通過作圖確定平面鏡的位置,鏡面與水平面所成的度數應等于

(二)反饋評價

物理基礎高考復習教案【篇7】

§5—3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理解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2、過程和方法:能在探究活動中,初步獲得提出問題的能力。

通過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和方法。

重、難點:1、試驗的過程。2、總結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教學器材:透鏡、光屏、蠟燭、刻度尺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凸透鏡、凹透鏡對光各有什么作用?

2、什么是焦點?什么叫焦距?光心有什么特點?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

照相機:可以成縮小、倒立的實像

凸透鏡投影儀: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思考:是什么原因影響了凸透鏡所成的像?

1、演示試驗:

物距: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用U表示。

像距:像到透鏡的距離,用V表示。

焦距:用f表示

2倍焦距:用2f表示

注意事項:A、蠟燭、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B、調節光屏找出最清晰的像。

結果:距離不同成的像不同

像與距離有什么關系?

2、學生試驗:試驗過程如課本示

A、要找出放大、縮小的區域B、要找出倒立、正立的區域C:要找出不成像的區域。

試驗結果填入課本表格,并進行總結

3、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對照電腦模擬)

物距像距倒、正大、小虛、實

u>2f

u=2f

f

u

4、凸透鏡成像的原理:(作圖法)

實像:真實光線匯聚而成的像,可以出現在光屏上。

虛像:討論其特點

討論:平面鏡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

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完成課本練習。

寫出凸透鏡成像時各種的規律。

4679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渑池县| 凤城市| 潞城市| 合阳县| 桑日县| 揭东县| 镇坪县| 东宁县| 霍山县| 金平| 墨江| 长宁区| 庆云县| 栾川县| 武宁县| 乐陵市| 吴江市| 平遥县| 隆德县| 东乡族自治县| 临夏县| 桂平市| 柳州市| 即墨市| 锡林郭勒盟| 苏尼特右旗| 长葛市| 尼勒克县| 瓮安县| 北宁市| 兴业县| 库车县| 汪清县| 茌平县| 香格里拉县| 杭锦后旗| 醴陵市| 泸溪县| 武功县| 班戈县| 苗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