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化學教案 >

2023高考化學總復習教案最新

時間: 沐欽 化學教案

高考化學總復習教案如何寫?高中化學是為了滿足高中教學需要,減輕學生負擔而修改的化學體系,同時避免了一些復雜而往往有力的理論或事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3高考化學總復習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3高考化學總復習教案最新

2023高考化學總復習教案(精選篇1)

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

一 學習目標分析

(一) 學習目標確定的依據

必修模塊要求 選修模塊要求

《課程標準》要求 《模塊學習要求》 《課程標準》要求 《模塊學習要求》

能列舉合金材料的重要應用

1、能列舉鋁合金材料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應用

2、了解銅合金在工業生產和高科技領域的應用

認識金屬與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異,知道生活中常見合金的組成

1、認識金屬與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異

2、知道生活中常見合金的組成

(二) 學習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列舉鐵合金材料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應用

(2)了解銅合金在工業生產和高科技領域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運用合金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2)對教材和教師給出的合金信息進行分類歸納概括,引導學生信息加工。

(3)體驗科學知識和社會生活的互相影響的過程。

(4)通過完成小論文,體驗科學研究和收集整理信息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勇于創新的精神。并通過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活動,增進感情,培養合作的精神。

(2)通過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實例,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熱情和求知欲,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材料發展的歷史從生產力的側面反映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文明使,鑒于金屬材料在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和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所以本節主要學習合金的性能、常見合金的組成和重要用途、如何正確選用金屬材料等。此外金屬材料自身還在不斷發展,傳統的鋼鐵工業在冶煉、澆鑄、加工和熱處理等方面不斷出現新工藝。新型的金屬材料如高溫合金、形狀記憶合金、儲氫合金、永磁合金、非晶態合金等相繼問世,大大擴展了金屬材料的應用范圍。所以介紹金屬材料面臨的挑戰,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基于以上觀點確立教學重點為:

(1)生活中鐵合金及銅合金的主要成分及性能定為本節的知識重點;

(2)培養學生的獲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是教學的重點;

(3)解決怎樣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是教學重點

難點為:

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

三、教學內容安排

(一)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節內容是在初中介紹的金屬和金屬材料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和提高。金屬種類選了“鈉、鋁、鐵、銅”,具有代表性:除鈉外,其他三種金屬都是常見金屬,學生有感性的認識,能與日常生活中金屬的應用相結合。鑒于金屬材料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編寫一節金屬材料的內容,以體現教科書內容的時代性,反應教學與生產、生活實際的聯系。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化學1第三章第三節教學內容,是金屬知識的.應用,密切聯系生產、生活實際。教學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通過實物、圖片、錄象等展示,讓學生對金屬材料形成一個初步概念再學習

合金的性能、常見合金的組成和重要用途。

第二部分:再通過金屬材料及有關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初步認識合理使用金屬材料的意

義。

合金以及金屬材料的內容學生在初三已有一定知識基礎,課標要求也僅為“能列舉鐵合金材料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應用,了解銅合金在工業生產和高科技領域的應用”故不應過多介紹各種合金材料組成、性質、用途,以致過多使用課堂資源。應該著力開展實踐活動(小論文要延伸至課外,做好動員和指導即可),組織好關于選用材料的討論。這些教學內容充分體現了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理應獲得相應的重視和教學資源。

(三)學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資源建議

(一)利用大量的圖片信息和視頻材料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的教學中,可展示常見鐵和銅金屬材料的實物,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展示多種金屬材料的圖片或視頻,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合金等金屬材料的認識。

(二)引用大量的生活中的事例

(三)可充分利用相關網站

五、教學方法、學習指導策略

這節課在“知識與技能”上要求不高,教學的重點是如何在課堂教學中以知識為載體落實“過程與方法”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教學過程中建議靈活地應用多種學習方式,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有機結合起來,組織多樣化的學習活動。

1.獨立思考

2.交流討論

3.展示交流

4.學生小結

六、教學資源建議

(一)上網查閱我國材料科學的發展史

(二)可上網查閱相關資料,就是否應該停止使用鋁質飲料罐交流討論

(三)任選你感興趣的關于合金的課題進行調查,完成一篇關于合金的小論文。

七、課堂評價建議

對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達成度,可以通過活動表現評價表的方式進行。

小組成員:

小組分工:

評價的內容 評價細目 結果 備注

A B C

主題選擇 1、為什么選擇此設計思路?

2、對能否完成好此設計思路是否進行論證?

活動過程評價 1、學生的參與意識

2、分析問題的思路是否清晰?

3、收集資料對所學知識的學習、理解是否有恰當的幫助?

資料收集與整理 1、小組成員能否分工?通過多種手段收集相關資料?

2、能否對收集資料進行有序的分類整理?

3、收集的資料是否充分并能圍繞設計思路?

交流與表達 1、能否對所選設計思路作準確、有條理的表達?

2、能否對他人觀點做準確、恰當的補充?

3、能否對他人的觀點提出合理的質疑并能正確回答他人質疑?

整體評價 1、參與意識

2、合作意識

3、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4、交流表達能力

5、查閱和整理資料能力

6、處理現場提問的應變能力

2023高考化學總復習教案(精選篇2)

教學目的

1、了解金剛石的化學成分、性能和用途,從而認識四中不同的晶體類型。

2、根據各種不同寶石的性質,學會寶石的鑒別和保養。

3、了解寶石的價值。

教學重點

1、了解金剛石的化學成分、性能和用途,從而認識四中不同的晶體類型。

2、根據各種不同寶石的性質,學會寶石的鑒別和保養。

教學過程

聯想質疑:

走進琳瑯滿目、五彩繽紛的珠寶市場,最引人注目、價格昂貴的要算是用珠寶做成的首飾。你了解有關寶石的知識嗎?

1.你都知道那些寶石?他們的化學成分是什么?

2.你知道寶石為何具有美麗的顏色和耀眼的光芒嗎

3.寶石除了做首飾外還有那些用途?

一、從鉆石說起

學生閱讀教材并思考: 1.什么是鉆石?2.金剛石有何性質?3.金剛石硬度大的原因?

1.鉆石:也叫金剛石或金剛鉆。

2.金剛石的性質:“硬度之王”,熔點高,化學性質穩定,耐酸堿腐蝕,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思考:金剛石為什么堅硬耐磨?

3.金剛石的結構:每個碳原子都與它周圍的四個碳原子以共價鍵結合,形成牢固的正四面體結構。

晶體的分類和性質:

⑴原子晶體:相鄰原子均以共價鍵相結合,在空間按一定規則排列的晶體。

特點:硬度很高,熔點高,沸點高,化學性質穩定。原子晶體中不存在單個分子。

常見的原子晶體:單質硅、單質硼、金剛砂(SiC)、石英(SiO2)、碳化硼(B4C3)、氮化硼(BN)等。

⑵離子晶體:由陽離子和陰離子通過離子鍵結合而成的晶體。

特點:熔沸點較高,硬度較大,質地較脆,受壓時易破裂;離子晶體不導電,但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晶體內無單個的`分子。

常見的離子晶體:活潑金屬形成的鹽、堿類和氧化物,所有的銨鹽。

⑶分子晶體:通過分子間作用力互相結合形成的晶體。

特點:由于分子間作用力比離子鍵、共價鍵弱的多,故分子晶體的熔沸點低,硬度小。晶體中存在單個分子。

常見的分子晶體:所有的非金屬氫化物、大多數非金屬氧化物、絕大多數共價化合物、少數鹽如AlCl3

⑷金屬晶體:金屬陽離子與自由電子之間的強烈的相互作用(即金屬鍵)形成的晶體。

特點:導電、導熱、延展性好(共性),不同的晶體,熔點差異大,如鎢高達3380度,而銫僅29度;硬度差異大。

常見的金屬晶體:金屬單質及合金

五大名貴寶石:鉆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貓眼石和變石(金綠寶石)。

二、寶石的性質

思考:寶石的性質主要指那些?各有和作用?

1.寶石的硬度

寶石的硬度:①是寶石的重要特性

② 用于鑒定寶石

③劃分寶石檔次和等級的主要標準

摩氏硬度:是一種刻劃硬度,即相對硬度,只表示寶石硬度的順序位置,而不是硬度的測定值。

2.寶石的顏色

是評價和鑒定寶石的重要因素。

致色元素:鈦、釩、鉻、錳、鐵、鈷、鎳、銅等

自色:寶石所含的主要元素所產生的顏色。

他色:寶石所含微量雜質元素所產生的顏色。

橄欖綠:成分是鐵鎂硅酸鹽,鐵使橄欖綠呈綠色。屬于自色

紅寶石和藍寶石是因為微量元素引起的顏色,屬于他色。

3.寶石的化學性質:

金剛石:幾乎所有的強酸強堿都不能將金剛石腐蝕

珍珠:成分是碳酸鈣和有機質,遇酸或堿時就會發生化學變化。

珍珠的保養:

①不要要珍珠接觸樟腦丸、清潔劑、酒精、咖啡、香水、油、鹽、醋和贓物,尤其是有機溶劑,若沾上酒或咖啡,應馬上用清水沖洗后用軟布擦干。

②夏天流汗多,不宜戴珍珠項鏈。珍珠不戴時應用高級中性肥皂或洗潔精輕輕洗滌晾干,并忌暴曬珍珠。

③不戴時用首飾盒小心存放,并注意保持一定的濕潤度。忌用脫脂棉包珍珠。不要與其它首飾放在一起,以免刮花珍珠表面。

三、寶石的價值

學生閱讀思考:寶石有何價值?

總結:

①作裝飾。視為財富的象征。

②具有醫藥功能。珊瑚、珍珠、瑪瑙、琥珀是中藥藥材。

③工業技術必需的材料。如金剛石、紅寶石、水晶應用于鉆探、研磨、激光等領域。

2023高考化學總復習教案(精選篇3)

第二節 鋁 金屬材料

【教材分析】

鋁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金屬,鋁單質及其合金在生產和生活中的用途廣泛,鋁及其化合物的性質是高中階段的重要知識點,本節內容可以進一步豐富學生對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的認識,給他們一個更為廣闊的認識物質世界的空間,也為后面學習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打下基礎。同時讓學生了解金屬及其合金在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等方面的重要應用,認識鋁的物理、化學性質與應用之間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興趣。

【學情分析】

鋁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種金屬,也是學生接觸比較多的一種金屬元素,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了解了鈉、鎂、鐵等金屬單質,因此,學生學起來會有一種熟悉感。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好這一資源,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設計思路】

本節課主要采取實驗、探究、啟發教學方法,目的是讓學生對鋁的性質能認識得更深入、更透徹,同時,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鋁的物理性質及鋁與酸的反應,采用新舊知識對比的方法,目的是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遷移、拓展的能力。對于鋁與氧氣、鋁與氫氧化鈉及鋁熱反應,主要采用的是實驗探究的方法,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最后的活動與探究是為了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以及培養學生通過設計實驗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設置的。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鋁的物理性質;掌握鋁的化學性質。

過程與方法:增強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加深對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習方法的認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加深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鋁的還原性,氧化鋁和氫氧化鋁的性質

難點:鋁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教學中可能出現的情況 設計意圖

通過鋁的應用創設學習情境,引入主題。

【引言】在已經發現的110多種元素中,大約有4/5是金屬。金屬在社會發展進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青銅時代、鐵器時代在歷史上都留下光輝的一頁。鋼鐵是工農業生產的基礎,即使在新材料層出不窮的今天,金屬仍然有它不可取代的地位。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各種各樣的金屬,因此,了解金屬的性質是非常有必要的。

【展示】“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的圖片

【設問】飛船艙體的成分有什么?

【展示】身邊的鋁制品

【提問】誰還能列舉一些你見過的鋁制品?

【課題引入】鋁的性質對用途起很大作用。這節課我們一起探討鋁的性質。

【回答】有鋁。

【回答】包裝用的鋁箔;化學反應器;醫療器械;太陽能灶;航空航天材料等。 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引導學生學會觀察。體會化學的實用性。

學生根據閱讀和觀察歸納鋁的物理性質。

通過演示實驗認識鋁和氧氣的反應。

【板書】第二節 鋁 金屬材料

一、 鋁的物理性質

【引導】根據課本鋁的用途和觀察說出鋁的物理性質。

【板書】顏色:銀白色;狀態:固態;密度:較小;導電性:良好;導熱性:良好;延展性:良好;熔點:較低(660.4℃)。

【提問】鋁是典型的金屬,你能推測它具有哪些化學性質?

【追問】能否從實質分析鋁為什么可能具有這樣的性質?

【講述】我們通過實驗來驗證鋁的化學性質。

【板書】二、鋁單質的化學性質

1、 與非金屬的`反應

【演示實驗】鋁和氧氣的反應

(1)將鋁箔在空氣中用酒精燈點燃

(2)將鋁粉灑向酒精燈火焰

(3)將鋁箔放入純氧中點燃

【引導】加熱打磨后的鋁片,發現現象不同。說明氧化鋁薄膜對鋁的保護作用。鋁粉在酒精燈上的燃燒,發現改變實驗條件會改變實驗現象。鋁易與氧結合,鋁還能奪去金屬氧化物中的氧。

【板書】4Al+ 3O2=== 2 Al2O3

【追問】鋁很容易與氧氣反應,為什么生活中有很多鋁制品?

【小結】鋁不但可以與氧氣反應,還能與其它非金屬單質反應。(如Cl2等)

【回答】顏色:銀白色;狀態:固態;密度:較小;導電性:良好;導熱性:良好;延展性:良好;熔點:較低。

【思考】金屬活動順序表中鋁是較活潑的金屬,具有金屬的通性:與非金屬反應、與酸反應、金屬間的置換等。

【回答】化合價的角度,鋁有還原性,可以與氧化劑反應。

觀察實驗現象、思考分析實驗現象并討論得出結論。

書寫方程式

【實驗現象】(1)只熔化不燃燒(2)鋁粉燃燒,發出耀眼的點點星光。

(3)鋁箔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色固體。

【討論】鋁制品表面可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具有抗腐蝕性。

寫方程式:

2Al+3Cl2=2AlCl3

引導學生學會用化學思維方式來分析問題。訓練學生類比、分析、綜合的能力,鞏固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

在實驗中發現特殊現象,激發學生求知欲,引出新知識。

通過比較引發學生認識反應條件的重要性。

鋁熱反應 【板書】2、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

【演示實驗】鋁熱反應

【追問】該現象說明什么?

【設問】該反應成為鋁熱反應,鋁熱反應在實際生產中有什么應用?

【板書】(1)制備某些高熔點金屬單質

4Al+3MnO2 === 2Al2O3+3Mn

2Al+Cr2O3 === Al2O3+2Cr

(2)焊接鋼軌

2Al+ Fe2O3 == Al2O3+ 2Fe 觀察并寫出方程式,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2Al+ Fe2O3 == Al2O3+ 2Fe

【實驗現象】有耀眼的白光,并有熔融物生成。

【回答】鋁可以置換出金屬,該反應放熱。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了解鋁的廣泛應用,體會化學的實用性。

通過學生分組設計實驗、觀察現象、得出結論

【板書】3、與酸反應

2Al+6HCl==2AlCl3+3H2↑

【思考】鋁還能與哪些酸發生類似的反應?

【強調】鋁在濃硫酸、濃硝酸中常溫下象鐵一樣鈍化,生成一層至密的氧化膜。

【學生分組實驗】

【實驗現象】鋁表面有氣泡產生;鋁片逐漸溶解;試管壁發熱;反應一開始比較慢,后來逐漸加快

【討論】稀硫酸、醋酸等,所以鋁鍋不能用來盛食醋。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進行嚴謹的科學態度教育。

演示鋁與NaOH溶液反應

【演示實驗】鋁與NaOH溶液反應

【板書】4、與強堿的反應

2Al+2NaOH+2H2O=2Na[Al(OH)4]+ 3H2↑

【說明】鋁是一種兩性金屬 觀察、分析實驗

【現象】鋁溶解,產生氣泡。 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總結 【總結】通過上述學習,我們知道鋁既能與強酸溶液反應,又能與強堿溶液反應,即鋁既具有金屬性,又具有非金屬性,是一種兩性金屬。但從氧化還原觀點分析鋁具有還原性。 領悟、記錄。 促進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例題】兩份鋁粉,第一份和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第二份和足量鹽酸反應。如在相同條件下放出等體積的氣體,則兩份鋁粉的質量比為 。

解析:鋁分別和氫氧化鈉、鹽酸反應的方程式如下: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2Al + 6HCl = 2AlCl3 + 3H2↑

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只要在酸、堿用量足夠的情況下,生成H2的多少決定于參加反應的鋁的多少。生成相同物質的量的H2, 消耗掉鋁的質量相同。

答案:1∶1

【課堂練習】

1、下列用途主要體現鋁的物理性質的是

①家用鋁鍋 ②盛濃硝酸的容器 ③制導線 ④焊接鋼軌 ⑤包裝鋁箔 ⑥煉鋼的脫氧機 ⑦做防銹油漆

A.①②③④ B.⑥⑦ C.①③⑤ D.②④⑥

2、下列有關廚房鋁制品的使用中,你認為合理的是

A.盛放食醋 B.燒煮開水

C.用金屬絲擦洗表面的污垢 D.用堿水洗滌

3、由鋅、鐵、鎂、鋁四種金屬中的兩種組成的混合物10g,與足量的鹽酸反應產生的氫氣在標準狀況下為11.2L,則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屬

A.鋅 B.鐵 C.鋁 D.鎂

【課堂檢測】

1、屬于鋁熱反應的是

A.Al+HCl B.Al+H2SO4 C.Al+MgO D.Al+WO3

2、鋁制品比鐵制品在空氣中不易被銹蝕,原因是

A.鋁的金屬性比鐵弱 B.鋁的密度比鐵的密度小

C.鋁在空氣中易與氧氣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

D.鋁不能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

3、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燒堿溶液與小蘇打溶液反應:OH-+HCO3- H2O+CO2↑

B.鋁粉與燒堿溶液反應:2Al+2OH-+H2O 2AlO2-+2H2↑

C.氯化亞鐵溶液中滴加氯水:2Fe2++Cl2 2Fe3++2Cl-

D.氯氣通入冷的氫氧化鈉溶液中:

2Cl2+2OH- 3Cl-+ClO-+H2O

4、將等質量的鈉、鎂、鋁分別投入足量的鹽酸中,完全反應后產生的氫氣最多的是

A、鋁 B、鎂 C、鈉 D、一樣多

5、除去鎂粉中含有的少量鋁粉,可選用的試劑是

A .鹽酸 B .NaOH溶液 C .硝酸 D .氨水

【課后作業】課本課后1、2.

【課堂反思】

本節課主要采取實驗、探究、啟發教學方法,讓學生對鋁的性質能認識得更深入、更透徹,增強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加深學生對“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在課堂環節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中。

【專家點評】

1、 教學目標體現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三維目標要求;定位準確,符合單元教學要求以及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有利于學生發展。

2、 重點、難點、詳略處理得當;在正確理解教材、抓住教材特點的基礎上,合理有效地開發課程資源;教學過程安排合理、科學、和諧。

3、 合理運用教具、學具及先進的教學手段。

4、 課后能認真對照課標圍繞“教了什么”、“怎么教的”“為什么這樣教”進行反思,找出差距,明確整改方向和目標。

5、 備課認真充分,體現規范性、實用性、創新性和嚴謹治學的態度;作業設計量適質優,體現鞏固性、層次性和開放性。

2023高考化學總復習教案(精選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金屬鍵的概念和電子氣理論

2、初步學會用電子氣理論解釋金屬的物理性質

【教學難點】金屬鍵和電子氣理論

【教學重點】金屬具有共同物理性質的解釋。

【教學過程設計】

【引入】大家都知道晶體有固定的幾何外形、有確定的熔點,水、干冰等都屬于分子晶體,靠范德華力結合在一起,金剛石、金剛砂等都是原子晶體,靠共價鍵相互結合,那么我們所熟悉的鐵、鋁等金屬是不是晶體呢?它們又是靠什么作用結合在一起的呢?

【板書】

一、金屬鍵

金屬晶體中原子之間的化學作用力叫做金屬鍵。

【講解】金屬原子的電離能低,容易失去電子而形成陽離子和自由電子,陽離子整體共同整體吸引自由電子而結合在一起。這種金屬離子與自由電子之間的較強作用就叫做金屬鍵。金屬鍵可看成是由許多原子共用許多電子的一種特殊形式的共價鍵,這種鍵既沒有方向性也沒有飽和性,金屬鍵的特征是成鍵電子可以在金屬中自由流動,使得金屬呈現出特有的屬性在金屬單質的晶體中,原子之間以金屬鍵相互結合。金屬鍵是一種遍布整個晶體的離域化學鍵。

【強調】金屬晶體是以金屬鍵為基本作用力的晶體。

【板書】

二、電子氣理論及其對金屬通性的解釋

1.電子氣理論

【講解】經典的金屬鍵理論叫做“電子氣理論”。它把金屬鍵形象地描繪成從金屬原子上“脫落”下來的大量自由電子形成可與氣體相比擬的帶負電的“電子氣”,金屬原子則“浸泡”在“電子氣”的“海洋”之中。

2.金屬通性的解釋

【展示金屬實物】展示的`金屬實物有金屬導線(銅或鋁)、鐵絲、鍍銅金屬片等,并將鐵絲隨意彎曲,引導觀察銅的金屬光澤。敘述應用部分包括電工架設金屬高壓電線,家用鐵鍋炒菜,鍛壓機把鋼錠壓成鋼板等。

【教師引導】從上述金屬的應用來看,金屬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質呢?

【學生分組討論】請一位同學歸納,其他同學補充。

【板書】金屬共同的物理性質

容易導電、導熱、有延展性、有金屬光澤等。

⑴金屬導電性的解釋

在金屬晶體中,充滿著帶負電的“電子氣”,這些電子氣的運動是沒有一定方向的,但在外加電場的條件下電子氣就會發生定向移動,因而形成電流,所以金屬容易導電。

【設問】導熱是能量傳遞的一種形式,它必然是物質運動的結果,那么金屬晶體導熱過程中電子氣中的自由電子擔當什么角色?

⑵金屬導熱性的解釋

金屬容易導熱,是由于電子氣中的自由電子在熱的作用下與金屬原子頻繁碰撞從而把能量從溫度高的部分傳到溫度低的部分,從而使整塊金屬達到相同的溫度。 ⑶金屬延展性的解釋

當金屬受到外力作用時,晶體中的各原子層就會發生相對滑動,但不會改變原來的排列方式,彌漫在金屬原子間的電子氣可以起到類似軸承中滾珠之間潤滑劑的作用,所以在各原子層之間發生相對滑動以后,仍可保持這種相互作用,因而即使在外力作用下,發生形變也不易斷裂。因此,金屬都有良好的延展性。

【練習】

1.金屬晶體的形成是因為晶體中存在 A、金屬離子間的相互作用 B、金屬原子間的相互作用

C、金屬離子與自由電子間的相互作用 D、金屬原子與自由電子間的相互作用 2.金屬能導電的原因是

A、金屬晶體中金屬陽離子與自由電子間的相互作用較弱 B、金屬晶體中的自由電子在外加電場作用下可發生定向移動 C、金屬晶體中的金屬陽離子在外加電場作用下可發生定向移動 D、金屬晶體在外加電場作用下可失去電子,

2023高考化學總復習教案(精選篇5)

一、教材分析:

1.本節課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乙醇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機化合物”的第三節常見的兩種有機物.學好這一節,可以讓學生掌握在烴的衍生物的學習中,抓住官能團的結構和性質這一中心,確認結構決定性質這一普遍性規律,既鞏固了烷、烯、炔、芳香烴的性質,又為后面的酚、醛、羧酸、酯和糖類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學會以點帶面的學習方法,提高了學生思維能力,帶動了學生學習素質的提高。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本課的特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

掌握乙醇的結構,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 (2)能力目標:

①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能力。

②培養學生實驗觀察能力和對實驗現象的分析能力。  (3)德育目標: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精神。

3.教學重點、難點

(1)乙醇是醇類物質的代表物,因而乙醇的結構和性質是本節的重點,同時也是本節的難點。

(2)重點、難點的突破,可設計兩個突破點:

①乙醇結構的特點可通過問題探究、化學計算和分子模型來推導,電腦展示來確定,充分地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使學生在掌握乙醇結構的同時,也學會邏輯推理的嚴密性;

②通過實驗探究和電腦多媒體動畫演示的辦法認識和掌握乙醇的化學性質。

二、教法活用

教學活動是教和學的雙邊活動,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使之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根據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學方法:

1.情境激學法,創設問題的意境,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在意境中主動探究科學的奧妙。

2.實驗促學法:通過教師演示,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分析實驗現象,掌握乙醇的化學性質。

3.計算機輔助教學法: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將微觀現象宏觀化,瞬間變化定格化,有助于學生掌握乙醇化學反應的本質。

4.歸納法:通過學生的歸納和邏輯推導,最終確定乙醇的分子結構。

三、教學輔助手段

1.  說實驗:

①  乙醇與鈉反應,可作金屬鈉與水反應的對比實驗,且取用的金屬鈉盡量大小一致,表面積相差不大。

②  乙醇氧化,銅絲一端卷成螺旋狀,以增大催化劑的表面積,使反應速度加快。 2. 說現代化教學手段: 乙醇主要化學性質可用以下兩個方程式作代表: (1)2Na +  2CH3CH2OH → 2CH3CH2ONa + H2↑ (2)2CH3CH2OH + O2 →2CH3CHO +2H2O

以上二個反應的過程可用電腦動畫模擬,以便讓學生深刻了解、掌握各反應的本質及斷鍵的部位,讓微觀反應宏觀化。(四)教學程序引入課題:

富有感情的朗誦唐朝詩人杜牧的詩句:“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講述]:從杜牧的詩句中可知,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已經掌握了釀酒的方法。釀酒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設問]:同學們可知酒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什么?它的分子式如何寫?它有哪些主要化學性質?

通過詩歌引入可以使學生感受詩境美,了解乙醇的化學發展史,激發愛國主義熱情。

1.乙醇的分子結構的探究:

投影一道簡單的試題:某有機物4.6克,完全燃燒后生成0.2mol二氧化碳和5.4克水,且此有機物的蒸氣的相對密度是相同狀況下氫氣的23倍,求此有機物的分子式。  通過試題引出乙醇的分子組成C2H6O,(意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為醇的同分異構體教學做鋪墊)。繼續引導學生將乙烷(C2H6)與乙醇進行比較,根據碳四價,氧兩價引導學生探究出以下兩種可能的結構式:

通過觀察討論讓學生判斷出(A)式中有1個氫原子與其它5個氫原子不一樣,而(B)式中的6個氫完全相同。

繼續探究,投影練習:已知乙醇跟鈉反應放出氫氣,現有  1 mol無水乙醇與足量的金屬鈉反應可得到0.5 mol H2,根據這個實驗數據,你可以得出結論了嗎?1 mol乙醇可得到0.5 mol H2,即1 mol  H,得出乙醇中一定有一個氫原子與其他5個氫原子不同,進而讓學生判斷出乙醇的結構式為(A)式。展示乙醇的球棍模型。小結得出乙醇分子是乙基CH3CH2-結合著羥基-OH。羥基是官能團,決定乙醇的化學性質。(以上是對

學生的.書寫,概括、觀察等各項能力進行訓練,達到掌握知識,開發智力,培養能力的目的。)

2.分析乙醇的物理性質  :

首先取出一瓶無水乙醇,請學生觀察顏色、狀態,并聞其氣味,然而讓學生歸納出一部分物理性質。最后通過演示:乙醇與水,乙醇與碘單質,乙醇與苯的溶解實驗,總結出乙醇的溶解性。其中穿插茅苔酒故意碎瓶獲國際金獎的故事及山西朔州假酒案,幫助同學理解性地記憶乙醇的易揮發性和水溶性。(以上是通過對實驗的操作、觀察、分析,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科學品質和優良的習慣,同時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3.分析乙醇的化學性質  :

結構決定著化學性質,首先可以從結構上來認識乙醇的化學性質。講解:在乙醇分子中,由于O原子的吸引電子能力比C、H強,使得C-O鍵,O-H鍵均具有極性,在化學反應中均有可能斷裂。

(1)與活潑金屬Na反應  :

首先,做無水乙醇與鈉反應和水與鈉反應的對比實驗,請同學們通過實驗現象的剖析,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主動思維得出乙醇羥基上的氫原子沒有水中的氫原子活潑的結論。然后用電腦模擬出乙醇與鈉反應的本質,最后請同學們寫出反應方程式,討論其反應類型并推廣到乙醇與其它活潑金屬K、Mg、A1等與乙醇的反應。(2)氧化反應  :

首先,拿起一個點燃的酒精燈,請學生寫出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教師接著講解,乙醇除可被O2直接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外。分子中的-CH2OH在催化劑(如Cu、Ag)作用下也可被氧化成-CHO,同時生成水。教師演示實驗,并引導學生觀察銅絲表面顏色的變化來判斷反應是否已經發生。接著用電腦顯示,乙醇的斷鍵部位和已形成的乙醛的結構式,讓學生掌握反應的本質是與醇羥基相連的碳原子有氫才能被局部氧化形成碳氧雙鍵。最后讓學生判斷以下幾種醇能否被局部氧化CH3CH2CH2OH、(CH3)2CHOH。讓學生真正掌握并鞏固醇被局部氧化的本質。從而達到以點帶面的目的,減輕的學生的負擔。

歸納小結

乙醇化學性質主要與官能團-OH有關。  從結構上看:都涉及到-OH。

從反應類型看:取代反應、氧化反應、消化反應。從反應條件看:不同條件、產物不同。

2023高考化學總復習教案(精選篇6)

《鈉鎂及其化合物》的教案

一、學習目標

1.知道鈉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2.掌握鈉的化學性質。

3.建立鈉原子結構決定金屬鈉的性質的思想。

4.在實驗過程中,體驗化學的魅力和科學研究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鈉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三、設計思路

整合由氯化鈉制取氯氣、溴和碘的制取線索,引出本節課的研究主題――鈉,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中的實驗現象,逐一分析并總結出有關鈉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在介紹鈉的用途的基礎上,簡單介紹鈉的氧化物的主要化學性質。

四、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由溴、碘和氯氣的制取,推出它們和氯化鈉之間的關系,再由電解熔融氯化鈉引出本節課要探究的金屬鈉。(ppt  2)

[板書]  2NaCl 2Na+Cl2↑

鈉原子和鈉離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思考與討論]對比鈉原子和氯原子的結構,推測金屬鈉可能的性質。

[觀察與思考1]取一小塊金屬鈉,用濾紙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層,觀察表面的顏色;將其放置放置在空氣中,觀察表面顏色的變化。

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分析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歸納、總結金屬鈉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板書]  一、鈉的物理性質(ppt 3)

銀白色金屬,質軟,密度比煤油大、0.97g/cm3。

二、鈉的化學性質

1.可與氧氣發生反應

4Na+O2=2Na2O

白色

[觀察與思考2]  將一小塊金屬鈉放在石棉網上加熱,觀察現象。

[板書]

2Na+O2  Na2O2

過氧化鈉,淡黃色

[敘述]同樣是鈉與氧氣反應,但是反應條件不同時,現象不同,產物也不同,所以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觀察與思考3]  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燒杯中滴加幾滴酚酞,然后向其中投入一小塊(約綠豆粒般大小)金屬鈉,用表面皿蓋在燒杯上,觀察實驗現象。

[板書]  一、鈉的物理性質

熔點低,97.8℃。

二、鈉的化學性質

2.可與水發生反應

2Na+2H2O=2NaOH+H2↑

[思考與討論]通過對實驗的討論,能解決下列問題:

1.  金屬鈉為何保存在煤油中?

2.為何有些保存在煤油中的`鈉表面不是銀白色的?

3.解釋產生鈉與水反應時現象的具體原因。

4.鈉與氧氣反應的產物取決于什么?

5.在所學知識中搜索有關反應的例子,要求因為反應條件不同而導致產物不同。(學生可能舉例炭和氧氣的反應等)

[過渡]鈉作為一種非常活潑的金屬,我們在生活中直接使用的機會不大,那這種金屬有哪些用途呢?

[板書]  三、鈉的用途(ppt 4)

1.做還原劑:用以將鈦、鋯、鈮、鉭等在國防工業上有重要用途的金屬從其熔融的鹵化物中還原出來。

TiCl4+4Na  Ti+4NaCl

四氯化鈦  鈦

2.做電光源:高壓鈉燈。

3.制造合金:鈉鉀合金用做核反應堆的冷卻劑和熱交換劑。

4.做化工原料。

[過渡]接下來我們了解一下鈉的一種氧化物――氧化鈉的主要化學性質。

[板書]  四、氧化鈉(ppt 5)

1.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因此氧化鈉是堿性氧化物

Na2O+H2O=2NaOH

2.與酸反應

Na2O+2HCl=2NaCl+H2O

[練習](ppt  6~9)

1.金屬鈉應保存在(  )

A.空氣中  B.水中 C.煤油中 D.密閉容器中

答案:C。

2.鈉應用于電光源是因為(  )

A.鈉很軟  B.高壓鈉燈發出的黃光射程遠,透霧力強

C.是一種強還原劑  D.那燃燒發出黃色火焰

答案:B。

3.鈉與水反應時產生的現象是(  )

①鈉浮在水面上;  ②鈉沉在水底; ③鈉熔化成小球; ④鈉迅速游動逐漸減小,最后消失; ⑤發出嘶嘶的聲音; ⑥滴入酚酞后溶液顯紅色。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①③④⑤⑥

答案:D。

4.將2.3g鈉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是(不考慮水的揮發)(  )

A.等于2.3%  B.等于4% C.大于2.3% ,小于4% D.不能確定

答案:B。

5.將1克的下列金屬,分別與足量的鹽酸反應,放出氫氣最多的是(  )

A.鋅  B.鐵 C.鋁 D.鈉

答案:C。

6.關于Na原子和鈉離子的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它們相差1個電子層         B.它們的化學性質相似

C.鈉原子的半徑比鈉離子大      D.它們核內的質子數相同

答案:B。

7.一塊表面已被氧化的鈉,質量為10.8g,將其放入100mL水中,可收集到標準狀況下2.24L氣體,則鈉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答案:鈉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2.6%。

2023高考化學總復習教案(精選篇7)

《乙醇》教案

一、教材

該部分內容出自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2第三章第三節的內容,“乙醇”這一部分涉及的內容有:乙醇的物理性質、乙醇的化學性質、乙醇的結構。在教學時要注意從結構的角度適當深化學生對乙醇的認識,建立有機物“(組成)結構—性質—用途”的認識關系,使學生了解學習和研究有機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渡: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

二、學情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乙醇有了一定的認識,并且樂于去探究物質的奧秘,因此本節課從科學探究和生活實際經驗入手,充分利用實驗研究物質的性質與反應,再從結構角度深化認識。通過這樣的設置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探究精神。

(過渡: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烴的衍生物;認識到物質的結構與性質之間的關系;能說出乙醇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能寫出乙醇的結構。

【過程與方法】

通過乙醇的結構和性質的學習,建立“(組成)結構—性質—用途”的有機物學習模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樂趣,逐步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

(過渡:根據新課標要求與教學目標,我確定了如下的重難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乙醇的化學性質。

【難點】建立乙醇分子的立體結構模型。

(過渡:為了解決重點,突破重點,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方法:)

五、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講授法

(過渡:好的教學方法應該在好的教學設計中應用,接下來我將重點說明我的教學過程。)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包括了四個環節:導入新課、新課講授、鞏固提升、小結作業。我將會這樣展開我的教學:

環節一:導入新課

在這一環節中我會以“乙醇汽油的利與弊”為話題,請學生談一談他們的想法,引發學生對社會問題的思考和警醒,培養學生的辯證意識。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意識到乙醇是一種與我們的生活聯系密切的有機物,引入對乙醇的學習。

環節二:新課講授

在這一環節中需要講解乙醇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1.乙醇的物理性質

我會讓學生通過觀察乙醇的顏色、狀態、氣味,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得出結論。這一設計可以培養學生歸納總結概括的能力。

在講解乙醇的化學性質之前,我會首先提問學生乙醇的分子式是什么,它的結構又是怎樣的。既然物質的結構與性質是有所關聯的,那么能否通過探究物質的性質推知物質的結構呢,從而進入接下來的學習。

2.乙醇的化學性質

教材涉及了兩個性質:與鈉的反應、氧化反應。

(1)乙醇與鈉的'反應

我會首先請學生觀看乙醇與鈉反應的視頻,并請學生根據這一實驗現象判斷產物是哪種氣體。接下來提出鈉與烴不能反應,請學生判斷乙醇分子中的氫的連接方式與烴分子中的氫的連接方式是否相同。接著讓學生根據乙醇的分子式寫出乙醇可能的結構簡式,并最終通過小組討論確定乙醇的結構簡式為。在這里我會指出—OH即為羥基。

在此基礎上,我會讓學生對比乙醇和乙烷的結構簡式有何不同,由此建立乙醇分子的立體結構模型。從中提出烴的衍生物的概念,并且說明之前學習的鹵代烴、硝基苯都屬于烴的衍生物,

物質的結構和性質有著極其緊密的關聯,我會請學生思考為什么乙醇和乙烷的化學性質不同,乙醇與鈉反應的本質是什么,并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引出有關官能團的學習,由此建立有機物“結構—性質”的學習模式。

(2)乙醇的氧化反應

首先請學生寫出乙醇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思考乙醇還能不能發生其他的氧化反應。接著請學生自主實驗3-3,觀察實驗現象,根據教材判斷生成的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什么,銅絲的作用是什么。并且通過分析銅絲先變黑后變紅的過程寫出由乙醇生成乙醛的化學方程式:

在這里我會詳細講解在乙醇生成乙醛的過程中,乙醇分子內的化學鍵是如何斷裂的,由此提出新的問題,如果醇經催化氧化能生成醛,醛應該具有怎樣的結構。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后請學生閱讀教材了解其他的有關乙醇、乙醛、乙酸相互轉化的信息。

環節三:鞏固提升

在這一環節我會請學生完成學案上有關乙醇的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環節四:小結作業

化學學習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還要關心學生學習的過程。課程最后,我會請學生回答本堂課的收獲有哪些,可以回答學到了哪些知識,也可以回答學習的感受。

我也會給學生布置開放性的作業,比如將本節課的知識應用于生活生產中,或者讓學生搜集相關資料。這一作業的設置也能夠體現出化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的無處不在。

七、板書設計

最后說一下我的板書,板書內容包括乙醇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乙醇的化學性質有2個,我將其提綱挈領地反映在板書里,便于學生清楚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

3714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县| 连城县| 馆陶县| 神木县| 丹棱县| 德保县| 三河市| 习水县| 牙克石市| 田东县| 岳池县| 墨脱县| 彩票| 南汇区| 利辛县| 珠海市| 同仁县| 无极县| 阿拉善右旗| 荔浦县| 绥阳县| 上蔡县| 滨州市| 济阳县| 东丰县| 积石山| 巴中市| 萍乡市| 宁城县| 旬邑县| 正阳县| 双城市| 南溪县| 沁水县| 镇远县| 蛟河市| 卢氏县| 改则县| 涞源县| 桦川县| 宣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