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下教案
教師是學生的一個引導者,每一個八年級數學老師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正確的理解教學內容。每個八年級數學老師都要知道如何寫八年級數學教案,它能夠讓老師的教學工作順利開展。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八年級數學下教案”,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八年級數學下教案篇1
一、學習目標:1.使學生了解運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義;
2.使學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點難點
重 點: 掌握運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難 點: 將單項式化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學習方法:歸納、概括、總結
三、合作學習
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在前兩學時中我們學習了因式分解的定義,即把一個多項式分解成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還學習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個多項式中,若各項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這個公因式提出來,從而將多項式化成幾個因式乘積的形式.
如果一個多項式的各項,不具備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當然不是,只要我們記住因式分解是多項式乘法的相反過程,就能利用這種關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學時我們就來學習另外的一種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請看乘法公式
(a+b)(a-b)=a2-b2 (1)
左邊是整式乘法,右邊是一個多項式,把這個等式反過來就是
a2-b2=(a+b)(a-b) (2)
左邊是一個多項式,右邊是整式的乘積.大家判斷一下,第二個式子從左邊到右邊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平方差公式進行的因式分解,第(2)個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2.公式講解
如x2-16
=(x)2-42
=(x+4)(x-4).
9 m 2-4n2
=(3 m )2-(2n)2
=(3 m +2n)(3 m -2n)
四、精講精練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 (2)9a2- 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 (2)2x3-8x.
補充例題:判斷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確.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五、課堂練習 教科書練習
六、作業 1、教科書習題
2、分解因式:x4-16 x3-4x 4x2-(y-z)2
3、若x2-y2=30,x-y=-5求x+y
八年級數學下教案篇2
一、學習目標:讓學生了解多項式公因式的意義,初步會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二、重點難點
重 點: 能觀察出多項式的公因式,并根據分配律把公因式提出來
難 點: 讓學生識別多項式的公因式.
三、合作學習:
公因式與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概念.
三個矩形的長分別為a、b、c,寬都是m,則這塊場地的面積為ma+mb+mc,或m(a+b+c)
既ma+mb+mc = m(a+b+c)
由上式可知,把多項式ma+mb+mc寫成m與(a+b+c)的乘積的形式,相當于把公因式m從各項中提出來,作為多項式ma+mb+mc的一個因式,把m從多項式ma+mb+mc各項中提出后形成的多項式(a+b+c),作為多項式ma+mb+mc的另一個因式,這種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四、精講精練
例1、將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x+6; (2)7x2-21x; (3)8a3b2-12ab3c+abc (4)-24x3-12x2+28x.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x-y)+b(y-x);(2)6(m-n)3-12(n-m)2.
(3) a(x-3)+2b(x-3)
通過剛才的練習,下面大家互相交流,總結出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驟.
首先找各項系數的____________________,如8和12的公約數是4.
其次找各項中含有的相同的字母,如(3)中相同的字母有ab,相同字母的指數取次數最___________的.
課堂練習
1.寫出下列多項式各項的公因式.
(1)ma+mb 2)4kx-8ky (3)5y3+20y2 (4)a2b-2ab2+ab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8x-72 (2)a2b-5ab
(3)4m3-6m2 (4)a2b-5ab+9b
(5)(p-q)2+(q-p)3 (6)3m(x-y)-2(y-x)2
五、小結:
總結出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驟.:
首先找各項系數的大公約數,
其次找各項中含有的相同的字母,相同字母的指數取次數最小的.
注意:(a-b)2=(b-a)2
六、作業 1、教科書習題
2、已知2x-y=1/3 ,xy=2,求2x4y3-x3y4 3、(-2)2012+(-2)2013
4、已知a-2b=2,,4-5b=6,求3a(a-2b)2-5(2b-a)3
八年級數學下教案篇3
為了更好的引入“反比例函數”的概念,并能突出重點,我采用了課本上的問題情境,同時調整了課本上提供的“思考”的問題的位置,將它放到函數概念引出之后,讓學生體會在生活中有很多反比例關系。
情境設置:
汽車從南京開往上海,全程約300km,全程所用的時間t(h)隨v(km/h)的變化而變化。
(1)你能用含v的代數式來表示t嗎?
(2)時間t是速度v的函數嗎?
設計意圖:與前面復習內容相呼應,讓同學們能在“做一做”和“議一儀”中感受兩個量之間的函數關系,同時也能注意到與所學“一次函數”,尤其是“正比例函數”的不同。從而自然地引入“反比例函數”概念。
為幫助學生更深刻的認識和掌握反比例函數概念,我引導學生將反比例函數的一般式進行變形,并安排了相應的例題。
一般式變形:(其中k均不為0)
通過對一般式的變形,讓學生從“形”上掌握“反比例函數”的概念,在結合“思考”的幾個問題,讓學生從“神”神上體驗“反比例函數”。
為加深難度,我又補充了幾個練習:
1、為何值時,為反比例函數?
2是的反比例函數,是的正比例函數,則與成什么關系?
關于課堂教學:
由于備課充分,我信心十足,課堂上情緒飽滿,學生們也受到我的影響,精神飽滿,課堂氣氛相對活躍。
在復習“函數”這一概念的時候,很多學生顯露出難色,顯然不是忘記了就是不知到如何表達。我舉了兩個簡單的實例,學生們立即就回憶起函數的本質含義,為學習反比例函數做了很好的鋪墊。一路走來,非常輕松。
對反比例函數一般式的變形,是課堂教學中較成功的一筆,就是因為這一探索過程,對于我補充的練習1這類屬中等難度的題型,班級中成績偏下的同學也能很好的掌握。
而對于練習3,對于初學反比例函數的學生來說,有點難度,大部分學生顯露出感興趣的神情,不少學生能很好得解答此類題。
經驗感想:
1、課前認真準備,對授課效果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2、教師的精神狀態直接影響學生的精神狀態。
3、數學教學一定要重概念,抓本質。
4、課堂上要注重學生情感,表情,可適當調整教學深度。
八年級數學下教案篇4
一、學習目標:1.經歷探索平方差公式的過程.
2.會推導平方差公式,并能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運算.
二、重點難點
重 點: 平方差公式的推導和應用
難 點: 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結構特征,靈活應用平方差公式.
三、合作學習
你能用簡便方法計算下列各題嗎?
(1)2001×1999 (2)998×1002
導入新課: 計算下列多項式的積.
(1)(x+1)(x-1) (2)(m+2)(m-2)
(3)(2x+1)(2x-1) (4)(x+5y)(x-5y)
結論:兩個數的和與這兩個數的差的積,等于這兩個數的平方差.
即:(a+b)(a-b)=a2-b2
四、精講精練
例1:運用平方差公式計算:
(1)(3x+2)(3x-2) (2)(b+2a)(2a-b) (3)(-x+2y)(-x-2y)
例2:計算:
(1)102×98 (2)(y+2)(y-2)-(y-1)(y+5)
隨堂練習
計算:
(1)(a+b)(-b+a) (2)(-a-b)(a-b) (3)(3a+2b)(3a-2b)
(4)(a5-b2)(a5+b2) (5)(a+2b+2c)(a+2b-2c) (6)(a-b)(a+b)(a2+b2)
五、小結:(a+b)(a-b)=a2-b2
第三十五學時:4.2.2. 完全平方公式(一)
一、學習目標:1.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導及其應用.
2.完全平方公式的幾何解釋.
二、重點難點:
重 點: 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導過程、結構特點、幾何解釋,靈活應用
難 點: 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結構特征并能靈活應用公式進行計算
三、合作學習
Ⅰ.提出問題,創設情境
一位老人非常喜歡孩子.每當有孩子到他家做客時,老人都要拿出糖果招待他們.來一個孩子,老人就給這個孩子一塊糖,來兩個孩子,老人就給每個孩子兩塊塘,…
(1)第一天有a個男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給了這些孩子多少塊糖?
(2)第二天有b個女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給了這些孩子多少塊糖?
(3)第三天這(a+b)個孩子一起去看老人,老人一共給了這些孩子多少塊糖?
(4)這些孩子第三天得到的糖果數與前兩天他們得到的糖果總數哪個多?多多少?為什么?
Ⅱ.導入新課
計算下列各式,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1)(p+1)2=(p+1)(p+1)=_______;(2)(m+2)2=_______;
(3)(p-1)2=(p-1)(p-1)=________;(4)(m-2)2=________;
(5)(a+b)2=________;(6)(a-b)2=________.
兩數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們的平方和,加(或減)這兩個數的積的二倍的2倍.
(a+b)2=a2+2ab+b2 (a-b)2=a2-2ab+b2
四、精講精練
例1、應用完全平方公式計算:
(1)(4m+n)2 (2)(y- )2 (3)(-a-b)2 (4)(b-a)2
例2、用完全平方公式計算:
(1)1022 (2)992
隨堂練習
第三十六學時:14.2.2 完全平方公式(二)
一、學習目標:1.添括號法則.
2.利用添括號法則靈活應用完全平方公式
二、重點難點
重 點: 理解添括號法則,進一步熟悉乘法公式的合理利用
難 點: 在多項式與多項式的乘法中適當添括號達到應用公式的目的.
三、合作學習
Ⅰ.提出問題,創設情境
請同學們完成下列運算并回憶去括號法則.
(1)4+(5+2) (2)4-(5+2) (3)a+(b+c) (4)a-(b-c)
去括號法則:
去括號時,如果括號前是正號,去掉括號后,括號里的每一項都不變號;
如果括號前是負號,去掉括號后,括號里的各項都要變號。
1.在等號右邊的括號內填上適當的項:
(1)a+b-c=a+( ) (2)a-b+c=a-( )
(3)a-b-c=a-( ) (4)a+b+c=a-( )
2.判斷下列運算是否正確.
(1)2a-b- =2a-(b- ) (2)m-3n+2a-b=m+(3n+2a-b)
(3)2x-3y+2=-(2x+3y-2) (4)a-2b-4c+5=(a-2b)-(4c+5)
添括號法則:添上一個正括號,擴到括號里的不變號,添上一個負括號,擴到括號里的要變號。
五、精講精練
例:運用乘法公式計算
(1)(x+2y-3)(x-2y+3) (2)(a+b+c)2
(3)(x+3)2-x2 (4)(x+5)2-(x-2)(x-3)
隨堂練習:教科書練習
五、小結:去括號法則
六、作業:教科書習題